来曲唑促排卵40例临床观察

来曲唑促排卵40例临床观察
来曲唑促排卵40例临床观察

来曲唑促排卵40例临床观察

【摘要】目的研究来曲唑促排卵的临床效果以及妊娠后对胎儿的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我院选择2008年4月——2010年4月间运用来曲唑进行促排卵的患者,所有患者均在月经第3-5天开始服用曲唑片,每天25-5mg,连续服用5天,从第11天开始,每天进行阴道超声检查,观察子宫内膜情况以及卵泡大小,根据卵泡的大小,适当增减尿促性素,当卵泡直径超过18cm时,注射绒促性素,48小时后进行超声检查,确定是否排卵。停经后,检查血hcg或者尿hcg来确定早孕,停经45-60天可行b超检查,确定宫内妊娠。结果本文共选择402例排卵障碍运用来曲唑促排卵的患者,其中有89例成功妊娠,其中有85例患者接受了全程妊娠随访,4例未坚持到最后。进行随访的85例孕妇中,有8例为双胎妊娠,其余的为单胎妊娠。妊娠结果为:15例发生流产,6例早产,2例新生儿死亡,发生死亡的新生儿均为双胎中的一个。存活的73例婴儿,有2例畸形。结论存在排卵障碍的患者运用来曲唑促排卵不会使胎儿的畸形率增加,也不会使胎儿的生长发育受到影响。

【关键词】来曲唑;促排卵;临床效果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309566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9-5327-01

来曲唑属于第三代芳香化酶抑制剂,近些年应用来曲唑来促排卵的患者数量逐渐增多,经临床证实,促排卵效果较好。我院选择2008年4月——2010年4月间运用来曲唑进行促排卵,共选择402例排

常用促排卵药物

常用促排卵药物有: 性激素 ①低剂量雌激素。少量雌激素有调理脑垂体效用的功用,特别是LH的渗透。常用乙烯雌酚0.125~0.25毫克,每晚口服一次,毗连20天,共3个疗程。 ②雌、孕激素疗法。乙烯雌酚1毫克,每晚口服一次,毗连20天。于着末5~7天逐日肌注黄体酮10~20毫克,3个疗程。其功用为推动下丘脑-垂体-卵巢轴的正负反馈功用,使促性腺激素的渗透扩展或回复均衡,抵达诱发排卵的主意。 克罗米芬 国内外普遍认为本药对体内有必定雌激素程度的下丘脑病因引起的排卵麻烦(网罗多囊卵巢综合症)有优良的功用。它具有抗雌激素功用,能与雌激素角逐位于下丘脑的受体,阻断雌激素对下丘脑的负反馈功用,从而扩展促性腺激素的渗透而回复排卵。用法为:月事周期第5天发轫口服,逐日50毫克,连用5天。若3个疗程仍无排卵,剂量可扩展到100~150毫克/日,连用5~10天。有人想法同时加用小剂量雌激素可提高受孕率。 促性腺激素 ①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由于HCG有好似LH的功用,因此若脑垂体能渗透足量的FSH,而天生LH不够时,可在卵泡发育到迫近成熟时,给予HCG诱发排卵。常用剂量为3000~5000单元,肌肉打针,一日一次共1~2次,常与克罗米芬或HMG适用。 ②绝经期促性腺激素。操纵于脑垂体性低促性腺激素的无排卵者,或操纵克罗米芬无效的标的主意。每安瓿HMG含FSH75单元、LH75单元,[虹来商城版权所有]可督促卵泡发育及成熟。自月事第6天起,逐日肌注1次,共7天。当宫颈粘液闪现高雌激素响应,尿雌激素程度在100~150微克/24小时,或血雌二醇达600~800微微克/毫升,B超提示卵泡直径Z18毫米时,停用HMG,用HCG诱发排卵。排卵率可达80%以上,但需精细监护,防卫卵巢太过刺激综合症发作。 溴隐停 溴隐停是一种麦角生物碱,具有多巴胺类功用,可胁制脑垂体泌乳素(PRL)的渗透,并鼓吹下丘脑合成促性腺激素开释激素(GnRH),扩展卵巢对促性腺激素的响应,适用于休养闭经泌乳综合症或高泌乳素血症归并排卵麻烦的病人。用法:1.25毫克/次,逐日2次。此后可根据基础体温测定,宫颈粘液检验以及血液雌二醇、孕酮、泌乳素程度监测恶果调理剂量。普通需毗连操纵1个月以上,多可抵达排卵的主意。其排卵率约为75%,受孕率为60%,一旦受孕必须停药。 中医休养 现代医学所说的内渗透效用错杂,不排卵,相当于故国医学中的月事病。中药促排卵仍以临床症状辩证施治为主。临床上操纵中药促排卵的药剂有促卵泡汤、促排卵汤、促黄体汤三个基础方,并随症加减,用于月事周期的分歧年光,有必定的效率。具体手段如下: ①促卵泡汤。本方重在促卵泡发育。当归15克、熟地12克、白芍15克、女贞子10克、山药15克、田大云12克、旱莲草20克、菟丝子15克、何首乌12克。 肾阳虚明明者加仙茅、仙灵脾、补骨脂;肾阴虚重者加山萸肉、金樱子、杞果。 脾虚者加党参、黄芪、白术。 血亏者加鸡血藤、黄精,重用当归、熟地。腰痛者加续断、杜仲、桑寄生。 胖人多痰湿者加陈皮、半夏、枳壳、苍术。 肝气郁结者加香附、柴胡、郁金、全瓜萎。 从月事周期第5天发轫服用,逐日一剂,毗连6天。

促排卵药物——克罗米芬

促排卵药物——克罗米芬 摘自陈建明教授主编《实用不孕不育诊断与治疗》 编辑:宋朝晖卵巢刺激是调节卵巢功能主要手段,目前已经成为不孕症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不孕症的类型及治疗的目的,卵巢刺激分为两种类型:诱发排卵和控制性超排卵,两者在用药和治疗方案上有相似之处,可将二者统称为促排卵技术。 诱发排卵(IO):指采用药物和手术的方法诱导卵巢的排卵功能,一般以诱导单个卵泡生长发育、成熟和排卵为目的,主要应用于有排卵功能障碍的患者。临床常用以下药物诱发排卵。 一、枸橼酸氯米芬(clomiphene citrate,CC,克罗米酚,氯底酚胺,舒经芬)CC于1956年首次人工合成,1960年开始在临床应用,由于其价格低廉,口服方便、促排卵效果明显、副作用少、使用安全、目前仍然为应用最广泛的促排卵药。㈠作用机制CC是一种三苯乙烯衍生物,具有抗E与微弱E 的双重活性,但一般情况下其仅仅发挥雌激素拮抗剂或抗雌激素作用,以抗雌激素作用为主,其弱雌激素作用仅仅在内源性雌激素水平非常低的时候才表现出来。一方面,CC作为抗E可直接作用于下丘脑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神经元,通过抑制内源性E对下丘脑的负反馈作用,间接促进

GnRH的释放,GnRH分泌进入垂体门脉系统,刺激垂体卵泡刺激素(FSH)和黄体生成素(LH)的分泌,兴奋卵巢的活性,促进卵泡的生长、发育、成熟和排卵。另一方面,CC 的弱E活性,可直接作用于垂体和卵巢,提高其敏感性和反应性,增加性激素的合成和分泌,促进E2的正反馈效应,诱发垂体LH峰而促发排卵。CC无孕激素、糖皮质激素、雄激素及抗雄激素作用,对肾上腺及甲状腺功能无影响,至今为止仍为临床上首选的诱发排卵药物。 ㈡适应证CC发挥作用有赖于下丘脑-垂体-卵巢轴(H-P-O)正负反馈机制的完整性,因而必须在体内有一定内源性E水平的作用下才能发挥促排卵作用,如有月经周期、血E2不<40pg/ml、对黄体酮撤退性试验阳性的患者诱发排卵有效。1.排卵障碍(下丘脑、垂体性等)。2.黄体功能不全。3.因下丘脑功能失调、口服避孕药等原因引起的继发性闭经。4.无排卵性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特别是生育期女性。5.多囊卵巢综合征。6.高泌乳素血症用溴隐亭治疗后仍无排卵。7.助孕技术中为获得更多的卵细胞,与其他药物联合应用诱发超排卵。8.治疗男性少精子症。 ㈢用药时机、方法1.方法月经周期或撤退性出血第2~5天开始,每天50mg,共5天。如果卵巢内没有优势卵泡,且排除了子宫内膜病变,在卵泡期的任何时间可作为用药的开始时间。闭经的患者在排除了妊娠即可开始用药。服CC

试管婴儿促排前移植后准备及注意事项(精华整理)

试管婴儿-促排前准备 促排期饮食起居注意事项: (一)食疗注意事项: *多吃蛋白质高的食物卵泡会长的好如:牛奶、黄豆、鱼、虾、蛋类;牛、羊、猪肉。 *喝的:红糖姜水(热喝)、牛奶、黑豆浆、安利蛋白粉 *补充雌激素的:黑豆每天吃 *维生素类:维生素E、安利倍力健、安利B族、叶酸 取卵后防止腹水的食疗方法: * 杜仲陈皮水。杜仲和陈皮约1;1,还可加枸杞和红枣煮水喝,可以一直喝到移植前。杜仲利水、安胎的的功效。 * 多饮用冬瓜水、橙汁(最好是纯橙汁)、西瓜等利尿的饮品(取卵多的人每天尿量保持在2000ml左右),吃易消化的食品、鲫鱼汤、汤面、粥、素陷包子等,防止大便干燥腹部过度用力对卵巢有伤害。 菜谱: 早点:黑豆浆、鸡蛋、安利蛋白粉、玉米、全麦面包片夹奶酪肠、红糖生姜水(经期热喝) 中晚:豆腐鲫鱼汤、西红柿炒鸡蛋、白灼虾、油焖大虾、清蒸鲈鱼、红烧海鱼、溜肝尖、小葱皮蛋豆腐、西红柿炖牛腩、小炒牛肉、乌鸡汤、葱烧海参、冬瓜汤、肉沫烧豆腐、家常豆腐、青椒炒鸡蛋、鸡蛋韭菜、韭菜墨斗鱼、炭烧生蚝、黄豆炖猪蹄、海带鲜虾汤、各类蔬菜(每天必须吃) (二)身体注意事项: 移植前: * 促排期间不能熬夜,熬夜不利于卵泡和内膜的生长,早睡早起。 * 月经干净后泡脚,水要没过小腿,30分钟,直到移植前一晚。 * 保持愉快心情,情绪稳定,不要生气,发脾气,大喊大叫。一定要保持平和的情绪,不要着急,不要生气。现代医学已经证明了情绪对怀孕的影响非常大,人在着急和精神紧张的情况下肾上腺会分泌一种激素杀死胚胎,这也是有的人在精神一松弛后就意外怀孕了的原因。 取卵后: * 取卵后可以找实验室的医生问下卵子和精子的情况,有没有必要做单精子注射。 * 不要提重物;不要喝含酒精的饮料;不要使用止痛或者镇静之类的药物;按医嘱按时吃药。

常用促排卵药物及作用机制

#专题笔谈# 促排卵药物的规范应用及并发症防治 常用促排卵药物及作用机制 张迎春1,石玉华2,陈子江2 (1山东大学附属济南市中心医院,山东济南250013;2山东大学附属省立医院) 促排卵药物常用于辅助生殖治疗,如何选择药物、剂量和个体化治疗方案是关键。现将常用的促排卵药物及作用机制简述如下。 1枸橼酸克罗米芬(CC) CC为非类固醇类抗雌激素制剂,具有弱雌激素效应,因此能竞争性结合下丘脑细胞内的雌激素受体,解除雌激素对下丘脑的负反馈,刺激下丘脑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释放,间接使促卵泡素(FS H)、黄体生成素(LH)水平升高,促进卵泡生长发育,常作为诱导排卵的首选药物。CC促排卵有效性约80%,但妊娠率仅35%~40%。其主要原因是CC局部抗雌激素作用使宫颈黏液稠厚不利于精子穿行,并影响子宫内膜发育,虽有优势卵泡生长但子宫内膜过薄影响受精卵着床。CC副作用较轻,约10%可能发生卵巢增大、腹部不适,少数有头痛、恶心、呕吐。单用CC发生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 SS)的可能性较小,停药数周即可消失。不推荐长期应用促排卵药物,不利于卵巢的休息和功能恢复。2促性腺激素(G n) G n是体外受精常用药物,也用于诱导排卵。G n促排卵方案基于卵泡发育的阈值理论,效果满意。常用的G n制剂有人绝经期尿促性腺激素(HM G)、高纯度FS H(FS H-HP)、基因重组FS H(r-FS H)、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 C G)等。 HM G是一种糖蛋白激素,每支含F S H、LH各75I U。FS H刺激卵泡发育成熟,所产生的雌激素通过正反馈使垂体分泌足量LH而诱发排卵。对宫颈黏液及子宫内膜影响不明显,因此对CC效果不佳者疗效较好,且价格优势明显。但HM G易诱发OH SS及多胎妊娠;且使用不当易造成募集卵泡期间和卵泡发育早期LH浓度超过大部分成熟卵泡的/阈值0水平,会抑制颗粒细胞增生,导致卵泡闭锁或卵泡过度黄素化,影响卵子质量。纯FS H制剂由于糖基化部分的细微区别、异构体的差异,具有生物活性的FS H量明显高于HMG,可有效避免内源性LH过高或LH峰提早出现,提供更完善的生殖生理环境,有利于改善子宫内膜容受性、促进优势卵泡发育,获得高质量成熟卵母细胞。HCG与垂体分泌的LH结构、作用相似,均系异二构体糖蛋白,最大区别在于B亚单位序列、分泌的调控、药代动力学。H C G/LH受体结合的半衰期较LH/LH受体结合长,HCG与L H的效应比为1B6,即200I U H C G相当于1200I U LH。临床应用HCG的目的在于模拟和加强LH在卵子的发生过程和卵巢的激素生成中发挥重要的生物学作用;其与FS H联合使用促进卵泡生成和成熟、诱发排卵。 3G nRH及其类似物(G nRH-a) G n RH是由下丘脑脉冲式分泌的多肽类激素,90~120 m i n释放1次,促进垂体F S H、LH分泌。G n RH已经人工合成。GnRH-a是G n RH的高效类似物,不同分子结构的Gn-RH-a生物学效价存在显著差别,是天然GnRH效价的25~ 100倍,常用制剂有布舍瑞林、组氨瑞林、亮丙瑞林等,目前以曲谱瑞林生物学效价最高,临床应用最广泛。 G n RH-a具有较天然GnRH强10~20倍的受体亲和力和抵抗酶降解能力。给药初期先出现垂体激发作用,促进垂体G n分泌,产生一过性fl are-up效应,并促使血清Gn水平暂时性升高;持续给药表现为持续的垂体)卵巢轴抑制效应,造成垂体G n RH受体降调节,脉冲式分泌节奏消失,G n 合成释放显著减少,血清FS H、LH水平降低不足以维持卵泡发育,雌激素下降。这是一种可逆的垂体降调节作用,可促进垂体G n细胞脱敏,防止早发月经中期LH高峰、卵泡过度黄素化,提高妊娠率。同时可抑制高雄激素血症。但使用GnRH-a过量,对垂体和下丘脑的过度抑制可导致卵巢反应降低,需增加Gn用量,否则可致卵母细胞减少,胚胎质量下降。另外,G n RH-a可抑制颗粒细胞E 2 合成,造成可能的溶黄体作用,不利于胚胎着床和妊娠继续。 4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拮抗剂(GnRHant) G n RH ant较GnRH与G n RH受体(GnRH-R)亲和力强,通过竞争性结合G nRH-R而达到快速抑制内源性G n RH对垂体的兴奋作用,应用数小时即出现FS H/LH释放减少。GnRH ant的优势:1没有类G n RH的fl are-up作用,占据受体位点后不产生受体脱敏效应,能立即发挥抑制性腺轴和性激素释放的效应;o对女性性腺轴有较强抑制作用,所用剂量、用药时间及副作用均较小,使用方法简单,因而可能成为更理想的促排卵兼具卵巢保护性药物。 来曲唑的临床应用 赵军招1,石玉华2 (1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浙江温州325000; 2山东大学附属省立医院) 来曲唑(LE)为第3代芳香化酶抑制剂,近年来大量文献报道其在促排卵方面具有一定优势,有望成为新的一线促排卵药物。 110 山东医药2009年第49卷第15期

565例药品不良反应事件报告分析

565例药品不良反应事件报告分析 发表时间:2012-10-15T16:47:38.920Z 来源:《医药前沿》2012年第14稿作者:姚文冰时嘉琪 [导读] 因此,建议各相关机构加强对中药制剂生产、工艺的监督及临床使用的管理。 姚文冰时嘉琪(广西北海市食品药品检验所 536000) 【摘要】目的分析北海市2009-2010年药品不良反应/事件(ADR/ADE)发生特点及相关因素,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对北海市2009-2010年收集565例ADR/ADE报告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565例ADR/ADE中,女性多于男性;给药途径以静脉滴注易引发药品不良反应最多;涉及的药物种类以抗微生物药物居首位;累及系统-器官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最为常见。结论加强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提高临床合理用药水平,保证公众用药安全。 【关键词】药品不良反应分析 【中图分类号】R969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2)14-0283-02 近年来,药品不良反应事件呈不断上升趋势,特别是一些严重的ADR/ADE,可能会导致重要器官损害、致畸甚至危及生命或死亡。为了保障患者安全用药,对北海市2009-2010年收集565例ADR/ADE报告进行统计分析,以了解本市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特点及相关因素,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 1.资料与方法 资料来源于北海市2009-2010年各监测单位上报北海市ADR中心的565例ADR/ADE报表,按照国家卫生部下发的《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办法》,采用Excel电子表格筛选,按患者性别、年龄、药品类别、不良反应临床表现类型、给药途径、药品不良反应的结果等进行统计分析。 2.结果 2.1 患者一般情况、不良反应发生的类型 565例ADR/ADE病历报告表中,男性219例(占44.07%),女性316例(占55.93%);年龄最小30天,最大81岁。 2.2 引起ADR/ADE药品给药途径与分布情况 565例发生ADR/ADE的患者中,以静脉滴注为主,443例(占78.41%);其后依次为口服50例(占8.85%);皮下注射25例(占4.42%);肌内注射19例(占3.36%);静脉注射14例(占2.48%);眼内用药5例(占0.88%);局部外用5例(占0.88%);皮内注射3例(占0.53%);吸入1例(占0.18%)。 2.3 引起ADR/ADE的药品种类及构成比 565例ADR/ADE报表中,共涉及药品9大类,其中抗微生物药所占比例最大,278例(占49.20%)其次是中药制剂128例(占 22.65%);生物制品45例(占7.96%);消化系统用药14例(占2.48%);抗病毒药11例(占1.95%);抗癫痫药/抗惊厥11(占 1.95%);呼吸系统用药10例(占1.77%);循环系统用药9(占 1.59%);其他59例(占9.03%)。 2.4 累及器官/系统以及主要临床表现 根据《WHO药品不良反应术语集》[1],565例ADR/ADE中,ADR/ADE累及系统-器官及主要临床表现见表1。 表 1 ADR/ADE累及系统-器官及其主要临床表现 累及器官/系统例数(n) 构成比(%)主要临床表现 皮肤及其附件损害 251 44.42% 皮疹,瘙痒,红斑疹,皮肤脱落 全身性损害 104 18.41% 过敏样反应,过敏性休克,呼吸困难、紫绀,寒战、高热,无力 消化系统 83 14.69% 恶心,呕吐,腹痛,腹泻,腹胀 神经系统 49 8.67% 头晕,头痛,心悸,烦躁不安,抽搐,锥体外系病 循环系统 18 3.19% 头晕,潮红,静脉炎,面部水肿,下肢 水肿 呼吸系统 17 3.01% 呼吸困难,喉水肿,胸闷、气促,咳嗽 局部损害 17 3.01% 注射部位脓肿,局部麻木,注射部位疼痛 其他 26 4.60% 视觉异常,晕厥,白细胞减少,死亡 合计 565 100 2.5 涉及ADR/ADE的结果 药品不良反应的结果有痊愈、好转、未好转、不详、有后遗症及死亡[2]等情况,565例ADR/ADE报告中,痊愈237例(占41.95%),好转327例(占57.88%),死亡1例(占0.18%)。 3.讨论 3.1 患者一般情况、不良反应发生的类型在565例ADR/ADE报告中,1~4岁的幼儿133例(占23.54%)。因为婴幼儿各个器官的生理功能尚未发育成熟,对药物的敏感性较高,耐受性也较差,极易发生ADR/ADE,因此,婴幼儿在用药时应严格掌握药品的适应症和正确的用法用量。 3.2 给药途径与ADR/ADE发生的关系从统计数据看,引起ADR/ADE的主要给药途径是静脉滴注443例(占78.41%),这与药物经静脉给药后直接进入血液系统,药液中的微粒、内毒素、PH值、渗透压等均易诱发ADR/ADE,同时药物浓度、滴注速度等与ADR/ADE的发生也有一定的关系,因此在临床给药时应遵循“能口服不肌注,能肌注不静脉”的给药原则,尽量减少静脉给药。 3.3 ADR/ADE涉及的药品种类 565例ADR/ADE报告中,抗微生物类药物的ADR/ADE发生率居首位(占49.20%),其次为中药制剂。抗微生物类药物中以头孢菌素类药物(包括复方制剂)的发生率最高107例(占38.49%),头孢菌素类药物因其疗效确切,对肝肾功能的影响较小,临床使用率高,是

来曲唑促排卵研究进展

来曲唑促排卵研究进展 无排卵或排卵障碍是引起不孕的主要原因之一。促排卵治疗是辅助生殖技术(assisted reproductive technology,ART)中关键的一步,应用于排卵障碍导致的不孕症治疗,或用于有正常排卵的超排卵助孕技术。现在一般常用的促排卵药物有克氯米芬(clomiphene citrate,CC)、人绝经期促性腺激素(human menopausal gonadotropin,HMG)、促卵泡素(follicle stimulating hormone,FSH)、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onadotropin-releasing hormone agonist,GnRHa)、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颉颃剂(GnRH antagonist,GnRH A)、生长激素(growth hormone,GH)等,并且在实际操作中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而制定很多治疗方案。这些促排卵药的应用为获取多个卵子提供了保证。但是,又可以直接或间接影响源性激素平衡,干扰子宫膜的正常发育和膜与胚泡发育的同步性,影响源性甾体激素对子宫膜的生理调节作用,使子宫膜不同于自然周期,从而影响胚泡的着床和胚胎发育,导致临床妊娠率较低,约28%[12]。此外,若使用不当还会产生不良反应,如流产、多胎、早产、孕期合并症,甚至发生严重的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varian hyperstimulation syndrome,OHSS)。用于治疗雌激素依赖性疾病的芳香酶抑制剂(aromatase inhibitors,AIs)——来曲唑(let rozole, LE),其促排卵作用已引起国外学者的关注,近年来对其的研究和应用非常多。 1 来曲唑促排卵简史 1997年LE应用于动物促排卵研究[3]。Mitwally M等[4]正式将其应用于临床,取得了良好的结果,证实了LE有类似CC的促排卵作用。从此,国外多家生殖中心的临床研究也肯定了L E的促排卵疗效。双盲随机对照试验也表明,LE有促使卵泡生长的效果[5]。Casper R F[6]分析和总结了LE促排卵的机制与优越性,提出了LE可能成为新一代促排卵药物。 2 来曲唑的药代动力学 LE化学名为4,4’[(1H1,2,4三唑1基)亚甲基]双苄腈,是一种口服的非甾体高效选择性的第三代芳香化酶抑制剂,为人工合成的苄三唑类衍生物。与雌激素生物合成的限速酶——P 450芳香化酶(aromatase cytochrome P450,P450arom )中的亚铁血红素可逆性结合,1 mg /d~5 mg/d的剂量可抑制雌激素水平的97%~99%,对酶的抑制程度可达99%以上,显著降低雌激素水平[7]。P450arom是位于染色体15q21.2区位的CYP19基因编码产物,可分别将雄烯二酮和睾酮转化为雌酮和雌二醇。 LE由于选择性高,不影响其他甾体激素生物合成。口服LE后药物很快在胃肠道被完全吸收,1 h达最高血药浓度,并很快分布到组织间;其半衰期短,约48 h(围30 h~60 h),可以很快从体被清除;生物利用度高,达99.9%[8];血清蛋白结合率低(60%);被清除主要通过代成无药理作用的羟基代产物的途径,几乎所有LE代产物和约5%原药通过肾脏排泄。各项临床前研究表明,LE对全身各系统及靶器官没有潜在的毒性,无明显禁忌症,安全且相对价廉。 3 来曲唑促排卵的机制 促排卵技术的机理基于卵子发生、卵泡生成的基本理论。排卵功能的健全,主要依赖于下丘脑垂体卵巢轴的正负反馈的正常调节。LE 的促排卵机制目前尚不十分明确,推测可能分为两部分[9]。

做试管婴儿的详细流程

做试管婴儿的详细流程 试管婴儿的过程 1、夫妻双方在女方月经周期的第2-5天,带齐双方身份证、结婚证、计划生育证明空腹到 所选择的试管婴儿中心检查。此时检查为:抽血、查激素、做B超。(月经周期从月经来红那天开始算)。男方查精液及各项男性急前检查。北大医院各项检查男女双方都会有一个小的检查项目表,需按表全部检查完成不能漏项。 2、月经干净后,第一步的检查结果无异常,女方到试管婴儿中心查衣原体、支原体、白带 常规、宫颈刮片及专家让您做的各项检查。 3、月经周期第21-23天,开始进入IVF-ET治疗,应用GnRHa(降调针)。带上前面检查的所 有查结果,且没有问题, 带齐双方身份证、结婚证、计划生育证明原件,建立病历。 4、月经周期第25-28天,复查B超排除囊肿。 5、第2个月经周期第2-10天,查B超开始应用促排卵药(带回家用)。 6、定期复查B超,用药后4天做一次,随后则3-1天做一次。 7、卵泡足够大时,注射HCG(晚10小时),用药后34-36小时女方取卵、男方取精。 8、取卵后3天是胚胎移植日。北大医院也要带双方身份证原件。 9、移植后第7天来医院查孕胴,雌二醇,14天查HCG和孕胴,雌二醇确定是否妊娠。 做试管婴儿的详细过程 1、控制性超排卵: 由于自然月经周期的长短因人而异,同一患者不同周期也存在差异,所以不易安排取卵时间,而且自然周期中只有一个优势卵泡发育,受精后只能形成一个胚胎,而移植一个胚胎的妊娠率是很低的。所以需要采用控制性超排卵来增强与改善卵巢功能,以达到不受自然周期的限制、获得多个健康卵子的目的,提供多个胚胎移植,并尽可能使黄体发育与子宫内膜功能同步。控制性超排卵一般是先用GnRHa使体内FSH和LH降调,再施与HMG或FSH排卵药物,刺激卵巢中的卵泡成长,依据患者对药物的反应性调整药物使用剂量,患者的年龄及药物的使用剂量不同,所获得的卵子数亦不同。 2、监测卵泡: 为评价卵巢刺激效果与决定取卵时间,须利用阴道B超来监测卵泡大小,并配合抽血检

取卵子过程

现在有很多夫妇受不孕不育困扰,为了能拥有自己的宝宝,很多夫妇选择通过人工受孕技术来实现愿望,不过前提是要有高质量的卵子和精子的结合才行,那么卵子要怎么取,会疼吗?下面小编就给大家好好介绍取卵子过程。 卵子是由我们通常所说的女性性腺——卵巢产生的,直径约为0.2mm。一个卵子排出后约可存活48小时,在这48小时内等待着与精子相遇、结合。若卵子排出后由于多种原因不能与精子相遇形成受精卵,便在48~72小时后自然死亡。 失去这次受精的机会,就要等到1个月后另一个卵子成熟并被排出,重复同样的过程。左右两个卵巢通常是轮流排卵,少数情况下能同时排出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卵子。如果分别与精子相结合,就出现了双卵双胞胎和多卵多胞胎。 在引起女性不孕的原因中,卵巢因素引起的不孕约占不孕症的15%~25%,卵巢不排卵即是其中重要的原因之一。

怎么取卵子 1、试管婴儿登记体检:我们国家的生殖中心只允许为做试管婴儿的妇女冷冻卵子,如果有多余的卵子,且夫妻双方都同意,也可以进行捐赠。冷冻卵子之前需要进行相关的身体检查。 2、打排卵针取卵:如果要想取卵,首先要在促性腺激素促卵发育后,给女性打促卵泡成熟的针。大约36小时后,医生会在B超引导下,经过阴道穿到卵巢内,把卵泡的卵泡液吸出来。通过B超可以看到,一团透明的像水晶球一样的物质就是卵泡,卵泡中孕育着成熟的卵子。取卵手术通常不超过10分钟。 3、卵泡液送至实验室:医生把卵泡液吸出来至试管中,迅速通过窗口传递到实验室中的显微镜下。冻卵的过程全部在实验室里进行操作。卵子很娇气,怕光、怕冷、怕热,所以整个取卵过程必须在暗环境下迅速完成 4、提取出卵母细胞:卵子细胞悬浮在卵泡液中,实验室的技术人员首先会在显微镜下把卵泡液中的卵子细胞分离出来。 5、卵子脱水:实验室的工作人员把卵子放进高度浓缩的脱水冷冻保护溶液中进行脱水。 6、迅速放入有液氮的专用容器中:脱水后的卵子立即投入液氮中,此种方式称之为玻璃化冷冻。 7、放入液氮罐中:卵子被转移至零下198℃的液氮罐中长期保存,每一份卵子都有相应的编号,便于日后使用 8、使用时进行复温:若干时间后,当妇女需要使用卵子时,专业技术人员从液化氮中取出卵子,复温,用溶液清除掉卵子所用的化学物质。把存活的卵子和男方的精子进行体外受精,培育成胚胎。大约3-5天后,选择最健康的胚胎移植到妇女子宫。 取卵子疼吗 取卵是在注射了人绒毛促性腺激素的35-36小时内进行。取卵是一个小手术,可以是在全身麻醉下或是在局部麻巢下进行。一般取卵时间在30分钟之内,通常是8-16分钟左右。患者取卵后只有轻微的疼痛和极少量的出血,根据每个人体制不同,不会有很大的痛苦,取完后会感觉腹部有点胀。休息1-2个小时就可以回家,不会影响日常工作和生活。

辅助生殖促排卵药物治疗专家共识

辅助生殖促排卵药物治疗专家共识辅助生殖技术(ART)的重要内容之一是促排卵 治疗,其应用改善了临床妊娠率,但多胎妊娠、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等并发症发生几率较高。促排卵最常用药物为克罗米芬(CC),芳香化酶抑制剂、促性腺激素(Gn)类和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GnRHa),包括激动剂(GnRH-a)和拮抗剂(GnRH-A)近年来的应用也逐渐增加。各种药物有不同的适应证、禁忌证和用药方案,另外还可使用其他促排卵辅助药物,如口服避孕药(OC)、二甲双胍、多巴胺受体激动剂等。 2015 年7 月中华医学会生殖医学分会发布了关于辅助生殖促排卵药物治疗专家共识。 辅助生殖促排卵药物治疗的目标 辅助生殖技术(ART)的重要内容之一是诱导排卵(OI)和控制性卵巢刺激(COS),OI 指对排卵障碍患者应用药物或手术方法诱发排卵,一般以诱导单卵泡或少数卵泡发育为目的。COS 指以药物手段在可控范围内诱发多卵泡发育和成熟,其应用对象多有正常排卵功能。最常用的OI 药物为克罗米芬(CC),芳香化酶抑制剂近年来应用也逐渐增加。COS 技术对提高IVF-ET 成功率和促进ART 衍生技术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和多胎妊娠(multifetal pregnancy)是COS 常见并发症。 适应证及禁忌证 1. OI 适应证和禁忌证 (1)适应证 有生育要求但持续性无排卵和稀发排卵的不孕患者,常见为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及下丘脑性排卵障碍; 黄体功能不足; 因排卵障碍(卵泡发育不良)导致的不孕和复发性流产; 其它,如配合宫腔内人工授精(IUI)治疗时、不明原因不孕症、轻型子宫内膜异位症(EMs)等。 (2)慎用于以下情况 卵巢早衰(POF)或卵巢促性腺激素抵抗综合征; 急性盆腔炎症或者严重全身性疾病不适合妊娠者; 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造成双侧输卵管阻塞; 先天性生殖道畸形或发育异常,如先天性无阴道、无子宫或始基子宫等; 对促排卵药物过敏或不能耐受者; 男方无精子症,暂无供精标本可提供者; 其它,如男方重度少弱精子症、性质不明的卵巢囊肿、肿瘤和其他雌激素依赖性恶性肿瘤患者(如乳腺癌、子宫内膜癌、宫颈癌等)等情况。 的适应证和禁忌证2. COS COS 过程涉及非生理剂量的促性腺激素(gonadotropin,Gn)运用及超生理剂量的雌激素水平,因此该技术应当严格掌握适应证与禁忌证,以获得适宜的卵巢反应及较少的近、远期并发症。 3. 适应证

药物不良反应报告的判断

药物不良反应报告的判断、评价及 药物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s,ADRs)监测,在欧洲国家也习惯称为“上市后药物监测(Postmarketing Drug Surveillance,PMDS)”,以1964年英国黄卡制度(Yellow card system)的问世而宣告诞生。ADRs监测有志愿报告体系(SPontaneous Reporting system,SRS)、集中(或强化)监测体系(intensivereporting system)等多种方式。由于SRS一直是ADRs监测的主要方式,近年来,似乎已约定俗成,ADRs监测一般指的即是SRS。SRS主要目标是尽早获得药物安生性问题的信号,为药政管理提供依据以及向卫生专业人员传递信息。 药品不良反应常成为医疗、科学、道德、商业与诉讼的焦点。法律判决依据的事实。而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报告的不确切性,常使得问题的讨论难以为继。 ADR报告的获得过程可分析如下:(1) 不良反应事件的发生和发现;(2) 把事件的发生归因于药物,这一判断很多源于经验,通常考虑的是时间上有联系,以及没有混杂因素等; (3) 把归咎于药物的不良事件以可疑的ADR的名义向卫生行政部门或制药公司报告。而报告的只占实际发生的不良反应事件的极少部分。 为了减少漏报,提高检测的灵敏性,一般都提倡“有疑即报”,即不必在肯定了药物与不良事件的因果关系后再报告。 监测方法的优劣,不但要看其灵敏性,还要看其特异性。70年代后期以来,为了提高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的特异性,许多专家探讨、研究了各种因果判断方法,有的国家将其作为对厂方报告ADR时的一种要求。这一倾向曾使人们以为应用这些方法能测定具体病人或个例报告的因果关系,能解决不确定性问题。现在已逐渐认识到这是一种偏向,但“因果”方法也并非一无是处,它们可以告诉初报者如何考虑这是一起ADR,该收集哪些资料,该从哪些方面描述。 为了更准确、更有质量地报告ADR,系统地了解药物不良反应判断的思路十分必要。而为了高屋建瓴,从战略角度全面地了解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的作用与地位,探讨药物警戒中的信号问题就十分必需。 1 药物不良反应报告归因判断 1.1 因果性质的标准——ADR判断时的考虑因素 ①与现有资料要有一致性(或生物学合理性) 即从已有的文献资料中其他类型信息的观点看因果联系的合理性。其他类型信息是指其他人体研究的数据,其他有关问题研究的数据,动物实验的数据以及科学的病理生理学理论。如果某项发现能为已有的资料和理论所解释,一般就会更令人信服。 ②以往的经验,即是否已有该药反应的报道、评述等——联系的一贯性

芙瑞(来曲唑片

芙瑞(来曲唑片 百济药房药师为您介绍芙瑞(来曲唑片的作用机理、疗效、药理作用、适应症、用法用量、不良反应、副作用、效果、禁忌症、注意事项及其价格等。药师提醒您:为了您的健康,请合理用药。【咨询药师】【我要报错】 【芙瑞药品说明书目录】 ?药品名称 ?成份 ?性状 ?适应症 ?规格 ?用法用量 ?不良反应 ?禁忌 ?注意事项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 ?儿童用药 ?老年用药 ?药物相互作用 ?药物过量 ?药理毒理 ?药代动力学 ?贮藏 ?包装 ?有效期 ?执行标准 ?批准文号 ?生产企业 ?价格 【药品名称】 通用名称:来曲唑片 商品名称:芙瑞

英文名称:Letrozol Tablets 汉语拼音:Laiquzuo Pian 【成份】 本品主要成份为:来曲唑,其化学名称为:1-[双(4-氰基苯基)甲基]-1,2,4-三氮唑。 【性状】 本品为白色或类白色片。 【适应症】 用于治疗抗雌激素治疗无效的晚期乳腺癌绝经后患者。 【规格】 2.5mg 【用法用量】 口服,每次2.5mg(1片),每天一次。老年患者、轻中度肝功能损伤、肌酐清除率≥10ml /min的患者无须调整剂量。 【不良反应】 骨骼肌疼痛、恶心、头痛、关节疼痛、疲劳、呼吸困难、咳嗽、便秘、呕吐、腹泻、胸痛、病毒感染、面部潮红、腹痛等。 【禁忌】 对本品及其辅料过敏者禁用。绝经前妇女慎用。严重肝肾功能损伤者慎用。 【注意事项】 1.本品应用于绝经后妇女,如孕妇需使用本品,应注意本品对胎儿的潜在危险(动物实验证明本品具有胚胎毒性)。 2.少数患者出现肝脏生化指标异常,而与肝转移无关。 3.特殊的群体 少儿、老人和人种 在研究群体中(成人35岁至80岁以上),年龄不同未见药物动力学参数变化。 来曲唑药代动力学在成人与儿童间的差别尚未研究。人种间的药代动力学差异也未研究。肾功能不全者 对肾功能不同的志愿者(24小时排除肌氨酸9~116ml/min)的研究,服用2.5mg单剂量来曲唑,肾功能的不同并未对药代动力学参数产生影响。另外,347例晚期乳腺癌病人,约半数服用2.5mg来曲唑,半数服用0.5mg来曲唑,肾功能损伤(肌氨酸酐排量:20~50ml/mi n)并不影响来曲唑的血药浓度。 肝功能不全者 对不同程度的肝功能障碍受试者(如肝硬化、Child-Pugh-Classification A and B)进行的调查研究表明,中等肝功能障碍受试者的AUC比正常受试者高37%,但仍在无功能损伤受试者的AUC范围之中。患者严重肝损伤的病人(Child-Pugh-Classification)尚未研究(见剂量和服法、肝损伤)。

妇产科常用药物

妇产科常用药物(激素类) 雌激素类药物 种类和制剂 1.天然雌激素 体内分泌的天然雌激素为雌二醇、雌酮及雌三醇。目前,国内临床常用的雌激素多为其衍生物,如苯甲酸雌二醇等。它们在机体内的代谢过程与天然雌激素类似。 (1)苯甲酸雌二醇(estradiol benzoate);为雌二醇的苯甲酸酯。作用时间较长,可维持2~3日,是目前最常用的雌激素之一,为油溶剂,仅供肌肉注射。针剂有1mg/支、2mg/支两种。 (2)戊酸雌二醇(estradiol valerate):为雌二醇的戊酸酯。是长效雌激素制剂,肌注后缓慢释放,作用维持时间2~4周。针剂有5mg/支、10mg/支两种。 (3)环戊丙酸雌二醇(estradiol cypionate):为雌二醇的环戊丙酸酯。也是长效雌激素制剂,作用比戊酸雌二醇强而持久,维持时间3~4周以上。针剂有1mg/支、2mg/支及5mg/支三种,供肌肉注射。 (4)雌三醇(estriol):雌激素活性微弱。口服片剂有lmg/片、5mg/片;针剂为10mg/支。局部用有10%鱼肝油制剂。 2.半合成雌激素制剂 (1)炔雌醇(ethinyl-estradiol,EE):为口服强效雌激素,作用约为己烯雌酚的20倍。口服片剂有0.0125mg/片、0.05mg/片。 (2)尼尔雌醇(nylestriol):为雌三醇的衍生物,为口服长效雌激素。口服片剂有lmg/片、2mg/片、5mg/片。3.合成雌激素(非甾体雌激素) 己烯雌酚(diethylstilbestrol)又称乙蔗酚,是常用的雌激素制剂。作用强、价廉。口服片剂有0.5mg/片、lmg /片。针剂有lmg/支、5mg/支,供肌肉注射。 药理作用 雌激素制剂的药理作用有: ①促使生殖器的生长与发育,使子宫内膜增生和阴道上皮角化; ②增强子宫平滑肌的收缩,提高子宫对催产素的敏感性; ③抗雄激素作用; ④对下丘脑和垂体前叶有正、负反馈调节,间接影响卵泡发育和排卵。对雌激素有无致癌作用的研究甚多,但尚未能确定。雌孕激素合用的避孕药,经长期观察未证明有致癌作用。若妇女已患乳腺癌或子宫内膜癌,雌激素可能加速其发展。一般临床合理使用并无致癌危险。 适应症 雌激素的主要适应证有:卵巢功能低下、闭经、子宫发育不良、功能性月经失调、原发性痛经、更年期综合征、老年性阴道炎及回奶等。 孕激素类药物 种类和制剂 1.黄体酮(progesterone) 或称孕酮,为天然孕激素。现均由人工合成。目前黄体酮仍为常用的孕激素之一。口服无效。肌肉注射后作用快,消失亦快,故需每日或隔日注射。针剂有10mg/支、20mg/支。复方黄体酮针剂每支1ml内含苯甲酸雌二醇2mg及黄体酮20mg。 2,孕酮衍生物 孕酮的代谢物17a-羟基孕酮并无生物效应,但其17a位上的羟基酯化后,其孕激素作用不但恢复且有所加强,常用制剂有: (1) 甲孕酮(medroxyprogesterone acetate,provera,DMPA):商品名安宫黄体酮。口服或肌肉注射均有效。口服片剂为每片2rug,针剂有50mg/支、75mg/支、100mg/支等。目前已有100mg/片、200mg/片、500mg/片大剂量的口服片。 (2)甲地孕酮(megestrolacetate);商品名为妇宁片。化学名为6-氯-甲Δ6-17α乙酰氧基孕酮。口服片剂为lmg/片。 (3)氯地孕酮(chlormadinone acetate):化学名为6-氯-甲Δ6-17α乙酰氧基孕酮。口服片剂有2mg/片、6mg/片、12mg/片等。

来曲唑和氯米芬临床促排卵效果的比较

来曲唑和氯米芬临床促排卵效果的 比较 【摘要】目的比较芳香化酶抑制剂——来曲唑和氯米芬促排卵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2例不孕妇女随机分成2组,其中来曲唑组28例,氯米芬组34例,2组分别于月经周期第3~7天每天口服来曲唑 mg或氯米芬50 mg,均于月经第11天开始阴道B超监测卵泡大小和子宫内膜厚度。至最大卵泡平均直径≥18 mm时,肌注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10000 U。结果肌注HCG当日最大卵泡MFD、周期排卵率、异位妊娠率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来曲唑组HCG日优势卵泡数、HCG日子宫内膜厚度、宫颈黏液评分、临床周期妊娠率均优于氯米芬组。其中来曲唑组发生未破卵泡黄素化综合征1例,而氯米芬组有3例。2组均未出现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结论来曲唑用于不孕妇女的促排卵治疗优于氯米芬,将来有可能替代氯米芬作为一线的诱发排卵药物。 【关键词】不孕症;来曲唑;氯米芬;促

排卵药物 Abstract: Objective To compare the clinical effects of letrozole (LE) and clomiphene citrate (CC) on ovulation induction. Methods 62 infertile women with type Ⅱ reproductive endocrine abnormality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with 28 women in LE group and 34 women in CC group. The women in both groups took mg letrozole and 50 mg clomiphene citrate respectively, once a day successively from the third to the seventh day of menstrual period (5 days). The follicle diameter and endometrial thickness were monitored by the transvaginal ultrasound as of the eleventh day. When the max follicle diameter (MFD) was ≥18 mm, the women were injected with human chorionic gonadotropin (HCG) 10000 U intramuscularly. Result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was found between the two

调经助孕方联合来曲唑对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患者卵泡发育及抗苗勒氏管激素的影响

调经助孕方联合来曲唑对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患者卵泡发育及抗苗 勒氏管激素的影响 目的研究中药调经助孕方联合来曲唑对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不孕患者卵泡发育及抗苗勒氏管激素(AMH)的影响,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60例PCOS不孕患者随机分为3组,每组20例。中药组服用调经助孕方,西药组服用来曲唑,中西药组采用调经助孕方联合来曲唑治疗。比较3组患者治疗2个疗程后月经改善情况、基础体温(BBT)变化、排卵恢复情况、血清性激素及AMH 水平。结果治疗后中药组排卵率为45%(9例),西药组为60%(12例),中西药组为85%(17例),中西药组高于中药组及西药组(P<0.05);中药组受孕率为40%(8例),西药组为45%(9例),中西药组为80%(16例),中西药组高于中药组及西药组(P<0.05)。治疗后较治疗前各组血清性激素雌二醇、孕酮水平均升高,黄体生成素、睾酮、AMH水平均降低(P<0.05)。结论调经助孕方联合来曲唑对PCOS不孕患者有较好的促排卵作用,并可提高受孕率,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节AMH水平有关。 标签:多囊卵巢综合征;调经助孕方;卵泡发育;抗苗勒氏管激素 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是一种常见的妇科内分泌紊乱性疾病,以无排卵和卵泡发育阻滞为特征。研究发现,PCOS患者的卵泡发育停滞在窦前和小窦卵泡阶段,其窦状卵泡数是正常人的2~3倍[1]。抗苗勒氏管激素(anti-Mullerian hormone,AMH)是一种卵泡发育调节因子,具有抑制卵泡初始募集和卵泡生长的作用[2]。研究表明,PCOS患者的血清AMH水平较正常人明显增高[1,3]。然而,PCOS的具体发病机制尚不明确,目前仍无理想的治疗方法,中西医结合治疗是其研究的方向之一。我们采用调经助孕方联合来曲唑对PCOS患者卵泡发育及血清抗苗勒氏管激素水平的影响进行了观察,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9年1月-2010年7月就诊于本院中西医结合科不孕不育治疗中心的PCOS不孕患者60例,年龄20~40岁,平均(25.6±4.0)岁;病程2~12年,平均(4.3±1.9)年。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3组,每组20例。中药组:年龄20~38岁,平均(25.3±3.7)岁;病程2~7年,平均(3.9±1.4)年。西药组:年龄20~37岁,平均(26.7±4.5)岁;病程2~12年,平均(4.7±2.5)年。中西药组:年龄20~37岁,平均(25.7±3.7)岁;病程2~8年,平均(4.7±2.5)年。3组间年龄、病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