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颈部鳞癌[1]

合集下载

晚期头颈部鳞癌的内科治疗

晚期头颈部鳞癌的内科治疗
* 研究者选择
Bonner et al, ASCO 2004
Arm 1 (RT)

放疗


Arm 2 (RT+E)
放疗 +

西妥昔单抗每周方案
研究入组424 名患者 参加国家: 欧洲,美国,澳大利亚,
南美洲,新西兰,以色列
25
BONNER研究- 研究结果
总有效率 2 年无疾病生存率
RT+E (N=213)
与单放疗比,西妥昔单抗联放疗提高保喉率
74%
46 %
3 年无疾病生存率
37 %
RT (N=211)
64 %
42 %
31 %
P-value 0.02
0.04
中位局部控制时间 24.4月
14.9月
0.005
中位总生存期
49.0月
29.3月
中位PFS
17.1月
12.4月
JAMES BONNER ,NEJ FERBUARY 9,2006,VOL.354 NO.6,
Dose Escalation Study of NDP with 5-FU in Combination with Alternating Radiotherapy in Patients with HNC
N=52 Stage II-IV(M0)
PS 0-2
R 36GY
5FU 700 mg/m2/ days 1–5 NDP 120 mg/m2 day 6
BONNER研究-总生存期
总生存率 (%)
100
风险比 = 0.74 (95% CI: 0.57 - 0.97)
Log rank p=0.03

正确把握头颈鳞状细胞癌临床治疗和研究的发展方向

正确把握头颈鳞状细胞癌临床治疗和研究的发展方向

正确把握头颈鳞状细胞癌临床治疗和研究的发展方向
李晓明
【期刊名称】《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年(卷),期】2017(24)11
【摘要】头颈鳞状细胞癌(简称鳞癌)占人体肿瘤发病的第6位,具有致残率和致死率高的特性[1]。

虽然各项诊断治疗策略和技术在不断发展进步,但这类肿瘤的5年总体生存率并未得到明显提高。

对于不同部位的头颈鳞癌,外科手术治疗的技术不断成熟,部分患者从中获益;综合与辅助治疗的策略不断涌现,单独应用或与外科手术结合能够提高肿瘤的控制率,
【总页数】4页(P553-556)
【关键词】头颈部肿瘤(Head;and;Neck;Neoplasms);癌;鳞状细胞(Carcinoma;Squamous;Cell);临床方案(Clinical;Protocols)
【作者】李晓明
【作者单位】解放军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39.91
【相关文献】
1.Iressa治疗复发或转移性头颈鳞状细胞癌的临床研究 [J], 武要洪;孙传政;李晓江;邓莅霏;李科;费继敏;王虎
2.正确看待多学科综合治疗在头颈部鳞状细胞癌治疗中的地位和作用 [J], 李晓明
3.调强放疗联合洛铂同步治疗老年局部晚期头颈部鳞状细胞癌的临床效果 [J], 杨光润;宋雪;吴爽;李云艳;张拓;罗福申
4.西妥昔单抗联合治疗头颈部鳞状细胞癌的临床与经济性研究进展 [J], 邱玉;刘永军
5.抗EGFR单抗治疗复发/转移性头颈部鳞状细胞癌临床共识(2021年版) [J], 郭晔;张陈平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头颈部肿瘤的免疫治疗

头颈部肿瘤的免疫治疗

头颈部肿瘤的免疫治疗郭晔【摘要】头颈部鳞癌(head and neck squamous cell carcinoma,HNSCC)是头颈部肿瘤的常见类型,其治疗水平有待提高.作为一种具有高度免疫缺陷的肿瘤,HNSCC主要机制包括免疫耐受的导入、局部的免疫逃逸和T细胞信号的破坏.免疫检查点是T细胞功能的重要决定因素,目前针对程序性细胞死亡1受体(programmed cell death 1,PD-1)的抑制剂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作为人源化的抗PD-1单克隆抗体,pembrolizumab和nivolumab均显示出针对复发或转移性HNSCC具有一定的解救治疗作用,进一步的研究值得期待.%The predominant type of head and neck cancer is head and neck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HNSCC), which needs more effective treatment. As a highly immunosuppressive malignancy, HNSCC has 3 major mechanisms including induction of immune tolerance, local immune evasion, and disruption of T-cell signaling. Immune checkpoint plays a critical role in the function of T-cell and rapid development has been achieved by inhibiting programmed cell death 1 (PD-1). As anti-PD1 humanized monoclonal antibodies, pembrolizumab and nivolumab have proven to be effective in the salvage treatment for recurrent or metastatic HNSCC, further investigation is awaited.【期刊名称】《中国癌症杂志》【年(卷),期】2017(027)006【总页数】4页(P459-462)【关键词】头颈部鳞癌;免疫治疗;免疫检查点抑制剂【作者】郭晔【作者单位】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肿瘤内科,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肿瘤学系,上海20003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9.91郭晔,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现任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肿瘤内科副主任,中国临床肿瘤学会副秘书长,中国临床肿瘤学会淋巴瘤联盟常委,中国临床肿瘤学会甲状腺癌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抗癌协会肿瘤化疗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上海市抗癌协会头颈肿瘤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上海市抗癌协会淋巴瘤专业委员会秘书长。

头颈鳞癌的精准医疗研究进展

头颈鳞癌的精准医疗研究进展

头颈鳞癌的精准医疗研究进展戴梦源;李芬;陶泽璋【摘要】头颈鳞癌(head and neck squamous cell carcinoma,HNSCC)在全球范围内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尽管极力提高治疗水平,但其预后仍不理想.精准医疗时代,新的基因测序技术、液体活检技术、高分辨率成像技术以及分子病理学的进展,为HNSCC的精准诊断提供了良好的平台.而基于高通量基因测序及大数据分析等手段开发的精准细胞免疫治疗、个性化抗体偶联药物以及靶向人体微生物组药物等,为HNSCC的精准治疗提供了可靠的手段.作者综述了HNSCC精准诊断和精准治疗的相关研究进展.%The incidence of head and neck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 HNSCC) is increasing globally year by year. Although the treatment is improving, its prognosis is still not satisfactory. In the era of precision medicine, new gene sequencing technology, liquid biopsy technology, high-reso-lution imaging technology and molecular pathology progress provide a good platform for precision diagnosis of HNSCC. Based on high-throughput gene sequencing and big data analysis, precise cell immunotherapy, personalized antibody coupled drugs and targeted microorganism drugs have provided reliable means for precision treatment of HNSCC. In this paper, we mainly reviewed the research de-velopment of precision diagnosis and precision therapy of HNSCC.【期刊名称】《转化医学杂志》【年(卷),期】2018(007)003【总页数】5页(P129-133)【关键词】头颈鳞癌;精准诊断;基因测序;靶向治疗;精准治疗【作者】戴梦源;李芬;陶泽璋【作者单位】430060 湖北武汉,武汉大学人民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研究所;430060 湖北武汉,武汉大学人民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研究所【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9.91头颈鳞癌(head and neck squamous cell carcinoma,HNSCC)是头颈部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全球范围内每年新发病例55万[1]。

头颈鳞癌的诊断标准

头颈鳞癌的诊断标准

头颈鳞癌的诊断标准
头颈鳞癌(头颈部鳞状细胞癌)的诊断标准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临床表现:头颈鳞癌的常见症状包括颈部肿块、喉咙不适、吞咽困难、呼吸困难、口腔疼痛或麻木等。

这些症状可能因肿瘤的位置和大小而异。

2. 体检:医生会进行详细的体检,检查头颈部的肿块、淋巴结肿大等情况。

医生还可能使用手电筒和镜子来观察口腔和喉咙的情况。

3. 病理学检查:这是诊断头颈鳞癌的关键步骤。

医生可能会进行活检,即取一小块组织样本进行显微镜检查,以确定是否存在癌细胞。

这个过程通常通过手术切除、细针穿刺或刷检等方法完成。

4. 影像学检查:如X光、CT、MRI等,可以帮助医生了解肿瘤的大小、位置和侵犯范围,以及是否有淋巴结转移等情况。

综合以上信息,医生可以做出头颈鳞癌的诊断。

需要注意的是,诊断过程中可能需要排除其他类似疾病,如良性肿瘤、感染等。

因此,诊断头颈鳞癌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临床表现、体检结果、病理学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等多方面信息。

头颈部鳞癌放射治疗及靶向治疗进展

头颈部鳞癌放射治疗及靶向治疗进展

Ⅵ Ⅶ
前区 上纵隔淋巴结组
*其他组:咽后淋巴结,颊(面)淋巴结,腮腺内淋巴结,耳前淋巴结,耳后淋巴结,枕下淋巴结。
3.通过肿瘤细胞在周期内的再分布,将在细胞周期内处于
敏感时相的肿瘤细胞杀伤,进而提高治疗比 4.每分次剂量减少时,对氧依赖性较小的单击致死的比例 增加
头颈部鳞癌常规与超分割照射3年生存 率分类比较
解剖部位 常规照射(%) 超分割照射(%) p值
口腔癌 T1-2 T3-4 口咽癌 T1-2 T3-4 喉癌 T1-2 T3-4 49% 19% 73% 24% 63% 57% 91% 57% p=0.06 p<0.004 p =0.08 p =0.009
头颈肿瘤治疗选择
• T1-2期头颈部肿瘤
– 喉癌、口腔、口咽、下咽癌等(鼻咽癌放疗首选) – 放疗 vs. 手术
• 疗效相近 • 功能保留放疗明显好于手术治疗
• 局部头颈部肿瘤放射治疗的优势
• • • • 恶性程度高 易有邻近结构侵犯 颈淋巴结转移多见 肿瘤对放疗较敏感
头颈肿瘤治疗手段的缺陷与展望
头颈肿瘤放射治疗进展
放射治疗近年来进展的基础
1. 影像学的不断拓展
2. 放射治疗设备不断更新
3. 放射技术不断改进
4. 放射物理学的不断发展 5. 放射生物学的不断认识
放射治疗技术的变迁
过去20年中肿瘤放疗领域的主要进展 非常规分割放疗(altered fractionation) 三维适形放疗(three-dimensional conformal radiotherapy,3D-CRT) 调强放疗(intensity modulated radiation therapy, IMRT) 断层放疗(tomotherapy)和图像引导放疗(image-guided radiation therapy, IGRT) 自适应放疗(ART)

头颈部鳞癌颈淋巴结转移处理的专家共识

头颈部鳞癌颈淋巴结转移处理的专家共识

头颈部鳞状细胞癌颈淋巴结转移处理专家共识解读目录共识背景1淋巴结分区2淋巴结转移特点3术前评估与分期4手术方式的选择5随访及复发处理6中国十大肿瘤男性年龄标准化发病率(左),死亡率(右)(引自:Int. J. Cancer 2017; 141, 1315–1323)头颈部恶性肿瘤头颈部鳞状细胞癌的主要解剖部位(引自:N Engl J Med 2020; 382:60-72)全球第七大恶性肿瘤1中国第六大恶性肿瘤2最常见病理类型为鳞癌颈淋巴结转移是预后的重要因素31.CA Cancer J Clin.2018; 8(6):394-4242.Int J Cancer. 2017;141(7):1315-1323.3.J Clin Oncol. 2016;34(32):3892-3897.淋巴结转移(引自:J Cell Mol Med. 2009; 13(8A):1405-16. )通过淋巴管转移到淋巴结经血流转移到被膜及小梁Q1: 如何评估术前颈淋巴结情况Q2: 如何根据颈部情况选择手术Q3: 如何进行随访及复发的处理颈部淋巴结转移的存在影响治疗和预后02颈淋巴结分区颈深淋巴结分区•1991年,AAO-HNS提出外科学分区(level I-VI),是金标准•1999年,Som等提出影像学分区•2002年,AJCC补充了Ⅶ区(上纵隔淋巴结)•2003年,ESTRO进一步细化了颈淋巴结分区颈深淋巴结分区(引自:N Engl J Med 2020; 382:60-72)Ⅰ分为ⅠA区(颏下区),ⅠB区(颌下区)Ⅱ颈内静脉上组淋巴结。

分ⅡA区和ⅡB区Ⅲ颈内静脉中组淋巴结,覆盖于胸锁乳突肌下Ⅳ颈内静脉下组淋巴结,覆盖于胸锁乳突肌锁骨头与胸骨头下Ⅴ颈后三角淋巴结。

分为VA区和VB区Ⅵ喉前、气管前、气管食管沟淋巴结下颌骨Ⅰa区Ⅰb区Ⅰb下颌下腺Ⅱa胸锁乳突肌ⅡbV a颈部淋巴结分区(引自:Semin Ultrasound CT MR, 2017, 38(5): 454-465.)Ⅱa 、Ⅱb 以颈内静脉后缘为界III、V区以胸锁乳突肌后缘为界III VⅣIV区在环状软骨以下,前界胸锁乳突肌前内侧缘,后界胸锁乳突肌后缘Va区Vb区ⅠbⅠbⅥ03淋巴结转移规律转移风险与原发癌有关•鼻咽癌>下咽癌>喉癌>口咽癌>舌癌;声门上区>声门下区>声门区•分化差>分化好•体积大>体积小转移风险与原发部位有关•对于喉癌、下咽癌,以上呼吸道消化道为中心,远离中心部位转移风险增加•具有双侧淋巴管汇入的中线或靠近中线肿瘤,发生双侧淋巴结转移风险增加转移部位与引流区域有关•口腔癌→I 、II 、III 区•下咽癌→II 、III 区>IV 、VI 区•声门上区→II 、III 区;声门区→II 、III 区;声门下区→III 、IV 区•鼻咽癌→咽后淋巴结、II 区>V 区头颈鳞癌颈淋巴结转移有一定特点和规律转移特点评估及分期治疗原则背景介绍淋巴结分区随访04淋巴结转移评估颈淋巴结转移评估颈部触诊颈部增强CT /MRI 辅助检查超声检查PET /PET-CT 颈淋巴结活检淋巴结分区转移特点评估及分期治疗原则背景介绍随访颈部良恶性淋巴结的超声鉴别淋巴结转移征象:形态不规则、皮质回声增强、坏死囊变、微钙化、短径长径比值≥1/2、CDFI血流杂乱等。

头颈部鳞癌治疗进展PPT课件

头颈部鳞癌治疗进展PPT课件

主要手段之一 , 超
手术治疗缺点
过100年历史,手术
1 根治性手术通常导致外形改
治疗与放射治疗的

综合成功为许能多保病种全性治2 疗影响尤重要为器重官的要功能,如语言
的标准治疗模式
、吞咽、咀嚼等
3 晚期疾病局部和远地失败率
很高
头颈部鳞癌治疗进展
诱导化疗后,肿瘤的远处转移率低于单纯放疗(RT)及同期 放化疗(RCT)
10
6
加速超分割 1.5~1.6
10~15
6~8
后程超分割* 后1.5
10
6~8
改良加速 先小野后大野
超分割*
1.6
10
6~8
头颈部鳞癌常规与超分割照射3年生存率 分类比较
解剖部位
口腔癌 T1-2 T3-4 口咽癌 T1-2 T3-4 喉癌 T1-2 T3-4
常规照射(%)
PF
Cisplatin 100 mg/m2 IV Day 1
5-FU 1000 mg/m2/d x 5 days
Every 3 wks for 4 cycles (n =
181)
OS
Follow-up every 3 mos Surgery for residual disease permitted 3 mos after RT
TPF
Docetaxel 75 mg/m2 IV Cisplatin 100 mg/m2 IV 5-FU 1000 mg/m2/d IV x 4
days Every 3 wks for 3 cycles (n = 280)
PF
Cisplatin 100 mg/m2 IV 5-FU 1000 mg/m2/d CI x 5 days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时间(月)
BONNER研究小结
与单纯放疗相比,爱必妥®联合放疗:
显著延长中位局部控制时间近10个月,使局部进展风险显著降低32% 显著延长中位总生存期近20个月,5年绝对生存率提高了9%,死亡风 险显著降低27% 不明显增加放疗相关的不良反应,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且患者依从 性高
最常见不良反应是皮肤反应,其严重程度与疗效显著相关
2月最新的在线Lancet Oncol
同步放化疗结合诱导化疗仍是局部晚 期头颈部肿瘤患者治疗选择之一
PARADIGM研究(美国哈佛大学的 Robert Haddad)
多中心、开放标签3期临床随机对照 研究,比较在局部晚期头颈部肿瘤患者 中,在TPF方案诱导化疗(多烯紫杉醇、 顺铂和氟尿嘧啶)后继之以同步放化疗 和单独应用以顺铂为基础的同步放化疗 对上述患者的疗效。
第3疗程PF → RT 全喉切除术 → RT
Forastiere AA, et al. N Engl J Med 2003;349:2091
保喉率 (主要研究终点)
Forastiere AA, et al. N Engl J Med 2003;349:2091
LFS LRC DFS DM OS
其他研究终点
5.2
0 0
1
2
3
4
5
6
Time from randomisation (Years)
Blanchard N. for MACH-NC, ICHNO 2011
诱导化疗缓解情况与预后的相关性
针对接受诱导化疗的患者
比例 (%) 5-y DFS (%)
完全缓解 部分缓解 没有缓解 P 值
33
49
18
-
头颈部鳞癌靶向治疗
• Bonner 研究 (2006,2010) • RTOG0522 • TREMPLIN 研究
化疗
增殖 成熟 细胞修复 生存
基因转录 细胞周期进展
转移 血管新生
总生存率(%)
爱必妥®联合放疗显著延长生存时间 --- 5年数据
100
HR=0.73
80
P=0·018
爱必妥®联合放疗
20
29 26.3
Survival (%)
Progression-free survival
100
90.2 89.1
80
60
61.6
TPPFF
Absolute diff. at 5 yrs + 7.9 (± 2.4) p < .0001
52.4
45.2
40 20
38.3
40.6 37.2 35.1
33 29.2 27.2
输液反应
3
-
0.01
患者依从性高:90%的 患者能够完成爱必妥® 计划治疗 爱必妥®不会显著增加 放疗的粘膜炎和放射性 皮炎 爱必妥®相关的常见不 良反应为皮肤反应,治 疗结束后会逐渐恢复
Bonner J. A. N Engl J Med. 2006;354:567–578
BONNER研究5年数据更新证实: 皮肤反应和疗效显著相关
3-4 级粘膜炎 45% vs. 35% p=0.03 皮肤反应 40% vs. 17 % p<0.001 吞咽困难 62% vs. 66% p=0.27
• 结论:在RT+DDP加入C225并未改善无进展生存或总生存。 黏膜炎和皮肤反应发生率较高,但未观察到非预期性毒性。
Walsh, et al. Radiation and Oncol,2011-38-44
诱导化疗 Cisplatin 100 mg/m2 Day 1 5-FU 1000 mg/m2 CI Day 1-5
3 cycles every 3 wks (n = 173)
单纯放疗 70 Gy (2.0 Gy/wk x 5 days/wk)
for 7 weeks (n =171)
CR or PR < PR
死亡原因
原发肿瘤 第二原发肿瘤 方案治疗相关 其他治疗相关 非肿瘤或治疗相关 未知原因
PF (%)
46 12 9 2 20 10
CCRT (%)
35 16 9 2 34 4
RT (%)
58 13 5 0 19 5
Forastiere AA, et al. ASCO 2006; 24:5517a
ASCO 指南
1. DDPdays 1 and 22
Cetuximab weekly (weeks 0 to 7)+
Radiation therapyХ6 week3
2.
DDPdays 1 and 22
RTOG 0522 结果
940 例 ,895 例可评估III-IV期口咽、喉或下咽 • 2年无瘤生存 63% vs. 64% p=0.66 • 2年总的生存 83% vs. 80% p=0.17 • 30 天内死亡 2.0% vs. 1.8% p=0.81 • 3-5级副作用 92% vs. 90% p=0.30
Concomitant chemo-RT in locally adanced HNSCC…..
=
最常用的非手术治疗 标准治疗
诱导化疗在头颈部鳞癌作用
MACH-NC
TPF versus PF (6 randomized trials)
Meta-Analysis of Chemotherapy inHead & Neck Cancer
对于大部分T3/T4喉癌患者,同期放化疗是 最常用的标准治疗
Pfister D, et al. J Clin Oncol 2006;24:3693
Pointreau Y, et al. JNCI 2009;101
• 同期放化疗是标准治疗模式 • 诱导化疗:TPF好于PF
RTOG 0522
R
A
Eligibility
N
.Stage Ⅲ or Ⅳ
D Squamous of the oroharynx,
hypopharynx or larynx .No distant metastases
O
.No prior therapy
M
I
Z
E
Radiation therapy Х6 week3
CRT for organ

preservation
Grade of recommedation A A
B A
A
* in case of mutilating surgery and in nonresectable disease Gregoive V, Licitra L,,et al,Ann Oncol 2010:21(suppl 5)184-186
局部晚期头颈部鳞癌药物治疗进展
郭勇 唐秋
浙江中医药大学
2013.5. 杭州
内容
概述 化学治疗在头颈部鳞癌中的作用 靶向治疗在头颈部鳞癌中作用 头颈部鳞癌治疗中存在的问题
头颈肿瘤
● 鼻咽癌 ● 口腔、口咽癌 ● 下咽癌 ● 喉癌 ● 鼻腔鼻窦癌 ● 甲状腺癌 ● 涎腺肿瘤
我国头颈部肿瘤的年均发病率为15.22/10万,占全身恶性肿瘤的5%
32.5 31.3 27 26
23.1 20.7
0 01 2 3 4 5 6 7 8 Time from randomisation (Years)
0 0 1 2 3 4 5 6 78 Time from randomisation (Years)
Risk of recurrence (%)
Risk of recurrence (%)
100
TPF Locoregional failures
PF
80
Absolute diff. at 5 yrs - 7.3 (± 3.2) p = .003
60
50.4 54.1
61.7
40
38.1
47.2 49.1 50.2 51.5 51.7 44.2
53
20 8.1 32.4
50 TPF Distant metastases
IVC M1,anyTorN
Stage at Diagnosis Distant (10%) Localized (33%)
Regional (57%)
头颈部鳞状细胞癌可能与高风险的HPV阳性率有关
口咽癌为65.3%, 口腔癌为29%, 喉癌为20.5%
多学科治疗模式
分期和预后的关系
局晚期头颈部鳞癌的治疗模式
此外,亚组分析还显示可提高患者保喉率
Bonner JA, et al. N Engl J Med 2006;354:567–578 Bonner J et al. J Clin Oncol 2005;23(Suppl. 16):Abstract No. 5533 (Updated information presented)
爱必妥®联合放疗组:
出现2-4级皮疹的患者中位生存期延长至68.8个月,比0-1级皮疹的患者显著延长43.2 个月!死亡风险降低51%
风险比(95%CI):0.49(0.34-0.72) P=0.002



25.6

个月
>68.8
个月
Bonner JA, et al. The Lancet Oncology,2010; 11(1):21-28
2%
8%
1%
Bourhis J,et al. IJROBP,2007
同步放化疗在头颈部鳞癌作用
Level of evidence
Surgert→RT or CRT Ⅰ
Conconmitang CT and Ⅰ RT*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