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颈部鳞癌的复发与转移
晚期和区域性局部晚期头颈部鳞癌的内科治疗进展

2 % , pt a 2 t oe n为 0 o c %~l % , io cn为 2 % ,al 4 in t a r e 1 pc - i
、
晚期 头颈 部鳞癌 的化 学治 疗现状
在 过去用 过 的药 物 中 , 于 复发 性 、 移 性 头 颈 对 转 部 的鳞 状细 胞 癌 ,MT 的 有效 率 最 高 能 达 到 4 % , X 0 常被看 不 大 ,常在 门诊 病 人 使 用 ¨ 。应 用 cslt ’ i ai 有 比 p n后
手段联 合 的广 泛 选择性 和一些 新 药的不 断 出现 , 颈 头 部鳞癌 已成 为多 学 科 联合 治 疗 的很 好 的模 式 。本 文 就近年 来 的一 些 治疗进 展进行 回顾 和总结 , 以对不 断 提高我 们在 临床上 的认 识和处 理 能力有所 帮 助 。
一
eeea dt xt 效 率 为 6 ~2 % ,e ct ie为 r e有 % 1 gm ibn a
M X更长的生存期报告 , T J也是常选 的单药( 1 。 表 ) 近代的新药虽然研发了不少 , 但对晚期头颈部鳞癌似 乎 没有什 么优 势 。在 众 多的药 物 中 , 国东部肿 瘤 协 美
作组 ( C G) E O 的一 个 临 床研 究 结 果 表 明 ,单 药 pc. al i t e 的总有效 率可 达 4 % l 。因此 ,有 可 能该 药 也 al x 0 3 J
是 治疗 晚 期 头 颈部 肿 瘤 活 性 较 强 的药 物 。dctxl oe e a
努力来发展更有效的新方案进行治疗 , F方案仍然 P 是使用最广泛 的一个标准方案 ( D :0 m i, P D 10  ̄m , v 第 1天 给 , 并水 化 3天 ; 5一F l0mg ( ・ )i, U:O 0 / m d , v 9 h连 续 输 注 , 1~4天 ;l天 为 1个 周 期 ) 。 6 第 2
头颈部肿瘤的免疫治疗

头颈部肿瘤的免疫治疗郭晔【摘要】头颈部鳞癌(head and neck squamous cell carcinoma,HNSCC)是头颈部肿瘤的常见类型,其治疗水平有待提高.作为一种具有高度免疫缺陷的肿瘤,HNSCC主要机制包括免疫耐受的导入、局部的免疫逃逸和T细胞信号的破坏.免疫检查点是T细胞功能的重要决定因素,目前针对程序性细胞死亡1受体(programmed cell death 1,PD-1)的抑制剂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作为人源化的抗PD-1单克隆抗体,pembrolizumab和nivolumab均显示出针对复发或转移性HNSCC具有一定的解救治疗作用,进一步的研究值得期待.%The predominant type of head and neck cancer is head and neck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HNSCC), which needs more effective treatment. As a highly immunosuppressive malignancy, HNSCC has 3 major mechanisms including induction of immune tolerance, local immune evasion, and disruption of T-cell signaling. Immune checkpoint plays a critical role in the function of T-cell and rapid development has been achieved by inhibiting programmed cell death 1 (PD-1). As anti-PD1 humanized monoclonal antibodies, pembrolizumab and nivolumab have proven to be effective in the salvage treatment for recurrent or metastatic HNSCC, further investigation is awaited.【期刊名称】《中国癌症杂志》【年(卷),期】2017(027)006【总页数】4页(P459-462)【关键词】头颈部鳞癌;免疫治疗;免疫检查点抑制剂【作者】郭晔【作者单位】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肿瘤内科,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肿瘤学系,上海20003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9.91郭晔,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现任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肿瘤内科副主任,中国临床肿瘤学会副秘书长,中国临床肿瘤学会淋巴瘤联盟常委,中国临床肿瘤学会甲状腺癌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抗癌协会肿瘤化疗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上海市抗癌协会头颈肿瘤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上海市抗癌协会淋巴瘤专业委员会秘书长。
头颈部鳞癌治疗进展PPT课件

主要手段之一 , 超
手术治疗缺点
过100年历史,手术
1 根治性手术通常导致外形改
治疗与放射治疗的
变
综合成功为许能多保病种全性治2 疗影响尤重要为器重官的要功能,如语言
的标准治疗模式
、吞咽、咀嚼等
3 晚期疾病局部和远地失败率
很高
头颈部鳞癌治疗进展
诱导化疗后,肿瘤的远处转移率低于单纯放疗(RT)及同期 放化疗(RCT)
10
6
加速超分割 1.5~1.6
10~15
6~8
后程超分割* 后1.5
10
6~8
改良加速 先小野后大野
超分割*
1.6
10
6~8
头颈部鳞癌常规与超分割照射3年生存率 分类比较
解剖部位
口腔癌 T1-2 T3-4 口咽癌 T1-2 T3-4 喉癌 T1-2 T3-4
常规照射(%)
PF
Cisplatin 100 mg/m2 IV Day 1
5-FU 1000 mg/m2/d x 5 days
Every 3 wks for 4 cycles (n =
181)
OS
Follow-up every 3 mos Surgery for residual disease permitted 3 mos after RT
TPF
Docetaxel 75 mg/m2 IV Cisplatin 100 mg/m2 IV 5-FU 1000 mg/m2/d IV x 4
days Every 3 wks for 3 cycles (n = 280)
PF
Cisplatin 100 mg/m2 IV 5-FU 1000 mg/m2/d CI x 5 days
头颈部鳞癌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专家共识(2022 )要点.pptx111

疗提供了有力证据,奠 为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 筛选ICIs获益患者的关键
的重要因素。
视的问题。
定了其治疗地位。
选择。
。
THANKS
感谢观看
评估与处理
每个月评估患者对治疗的耐受性和不良反应发生的情况,若患者有明 显不良反应发生倾向,则需每周进行评价。
注意事项
处理结肠炎时,需注意补充水分和电解质,调整饮食结构,避免刺激 性食物,并给予药物治疗。
肝炎
肝炎的介绍
肝炎是icAEs之一,在ICIs治疗期间或治疗后数月内发生。
评估与处理
每个月评估患者对治疗的耐受性和不良反应发生的情况,若患者有明显不良反应 发生倾向,则需每周进行评价。
如何评价ICIs治疗过程中的疗效
推荐RECIST1.1标准
推荐采用RECIST1.1标准作为疗效 评价依据,而iRECIST可作为鉴定 肿瘤是否为确定性进展时的补充。
每3月评价疗效
推荐ICIs治疗期间,每3个月进行 一次疗效评价,如ICIs治疗过程中 出现明确的病灶进展或严重不良反 应,应立即停止ICIs并及时处理。
免疫检查点及ICIs的抗癌作用及机制
肿瘤逃逸
许多肿瘤细胞可通过过表达程序性死亡蛋白 配体1(PD-L1)等逃避T细胞介导的免疫杀 伤作用而形成免疫逃逸。
ICIs抗癌作用
ICIs通过与免疫检查点结合以解除肿瘤细胞 和T细胞之间的受体-配体相互作用,使T细 胞能被有效活化,从而恢复机体免疫功能以 达到抗肿瘤的效果。
预测价值
CPS和TPS(组织多肽特异抗原)均可作为预测ICIs治疗价值的预测因素,有助 于评估患者对ICIs治疗的反应和预后。
06
如何应对ICIs治疗过程中的肿瘤超进展
头颈部皮肤鳞状细胞癌TNM分期(AJCC第8版)

分期标准
分期
T
N
M
0期
Tis
N0
M0
Ⅰ期
T1
N0
M0
NX
区域淋巴结无法评估
N0
无区域淋巴结转移
N1
同侧单个淋巴结转移,最大径≤3cm,ENE(-)
N2
N2a
同侧单个淋巴结转移,3cm<最大径≤6cm,ENE(-)
N2b
同侧多个淋巴结转移,最大径≤6cm,ENE(-)
N2c
对侧或双侧淋巴结转移,最大径≤6cm,ENE(-)
N3
N3a
转移淋巴结中有一个>6cm,ENE(-)
N2c
பைடு நூலகம்对侧或双侧淋巴结转移,最大径≤6cm,ENE(-)
N3
N3a
转移淋巴结中有一个>6cm,ENE(-)
N3b
同侧单个淋巴结转移,最大径>3cm,ENE(+);或同侧、对侧、双侧多个淋巴结转移,ENE(+)
远处转移(M)
M0
无远处转移
M1
有远处转移
头颈部皮肤鳞状细胞癌TNM分期: 临床分期: 病理分期:
头颈部皮肤鳞状细胞癌TNM分期(AJCC第8版)
原发肿瘤(T)
TX
原发肿瘤无法评估
Tis
原位癌
T1
最大径≤2cm
T2
2cm<最大径≤4cm
T3
最大径>4cm,或轻微骨侵蚀或神经周围浸润或深部浸润*
2020 CSCO 头颈部肿瘤指南更新要点(全文)

2020 CSCO 头颈部肿瘤指南更新要点(全文)2020 CSCO头颈部肿瘤指南发布会暨头颈部肿瘤精准/免疫治疗高峰论坛于2020年7月12日在上海举行。
本次会议由东方临床肿瘤研究中心(ECCO)主办,CSCO头颈肿瘤专委会协办。
本次会议采用了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成功举行,解读了2020年CSCO鼻咽癌指南更新和2020 CSCO复发/转移性头颈部鳞癌指南更新要点。
鼻咽癌指南更新要点WHO将鼻咽癌分为I型、II型和III型。
在流行地区,非角化癌超过95%,且与EBV病毒的感染相关,而在非流行病区,则I型鼻咽癌相对更常见。
影响鼻咽癌放化疗预后的高危因素有:N3或T4N2,转移灶大结节(至少一个结节>4cm)。
今年指南新增:根据免疫组化结果明确鳞癌和其他类型头颈部肿瘤,推荐原位杂交检测以确定与EBV感染有关(针对鼻咽癌)(I级专家推荐)。
早期鼻咽癌的治疗对于T1N0期鼻咽癌患者,I级专家推荐为单纯放疗(2A类证据),对于T1N1/T2N0-1期患者,适宜使用顺铂者,I级专家推荐为单纯放疗(2A类证据)、放疗+顺铂(1B类证据);不适宜顺铂者,I级专家推荐为单纯放疗(2A类证据)。
I期鼻咽癌(T1N0)应采用单纯放疗的治疗模式。
放疗计划应至少采取三维适形,强烈推荐强调放疗(IMRT)。
II期鼻咽癌(T1N1/T2N0-1)的治疗存在较大争议。
多项回顾性研究显示采用IMRT技术的单纯放疗对于中期鼻咽癌具有很好的疗效,但其中T2N1的患者具有较高的远处转移发生率,提示似乎更应该同期联合化疗。
局晚期鼻咽癌的治疗对于T1-2N2-3/T3-4任何N期患者,适宜使用顺铂者,I级专家推荐为放疗+顺铂(1A类证据)、诱导化疗序贯放疗+顺铂(1A类证据),II级专家推荐为放疗+顺铂序贯辅助化疗(1B类证据);不适宜使用顺铂者,I级专家推荐为单纯放疗(2A类证据)、放疗+卡铂(2A类证据),II级专家推荐为放疗+奈达铂(1B类证据)、放疗+奥沙利铂(1B类证据)、放疗+西妥昔单抗/尼妥珠单抗(2A类证据)。
头颈部鳞癌的靶向治疗进展

角 涵 螺 是 华 支 睾 吸虫 的 第 一 中 间 宿 主 。 以 上 调 查 结 果 表 明 ,
肝 片 吸 虫 病 , 支 睾 吸 虫 病 和 布 氏姜 片 吸 虫 病 及 日本 血 吸 虫 华
病 在 芜 湖 地 区仍 有 爆 发 流 行 的可 能 , 此 要 加 强 对 上 述 淡 水 因 贝 类 的观 察 研 究 , 掌握 其 发 生规 律 , 时 采 取 防 治 措 施 。 及
类 型 几 乎 均 为 鳞 癌 _ 。头 颈 部 癌 的治 愈 率 约 为 5 , 3 】 ] O 约 3
年 来 , 着 靶 向治 疗 的 进 展 , 颈 部 癌 ( 别是 局 部 晚期 ) 治 随 头 特 的
疗 有 了很 大 的进 步 。
近 十 年 中 , 向 治疗 逐 渐 成 为 头 颈 部 综 合 治 疗 策 略 中 重 靶 要 的 组 成 部 分 。靶 向药 物 包 括 各 种 单 克 隆 抗 体 、 分 子 化 合 小 物 以 及 反 义 寡 核 苷 酸 等 。C txma e i b是 目前 唯 一 获 得 批 准 用 u
湖 北 钉 螺 O c me nah p n i。豆 螺 科 B t y i a : 角 涵 no l i ues a s i ni e 长 h d
的 患 者 诊 断 时 为 早期 ( I期 和 Ⅱ期 )5年 生 存 率 8 ;0 为 , o 5 局 部 晚 期 (l ⅣB , I~ I ) 5年 生 存 率 为 5 ;0 诊 断 时 即有 远 O 1 处 转 移 ( ) 5年 生 存 率 仅 2 l 。局 部 复 发 是 头 颈 部 癌 1 VC , 5 _ 2 ] 的 重 要 死 因 , 过 5 的 头 颈 部 癌 患 者 死 亡 时 仅 有 局 部 复 超 O 发 , 9 的 远 处 转 移 患 者 同 时 合 并 有 局 部 病 灶 ; 0 的 局 近 O 5 部复发患 者预后 很差 , 中位 生 存 期 仅 6 9个 月 , ~ 1年 生 存 率
头颈部鳞癌治疗方案选择

摘要:头颈部鳞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本文针对头颈部鳞癌的治疗方案选择进行综述,包括手术治疗、放疗、化疗、靶向治疗及免疫治疗等,旨在为临床医生提供参考。
一、概述头颈部鳞癌是指起源于头颈部鳞状上皮组织的恶性肿瘤,主要包括口腔癌、鼻咽癌、喉癌、下咽癌等。
鳞癌是一种高度侵袭性的肿瘤,预后较差。
头颈部鳞癌的治疗方案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肿瘤分期、组织学类型等因素综合考虑。
二、治疗方案选择1. 手术治疗手术治疗是头颈部鳞癌治疗的重要手段,适用于早期和部分中晚期肿瘤。
手术治疗的目的是切除肿瘤、清扫淋巴结,以及改善局部症状。
手术方式包括:(1)根治性手术:适用于早期肿瘤,如T1-T2期口腔癌、喉癌等。
手术范围包括肿瘤及其周围正常组织。
(2)扩大根治性手术:适用于中晚期肿瘤,如T3-T4期口腔癌、喉癌等。
手术范围包括肿瘤、周围正常组织及淋巴结。
(3)姑息性手术:适用于晚期肿瘤,如肿瘤侵犯邻近器官、无法切除等情况。
手术目的在于缓解症状、改善生活质量。
2. 放疗放疗是头颈部鳞癌治疗的重要手段,适用于各期肿瘤。
放疗可以局部照射,也可以全身照射。
放疗方式包括:(1)外照射:采用直线加速器或伽马刀进行照射,适用于局部肿瘤和淋巴结。
(2)近距离照射:采用放射性粒子植入或后装治疗,适用于肿瘤体积较小、邻近重要器官等情况。
(3)立体定向放射治疗:采用立体定向放射治疗系统,实现精确照射,适用于肿瘤体积较小、形态不规则等情况。
3. 化疗化疗是头颈部鳞癌治疗的辅助手段,适用于各期肿瘤。
化疗药物主要包括:(1)细胞毒类药物:如顺铂、卡铂、氟尿嘧啶等。
(2)抗代谢类药物:如5-氟尿嘧啶、甲氨蝶呤等。
(3)生物靶向药物:如西妥昔单抗、贝伐珠单抗等。
化疗方案应根据肿瘤分期、组织学类型、患者身体状况等因素综合考虑。
4. 靶向治疗靶向治疗是近年来兴起的治疗手段,针对肿瘤细胞信号传导通路中的关键分子进行干预。
头颈部鳞癌的靶向治疗主要包括:(1)EGFR抑制剂:如西妥昔单抗、厄洛替尼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诊断
• 40-60%的患者仅在头颈部区域复发而没有远处转移 • 手术和/或(化)放疗造成的局部组织形态学改变给影像学诊断带来了困难 • 鉴别诊断包括之前治疗导致的放射性坏死,感染和瘢痕 • 尽量得到病理学的确诊 PET/扫描
Pivot et al, Oncology, 2001
单药 vs 多药化疗的随机研究
化疗方案
顺铂/氟尿嘧啶 vs
卡铂/氟尿嘧啶 vs
甲氨蝶呤
样本 量
277
整体反应 率(%)
32%
中位生存时间(月)
6.6
21%
5
10%
5.6
*顺铂/培美曲塞* vs
顺铂
795
12.1%
7.3*
8.%
6.3
p= 0.082
* ECOG评分 0-1:
口咽:
OS (8.4 vs 6.7个月; p=0.026) OS (9.9 vs 6.1个月; p=0.002)
单药 vs 多药化疗的随机研究
化疗方案
顺铂/氟尿嘧啶 vs
顺铂 vs
氟尿嘧啶
样本 量
249
整体反应 率 (%)
32%
17%
13%
中位生存时间 (月)
5.5
5
6.1
顺铂/甲氨蝶呤/
382
34%
8.2
博来霉素/长春新碱
vs
顺铂/氟尿嘧啶
31%
6.2
vs
顺铂
15%
5.3
Jacobs et al JCO 2002, Clavel et al Ann Oncol 1994, Forastiere et al JCO 1992
肺转移:是否应该手术治疗?
• 以下情况推荐行肺部肿瘤切除术是合理的: - 对于单个肿瘤性肺结节 - 对于两个或者多个肺转移灶病例,应该由多学科团队综合讨论来决定每
个病例是否符合手术适应症
再放疗和挽救性手术
•
20-57%接受过放疗的患者出现局部和/或区域复发
•
再放疗和挽救性手术:与多学科团队共同讨论
肺转移:是否应该手术治疗?
• 肺转移灶切除术后5年生存率:26.5-59.5% • Shiono等 目前样本量最大的研究 (N= 114):
- 转移性肺部鳞癌的切除术 - 日本转移性肺癌研究小组的多中心注册试验
- 5年生存率26.5%,中位生存时间26个月
Shiono et al Ann Thor Surg 2009
肺转移:是否应该手术治疗?
• 鉴别诊断必须包括第二原发肿瘤,尤其是在可实施根治性治疗的情况下 • 同时合并肺部肿瘤的几率在4%左右 • 异时第二原发肿瘤的总体发病率为每年2%
Ghosh et al Head Neck 2009, Laccourreye et al Ann Otol Rhinol Laryngol. 2002
单药反应率
顺铂 卡铂 奥沙利铂
甲氨蝶呤
氟尿嘧啶 卡培他滨
多西他赛 紫杉醇
反应率 (%)
14-41% 20-30%
10%
8-77%
15% 8%
21-42% 13-40%
化疗 vs 最佳支持治疗的随机研究
• 试验设计: • 最佳支持治疗 (n=26) vs 博来霉素 (n=22) vs 顺铂 (n=38) vs 顺铂联合博来霉 素 (n=30)
Jacobs et al JCO 2002, Clavel et al Ann Oncol 1994, Forastiere et al JCO 1992, Urba et Cancer 2012
紫杉醇相关的随机研究
化疗方案
顺铂/氟尿嘧啶 vs
顺铂/紫杉醇
样本 量
整体反应 率 (%)
中位生存时间(月)
酶抑制剂
03/01/13
铂类/氟尿嘧啶 vs 铂类/氟尿嘧啶联合西妥昔单抗
EXTREME 试验: 一线姑息性治疗
R
N= 442
铂类-氟尿嘧啶
铂类-氟尿嘧啶 + 西妥昔单抗
6个化疗周期
西妥昔单抗单药
直到进展或出现毒性反应
主要研究终点: 生存时间
Vermorken et al, NEJM, 2008
Extreme 试验
• 中位生存时间6-8月 • 仍缺乏化疗延长生存的证据 • 多药化疗对比单药化疗:
- 反应率提高 - 毒性增加 - 无生存获益
• 顺铂 /氟尿嘧啶 • 顺铂 /紫杉 Nhomakorabea • 甲氨蝶呤 (40 mg/m2/每周)
EGFR过表达和预后
Ang, K. K. et al. Cancer Res 2002;62:7350-7356
218
27%
8.7
26%
8.1
• 顺铂 (100 mg/m2, day 1)/氟尿嘧啶 (1000 mg/m2/d, day 1-4), 每3周1次
• 顺铂 (75 mg/m2, day 1)/紫杉醇 (175 mg/m2, day 1), 每3周1次
Gibson et al JCO 2005
化疗: 结论
Copyright ©2002 American Association for Cancer Research
Dannenberg, A. J. et al. J Clin Oncol; 23:254-266 2005
Copyright ? American Society of Clinical Oncology
Survival Probability
1.0 | ||| |
0.9
| |
||
0.8
||
|
0.7
|
0.6
0.5
7.4
0.4
mo
0.3
0.2
0.1
CTX only Cetuximab + CTX
HR (95%CI): 0.797 (0.644, 0.986) Strat. log-rank test: 0.0362
HER1 或 EGFR 靶向治疗
单克隆抗体
西妥昔单抗 帕尼单抗 扎鲁单抗
肿瘤细胞膜
酪氨酸激酶抑制剂
吉非替尼 (EGFR) 厄洛替尼 (EGFR) 拉帕替尼 (EGFR + HER2) 阿法替尼,dacomitinib (全HER)
肿瘤增殖
EGF 受体
复发和/或转移的不可治愈的肿瘤
• 抗EGFR的一线姑息性治疗:单克隆抗体 • 抗EGFR的二线治疗:单克隆抗体和酪氨酸激
• 结论 • 顺铂较最佳支持治疗相比延长10周生存时间 • 顺铂比博来霉素或者甲氨蝶呤更优 • 顺铂单药(中位生存时间:160天)至少与以铂类为基础的联合化疗同等有 效
• 缺乏可信的数据
Campbell JB et al Acta Otolaryngol 1987 Morton et al Cancer Chemother Pharmacol.19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