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流芳游焦山小记阅读练习及答案-作文

合集下载

2024江苏省扬州市中考语文试题(附参考答案)

2024江苏省扬州市中考语文试题(附参考答案)

2024江苏省扬州市中考语文试题(附参考答案)一、积累运用(27分)1. 结合语境,完成题目。

(7分)扬州民歌来源于民间,传.唱于市井。

东去的扬子江和南下的大运河孕育了扬州民歌的独特个性:既有大江的澎湃,也有运河的隽永;既展示了苏北平原的辽阔,又浸润着江南水乡的秀美。

民间小调、劳动号子,有许多是【甲】的曲调:《茉莉花》芳香四溢,《杨柳青》清新扑面,《拔根芦柴花》情趣盎然;宝应的《绣兜兜》蜿转,高邮的《数鸭蛋》轻快,仪征的《胥浦农歌》高亢……【乙】洋溢着泥土芳香的扬州民歌会被永久地传承并保护下去。

(1)给加点字注音:传.唱()(1分)(2)指出画波浪线词语中错别字并修改:“”应改为“”(2分)(3)填入【甲】处的短语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A. 可歌可泣B.慷慨激昂C. 耳熟能详D. 如雷贯耳(4)【乙】处句子有语病,应修改为:(2分)2. 在①—⑧处填写相应的名句。

(8分)经典古诗文滋养了我们的精神。

“学而不思则罔,①”,孔子教我们要“学”“思”结合;“富贵不能淫,②,③”,孟子认为外部因素不能使之迷乱、动摇、屈服的人,才有资格叫大丈夫;“沉舟侧畔千帆过,④”,刘禹锡在困境中保持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给我们启迪;“⑤,⑥”(《岳阳楼记》),范仲淹让我们领略了心系天下的高尚情怀;“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苏轼用他的人生智慧启发我们顺境不骄,逆境不惧;“?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让我们理解了舍生取义的生死观。

3. 学校开展以“君子自强不息”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完成以下任务。

(12分)(1)任务一:学校邀请神舟团队成员来做报告,作为活动主持人,听完他的发言,你如何总结?(4分)团队成员:“……我们神舟团队坚持‘一次做对’‘100分才是合格’的理念,并将其落实到每次任务准备、每项判读、每个实验中。

”总结:(2)任务二:如把下面这句话扩展成通讯,凸显战士自强不息的精神,你会扣住哪些要点展开扩写?简述理由。

2020-2021学年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吴江区、相城区八年级(下)期末语文试卷

2020-2021学年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吴江区、相城区八年级(下)期末语文试卷

2020-2021学年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吴江区、相城区八年级(下)期末语文试卷一、第一部分1.(10分)学校开展了“拾美老姑苏,探幽新故乡”主题游学活动,下面请你跟随小苏、小吴同学,并完成下列任务。

下面是小吴为本次活动写的开场白,请帮助解决几个问题。

苏州是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是人文荟cuì____之地。

今年将迎来中国共产党成立100 周年,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也为苏州留下了____(A 丰富/B 丰裕)的历史文化资源,也是激励苏州人民在新时代继续dǐ____砺前行的宝贵精神财富。

为了进一步挖掘、开发和利用苏州历史文化资源,弘扬红色传统,传承红色基因,或采访历史见证人,或查阅大量书籍通过一系列专题活动,使我们在历史遗存中感受身边的历史,在情景交róng()。

我们可以从中得到借jiàn____和启发,____(A 吸取/B 汲取)营养和力量(1)请你帮助小吴根据拼音写出相应汉字。

①荟cuì②dǐ砺③交róng④借jiàn(2)请你帮小吴修改文段中的错别字。

①改正:②改正:(3)请你帮小吴选择恰当的词语。

①(A 丰富/B 丰裕)②(A 吸取/B 汲取)(4)小吴发现第二段中画线的句子有语病,请你帮他改正。

2.(10分)默写。

①水击三千里,。

(庄周《北冥有鱼》)②,只有香如故。

(陆游《卜算子•咏梅》)③安得广厦千万间,。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④挥手自兹去,。

(李白《送友人》)⑤万籁此都寂,。

(常建《》)⑥《虽有嘉肴》一文中,强调实践出真知,“学”“教”后会发现自我欠缺的句子是“,”。

⑦《子衿》中,“,”的内心独白,通过夸张的手法,形成主客观时间的反差3.(2分)完成仿写。

小苏面对自己生活的苏州,不由得赞叹道:“苏州,是座亦古亦新的城市。

任岁月流淌千载小吴:“你讲的太好了,我也来接一句:苏州,是座动静相宜的城市。

,。

”4.(5分)名著阅读。

游焦山小记阅读题答案及译文

游焦山小记阅读题答案及译文

游焦山小记阅读题答案及译文游焦山是我最近的一次旅行经历,这里是一座以宁静和美景而闻名的山脉。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分享我在游焦山的所见所闻,并提供相关的答案和译文。

第一部分:游焦山的介绍焦山地处中国东北地区,是一座重要的自然景区。

这座山脉以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和壮观的自然风光而闻名于世。

焦山的最高峰海拔1680米,四季分明,每个季节都有其独特的美景。

第二部分:游焦山的经历作为一个登山爱好者,我对焦山有着浓厚的兴趣。

我从城市出发,乘坐巴士来到焦山的脚下,准备了一整天的时间来探索这个地方。

当我踏上焦山的小径时,我被周围的景色所震撼。

郁郁葱葱的树林和鸟语花香的氛围让我感到宁静和放松。

登山途中,我经过了几个瀑布和溪流,水流清澈见底,仿佛在天堂中漫步。

经过几个小时的攀登,我终于到达了焦山的山顶。

站在海拔1680米的高度,我俯瞰着整个山脉的壮丽景色,仿佛置身于云端之上。

远处的群山连绵起伏,云雾缭绕,给人一种神秘而美丽的感觉。

第三部分:答案及译文1. 游焦山是在中国东北地区。

答案:True(正确)2. 焦山以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和美景而闻名。

答案:True(正确)3. 焦山的最高峰海拔1680米。

答案:True(正确)4. 游焦山的小径周围有郁郁葱葱的树林。

答案:True(正确)5. 登山途中经过的瀑布和溪流水流清澈见底。

答案:True(正确)译文:游焦山小记答案及译文游焦山是我最近的一次旅行经历,这座山脉地处中国东北地区,以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和美景而闻名。

焦山的最高峰海拔1680米,四季分明,每个季节都有其独特的美景。

作为一个登山爱好者,我对焦山怀有浓厚的兴趣。

我从城市出发,乘坐巴士来到焦山的脚下,准备了一整天的时间来探索这个地方。

当我踏上焦山的小径时,周围的景色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郁郁葱葱的树林和鸟语花香的氛围让我感到宁静和放松。

登山途中,我经过了几个瀑布和溪流,水流清澈见底,仿佛在天堂中漫步。

经过几个小时的攀登,我终于到达了焦山的山顶。

文言文《游虎丘小记》阅读练习及答案(适合九年级)

文言文《游虎丘小记》阅读练习及答案(适合九年级)

游虎丘小记李流芳虎丘①,中秋游者尤盛。

士女倾城而往,笙②歌笑语,填山沸林,终夜不绝。

遂使丘壑化为酒场,秽杂可恨。

予初十日到郡,连夜游虎丘,月色甚美,游人尚稀,风亭月榭间,以红粉笙歌一两队点缀,亦复不恶。

然终不若山空人静,独往会心。

尝秋夜与弱生坐钓月矶③,昏黑无往来,时闻风铎④,及佛灯隐现林杪⑤而已。

又今年春中,与无际⑥舍侄偕访仲和于此。

夜半月出无人,相与趺坐⑦石台,不复饮酒,亦不复谈,以静意对之,觉悠然欲与清景俱往也。

生平过虎丘才两度,见虎丘本色耳。

友人徐声远诗云:“独有岁寒好,偏宜夜半游。

”真知言哉!【注】①虎丘:苏州名胜。

②笙:一种乐器。

③钓月矶;在虎丘山顶。

矶,水边突出的大石。

④风铎:悬于檐下的风铃。

⑤杪(miǎo):树枝的细梢。

⑥无际:人名。

句中的“仲和”,亦人名。

⑦趺(fū)坐:盘腿端坐。

1. 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

①尝秋夜与弱生坐钓月矶②相与趺坐石台③真知言哉2. 下列各组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 士女倾城而往杂然而前陈者(《醉翁亭记》)B. 以红粉笙歌一两队点缀属予作文以记之(《岳阳楼记》)C. 然终不若山空人静若有作好犯科及为忠善者(《出师表》)D. 以静意对之何陋之有(《陋室铭》)3.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大意。

笙歌笑语,填山沸林,终夜不绝。

4. 作者分别在“秋夜”“今年春中”“初十日”三次夜游虎丘,哪一次感受最好?好在哪里?请结合文段内容说说理由。

参考答案:1. ①曾经②一起③同“智”,智慧3. 歌声乐声谈笑之声充斥于整个山林,如此彻夜不息。

4. 作者三次夜游虎丘,也就是“今年春中”这一次感受最好,因为秋夜游虎丘,全城的士绅学子、妇孺歌姬把虎丘化为酒场,鱼龙混杂,实在可恨;“初十日”游虎丘偶尔有一两队歌女吹笙点缀,并不使人厌恶。

但还是不如山林空寂之时,一人前往要合我意;最令作者满意的是“今年春中”游虎丘,也就这一次见到了虎丘的本色。

游焦山小记(李流芳)阅读答案附翻译

游焦山小记(李流芳)阅读答案附翻译

游焦山小记(李流芳)阅读答案附翻译(最新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作文大全、试题答案、职业规划、原文赏析、小学阅读、初中阅读、高中阅读、诗词阅读、文言文阅读、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essay writing, test questions answers, career planning, original text appreciation, primary school reading, junior high school reading, high school reading, poetry reading, classical Chinese reading,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know the difference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the sample essay!游焦山小记(李流芳)阅读答案附翻译游焦山小记李流芳①二十七日,雨初霁,与伯美约为焦山之游。

2024年江苏省镇江市中考语文试卷

2024年江苏省镇江市中考语文试卷

2024年江苏省镇江市中考语文试卷试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一、积累运用(共20分)1. 阅读语段,在下面的方格内依次填写加点字的拼音和拼音所表示的汉字。

(2分)一天早上,这位五十五岁的长征老战士来到了我在外交部的房间,满面春风,身上穿着一套褪( )色的制服,红星帽的帽檐( )软垂,慈蔼的眼睛上戴着一fù( )眼镜,一只腿架已经断了,是用一根绳子jì( )在耳朵上的。

这就是财政人民委员! (摘自《红星照耀中国》)2. 补写出下面语段中的空缺部分。

(8分)孔子以①“ , “ 表达即便是平民百姓也应有无法改变的志向;杜甫以②“ , ”强调了泰山的雄伟,更传达了自己要登攀人生顶峰的志 向;李白在“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的现实困境中,以③“ , ”传达出无论历经多少困难,都将实现自己人生志向的自信乐观;文天祥经过零丁洋时,所写诗句④“ , ”尽显慷慨赴死不可动摇的报国之志。

3. 阅读语段,完成后面的题目。

(4分)①先贤言:“人不读书,则尘俗生其间,照镜则面目可憎,对人则语言无味。

”②不读书,或许就不懂“柳条折尽花飞尽”的 ,不懂“今人不见古时月”的 ,也不懂“一蓑烟 雨任平生”的 。

③一个人读书的多寡,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心灵家园的广表或贫瘠。

④所以,能打开更广阔的人生视野,遇见更诗意的精神世界,并最终“认识你自己”, 是读“著于竹帛”之书 是电子触屏之书,什么方式都好,什么时候开始都不晚。

(1)第②句横线上的三个短语,排列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A.别绪离愁 平淡豁达 岁月沧桑B.别绪离愁 岁月沧桑 平淡豁达C.平淡豁达 岁月沧桑 别绪离愁D.岁月沧桑 别绪离愁 平淡豁达(2)第④句横线上的关联词语,填写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A.只是……不管……还……B.只要……尽管……也……D.只要……不管……还…… C.只是……尽管……也……4. 根据材料,完成题目。

李流芳《游焦山小记》原文,注释,译文,赏析

李流芳《游焦山小记》原文,注释,译文,赏析

李流芳《游焦山小记》原文,注释,译文,赏析李流芳:游焦山小记李流芳二十七日,雨初霁,与伯美约为焦山之游。

孟阳鲁生适自瓜州来会,亟呼小艇,共载到山。

访湛公于松寥山房,不遇。

步至山后,观海门二石。

还登焦光岭,寻郭山人故居。

小憩山椒亭子,与孟阳指点旧游。

孟阳因诵湛公诗“风篁一山满,潮水两江多”,相与赏其标格。

寻由小径至别山、云声二庵,径路曲折,竹树交翳,阒然非复人境。

有僧号“见无”,与之谈,亦楚楚不俗,相与啜茶而别。

寻《瘗鹤铭》于断崖乱石间,摩挲久之。

还,饭于湛公房。

孟阳鲁生遂留宿山中。

予以舟将渡江,势不可留,怏怏而去。

孟阳鲁生与山僧送余江边,徙倚柳下,舟行相望,良久而灭。

落日注射,江山变幻,顷刻万状,与伯美拍舷叫绝不已。

因思焦山之胜,闲旷深秀,兼有诸美。

焦光岭上,一树一石,皆可彷徨追赏。

其风涛云物,荡胸极目之观,又当别论。

且其地时有高人道流,如湛公之徒,可与谈禅赋诗,直遥物外。

观其所居,结构精雅,庖湢位置,都不乏致。

竹色映人,江光入牖,是何欲界,有此净居?孟阳云:“吾尝信宿兹山,每于夕阳,登岭眺望。

落景尚烂于西浦,望舒已升于东溆,琥珀琉璃,和合成界,熠熠恍惚,不可名状。

”嗟乎!苟有奇怀,闻此语已,那免飞动!予自丁酉来游,未遑穷讨。

人事参商,忽忽数年,始一续至。

又以羁绁俗缘,卒卒便去,如传舍然,不知此行定复何急,良可浩叹。

自今以往,日月不居,一误难再。

赋归之后,纵心独往,尚于兹山不能无情。

当择春秋佳日,买小艇,襆被宿松寥阁上十日夕,以偿夙负,滔滔江水,实闻此言。

焦山位于镇江东北的长江之中,相传为东汉焦光隐居之地,故名曰焦山。

又因其满山苍翠,宛如碧玉故亦名浮玉山。

历来是文人墨客游赏之地。

本文开头,写雨过天晴之后,作者和友人相约游山。

”亟呼小艇”一句,点出急切心情。

然后写寻访不遇,转而游观“海门”二石,登焦光岭,另访山人故居。

山亭小憩之时,作者向友人指点昔日游处,只见满山修篁,江潮波涌,这情景正如湛公所描写的“风篁一山满,潮水两江多”,所以友人孟阳随口吟诵起来。

《桃花源记》《游金焦两山记》阅读练习及答案

《桃花源记》《游金焦两山记》阅读练习及答案

阅读下面文言文选段,完成10~13题。

(14分)【甲】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渔人甚异.之。

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节选自《桃花源记》)【乙】游金之明日..游焦。

焦山去金山下流十五里。

是日风大逆,舟人扬帆就风,横折而下,倍直道六七,乃抵山。

其半有关侯祠,饭焉。

去祠左折,上登佳处亭,榴花甚吐,童子折一枝,佐饮。

右折而上,至吸江亭,则亭对金山而高倍。

金山峻绝,当津渡要冲者易①;焦有田可稻麦,山根多巨奇石,如乱兽卧草中,草树四垂,如衣女萝②衣者,固.幽僻藏胜。

(节选自《游金焦两山记》) 【注释】①当津渡要冲者易:面对渡口要道处却是平坦的。

②女萝:地衣类植物。

10.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意思。

(4 分)(1)渔人甚异.之▲(2)豁然..开朗▲(3)游金之明日..游焦▲(4)固.幽僻藏胜▲1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2分)A.缘.溪行,忘路之远近缘.坡植牡丹、芍药B.屋舍俨然.并怡然.自乐C.焦山去.金山下流十五里去.祠左折D.是.日风大逆是.以谓之“文”也1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4分)(1)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2)焦有田可稻麦,山根多巨奇石。

▲13.【甲】【乙】两文描写的景物各有什么特点?分别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情感?(4分)▲10.(4分)(1)对……感到诧异(2)开阔敞亮的样子(3)第二天(4)本来11.(2分) C12.(1)(2分)田间小路交错相通,(村落间)能相互听见鸡鸣狗叫的声音。

(2)(2分)焦山有田可种稻麦,山脚多巨型怪石。

13.(4分)甲文描写桃花源的景物具有宁静、优美的特点(1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李流芳《游焦山小记》阅读练习及答案
阅读下文,完成第—题。

(分)游焦山小记李流芳①二十七日,雨初霁,与伯美约为焦山之游。

孟阳、鲁生适自瓜州来会,亟呼小艇共载。

到山,访湛公于松寥山房,不遇。

步至山后,观海门二石,还登焦先岭,寻郭山人故居,小憩山椒亭子。

寻由小径至别山、云声二庵,径路曲折,竹树交翳,阒然非复人境。

有僧号见无,与之谈,亦不俗,相与啜茶而别。

寻《瘗①鹤铭》于断崖乱石间,摩挲久之。

还饭于湛公房。

孟阳、鲁生遂留宿山中。

予以舟将渡江,孟阳、鲁生与山僧送余江边,徙倚柳下,舟行相望,良久而灭。

落日注射,江山变幻,顷刻万状,与伯美拍舷叫绝不已。

②因思焦山之胜,闲旷深秀,兼有诸美。

焦先岭上,一树一石,皆可彷徨追赏。

其风涛云物,荡胸极目之观,又当别论。

且其地时有高人道流如湛公之徒,可与谈禅赋诗,逍遥物外。

观其所居,结构精雅,庖湢②位置,都不乏致。

竹色映人,江光入牖,是何欲界,有此净居?孟阳云:吾尝信宿兹山,每于夕阳登岭眺望,落景尚烂于西浦,望舒已升于东溆;琥珀琉璃,和合成界,熠熠恍惚,不可名状。

嗟乎!苟有奇怀,闻此语已,那免飞动?③予自丁酉来游,未遑穷讨。

人事参商,忽忽数年,始一续至。

又以羁绁俗缘,卒卒便去,如传舍然。

不知此行定复何急?良可浩叹,自今以往,日月不居,一误难再。

赋归之后,纵心独往,尚于兹山不能无情,当择春秋佳日,买小艇,襆被宿松寥阁上十日夕以偿夙负。

滔滔江水,实闻此言。

注①瘗:埋葬。

②庖湢:厨房和浴室。

第①段主要交待了焦山之游的___________。

(分)答案行踪考点本题考查理解文句,概括大意的能力。

解析从地点的转换可知。

从句式的角度简析第①段划线句的表达效果。

(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答案此句运用了整、散结合的手法,富有节奏感(参差
灵动,读起来朗朗上口),凸显了夕阳照射下焦山和江水相互映衬、变幻莫测的神奇景象和作者的依依不舍之情。

考点本题考查赏析句式的表达效果。

解析注意题干要求句式角度。

划线句是写景,要点明写出了怎样的景象以及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第③段划线句理解正确的一项()(分)又因为尘事而束缚,便突然离开,就如同前往客馆一样漂泊不定。

又因为被尘事束缚,便匆匆离开,就如同旅居客馆一样漂泊不定。

又因为束缚于尘事,便匆匆离开,就如同前往客馆一样漂泊不定。

又因为被尘事束缚,便突然离开,就如同旅居客馆一样漂泊不定。

答案考点本题考查理解、翻译文言语句的能力。

解析羁绁俗缘虽然没有被动词,但是被动句,如《后序》余羁縻不得还就是。

卒卒,匆促急迫的样子。

传舍是客馆的意思(舍相如广成传舍),这里用作动词。

故选。

易错警示卒确实常通猝,表示突然一下子的意思,但此句中是卒卒,就另当别论了;根据上下文,作者慨叹的是人事沧桑,岁月不居,自己不能好好地游赏焦山,这样就更能明确卒卒的意思了。

概述焦山诸美的内容。

(分)()山石树木等风景之
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答案()观览风景带来的心胸舒畅之美;()与高人谈禅赋诗之美;()建筑结构精雅之美。

考点本题考查筛选信息,归纳内容要点。

解析此类题目在解答时考生首先要通读全文,然后划分层次,概括每层的含义,最后组织答案就可以了。

联系全文,阐述尚于兹山不能无情中的情的含义。

(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答案作者对于山水之美的热爱之情;对于人文之美的向往之情;厌倦世俗生活,渴望回归自然的隐逸之情;感叹时光匆促,年华老去的伤感之情。

考点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把握思想感情的能力。

解析解答时考生首先要认真阅读各段落的内容,逐层归纳。

文中表达感情的重点语句,如荡胸极目之观逍遥物外日月不居,一误难再等,也是探求作者情的依据。

参考译文①二十七日那天,雨后天刚放晴,我和伯美相约游一回焦山。

正赶上孟阳、鲁生从瓜洲前来相会,迅即叫了艘小船,载着我们一同前往。

到了焦山之后,先准备去松寥山房探访湛公,可惜没见到他。

然后我们步行来到山后,观赏了海门二石,接着又登上焦先岭,探寻郭山人的故居,在山椒亭作短暂休息。

不多久我们抄小路来到别山和云声两座庵堂,此间小径曲折有致,竹影树荫交错斑驳,寂静无声非同人间。

遇着一位法号叫见无的和尚,与他交谈,感觉也谈吐不俗,他请我一起喝完茶才道别。

后来我在断崖乱石之间找到摩崖石刻《瘗鹤铭》,我抚摩琢磨良久。

返回后,在湛公的居所用餐。

孟阳、鲁生便留在山中过夜,我将乘船过江,孟阳、鲁生和山中僧人一同送我到江边,他们久久留连于柳树之下,目送我们的船儿离去,一直到消失在视野之中。

这时落日余晖照射水面,江天山色神奇变换,顷刻间千姿万态,我和伯美情不自禁敲打着船舷、赞不绝口。

②于是忖度这焦山的美景,安静而又空阔,深远而又秀丽,兼具各种美姿。

在焦先岭之上,一棵树一块石,都能够令人神往追忆;那风起云涌,荡涤心胸、游目骋怀的景致,更是另当别论;何况这里又有像湛公这类清雅高士,可与他们论道作诗,自在逍遥,超然物外;考察他的住所,结构精巧雅致,厨卫布局装饰,都不乏别致。

竹色青翠照人,江天水色尽收窗内,这是何方境界,有如此清静
的所在!孟阳说:我曾经在这山里连住两夜,每在夕阳西下之时,登上焦先岭极目远望:西浦之下落霞余晖绚烂尚在;东溆之上月色清辉悄然腾空。

一派晶莹剔透、融汇三界,闪烁迷离、难以捉摸,简直无法用言辞来形容。

唉!倘若你有万千奇异的想法,听了这些言语之后,怎能不心驰神往?③自从在丁酉年曾来游过,我还没有来得及深刻回味(焦山的意蕴)。

怎奈人事沧桑,时光飞逝数年已过,现在又从头再续前缘。

又加上俗缘牵绊,匆促又要离去,感觉人世间就如同旅馆那般。

哪曾想这次行程注定又如此之仓促?实在令人慨叹,从今往后,时光流逝,错过之后就不应再错。

有朝一日倘能退隐索居,我将从心所欲只身前往,尚且对于这座山更不应无情。

当挑选春秋时节良辰吉日,租一叶扁舟,准备好行装在松寥阁住上十天十夜,来补偿以往的歉疚。

这滔滔不息的长江之水,听闻此言,也应该为我作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