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性溃疡合并出血的治疗及护理

合集下载

消化道出血病人的护理方法有哪些

消化道出血病人的护理方法有哪些

消化道出血病人的护理方法有哪些消化道出血是比较常见的病症,主要为上消化道出血,具有起病急、病情进展速度快、发病率高等特点,如果病人没能获得及时有效的治疗,随着病情发展会累及病人的各项组织器官,最终导致病人死亡。

高质量的护理工作能保证消化道出血病人抢救工作顺利进行,且能提升病人的治疗效果,因此在病人的治疗工作中还需要予以必要的护理干预。

本文主要分析消化道出血病人的护理方法。

一、消化道出血病人的急救护理明确发病机制,出血量估计:病人入院之后需要及时予以病人吸氧护理,同时要将病人呼吸道分泌物清除,保证病人的呼吸道顺畅,避免血液流入到病人的呼吸道导致病人窒息,护理人员要积极监测病人的生命体征变化情况,如出血量、血压、脉搏等,定时观察病人的皮肤温度与色泽,必要情况下可予以心电监护。

同时,护理人员要及时协助做好病人的常规检查,如血常规、凝血功能等,将病人的直肠积血、消化道症状详细记录。

掌握病人的病史状况,确定病人的发病原因,估计病人出血量,根据病人的发病原因可分为高压性胃病出血、消化性溃疡出血、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等,其中最常见的是静脉曲张破裂出血。

当病人的失血量超过500ml之后就会发生血压、脉搏变化,超过2000ml之后就会出现躁动不安、面色苍白等症状。

纠正酸碱平衡,维持循环血量:为病人及时建立静脉通道,可根据病人的出血量建立多条静脉通道,埋入静脉留置针并固定,连接通路补液,控制患者的补液输入速度,一般来说补液速度应该控制在40ml/min左右,能有效缓解病人低血容量性休克情况。

经补液护理之后护理人员要评估病人的血压回升情况,合理调整补液速度,在操作过程中严格开展无菌操作相关规范,预防感染,并密切观察病人的穿刺部位渗血情况,保证静脉通路的有效性与通畅性;对于意识模糊的病人,需要加强病人的约束,避免发生自行拔管情况。

急救药物:首先可以对病人使用人工合成生长抑素,减少内脏的血流量,从而降低病人的门静脉压力,促使病人的凝血功能恢复正常。

兰索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合并出血的疗效

兰索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合并出血的疗效

兰索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合并出血的疗效目的:探讨兰索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合并出血的疗效。

方法:选择2017年10月-2018年11月治疗的消化性溃疡并出血的患者200例作为对象,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n=100)和观察组(n=100)。

对照组给予基础治疗,观察组采用兰索拉唑治疗。

结果:观察组止血时间、疼痛缓解时间、黑便停止时间、大便隐血转阴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血红蛋白值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将兰索拉唑用于消化性溃疡合并出血的治疗中,能够有效缩短患者症状体征缓解时间,有效止血,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标签:兰索拉唑,消化性溃疡;治疗效果消化道出血是消化性溃疡的最常见的并发症,十二指肠溃疡并发出血的发生率高于胃溃疡,十二指肠球后壁溃疡和球后溃疡更容易出血。

轻者只表现为黑便,病情严重的患者则会出现呕血以及失血性周围循环衰竭[1-2]。

常规的药物治疗效果一般,我国在治疗消化性溃疡时依旧采用药物治疗的方式。

兰索拉唑中的药成分能够养阴生肌,通过抑制患者胃酸的分泌[3-4]。

因此,本文采用随机对照方法进行研究,探讨兰索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合并出血的疗效,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择2017年10月-2018年11月治疗的消化性溃疡并出血的患者200例作为对象,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n=100)和观察组(n=100)。

对照组100例,年龄(50-83)岁,平均(64.82±5.83)岁;病程(3-16)年,平均(6.91±1.82)年。

男53例,女47例。

观察组56例,年龄(51-80)岁,平均(65.11±6.02)岁;病程(3-18)年,平均(7.01±2.02)年;男55例,女45例。

两组临床资料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纳入及排除标准纳入标准:(1)确诊为消化性溃疡并出血的患者,出血程度为轻度或者中度。

消化性溃疡的护理

消化性溃疡的护理

消化性溃疡的护理一、护理评估1、健康史:患者的吸烟史、酗酒史、病程时间、有无服用非甾体类抗炎药、遗传及家族史。

2、症状及体征:患者腹痛的部位、性质、持续时间及规律。

3、实验室和其他检查:胃镜、X 线钡餐、幽门螺杆菌检测结果。

4、社会心理评估:患者的情绪及精神因素。

二、护理措施1、执行消化内科疾病一般护理常规。

2、休息与体位:卧床休息,合并有上消化道大出血、穿孔时应绝对卧床休息。

3、饮食护理:有上消化道出血、消化道梗阻、穿孔等严重并发症时应禁食水;溃疡活动期可进少量清淡易消化食物;戒烟、戒酒。

4、药物治疗与护理(1)H2 受体拮抗剂:药物应在餐中或餐后即刻服用,用药期间注意监测肝肾功能和血常规,发现不良反应及时通知医生。

(2)质子泵抑制剂:可有头晕,初次应用时应减少活动。

(3)解痉药应餐前 1 小时服用。

(4)抗酸药应在饭后 2 小时或睡前嚼服,抗酸药与奶制品要避免同时服用。

(5)胃黏膜保护剂:枸缘酸铋钾不能长期服用。

5、疼痛的护理:评估患者疼痛的特点、程度及缓解方式。

6、病情的观察与护理(1)密切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当血容量明显不足时,应遵医嘱给予补液及输血治疗。

(2)若上腹剧痛,腹肌强直伴反跳痛提示穿孔,应做好手术前准备。

(3)若患者餐后上腹饱胀、呕吐大量含发酵酸性宿食,提示幽门梗阻。

症状较轻的患者可进少许流质饮食,重症患者应禁食,行胃肠减压。

(4)若上腹疼痛失去规律,且大便隐血呈持续阳性,进行性消瘦,贫血,提示有癌变可能。

7、心理护理(1)为患者提供生理和心理支持:家属留陪,给予心理支持以减轻焦虑。

(2)合并消化道出血时,护士要保持镇静,给患者安全感,并给予必要的解释。

三、健康指导要点1、识别和避免诱发因素:禁用或慎用非甾体类抗炎药;戒烟、戒酒;坚持良好的生活规律。

2、饮食护理:指导患者饮食规律,选择清淡易消化、营养丰富的食物,食物吾过冷过热,不宜进食刺激性的食物和饮料。

3、识别病情变化:告知患者发生并发症时的先兆表现及相应的处理办法,自觉症状加重时及时向医务人员寻求帮助。

消化道出血的急救与护理ppt

消化道出血的急救与护理ppt
消化道出血的诊断依赖于临床病史、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 ,如血常规、粪便潜血试验等,必要时需进行内镜检查以明 确出血部位和原因。
02
急救措施
止血措施
禁食
立即停止进食和饮水, 以免加重消化道负担。
补充血容量
通过静脉输液补充血容 量,维持血液循环稳定

药物治疗
使用止血药物和抑制胃 酸分泌的药物,以减少 胃酸对出血点的刺激。
04
预防与康复
预防措施
保持良好生活习惯
规律作息,避免过度劳累,保持充足的睡眠 。
控制基础疾病
积极治疗消化道溃疡、炎症等基础疾病,降 低出血风险。
合理饮食
避免过热、过冷、过硬、刺激性食物,尽量 选择易消化、营养丰富的食物。
定期检查定期进行消化道内来自镜检查,以便早期发现 并治疗潜在的消化道病变。
康复指导
压迫止血
对于胃溃疡出血等部位 ,可以采用压迫止血的 方法,暂时控制出血。
补充血容量
01
02
03
04
快速建立静脉通道
确保能够及时补充血液和体液 ,维持血液循环稳定。
监测生命体征
密切监测患者的血压、心率、 呼吸等生命体征,及时发现并
处理异常情况。
输血治疗
根据出血量和病情,可能需要 输注红细胞、血浆等血液制品
调整饮食结构
对于需要长期治疗的患者,护理人员应指导患者调整饮食结构,避免食用刺激性 食物,以软、易消化的食物为主。
病情观察与记录
观察病情变化
护理人员应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 ,如出血量、生命体征等,及时发现 并处理异常情况。
记录护理过程
护理人员应对患者的护理过程进行详 细记录,包括病情变化、护理措施、 用药情况等,以便于后续的治疗和护 理。

消化道出血的诊疗与护理

消化道出血的诊疗与护理

八. 门脉高压症
胃底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 占25%。
绝大部分病例是由于肝硬化、 门脉高压所致。
临床上往往出血量大,呕出鲜 血伴血块,病情凶险,病死率 高。
死亡率占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 15%。如果不治疗,再出血率 占50%
1年的死亡率占60%。 门脉高压性胃病
• 奥曲肽是人工合成的8 肽生长抑素类似物。 皮下注射后吸收 迅速而完全, 30分钟血浆浓度可达到高峰,其消除半衰期为 100 分钟。 静脉注射后其消除呈双相性, 半衰期分别为10分 钟和90 分钟。
• 使用方法:急性出血期应静脉给药, 起始快速静脉滴注50ug 、 继以25-50ug /h 持续静脉滴注, 疗程5天。
✓ 白眉蛇毒凝血酶 im / po ✓ 酌情使用云南白药等。
治疗
• 抑酸药物
• 抑酸药物能提高胃内pH 值,既可促进血小板聚集和 纤维蛋白凝块的形成, 避免血凝块过早溶解,有利 于止血和预防再出血,又可治疗消化性溃疡。
• 临床常用PPI 和H2受体拮抗剂( H2RA )。 • 在明确病因前,推荐静脉使用PPI 进行经验性治疗。 • 使用方法:奥美拉唑80mg 静脉推注后,以8mg/h
➢ 出血后数小时开始上升,24-48h达高峰, 3-4日降至正常
➢ 机制:肠源性;肾脏血流量减少,肾脏排 泄减少。
临床表现-血象
早期:RBC、Hb、MCV(红细胞平均体积 ) ——无变化
3-4h后:RBC、Hb、MCV ——均下降 2-5h后:WBC1-2万,2-3天恢复正常; 脾亢者WBC不升不降 24h左右:网织红细胞上升、周围血中可见 幼红细胞。
循环衰竭程度与出血量
程度
失血量
全身症状

消化性溃疡出血护理分析

消化性溃疡出血护理分析
现 代 护理 , 0 ,( )7 9 2 2 8 9 :2 . 0
[] 鸣 果 , 魁 和 . 2李 金 医学 心 理 学 [ . 宁 : 宁科 技 出版 社 , M] 辽 辽
192: 4 9 2 5.
【] 3 范河谷, 月嫦 , 智红 . 关 许 鼻饲 老年 患者夜 间非 计划性 拔 管
2 护 理 干预 对 策
内蒙古 中 医药
惧焦 虑 心 理 。无 行 为 能 力 , 强 陪伴 人 员 的 相 关 知 识 宣 教 , 加 使 其掌握鼻饲的护理要点及细节 , 防止患 者拔 出 胃管或及 时制 止 拔 管 过程 。对 无 法 言 语 的 患 者 可 将 常 见 问题 做 成 文 字 卡 片 或 图案 卡 片 给患 者 看 , 其 掌握 鼻 饲 的各 项 事 宜 。 让 26 规范护理操作程序 : . 制定有关 留置 胃管操作 的步骤流 程 、 注意 事项及脱 管 的应 急预案 , 护理操作 中严 格遵 守操作 规 在 程 。由于夜间护理人 员相对减少 , 光线 暗淡等原 因 , 护士 给病 人翻身时应 注意技巧 , 防止不慎脱管。在病人易拔管 的高危 时 段 (3o 0 :o,6o 0 : ) 加 巡 视 次 数 。 2: 0 2o o :o 8o 增 o
l0 2
19 发 生 自行 拔 管 时 间 特 点 : 生 于 夜 间 的 计 划 外 拔 管 率 高 . 发 于 白天 。夜 间 迷 走 神 经 兴 奋 , 烦 躁 、 觉 。 大 部 分 病 人 是 在 易 幻 睡 眠状 态 , 意 识将 胃管 拔 除 , 后 对 拔 管 行为 不 知 j 无 醒 。
[] 5 周平波 , 马雨惠 , 周瑞红 .Y 型 宽胶布 鼻梁 固定 胃管 的临床 “”
应 用 11例 [] 实 用护 理 杂 志 , 0 ,86 :3 2 J. 2 2 1()6 . 0

消化道出血的护理措施有哪些

消化道出血的护理措施有哪些

79·健康护理·消化道出血的护理措施有哪些文旭梅消化道出血是由多种疾病导致的,而消化道主要是指从食管到肛门的管道。消化道出血可能是因为消化道本身的炎症等情况引起的。消化道出血主要分为上消化道出血和中、下消化道出血。一般情况下,小量或者慢性出血并没有明显的症状,急性和大量出血时会出现头晕、冷汗、乏力或者心慌的症状,情况严重的患者会出现四肢冰凉、烦躁不安等情况,并且根据原发疾病的不同会出现一些腹痛、发热、呕血、便血等症状。消化道出血患者在进行检查的过程中主要有凝血功能检查、血尿检查、内镜检查以及肝脏功能检查等,并且在进行治疗的过程中根据患者的实际症状进行针对性治疗和护理。一、饮食护理消化道出血患者在进行饮食护理的过程中,应该进行合理的饮食,防止再次出血。对于急性大出血的患者应该进行禁食,如果患者出现口渴的情况时,可以滴服少量的水,并且在禁食期间保障口腔护理。消化道出血患者在出血停止之后,可以吃半流质的饮食,并且在停止出血之后要患者吃营养丰富、容易消化的流食或者半流食,从最开始的少量多餐到后面的软食。其次,患者在进行饮食护理的过程中,可以适当喝一些牛奶,能有效预防消化道出血,或者多吃一些富含维生素C和维生素K的食物,但是要禁止饮酒、浓茶和咖啡,并且禁止食用一些辛辣和刺激性的食物。针对少量出血的患者,在饮食过程中可以适当吃一些高热量、高蛋白和高维生素的流食、半流食,但在饮食的过程中要细嚼慢咽和少食多餐。二、生活护理消化道出血患者在进行生活护理的过程中,应该禁食,并且保持每日两次的口腔清洁,在呕血的时候随时做好口腔护理。患者在进行生活护理的过程中,如果出现出血的情况要保证能够卧床休息,保持平卧位,双下肢稍微抬高,保证脑部的供血量,并且在患者呕吐的时候将患者的头部偏向一侧,保证患者呼吸道的通畅,防止出现窒息的情况。其次,如果患者出现反复呕血的情况,并且呕血由暗红色转为鲜红色,而且黑便次数增加,或者转变为暗红色时,应该对患者进行冰水的服用,并且立刻送往医院进行救治。三、治疗护理消化道出血患者在进行治疗的过程中,应该根据患者实际的症状进行针对性治疗,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保持患者静脉通路并且及时进行中心静脉压。如果患者出现急性大量出血的症状时,应该及时进行静脉输液,维持患者的溶血链,防止血压下降,如果患者的血红蛋白低于6 g/dL,收缩血压低于12 kPa(90 mmHg)时,应该考虑为患者进行输血,但要注意不要因为输血或者输液量过多而引起患者急性肺水肿或者再次引起消化道出血。其次,在对消化道出血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如果是上消化道大量出血的患者,应该进行胃内降温,通过胃管用10℃~14℃的冰水反复盥洗胃腔,使胃部能够有效降温,并且能够使血管收缩,减少流血的情况。如果是消化性溃疡出血的患者,应该对患者服用一些口服止血剂,但是这种方法并不主张老年人使用。除此之外,可以对患者进行血管加压素或者血管扩张剂等降低门脉压力的药物治疗。这种药物治疗能够使出血处的血流量减少,为凝血的过程提供一定的条件,从而达到止血的目的。需要注意的是,血管扩张剂并不主张在大量出血的时候使用,可以应用在止血后的预防。针对下消化道出血的患者,应该让患者进行绝对的卧位休息、禁食等,在必要的时候可以进行镇静剂的注射,并且在治疗的过程中切实观察患者的血压、脉搏、尿量以及腹部的情况,从而有效控制患者的消化道出血情况。四、心理护理消化道出血患者在出血症状出现后会出现疼痛的情况,因此心里会出现焦躁、害怕的情绪。因此在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的过程中,应该加强对患者进行心理疏通,向患者普及消化道出血的病情和治疗,慢慢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让患者在进行治疗的过程中能够保持良好的心态。其次,消化道出血患者在进行治疗的过程中,可以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合理安排自己的休息时间,正确认识消化道出血的治疗,从而更好地促进消化道出血症状的缓解。综上所述,消化道出血可能是因为消化道本身的炎症等情况引起的,并且消化道出血主要分为(下转第81页)81

消化性溃疡合并大出血的护理

消化性溃疡合并大出血的护理
1 资 料与 方 法 .
输血时应注意 : ( ) 坚持 三查 七对二人 核对制度 ,防止输血 1 因血型不符而产生意外 ; ( )观察输血 过程中患者有无输血 2 反应 ,如发现患者出现发热 过敏时应对症 处理 ,可适 当减速 , 输血前给予肌注非那根 2 m ,若有 过敏应 立即停 止输血 ,进 5g 行抢救。但 是有些患 者 ,尽管 已输入大量血液,患者的心输出 量及周围循环 可能仍 然 恶化 ,因此 必须 配合补液 等措施。补 液 :尽快用 大号针进行静脉输液或经锁骨下静脉插管输液 ,测 量中心静脉压 ,输液 开始 宜快 ,用 0 9 . %氯化钠溶液、林 格氏 液、右旋糖 酐或其他 血浆 代用 品等 增加循 环血容量 、静脉 回 流、心输 出量 。使毛细血管血流加快 ,维持器官 、组织 的有效
3 12 饮食 ..
饮食护理是一个重要环节 ,合理饮食促进止血 ,
饮食不 当可加 重出血。 ( )患者 在 出血 期 间应禁食 、禁 水 , 1 补充足够的维 生素和 电解质 ,维持体 内能 量代谢 和 电解 质平
衡 。( ) 出血停 止 2 h后可 给予少量 多餐 ,细 嚼慢咽 ,避免 2 4
311休息患者卧床休息稳定情绪保持安静取平卧316冰氯化钠溶液胃内灌注方法可手工操作用50ml注位下肢抬高保证睡眠减少和消除外界不良刺激可减少射器以同等速度持续灌注并回吸冰氯化钠溶液将每100ml冰出血和促进止血必要时吸氧呕血时头偏向一侧避免引起氯化钠溶液中加去甲肾上腺素8mg或者在100ml冰氯化钠溶液窒息
急食 ,咀 嚼可 增 加 唾 液分 泌 ,能 稀 释 和 中和 胃酸 ,并 可 能 具有
32 1 患者看 到 自己大量 呕血 、便 血 时,非 常恐 惧 ,此 时护 . . 士应庄重、和蔼 、亲切 、切忌惊慌失措 ,进行各种诊疗护理时 要敏捷 利索 ,忙 而不乱 ,应 向患者解释出血是暂时的 ,经过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消化性溃疡合并出血的治疗及护理发表时间:2016-12-01T13:45:01.597Z 来源:《医师在线》2016年10月第20期 作者: 冯好清[导读] 质子泵抑制剂属于苯并咪唑类衍生物,可快速穿过胃壁细胞膜,对胃壁细胞泌酸小管H+-K+-ATP酶活性具有抑制作用。

(博白县中医院内科;广西玉林537600) 摘要:分析了消化性溃疡治疗中质子泵抑制剂的应用情况,并对治疗期间用药护理、院内感染预防性护理、饮食指导以及心理干预等护理干预措施做了如下综述,希望巩固临床治疗效果,预防并发症并降低病情复发率。 关键词:消化性溃疡;出血合并症;质子泵抑制剂;护理 消化性溃疡包括胃溃疡以及十二指肠溃疡,本病病因为胃蛋白酶或者胃酸分泌过量,导致胃壁与十二指肠壁黏膜受损所致。而非甾体抗炎药物以及幽门螺杆菌感染也是诱发消化性溃疡的两个重要因素。消化性溃疡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节律性、慢性周期性上腹痛,临床对于本病多围绕抑制胃酸分泌来开展相关治疗,常规给予H2受体拮抗剂难以收到满意效果,而质子泵抑制剂是现阶段消化性溃疡临床治疗用药中最为先进的一种,对于胃酸分泌有良好的抑制效果,并可有效清除幽门螺杆菌,促进溃疡面愈合[1~2]。本文就此分析了消化性溃疡治疗中质子泵抑制剂的应用情况,并对治疗期间用药护理、院内感染预防性护理、饮食指导以及心理干预等护理干预措施展开如下综述。 1 消化性溃疡治疗中质子泵抑制剂的作用 质子泵抑制剂属于苯并咪唑类衍生物,可快速穿过胃壁细胞膜,对胃壁细胞泌酸小管H+-K+-ATP酶活性具有抑制作用,并可阻断内外部刺激效应所导致的胃酸分泌,进而促进溃疡创面愈合。临床研究表明,消化性溃疡患者应用质子泵抑制剂4~8周后,内镜检查结果提示溃疡愈合率超过90%[3]。早期临床上应用的第一代质子泵抑制剂,如奥美拉唑、泮托拉唑以及兰索拉唑等药物在药效学以及药代动力学方面存在一定局限性,例如生物利用度、夜间反跳、给药时间影响药效、起效时间较慢等因素对治疗效果造成不同程度影响。埃索美拉唑以及雷贝拉唑等新一代质子泵抑制剂具有强效抑酸作用,而艾普拉唑属于最新一代质子泵抑制剂,药物效果持续时间长,不依赖于肝细胞色素CYP同工酶系统代谢,疗效近似于奥美拉唑[4~5]。 2 消化性溃疡合并出血的治疗与护理 在消化性溃疡各类并发症中,出血是较为常见的一种并发症,其病原通常是消化道黏膜处于高酸环境下,胃内酸性环境对血小板功能以及凝血过程产生明显抑制,胃蛋白酶溶纤素对于酸性环境有较大依赖,并能够溶解血凝块[6]。因此在消化性溃疡合并出血治疗过程中,抑制胃酸分泌并提升胃内pH值是临床治疗与护理的关键。一项临床研究应用奥美拉唑和泮托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合并出血,结果表明两种药物疗效相近,安全性无明显差异(P>0.05)。此外,内镜治疗方案也被临床证实为消化性溃疡出血的一种有效方案,且成功率较为满意,但术后复发率约在4%~30%[7]。有观点认为在初期治疗消化性溃疡合并出血的病例中,给予内镜介入注射热凝剂、肾上腺素的同时,静脉注射泮托拉唑预防再出血的效果更优于雷尼替丁[8]。 临床对于消化性溃疡合并出血患者的护理较为重视,对于刚刚收治的患者应密切观察其临床症状表现,住院后应对疑似消化性溃疡合并出血的病例实施内镜检查,其中急症患者应在12h内接受检查并采取相应处理方案,以便于缩短输血时间以及住院时间。护理人员应注意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其中穿孔性溃疡极为凶险,给患者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此外患者多以胸痛以及呼吸困难为主要表现,临床应快速诊断并早期介入干预,降低发病率与死亡率。有学者认为消化性溃疡合并出血的患者,在治疗与护理过程中应尽量卧床休息,特别是重症患者,应保持绝对卧床休息并建立两条静脉通路,及时补充血容量,同时在扩容基础上恢复水电解质平衡[9]。血容量补足后应对患者病情变化展开密切观察,以免补液过快、补液量过多而引起急性肺水肿。此外可制备4℃冰盐水经胃管输注反复冲洗胃腔,250ml/次,每次冲洗持续时间为15~30min,同时给予胃内止血药物。 3 质子泵抑制剂治疗消化性溃疡合并出血的护理分析 3.1 用药指导 护理人员应分别在用药前后以及用药期间评估患者一般情况,密切观察其各项生化指标、临床症状与体征的改善,结合观察与评估结果制订相应的护理计划,并严格按照既定计划开展各项护理操作。 在现代诊疗技术不断发展的背景下,以质子泵抑制剂为基础的消化性溃疡治疗新疗法以及新药物不断涌现。有文献报道[10]称在标准三联疗法基础上加入维生素C和维生素E,二者有利于强化机体免疫功能,缓解胃黏膜氧化应激反应,HP根除率随之提升。对于消化性溃疡合并出血的患者,医护人员应在治疗用药期间做好健康宣教与用药指导工作,明确讲述各类药物的用法、效果以及不良反应情况,防止患者因用药不当而对医师产生误解。用药期间应积极询问患者服药情况以及病情改善情况,告知患者应坚持按疗程用药,保证用药规律性和持续性,根除HP,彻底治愈消化性溃疡[11]。应注意的是,用药期间禁用糖皮质激素等致溃疡药物,因为糖皮质激素导致胃蛋白酶以及胃酸分泌量增加,联合质子泵抑制剂则会导致出血风险升高,且高剂量应用糖皮质激素也会导致患者病死率升高[12]。NSAID属于抗炎镇痛药物,在风湿性疾病、心血管疾病以及骨关节炎临床治疗中有广泛的应用,但该药物长期服用有可能引起消化性溃疡,与质子泵抑制剂联合使用会导致肠道损伤[13]。因此笔者建议非必要情况下应停用NSAID药物,倘若因原发疾病治疗需要而无法停药,建议选择性应用环氧合酶(COX-2) 抑制剂联合质子泵抑制剂,若患者合并心血管疾病则应禁用环氧合酶抑制剂。总的来说,合理指导消化性溃疡合并出血患者用药,讲解药物配伍禁忌以及用药注意事项,帮助患者充分认识到正确服药的意义和重要性,提高其用药依从性,积极配合临床,确保药物治疗效果。 3.2 院内感染的预防性护理 HP是消化性溃疡的致病菌,其中尿素酶含量较高,尿素酶水解尿素产生氨,进而在菌体周围形成“氨云”保护层,对胃酸杀灭效果具有较强的抵抗作用[14]。HP仅以人类为宿主,感染传播途径包括口——口、粪——口两种,院内感染方式主要是内镜传播。因此,护理人员应采取必要的护理措施做好院内感染的预防工作,加强内镜相关检查器械消毒灭菌工作。除此之外,急性期发病的患者收治入院后,护理人员应加以甄选,在同一病房内尽量安置同种病种的患者,告知患者大小便均应在固定容器内进行,再由医务人员进行消毒处理后经管道排出;每天应对病房内洗手间或者便器做消毒处理,告知患者饭前便后均应严格洗手,保持个人卫生;每次餐后吃剩的食物、餐具都应进行消毒。此外患者呕吐物也应实施消毒,严防传染源二次传播。 3.3 心理干预 对于消化性溃疡患者而言,心理因素是致病因素中极为重要的一种。研究表明,功能性胃肠道疾病患者病情发作与躯体化、生活事件以及人际敏感等因素存在密切关联。部分患者表现出强烈而持续的负性情绪或者过激行为,通常会伴有内分泌以及自主神经系统改变,导致胃血管收缩,胃蛋白酶以及胃液分泌量持续增多,胃与十二指肠黏膜在胃酸“自我消化”效应下糜烂,进而出现溃疡[15]。应用药物治疗消化性溃疡患者的同时,护理人员也应充分认识治疗过程中患者自身心理因素的重要性。开展各项护理操作时应积极与患者沟通交流,谈心聊天,选择患者感兴趣的话题,同时评估患者对于自身疾病的认知程度,应给予患者同情和支持,利用劝导、启发以及解释等方式提高患者认知度,消除其内心疑虑,介绍治疗成功案例,帮助患者树立治疗信心,促进病情康复。一项研究[16]采用药物治疗消化性溃疡患者的同时开展心理干预,结果表明在消化性溃疡治疗过程中,心理干预和药物治疗之间有良好的协同效果,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消化性溃疡患者的病情康复。心理护理是一门应用学科,其实践性较强,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具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其对于患者的积极影响已经得到临床普遍认可,因而在临床护理实践中得到广泛应用。 3.4 饮食指导 消化性溃疡的形成和发展不仅与患者胃酸、胃蛋白分泌、体质、感染以及环境因素有密切关联,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受患者生活习惯以及饮食特点的影响。科学合理地开展饮食护理指导,对于患者溃疡愈合、并发症的防治以及病情复发的预防都有积极的临床意义。诸多临床研究[17~18]表明,忌食生冷、粗糙、硬质、辛辣刺激食物,戒烟戒酒可防止胃机械扩张,抑制胃泌素以及胃酸分泌,缓解溃疡部位物理刺激以及胃黏膜损伤情况。有学者研究发现戒烟有利于提高消化性溃疡药物治疗效果。保持合理饮食,指导患者遵循少食多餐以及定时定量原则,食物以细软易消化且富含营养物质为主,进餐时应细嚼慢咽,切忌过饱或者过饥,以缓解胃负担,防止胃窦部扩张过度,刺激胃泌素过量分泌,引起胃酸过多,而患者胃内保持有一定量的内容物,有利于稀释胃液,对胃酸有较好的中和作用,从而促进溃疡愈合[19~20]。 4 小结 综上,消化性溃疡属于消化内科的一种常见多发疾病,本病病因与胃蛋白酶以及胃酸分泌引起的黏膜自身消化有密切关联。在现代医学研究不断进步的背景下,临床发现心理因素、HP感染以及NSAID均是引起消化性溃疡的危险因素。临床应充分考虑此类危险因素,在应用质子泵抑制剂等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开展切实有效的护理计划,以减少病情复发率。诸多临床实践证实,以质子泵抑制剂为基础的治疗方案对于消化性溃疡是有效的。但质子泵抑制剂同样会导致骨质疏松骨折率升高,对于氯吡格雷预防严重心血管事件的有效性可能存在削弱效果,因此临床在治疗过程中还应全面监测,做好护理工作,保证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李巧香,原天香.护理干预对消化性溃疡合并出血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的影响[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2,28(12):21-22. [2]顾莹,周丽雅.基层医院在诊治消化性溃疡合并出血方面的差距[J].中国全科医学,2011,14(24):2793-2794. [3]吴燕,王红霞,周梅青等.心理护理干预对消化性溃疡合并出血患者治疗的依从性[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3,32(9):2072-2073. [4]黄文福,钟永红,彭辽宇等.消化性溃疡合并出血233例临床对比分析[J].临床荟萃,2013,28(2):175-177. [5]韩龙.中西医结合治疗消化性溃疡合并出血临床疗效分析[J].当代医学,2014,22(30):153-153,154. [6]高明.法莫替丁与口服止血剂联合用药治疗消化性溃疡合并出血临床疗效观察[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电子版),2014,37(21):101-101,103. [7]谢榕林.消化性溃疡合并出血的临床治疗和护理[J].医学信息(中旬刊),2010,05(8):2123-2124. [8]马莉.探讨消化性溃疡合并出血患者的个性化护理干预[J].健康必读(中旬刊),2013,12(2):428-429. [9] 裴亚萍.中学生消化性溃疡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特点及护理对策[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6,15(21):3012-3012. [10]吴洁.消化性溃疡合并出血患者的睡眠与心理护理[J].当代护士(专科版),2013,27(5):25-26. [11]解卫华.优质护理在消化性溃疡合并出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母婴世界,2015,41(21):117-118. [12]徐宗萍,张爱菊.小儿消化性溃疡合并出血的临床护理观察[J].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2013,23(11):6543. [13]马姝艳,刘晓红.小儿消化性溃疡合并出血36例的临床护理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2,7(36):190. [14]杨志伟.80例消化性溃疡出血患者精神状态调查分析及护理干预的疗效观察[J].中国中医药科技,2014,51(z2):270-271. [15]肖良,庞红全.消化性溃疡并出血70例的治疗及护理体会[J].现代医药卫生,2011,27(21):3251-3252. [16]宋莹,孟华,郝灵芝等.消化性溃疡并出血的综合护理效果评价[J].中国医药指南,2014,38(25):322-323. [17]陈以莲,邓孝陵,吴萍等.幽门螺杆菌感染相关消化性溃疡急性出血的护理[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3,23(24):5963-5965. [18]张艳.上消化道显性出血停止后仍继续小量出血的相关因素调查[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3,19(25):3109-3111. [19]童艳莉.消化性溃疡导致消化道出血76例临床护理体会[J].中国医学创新,2012,09(4):81-82. [20]于义琴,薛红丽.手术治疗胃十二指肠消化性溃疡合并穿孔整体护理对预后影响分析[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4,39(9):2358-236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