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气管扩张:抗生素的选择与用药时机

合集下载

支气管扩张突发癫痫大发作伴大咯血救治1例

支气管扩张突发癫痫大发作伴大咯血救治1例

支气管扩张突发癫痫大发作伴大咯血救治1例标签:支气管扩张;癫痫大发作;大咯血笔者在诊治一例支气管扩张伴感染的患者过程中,突发癫痫大发作后伴大咯血,抢救成功,现报告如下。

1病例介绍患者,女,62岁,农民,有支气管扩张病史多年,此次因咳嗽咳痰伴发热入院。

既往无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史,否认肺结核病史,无咯血病史及癫痫发作等神经精神异常。

胸部CT提示:支气管扩张伴感染。

给予抗感染(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解痉、平喘、化痰等对症支持治疗。

入院后存在低钾、低钠血症,给予静脉补钾、补钠治疗,但血钠一直未达到正常。

上午查房患者突然癫痫发作(表现为强直痉挛,双眼凝视,发作时氧饱和度下降)约30秒后自行可缓解,后又发作2次。

期间患者神志淡漠,呼之勉强能应,急诊查头颅CT未见明显异常。

回到病房没多久,患者突然口腔、鼻腔涌出大量鲜红色血性液体,随之氧合降低,心跳骤停,立即给予吸痰管吸引,心肺复苏,气管插管,去甲肾上腺素稀释后(10支2 mg去甲肾上腺素加入到0.9%氯化钠注射液500 ml,0.04 mg/ml)20 ml气管内弹丸式给药后,出血明显减少,心跳恢复,SpO2达97%,心率110次/min,转入ICU治疗。

后复查头颅CT仍然未见异常,纠正电解质紊乱等对症支持治疗,癫痫未再发生,心电监护未见异常。

经过进一步治疗,患者好转出院。

2讨论作者查阅相关文献资料,突发癫痫伴有大咯血病例较少。

吉林的宿立新[1]曾在2007年报道过一例肺结核大咯血伴癫痫大发作。

可见癫痫发作与大咯血同时出现实属罕见,而且病情危重,抢救不及时,非常容易导致患者死亡。

癫痫发作的原因有许多,针对该例患者,存在电解质紊乱,低钾低钠血症。

使得细胞外液和循环血量增加,促使脑脊液的生成,颅内压增高,容易诱发癫痫发生。

药物方面:相关报道提示治疗咯血的常规药物垂体后叶素因其利尿作用,可导致电解质紊乱导致癫痫发生。

氟喹诺酮类如左氧氟沙星针及碳青霉烯类抗生素如泰能针因其药物副反应也有引起癫痫样发作的报道。

支气管扩张药+-+副本2

支气管扩张药+-+副本2

联合用药
原因:
单用一种药物容易产生耐药 患者病情严重,单用一种症状控制不佳 各类药物的作用机制不同
联合用药
联合用药
主要作用部位
短效β 2受体激动剂和胆 碱受体拮抗剂联合治疗
• GINA2008 • 哮喘急性发作时,两者联合的支气管 扩张疗效优于单药治疗(B) • 哮喘急性发作时,两者联合能降低哮 喘患者住院率(A),并能更好改善 哮喘患者PEF和FEV1(B)
气道高 反应性 广泛多变 的可逆性气 流受限 反复发作性的哮 喘、气急、胸闷或 咳嗽等症状
摘自:2008年《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
GINA-哮喘管理和预防袖珍指南 2011
摘自:2008年《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
COPD定义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 是一种可以预防和可以治 疗的常见疾病, 其特征是持续存在 的气流受限。气流受限呈进行性 发展, 伴有气道和肺对有害颗粒或 气体所致慢性炎症反应的增加。
参考文献
《茶碱类药物治疗哮喘作用评价》,贺金莲,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2008:8(3)176177 《抗胆碱药物在支气管哮喘治疗中的合理应 用》,毛辉,《中华哮喘杂志》2008:2(3)227229 《美国2011COPD诊疗指南》(PPT),浙江 省立同德医院ICU,陈扬波,2012.4.20 2010《中国国家处方集》

±~+
+++
+++ +++
30
15~30 1~3
8~12
>12 >12
++
+++ ++
­­­­­­­ ±~+ ­ - ±~ +

《支气管扩张药》课件

《支气管扩张药》课件
耐药性
长期使用支气管扩张药可能导致病原 体产生耐药性,使药物疗效降低。
依赖性
部分患者可能对药物产生依赖性,停 药后出现戒断症状,如呼吸困难、焦 虑等。
药物相互作用与配伍禁忌
药物相互作用
支气管扩张药与其他药物同时使用时可能产生相互作用,影响疗效或增加副作 用。
配伍禁忌
某些支气管扩张药与特定药物同时使用可能产生严重不良反应,甚至危及生命 。
《支气管扩张药》ppt课件
contents
目录
• 支气管扩张药概述 • 常用支气管扩张药介绍 • 支气管扩张药的副作用与注意事项 • 支气管扩张药的合理选用与治疗方案 • 支气管扩张药的未来发展与研究方向
01
支气管扩张药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支气管扩张药是一类能够扩张支 气管平滑肌的药物,主要用于治 疗哮喘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等呼吸系统疾病。
通过抑制磷酸二酯酶活性,增 加细胞内环磷酸腺苷浓度,松 弛气道平滑肌,扩张支气管。
常用药物
氨茶碱、茶碱缓释片等。
适应症
用于治疗支气管哮喘、慢性阻 塞性肺疾病等。
注意事项
使用后可能出现恶心、呕吐、 心律失常等不良反应,需注意
监测血药浓度。
其他支气管扩张药
作用机制
通过其他机制松弛气道平滑肌 ,扩张支气管。
耐药机制研究与克服策略
耐药机制研究
深入探讨支气管扩张药耐药的产生机制,包括基 因突变、药物代谢酶活性改变等。
克服耐药策略
研究克服耐药的方法,如开发新的药物作用靶点 、使用逆转耐药的药物等。
耐药监测与预防
建立耐药监测体系,及时发现耐药病例,采取有 效措施防止耐血
部分患者可能出现心肌缺 血症状,如心绞痛、心肌 梗死等。

支气管扩张护理常规

支气管扩张护理常规

支气管扩张护理常规一、概述支气管扩张是支气管慢性异常扩张的疾病。

由于支气管及其周围组织慢性炎症和支气管阻塞,致支气管管腔扩张和变形。

[临床表现] 典型临床表现为慢性咳嗽、咳大量脓痰以及反复肺部感染和(或)反复咯血。

晚期并发肺气肿、肺不张及肺原性心脏病等。

[特殊检查]血常规、X线检查、支气管碘油造影、CT、纤维支气管镜。

[治疗要点]防治呼吸道反复感染,保持呼吸道引流通畅。

二、护理诊断1、清理呼吸道无效与大量脓痰、痰液粘稠、支气管引流不畅有关。

2、气体交换受损与大量脓性痰液阻塞呼吸道、痰液积聚致支气管阻塞及肺换气与灌注分布改变有关。

3、恐惧与长期反复感染、病程长、反复咯血或突然大咯血、窒息有关。

4、有窒息的危险与反复中等量或大量咯血而导致呼吸道梗阻有关。

三、护理措施1、病情观察(1)定期监测生命征。

(2)观察咳嗽、痰液的量、颜色和粘稠度,与体位的关系,痰液是否有臭味。

观察咯血程度,以及发热、消瘦、贫血等全身症状。

(3)密切观察病人胸闷、烦躁不安、气急、面色苍白、口唇发绀、大汗淋漓等窒息前症状,出现气促、发绀表示病情严重。

2、营养支持予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和易消化饮食。

鼓励病人多喝开水,保持水及电解质平衡。

禁饮浓茶、咖啡等刺激性饮料。

3、用药护理按医嘱用抗生素,祛痰剂、支气管舒张药物,指导病人掌握药物疗效、剂量、用法和副作用。

4、活动与休息提供安静舒适的环境,保持室内空气流通,调节室内温度与湿度。

轻症病人适当下床活动。

5、体位引流排痰的护理指导病人进行体位引流,病变在下叶适用俯卧,垫高床脚,病变在上叶的可取坐位,每天 2~4 次,每次15~30min。

引流宜空腹进行。

引流过程中出现咯血、头晕、发绀、疲劳等症状,立即停止,平卧。

痰粘稠不易排出时,按医嘱行雾化吸入或口服袪痰剂以利于痰的排出。

行药物雾化吸入须在体位引流痰液排出后施行,使药物能均匀分布于病灶中。

6、咯血的护理(1)注意观察咯血的先兆症状:如胸闷、胸前区灼热感、心悸头晕、喉部发痒、口有腥味或痰中带血丝,出现上述症状及时通知医生。

支气管扩张最新治疗方案

支气管扩张最新治疗方案

支气管扩张最新治疗方案关键信息项:1、治疗目标:控制症状、预防急性加重、改善生活质量、延缓疾病进展。

2、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非药物治疗等。

3、药物种类:抗生素、支气管扩张剂、祛痰药等。

4、治疗周期:根据病情而定,可能是长期或阶段性治疗。

5、随访要求:定期复查,评估治疗效果和病情变化。

11 引言支气管扩张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呼吸道疾病,其特征为支气管不可逆的扩张和反复感染。

本协议旨在为支气管扩张的治疗提供最新、全面且有效的方案,以帮助患者更好地管理疾病,提高生活质量。

111 治疗目标控制咳嗽、咳痰、咯血等症状,减少急性加重的频率和严重程度,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改善肺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尽可能延缓疾病的进展。

112 治疗方法1121 药物治疗抗生素:用于控制呼吸道感染。

根据病原菌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选择敏感抗生素。

常见的有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头孢呋辛酯、左氧氟沙星等。

支气管扩张剂:包括β₂受体激动剂(如沙丁胺醇)和抗胆碱能药物(如异丙托溴铵),以缓解支气管痉挛,改善通气功能。

祛痰药:如氨溴索、乙酰半胱氨酸等,促进痰液排出,减轻气道阻塞。

免疫调节剂:对于反复感染的患者,可考虑使用免疫调节剂,如胸腺肽等,增强机体免疫力。

1122 非药物治疗体位引流:通过特定的体位,利用重力作用促进痰液排出。

呼吸康复训练:包括深呼吸、有效咳嗽、呼吸肌锻炼等,增强呼吸功能。

营养支持:保证充足的营养摄入,有助于提高免疫力和身体抵抗力。

113 治疗周期治疗周期应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而定。

急性加重期通常需要短期强化治疗,症状缓解后可转为维持治疗。

对于病情稳定的患者,维持治疗可能是长期的,需要定期评估调整治疗方案。

114 随访要求患者应定期进行随访,一般每 3 6 个月复查一次。

随访内容包括症状评估、体格检查、肺功能检查、胸部影像学检查等,以评估治疗效果和病情变化。

根据随访结果,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12 治疗过程中的注意事项121 药物使用注意事项严格按照医嘱用药,按时按量服用,不得擅自增减药量或停药。

呼吸系统疾病常用药介绍

呼吸系统疾病常用药介绍

03
抗真菌药物: 如氟康唑、伊 曲康唑等,用 于治疗真菌感 染
04
抗寄生虫药物: 如阿苯达唑、 吡喹酮等,用 于治疗寄生虫 感染
支气管扩张剂
1
2
β2受体激动剂:如沙丁胺醇、 抗胆碱能药物:如异丙托溴
特布他林等,用于缓解支气 铵、噻托溴铵等,用于缓解
管痉挛,改善通气功能。
支气管痉挛,改善通气功能。
3
02 作用机制:通过松弛支气管平 滑肌,缓解支气管痉挛
03 常用药物:沙丁胺醇、特布他 林、福莫特罗等
04 使用注意事项:根据医生建议 使用,避免自行调整用药量
联合用药
01 支气管扩张剂与抗生素:治疗 细菌感染引起的支气管扩张
02 支气管扩张剂与糖皮质激素: 治疗哮喘等过敏性疾病
03 支气管扩张剂与祛痰药:缓解 痰液阻塞,改善呼吸功能
02
03
适应症:哮喘、过敏性鼻 炎、慢性阻塞性肺病等
04
谢谢
汇报人名字
性,降低治疗效果
抗病毒药物
抗病毒药物的作用原理: 通过抑制病毒的复制和 繁殖来达到治疗目的
常见的抗病毒药物: 如阿昔洛韦、利巴韦 林、奥司他韦等
抗病毒药物的使用注意 事项:需在医生的指导 下使用,避免自行调整 用药量
抗病毒药物的副作用: 可能会引起胃肠道反应、 过敏反应等副作用,需 注意观察并咨询医生
支气管扩张剂
短效支气管扩张剂
01 沙丁胺醇:常用于缓解急性哮喘 发作,起效快,持续时间短
02 特布他林:适用于轻度至中度哮 喘患者,起效快,持续时间短
03 异丙托溴铵:适用于中度至重度 哮喘患者,起效快,持续时间短
04 福莫特罗:适用于中度至重度哮 喘患者,起效快,持续时间短

支气管扩张常见问题50问

支气管扩张常见问题50问

支气管扩张常见问题50问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问题1:什么是支气管扩张?支气管扩张是指近端中等大小支气管由于管壁的肌肉和弹性成分的破坏,导致其管腔形成异常的、不可逆性扩张、变形。

问题2:支气管扩张好发于什么人群?支气管扩张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以青少年为多见。

大多数患者在幼年曾有麻疹、百日咳或支气管肺炎迁延不愈病史,一些支气管扩张患者可能伴有慢性鼻窦炎或家族性免疫缺陷病史。

问题3:造成支气管扩张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支气管扩张的主要病因是支气管肺组织感染和支气管阻塞。

支气管扩张也可能是先天发育障碍及遗传因素引起,但较少见。

另有约30%支气管扩张患者病因未明,可能与机体遗传、免疫失衡或解剖缺陷等因素有关。

问题4:幼年期发生麻疹、百日咳或反复发生支气管肺炎为什么会导致支气管扩张?幼儿百日咳、麻疹、支气管肺炎是支气管肺组织感染所致支气管扩张最常见的原因。

由于儿童支气管管腔细,管壁薄弱,易阻塞,反复感染破坏支气管壁各层组织,使弹性减退,或细支气管周围肺组织纤维化,牵拉管壁,致使支气管变形扩张。

问题5:肺结核会导致支气管扩张吗?肺组织的慢性感染或结核病灶愈合后的纤维组织牵拉,也可形成支气管扩张。

问题6:导致支气管扩张的遗传性疾病有那些?导致支气管扩张的遗传性疾病包括两类:(1)先天性气管支气管发育缺陷,如囊性肺纤维化、α1-抗胰蛋白酶缺乏、黄甲综合征、肺隔离症等;(2)先天性黏液纤毛清除功能障碍,如原发性纤毛不动综合症、杨氏综合征等。

问题7:支气管扩张与免疫功能有关吗?支气管扩张可能与机体免疫功能失调有关,且体液免疫缺陷比细胞免疫缺陷更易发生。

体液免疫缺陷者,由于其气管支气管分泌物中缺乏IgA和/或IgG抗体,易导致反复病毒或细菌感染。

另外,目前已发现类风湿关节炎、Crohn病、溃疡性结肠炎、系统性红斑狼疮、支气管哮喘和泛细支气管炎等免疫相关疾病可同时伴有支气管扩张。

问题8:支气管扩张好发于什么部位?一般继发于支气管肺组织感染性病变的支气管扩张多见于两肺下叶,且左下叶较右下叶多见。

慢性支气管炎的西药治疗及用药指南

慢性支气管炎的西药治疗及用药指南

慢性支气管炎的西药治疗及用药指南慢性支气管炎(chronic bronchitis)是一种常见的慢性气道疾病,其特征为咳嗽、咳痰、气促和呼吸道炎症。

西药治疗在缓解症状、减少急性加重、改善生活质量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本文将介绍慢性支气管炎的西药治疗及用药指南。

一、支气管扩张剂支气管扩张剂是慢性支气管炎治疗中的基本药物,有助于扩张支气管,减轻气道阻力,改善呼吸。

常用的支气管扩张剂包括长效β2受体激动剂(long-acting β2-agonist,LABA)和长效抗胆碱能药(long-acting anticholinergic drugs,LAMA)。

1. 长效β2受体激动剂(LABA)LABA能够通过刺激β2受体,舒张平滑肌,扩张支气管。

常用的LABA药物有沙美特罗尔(salmeterol)和福莫特罗尔(formoterol)等。

这些药物通常通过吸入给药,每天使用2次。

LABA一般与吸入型糖皮质激素联合使用,以发挥最佳效果。

2. 长效抗胆碱能药(LAMA)LAMA通过阻断胆碱能神经传导,减少气道平滑肌收缩,起到扩张支气管的作用。

常用的LAMA药物包括噻托溴铵(tiotropium)和丙托溴铵(glycopyrronium)等。

这些药物通常通过吸入给药,每天使用1次。

二、糖皮质激素糖皮质激素在慢性支气管炎治疗中起到抗炎作用,可以减轻气道炎症和阻塞性病变,改善症状。

常用的糖皮质激素包括吸入型和口服型。

1. 吸入型糖皮质激素吸入型糖皮质激素常用于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的长期治疗,可以减少急性发作风险,并改善肺功能。

常用的吸入型糖皮质激素包括布地奈德(budesonide)和氟替卡松(fluticasone)等。

吸入型糖皮质激素应按照医生的建议正确使用,并定期监测患者的病情。

2. 口服型糖皮质激素口服型糖皮质激素通常用于急性加重期间,帮助控制炎症反应。

但长期使用口服糖皮质激素可能会引发一系列副作用,如骨质疏松、增加感染风险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支气管扩张:抗生素的选择与用药时机 2015-04-20 19:14来源:丁香园作者:达达kayla

2010 年,英国胸科学会出版了非囊性纤维化(非 CF)性支气管扩张症患者的诊治指南。2012 年,大量的研究为非 CF 性支气管扩张症的抗生素应用提供了依据,包括大环内酯类、吸入氨基糖苷类和吸入的氟喹诺酮类抗生素。但是,这些研究尚处于初始阶段,多项 3 期临床研究正在对相关的抗生素在非 CF 性支扩中的应用的疗效和安全性进行进一步的评价。 来自美国华盛顿 Georgetown 大学的 Donnell 教授撰写了一篇综述,对近期支扩抗

生素治疗的用药指征和药物选择相关文献进行全面总结,发表在 Curr Opin Pulm Med 杂志上。 概述 非囊性纤维化性支气管扩张症(简称支扩),患病率日渐增高,据统计,在美国,每 10 万

名美国人中就有 52人患有此病。尽管支扩在所有年龄段、各种族和不同性别中均可发病,但其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且多见于女性,带来了巨大的经济负担。 支扩的发病机制被认为是气道感染和炎症之间的恶性循环,从而引起气道结构性破坏,甚至会累及肺实质。全身性疾病也会引发支扩,但更多时候是由于患者早前的肺部感染导致

的结构性改变或不明原因引起。部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行影像学检查可发现支扩的影像学改变。 支扩诊断主要依据为高分辨 CT 的典型影像学改变,其自然病程差异较大。提示预后

较差的指标包括年龄较大、低 BMI 和出现铜绿假单胞菌感染。近期,Chalmers 等制定了支扩严重程度指数并对其效力进行了验证,这一方法有助识别患者的死亡风险、判断是否需要住院治疗和 / 或是否需要频繁治疗急性加重。

无论是病情稳定还是急性加重,支扩患者肺部感染的微生物种类繁多。Tunney 等证实,无论是稳定期、急性加重还是急性加重缓解后,采用分子学检测方法,均可在支扩患者的痰中检测到厌氧菌和需氧菌感染,其中主要细菌为铜绿假单胞菌、流感嗜血杆菌、普雷沃菌和韦荣球菌。而采用传统的细菌培养方法则可发现卡他莫拉菌、肺炎球菌和金黄葡萄球菌。 支扩治疗 英国胸科学会的指南中推荐常规疗法治疗支气管扩张:患者教育,气道分泌物清除(包括运动、理疗和药物治疗),气道药物治疗(支气管舒张剂和抗炎治疗),抗感染治疗,必要时行手术切除。应依据疾病的严重程度、感染的病原菌种类、症状的发生频率、以及是否有能够治疗的合并症来实施个体化治疗。通常采用阶梯式的治疗方法。 无论是慢性期还是急性加重期的治疗,抗生素都必不可少。抗感染治疗需要针对特定病原体,做到有的放矢,因此行痰标本培养来明确感染的病原体和其对相应抗生素的易感性相当重要。近期一项研究证实,支扩患者气道细菌负荷量大于气道和全身性炎症有关,短期和长期的抗生素治疗均能降低炎症指标。 抗感染治疗指征 多种因素决定了支扩患者初始抗生素治疗的时机。其中最重要的为患者咳嗽的严重程度和频率、痰量和痰的性状、是否出现咯血和急性加重的严重程度和频率。若患者检测到铜绿假单胞菌或非结核分支杆菌感染时,医生应该开始抗感染治疗。 抗生素既可作为慢性期治疗的一部分,也可仅用于急性期治疗。也有少量文献报道,在

首次检测出铜绿假单胞菌或 MRSA 时,即开始抗生素治疗以清除上述两种细菌的感染。 抗生素用于慢性期治疗 多种抗生素均可长期用于支扩治疗。

1. 大环内酯类

4 项大型的临床研究(3 项成人,1 项儿童)表明,无论患者存在哪种病原菌感染,长期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治疗均可使支扩患者获益,减少其急性加重次数,而大环内酯类药物的免疫调节作用似乎比其抗感染作用更为重要。

一项旨在探讨大环内酯类药物(阿奇霉素)减少支扩急性加重疗效的研究(EMBRACE)

中,141 例受试者随机接受阿奇霉素或安慰剂治疗 6 个月,用药剂量为 500mg,每周 3 次,结果表明,阿奇霉素组急性加重的次数减少了 62%。 另有研究表明,每日服用阿奇霉素 250mg,持续 1 年,也可减少急性加重次数,还能够提高支扩患者的生活质量,使其圣乔治呼吸问卷(SGRQ)得分得到改善。而低剂量琥乙红霉素(含有 250mg 红霉素),也能够在48 周的治疗期内减少支扩患者急性加重次数。 一项针对 1-8 岁支扩或其他化脓性肺部疾病患儿的研究表明,接受每周 1 次阿奇霉

素(30mg/kg)治疗 12-24个月,会减少患儿急性加重次数,但会引起阿奇霉素耐药菌的增加。大环内酯类药物在非 -CF 性支扩患者中的应用也有众多禁忌。耐药菌的出现(包括耐药的肺炎球菌和 NTM),潜在不良反应(如对心脏和听力的影响),均会限制大环内酯类药物的应用。 现有的研究中最长的观察时间为 12 个月,更长时间应用大环内酯类药物可能会引起

其他未知的并发症。因此,长期的大环内酯类药物治疗或对每年有至少 2 次急性加重且无用药禁忌症的支扩患者具有较好的疗效。所有考虑采用长期大环内酯类药物治疗的患者均应行痰分枝杆菌培养,以排除 NTM 感染。同时,应通过病史和心电图检查来排除 QT 间期延长的心脏疾病。 如上所述,大环内酯类药物可能是通过其免疫调节作用来发挥疗效,但此类药物的抗感染活性也是非常明确的。新型大环内酯类药物的研发或可部分消除大家应用该药的担忧。

2. 靶向口服抗生素

临床上普遍采纳的是序贯或长期使用口服抗生素的治疗方案,但这一做法却缺乏相关的证据支持。一项回顾性研究表明,多次定期循环使用口服抗生素,包括喹诺酮类,6-84 个

月,可以使疾病的影像学改变不出现进展。而另一项纳入了 10 例患者的研究则显示,长期口服环丙沙星(至少 90 天)可减少急性加重次数,但其中两例患者出现了耐药。 因此标准化的口服抗生素维持治疗并不推荐用于支扩患者。 3. 吸入抗生素

吸入性抗生素作为支扩抗生素维持治疗的用药,或许能发挥一定疗效。其理论上的优势包括抗生素在气道的浓度更高,减少全身的吸收和全身不良反应。多项研究均探讨了吸入抗

生素在支扩患者中长期应用的疗效。一项1999 年发表的研究表明,与常规治疗相比,吸

入头孢他啶(1000mg,每日 2 次)和妥布霉素(100mg,每日2 次)可减少支扩患者的住院次数。 有研究证实,周期性吸入妥布霉素可降低微生物负荷,但该研究并未评估其临床疗效。值得注意的是,上述研究中的部分受试者出现呼吸道不良反应,如咳嗽和喘息。近期一项为

期 1 年的,旨在观察庆大霉素(80mg,每日 2 次)疗效的临床研究发现,该药能够减少急性加重次数,延长两次发作的间期,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并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一项 II 期临床研究发现,连续 28 天应用环丙沙星干粉吸入剂(32.5mg,每

天 2 次),能够显著降低细菌负荷,且耐受性良好。双效释放环丙沙星雾化吸入,其抗铜绿假单胞菌的活性可显著增强,且无显著不良反应。 多年来,在多个欧洲国家中,吸入粘菌素一直被用于支扩治疗。Haworth 等发现,患有慢性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患者在急性加重后接受雾化吸入粘菌素治疗,尽管其两次急性加重间期并未延长,但依从性好的患者还是有临床获益。

两项大型的 3 期临床研究表明,氨曲南溶液吸入对慢性革兰氏阴性菌(G-)感染的患者无临床疗效,接受氨曲南治疗的患者不良反应明显增多。 总而言之,吸入抗生素作为存在 G- 菌感染的支扩患者的长期治疗前景光明,或可对特定患者有显著疗效。一系统综述的结果表明,吸入抗生素治疗达到疗效的同时,安全性较好。但由于文章发表时间较早,氨曲南并未纳入研究。 因此,必须对接受吸入抗生素治疗的支扩患者进行密切和谨慎的随访。现已发现,氨曲南和氨基糖苷类药物吸入治疗,会引起气道和全身不良反应。若条件允许,应将符合条件接受吸入抗生素治疗的支扩患者纳入临床研究,如正在进行的环丙沙星的相关研究。

4. 静脉用抗生素长期治疗

对重症的和频繁出现急性加重的支扩患者,也应该间断静脉(i.v)使用抗生素治疗。一项纳入了 19 例每年急性加重至少 5 次的支扩患者的研究表明,对此类患者每隔 8 周行一次为期 14 天的靶向静脉用抗生素治疗,其急性加重次数减少,生活质量得以改善。 急性加重的抗生素治疗 轻 - 中度的支扩急性加重应针对疑似病原体行口服抗生素治疗;尽管最佳的疗程尚不

清楚,多数患者的抗生素疗程为 10-21 天。当患者出现严重感染引起的急性加重时,明确感染的病原体尤为重要。若感染的病原体为耐药的铜绿假单胞菌或 MRSA 则患者需要静脉用抗生素治疗。近期缺乏随机的临床研究对急性加重期的抗生素选择最优方案进行探讨。 但是,多数专家认为,急性加重期的抗生素疗程为 10-14 天,而不一定需要多种静脉抗生素联用。依据急性加重的严重程度和医院的状况,入院的患者应常规采用静脉抗生素治疗。对仅感染上述一种病原体或不需要辅助支持家里有条件开展相应治疗的患者,可在家

里行静脉抗生素治疗。停药指标包括症状改善和痰量减少。C- 反应蛋白水平也可以用于评估急性加重期的治疗效果。 清除细菌的抗生素治疗

英国胸科学会的指南中推荐,一旦发现铜绿假单胞菌和 MRSA 感染,就应尝试清除相应的病原菌。以这些病原菌为靶点的强力抗生素治疗或可清除这些病原菌,但尚无研究证实这些病原菌能够被真正地永久清除。 一项纳入了 30 例接受单用静脉用抗生素或静脉抗生素 + 口服环丙沙星或口服环丙沙星 +3 个月的粘菌素吸入治疗的支扩患者回顾性分析表明,在 24 例患者体内的铜绿假单胞菌可被早期清除,但其中 11 例患者出现再次感染。 因此,强力抗生素治疗的价值和患者接受该治疗是否利大于弊,尤其在是否会出现耐药菌感染方面,尚不明确。 支扩患者非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的抗生素治疗

美国一项纳入了 15 个研究中心,共 2000 例支扩患者的研究中,约 34% 的患者有鸟分枝杆菌复合菌、脓肿分枝杆菌或堪萨斯分枝杆菌中至少一种病菌感染。多数患者仅存在 NTM 感染。部分患者会同时感染 G- 或 G+菌。应谨慎考虑患者是否需要行抗 NTM 治

疗,并非所有感染 NTM 的患者均需要抗感染治疗。 依据美国胸科学会 / 感染病学分会针对 NTM 感染的官方声明,在至少 2 次痰或肺泡灌洗液培养阳性和有确切的临床表现和影像学改变证实感染活动,才可行抗生素治疗。 若患者同时感染 NTM 和其他细菌,医生往往很难抉择应以哪种细菌为治疗靶点;多

数专家建议应优先治疗 G-或 G+ 菌感染疗程为 2-3 周,疗程结束后评估临床疗效。若患者症状和影像学改变均有改善,则可不必抗 NTM治疗,但需要对患者进行随访观察,并评估患者是否再次感染相同的病原菌;若治疗效果不佳且提示 NTM 感染,则必须依据 ATS/IDSA2007 年发表的声明来开展治疗。 现有指南中的治疗意见并未得到很好的推广,实施情况并不理想,次优的或错误的治疗往往使得患者预后不佳。 要点总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