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枝莲提取成分及其药理学研究进展

合集下载

纯化前后半枝莲多糖的药效学研究

纯化前后半枝莲多糖的药效学研究

纯化前后半枝莲多糖的药效学研究摘要:采用Sevage法纯化半枝莲(Scutellaria barbata D.Don)多糖,并通过苯酚-硫酸法测定多糖含量;进行急性毒性试验考察半枝莲多糖对小鼠的毒性;通过体内移植肿瘤试验测定不同剂量纯化前后半枝莲多糖对小鼠S180瘤的抑制作用。

纯化后半枝莲多糖的纯度为49.99%;急性毒性试验表明800 mg/kg及以下剂量半枝莲多糖对小鼠无毒。

纯化后半枝莲多糖的抑瘤率低于半枝莲粗多糖,100 mg/kg半枝莲粗多糖的抑瘤率为46.85%。

关键词:半枝莲(Scutellaria barbata D.Don);多糖;纯化;急性毒性;抑瘤率半枝莲(Scutellaria barbata D.Don),别名狭叶韩信草、并头草、牙刷草等,为唇形科黄芩属植物,以干燥全草入药,本品味辛、苦,性寒,归肺、肝、肾经,有清热解毒、散瘀止血、利尿消肿的功能,是一种常用中药[1]。

研究表明,半枝莲水提物和醇提物有明显的抗肺癌、消化系统癌、肝癌、乳腺癌、绒膜上皮癌的活性。

本研究采用Sevege法将纯度为30%的半枝莲多糖进行纯化,采用限量试验测定其体内急性毒性[2,3],并比较纯化前后半枝莲多糖的抑瘤效果,为半枝莲多糖药效学评价和抗肿瘤作用与免疫作用机制研究奠定基础。

1 材料与方法1.1 材料与试剂KM小鼠,体重(20.0±2.0)g,雌雄各半。

半枝莲多糖(纯度30%),徐州弘康科技有限公司产品;黄芪多糖(APS),由哈尔滨商业大学博士后工作站提供;环磷酰胺(CTX),江苏恒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批号10061921;生理盐水,哈尔滨三联药业有限公司,批号100921A14。

氯仿,天津市耀华化学试剂有限责任公司,批号20090820;正丁醇,天津市标准科技有限公司,批号20091206;浓硫酸,哈尔滨市新达化工厂,批号101103;苯酚,廊坊市兴达化工有限公司,批号20060213;H2O2,沈阳市新西试剂厂,批号20090711;葡萄糖,北京奥博星生物技术有限责任公司,批号2010223;0.01 mol/L NaHCO3、0.001 mol/L EDAE、无水乙醇,天津市永大化学试剂开发中心,批号20091108;氨水,哈尔滨市新达化工厂,批号090524。

抗癌清热解毒消肿止痛半枝莲

抗癌清热解毒消肿止痛半枝莲
b、食道癌
有报道,以半枝莲复方莲蛇饮(半枝莲、白花蛇舌草、刘寄奴、郁金等)内服,每日1剂,并同时加用开道散3克,分3次冲服,治疗食道癌。证实能缓解症状,减少痛苦,延长生存期。部分患者经治疗后,可顺利进食,恢复体力,生活自理,生存期超过5年。湖北省南漳县人民医院,用复方半枝莲场(半枝莲60克,公英、黄药子各30克,黄连6克,半夏9克,全瓜萎1枚)为主治疗食道癌25例。
药典标准
拼音名:Banzhilian
英文名:HERBASCUTELLARIAEBARBATAE
中华中医药半枝莲
该品为唇形科植物半枝莲Scutellaria barbata D.Don的干燥全草。夏、秋二季茎叶茂盛时采挖,洗净,晒干。
性状:该品长15-35cm,无毛或花轴上疏被毛。根纤细。茎丛生,较细,方柱形;表面暗紫色或棕绿色。叶对生,有短柄;叶片多皱缩,展平后呈三角状卵形或披针形,长1.5-3cm,宽0.5-1cm;先端钝,基部宽楔形,全缘或有少数不明显的钝齿;上表面暗绿色,下表面灰绿色。花单生于茎枝上部叶腋,花萼裂片钝或较圆;花冠二唇形,棕黄色或浅蓝紫色,长约1.2cm,被毛。果实扁球形,浅棕色。气微,味微苦。[2]
半枝莲在临床治疗癌症中,应用十分广泛,多与白花蛇舌草、半边莲等组成复方配伍用于多种肿瘤的治疗,临床有大量报道。
a、胃癌
有报道,以半枝莲、白花蛇舌草等制成复方丸剂三宝功德丹,治疗中晚期胃癌182例。口服每次10g,每日3次,并用地骨皮、枸杞子各10g煎汤冲服,患者用药1个月~10年。结果:基本治愈(症状消失,胃镜检查癌变消失,存活3年以上)46例,显效52例,好转45例,无效39例。临床证实,服药时间越长,疗效越好。另有人用抗癌注射液(半技莲、白花蛇舌草、白英、龙葵、猪殃殃)治疗胃癌41例,临床总有效率为82.4%。

半枝莲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

半枝莲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

收稿日期: !""# $ "葡 萄 糖 苷( ’ $ 2=?7.Q= $ &,P $ — # —
中国野生植物资源
第 ;L 卷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0 / 1 / !/ 2 / 3+454.’6)7,.’8"!$) 9, 0, :, ;’ / 四羟基黄酮 / 0 / 1 / !/ 2 / 葡萄糖苷 (9, 0, :, ;’/ %$%7,&)!7’()*+,-’.$ / 0 / 1 / !/ 2 / 3+4< 和 9, , 547’.’6)7,.’8"!$) ;’ =’ / 三羟基 / 0, : / 二甲氧 基黄酮 / ;’ (9, , / 1 /!/ 2 / 葡萄糖苷 ;’ =’ / >7"&)< !7’() / 0, : / !"#$%&’()*+,-’.$ / ;’/ 1 / !/ 2 / 3+4< 547’.’6)7,.’8"!$) 。 ? @ ; 二萜类化合物 二萜类化合物是半枝莲中另一主要成分。现已 从中分离得到半枝莲二萜 ( 854%$++’.$) A、 B、 C、 2、 D、 和半枝莲内酯 ( 854%$7"-,+,5%’.$) E、 F、 G 和 H, A、 [K, ?9] 。 B、 C、 2 和 C; ?@L 其它 245M" N @ 从半枝莲中分到抗肿瘤成分反式 / ? / (J’ (D / ? / (J’ / 羟基苯基) /丁/?/烯/L/酮 / [?=] ) ) 。许益民等 &)!7’()6&$.)+ / O4% / ? / $. / L / ’.$ 从半枝莲中分离得到半枝莲多糖 NBP, NBP 含鼠李 糖、 阿拉伯糖、 木糖、 甘露糖、 半乳糖和葡萄糖 (其摩 尔比为 ? @ ?J Q ? @ 9R Q R @ ;R Q R @ 09 Q ? @ R Q ; @ ?:) 。而孟 延发等从半枝莲中分离得到均一性多糖 NPNJ, 并经 完全水解后通过纸层析及气相层析分析, 确定糖基 的组成及摩尔组成比为鼠李糖 Q 岩藻糖 Q 阿拉伯糖 Q 木糖 Q 甘 糖 露 Q 葡 萄 糖 Q 半 乳 糖 S [?:] 。王 兆 全 R @ ;; Q R @ ;= Q ? @ R Q R @ RK Q R @ 9? Q ? @ :; Q ; @ RK 等从半枝莲中发现新型生物碱: 半枝莲碱 A ( 854%$< [?K] O,7O,%".$ A) 。另外半枝莲还含有对羟基苯甲醛 (6 / &)!7’()O$.T,+!$&)!$) 、 对羟基 苄 酮 ( 6 / &)!7’()< 、 对香豆酸 ( 6 / 5’4#,7"5 ,5"!) 、 原儿茶 O$.T)+,5$%’.$) 酸 ( 67’%’5,%$5&4"5 ,5"!) 、 熊果酸 ( 478’+"5 ,5"!) 、 植物甾 醇 ( 6&)%’8%$7’+ ) 、 植 物 甾 醇 / !/ 2 / 葡 萄 糖 苷 ( 6&< 硬脂酸 %’8%$7)+ /!/ 2 / 3+45’8"!$ ; !/ 谷甾醇、 [;R] 及半枝莲酸 ( 854%$++,7"5 ,5"!) 等。

半枝莲、夏枯草萜类生物合成相关基因的鉴定及功能研究

半枝莲、夏枯草萜类生物合成相关基因的鉴定及功能研究

半枝莲、夏枯草萜类生物合成相关基因的鉴定及功能研究半枝莲Scutella barbata 和夏枯草Prunella vulgaris属于唇形科植物。

半枝莲是一种重要的药用植物,广泛应用于中国、韩国、印度等亚洲国家。

新克罗烷型二萜类化合物是半枝莲中主要的活性成分,对多种癌细胞具有良好的细胞毒性。

夏枯草是唇形科分布最广泛的物种,是一种常用的中药材及草药制剂。

三萜类化合物是夏枯草的主要活性成分。

本论文通过对半枝莲和夏枯草不同组织进行Illumina测序及分析,系统克隆萜类化合物生物合成途径中的基因,并对部分二萜合酶基因进行了功能鉴定,为唇形科植物萜类化合物多样性的产生机制以及特定萜类化合物的生物合成途径研究奠定了基础。

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首先对半枝莲和夏枯草的不同组织进行转录组测序及组装。

提取半枝莲的根(BZLR)、茎叶(BZLS)、花(BZLF)三个组织的RNA;夏枯草的根(XKCR)、茎叶(XKCS)、花穗(XKCF)以及未成熟的种子(XKCZ)四个组织的RNA。

每个组织分别进行两次重复。

将半枝莲中121,958,564条cleanRNA-sequence reads 组装成 88,980 个转录本,共计 52,211 个 unigenes。

unigenes平均长度为1370 nt,N50长度为2144 nt;夏枯草中121,809,359条clean RNA-sequence reads 组装成 108,672 个转录本,共计 57,985 个unigenes。

Unigene 平均长度为1,120 nt,N50长度为1,843 nt。

通过搜索常用公共数据库如Swiss-Prot、TrEMBL、Pfam(HMM)、Gene Ontology 和 KEGG 等,结果半枝莲中有36659 个 unigenes(70.23%),夏枯草中有 33323 个 unigenes(54.47%)得到了注释。

2、利用NCBI公共数据库和丹参、拟南芥等已知基因序列系统鉴定参与半枝莲和夏枯草中萜类backbone生物合成的基因。

半边莲抗肿瘤作用综述

半边莲抗肿瘤作用综述

〔文獻綜述〕半枝蓮抗腫瘤作用及機理實驗研究進展中國‧成都中醫藥大學馬萍Ping Ma: Abstract:Scutellaria Barbata D. Don and its extract solution have significant antineoplastic effect, it has large space for further development.中藥半枝蓮(Herba Scutellariae Barbatae)為唇形科植物半枝蓮(Scutellaria Barbata D.Don)的干燥全草。

味辛,微苦,性涼,歸肺、肝、腎經,功能清熱解毒、化瘀利尿[1]。

其化學成分主要有紅花素(car─thamidin)、異紅花素(isocarthamidin)、β─谷甾醇(β─sitosterol)、硬脂酸(stearicacid)、半枝蓮多糖、生物鹼及銅、錳、鋅、鐵等微量元素[2-8]。

該藥首載於《江蘇植物志》,其後並以狹葉韓信草、並頭草等多種別名異名散見於《南京民間草藥》、《廣西中草藥》、《泉州本草》、《福建中草藥》等諸多著作,對其性味歸經、功能主治,各家學說不一[9],但多數認為該藥“敗毒抗癌、消腫散結、祛瘀止血[10]。

半枝蓮臨床應用十分廣泛,未見明顯毒副作用與不良反應,常與白花蛇舌草、半邊蓮等配伍,用於消化道癌、肝癌、鼻咽癌、肺癌、宮頸癌、乳腺癌、絨毛膜上皮癌等多種惡性腫瘤的治療[11-13]。

本文擬就半枝蓮抗腫瘤作用及機理的實驗研究進展,綜述如下:一、半枝蓮體內外抗腫瘤作用實驗研究日本學者通過體外實驗研究發現,半枝蓮對JTc─26瘤細胞體外抑制率達100%,而對正常細胞的抑制率則僅為50%[14]。

實驗還證實,用美藍試管法可見半枝蓮對急性粒細胞型白血病細胞表現有輕度抑制作用;用細胞呼吸法測得半枝蓮對急性粒細胞型白血病細胞的抑制率大於75%[15]。

孟延發等從半枝蓮中分離得到一種由L─鼠李糖、L─岩藻糖、L─阿拉伯糖、D─木糖、D─甘露糖、D─葡萄糖、D─半乳糖組成的平均相對分子量為10000的白色粉狀均一性多糖SPS4,經體外實驗發現,按100ug/ml加入SPS436小時後,肉瘤180細胞與小鼠腹水肝癌細胞死亡率分別高達71%和55%,與對照組比較有非常顯著性差異[6]。

半枝莲的药理研究及应用

半枝莲的药理研究及应用

半枝莲的药理研究及应用半枝莲是一种被广泛应用于中药临床治疗中的药材。

其主要来自于半枝莲科植物半枝莲(Rhizoma Coptidis),其根茎部分经加工制成。

半枝莲的药理研究表明,其具有很多药理活性成分,其中最主要的是黄连素(berberine)和曲黄素(palmatine)。

这些成分可以通过不同作用机制实现其药理作用。

首先,黄连素和曲黄素可以通过抑制细菌的生长来发挥抗菌作用。

这些抗菌作用适用于很多细菌,包括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等耐药菌种,因此被广泛应用于呼吸,泌尿和消化系统感染治疗。

其次,黄连素和曲黄素也可以通过多种机制实现抗炎作用。

炎症在很多疾病中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半枝莲被广泛应用于各种炎性疾病的治疗。

黄连素和曲黄素主要通过减轻炎症的程度和缩短炎症反应的时间来发挥作用。

此外,它们还可以调节炎症相关途径,如抑制NF-κB信号通路等。

再次,半枝莲还可以通过影响胰岛素代谢来对糖尿病产生治疗作用。

糖尿病是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其主要形式为高血糖。

黄连素和曲黄素能够在胰岛素分泌和胰岛素信号通路中发挥作用。

与一些常规药物相比,黄连素和曲黄素能够不同程度地减少副作用,从而在治疗糖尿病时显示出优势。

最后,黄连素和曲黄素还可以通过防止癌细胞的增殖和肿瘤生长来对恶性肿瘤产生治疗作用。

实验结果表明,半枝莲素对多种癌细胞中的细胞生长和凋亡的控制效果显著。

半枝莲的药理研究虽然已经取得很多重要进展,但是在将其应用于中药临床治疗中仍然存在挑战。

这些挑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半枝莲中药材的品质受到不少限制。

由于种植杂多和其他因素,半枝莲药材的活性成分含量可能会有很大差异,因此在中药治疗时,应从产地和质量上进行严格管理。

其次,半枝莲对人体健康的不良影响仍不明确。

尽管大多数情况下,半枝莲对人体的不良影响较小,但在长期应用中仍存在安全问题需要重视。

最后,半枝莲在制剂、剂型的选择和标准化方面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半枝莲总黄酮的实验研究

半枝莲总黄酮的实验研究

3
研究半枝莲总黄酮的药理作用及其作用机制, 对于开发新的药物和拓展中药资源具有重要意 义。
半枝莲总黄酮研究现状
国内外学者对半枝莲总黄酮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提取工 艺、药理作用和化学成分等方面;
半枝莲总黄酮的药理作用主要包括抗肿瘤、抗氧化、 抗炎、抗菌等;
半枝莲总黄酮的提取工艺主要有水提取法、有机溶剂 萃取法、超声波辅助提取法等;
02
半枝莲总黄酮提取工艺研究
提取方法选择及工艺优化
提取方法
采用溶剂提取法、超声辅助提取法、微波辅助提取法等,比 较各种方法的提取效率,筛选出最佳提取方法。
工艺优化
通过对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料液比等因素进行优化,确定 最佳提取工艺参数,提高半枝莲总黄酮的提取率。
提取物成分分析
成分鉴定
采用色谱技术(如HPLC、GC-MS等)对提取物进行成分鉴定,明确主要化 学成分及含量。
质量控制标准
制定半枝莲总黄酮的质量控制标准,包括 化学成分的含量、纯度、稳定性等方面的 要求。
VS
质量控制方法
采用各种分析方法,如高效液相色谱、气 相色谱、质谱等,对半枝莲总黄酮的质量 进行检测和控制。
04
半枝莲总黄酮的药理作用研究
药理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抗肿瘤作用
研究发现半枝莲总黄酮能够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并诱导其凋亡,通过调节肿瘤相关基因的表达和信号转导途径 发挥抗肿瘤作用。
抗氧化作用
半枝莲总黄酮具有显著的抗氧化作用,能够清除氧自由基,减轻氧化应激对机体的损伤,对多种抗氧化酶具有 明显的激活作用。
药理学实验方法及结果分析
细胞实验
采用体外细胞培养方法,观察半枝莲总黄酮对肿瘤细胞和正常细胞的作用,通过 细胞增殖、凋亡、迁移等指标评估其药效。

半枝莲多糖体内抗肿瘤及其免疫调节作用的实验研究

半枝莲多糖体内抗肿瘤及其免疫调节作用的实验研究

半枝莲多糖体内抗肿瘤及其免疫调节作用的实验研究摘要:目的:研究半枝莲多糖的体内抗肿瘤作用和免疫增强作用。

方法:通过动物移植性肿瘤实验观察半枝莲多糖对小鼠体内肿瘤细胞生长和免疫器官胸腺、脾的影响;通过ANAE法观察半支莲多糖对T细胞阳性率的影响。

结果:半枝莲多糖对S180肉瘤生长的抑制率以中剂量为佳;各剂量组对脾脏指数的影响均有显著性差异,但大剂量注射(200mg/kg)对胸腺有抑制作用;能够提高S180荷瘤小鼠T淋巴细胞的百分数。

结论:半枝莲多糖有抗肿瘤作用和免疫增强作用。

关键词:半枝莲多糖;抗肿瘤;T细胞半枝莲(Scutellaria barbata D.Don)又名狭叶韩信草,其主要功能为清热解毒、利尿消肿、止血化淤等[1]。

半支莲多糖是从半支莲中提取得到的主要成分之一,近年来的药理实验表明,半支莲多糖在体外可以促进conA诱导的小鼠淋巴细胞转化[2],并且对S180肉瘤细胞及腹水肝癌细胞在体外均有抑制作用[3],但半枝莲多糖的体内药理实验未见报道。

本文对半枝莲多糖的体内抗肿瘤及免疫调节作用进行了初步研究,报道如下。

1 实验材料1.1 实验药品和试剂半枝莲多糖(SPS)(徐州弘康科技有限公司,用生理盐水配成相应浓度备用);黄芪多糖(APS)(哈尔滨商业大学博士后工作站提供);环磷酰胺(CTX)(江苏恒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批号:06061921);生理盐水(哈尔滨三联药业有限公司生产,批号:070921A14);付品红(上海化学试剂分装厂生产,批号:900222);α-醋酸萘酯(国药集团化学试剂有限公司生产,批号:T20070720);甲基绿(国药集团化学试剂有限公司生产,批号:WF20070529)。

1.2 实验动物及瘤株昆明种小鼠,体重(20±2.0)g,雄性,肉瘤S180均购于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肿瘤研究所。

1.3 仪器Sartorius BS110S型万分之一电子天平(德国BSS);电热恒温水浴锅(江苏省金坛市荣华仪器制造有限公司生产);XSP-5型显微镜(上海光学仪器厂生产);光学显微镜(Leica公司生产)2 方法2.1 半枝莲多糖对S180荷瘤小鼠瘤重的影响①建立小鼠模型:将昆明种小鼠随机分为6组,每组8只。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中医学, 2018, 7(5), 271-275Published Online September 2018 in Hans. /journal/tcmhttps:///10.12677/tcm.2018.75045Research Progress of Scutellaria barbataExtract Ingredients and PharmacologicalEffectsQi Fan, Yazhen Shang*Hebei Province Key Research Offic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gainst Dementia, Hebei Provincial Key Laborator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Institute of Traditional ChineseMedicine, Chengde Medical College, Chengde HebeiReceived: Aug. 9th, 2018; accepted: Aug. 22nd, 2018; published: Aug. 29th, 2018AbstractObjective: To review the extract ingredients and pharmacological effects of Scutellaria barbata, which provided a theoretical basis for further study to the role of Scutellaria barbata. Methods: We review the relevant literatures on the ingredients and pharmacological effects of Scutellaria bar-bata in recent years, and analyze and summarize them. Results: We found that Scutellaria barbata has obvious anti-aging dementia, anti-tumor, anti-oxidation, anti-viral, anti-bacterial, liv-er-protecting and immune-enhancing effects. It can be used clinically to treat liver cancer, rectal cancer, nasopharyngeal carcinoma and gastric cancer. Conclusion: The medicinal value of Scutel-laria barbata is very large, but its research is not deep enough, and each researcher needs further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so as to provide basis and guarantee for clinical rational drug use.KeywordsScutellaria barbata, Extraction Components, Pharmacological Effects半枝莲提取成分及其药理学研究进展樊琪,商亚珍*承德医学院中药研究所,河北省中医药抗痴呆重点研究室,河北承德收稿日期:2018年8月9日;录用日期:2018年8月22日;发布日期:2018年8月29日*通讯作者。

樊琪,商亚珍摘要目的:综述半枝莲的提取成分及药理作用,为进一步研究半枝莲的作用提供了理论基础。

方法:查阅近几年的有关半枝莲成分及药理作用的相关的文献,进行分析、总结。

结果:发现半枝莲具有明显的抗老年痴呆、抗肿瘤、抗氧化、抗病毒、抑菌、保肝和增强免疫等作用,临床上可以用来治疗肝癌、直肠癌、鼻咽癌、胃癌等。

结论:半枝莲的药用价值很大,但是研究不够深入,需要相关研究人员进一步地研究与开发,从而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和保障。

关键词半枝莲,提取成分,药理作用Copyright © 2018 by authors and Hans Publishers Inc.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licenses/by/4.0/1. 引言半枝莲为唇形科植物半枝莲的全草,又名通经草、小韩信草和溪边黄芩,其名最早见于《外科正宗》。

其味辛、苦,性寒,归肺、肝、肾经,其功效是清热解毒,化瘀利尿,临床上可以用来治疗肝癌、直肠癌、鼻咽癌、胃癌等。

半枝莲提取成分主要有黄酮类化合物、生物碱、多糖类等。

现代药理学研究发现其有明显的抗老年痴呆、抗肿瘤、抗氧化、抗病毒、抑菌、保肝和增强免疫等作用。

本文从半枝莲提取成分及其药理学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2. 半枝莲的成分2.1. 黄酮类化合物黄酮类化合物包括众多活性成分,有野黄芩苷[1]、红花素和异红花素等,其中野黄芩苷含量最多。

陈桂[2]等通过L16 (45)正交试验优选超声辅助半仿生提取半枝莲总黄酮,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半枝莲黄酮的含量,经试验得知总黄酮平均提取率为3.01%。

米璇[3]等采用甲醇超声提取出了黄酮类化合物野黄芩苷、黄芩素、汉黄芩素、柚皮素和芹菜素等,而且利用毛细管胶束电动色谱法分离测定了这些成分,得知其回收率均大于85%。

谭志盼[4]等先用石油醚提取半枝莲粗粉,再利用其10倍量的75%甲醇加热回流提取,所得总黄酮含量最高,最后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其总含量,经工艺验证得知三批样品总黄酮含量均值为1.90%。

2.2. 生物碱生物碱广泛存在于植物中的一类化学成分,是众多天然药材中最重要化学成分之一。

王桂玲[5]等采用酸水超声提取半枝莲中生物碱类成分,发现生物碱提出率高,同时避免蛋白、多糖等杂质的提出及酸碱成分的提出对仪器设备的腐蚀作用。

赵一帆[6]等利用二氯甲烷经超声提取得到Scutebarbatine A ,提取率较高,又采用色谱分离方法从半枝莲中得到Scutebarbatine A ,得知其线性范为0.0303~1.2136,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0.2%。

樊琪,商亚珍2.3. 多糖类多糖是半枝莲的主要成分之一,赵杰[7]等采用蒽醌-硫酸分光光度法测定半枝莲中多糖的含量,所测半枝莲多糖含量为4.34%、RSD = 1.67% (n = 5)。

有研究发现,半枝莲多糖包括葡萄糖,鼠李糖、甘露糖、阿拉伯糖、木糖和半乳糖,其中葡萄糖的摩尔比最大。

黄秀香[8]等采用微波辅助复合酶法提取半枝莲多糖,得率为5.12%左右。

3. 半枝莲的药理作用3.1. 抗老年痴呆作用郗玉玲[9]等利用去卵巢大鼠模拟老年痴呆的模型,半枝莲黄酮可能有助于缓解由于雌激素缺乏所致的记忆障碍。

郭可[10]等采用脑室注射复合Aβ建立模拟老年性痴呆的模型,得出半枝莲黄酮能够抑制复合Aβ所致大鼠脑内神经纤维缠结。

侯晓婵[11]等通过研究发现半枝莲黄酮能够抑制复合Aβ诱导的脑内Aβ异常生成,调节β/γ-分泌酶的表达,因此得知,半枝莲黄酮改善学习记忆障碍和神经损伤的药理活性可能有助于AD等神经退行性疾病的治疗。

细胞凋亡特别是线粒体凋亡通路介导的细胞凋亡直接参与了神经退行性疾病的发生发展,因此,任何能够抑制细胞凋亡的手段,都有利于这些疾病的治疗。

赵泓翔[12]等研究发现,半枝莲黄酮能够逆转脑室注射复合Aβ所致线粒体膜凋亡因子Bcl-2、Bax、Bcl-xL和BaK异常改变。

郭可[13]等研究发现,半枝莲黄酮可明显抑制复合Aβ所致大鼠皮层细胞凋亡、逆转胞液中Cyt-C、Apaf-1、Caspase-9和Caspase-3表达水平的增加。

范悦[14]等通过探讨半枝莲黄酮对Aβ25-35引起大鼠皮层星形胶质细胞一氧化氮合酶(NOS)热休克蛋白70 (HSP70)及载脂蛋白E (apoE)蛋白表达的异常变化的影响,发现半枝莲黄酮可能通过影响星形胶质细胞发挥对老年痴呆的治疗作用。

范悦[15]等通过研究得知,半枝莲黄酮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对Aβ25-35损伤星形胶质细胞具有保护作用,进而得知其对老年痴呆的治疗可能有一定的疗效。

3.2. 抗肿瘤活性郭丽华[16]等对黄酮类单体的抗肿瘤活性进行了深入研究,用MTT法检测半枝莲5个黄酮类单体对SKOV3细胞增殖的抑制能力,发现半枝莲中木犀草素、黄芩素、芹菜素、野黄芩苷和汉黄芩素对人卵巢癌SKOV3细胞增殖有显著抑制作用,其中汉黄芩素作用最强,这为后人研究开发抗肿瘤药物提供了新思路。

陈明[17]等发现半枝莲总黄酮可以抑制B16-F1黑色素瘤细胞小鼠移植瘤,能缩小肿瘤体积、减轻肿瘤重量,抑瘤作用显著。

宋增芳[18]等在实验研究中得知半枝莲水提取物可以通过增加荷瘤小鼠免疫器官的重量,进而增强机体的免疫力,达到显著的抗肿瘤的效果。

康志强[19]等在大鼠的肝癌模型中证明半枝莲黄酮对肝癌的抑制作用可能是通过下调肝癌细胞中ADAM10的表达而发挥作用,同时也有人指出半枝莲黄酮类化合物对人类肝癌患者SMMC-7721细胞的增殖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并能诱导肝癌细胞的凋亡。

于水澜[20]等发现半枝莲多糖能够调节H22肝癌在血清中的蛋白质的表达,进而达到对肝癌的治疗。

3.3. 抗氧化作用有研究发现[21]半枝莲多糖的两个成分SBPw和SBPs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均可抑制化学法诱导的红细胞溶血和肝组织过氧化物生成,能剂量依赖性提高给药小鼠血清、肝组织中的SOD活力,降低给药小鼠血清、肝中的组织MDA的水平,所以,SBPw和SBPs具有较好的抗氧化作用。

陈红梅[22]通过测定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胼自由基、羟自由基的清除率和还原力,发现黄酮提取物有很强的还原力,可一定程度上清除DPPH自由基和羟自由基,是一种新型抗氧化剂的来源。

樊琪,商亚珍3.4. 抗病毒及抑菌作用相关研究者[23],通过CPE法发现半枝莲总黄酮在体外对PIV-1的致Hep-2细胞病变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康旭[24]等利用冬虫夏草为菌种对半枝莲进行微生物转化,研究发现半枝莲发酵液对鼠伤寒沙门氏菌和腐生葡萄球菌抑制作用增强;半枝莲发酵后挥发油对腐生葡萄球菌和阴沟肠杆菌抑制作用也有所增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