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案例学习笔记
上汽通用车系故障诊断笔记

动机的扭矩控制出现了问题(图192)。
踩离合器踏板时,踏板位置不能达到100%。
检查发现故障原因是脚垫过厚,此时虽然可以换挡,但发动机控制单元会认为不是换挡操作,因此扭矩调节没有反应过来,造成起步时动力不足。
故障排除:除去脚垫,试车确认故障排除。
故障133
关键词:锁止离合器
故障现象:一辆2009年产上汽通用雪反映该车发动机故障灯亮。
检查分析:维修人员检测动力系统控制单元,发现故障码 P0741——变矩器锁止离合器卡在分离位置。
查阅维修手册,该故障码的产生条件是,当控制单元发出变矩器锁止指令后,变速器输入轴与发动机曲轴的转速差超过 130 r/min,并持续5 s以上,且在同一点火循环中,这种情况至少出现2次。
清除故障码后路试,故障再现。
利用故障诊断仪的特殊功能使离合器锁止,发现转速差为发动机怠速,说明离合器处于完全分离状态。
正常情况下,此时的转速差应为0 r/min。
测量锁止油压,为500 kPa,正常。
图192 发动机扭矩控制曲线
2016.06193),由此判断故障原因是离合器烧毁。
解体变速器检查,发现油液很脏,说明有摩擦材料烧毁了。
检查发现油泵的轴颈上有明显的烧蚀现象(图194),说明变速器经历过高温。
剖开变矩器检查,发现离合器已经完全烧毁。
为了彻底查明故障的原因,又检查了锁止离合器的控制元件,发现相应的柱塞已经出现磨损,这是导致离合器烧蚀的直接原因。
故障排除:修复阀体后更换变矩器及散热器,故障彻底排除。
075图193 锁止离合器的油路
图194 轴颈烧蚀的痕迹图195 换挡电磁阀工作状态。
故事案例读书摘录学习笔记

故事案例,从“学习”到“实战”“学习”到“实战”的距离,到底有多远?大师创造的“四步学习法”1.破除“魔”障。
实例:爱迪生在成功发明灯泡之前,尝试过2000 多次。
有人问他,失败了那么多次,感受如何?爱迪生霸气回应,我从没有觉得失败,因为我找到了2000 多种不能做成灯泡的方法!所以,你看,我们和爱迪生的差别,始于我们对失败的定义。
所以,要留心你的定义!不只是对失败的定义,你还要留心自己对困难的定义,对问题的定义,对理想环境的定义……这些定义决定了你的体验,以及你下一步的行动。
要想前进,你就必须先破除“魔”障。
别让你的定义,限制了你的可能性。
2.每次一小步。
3.先找找“感觉”。
如果你在学习某一讲时产生了共鸣,那么,接下来你需要做的,就是多看几遍,多听几遍,把那种事情已然成真的喜悦和满足感,刻录在心里。
然后,试着和自己的经验相关联,在大脑中想象自己已经做到这些的样子,越清晰越好。
最后,你要把这个视觉化的影像记录下来。
4.“足”量的刻意练习。
项目管理是实战中的学问,要想获得真正的实战效果,你就需要通过行动,反复加深神经系统中的凹痕,直到新的行为,巩固成为新的模式。
实战中的刻意练习找到你心中阻碍你进一步实践的声音,并且直面这些声音。
“如果万事俱备,还要你干吗?”学会对焦,从头到尾把事做成多年一线项目管理实战历练,让我深刻认识到,所有这些问题,冰山下都有同一个源头,那就是“失焦”。
主要包含以下四个方面:1目标的失焦:发起人的预期模糊,目标不清晰,产出无法衡量。
2人力的失焦:项目团队及干系人各自有各自的诉求,无法形成合力。
3计划的失焦:团队成员不知道什么时候该干什么,互相依赖冲突。
4行动的失焦:遇到问题时,你说要这样,他说得那样,没有统一落地的解决方案。
找到了问题的根源,解决办法也很简单,那就是“对焦”。
事实上,项目管理就是带领一群人,从头到尾把事做成。
那么项目管理,它的底层思维就是对焦,也就是把飘在空中“不确定”的想法和规划,变成“确定”的现实。
汽车设计期末笔记总结

汽车设计期末笔记总结1. 汽车设计的背景和发展
- 汽车作为一种交通工具的历史
- 汽车的设计与技术发展
2. 汽车的基本构成部分
- 底盘
- 发动机
- 传动系统
- 悬挂系统
- 制动系统
- 电气系统
- 空调系统
- 内部空间设计
- 外观设计
3. 汽车的设计原则
- 功能性
- 安全性
- 美观性
- 舒适性
- 环保性
- 省能性
4. 汽车设计的流程
- 汽车设计的概念阶段
- 汽车设计的初步设计阶段
- 汽车设计的详细设计阶段
- 汽车设计的样车制造阶段 - 汽车设计的量产阶段5. 汽车设计的技术要求
- 材料的选择和应用
- 制造工艺和成本
- 人机工程学
- 车身动力学
- 风阻和空气动力性能
- 安全性能和碰撞试验
- 环保性能和能源消耗6. 汽车设计的趋势和展望 - 新能源汽车的发展
- 智能驾驶技术的发展
- 汽车。
汽车热管理系统仿真分析与实例解析_笔记

《汽车热管理系统仿真分析与实例解析》阅读札记目录一、内容概述 (2)1.1 背景与意义 (3)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4)二、汽车热管理系统理论基础 (5)2.1 汽车热管理系统的组成 (6)2.2 汽车热管理系统的设计原则 (7)2.3 汽车热管理系统的性能指标 (9)三、汽车热管理系统仿真分析方法 (10)3.1 仿真分析的理论基础 (11)3.2 仿真分析的常用工具 (13)3.3 仿真分析的主要步骤 (13)四、汽车热管理系统实例解析 (14)4.1 汽车发动机热管理系统实例解析 (15)4.1.1 发动机冷却系统 (17)4.1.2 发动机热平衡测试 (18)4.2 汽车车身热管理系统实例解析 (19)4.2.1 车身空调系统 (21)4.2.2 车身隔热性能分析 (22)4.3 汽车动力电池热管理系统实例解析 (23)4.3.1 电池散热分析 (24)4.3.2 电池热管理系统设计 (26)五、结论与展望 (27)5.1 研究成果总结 (28)5.2 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29)5.3 未来发展趋势与展望 (31)一、内容概述引言部分简要介绍了汽车热管理系统的背景及其在汽车行业中日益重要的地位。
随着汽车技术的进步和新能源汽车的普及,热管理系统的性能直接影响到汽车的动力性、经济性、排放性能以及乘坐舒适性。
对其进行深入研究和优化显得尤为重要。
热管理系统基本原理章节详细阐述了热管理系统的组成和工作原理,包括冷却系统、进气系统、排气系统以及电池热管理系统等。
这些系统协同工作,确保发动机、电池等核心部件能在适宜的温度范围内工作。
仿真分析章节重点介绍了计算机仿真技术在热管理系统中的应用。
通过先进的仿真软件,设计师可以在设计阶段预测热管理系统的性能,从而进行早期优化,节省开发时间和成本。
仿真分析还能帮助理解复杂热现象,为实验验证提供有力支持。
实例解析章节通过多个实际案例,展示了仿真分析在热管理系统设计优化中的具体应用。
《汽车性能集成开发实战手册》读书笔记模板

第3章制动性能
3.1电子制动系统概述 3.2电子制动系统动力学理论基础 3.3电子制动系统理论基础 3.4电子制动系统整车集成 3.5展望
第4章操纵稳定性和平顺性
4.1操纵稳定性和平顺性概述 4.2操纵稳定性和平顺性设计理论与方法 4.3操纵稳定性、平顺性及整车开发案例 4.4展望
第5章空气动力学性能
11.1汽车空调性能概述 11.2汽车空调性能设计理论与方法 11.3空调性能开发案例 11.4展望
第12章整车热管理
12.1热管理概述 12.2热管理设计理论与方法 12.3热管理开发案例 12.4展望
第13章座椅舒适性
13.1座椅舒适性概述 13.2座椅舒适性设计理论与方法 13.3座椅舒适性开发案例 13.4展望
作者介绍
同名作者介绍
这是《汽车性能集成开发实战手册》的读书笔记模板,暂无该书作者的介绍。
谢谢观看
7.1整车安全性能概述 7.2汽车安全性能评价法规及标准 7.3汽车安全设计机理 7.4汽车安全集成开发技术 7.5展望
第8章整车可靠性与耐久性
8.1可靠性与耐久性概述 8.2关键技术及应用案例 8.3展望
第9章车内环境品质 第10章整车NVH性能
第11章空调性能 第12章整车热管理
第13章座椅舒 适性
汽车性能集成开发实战手册
读书笔记模板
01 思维导图
03 目录分析 05 精彩摘录
目录
02 内容摘要 04 读书笔记 06 作者介绍
思维导图
本书关键字分析思维导图
汽车
案例
开发
开发
概述
研发
理论
实战
整车
性能 性能
方法
性能
整车
汽车实训课备课笔记

汽车实训课备课笔记(原创版)目录1.汽车实训课的重要性2.实训课的课程内容3.备课过程中的注意事项4.实训课的实际操作与教学反馈正文汽车实训课的重要性汽车行业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汽车已经成为人们日常出行的重要工具。
因此,培养汽车专业技能人才显得尤为重要。
汽车实训课是培养汽车专业技能人才的重要环节,通过实训课的学习,可以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汽车相关知识,提高实际操作能力,为将来的工作奠定坚实基础。
实训课的课程内容汽车实训课的内容丰富多样,涵盖了汽车构造、维修、保养、驾驶等方面。
为了让学生全面了解汽车相关知识,实训课程设置了以下内容:1.汽车基本构造:包括发动机、底盘、车身、电气设备等部分,让学生了解汽车的各个组成部分及其作用。
2.汽车维修技术:教授学生如何诊断汽车故障,掌握维修技巧和方法,学会使用维修设备。
3.汽车保养技术:教授学生如何进行汽车的日常保养和定期保养,提高汽车的使用寿命。
4.驾驶技术:教授学生正确的驾驶姿势和驾驶技巧,培养安全文明的驾驶习惯。
备课过程中的注意事项作为一名中文知识类写作助理,在备课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1.确保教学内容的准确性:实训课程涉及的知识点较多,教师需要对教材进行深入研究,确保教学内容的准确性。
2.结合实际案例:在讲解理论知识时,可以结合实际案例,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3.注重实践操作:实训课程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实践操作,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运用所学知识。
4.制定合理的教学计划: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教学计划,确保学生能够按时完成学习任务。
实训课的实际操作与教学反馈在实训课上,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实践操作。
同时,教师应及时对学生的操作进行指导和反馈,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并加以改进。
教学反馈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了解学生的需求和困惑,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确保教学效果。
学习笔记方法的实用案例分享

学习笔记方法的实用案例分享引言学习是一个无休止的过程,为了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学习笔记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工具。
然而,很多人在学习过程中并没有掌握有效的学习笔记方法,导致记忆效果不佳。
因此,本文将分享一些实用的学习笔记方法的案例,帮助读者提高学习效果并更好地利用笔记进行知识整理和复习。
分类笔记分类笔记是一种将学习内容按照不同主题或类别进行归类的方法。
这种方法适用于需要记忆大量知识点的科目,如历史、地理和科学等。
通过将知识点按照相似的特点进行分类,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记忆这些知识。
案例一:历史分期法在学习历史知识时,可以将历史事件按照时间顺序进行分类。
例如,可以将中国历史分为古代、近代和现代三个阶段,然后在每个阶段中再进行更细致的分类。
对于每个具体的事件,可以记录下相关的时间、地点和重要人物等信息。
通过这种分类笔记的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历史事件之间的因果关系,记忆历史知识更加深刻。
案例二:科学分类法在学习科学知识时,可以根据不同的科学领域进行分类。
例如,物理学可以分为力学、热学、光学等,化学可以分为无机化学、有机化学等。
在每个科学领域中,可以进一步将知识点进行分类,例如力学中可以分为平衡力、运动力等。
通过这样的分类笔记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科学知识的逻辑结构,记忆相关知识更加有条理。
思维导图思维导图是一种将复杂的概念和知识点通过图形化的方式进行展示和整理的方法。
这种方法适用于需要理清思路和概念关系的学科,如数学、哲学和计算机科学等。
通过使用思维导图,我们可以将学习内容可视化,更好地理解和记忆知识。
案例三:数学公式思维导图在学习数学时,很多人会遇到难以记忆的公式。
通过使用思维导图的方法,可以将相关的公式进行整理和连接。
例如,在学习三角函数时,可以用思维导图将不同三角函数的定义和性质进行展示,然后通过连接线将它们联系起来。
这样一来,我们就可以通过思维导图来整体理解和记忆数学公式,而不是孤立地背诵。
《基于ISO26262的汽车电子功能安全:方法与应用》笔记

《基于ISO26262的汽车电子功能安全:方法与应用》读书札记目录一、内容描述 (2)1.1 书籍简介 (3)1.2 ISO26262标准概述 (4)二、汽车电子功能安全基础 (5)2.1 功能安全概念 (6)2.2 ISO26262标准体系 (8)2.3 功能安全等级 (9)三、ISO26262在汽车电子中的应用 (11)3.1 驱动电机控制系统 (12)3.2 电池管理系统 (14)3.3 传感器与执行器 (15)3.4 车载通信系统 (17)四、功能安全方法与技术 (18)4.1 安全需求分析 (19)4.2 安全完整性等级 (21)4.3 故障模式与影响分析 (22)4.4 控制器设计与测试 (24)4.5 人机界面设计 (26)五、案例分析 (27)5.1 案例一 (29)5.2 案例二 (29)六、实践与建议 (30)6.1 企业实施功能安全的步骤 (32)6.2 政策建议与行业标准 (33)七、总结与展望 (35)7.1 本书总结 (36)7.2 未来发展趋势 (37)一、内容描述《基于ISO2的汽车电子功能安全:方法与应用》是一本关于汽车电子系统功能安全的专业书籍,作者通过对国际标准化组织(ISO)2标准的研究和实践,详细介绍了汽车电子功能安全的基本概念、原则、方法和技术。
本书旨在帮助读者深入了解汽车电子功能安全的重要性,掌握相关的理论知识,并能够将其应用于实际的汽车电子系统中。
本书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引言,介绍了汽车电子功能安全的背景、意义和发展趋势;第二部分为ISO2标准概述,详细解读了ISO2标准的体系结构、架构和要求;第三部分为基础知识和方法,包括汽车电子系统的安全性分析、故障模式与影响分析(FMEA)、耐久性测试等方面的内容;第四部分为实际应用案例,通过分析典型的汽车电子系统实例,展示了如何将ISO2标准应用于实际项目中;第五部分为结论和展望,总结了本书的主要内容,并对未来汽车电子功能安全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丰田生产方式的创始人:新乡重夫
2.丰田生产方式总结为:准时生产制(Just in Time),无库存生产方式(Stockless Production),零库存(Zero Inventories)。
3.丰田汽车案例:丰田公司的成功基础在于,一个期望并重视持续改进的企业文化中人员角色的平衡,并佐以注重高附加价值的技术制度。
4.丰田公司的十四项原则,分为四个大类:1,长期理念丰田特不注重着眼与长期的思维,公司高层着重为顾客及社会制造与提高价值 2.,正确的流程方能产生优异成果丰田是一个流程向导的公司,他们从经验中学习什么才是正确的流程,该公司的经理人全心全意信奉的理念是:正确的流程能够使他们实现期望的成果 3,进展职员也事业伙伴,为组织制造价值丰田公司的治理阶层的看法是,他们进展的是人员,不仅仅是汽车。
5.丰田的成就告诉我们稳定的领导力及不看重短期获利的重要性,也讲明理念、流程、人员与解决问题的正确结合能够制造一个学习型的企业。
6.丰田的成功的根源在于,它能培养领导力、团队与文化,而
且它能制定有效策略,建立坚实的供货商关系,以及打造并维持一个学习型企业。
7.
8.完整的精益生产方式必须渗透至企业文化中,大多数实施精益生产的公司其资深治理层并未参与日常的运营作用也持续改进行为,而这些差不多上精益生产方式中极重要的部分。
9.
10.丰田生产方式背后真正的力量是该公司治理层承诺且致力于持续投资于职员,并倡导持续改进的公司文化。
11.丰田生产方式架构屋
12.丰田方式的14项原则
13.长期理念: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