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料基础知识

合集下载

香料香精应用技术基础

香料香精应用技术基础

第三节常用合成香 料及其应用
第一节调香基 1
础知识
第二节香精基 2
本组成
3 第三节香精处
方调配步骤
4 第四节香精的
技术要求
5 第五节香精的
质量检验
第二节香水及香水 香精的分类
第一节香水的发展 历史
第三节香水的生产
第二节化妆品及日 化品用香料、香精
第一节化妆品原料 (含香料、香精)法
规及标准
第三节化妆品与日 化品加香技术
第一节食品 加香相关法
规及标准
第二节食的应

第二节加香 技术在酒类 中的应用
第一节加香技术在饲 料中的应用
第二节加香技术在塑 料制品中的应用
第三节加香技术在纸 制品中的应用
第四节加香技术在涂 料中的应用
第五节新型 加香技术在 纺织品中的
应用
第六节新型 加香技术在 其他领域中 的应用
第一节分子蒸 1
馏技术
第二节超临界 2
流体萃取技术
3 第三节香精微
胶囊技术
4 第四节其他香
料香精工业新
技术应用
5
第五节新技术 在香料香精仪
器分析中的应

附录一香料管理机构、 法规及其缩略语
附录二 QRA对产品 的11种分类
附录三 IFRA实践法 规对所限用物质的标 准
附录四常用合成香料 名称中英文对照表
香料香精应用技术基础
读书笔记模板
01 思维导图
03 目录分析 05 读书笔记
目录
02 内容摘要 04 作者介绍 06 精彩摘录
思维导图
关键字分析思维导图
香料
香精
合成 书
标准
法规

香道基础知识香道养生方法

香道基础知识香道养生方法

香道基础知识香道养生方法香道是通过眼观、手触、鼻嗅等品香形式对名贵香料进行全身心的鉴赏和感悟。

那么你对香道了解多少呢?以下是由店铺整理关于香道知识的内容,希望大家喜欢!香道的古代用途1、药用香做为药用的起源极早,在经典中,就有以牛头旃檀作为药用的记载。

当初提婆达多唆阿阇世王谋杀佛陀,从灵鹫山推下巨石要压死佛陀。

他们的计谋虽然未得逞,佛陀的脚却被碎石击中而流血。

当时的医王侍缚迦为佛陀诊察之后,认为只有以牛头檀栴为医方才能医治。

但是此香极为珍贵稀有,一般拥有的人也只有国王求索时才敢献出。

当时有一个卖香的商人,听说此香能治佛伤,于是甘愿冒着生命的危险,欢喜奉上此香,以此因缘故,而被佛陀授记于未来世当证辟支佛等,名为“栴檀”。

在北宋沈括的《梦溪笔谈》卷九,曾记载苏合香丸可用来治病:“此药本出禁中,祥符中尝赐近臣。

”北宋真宗曾经把苏合香丸炮制而成的苏合香酒,赐给王文正太尉,因为此酒“极能调五脏,却腹中诸疾。

每冒寒夙兴,则饮一杯。

”宋真宗将苏合香丸数篚赐给近臣,使得苏合香丸在当时非常盛行。

此外,在中国的金创药及去瘀化脓等方剂中,乳香、麝香及没药等,都是非常重要的成份。

而现今极为流行的“芳香疗法”,可以说是起源于埃及。

埃及人极为注重卫生,他们发明了能够恢复健康、美容的沐浴法,就是在沐浴之后以香油按摩,来减轻肌肉酸痛,松弛神经。

这原来是用来为木乃伊防腐的技术。

现代许多科学研究也指出,香味有助于人体健康,如耶鲁大学精神物理学中心的学者,指出香薰苹果的气味可以使焦虑的人降低血压,并避惊慌;薰衣草则可以促进新陈代谢,使人提高警觉。

辛辛那提大学相关测验则显示,空气中所加入香气,可以提高工作效率。

这些都使精油等芳香疗法变成极为流行的健身法。

在宋代,也有将香药调入饮食而作成香药果子、香药糖水,并调龙脑、麝香入“龙凰茶园”中。

而制作名贵的墨锭,也常调入龙脑、麝香。

在《武林旧事》卷六中,也有以沈香水饮用的记载。

2、祭祀庆典开始大量丰富使用香的埃及人,最初就是将香运用在繁复的礼拜仪式中,在祭祀的过程中,有时甚至必须燃烧数以吨计的香,乃至死亡时复杂的埋葬和防腐方式也需要用到大量香料和香膏。

调味品类原料(原料基础知识)

调味品类原料(原料基础知识)
烹调应用:主要用于冷、热菜和面点馅心调制。
注意事项:
(1)使用味精要适量,用量过多会有涩味
(2)制作热菜,在菜肴即将出锅的时候加入味精;制 作冷菜时,将味精加入温水融化后再浇在冷菜上
味精——晶体状
味精——粉状
蚝油
外形与特点:蚝油是利用鲜牡蛎干货制品煮的汤汁, 经浓缩后调制而成的一种液体调味品。
别名:干海椒、辣椒干
外形与特点:用各种新鲜尖辣椒干制而成的,其 辣味成分是辣椒碱。外表呈红色,长形尖头如指 状,带有小果柄,表面干瘪,椒果内空,有多粒 黄色种子,扁平状,气味辛辣,刺激性强。
产地:主产于四川、湖南、山东、陕西等
品种:干辣椒主要有朝天椒、线形椒、羊角椒
品质鉴别:以色泽紫红、油光晶亮、皮肉肥厚, 身干籽少、辣中带香,无霉烂无蛀虫为佳
烹调应用:制作甜菜的 主要调味品,如拔丝地 瓜等,也是制作某些面 点馅心的原料。
冰糖
冰糖是白砂糖的再制品。 颜色有白色或微黄色等。 外形为块状的结晶,组 织紧密,不易破碎、杂 质少、晶莹透明,甜味 纯正。
烹调应用:多用于制作 甜菜,如“冰糖莲籽”、 “冰糖银耳”等。
红绵糖
用手工制作的一种食糖。 呈黄褐色、赤红色、红 褐色等,呈粉状,甜度 较大,但不能有焦味。
井盐
(1)是地下咸水熬制而成的。约占总产量的8%。 (2)品种:花盐、巴盐、砧盐、筒盐四种。 (3)产地:主产于四川、云南、湖北等地
池盐
(1)又称“湖盐”。 (2)池盐是从内陆咸水湖中捞取,不经加工即可食用。 (3)产地:主产于青海、内蒙古等地。
矿盐
(1)又称“岩盐” (2)矿盐是从地下岩层开采取得的,约占总产量的1%作用 (3)产地:主产于新疆、青海等地。
按颜色分 红酱油

调香基本知识-概念解析以及定义

调香基本知识-概念解析以及定义

调香基本知识-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调香是一门古老而神秘的艺术,旨在通过混合不同的香料和精油来创造独特的香气。

在过去的几千年里,调香在人类文化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并被广泛用于宗教、仪式、医学和美容等领域。

调香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埃及和古巴比伦时期,那时人们已经开始使用香料和植物提取物来制作香水和香膏。

随着时间的推移,调香逐渐发展成为一门技术与艺术的结合,涉及到各种不同的香料、精油和制作方法。

调香的基本概念是要了解不同香料和精油的特性,包括其香味、挥发性以及相互作用。

一些香料可能具有花香、木香或草本香味,而其他香料则可能有果味或香料味。

通过了解不同香料的特点,调香师可以更好地组合和平衡不同的成分,以创造出独特而令人愉悦的香气。

调香可以根据不同的分类方法进行分类。

常见的分类方法包括按香氛的类型(如花香、果香、木香等)、按调香师的意图(如情感调香、精神调香、性感调香等)以及按制作方法(如蒸馏法、冷浸法等)等。

调香在现代社会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应用领域。

香水、香薰、蜡烛、洗浴产品等都是调香的应用之一。

通过精心调配不同的香氛,调香师可以创造出令人沉醉的香味,给人们带来愉悦和舒适的感受。

未来,调香有着更广阔的发展前景。

随着人们对于个人护理和健康意识的增强,对于天然、有机香料和精油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同时,调香的创新和技术发展也将推动行业的进步,为人们带来更多新颖而独特的香气体验。

总的来说,调香是一门充满艺术与科学的技术,涉及到对香料和精油的深入了解和创造力的发挥。

它不仅可以满足人们对于美好香氛的追求,还有潜力在不同领域发挥创造力和应用价值。

在接下来的章节中,我们将更详细地探讨调香的起源、基本概念以及其在当今社会中的重要性和应用。

1.2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主要是指文章的组织框架和各个部分之间的逻辑关系。

在本文中,文章结构的主要目的是为读者提供一个清晰的脉络,使他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消化所阐述的内容。

在本文中,文章结构可以按照以下方式展开:1. 引言部分: 介绍整篇文章的背景和目标,引起读者的兴趣,激发读者对调香基本知识的关注。

西式烹调工艺与实训1-工艺基础第13周牛布朗汤的制作;西餐香料知识教学教案

西式烹调工艺与实训1-工艺基础第13周牛布朗汤的制作;西餐香料知识教学教案
教 案 首 页
授课题目
第13周牛布朗汤的制作;西餐香料知识
课 时
8
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牛布朗的起源。。
2.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奶和酒的特点及功用。
重点难点及解决方法
重点:牛布朗基础汤的特点。
难点:西餐香料在烹调中的运用。
职业素质
培养手段
加强对学生的职业道德和职业习惯的培养。
教学方法
理实一体化,双语教学。
教学资源
教材、教案、课件。
授课班级
授课时间
班级
时间
教学反思
教学步骤
教 学 内 容
学生
活动
组织教学:
新课导入:
新课讲授:
菜品演示:
学生实操练习
总结评价
作业布置
1、考勤。检查个人卫生及仪容仪表情况。
2、上节课重点、难点提问。了解学生对本节课菜品复习情况。
3、检查本节课原料准备情况。
4、检查工具、用具准备情况
③ 将蔬菜切片,用少量油将其煎制表面棕红色,加入番茄酱炒至棕褐色,滤除油脂倒入汤锅中;
④ 加入香料包、黑椒碎;
⑤ 用小火煮6h。
提示:若将牛骨换成鸡骨则为布朗鸡基础汤。在制作布朗基础汤时,可加入一些碎番茄及蘑菇丁等,以增加汤的色泽及香味。具有色泽棕色,带有骨肉香气的特点。
学生按要求整理仪容仪表,回答问题。
小豆蔻cardamom葛缕子caraway
杜松子Juniper孜然cumin
芝麻sesame香葱chives
三、香草
百里香thyme迷迭香rosemary
他里根tarragon鼠尾草sage
牛膝草marjoram阿里根奴oregano
番红花saffron香叶bay leaf

调香三值理论基础

调香三值理论基础
?自古以来调香师基本上靠经验工作数学好象与调香师无缘调好一个香精以后算一算各个香料在里面所占的百分比例仅仅用到加减乘除四则运算小学里学到的数学知识就已够用了这跟其它艺术没有什么两样不会五线谱不懂1234567的人也能唱出动人的歌儿也能奏出美妙的曲子但是如果学会五线谱对乐理懂得多一些肯定会唱得更好演奏得更美妙
• 有的用香厂家喜欢用买进来的香精“二 次调香”自己调配再用,在没有掌握一
定的诀窍时其实很难调出高水平的“作
品”。这里提供一个非常有用的实验技
巧:采用黄金分割法!具体做法是:让
两个香精的“计算香比强值”之比等于 0.618:0.382=1.618或0.382:0.618=0.618。 下面举一个例子说明:
• 留香值在用英文字母“L”表示
香品值
• 香料本来是无所谓“品位”的,比如说吲哚 吧,直接嗅闻之就象鸡粪一样的恶臭,稀释 到1%以下的浓度时却有茉莉花一样的香气! 其实大部分香料直接嗅闻时香气都不好,稀 释以后也不一定都变好。各种香料的香气是 在调配成香精时发挥它的作用的,使用不当 不但发挥不了作用,有时反而会破坏整体香 气!因此如果要给每一个香料一个“品位值” 的话,只能放在一个香气范围内考察它的 “表现”,例如乙酸苄酯一般都用于调配茉 莉香精使用,我们就看它本身象不象茉莉花 香,很象的话“分数”给得高一些,不太象 的话“分数”就给得低一些。“香品值”概 念就是按这个思路创造出来的。
• 事情并没有这么简单!
• 众所周知,乙基香兰素的香气强度比香兰素强 3倍左右,可是在有些资料里乙基香兰素的阈
值却比香兰素高!甲位突厥酮在水中的阈值是 0.002ppb,乙位突厥酮在水中的阈值是1.5100ppb,二者的香气强度绝不可能相差750倍 以上!水杨酸甲酯在水中的阈值是40,石竹烯 在水中的阈值是64,而二者的香气强度一般认 为相差10倍以上!这些例子都说明香气强度与 阈值不存在一定的数学关系。

香文化基础知识培训课件

香文化基础知识培训课件
详细描述
香在日常生活中具有提神醒脑、美化环境的作用,同时也是一种高雅的文化和艺术表现形式。在宗教仪式中,香 被用作沟通神灵、净化心灵的媒介。在医疗保健方面,某些香料具有药用价值,能够舒缓身心、缓解病痛。此外 ,高品质的香也是一种经济价值的体现,成为人们追求美好生活的一种方式。
香的原料与制作
02
香的原料种类
04 香文化与传统文化
香在宗教文化中的地位
01
02
03
佛教用香
在佛教中,香是重要的修 行工具,用于表达对佛陀 的敬意和净化心灵。
道教用香
道教中,香是沟通神灵的 媒介,常用于祭拜和祈福 仪式。
伊斯兰教用香
在伊斯兰教中,香是必不 可少的,用于净化环境和 表达对真主的敬仰。
香在文学艺术中的体现
诗词歌赋
古代文人墨客常以香为题材,创 作出许多优美的诗词歌赋。
绘画雕塑
香的形象也经常出现在绘画和雕 塑作品中,作为美好和优雅的象 征。
香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家居熏香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常用香来净化空气、驱蚊虫、提升家居 氛围。
礼仪用香
在一些重要场合,如婚礼、葬礼等,香是必不可少的礼仪用 品。
05 香文化的发展与展望
作的产品。这些产品将香文化与其他文化元素相结合,为消费者带来全
新的体验。
03
全球视野
随着全球化的进程,各国香文化之间的交流与融合更加频繁。各种不同
国家和地区的香料、制香工艺和香品相互传播,丰富了全球的香文化。
未来香文化的发展方向与展望
科技创新
未来香文化将更加注重科技创新,利用先进的技术手段改进制香工艺和香品的品质。同时 ,科技也将为香文化的传播和发展提供更多可能性。
可持续发展

配方中调味调香的基本原理

配方中调味调香的基本原理

1 .常见的味觉现象⑴味觉的增强现象一种味感因另一物质的存在而显著增强。

如味精与I+G共用能相互增强鲜味,在1%NaCl溶液中加0.02%MSG,另一份加0.02%I+G,两者只有咸味而无鲜味,但两者混合就有强烈的鲜味。

因此I+G的加入可以减少味精的用量,既提高了质量又降低了成本。

核甘酸与肉类香精并用时不仅可以抑制异味而且呈现出强烈的肉味。

⑵味觉的对比现象一种呈味物使另一种不同味的物质,味道变得更强。

如咸味与甜味(在100mL水中加入15g的糖,再加入17mg的盐,会感到甜味比不加盐时要甜)、咸味与鲜味。

在鲜味剂中加盐使溶液更鲜美。

加入某些香辛料能烘托肉类香精的香气,使肉香味更浓。

在辣味料中加入少量香油更突出了辣椒的香气。

⑶味觉的掩盖现象一种物质使某种味明显减弱。

如味精掩盖苦味和咸味及酸味、砂糖掩盖咸味、姜葱掩盖腥味、花椒肉桂等掩盖异味等。

在制作酱包时,肉的腥膻味可以加入料酒、醋而除去。

酵母精含有特殊的酵母味而造成调味上的困扰,可以加入丁香或胡椒而除去.水解蛋白由于受制造工艺的限制有时后味带有化学气味或不爽的气息,可以加入少量的洋葱精油或姜使水解蛋白扬长避短而清爽鲜香。

⑷味的派生现象两种味的混合,会产生出第三种味,所谓“五味调和百味生”就是这个道理。

如豆腥味与焦苦味结合,能够产生肉鲜味;姜蒜与辣椒加糖与醋在油中加热产生鱼香味;炒鸡蛋加上醋产生蟹味;花椒和辣椒在热油中炸香再加葱、蒜、糖、醋后称之为怪味;当白糖、料酒、酱油、甜面酱等调配又可制成叉烧味。

2 .食品的理化状态对味觉的影响⑴粘稠度和细度对味觉的影响粘稠度高的食品可延长食品在口腔内的粘着时间,使滋味感觉时间延长。

细腻的食品可美化口感,使得更多的呈味粒子与味蕾接触,味感更丰满。

因此在汤料中可适当添加增稠剂。

⑵油脂对味觉的影响大多数风味物质都可部分溶解于脂肪,由于味道的化学结构不同及脂肪酸的链长度差异,使得味道成分在油态和水态彼此分离。

溶于水的味首先释放,并很快消散,后释放出来的是溶于脂肪的味,导致连续的味道的感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