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与海鸥公开课教案

老人与海鸥公开课教案
老人与海鸥公开课教案

《老人与海鸥》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以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的能力。

2、抓住重点语句,体会老人与海鸥之间如亲人般的感情。

教学重难点:体会老人与海鸥亲人般的感情。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板书课题。

1、请同学们先欣赏一首歌曲《一个真实的故事》,(教师独白……)(课件)据说那只被她救起的丹顶鹤,也因为再也见不到那个女孩,最终抑郁而死。其实,动物和人一样都有感知爱的灵性,今天,老师将和大家一起走进21课《老人与海鸥》,相信同学们的心灵会再次受到震撼。

2、板书课题:21老人与海鸥

3、简介“海鸥老人”。(课件)

二、快速走进课文,整体感知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快速读文,看看课文给我们展现了几幅动人的画面

(老人喂海欧海欧送老人)

2、哪一幅画面最让你感动?(第二幅)

三、品读感人的一幕

1.读课文,把描写感人的一幕的句子画出来。

2.指名反馈。

⑴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一群海鸥突然飞来,围着老人的遗像翻飞盘旋,连声鸣叫,叫声和姿势与平时大不一样,像是发生了什么大事。

⑵意想不到的事情又发生了——过了一会儿,海鸥纷纷落地,竟在老人遗像前后站成了两行。它们肃立不动,像是为老人守灵的白翼天使。

⑶更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当我们不得不收起遗像的时候,海鸥们像炸了营似的朝遗像扑过来。它们大声鸣叫着,翅膀扑得那样近,我们好不容易才从这片飞动的白色旋涡中脱出身来……

3、师生导读。

四、学习“老人喂养海鸥”的部分

为什么海鸥和我们就没有这样的表现,唯独和这位老人这么亲密。请大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1-13自然段,看看老人的哪些举动打动了海鸥的心?勾画老人爱海鸥的句子,细细地品读,同桌讨论、交流。

1、“他背已经驼了,穿一身褪色的过时布衣,背一个褪色的蓝布包,连装鸟食的大塑料袋也用得褪了色……”

2、“老人把饼干丁很小心地放在湖边的围栏上……飞成一篇有声有色的乐谱。”

3、“在海鸥的鸣叫声里,老人抑扬顿挫地唱着什么。侧耳细听,原来是亲昵得变了调的地方话──‘独脚’‘灰头’‘红嘴’‘老沙’‘公主’……”

4、“海鸥最重情义,心细着呢……你看他那小模样!啧啧……”

总结:因为老人无微不至地关心海鸥,所以出现海鸥送老人悲壮的一幕画面,让人们为之感动。

板书:万物都有感知爱的灵性”。

五、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等有关规定,捕杀野生动物是违法行为。

板书设计:

老人喂养海鸥

21 老人与海鸥万物都有感知爱的灵性”。

海鸥送别老人

部编版小学语文《老人与海鸥》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

老人与海鸥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老人与海鸥之间深厚的感情。 2.在感受人与动物之间真挚感情的同时,学习如何把这种感情真实、具体地表达出来,并进行语言积累。 教学重点: 练习用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抓住描写老人神态、动作和语言以及描写海鸥动作的重点语句,体会蕴涵其中的深厚感情,并揣摩作者是如何把老人与海鸥之间的感情写具体。 教学准备: 1.收看关于动物方面的科普电视,尤其是关注海鸥。 2. 收集关于“海鸥老人”吴庆恒的资料。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学习七单元导读,明确学习要求 (对于每一单元的导读是很有必要让学生了解的,他们会明确这一单元课文的主题是什么,也会运用其学习方法进行学习,这样,学生的学习方法、学习目标都比较明确,有助于他们的自主学习。) 二、导入新课 和人一样,动物也有自己的爱憎、自己的情怀。在这一单元,我们将走进动物丰富的情感世界,去感受它们与人之间真挚的情感。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学生通读全文,看看在预习的基础上还有哪些字词没弄懂的? 2.小组交流,教师注意巡视,收集学生学习情况,以便进行指导。 3.集体交流:小组内未解决的问题提出来,大家帮忙解决。 4.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可引导学生把课文分作两部分:一段(1-13自然段):通过老人喂海鸥、呼唤海鸥的名字、与海鸥亲切地说话等事例表现了老人对海鸥无私的爱。 二段:(14-19自然段)老人死后,海鸥在老人遗像前翻飞、盘旋、肃立、鸣叫等悲壮画面,展示了海鸥对老人的那份令人震撼的情。 三、再读课文,质疑 1.学生用比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思考:课文中哪些地方,你特别感动?或者哪些地方你有疑问。在文中标注出来。 2.小组交流。 3.集体交流学生的疑问。教师注意收集、整理。 四、作业:书写生字 第二课时 一、导入 这节课,让我们走进老人与海鸥的世界,去感受动物与人的真情。 二、读思结合,学习1至13自然段 1.从哪些地方你能体会到老人与海鸥之间的深厚感情,勾画出相关的语句,进行批注。 2.集体交流:抓住重要段落,进行理解。

《老人与海》优秀教案设计

《老人与海》优秀教案设计 《老人与海》优秀教案设计 教学要求 1.认识6个生字,学会10个生字,积累“海鸥、褪色、瞻仰”等词语。 2.理解课文内容,抓住描写老人神态、动作和语言及描写海鸥动作的重点语句,体会蕴含其中的深厚感情。 3.在感受人与动物之间真挚感情的同时,学习如何把这种感情真实、具体地表达出来,并进行语言积累。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最后四个自然段。 教学重点:抓住描写老人神态、动作和语言及描写海鸥动作的重点语句,体会蕴含其中的深厚感情,并揣摩作者是如何把老人与海鸥之间的感情写具体的。 教学难点:懂得动物和人类是好朋友,激发学生热爱动物、保护动物的思想感情。 课时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读通课文,整体感知,学习并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积累词语。 2.理清的条理,了解故事的大概内容。 3.初步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学习并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积累词语。 教学难点:理清的条理,了解故事的大概内容。 教具准备:生字词语卡片(或)。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导质疑 1.教师:一位慈祥的老人坐在水边,面带微笑,手捧鸥食伸向空中,红嘴鸥在他手上啄食,在他身边蹁跹环绕……这一幅人鸥和谐相处的美丽画面在这里永久定格。在昆明翠湖公园湖畔有一位老人的青铜雕塑,名字就叫“海鸥老人”。 这位老人叫吴庆恒。他生前孤身一人,每年冬天飞抵昆明的红嘴鸥是他唯一的寄托。每当红嘴鸥“驾临”,老人天天徒步十多公里进城给它们喂食,和它们嬉戏,风雨无阻。老人每月308元的退休工资有一半以上都用来给海鸥买吃的,为此,老人平时几乎舍不得花一分钱坐公交车。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老人与海鸥》这篇,为我们讲述了这样一个真实的、动人的故事。 2.教师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 3.引导学生质疑,教师归纳中心问题。 ⑴这是一个怎样的老人? ⑵老人与海鸥之间到底发生了怎样动人的故事? ⑶“我们”为什么要把老人喂海鸥的照片放大,带

部编版小学语文《老人与海鸥》优质课教学设计

《老人与海鸥》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想象句子所描绘的画面,感受到老人与海鸥之间的默契。 2.品味感悟老人的动作、语言、外貌描写,感受老人对海鸥之间的浓浓亲情。3.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设计意图】 “语文情智课堂”是我所理想语文课堂。文本的情感和学生的情感初体验是课堂教学的起始点,通过沉入语词,朗读自悟,联系文本读出画面,读出感情。抓住重点词深度感悟、巧妙激发和有效提升文本情感内涵。让教学富有画面性,让文本的情感散在课堂每个角落,拨动学生情感的琴弦,最后使学生的情感与文本的情感形成共鸣,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 (一)板块设计 整堂课围绕情感主线设计,第一部分从海鸥对老人令人意想不到的举动,体会海鸥的悲伤和不舍的心情,激起学生的疑问:“海鸥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举动和情感?”第二部分深入研读老人对海鸥的深情。从老人喂养海鸥的动作、语言、外貌描写、时间长度,层层深入地体会老人对海鸥像亲身儿女一样。第三部分回到海鸥送别老人的画面,体会老人与海鸥的浓浓亲情。 (二)学习策略 从学习策略上看。联系生活实际谈喂养方式不同,通过体会读,师生对读,男女生对读,读出画面感。唤海鸥,从个别读到齐读感受老人的亲昵。外貌描写抓住“三个褪色”谈体会,师补充老人退休的经济状况,用“褪色的是老人的衣

物,永不褪色是什么?”这个问题将老人的形象拉深,凸现人物对海鸥深深的爱。最后从时间维度,感受老人对海鸥不离不弃的爱。通过想象最后一次相聚的画面,学生写话,挖掘老人与海鸥的内心情感,使学生的情感体悟与文本产生共鸣。感受人与动物的不离不弃的浓浓亲情。 一、导入新课——海鸥的举动 师:和人一样,动物也有自己的情怀和智慧。今天我们继续走进海鸥与老人之间丰富的情感世界。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海鸥的举动令人意想不到。让我们用朗读来再现当时的画面。(生读) 师:从海鸥的举动中,可以体会出怎样他们的心情?此时,你的脑海里最想问的问题是什么?师:是啊,这位老人究竟为海鸥做过些什么呢?海鸥会这样恋恋不舍地为老人守灵? 二、研读课文——老人对海鸥 请同学们默读课文1—13自然段,用波浪线划出来,等下交流。 生默读,交流初步体会。(生畅谈感受,从各个角度) 是啊,老人十年如一日喂养海鸥,给海鸥起名字,谈起海鸥就生动起来,和海鸥像亲人样。 (一)动作描写——喂海鸥 文中有个老人喂养海鸥的细节不可忽略,你能找到吗? 仔细读第三自然段,想想老人喂养海鸥和一般人有什么不同呢? 老人把饼干丁很小心地放在湖边的围栏上,退开一步,撮起嘴向鸥群呼唤。

老人与海鸥公开课教案

21 老人与海鸥 【设计理念】 《老人与海鸥》这篇课文讲述了一个非常感人的故事。一位老人十几年如一日,每天步行二十余里,风雨无阻给海鸥送餐;他视海鸥为儿女,熟悉它们的样子,懂得它们的语言,了解它们的情感。老人去世,海鸥为他举行特殊的葬礼。所以本课时的教学,我将引领学生们走进文本,走进老人与海鸥那震撼的情感世界中,感悟文本内容,让学生在品味重点词句与想象中充分感受老人与海鸥之间的亲情,感悟大自然的和谐之美,同时以“情”为线索,以“读”为手段,使学生乐读,在读中理解,在读中感悟,在读中生情。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人与海鸥的浓浓亲情。 2、抓住课文的重点词句,体会句子的意思,并揣摩作者是如何把老人与海鸥之间的感情写真实、写具体的。 【教学重难点】 体会蕴含老人与海鸥的深厚感情,并揣摩作者是如何把老人与海鸥之间的感情写具体的。【学情分析】 对于六年级学生来说,经过几年的学习,他们已经积累了一些学习课文的方法,也具备了一定的理解能力,但让学生从理解老人对海鸥无私的爱到海鸥对老人的那份令人震撼的情,其理解的深度、情感的厚度、心灵的广度,对于小学生却不太容易领悟得深刻,这就要求老师充分发挥引领作用。 【课时安排】 第一课时:初读课文,理清课文的条理,品读“老人喂海鸥”,感悟老人对海鸥亲人般的爱。第二课时:品读“海鸥送老人”,感悟海鸥情。 第二课时 一、导入。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21课《老人与海鸥》,让我们再次走进老人与海鸥的世界,去感受动物与人的真情。请齐读课题。 二、展示学习目标: 三、回顾“老人喂海鸥” 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在课文的第一部分中老人与海鸥相依相随的情景一定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那些温馨的画面一定让你想起了课文中的那句话。 十多年了,一到冬天,老人每天必来,海鸥,海鸥,海鸥,和海鸥就像亲人一样。

《老人与海鸥》优质课教案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自学?塑、饼、谱、抑、挫、歇、吉、营?8个生字,正确读写并理解?抑扬顿挫、乐谱?等词语。 2.练习以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能概括地说说老人与海鸥之间感人故事。 3.学习课文1—13段,抓住重点词句,在读中体会老人的深情;学习作者抓住人物外貌、动作、语言等描写把老人爱海鸥的真挚感情写具体、生动的表达方法。 教学重难点 练习用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抓住描写老人外貌、动作、语言神态等方面的重点词句,体会老人爱海鸥的真挚情感;初步了解并学习作者是如何把老人爱海鸥的真挚情感写具体、写生动的。 教学准备 学生:预习课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检查预习,导入新课 1.听写课后生字,检查预习。 2.从课题入手,初步认识到老人与海鸥的特殊关系,为后文的学习营造?意想不到?的氛围。 二、初读感知,引导质疑 1.速读课文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2.出示?意想不到?的图文,启发学生质疑:为何会发生这种意想不到的事。 三、精读课文,感悟亲情 1.我们一起走进课文1到13段寻找答案,请你仔细默读这部分内容,拿起笔,用横线勾画出令你印象深刻的句子并尝试写写体会。 2.生默读思考,圈画批注。

3.交流重点语句。 (一)预设一 ?他背已经驼了,穿一身褪色的过时布衣,背一个褪色的蓝布包,连装鸟食的大塑料袋也用得褪了色。? (1)指导学生在读中抓住?每天??步行??二十余里??褪色?等词语,感悟老人生活节俭,但却数十年如一日来喂海鸥有多么不容易;初步体会作者运用外貌描写的作用。 (2)老师补充介绍喂鸥老人生活拮据的故事,引导学生更深入地体会到老人对海鸥那份与众不同的爱。 (3)小结:老人无私的付出,一定打动了海鸥的心。 (二)预设二 ?老人把饼干丁很小心地放在湖边的围栏上……飞成一篇有声有色的乐谱。? (1)引导学生抓住这段话中最令自己心动的细节,从动作描写中体会老人对海鸥无微不至的照顾。 (2)也许打动海鸥心灵的还有老人的这份细心。正是这份细心的呵护,才换来了海鸥的信任,也才有了这样一幅颇富诗意的画面。 (3)创设情境朗读。 (三)预设三 ?在海鸥的鸣叫声里,老人抑扬顿挫地唱着什么。侧耳细听,原来是亲昵得变了调的地方话──‘独脚’‘灰头’‘红嘴’‘老沙’‘公主’……? (1)理解?抑扬顿挫、亲昵?的意思。 (2)联系生活实际,想想有谁亲昵地跟你说过话。 (3)老师创设情境,让学生也用这样的语气、语言对海鸥们说说话。 (4)小结:这亲昵的语言里全是关爱,海鸥怎能不被打动呢? (四)预设四 ?海鸥最重情义,心细着呢……你看他那小模样!啧啧……? 1.从这段话中你读出了什么?(理解老人在谈海鸥时的幸福,对海鸥的牵挂。) 2.指导读好拟声词?啧啧?。 四、总结梳理,书写情感

《老人与海鸥》优质课教学设计

《老人与海鸥》教学设计 高平十三小:刘秀霞 学习目标: 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3.抓住描写老人神态、动作和语言的语句来体会老人对海鸥儿女般的爱。 重点难:品味语言,领悟语言背后所藏的深意。 教学内容: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提示课题 1.你见过哪些鸟? 2.海鸥简介 3.提示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一)老人与海鸥的关系: 老人——海鸥;海鸥——老人(试着在横线上填上一字)(二)你会认吗 1. 乐谱塑料亲昵瞻仰 2.撮嘴呼唤扇动翅膀 抑扬顿挫翻飞盘旋

啧啧称赞肃立不动 亲昵说话白色旋涡 三、聚焦老人,感悟亲人 (一)外貌:俭朴——动力:爱(插入一分钟速读:吴庆恒老人资料) (二)老人为海鸥做了哪些事? 1.喂海鸥: 动作的娴熟,配合得默契(爱与依赖,往往创美好的境界!) 2.唤海鸥:了解海鸥 3.谈海鸥:最重情义,精神慰藉 (三)深情讲述: 老人的眼里,心里,时时都想着海鸥们。他们每个冬天,都和谐相伴。翠湖的海鸥也越来越多。可是,有一天,老人没来,第二天老人还是没来,直到第三天的时候,老人才步履蹒跚地来了。在喂海鸥的时候,他再也不像以前边走边放食物,而是坐到了地上,身子弯成了弓形。这三天,老人只是吃了一碗面,觉得好点了,就起赶来看海鸥了。没想到这一看竟成了永别……从此,翠湖畔再也看不到这位衣着俭朴、与海鸥相依相伴的老人了 1.同学们,当听到这个噩耗时,你们的心情怎样? 2.当被老人像亲人一样照顾的海鸥们知道这一切,又会怎

样表现呢? 3.海鸥为什么会有如此异常的举动呢? 四、作业布置 1.抄写课文中的生字新词和自己喜欢的句子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描写海鸥的句子 3.课外阅读《军犬黑子》 五、板书设计 21 老人与海鸥 老人—爱—海鸥 海鸥—送—老人

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老人与海鸥公开课优质课教学设计教案精品

人教版六年级21《老人与海鸥》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抓住课文中展现老人与海鸥深情的画面,抓住海鸥的外在表现体会海鸥的内心世界,深入感受老人与海鸥之间的亲情。初步揣摩文章的表达方式。 3.懂得动物也是有灵性的,万物都有感知爱的灵性。 二、教学重点 品味感悟课文的优美语言,感受人与鸟的浓浓亲情。 三、教学难点: 在充分阅读课文的基础上,体会课文所表达的感情,揣摩作者是如何把老人与海鸥的感情写真实、写具体的。 四、教学方法: 边读边悟、合作交流 五、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课前预习课文,搜集海鸥的图片资料。 六、课型:新授 七、教学时间:1课时 八、教学过程 (一)感知课文,酝酿人鸥亲情。 1.出示图片,认识红嘴鸥。齐读课题,从课题入手,初步认识到老

人与海鸥的特殊关系,为后文的学习营造“意想不到”的氛围。 2.快速阅读课文,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 ①检查词语的认读: 撮嘴呼唤亲昵说话抑扬顿挫应声而来啧啧称赞相依相随 白翼天使盘旋翻飞连声鸣叫肃立不动瞻仰遗容白色旋涡 ②用精练的语言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抓住主人公的主要事件) ③这个故事带给你怎样的感受?(用精炼的语言表述自己的看法) ④如果在读书中能提出自己的疑惑就更棒了,鼓励学生尽情提问。(二)品味语言,感悟人鸥亲情。 1.人与动物的故事读过很多,但老人与海鸥的故事还是带给了我们一份与众不同的感受。带着这样的感受走进课文,默读1——13自然段,边读边想,老人的哪些举动打动了海鸥的心,用横线画下来,并在旁边写上自己的感受。 2.生自学后交流。 3.为什么海鸥和这位老人这么亲密,老人的哪些举动感动了海鸥?交流重点语句: 预设一:朋友告诉我,这位老人每天步行二十余里,从城郊赶到翠湖,只为了给海欧送餐,跟海鸥相伴。 (1)指导学生在读中抓住“每天”“步行”“二十余里”“褪色”等词语,感悟老人生活节俭,但却数十年如一日来喂海鸥有多么不容易。

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七组:21老人与海鸥》公开课教学设计_1

《老人与海鸥》教案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生字新词,理解“抑扬顿挫、期盼”等词语。 2.通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3.学习第一部分,体会老人对海鸥亲人般的感情,揣摩作者是怎样把这种感情写真实,写具体的。 教学重点: 了解课文主要内容,体会老人对海鸥亲人般的感情,揣摩作者是怎样把这种感情写真实,写具体的。 教学难点: 体会老人对海鸥亲人般的感情,揣摩作者是怎样把这种感情写真实,写具体的。 教学准备:学生课前预习,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1.多媒体展示图片,认识海鸥。 2.多谋体展示老人塑像:简介老人。 二、检查预习情况。 1.课文记述了一件什么事? 2.老人与海鸥的关系如何呢?用书上哪一句话来说明这种关系?(板书:亲人) 3.文章围绕“亲人”写了哪两个场景?(板书:爱送)

4.理解课文层次。 三、读句品词,感受老人对海鸥的亲情。 默读课文1至13自然段,把你觉得最能体现老人对海鸥像亲人一样的句子划下来,再好好体会体会,并批注在书上。 1.交流读书情况。 指明学生回答,学生回答老师板书。(喂送唤谈) 2.从具体句子仔细体会老人对海鸥亲人般的感情。 ①出示句子: 他背已经驼了,穿一身褪色的过时布衣,背一个褪色的蓝布包,连装鸟食的大塑料袋也用得褪了色。 朋友告诉我,这位老人每天步行二十余里,从城郊赶到翠湖,只为了给海鸥送餐,跟海鸥相伴。 a.作者抓住了老人外貌的什么特点来写的?(褪色),作者连用了三个“褪色”,从这三个“褪色”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b.这位老人是怎么来给海鸥喂餐的呢?你从哪些词语体会到老人对海鸥深深的爱? ②.出示句子: 老人把饼干丁很小心地放在湖边的围栏上,退开一步,撮起嘴向鸥群呼唤。立刻便有一群海鸥应声而来,几下就扫得干干净净。老人顺着栏杆边走边放,海鸥依他的节奏起起落落,排成一片翻飞的白色,飞成一篇有声有色的乐谱。 a.这位老人,这么远赶来,给海鸥送餐,老人是怎样喂海鸥的?女同

老人与海鸥公开课教案

《老人与海鸥》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以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的能力。 2、抓住重点语句,体会老人与海鸥之间如亲人般的感情。 教学重难点:体会老人与海鸥亲人般的感情。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板书课题。 1、请同学们先欣赏一首歌曲《一个真实的故事》,(教师独白……)(课件)据说那只被她救起的丹顶鹤,也因为再也见不到那个女孩,最终抑郁而死。其实,动物和人一样都有感知爱的灵性,今天,老师将和大家一起走进21课《老人与海鸥》,相信同学们的心灵会再次受到震撼。 2、板书课题:21老人与海鸥 3、简介“海鸥老人”。(课件) 二、快速走进课文,整体感知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快速读文,看看课文给我们展现了几幅动人的画面 (老人喂海欧海欧送老人) 2、哪一幅画面最让你感动?(第二幅) 三、品读感人的一幕 1.读课文,把描写感人的一幕的句子画出来。 2.指名反馈。 ⑴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一群海鸥突然飞来,围着老人的遗像翻飞盘旋,连声鸣叫,叫声和姿势与平时大不一样,像是发生了什么大事。 ⑵意想不到的事情又发生了——过了一会儿,海鸥纷纷落地,竟在老人遗像前后站成了两行。它们肃立不动,像是为老人守灵的白翼天使。 ⑶更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当我们不得不收起遗像的时候,海鸥们像炸了营似的朝遗像扑过来。它们大声鸣叫着,翅膀扑得那样近,我们好不容易才从这片飞动的白色旋涡中脱出身来…… 3、师生导读。 四、学习“老人喂养海鸥”的部分 为什么海鸥和我们就没有这样的表现,唯独和这位老人这么亲密。请大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1-13自然段,看看老人的哪些举动打动了海鸥的心?勾画老人爱海鸥的句子,细细地品读,同桌讨论、交流。 1、“他背已经驼了,穿一身褪色的过时布衣,背一个褪色的蓝布包,连装鸟食的大塑料袋也用得褪了色……” 2、“老人把饼干丁很小心地放在湖边的围栏上……飞成一篇有声有色的乐谱。”

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老人与海鸥公开课优质课教学设计教案 (1)

人教版六年级《老人与海鸥》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习8个生字,正确读写并理解“塑料、饼干、节奏、乐谱、吉祥、抑扬顿挫”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老人与海鸥之间深厚的感情。 3.抓住课文的重点词句,体会句子的意思,并揣摩作者是如何把老人和动物之间的感情写具体的。 教学重点: 抓住描写老人神态、动作和语言及描写海鸥动作的重点语句,体会蕴含其中的深厚感情,并揣摩作者是如何把老人与海鸥之间的感情写具体的。 教学难点: 懂得动物和人类是好朋友,激发学生热爱动物、保护动物的思想感情。 一、以词串文,理清文脉。(在预习的基础上) 1.师: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21课,老人与海鸥。生读题。 2.师:同学们已经预习过课文,老师这里还有一些课文中的词语,看看你们是不是会读?出示两组词语 撮嘴呼唤抑扬顿挫亲昵说话啧啧称赞 翻飞盘旋连声鸣叫白色旋涡肃立不动 学生自己试读——个别读——齐读,边读边想象画面。 3.上一组词是写?用上这四个字说一说老人与海鸥的事情。板画箭头。生说完,归纳板书:喂。是课文的1—13自然段。 下一组词写?来说说海鸥对老人的事情。板画箭头。

生说完,归纳板书:送。是课文的15—17 过渡:老人到底做了些什么,令海鸥这样做呢? 二、品味“喂食”,感受“亲情”。 1、请读课文1—13自然段,做好标记或者批注。 2、交流。 (1)“老人把饼干丁……” (2)“老人顺着栏杆边走边放,海鸥依他的节奏起起落落,排成一片翻飞的白色,飞成一篇有声有色的乐谱。” 透过这样的文字,你看见了什么景象? 生自由讲感受。 师:根据乐谱,我们可以哼出美妙的歌,它是静止的;而老人喂海鸥的场景却是灵动的,我们可以联系文中的“节奏”这个词来体会。 (老师带领学生拍击节奏,并体会老人给海鸥喂食的节奏。) 无论是快还是慢,海鸥总能领会老人的心意,他们之间配合得如此默契,这不正是有起有伏的乐章?想象这样的画面,再来读读这道独特的风景。(3)“在海鸥的鸣叫声里,老人抑扬顿挫地唱着什么。侧耳倾听,……”“亲昵”? 平时,谁会亲昵地呼唤你?你学着亲人喊你的样子,也来喊喊这些海鸥的名字吧。(指一组依次喊,男生女生依次喊。) 声音有高有低,有轻有重,多好听啊,这就是抑扬顿挫。正因为这熟悉和信任,所以形成了翠湖边这奇妙的风景。再读“乐谱”句。 (4)“看来它就是独脚,老人边给它喂食……”

2018年市级优质课教学设计

2018年市级优质课教学设计 老人与海鸥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老人与海鸥之间深厚的感情。 2.在感受人与动物之间真挚感情的同时,学习如何把这种感情真实、具体地表达出来,并实行语言积累。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这节课,让我们走进老人与海鸥的世界,去感受人与动物的真情。 二、读思结合,学习第一部分 1.从哪些地方你能体会到老人与海鸥之间的深厚感情,标画出相关的语句,实行批注。 2.集体交流:抓住重要段落,实行理解。 (1)他的背已经驼了,穿一身褪色的过时布衣…… 从老人的外表描写,你能感受什么? 老人很俭省,却无私地对海鸥付出,这是源于老人对海鸥的爱。

(2)老人把饼干丁很小心地放在湖边的围栏上,退开一步,撮起嘴向鸥群呼唤。立刻便有一群海鸥应声而来,几下就扫得干干净净。老人顺着栏杆边走边放,海鸥依他的节奏起起落落,排成一片翻飞的白色,飞成一篇有声有色的乐谱。 老人的动作是那么娴熟,与海鸥之间的配合是那么默契、和谐。抓住“扫”字,说明作者把鸥群吃食物的样子写得生动传神。通过海鸥飞翔的美丽情景,感受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动人情景。 (3)在海鸥的鸣叫声里,老人抑扬顿挫地唱着什么。侧耳细听,原来是亲昵得变了调的地方话——“独脚”“灰头”“红嘴”“老沙”“公主”……通过朗读,我们能够感知老人对海鸥的亲昵,对海鸥的爱。 3.再读第1~12自然段,读出自己的体会和感受。指导朗读,感受老人对海鸥的爱。 三、学习第二部分 1.读第13~17自然段,思考:安放老人遗像的地方发生了什么意想不到的事情?结合课文内容,跟同学讨论,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事情? 自主学习后汇报一下“意想不到的事情”。(一群海鸥突然飞来,围着老人的遗像翻飞盘旋,连声鸣叫;轮流飞到老人遗像前的空中;海鸥纷纷落地,竟在老人遗像前后站成了两行,肃立不动;我们收遗像时,像炸了营似的朝遗像扑过来。) 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事情?(因为海鸥和人一样,也是有感情的,而且很丰富,它们和老人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它们失去了一位“亲人”,感到伤心、难过。)

《老人与海鸥》优质课教案设计

《老人与海鸥》优质课教案设计 《鸥》优质课设计【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0个会写字,6个会认字及9个。 2、有感情地朗读。通过理解课文具体的语言文字,体会老人与海鸥之间的深厚感情,揣摩作者是如何把老人和动物之间的感情写具体的。 3、背诵课文最后四个自然段。 【教学重点】 体会老人与海鸥之间深厚的感情。 【教学难点】 揣摩作者是如何将老人与海鸥之间的感情真实、具体地表达出来的。 【教学准备】 自制课件。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0个会写字,6个会认字及9个词语。 2、了解课文内容。学习课文第一部分,体会老人对海鸥的喜爱呵护之情。 3、通过联系上下文,想象所描绘的画面,感受到老人与海鸥之间的默契。 〖教学重点 体会老人对海鸥的喜爱呵护之情。 〖教学难点 想象句子所描绘的画面,感受到老人与海鸥之间的默契。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我们通过先生的笔触感受到了猫的可爱;因为冯骥才先生的精心呵护,怕人的珍珠鸟与他能和谐相处;即将葬身大海的人们居然能被海豚挽救了生命这些发生在人与动物之间的一幕幕,让我们为之动容。今天,我们还要学习一篇发生在人与鸟之间真实的。引出课题并板书。 (教师适时强调鸥字的笔顺笔画。) 二、学习本课生字、新词 1、检查预习生字、新词的读音情况: ⑴同桌互读,相互订正。 ⑵指名读,强调:

旋(xuán)涡塑(sù)料袋模(mú)样扇(shān)动炸了营似(shì)的 ⑶齐读加强记忆。 2、指名说说哪些字在写法上要注意的地方。如:俯、歇、瞻。 3、理解新词的意思。如: 抑扬顿挫──声音高低起伏和停顿转折。 亲昵──十分亲密。 三、在预习的基础上再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练习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一遍,注意将本课的生字和新词读准确。 2、请你快速默读课文,想想从课文中你都读懂了哪些内容?之后,同桌两人相互简单交流一下。还有哪些不懂的问题? (学生可能会质疑:为什么会发生意想不到的事情?教师可以先设下悬念。) 3、认真默读课文,想想文章围绕着课题主要写了什么事?同时理清文章的结构。 (老人十几年如一日喂养海鸥,与海鸥结下了深厚感情;老人去世后,海鸥送别老人,不忍离去。) 四、引导学生学习第1至13自然段 通过课文中具体的描写初步体会老人与海鸥之间的深厚感情。 1、默读老人精心呵护海鸥的部分,想一想老人和海鸥之间有着怎样的感情,你是从课文中的哪些地方体会到的,做一做简要批注。

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老人与海鸥公开课优质课教学设计教案 (3)

人教版六年级21、老人与海鸥 教学目标: 1.学习8个生字,正确读写并理解“塑料、饼干、节奏、乐谱、吉祥、抑扬顿挫”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老人与海鸥之间深厚的感情。 3.抓住课文的重点词句,体会句子的意思,并揣摩作者是如何把老人和动物之间的感情写具体的。 教学重点: 抓住描写老人神态、动作和语言及描写海鸥动作的重点语句,体会蕴含其中的深厚感情,并揣摩作者是如何把老人与海鸥之间的感情写具体的。 教学难点: 懂得动物和人类是好朋友,激发学生热爱动物、保护动物的思想感情。 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 2、收集关于“海鸥老人”吴庆恒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导质疑 1.教师:一位慈祥的老人坐在水边,面带微笑,手捧鸥食伸向空中,红嘴鸥在他手上啄食,在他身边蹁跹环绕……这一幅人鸥和谐相处的美丽画面在这里永久定格。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老人与海鸥》这篇文章,为我们讲述了这样一个真实的、动人的故事。

2.教师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通读全文,要读准字音,把句子读通顺,看看在预习的基础上还有哪些字词没弄懂的? 2、小组交流,教师巡视,收集学生学习情况以便进行指导。 3、思考:你们从课文中看到了一位怎样的老人?看到了一群怎样的海鸥呢? 三、检查自学 1.教师出示生字词语,指名读,检查学生生字新词的认读情况。 2.教师强调字音:“塑、瞻、挫、饼、昵”。 3.再次出示生字词语,学生齐读。 4.你们从课文中看到了一位怎样的老人?看到了一群怎样的海鸥呢?(引导学生把课文分成两部分。) (讲了一位老人与一群从北方飞到昆明越冬的红嘴鸥结下了不解之缘,每到冬天来临,老人便会风雨无阻地来到翠湖边喂海鸥饼干,视海鸥为儿女。然而有一天老人去世了,海鸥们在老人遗像前翻飞盘旋,连声鸣叫,不忍离去,视老人如亲人的海鸥。)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第13自然段)老人喂海鸥。 第二部分:(第14自然段~~第19自然段)海鸥爱老人。 四、细读课文,理解感悟 (一)、品读感人的一幕 1.教师: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把描写感人的一幕的句子画出来,再读一读,在旁边写写批注。 2、学生默读课文,画句子,教师巡视指导。 3、指名反馈。 ⑴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一群海鸥突然飞来,围着老人的遗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