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导式教育

引导式教育
引导式教育

什么是引导式教育

引导式教育有名Poto法,是由匈牙利Andras poto教授创立。poto主张对脑瘫儿童进行全面的康复训练。强调一个患儿所需要的各种训练治疗和教育应由同一个人在同一个环境中给予,这个人被称为引导员。引导员全面负责患儿的运动功能、言语、智力、感觉、理解、个性、行为、社会交往和体能等训练。使孩子在德、智、体各方面得到同步和全面的发展。进来年又与幼儿园及中小学文化相结合,受到国际上广泛重,是目前世界上公认地治疗小儿脑瘫和运动迟缓最有效方法之一,已被大多数发达国家所采用。国际小儿脑瘫poto法学术研讨会已召开了五届。

Poto法有五大特点:一是最大限度地引导调动患儿本身自主运动的潜力,以节律性意向和娱乐性激发患儿的兴趣及参与意识。在训练过程中,引导员尽可能诱发患儿自主的完成各项动作。二是集体训练和家庭训练相结合。集体训练不但达到训练功能的目的,而且有助于其性格的发展,以及提高其社会交往能力和日常生活能力,为今后适应社会打下基础。而家庭训练保持了训练的持续性和稳定性。三是促进儿童的运动功能、语言、理解和感知能的全面发展。四是强调每天24小时的严格训练,患儿每日从起床到入睡,有机地运用各种训练方法与日常生活活动结合起来进行育疗。五是以教育学、心理学和哲学等为基础,并与幼儿园和中小学教育相结合。

引导式教育疗法的理论基础是功能障碍者通过学习可获得适当的功能,在学习过程中除了障碍者本人努力外,还需要其他人的帮助,即通过其他人的引导、诱发与教育,促进功能障碍的改善,创建有效功能替代原有的功能障碍。引导的方式是与适当的目的为媒介,通过引导者与功能障碍者之间复杂的整体活动,诱发功能障碍者本身神经系统的功能的形成和恢复。Poto教授认为脑瘫儿童最主要的问题是学习困难,因为他不能发展适应或控制周围环境的能力。而人的大脑有一定的可塑性,因此要克服脑瘫儿童的学习困难,需要研究教育学和创造最理想的学习环境。理想的学习环境的创造,就必须有一套超越各种专业的方法—引导员法,使孩子们在一天不同的情况下的学习得到融会贯通。这是以“全人”的哲学为基础,重视人各方面发展的连贯性。

脑瘫儿童的康复需要多方面和复杂的经验,引导式教育就是以学习的复杂性为原则,用循序渐进的方法将各方面的功能串联起来,形成一个复杂有序的整体。在引导式教育中,要像处理学习问题那样去处理脑瘫儿童的所有问题,教育的目的是以有效的功能替代原有的功能障碍。

引导式教育充分考虑儿童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儿童的情绪发展,并认为脑瘫儿童康复训练成绩的好坏与他的情绪有关,尤其是他有没有主动学习的意愿有关。为了便于学习,引导式教育把一些复杂的、难以完成的习作,拆卸成一系列细小的步骤,这一过程成为习作分析。然后借助节律性口令性语言,将一系列习作程序组合起来,融入24小时日常生活的活动之中,这一连串的习作程序组合称为引导日课。引导式教育需要连贯,这种连贯不仅是一日之类的连贯,更是一周、一月、一年甚至更长时间的连贯,这样就构成了一整套的引导式教育系统。

引导式教育有七大原则,一是脑瘫儿童与正常的孩子一样是通过相同的途径去学习,也就是说他们的语言、智力、情绪、性格和体能等各个方面发展应同步进行。脑瘫儿童的心智和性格的发展会帮助他战胜自己的行动障碍,人际关系、情

绪、决心、意志、意识、经验和期望等会影响他整个人和他的全部行为,包括他的体能方面的表现。

二是以儿童需要为中心是Poto法原则的核心。一切的治疗措施都必须围绕以孩子的迫切需要为依据。首先解决孩子的行走和日常生活技能,并根据需要随时变更教育训练的重点。

三是育疗促通,创建有效功能。通过特殊的诱发技巧,根据患儿的需要反复给患儿提供达到目标的意识供给,使其产生意图化,借助工具或机械的辅助,应用运动的重力和肌肉本身的弹性,促通脑瘫儿童肌肉的功能活动,从而达到创建有效的功能。即需求→动机→意图化→有效训练→创建功能→达到康复。

四是诱发学习动力、激发主动意识。鼓励和引导孩子主动思考,向往目标、向往成功,利用环境设施和小组动力诱发学习动力;以娱乐性、节律性意向性激发患儿的兴趣及积极参与意识,最大限度地调动患儿自主运动的潜力去迎接挑战,解决他们所面临的实际问题。

五是整体意识、全面发展。对每个儿童要有全面的了解,根据小组大多数孩子们的需要,制定一些共同的目标,相同的方法对孩子进行训练。应将脑瘫患儿作为“全人”来对待,对他们的语言、智力、情绪、性格、人际关系、意志、生活技能、体能和文化课学习等结合起来进行教育训练,并与其他各种治疗相结合,使他们得到全面的发展。

六是极端负责、团队精神。以引导员负责的引导式教育小组,全面负责小组患儿的生活、学习、功能训练和各种治疗。引导式教育小组必须有高度的负责感和爱心,要了解和关爱每个孩子的问题和需要,策划目标、设计方法、安排课程和组织实施等。小组成员之间要亲密合作,示范和引导小组患儿互相帮助、互相鼓励,发挥团队精神。

七是循序渐进、融会贯通。先从简单的动作开始训练,或将难度较大的动作分解成几个小的动作开始训练,待小的动作熟练后再串联起来进行训练,使孩子容易获得成功感,从而增强信心。教育训练与全天的生活流程相结合,做到合理编排、动静结合、融会贯通,让患儿在丰富多彩的生活环境中,轻松愉快地完成各项习作程序,使生活的每一个时刻都是儿童学习的机会,并鼓励儿童将这种意识延续终生,以提高和巩固康复效果。

引导式教育的适应症有脑瘫儿童,不同年龄的脑性瘫痪,尤其是3岁以上小儿脑瘫和手足徐动型脑瘫效果最好。但英国的引导式教育家长学校对1岁左右的婴幼儿脑瘫进行引导式教育效果肯定。匈牙利、日本和香港采用Poto法治疗成人脑瘫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还有某些神经、遗传和心理障碍性疾病,如轻中度智力低下、运动失调、语言发育落后、肌肉萎缩症、关节弯曲症、成人偏瘫、孤独症、帕金森氏病和老年痴呆等。我们根据引导式教育的原理设计了一些简单的方法,对缺氧缺血性脑病、早产儿、新生儿窒息和核黄疸等高危儿进行了早期干预,取得了显著效果。

引导式教育主要包括组织机构:中心∕学校和家长学校、计划项目、分组、工具和环境设施、引导员、节律性意向性、引导式诱发、引导式教育日课和评估等。引导式教育机构分为引导式教育中心∕学校和家长学校。引导式教育中心∕学校是一般接收3岁以上小儿,可分为全托班和日托班,全托班孩子周一上午9

点到中心,周五下午5点离开中心;日托班周1-5每天上午9点到中心,每天下午5点离开中心。家长学校是一般接收3岁以下小儿,需家长陪同一道进行训练,一般每周1-3次。孩子在集体活动中会十分活跃,兴趣倍增,这样便于激发孩子

的学习热情,调动孩子的学习潜能。同时家长还要学习怎样在家里训练孩子的粗大动作(坐、立、走)和精细动作,以便根据孩子的特点,添置一定的辅助工具,在家中继续训练孩子。并定期回校检查、评估,再根据孩子的进步情况重新设计训练计划。

计划目标是分为每日计划、每周计划、每月计划和长远目标。每日计划是从早上起床、穿衣、上厕所、洗漱等个人卫生、向餐室移动、早餐、向训练场移动、习作课题程序准备工作、躺卧习作程序、茶点、行走课题、交换场地、午餐、文化课、手工、晚餐、引导式文体活动、游戏、铺床、个人卫生、沐浴、听故事等到晚上睡觉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一个整日流程。每周计划是在每日的基础上,日常生活活动不变,语言训练、运动习作和文化课科德内容,每周进行安排,如1、3、5、下午上语文课和数学课,2-4下午自然课和地理课。其余时间为语言训练和运动习作课。向正常中小学、幼儿园那样编排课程表。每月计划是包括激发能动性和自立精神、提高自我帮助技能、发展自身意识、促进肢体的功能活动、发展说话和交流能力、扩大活动范围和提高患儿对日常生活能力的信心。长远目标是主要包括社交能力发展、创造力发展、运动功能发展、数字发展、认知发展和生活技能等的培养。

引导式教育的分组是按照年龄、功能残疾性质和程度等进行分组,使学习的目标、内容和教学方法等更能切合大多数儿童的需要。以便使他们互相刺激学习,使这一小组成为一个社会团体。平均每组由10-30个儿童组成。每个小组都有自己长远计划和日常生活时间表。在一个小组的内部,对每一个组员而言,每天的活动安排是共同的,他们一起进食、上厕所、学习独站、一起唱歌、做游戏等。针对每个孩子的不同障碍,引导员需要采取个别的诱导和一些特殊训练,使其赶上小组大多数儿童的水平。必要时还可根据需要进行再分组,如上文化课时按智力水平高低来分组,上运动课时按功能残疾来分组,时分时合,但要保持相对稳定,尽量让每个孩子都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学习训练。

环境设施为引导式教育最常用的训练工具有木条台、梯背椅、塑胶圈、拐杖、木条凳、楼梯、地梯、平衡架、木箱凳、方垫、沙袋、平衡杆、步行器和特制自行车等。常用辅助工具有轮椅、扶手、镜子、各种肢体矫形带、矫形鞋、电脑、电视和教学工具等等。引导员使用一些特殊和简单的木制家具,不同的年龄,不同的功能障碍的儿童,需要配制适合该患儿的不同类型的家具。Poto法不主张使用其他的工具来代替其缺陷,通常在儿童从家中运送到学院的途中才使用轮椅。

引导员应具有多方面的才能,负责儿童的教育。引导员指挥着本组整体,并建立适合活动的条件,与每个孩子建立密切的联系,引导员要了解每个孩子完成动作的能力,观察他的进展,相应地修改训练方案。引导员要确保习作是有目标的。节律性意向性是引导式教育采用的一种诱发技巧之一。节律就是指动作的节拍。我们可以采用不同的方法来帮助行动有障碍的儿童,发展动作的节拍感。意向是指一个人想要达到某个目标,当我们把这个意向用语言讲出来,就建立了语言和动作的连贯性,从而促使了学习的过程。节律性、意向性是训练的基础成分,他可以保证儿童的意识供给。节律性、意向性是引导式教育中唯一不同于其他的类似教育系统。

引导式诱发是引导者通过科学的手段引导功能障碍者产生预先设定的动作反应,并使其主动地、相对独立地完成这些动作,并获得个人生理及社会需要的能力称为引导式诱发。诱发的目的是使儿童的运动、言语、智力、心理行为和社会

交往等方面得到同步而全面的发展。诱发方法主要包括工具的诱发、情境的诱发、力学诱发、重力诱发、语言诱发、动作的次序诱发、自身诱发、教育诱发和小组活动诱发等。

引导式教育日课是在引导式教育的是使过程中,孩子接受引导式教育课程训练从早晨起床开始到晚上睡眠才结束,这一整天的引导式教育课被称为引导日课。评估和记录是对每个儿童每天都有记录,每周一小结,每月一大结,每半年进行测试,以了解进步情况。

我们引进了引导式教育治疗小儿脑瘫,引导式教育加按摩法治疗婴幼儿脑瘫和引导式教育在家庭中的应用也取得了非常好的疗效。

最好的教育是引导

最好的教育是引导 没有实践就没有发言权,身为学生的我,本来对这个话题是没有发言权的。但总想说上几句,发表一下个人的看法。我始终相信那句话,“最好的教育是引导,而不是灌输。”而大多数家长和老师采用的教学放松都是灌输而非引导。 灌输教学的优点是见效快、教学简单。不管是老师还是家长都会有各种压力,对家长而言,压力来自于家长之间的比较,他们常常会互相讨论谁家的孩子优秀,谁家的孩子差劲,而评价的标准往往是成绩。对老师也是如此,他们或多或少会讨论谁教的学生优秀,家长也会讨论哪位老师教的学生优秀,而是否优秀的标准还是成绩。这些讨论在无形中给予教学者压力,使他们迫切希望在短期内使学生成绩得以提升。此外,老师采用灌输式教学可以获得诸多好处,包括校长的奖励、家长的认可和学生的信任。而且,他们不用承担此教学方法带来的不利因素。灌输式教学的缺点是在日后逐渐暴露的,比如,无法感受到学习的快乐、没有思考的习惯,由此导致的厌学、对教学者的长期依赖、不会怀疑权威、创新能力差等结果。承担这些缺点的是学生本人以及国家。灌输式教学者在无形之中奴役了学生,让他们缺乏思想的自由与人格的独立。 引导式的优缺点与灌输式的刚好相反。引导式教学者将面临诸多困难,包括校、老师的批评、学生的不信任。尤其是学生的不信任,往往是是压死骆驼的最后一个稻草,使他们开始怀疑自己的教学方式,开始怀疑这样做是否真的值得。 在我看来,激发学生对事物的好奇心,对教学内容的兴趣,对权威的怀疑态度,要比他们学会教学内容重要得多。前者相当于教学生钓鱼的方法,而后者相当于给学生鱼。当学生拥有了前者的属性,才真正拥有了自由,他们快乐地学习,自由地思考,他们可以怀疑老师、怀疑课本的真实性与合理性,与老师探讨问题,而不是只知道一味地记住老师和课本的观点。他们开始理解,“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改之。”的道理,身边所有的书籍、人、动物、植物都可以成为他们的老师。他们开始尊重和欣赏意见和自己向左的人。 人天生就是井底之蛙,眼睛能看到的地方不过几千米,所以只有借助工具,方能了解大千世界。这里的工具应该包括引导式教学的老师和书籍。 在应聘时,我最喜欢的一种面试方式就是无领导小组讨论,里面的题目总是能给我一些收获。所以我常常在想,为什么在大学的课程里很少有老师会让我们去做一些类似的题目呢?比如,有个题目是《面包销毁》: 假设你是某面包公司的业务员。现在公司派你去偏远地区销毁一卡车的过期面包(不会

2018年预防学生沉迷网络教育引导工作方案

预防学生沉迷网络教育引导工作方案 为引导学生科学认识、正确对待、合理使用网络,帮助学生提高对网络黄赌毒等不良网络行为的甄别能力,自觉抵触网络不良信息和不法行为,预防小学生沉迷网络,按照教育部《关于做好预防中小学生沉迷网络教育引导工作的紧急通知》及上级主管部门相关文件要求,结合我校实际,开展“2018年新发中英文学校预防学生沉迷网络教育引导”活动。 一、活动时间: 2018年5月一一2018年6月 二、活动内容: (一)宣传发动,氛围创设 1.利用国旗下讲话的时间,宣读倡议书,倡导学生合理使用网络,学会保护自己,增强网络道德意识,争做网络文明使者,自尊、自律,上文明网,文明上网。 2.宣传电子大屏展示宣传标语,营造氛围。 (二)组织实施,实践体验1. 开展全校自查活动: 以年级为单位,各班主任完成学生自查,如有符合条件的,上报给年级组。年级组长汇总,完成“新发中英文学校预防学生沉迷网络自查表”。 2.发放《致全国中小学生家长的一封信》

我校将下发《致全国中小学生家长的一封信》,由班主任进行解读,学生带回亲子共读后,于周五离校前回执上交信息化办公室。 3.集中开展主题班会专题教育活动,运用讲座、视频等形式,警示沉迷网络的危害性,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合理使用网络,自觉抵制网络的不良信息和不法行为。 4.平台推广 结合微信群、微信公众号、QQ等平台,大力宣传,扩大影响。 5.疏导交流,心理教育 充分发挥学校心理咨询室职能,利用好硬件和软件资源,对沉迷网络学生开展心理辅导工作。 6.学校信息办加强校园网络管理,建设绿色校园网络。 三、活动要求: 1.各班要充分利用此次活动,多种形式开展活动,对学生进行开展预防沉迷网络教育引导工作。 2.请各班、各相关科室协同配合,按照方案积极组织落实,力求活动扎实有效。 新发中英文学校 2018年5月16日

引导式教育

引导式教育Revised on November 25, 2020

什么是引导式教育 引导式教育有名Poto法,是由匈牙利Andras poto教授创立。poto主张对脑瘫儿童进行全面的康复训练。强调一个患儿所需要的各种训练治疗和教育应由同一个人在同一个环境中给予,这个人被称为引导员。引导员全面负责患儿的运动功能、言语、智力、感觉、理解、个性、行为、社会交往和体能等训练。使孩子在德、智、体各方面得到同步和全面的发展。进来年又与幼儿园及中小学文化相结合,受到国际上广泛重,是目前世界上公认地治疗小儿脑瘫和运动迟缓最有效方法之一,已被大多数发达国家所采用。国际小儿脑瘫poto法学术研讨会已召开了五届。 Poto法有五大特点:一是最大限度地引导调动患儿本身自主运动的潜力,以节律性意向和娱乐性激发患儿的兴趣及参与意识。在训练过程中,引导员尽可能诱发患儿自主的完成各项动作。二是集体训练和家庭训练相结合。集体训练不但达到训练功能的目的,而且有助于其性格的发展,以及提高其社会交往能力和日常生活能力,为今后适应社会打下基础。而家庭训练保持了训练的持续性和稳定性。三是促进儿童的运动功能、语言、理解和感知能的全面发展。四是强调每天24小时的严格训练,患儿每日从起床到入睡,有机地运用各种训练方法与日常生活活动结合起来进行育疗。五是以教育学、心理学和哲学等为基础,并与幼儿园和中小学教育相结合。 引导式教育疗法的理论基础是功能障碍者通过学习可获得适当的功能,在学习过程中除了障碍者本人努力外,还需要其他人的帮助,即通过其他人的引导、诱发与教育,促进功能障碍的改善,创建有效功能替代原有的功能障碍。引导的方式是与适当的目的为媒介,通过引导者与功能障碍者之间复杂的整体

幼儿园教育活动组织和引导的基本方法与训练

第四节幼儿园教育活动组织和引导的基本方法与训练 组织和实施幼儿园教育活动是一个动态过程。要想组织一个完整的教育活动,除了要掌握一般教育方法,特殊教育方法外,教师还需要掌握幼儿幼儿园教育活动组织和引导的基本方法,如活动导入的方法、活动引导的方法、活动过渡的方法、活动结束的方法等。 一、活动导入的方法导入时活动的起始环节,良好的导入可以收到先声夺人的效果。为了有效地吸引幼儿的注意力,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引出活动的内容,营造良好的活动情景教师可以变化的运用多种方法。 (一)直观导入法直观导入法就是在活动开始,通过幼儿观看实物、图片、标本或播放幻灯片、电视录像片等方式来引起幼儿的兴趣,从中提出问题,创设活动情景的导入方法。例如,在科学活动“蚕的一生” ,教师首先让幼儿看蚕宝宝一生的录像片,然后提问,“谁来说一说蚕宝宝的一生都哪些变化?” (二)演示导入法 演示导入法就是通过演示实验、操作玩教具和表演的方法来激发幼儿的好奇心,使幼儿产生想要了解演示中出现的各种现象、变化及原因的强烈愿望。例如,在科学活动“溶解”中,教师首先做了一个小实验:将一勺白色的盐放进温水中,请幼儿仔细观察。不一会儿,盐不见了,这时候,教师提问,“白色的盐到哪里去了?” (三)作品导入法 作品导入法就是利用儿歌、故事、谜语等文学作品对幼儿具有的特殊吸引力,来引出活动的内容,引发幼儿联想的方法。例如,在中班科学活动“地球”“发烧”了”中,教师以故事《地球卫士会议》导入主题,引起幼儿的好奇心,激发幼儿的探索兴趣。 (四)游戏导入法 游戏是幼儿特别喜欢的活动,所以在活动的开始可以用游戏活动或用游戏的口吻来导人活动。例如,体育活动“风婆婆和小树叶” ,可通过准备活动导入,“太阳出来了,小树叶快活起来吧,跟大树妈妈一起锻炼去!”于是,教师带领幼儿活动四肢,模仿动作。‘ 小鸟

论述孔子教育思想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

论述孔子教育思想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 孔子是我国教育史上第一个将毕生精力贡献给教育事业的人,被后世尊为“至圣先师”、“万世师表”,他将毕生精力贡献于后一代的教育工作,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重视道德修养,是一位尽职的好教师。他在两千多年前提出的儒家思想,经过后人不断地传承,不断地发展,延续成为我们中华文明的一种精神的信仰;是早期的礼制的规范和规则;是历史长河中每个人心中对自己以及家庭和国家信仰的图腾。显而易见,儒家思想对中华文明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推动了历史的发展,同时对当今的教育思想仍有着广泛而深远的意义。 孔子的儒家思想可以归纳为一个字,“仁”。“仁”是一种价值观,它既是家庭的关系,又是社会的政治关系。那么他的教育思想则可以看做是,教育学生如何才能做到“仁”。孔子出身自一个贵族家庭,因此他的生活他的教育思想是与当时的封建统治阶级息息相关的,子夏曰:“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子夏的这段话集中概括了孔子的教育方针和办学目的。做官之余,还有精力和时间,那他就可以去学习礼乐等治国安邦的知识;学习之余,还有精力和时间,他就可以去做官从政。“学而优则仕”和孔子倡导的“举贤才”是一致的,确定了培养统治人才这一教育目的,在教育史上有重要的意义。它反映封建制兴起时的社会需要,成为当时知识分子积极学习的巨大推动力量。 与此同时,孔子提出了“有教无类”的办学方针。在此之前,只有王公贵族的胄子才能接受教育,普通的百姓是没有资格入学接受教育的。“有教无类”是孔子对当时教育体制招生对象的革命,从此,无论贫贱,无论职业,无论阶级都有了接受教育的机会,有了接受教育的机会,那么就有了“学而优则仕”的机会。实行开放性的“有教无类”方针,满足了平民入学受教育的愿望,适应了社会发展需要,孔子私学成为当时规模最大、培养人才最多、社会影响最广泛的一所学校,从总的社会实践效果来看,是应该肯定的。“有教无类”是顺应历史发展潮流的进步思想,他打破了贵族对学校教育的垄断,把受教育的范围扩大到一般平民,有利于中华民族文化的发展。 在孔子提出儒学的初期,因为那个兵荒马乱纷争的年代,与孔子仁政的思想背道而驰,因此并没有得到诸侯的认可。直到汉武帝时期,终于在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呼声下,华丽地登上了历史的舞台,因为“三纲五常”等等思想深得统治者们的欢心,儒学思想此时正好为统治阶级对于加强集权统治和君主专制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基础。从封建统治的角度来说,儒家思想的广泛传播和认可从思想根源上抓住了统治阶级与被统治阶级之间的矛盾,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的百家争鸣的局面,稳定了社会的政治经济秩序,并为其后近两千年的封建专制的集权统治打下了基础。而从更长远的角度来说,这也使得中国人很早就拥有了国家观念以及维护国家与民族统一的信念,这比西欧最早的民族国家早了十多个世纪。这是这种强烈的民族统一观念,当中国面临严重的民族危机的时候,中国人能以一种不可思议的强大力量,来保护自己的家园。 然而历史在不断前进着,“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及“四书五经”“三纲五常”的口号已经成了封建王朝的断壁残垣下的尘埃。我们走进了大学的伊甸园,在这里似渴地汲取着不同的思想,分门别类的科技知识。我们以为孔子和茫茫历史长河中那些知名人物一样,只成为了教科书中的几颗字眼,或者是偶尔矗立在某处风霜雨雪中的一尊雕像,再和我们的生活没有半毛钱关系。当然不是,孔子曰,学而不厌,孔子曰,温故知新,孔子曰,诲人不倦,孔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孔子提倡出来的教育思想告诉我们如何去学习,如何做事,如何做人。孔子教育我们,在家孝敬父母,出门尊重师长,为人谦虚谨慎、讲究诚信,胸怀博爱之心,对仁者特别亲近。“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在做到以上为人的基本要求时,再去学习知识。孔子首先强调:做人与读书,做人是第一位的。你可以行而无学文,但不可学文而无行。在行有余力的基础上,再去学习知

特殊儿童教育的引导方法

特殊儿童教育的引导方法 在特殊儿童教育的问题上,如今正提倡无差别教育,希望他们接受正常教育,避免由于过于特殊而造成伤害。作为特殊儿童的家长就应该了解残疾孩子与其他正常的孩子不同的心理特点。 首先,残疾孩子的自尊心比其他孩子更强烈。由于身体的原因,他们渴望人们尊重他们。只言片语的不尊重,都可能严惩刺伤他们的心。正因为如此,残疾孩子的家长往往小心翼翼地保护着那颗容易被伤害的心。 其次,残疾孩子有较强的依赖心理。在家里,他们依赖父母和其他家人;在学校,他们依赖老师和好心的同学。他们希望得到更多的关怀与帮助。 第三,残疾孩子更容易缺乏自信,有的可能产生自卑。他们往往暗叹命运之神太不公平,为什么把不幸留给自己。他们在羡慕其他孩子的同时,会认为自己不幸,许多该做的事情做不来。他们遇到的挫折更多,于是面临更多的自信与自卑的选择。 第四,残疾孩子憧憬美好生活,渴望像所有人一样获得幸福。在每个残疾孩子心里,都有一片光明、美丽的世界。 作为家长,应该了解残疾孩子的心理,尤其要认真体察孩子的种种想法,这会使我们对孩子的教育、帮助更加有的放矢,增强效果。 为了孩子,家长应首先调整自身的心态,千万不要被“倒霉”、“命苦”、“不幸”这些话占据头脑。中国有句古话:“既来之,则安之。”既成的现实不能再作选择,但是未来之路是可以选择的。如果家长的精神被压倒了,顾影自怜,还怎么去激励孩子奋勇拼搏?残疾孩子的命运掌握在父母手里。在不断调整心态的同时,我们应该做的事情是: 一、教育孩子正视现实,正确对待自己的残疾。世界上的事情没有绝对的公平,每个人都会经历不同的苦难,家长可以给孩子讲述许许多多的人和事证明这个道理。让“命运不公平”的思想见鬼去吧! 在学校里或者社会上,大多数人会关心、帮助残疾的孩子,然而也有少数道德欠佳的人会用“瞎子”、“聋子”、“瘸子”这些不恭的语言甚至用动手动脚的欺侮行为对待他们。要教育孩子在适度忍耐的同时,可以理直气壮地批评那些个别

教育对社会的促进作用

****答题纸 (2007—2008学年第二学期) 课号:032D05B07 课程名称:教育学原理改卷教师:施静翰 学号:姓名:得分: 教育对社会的促进作用 ——浅谈教育对社会各子系统的正向作用摘要: 邓小平曾提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这就全方位地提出了教育与社会的关系。社会的和谐发展是经济、政治、教育、人口、文化等各个子系统协调发展的结果。那么教育作为社会的一个子系统,它对社会的促进作用也主要表现在教育对社会的各子系统的促进作用。具体地说,教育是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强杠杆、推进我国建设民主政治的进程、对文化具有能动作用、是提高人口质量的关键并且对社会可持续发展有推动作用。这些是教育对社会部分的促进作用,但这些足以体现教育的重要性,因此,我们一定要大力普及教育。 关键字:教育促进社会子系统发展 正文: 社会的和谐发展是经济、政治、教育、人口、文化等各个子系统协调发展的结果,而教育作为社会的有机体的组成部分,它是社会承袭和发展的纽带,是个人社会化的过程,是社会体制的一种综合反应,是社会主体发展自身的基本活动。教育具有它的社会功能,促进社会的发展,具体表现在教育对其它社会子系统的作用,包括经济、政治、文化、人口等。下面我将分六个板块具体阐述教育对社会个子系统的促进作用。 一、教育成为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强杠杆 人常说“贫穷的人(国家)的唯一出路,靠教育。”犹太民族的成功,在于教育,这是铁证;日本经济的迅速发展也是教育促进的作用。 教育发展的基础在于生产力和经济的发展,而教育又将作用于生产力和社会经济,成为推动生产力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强大力量。教育的这种巨大作用是通过两条途径实现的,首先,通过教育,奠定发展社会生产力所需要的人才基础。生产力和经济的发展,需要高素质的劳动者,要求提高全社会成员的思想、智力、体制水平。普及教育(包括初等、中等教育)之所以受到一切发达国家的重视,原因就在于它能带动奠定发展社会生产力所需要的牢固基础。生产力和经济的发展,还需要大量专业人才,这是由专业教育、高等教育提供的。教育在提供专业人才方面所起的作用,可以说是无与伦比的。生产力和经济发展的重大障碍是人才短缺;而这恰恰是教育不发达的结果。愈是经济高度发达的国家,愈清醒地看到人才的意义,因而把教育提高到社会发展的头等地位。“教育先行”成为发达国家竞相采取的决策。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报告指出:“现在,教育在全世界的发展正倾向先于经济的发展,这正在人类历史上大概还是第一次。”其次,通过教育,科学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加速社会生产力和经济的发展。科学成为生产力要经过几个环节,贯穿这几个环节的中介是教育。通过教育,科学第一步转化为知识形

第2类 教育引导

第2类教育引导(5篇) 1. (2019衡阳)命题作文:遇见

【名师点评】考生按照时间顺序,将自己遇见的好书向读者娓娓道来,种种读好书的经历,都清晰地呈现在读者眼前。考生注重详略安排,重点叙写了青少年时期的遇见和阅读,突出了文章的主旨。描写生动,叙述具体,议论精当,格调昂扬,形成了轻松活泼、灵动多变的语言风格。 2. (2019常德)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苹果公司的创始人乔布斯为什么不设计一个圆满的苹果,偏要用一个咬了一口的、残缺的苹果做公司的标志呢?这与乔布斯的人生经历有关。乔布斯曾经历过三次大的人生变故:一次是“从贵族学校退学”,乔布斯说,那是他人生中最棒的决定,他因退学而转学,从此爱上了自己感兴趣的学科;另一次是“被自己创办的公司开除”,乔布斯说,这是他人生中最棒的遭遇,因为后来他重新创业,成就了更大的辉煌;再一次是“被诊断为胰脏癌”,乔布斯说,那是他人生中最棒的提醒,因为他对生命有了更深刻的了解与认识。原来,乔布斯本人就是一个被命运咬了一口的苹果。 根据上面这则材料,结合自己的感受和思考,任选角度,自拟题目,自定文

体,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

【名师点评】从《周易》的一句名言中抽取观点,说理举例都能围绕这个观点展开,从这个角度上讲,本文可以说是主旨明确。尤为可贵的是,举例不仅做到了典型化,还充分考虑到了层进性,使文章层层深入,论证严密,极富感染力。 3. (2019邵阳)命题作文:诱惑

【名师点评】文章紧扣“拒绝诱惑,坚持正确的方向,最终才会铸就辉煌人生”这一主题,先由今到古,正面详写杨澜、苏武拒绝诱惑,时时校对航向,从高处审视自我,走出“华丽囚笼”,再由国外到国内相结合,写出了第欧根尼、文天祥拒绝诱惑,成就自我的重要性。多角度、全方位地告诉世人:拒绝诱惑,清醒自我,明确目标,宠辱不惊,方能一览更美好的风景。主题明确,内容丰富,材料详实,对比鲜明,感染力强。 4. (2019黄石)命题作文:别怕,向前再迈一步

正确教育引导学生

正确教育引导学生 ——家访反思 土城初中赵国林 一位教育专家说过:如果孩子生活在赞赏中,他便学会自信;如果孩子生活在批评中,他便学会谴责;如果孩子生活在敌视中,他便学会好斗;如果孩子生活在恐惧中,他便学会忧心忡忡;如果孩子生活在安全中,他便学会相信自己周围的人;如果孩子生活在受欢迎的环境中,他便学会钟爱别人;如果孩子生活在互相帮助中,他便学会关心他人;如果孩子生活在亲情、友谊中,他便会觉得他生活在一个美好的世界。 每个学生的心中都有一个积极、乐观、进取、勤奋、坚强、勇敢、好学、豁达、善良、聪明的自我,不是孩子消极悲观自卑,而是外界压抑的结果。多给学生说“我希望、我建议、你觉得、你能行” 尊重孩子是贯彻素质教育的前提。彻底改变评语中“该生”怎么样,写出“你”的特点、对你的建议、对你的期望,要点燃学生心中的信心。不能再出现学生高高兴兴进学校,而一部分学生“双差”而出。教育要为学生的一生负责,决不能仅仅为了考试,我们在培养一个人,一个将来在社会立足的人,一个要有创造性能力的人,这是教师神圣的责任。 教师应努力实现三个突破:首先突破课堂关,要熟悉教材,善于组织课堂,掌握一定的教学技巧;其次突破知识关,要大量做题,研究中考,明确每节课该讲什么,重点是什么,能围绕中心讲课,提高教学技巧,做一名优秀的“演员”;第三突破教学关,讲解深入浅出,方法灵活多样,“教”“学”并重,有思路、有深度、有高度,做一名优秀的“导演”。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没有学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学的学生——新教学观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有机统一,教学是一种对话、沟通,是合作、共建,是以教促学、教学相长。教师不仅仅是传知解惑,重要的是培养学生:让学生会学而不是学会知识;教知识的目的在于让学生从知识的发生过程中学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所以培养学生学习的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教学的关键。新教学观的核心在于激发学生的潜力,在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在参与中学会、会学。这种参与不仅仅是简单的课堂提问!新教学观首先要求教师要吃透学情,要知道学生需要什么、学生在什么情况下能发挥潜力!兴趣、方法、习惯、性格、个性、心理品质、目标、非智力因素等都值得重视。教育的核心在于唤起他们的信心,激发他们的兴趣,懂得为人处事的基本道理,这是教师神圣的责任。把微笑带进课堂,把竞争带进课堂,把激励带进课堂。把信任的目光投向每一位学生,把尊重的话语传递给每位学生,把和谐的微笑送给每位学生。 2014年3月

引导宝宝学说话的好方法

引导宝宝学说话的好方法 当宝宝很小的时候,妈妈不知道该怎么与他交流比较好,事实上宝宝会用哭、笑、眼睛对视、发出啊呀啊呀的声音来和妈妈交流。 尽管小宝宝不会说话,但当妈妈来到自己身边时,宝宝看到妈妈的脸会表现出很开心、手舞足蹈,此时妈妈也应用眼神和宝宝对视,微笑。这是语言交流沟通很重要的一步。 宝宝稍大一些时,可使宝宝看着妈妈的口形,让宝宝模仿发出“啊-呜”的口形,妈妈的嘴巴要张大,便于宝宝模仿。 有时妈妈也可用玩具发出的声音来吸引宝宝引起其兴趣并不断和宝宝讲话。 5、6月的宝宝会观察大人的嘴型,一边听声音,发声器官与此同时得到发展,并会自言自语,所以妈妈尽量正面对着宝宝发音,进行交流。 宝宝对物体感兴趣是学习语言不可缺的一步,如在给宝宝吃桔子时,就可指着桔子告诉他这是什么,待多次后宝宝就会自然发出桔子这个声音了。 有时一边用手怕节奏,一边和宝宝说话,此时宝宝也会模仿把手拍的噼里啪啦,所以家长在和宝宝交流时,应尽量面部表现出愉快的表情,这样宝宝也会对声音在感情上会有更多体会。 学汉字开发宝宝右脑(一) 汉字是有利于宝宝右脑发育的文字 人脑在3岁前发育完成60%,在6岁前发育完成90%,但此期间左右半脑发育的快慢不一样;右脑在3岁前就已发达,而左脑则要在4-5岁时才发达。右脑主要负责控制感觉和想象力的发展,以形象思维为主。 如果能有意识地加强对孩子右脑的开发,对孩子成年后的创新能力能起到积极的作用。同时,开发右脑还可进一步促进左脑的发育。 汉字是象形文字,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几种有利于右脑发育的文字。 婴幼儿在识字的过程中,是将字形、字音同实物直接联系起来记忆的,比成人通过逻辑记忆要容易。尽管这种整体识别模式和自然记忆能力所需的时间可能会较长,但是符合幼儿身心发展特点,在幼儿看来也并不困难。如果能够抓住幼儿身心发展特点,在幼儿看来也并不困难。如果能够抓住0-3岁的右脑发育的关键期学习汉字,不但能为今后的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更是能够促进右脑发育,开发婴幼儿的智力。 将学汉字与开发右脑结合 0-3看黑白汉字卡片及几何图形卡片 学习方法:每天给宝宝看数次黑白汉字卡片及几何图形卡片,每次时间控制在1-2分钟之内。 与右脑开发的关系:3个月以前,宝宝的视力对黑白色最敏感。所以要选择黑白的卡片,卡片的尺寸要大,长25公分左右,高18公分左右。可以先看几何图形卡再渐渐增加汉字卡。掌握图形的认识能力,是宝宝学习认字的基础。 4-24看带图片的识字卡

心理学在教育事业中的重要意义

心理学在教育事业中的重要意义今天所谓的素质教育,就是通过科学的教育途径,充分发挥人的天赋条件,提高个体新体心理水平,使人得到充分和谐发展所实施的教育。在《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也明确提出了社会所需要的人才必须具备以下四种素质: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劳动技能素质和身体心理素质。从上如两则材料来看,大力提倡素质教育,教育工作者必须学会运用心理学的知识来分析学生的思想和行为,把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引导学生的行为。不仅如此,还应该对学生进行心理素质教育的培养。 一方面,教师运用心理学的知识去了解学生,与学生进行交流。这种方式,既能让老师的工作做得更好,又可以克服传统的以说服教育为主模式的弊端,变为交流式的教育,便于拉近老师和学生之间的距离,提高了老师教育工作的实效。这样,老师和学生就会形成一种新的朋友关系,而不是只是单纯地让学生记忆知识。两者之间会形成交流,让老师在教学中考虑学生的因素,在学习中学生会更加积极主动。这样,学生便不是记忆的工具,他们会学会积极地思考。这才是教育的目的——让学生学会思考,积极思考。 另一方面,学校要贯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而德智体美劳各育都是以学生发展水平为基础。教育要面向社会,面向未来,需要培养出能适应社会发展的人才。当今社会,物欲横流,各种功利、浮躁的思想势必会影响学生的思想观念,与同学们的价值观发生冲突,必然会出现各种心理问题。未来的人才不应为名利所累,不应背负着功利的包袱。急功近利,不可能会有多大的作为。社会需要的是能够脚踏实地、认认真真搞工作的人才,能够为社会,为他人,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故而,必须对学生进行心理素质教育,并予以适当的引导,恰恰可以让学生摒弃这种庸俗的思想,促进学生的发展。让他们自信,成功时不骄傲;遇到困难时不气馁;遇到挫折时有足够的勇气去面对,学会很快得适应环境,而不是怨天尤人。在学习、生活中,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能够帮助学生表现出集中的注意力、清晰的记忆和敏捷的思维,有助于提高学习效率。对于给人的成长、发展,都有着积极的意义。 总之,心理学在教育事业和人才培养中有着重要的意义。运用心理学的知识,无论是去掌握、引导学生的成长,还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这心都是心理学在人才培养教育中的重要体现。

家长须知:教育的原始定义就是引导(精)

家长须知:教育的原始定义就是引导 教育青少年在于引导而不是管教,孩子不是应为知道而改变,而是因为触动而改变。笔者了解:“金翼城市生存特训营”以全新的教育模式,精心设计的专项生存活动,7天挑战五个陌生城市,结交复旦、浙大、南大学子,并设定目标规划2013。主办方透露:“我们所能做到的就是一次一次的触动。” 引导伟大的梦想 教育的核心在于引导孩子的梦想,梦想是孩子成长的灵魂,引孩子向前不会彷徨,唤醒孩子不断超越的渴望。所以我们要学会用梦想撬动孩子的言行,激发孩子前进的动力。 引导勇敢 要告诉孩子永远不要对自己说不可能,在西塘古镇的活动中,孩子们把一瓶3.5元的啤酒以350元卖出,把看起来不可能做到的事情,轻松做到。而且发自内心的知道,生活中很多时候都是被假象所吓倒的。永远不要对自己说不可能,不管做什么事,必须找到兴趣,把焦点放在目标上,困难立刻变得简单。 引导有激情有活力 各行各业的成功者伟大人物,都是有激情有活力的。有激情有活力让孩子更加肯定自我,快乐成长。让孩子拥有积极的思维,笑对生活中的艰难险阻,让孩子能够感染更多的人,一起朝着梦想前行。在南京的生存挑战,透过陌生城市导游,寻找免费午餐,团队激情PK,打开孩子封闭的身心,让孩子释放自我,让孩子体会只有激情乐观才能坚持到底。 引导爱心 引导孩子成为主动、愿意付出的人,有爱心的人。爱是一股力量,温暖他人也壮大自己。在苏州寒山寺孩子们要蒙着眼睛爬山,相依为命。让孩子知道什么是责任,让孩子学会关爱别人;懂得同伴有多么重要;知道团队力量的强大;知道自己和伙伴之间,就行网一样互相依存。你身边的朋友强大,你才会强大;你身边的朋友幸福你才会幸福。 引导演说 让孩子的思想不再沉默,说话的价值放大百倍;让孩子用演说实现自我,瞬间吸引伙伴及老师的支持和信任;让孩子突破恐惧,化解紧张,用演说发挥到极致。古今中外,所有杰出影响力的人士,都是公众演说的大师。 引导感恩

有效引导学生的4种方法

有效引导学生的4种方法 高效课堂要求教师要相信学生、调动学生、激发学生、点燃学生,这一重担责无旁贷地落在了教师的肩上。如何在课堂上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成为一名出色的“导演”,就显得尤为重要。 以导学案设计为突破,体现教师的“引导” 导学案的设计过程中,教师应体现主导作用。在通览教材、吃透课标的基础上,把握知识点、紧扣重难点、突破困惑点,以问题设计为先导,以问题解决为突破,切实做好预习、讨论、拓展与反馈等环节的设计。 导学案设计应把握以下内容:本节课的目标是什么?哪些要让学生自主预习解决?哪些需要学生小组讨论探究?哪些要由教师精讲释疑?问题设计如何体现层递性?重难点如何突破?预设会有哪些问题生成……抓住这些内容,就抓住了导学案的本质,从而发挥学生自我学习、自主探究的主动权。 如果只是简单地按照模式和流程编写,就会成为知识的罗列、问题的堆积,学生接受知识的“仓库”和汇聚考点的“习题集”,这样的导学案效果可想而知。 以课堂活动为突破,突出教师的“指导” 课堂活动中,教师的“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小组探究。教师通过巡视小组、巡回启导,指导学生析疑、释疑;二是交流展示。教师通过恰当评价、积极引导,激发学生的内动力;三是点拨归纳。教师通过引导,让学生弄清产生问题的原因,

寻找解决问题的突破口;四是精讲释疑。教师通过指导,让学生把握共性问题,突破知识难点,提升学习效果。 在学生思维不畅时“导”,在学生切入重难点时“导”,在学生疑惑不解时“导”,在学生束手无策时“导”,教师这些有效的“导”,能让学生快乐学、自主学、真正学。这样,课堂就真正成为学生的课堂、精彩的舞台。 以预习落实为突破,实现教师的“诱导” 在高效课堂中,预习这一边缘化环节已经正规化,落实在学生自主完成导学案的全过程。 学生能否通过预习生成问题,生成高质量的问题;能否把握知识体系,明确教材重难点;能否积极主动研讨问题、解决问题,这些需要教师的“导”。教师应引导学生明确“没有预习就没有学习”,指导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诱导”学生学会思考、善于提问,帮助学生建立知识树和思维导图。 导学案的完成情况,教师要定期检查、及时抽查,督导学生认真落实。预习过程中,教师“导”在关键处,学生预习就能收到实效性。 以训练反馈为突破,完成教师的“思导” 拓展训练是学生完成课堂知识反馈、检测、归纳、总结的过程。学到了哪些知识?还有哪些问题?面对这些问题,教师要善于做学生的参谋,帮助学生检测和反思。通过拓展训练,让学生明确学习了什么,收获了什么,困惑是什么,从而提升学习的积

引导式教学法

引导式教学法在法学教学中的应用 ———以民法总论物的概念教学为例 一、问题的提出 法学的基本概念是将法学现象、法学事实经过比较、综合、分析、归纳、类比等方法抽象出来的理性认识,它是已经剥离了现象的一种更高级的思维形态,在法学教学中,概念教学是法学教学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在教学实践中,广大教师形成了法学概念的教学一般过程:概念建立——概念理解——概念应用。纵观教材中的法学概念,常常省略了概念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将概念以单一文字即终态形式直接呈现,导致学生接受概念情感不积极,学习概念思维不顺畅,理解不准确,领会不深刻,运用不灵活。 通过对学生的调查和访谈,在“物”的概念学习中,学生主要存在以下困难:困难一:民法意义上的物与生活中的物的差别。 困难二:物的独立性的理解。 困难三:物的概念的发展变化。 问题引导式概念教学就是将抽象的法学概念进行分解,把分解的每部分或每一环节,设置成由浅到深的形象化的问题,借助设置问题的解决过程理解、巩固所学概念。 本文以“物”概念教学为例,尝试采用问题引导式的方法,对概念课教学进行初步探究。 二、问题引导式概念教学方法指导下的教学过程设计 在选定采用问题引导式概念教学方法后,笔者在课前结合学生已有知识体系和认知习惯进行了以下教学设计。 第一步,借助问题的类比,建立新概念的基础。在课程开始之前,教师提出问题“各个学科是如何定义物的?”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哲学、化学、物理科学、生物学等不同学科对“物”的不同认识,通过学生对不同学科概念的分析,引导学生得出结论:不同的学科由于研究方法、研究目的、研究对象等原因的不同,导致对物有不同的认识。 通过讨论,激发学生对法律意义上的物的概念的好奇、兴趣,从而为下一步

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教育与社会发展 1、教育与生产力的关系: ①生产力对教育的制约作用:A、生产力的发展制约着教育事业发展的规模和速度。 因为生产力的发展为教育提供了物质条件,并要求教育要有相应的发展,为物质生产提供 所需要的人才。B、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着人才培养的规格和教育结构。C、生产力的发 展促进着教学内容、教育方法和教学组织形式的发展与改革。(生产力对教育的作用,总 是受生产关系的影响的,生产力的发展虽为教育的发展提供物质条件,但它不能单独地决 定教育的发展,生产力是与生产关系同时作用于教育的) ②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A、教育能把可能的劳动力转化为现实的劳动力,是劳 动力再生产的重要手段。B、教育是科学知识再生的手段。如果没有教育,前一辈所积累 的科学知识就无法被后一代人所掌握,科学知识也就无从得到继承和发展,所以教育是实 现科学知识的再生的重要手段。C、教育是发展科学的一个重要手段。 2、教育与政治、经济制度的关系: ①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性质。A、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领导权。B、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受教育的权利。C、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目的的性质和思想品德教 育的内容。 ②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伟大影响作用。A教育能为政治经济培养所需要的人才。 B、教育可以促进政治民主。 C、教育通过传播思想、形成舆论作用于一定的政治和经济。 3、教育与其他社会意识形态的关系:其他社会意识形式,不仅影响着教育思想,而 且也构成为一定的教育内容,教育不能离开政治思想、哲学思想、道德观念、文学、科学、艺术等而架空地存在。而其他社会意识的传播也必须依靠教育。 4、教育的相对独立性:是指教育具有自身的规律,对政治经济制度和生产力具有能 动作用。 教育的相对独立性的表现:

教育孩子应该以引导为主

教育孩子应该以引导为主,多鼓励、赞美孩子。 教育专家谈养成教育 养成教育,就是培养习惯的教育。 养成教育是抓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最实、最具有操作性的抓手。 经过十年的研究实践,我们赋予了养成教育更多的新内容,特别需要强调是,新的养成教育,因为青少年最美好的时光都是在学习生活中度过,学习不好,做人就没有信心。因此,从学习习惯突破,从而解放孩子的大脑,进而拓展到做人、做事和创造等习惯,才能全面丰收。 养成教育有两个任务: 一是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完善人格; 二是突出培养学习习惯,提高学习成绩,发现和解放孩子的大脑潜能。两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养成教育实施原则是:家庭学校互动,遵循成长规律,启发阶段觉悟,引导主动发展。 养成教育操作要求是:低起点严要求,小步子快节奏,多活动求变化,快反馈勤矫正。 让我们来理解什么是习惯? 习惯有哪些特征呢: 一、是后天性。 习惯不是先天的、遗传的,而是人在后天的环境中习得的,是一种条件反射。人们可以有意识、有目的地培养良好习惯,克服不良习惯。 二、是稳固性和可变性。 习惯是一种定型性行为,一般而言,一旦形成就较难改变。但这种稳固性也不是绝对的,只要经过较长时间的强化训练和影响,即使是已经形成的较为牢固的不良习惯,也不是绝对不能改变的。有一个孩子时常生闷气,父亲就对他说:“假如你不希望自己脾气暴躁,就不要培养这种习惯,不要做出任何可能助长怒气的事。”这位父亲首先让孩子设法保持安静,然后让孩子计算自己有多少天没发脾气。从原来的天天生气,到后来两天生一次气,然后三天一次,再后来四天一次……这个孩子爱发脾气的习惯起初只是减弱,后来则渐至消灭。 三、是自动性和下意识性。 习惯是一个行为自动化的方式。所谓自动化,就是稳定的条件反射活动,甚至是下意识的动作。行为习惯形成以后,就不需要专门的思考和意志的努力。 从心理机制上看,习惯是一种需要。如果不这样做,就会感到很别扭。因而它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具有自动化的作用,它不需要别人督促、提醒,也不需要自己的意志努力,是一种省时、省力的自然动作。比如清晨喝一杯白开水,如果是在父母的提醒下才去喝,只能算是一种行为,而非习惯;如果想都没想,自动地去喝一杯白开水,一天不喝就感到十分别扭,这样的行为就叫做习惯了。

重视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教育

重视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教育 现在的城区少年,与八、九十年代大不相同,如果依旧用老一套的教育方法,即我说你听,我灌输你接受的被动方法开展教育工作,往往收效甚微。 《素质教育前沿观潮》书中有一例:为了养成孩子们认真书写的习惯,我们学校规定从低年级起就不允许学生用橡皮。老师们都用心去执行了,可是效果却不一样。有的班的学生,老师在的时候不用,老师不在就偷着用或改为用涂改液。而有的班,同学们不仅在学校不用,回到家里也不用,形成了良好的习惯。 为什么同样一个规定,执行起来效果却两样呢?经过调查,发现有的老师除了要求不用以外,只是把功夫下在“谁要用橡皮或涂改液就不发小红花,就扣分”等一些强制性的手段上,这样的教育只能产生暂时的效果,使学生只是当面不敢用。而另一些老师却是让学生懂得为什么不用,与学生商量,没有橡皮帮忙,可不可以写好字?错了怎么办?最后,和孩子们达成了共识:错了,留下痕迹还可以找到错误的原因。让学生明白:错误不是檫掉的,而是改掉的,这样的教育内化到学生心里,学生养成了终生用心写字的良好习惯。 以上的事例在我担任学校大队总辅导员工作中深有体会。 为了培养学生热爱劳动、尊敬长辈、自立自强的品质,做一个好孩子。大队部针对城区学生参加家务劳动少的特点,组织学生参与“最佳围裙队员”、“星期天我当家”等评比活动。要求学生在征求父母及长辈们的意见后,体验父母在家庭中的角色,学习安排全家人一天的生活。自己订出行动方案,从采购到烹调,从打扫到布置,从洗涤到收拾,从生活到娱乐……。然后根据一天的做法写出体会文章,请父母及长辈签名提意见,在各中队和大队红领巾小广播中互相交流,互相学习。同时大队部举办一、二年级:穿衣、穿鞋;三、四年级:叠衣被、系鞋带;五、六年级:烹调等生活知识比赛。选送优秀文章参加国务院妇工委、全国少工委、中国少年儿童新闻出版总社联合举办的《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00—2010年)》征文等系列活动,进一步鼓励了学生的参与热情。通过参与家务劳动和家庭生活,让学生了解每个成员对家庭的责任和义务,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学习与家人进行交流和沟通,感受亲情的温馨。得到了家长和社会各界的高

简述师范生学习教育学的意义

1、简述师范生学习教育学的意义。 答:(1)掌握教育基本理论,指导教育实践; (2)树立正确的教育观,提高鉴别能力; (3)巩固专业思想,献身教育事业。 2、怎样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答:(1)树立正确的师生观; (2)加强教师与学生的交往; (3)在平等的基础上建立教师威信。 3、简答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 答:爱岗敬业;热爱学生;严谨治学; 团结协作;为人师表。 4、简答教师备课的基本要求。 答:钻研教材;了解学生;设计教学过程。 5、班主任如何培养班集体? 答:确立目标;建立班委会;组织开展班级活动。 培养正确的舆论和良好的班风。 6、简述一堂好课的基本要求。 答:教学目的明确;教学内容正确;教学方法适当; 教学过程紧凑;学生主体性充分发挥。 7、什么是因材施教?如何贯切这一原则? 答:因材施教原则是指教师在教学活动中 应当照顾学生的个别差异。贯切这一原则教师要: 充分了解学生;尊重学生的差异;面向每一个学生。 8、简述德育的基本内容。 答:从内容上看,德育主要内容是指 道德、思想和政治方面的教育。

9、班主任如何做好转化后进生的工作? 答:以爱动其心;以理服其人;以智导其行。 10、简述教师应具备的素养。(教师素质包括哪些?) 答:政治思想素质;文化素质; 教育素质;职业道德素质。 11、目前,我国中小学最常用的教学原则有哪些? 答:直观性原则、启发性原则、巩固性原则、 量力性原则、思想性与科学性统一的原则、 理论联系实际原则、因材施教原则。 12、我国中小学常用的教学方法有哪些? 答: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实验法、 实习作业法、练习法、参观法。 13、简述班级授课制的意义。 答:班级授课制使教学获得了较高效率; 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有利于学生互相启发,互相帮助, 发挥集体教育的作用。但,讲授法 也存在着比较明显的缺点。 14、我国中小学常用的德育方法有哪些? 答:主要包括:说服教育、榜样示范、 实际锻炼、情感陶冶、奖励和惩罚等。 15班主任工作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答:了解和研究学生;组织和培养班集体; 做好个别教育工作;营造优雅的班级环境; 协调好各方面的教育力量; 做好班主任工作计划和总结。

在教育中如何引导学生积极的自我意识

在教育中如何引导学生积极的自我意识 黄礁中学李丽美 从中学开始,青少年的独立意识迅速发展。他们会自觉地、更加深刻地认识自己并产生自我实现的愿望。自我控制力较强的学生在学习和生活各方面能自我监督、自我约束、自我检查,为达到预定目标而对自己的认识、情感和行为进行积极主动的调节。而自我控制力较差的学生,往往注意力难以集中,不能对自己的行为做到果断、自觉的监控,常产生程度不同的敌对行为或攻击行为,如意志薄弱、行为无目的、盲从、遇事优柔寡断、轻率鲁莽等。因此,作为教师如果善于引导学生积极的自我意识,将会使学生更加健康的成长和发展。 所谓自我意识(selr-consciousness),是指人对自己的认识以及对自己和周围人的关系的认识。具体来说,我意识由自我认识、自我体验与自我控制三种心理成分构成。 一、自我认识 自我认识是主观的我对客观的我的认知与评价。自我认识知是自己对自己身心特征的认识,而自我评价是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判断。正确认知并评价自己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除了认知因素外,动机、需要、期望等心理因素也参与其中。如果一个人只看以自己的缺点,长期徘徊在失败的阴影中,很容易失去自信心,从而导致自卑心理的产生。相反,如果一个人一直以自我为中心、盲

目乐观、刚愎自用,则会阻碍良好人际关系的形成,容易在社会交往中受挫。 二、自我体验 自我体验是个体对自己所具有的情绪体验和态度。自尊、自信、自负、自我满足、自我欣赏、自我贬低都是各种自我体验。自尊是自我体验中最主要的一个方面,是指尊重自己的人格和荣誉,维护自我尊严的情感体验。对于一个缺乏自尊心的人,任何表扬和批评都无法起作用。羞耻心与自尊紧密相连,是指发现自己的据点,不足和错误时产生的羞愧感,是自尊心产生的基础,也关系到个体的进步和成长。 三、自我控制 自我控制是个体对自身行为和心理活动自觉而有目的的调整和控制。自我控制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激发作用,即自己命令或激励自己从事某些活动;二是抑制作用,即审时度势地控制自己的言行。自我控制有利于个体学习和工作的顺利进行,同时它促进了良好人际关系的形成和维系。 在上述三种心理万分中,自我意识有积极和消极之分。积极的自我意识对“现实我”有比较清晰客观的认识,而且“理想我”的确立比较现实,既不好高骛远又具有一定挑战性。积极的自我意识对自我的情感体验是健康、向上的;在实际生活中能自觉地自我控制,不断地完善自己。而消极的自我意识则恰恰相反,它对自我的认识是不准确的,是否定的或歪曲的;情感体验是消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