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活寄生汤治疗腰腿痛24例
腰酸腿疼“圣药”,独活寄生汤骨伤科新用(临床)

腰酸腿疼“圣药”,独活寄生汤骨伤科新用(临床)独活寄生汤,是药王孙思邈《千金药方》中的名方,有散寒、祛风、除湿的功效,有祛痹止痛、补养肝肾、益气健脾、养血活血之作用。
主要针对肝肾两虚、气血不足引起的久痹不愈,以及腰背、脚膝疾病。
在目前的临床应用中,该方的应用范围不断广泛,特别是在骨科临床治疗以及骨伤的实际治疗中,该方功效显著,具有重要的临床研究和指导意义。
接下来,我们就对独活寄生汤在骨伤腰酸腿疼治疗中的临床应用,进行必要的科普和推广,帮助大家摆脱腰酸腿疼的困扰,更加健康地生活。
一、在腰椎间盘突出中的临床应用(一)腰椎间盘突出形成的原因腰椎间盘突出,从西医的角度来讲,是腰椎间盘退变后,在外力的作用下,使纤维环破裂和髓核突出,刺激或压迫神经根而引起的腰痛,以及下肢坐骨神经放射性疼痛。
从中医的角度讲,属于中医腰疼的范畴,在中医学科中认为,腰疼产生的主要原因,一个是风寒、湿邪或者外伤造成的脉络受损;其次是肝肾不足、气血不畅引发的痹症。
(二)独活寄生汤的临床治疗中医认为,腰主肾,因此腰椎间盘久治不愈者,多有肝肾不足,在治疗的过程中,应补足肝肾,同时运行气血,祛除痹症。
针对这一病症,在骨伤科的临床治疗中,可以采用独活寄生汤加牵引的治疗方式。
借助外在的牵引,纠正坐骨和腰椎的位置,从外在改善腰椎突出,以及坐骨位置变化的症状。
同时配合独活寄生汤的加减,根据病人的自身体质,增减配方。
内在解决患者肝肾不足、气血不畅、湿寒麻痹的内在问题。
从内在调理患者的肝肾与气血,帮助患者疏通筋脉,减少痹症,从而达到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效果。
独活寄生汤治疗腰椎间盘突出,主要从疼痛与痹症两方面入手,根据患者自身情况的不同,要对药方进行修缮。
如:针对老年患者,多伴有久病体弱、肝肾两虚、气血不足的症状,在治疗过程中要着重加强肝肾的不足与气血的运化。
对于年轻化患者,往往伴随有邪实的症状,在药方修缮中,要加强祛风湿、止痹痛。
二、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应用(一)强直性脊柱炎形成的原因强直性脊柱炎从西医的角度来讲,是一种骨骼慢性炎性疾病,主要侵犯骶髂关节、脊柱骨突,脊柱旁软组织及外周关节,并可伴发关节外表现,使患者身体麻痹,疼痛难忍。
脾肾虚腰痛案——独活寄生汤的加减方

脾肾虚腰痛案——独活寄生汤的加减方患者张某,男,57岁。
乡下同村。
近一年来腰痛反复,逐渐加重,以致不能远行,2012年10月来诊。
刻诊:神疲,胃纳欠佳少食即饱,喜热饮。
小便频,大便不爽。
腰痛明显,四肢沉重,得温则减轻,脉沉缓,舌白苔稍腻。
曾拍片子腰椎轻度骨质增生,无凸出。
曾自行服用肾气丸,略轻复如故。
该患者的病情并不复杂,是简单的脾肾阳虚、寒湿凝滞之证,在治疗上单纯的温补脾肾会略轻一时,但湿邪难去,气机还是会被阻塞,腰痛等症状必不除,所以患者服用肾气丸无效。
我的方子:独活、寄生、杜仲、牛膝、细辛、秦艽、茯苓、神曲、陈皮、炮附子、桂枝、菟丝子、沙苑子。
10剂。
二诊,自述胃纳转佳,身上感觉有力气了,大便稍好,腰痛稍减,舌脉无明显改变。
病非一日,难速效,欲速肯定不达。
守前方20剂。
三诊,诸症悉减。
因嫌煎药费事故停药,一段时间后因感风寒,病又复发,但不是很重,仍服原方10剂而愈。
前几天托其子捎来家养大公鸡一直以示感谢,哈哈,俺是不收礼的,老乡执意要给也只好笑纳,回赠牛奶一箱,嘱其注意起居饮食。
我用的方子是独活寄生汤的加减方。
该方见于【备急千斤要方】治疗素肝肾不足气血亏虚而感风湿痹痛,证见腰痛膝痛等。
因该患者主要是阳虚并见的腰痛,无明显气血亏虚,所以去掉方中的“八珍汤(无白术)”而加炮附子、桂枝、菟丝子、沙苑子以温阳,陈皮、神曲以健胃,保留独活、寄生、杜仲、牛膝、细辛、秦艽、茯苓的祛风湿强腰膝。
同理,如果腰痛见其他症状也可以此方加减应用。
经方魅力无穷,如辩证准确清晰,加减得当,疗效显著。
学习经方不能生搬硬套,仲景他老人家在伤寒杂病论中处处体现其精神,如桂枝汤的加减变化等等。
独活寄生汤实例——补肝肾,强筋骨,祛风湿,治疗腿痛效果奇佳

独活寄生汤实例——补肝肾,强筋骨,祛风湿,治疗腿痛效果
奇佳
父亲是老实本分的农民,打我记事起,父亲就骑着自行车去城里收废品。
我的故乡是一个被称作“烂货村”的小村庄,村里的人以收废品为营生,父母无论刮风下雨都出去收货,母亲说:“日进一文,家境不贫”,因为收货的交通工具是小三轮没有防风的玻璃,所以很容易受寒,慢慢地父亲的左腿开始出现不灵活,疼痛的现象,农村人即使生病一般不严重都会忍着而不去医院,父亲也一样,后来慢慢发展到走路不协调,一拐一拐,而且每逢阴雨天疼痛都会加重。
去年疫情期间,家里人坐在一起,母亲说:“学了这么多年医,给你爸看看腿吧”,说实话这是第一次独立接诊病号,心里很紧张,但还是硬着头皮开出了方子,没想到效果奇好,让我信心倍增。
前两天跟家里人视频,父亲还说自己的腿现在一点问题都没有。
方解
这个方子就是药王孙思邈的方子独活寄生汤,中医里面人体筋的问题归肝管,骨的疾病归肾管,独活寄生汤补肝肾,强筋骨,祛风湿,面面俱到。
这种腰部以下的疼痛疾病,一般中老年人偏多,归其根本是因为,年少时体格壮实,正气充气,即使感受风寒湿邪气,也能驱逐出去,但随着年龄的增大,肝肾亏虚,正气不足,风寒湿邪气停留在筋骨之间,血脉不能正常运行,不通则通。
中药材独活
独活寄生汤这个方子我在家里给三个人用过效果都不错,说说我的体会,这个方子用下去,病人会出现放屁增多,腿上出汗的现象,这是“排邪”的现象,另外大概在七付之后,这三个人都出现疼痛大减,但腿部膝盖旁的筋会抽痛,继续服用后疼痛则无。
@大家健康#大家健康超能团#。
独活寄生汤化裁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独活寄生汤化裁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独活寄生汤出自《备急千金要方》,具有祛风湿、止痹痛、益肝肾、补气血之功,临床用于治疗腰腿痛。
笔者经长期临床使用,此方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有较好疗效。
1 理论溯源中医将腰椎间盘突出症归属于“腰痛”、“腰腿痛”、“痹症”等范畴。
中医古籍中虽无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病名,但对此病症已有极为详细的描述,如《素问·刺腰痛篇》载:“衡络之脉令人腰痛,不可以俯仰,仰则恐仆,得之举重伤腰。
”“肉里之脉令人腰痛,不可以咳,咳则筋缩急。
”《素问·痹论》载:“痹在于骨则重,在于脉则不仁。
”《医学心悟》载:“腰痛拘急,牵引腿足。
”以上列举症状为腰痛合并下肢痛,咳嗽时加重,这与西医所说腰椎间盘突出症有关的症状相似。
《诸病源候论·腰脚疼痛候》又说:“肾气不足,受风邪之所为也,劳伤则肾虚,虚则受于风冷,风冷与正气交争,故腰脚痛。
”祖国医学认为,腰椎间盘突出症多由肾虚,风、寒、湿邪侵袭肌表,流注经络,或因跌仆损伤,瘀血内停,经络闭阻,气血运行不畅所致。
现代医学研究认为,腰椎间盘突出症是由于髓核突出机械压迫神经根及周围组织,使髓核流出的糖蛋白和蛋白质及组织胺对无神经束膜化学屏障的神经根产生强烈刺激,产生化学性神经根炎,导致神经根充血、水肿、炎症;并由于突出的椎间盘组织机械压迫神经根后,造成其周围血液循环受阻,毛细血管渗透性增加,炎性致痛物质渗出,激惹神经根及其周围组织,产生渗出, 微循环改变,组织变性,久之发生粘连等,使神经根周围组织产生无菌性炎症,从而出现腰腿疼痛等一系列症状。
本病属中医“腰痛”、“痹证”范畴。
由于腠理空疏,营卫不固,风寒湿邪得以乘虚侵袭,闭阻经脉关节,气血运行不畅,筋脉拘急;或跌仆损伤,举重劳伤,气滞血瘀,阻滞经络,脉络不通。
《景岳全书·腰痛》曰:“腰痛证凡悠悠戚戚,屡发不已者,肾之虚也;遇阴雨或久坐痛而重者,湿也;遇诸寒而痛,或喜暖而恶寒者寒也;……当辨其所因而治之。
独活寄生汤

独活寄生汤独活寄生汤出自唐·孙思邈所著《备急千金要方》,是临床常用方剂之一。
陕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李引刚主任医师采用独活寄生汤加减,治疗五更腰痛、肩周炎、腰椎间盘突出症等骨伤科疾病疗效显著,现就其临证经验介绍如下。
加柴胡治疗五更腰痛王某,女,38岁,会计,2007年3月2日初诊。
五更腰痛1年,加重1月。
1年前因生气后出现腰痛,每于晨时四五点钟发作,自行贴膏药后稍有缓解,近一月来又感疼痛加重。
平日自感乏力,白天腰部无任何不适,纳食二便正常。
体格检查:形体偏瘦,面色微黄,腰部肌肉稍紧张,各棘突无压痛,椎旁轻叩痛,腰椎各向活动稍受限。
CT检查未见异常。
舌质淡、苔薄白,脉沉弦。
西医诊断:腰背肌筋膜炎。
中医诊断:五更腰痛,证属气血不足、肾虚肝郁。
用独活寄生汤加柴胡20g。
方药如下:独活、桑寄生、秦艽、防风、川芎、熟地、肉桂、党参、牛膝、杜仲各12g,细辛6g,当归、茯苓、生白芍各15g,柴胡20g,炙甘草6g。
每日1服,水煎500ml,分两次于18时、22时口服。
连服6服,凌晨腰痛现象减轻。
继服10服,疼痛症状消失。
随访1年,腰痛未复发,生活如常。
按:该患者之腰痛系因长期久坐加之生气劳作引起的腰背肌筋膜炎。
病属五更腰痛,该病特点痛有定时,每于晨时四五点钟发作。
曾用独活寄生汤加减偶效,但疗效不满意。
后读顾丕荣老中医经验,始悟该病药虽对症,但未考虑辨时论治。
人体阴阳气血随经络运行不息,营卫之气起始于手太阴而终止足厥阴。
昼夜各随值时循接,如环无端。
夜半之时气交于子丑,适当风木司令,乃肝胆阳气初生之际。
现木郁不达,反克脾土(脾主四肢、肌肉),阴阳之气不相顺接,故疼痛以时而发。
再者一日之中,夜半至晨时为春气当令,春为肝木所主,木气盛于春,故肝木得时助,其气更胜,现肝木有郁,盛气不能助其正而反为害,致克脾土,侮其母,腰为肾府,脾主四肢、肌肉,便发此症。
故加柴胡20g,以达疏肝解郁理脾之功。
后每遇此类病例,多用此法收效。
独活寄生汤

独活寄生汤独活寄生汤出自《备急千金要方》,主要用于肝肾两虚,风寒湿三气杂和而至,痹阻经脉,导致腰腿疼痛,腰腿酸软无力。
重则拘挛疼痛屈伸不利,甚则喜暖怕冷等症状。
近代临床医家多用此方化载治疗各种腰腿疼痛之症,屡起沉疴。
我在多年的中医临床中逐步消化吸收了老一辈应用独活寄生汤的宝贵临床经验。
经常使用本方加减治疗各种腰腿痛,包括西医学的坐骨神经痛,腰肌纤维炎,腰肌劳损,腰椎骨质增生,椎间盘突出和风湿等引起的腰腿疼痛疾病。
均收到了明显的治疗效果。
例1、梅,男,46岁。
右腿后外侧连及小腿外侧剧痛3天,去医院检查X线片无异常,诊断为原发性坐骨神经痛,经服用芬必得、腰痛宁和注射VB1、VB12等营养神经制剂无效,而来门诊求中药一试。
刻诊:面黑神情痛苦,中等身材,腰腿无异常,舌苔薄黄,舌质略红,饮纳减少,二便一般。
患者不断用手捶打着右腿,就差没有涕泪交加了。
诊断为腰腿痛,处方独活寄生汤加味治之:独活60克、桑寄生30克、秦艽15克、防风15克、细辛15克、川芎15克、当归15克、生地30克、白芍50克、桂枝10克、茯苓15克、生杜仲30克、川牛膝30克、怀牛膝30克、党参15克、炙甘草15克、全蝎10克、土鳖虫10克木瓜 15克、徐长青10克,7剂水煎服。
同时配合针灸治疗;针刺昆仑,足三里、阳陵泉、委中和环跳穴、肾俞,重刺激不留针。
治疗了3天后,病人疼痛显著减轻,已能忍受。
效不更方,继续应用上方法治疗,又过了一段时间,病人告知疼痛基本上停止,大便希溏。
于是减上方剂量一半,停止针灸。
嘱咐病人再服用几天巩固疗效。
坐骨神经痛,现代医学一般多分为为原发性和继发性坐骨神经痛。
与中医的风痹和痛痹极为相似。
急性期发作常常是疼痛难忍,坐立不安,夜间加重,寝食难安。
严重者往往卧床不起,不敢活动。
应用此方治疗此病,关键在于其中的主要药物剂量要大,独活,牛膝急性疼痛期必须重用到60克,才能迅速止痛,如果此时还是墨守成规,应用常规剂量,此方那将毫无效果。
『常用方剂』祛湿剂祛风胜湿独活寄生汤加减治疗腰腿痛(临床)

『常用方剂』祛湿剂祛风胜湿独活寄生汤加减治疗腰腿痛(临
床)
方药:独活12克,桑寄生12克,桂心3克,秦艽10克,细辛3克,防风6克,当归10克,白芍10克,川芎10克,熟地12克,杜仲12克,牛膝10克,党参10克,茯苓10克,甘草6克。
偏血瘀者,加重当归、川芎用量至15克,同时加用桃仁、红花各10克;偏寒湿者,加重独活、细辛、防风的用量至独活20克,细辛6克,防风15克;偏阳虚者,加重杜仲、牛膝的用量,至杜仲20克,牛膝20克,同时加用制附片10克,补骨脂15克;偏阴虚者,加重牛膝的用量至20克,同时加用龟板胶15克,枸杞子20克;疼痛重者,加蜈蚣2条,全蝎6克。
用法:每天1剂,水煎分2次服用,4周为1个疗程。
方解:本方以独活为君,祛下焦风寒湿邪;臣以细辛入少阴经,祛风温阳;防风乃风中之润剂,走十二经;秦艽祛风止痛,善去经络之风;肉桂温阳活血。
这4味药增强了独活祛风湿、止痹痛力量;佐以桑寄生、杜仲、牛膝祛风湿,补肝肾,壮腰膝;当归、川芎、地黄、白芍,养血活血,治风先治血,有助于祛风湿、止痹痛功效的发挥;党参补气,茯苓健脾渗湿,甘草助党参补气并调和诸药。
全方邪正兼顾,祛邪不伤正,扶正不恋邪,用以祛风湿、止痹痛、益肝肾、补气血为其主要功用。
总之,诸药合用既能增强人体免疫力,又能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加速体内炎性物质的代谢,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改善局部血液微循环,消除神经根的充血水肿及肌肉痉挛,缓解对神经根的化学及自体免疫刺激等作用。
达到减少炎症对受压神经根及硬膜囊的不良刺激,防止神经根黏连,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从根本上治疗本病的目的。
治腰背痛独活寄生汤

治腰背痛独活寄生汤,夫腰背痛者,皆犹肾气虚弱,卧冷湿地当风所得也,不时速治,喜流入脚膝,为偏枯冷痹缓弱疼重,或腰痛挛脚重痹宜急服此方。
独活(三两)、寄生(古今录验用续断)、杜仲、牛膝、细辛、秦艽、茯苓、桂心、
防风、芎、人叁、甘草、当归、芍药、乾地黄。
右十五味俰咀,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分三服,温身勿冷也,喜虚下利者除乾地黄服汤取蒴叶火燎厚安席上,及热眠上,冷复燎之,冬月取根春取茎熬卧之佳,其馀薄熨不及蒴蒸也,诸处风湿亦用此,法新产竟便患腹痛不得转动,及腰脚挛痛不得屈伸痹弱者,宜服此汤,除风消血也。
(肘後有附子一枚大者无寄生人叁甘草当归)。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独活寄生汤治疗腰腿痛24例
痹证是由风,寒,湿三气着于筋骨侵袭,肝肾亏虚,气血不足, 故以腰膝酸软冷痛,肢节屈伸不利,或
麻木不仁。
发病非常广泛, 尤以中老人较多,在临床上采用《备急千金要方》中独活寄生汤加
减治疗腰腿痛24例, 获得了满意疗效, 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共治疗24例,男子14例,女10例,年龄40—50岁8例,50—60岁11例,60—70岁5例。
起病
至来诊治时,病程半年以下9例,半年至1年13例,1年—2年2例,全部病例都有经过西药治疗,
用止痛,活血药并激素药等治疗,效果不显著。
本组病例一般都有腰膝酸软冷痛,肢节屈伸不利
半年以上病史,多为白天劳累或久坐疼痛为甚。
腰痛时右腿从髋部至足底部,以及牵引右侧坐
骨神经痛,急性发作,沿线麻木疼痛难受,不能行走,肌肉跳动刺痛等,望诊;局部无红肿,触诊;两腿
温度无明显差别,食欲一般,大便稍溏,面色苍白,口唇无华,倦怠乏力,时有失眠,小便清长,脉沉细
稍紧。
2 治疗方法
用《备急千金要方》独活寄生汤加减,处方;独活15g、寄生15g、杜仲15g、牛膝15g、细
辛7g、秦艽15g、茯苓15g、肉桂心5g、防风12g、当归15g、人参10g、炙甘草10g、白芍
15g、熟地黄20g组成。
临床用于治疗40-60岁为主,根据病情轻重而增减,适当调整剂量。
水煎服,每日一剂,每剂煎汁450ML,早中晚各服150ML。
如右下肢沿线麻木疼痛难受,不
能行走,肌肉跳动刺痛,上方加伸筋草、海风藤、木瓜可将肉桂心改川草乌、桃仁、红花、
白花蛇以助搜风通络,活血止痛之效,寒湿偏重者,可加附片干姜,湿邪偏重者,酌加防已
苍术,正虚不堪者,可酌减地黄白芍人参,大便稀溏加白术15g、苍术15g。
3 治疗结果
治疗结果症状明显好转,本组共24例,一般平均治疗天数3月左右,其中好转17例, 占
70.8%;减轻5例,占20.8%;无效2例,占8.3%。
总有效率为91.7%。
4 典型病例
王某,女51岁,农民,2007年5月20日初诊。
患者各关节疼痛游走不定已18月,腰痛10
月,2007年4月,突然出现右下肢疼痛, 经当地医院诊断为坐骨神经痛,急性发作,经中西药久治
疗果不明显, 前来我院就诊。
患者右侧坐骨神经沿线麻木疼痛难忍,不能行走,肌肉跳动刺痛,观
察局部无红肿热痛,气候变化时疼痛加剧,食欲一般,大便稍溏,舌质淡,苔薄偏厚,脉沉细稍紧。
证属寒湿偏盛之证,治宜温经散寒,通经活络,用独活寄生汤加减治疗,处方:独活10g,寄生15g,杜
仲15g,牛膝12g,细辛6g,秦艽15g,茯苓15g,桂枝10g,防风10g,当归10g,川芎10g,白芍12g,党参15g,甘草5g,白术10g,苡仁15g,续断10g,6剂,每日一剂水煎服。
服药6剂后,患者疼痛开始显减。
5月27日二诊,续予上方加:伸筋骨草10g,海风藤12g,桃仁10g,红花6g。
服12剂后,腰痛继续
减轻,右下肢腓肠肌酸痛。
6月9日三诊, 照上方再服12剂。
6月20日四诊,上方加:木瓜15g,
全蝎6g,蜈蚣3条,穿山甲10g,再服用一个月,诸症消失。
仅在行远路时,患者有酸软无力,观其舌质淡,脉细缓无力,按原方法去独活、细辛、防风、白芍、苡仁、桂枝改肉桂花6g,加黄芪20g、熟地15g、鸡血藤15g、骨碎朴15g、龟板10g,以益肝肾,健筋骨,补气血,巩固疗效, 随访2年无复发。
5 讨论
独活寄生汤是治疗风寒湿三气着于筋骨之痹证的有效方剂. 症见腰膝冷痛,肢节屈伸不利,酸软
气弱,或麻木不仁,畏寒喜温,心悸气短,舌淡苔白,脉细弱。
痹证日久,其病证为肝肾两亏,气血不足, 风寒湿邪乘虚而致。
治当搜风祛湿,以止痹痛,益肝肾,补气血,扶正以祛邪。
方中重用独活祛风湿,止痹痛,桑寄生补
肝肾,强筋骨共为君药,秦艽、防风祛湿止痹痛,细辛发散阴经风寒,搜利筋骨风湿,且能止痛。
桂心温通血脉,并可祛风,以上四味,可增强独活祛风除湿之效, 共为臣药。
佐以当归、干地黄、
白芍、川芎、养血和血,人参(可用党参),茯苓、甘草补脾益气,使气血旺盛,有助于祛风除湿,甘
草调和诸药为使药。
诸药合用,标本兼顾,祛邪而不伤正,扶正有助于祛邪,实为扶正祛邪之良方。
由于此病较为顽固,久延难愈,加伸筋草、海风藤、桃仁和红花增加祛风除湿,活血通络之效,可
首先用草类药,待用草类根本不见效时,再渐加虫类药,以搜风通络,因患痹证者,多兼有正虚和邪实,故而采用攻兼施,通络、活血、止痛并用的药物, 已达到较好的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