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外光谱峰变宽

红外光谱峰变宽

红外光谱是一种在有机化学领域中广泛使用的技术,它可以用于分析分子中的功能基团,刻画分子中不同原子之间的化学键以及鉴定有机物的结构。在红外光谱分析中,光谱峰的宽度是决定峰形和峰高的一个重要参数。然而,在某些情况下,红外光谱峰会出现变宽的现象,这可能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本文将针对红外光谱峰变宽的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以便更好地理解这种现象背后的原因。

一、什么是红外光谱峰变宽?

在红外光谱中,峰宽可以用来描述分子中各种振动模式的能量散布。通常情况下,单个振动模式在红外光谱图谱中展现出来的谱带大概在20-30 wavenumber强度之间。因此,峰宽越宽,谱带中的振动模式之间的相互作用水平就越高。

在一些情况下,人们会观察到红外光谱峰展现出一个比较宽的峰带,而不是一个狭窄的、有机的分子通常所呈现的峰带。这被称为红外光谱峰的变宽。变宽的现象并不总是有害的。有时,它实际上代表了一些重要的信息。但是,在其他情况下,一个变宽的峰往往会掩盖一些细节,导致一些模式失真。因此,对于红外光谱峰的变宽现象的理解非常关键,以便更好地解释谱图中展示的信号。

二、红外光谱峰变宽的原因是什么?

有许多原因可能会导致红外光谱峰变宽。下面是一些常见的原因:

1. 相邻谱带之间的振动相互作用:在一些情况下,一个振动谱峰可能与邻近的谱带相互干扰,导致谱带展现出来更加宽泛而不是更加细致。如果周围的振动模式和我们正在测量的振动模式之间存在相互作用,那么这个振动模式将比它原来的形状更加宽泛。

2. 样品受到强烈紫外光照射:强烈紫外线照射样品可能会导致样品的分子结构发生变化,甚至破坏一个分子中的一些键。这可能会导致红外光谱峰更加宽泛,这是因为它已经失去了原有的可识别性。

3. 样品受潮或氧化:氧化或潮湿的样品的分子结构可能发生变化,导致光谱峰变宽或消失。

4. 分子内非共面结构:分子中的某些构型可能会导致分子中的原子之间更大的振动运动,这可能会对光谱造成影响,使峰变宽。

三、如何克服红外光谱峰变宽问题?

对于红外光谱峰变宽问题的解决方法主要有以下三种:

1. 选择一个更加合适的波数范围进行谱图研究。根据样品特性,选择一个更合适的波数范围,可以避免光谱峰变宽的问题。

2. 调整红外光谱仪的分辨率。如果谱图峰宽比预期值更宽,则可以通过调整仪器的分辨率来获得更高的谱图精度。比如增加抽样数目和计算时间可以通过提高光谱仪的分辨率,并降低光谱峰的宽度。

3. 尽可能地避免潮湿、氧化和紫外线干扰。如果样品条件不好,则可能会导致光谱峰变宽,为此可以将样品放置在干燥、氧化和紫外抗性的环境中,以避免上述问题的出现。

总结:

红外光谱峰的变宽现象可能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而理解这种现象的原因,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解释谱图中展示的信号。通过选择适当的波数范围,调整仪器分辨率和尽可能避免样品受潮、氧化和紫外线干扰等方法,可以一定程度上克服红外光谱峰变宽的问题,提高谱图仪器工作效率,提高仪器工作精度和某些实际应用的准确度。

红外光谱

材料分析测试技术 一、名词解析: 1.红外光谱(Infrared Spectroscopy, IR)是利用试样吸收红外光的特征对物质进行结构鉴定的表征技术。 2.拉曼光谱(Raman Spectroscopy)就是利用光经过试样产生的拉曼散射特征对物质进行结构鉴定的表征技术。 3.Raman位移就是Stokes或Anti-Stokes线频率与入射光频率的差值。 4.核磁共振(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NMR)是记录处于外磁场中磁核能级之间跃迁的一种技术。 5.化学位移:由于质子所处的化学环境不同,其周围的微磁场自然不同,因此,核磁共振发生时外加的磁场强度并不相同,而是相对有一定的位移,这种吸收峰位置的差距被称为化学位移。 6.凝胶渗透色谱(Gel Permeation Chromatography, GPC)是一种色谱技术,它用高度多孔性的、非离子型的凝胶小球将溶液中多分散的聚合物逐级分开,配合分子量检测器使用即可得到分子量分布,是目前测定分子量分布最广泛应用的方法。 7.X射线衍射如果试样具有周期性结构(结晶),则X射线被相干散射(相对于入射光,散射光没有波长和相关系的改变),该现象被称为X射线衍射 8.漫射X射线衍射如果试样具有不同电子密度的非周期性结构,则X射线被不相干散射(相对于入射光,散射光有波长和相关系的改变),该现象被称为漫射X 射线衍射(简称散射)。 9.热分析(Thermal Analysis, TA)是指在程序控温下测量物质的物化性质与温度关系的一类技术 10.热重分析(Thermalgravimetry or Thermalgravimetric analysis, TG or TGA)是在程序控温下测量试样质量对温度的变化。 11.热机械分析(Thermomechanical analysis, TMA)是在程序控温和加载静态载荷(压或拉)下测量样品尺寸对温度的变化。 12.动态热机械分析(Dynamic mechanical thermal analysis, DMTA)或称为动态力学分析(Dynamic mechanical analysis, DMA)是指在程序控温和加载周期变化载荷下测量动态模量、力学损耗等对温度、频率等的变化。 13.应力松弛就是对样品施加阶跃恒定应变,记录应力(或模量)对时间的变化 14.流动测试是指对样品施加单向旋转刺激(剪切速率或应力)驱动样品流动,并测量其响应(应力或剪切速率)特征的测试项目。 二、填空题: 1.IR谱图解析:1.谱带位置 2.谱带宽度 3.谱带强度 2.理想的谱图应有2~3个强峰接近100 %的吸收,相应的样品厚度约为10~30 μm 左右 3.解析NMR谱图要从谱线位置(化学位移)、谱线劈裂和谱线强度三个特征入手。 4.离子源的种类很多,常用的离子源有电子轰击源(Electron Ionization, EI)、化学电离源(Chemical Ionization, CI)、场致电离源(Field Ionization, FI)、基质辅助激光解吸源(Matrix-assisted Laser Desorption Ionization, MALDI)等。 5.质谱在聚合物结构表征中可用于鉴别聚合物、测定端基、分析立体规整性和测定分子量分布等。

红外光谱峰变宽

红外光谱峰变宽 红外光谱是一种在有机化学领域中广泛使用的技术,它可以用于分析分子中的功能基团,刻画分子中不同原子之间的化学键以及鉴定有机物的结构。在红外光谱分析中,光谱峰的宽度是决定峰形和峰高的一个重要参数。然而,在某些情况下,红外光谱峰会出现变宽的现象,这可能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本文将针对红外光谱峰变宽的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以便更好地理解这种现象背后的原因。 一、什么是红外光谱峰变宽? 在红外光谱中,峰宽可以用来描述分子中各种振动模式的能量散布。通常情况下,单个振动模式在红外光谱图谱中展现出来的谱带大概在20-30 wavenumber强度之间。因此,峰宽越宽,谱带中的振动模式之间的相互作用水平就越高。 在一些情况下,人们会观察到红外光谱峰展现出一个比较宽的峰带,而不是一个狭窄的、有机的分子通常所呈现的峰带。这被称为红外光谱峰的变宽。变宽的现象并不总是有害的。有时,它实际上代表了一些重要的信息。但是,在其他情况下,一个变宽的峰往往会掩盖一些细节,导致一些模式失真。因此,对于红外光谱峰的变宽现象的理解非常关键,以便更好地解释谱图中展示的信号。

二、红外光谱峰变宽的原因是什么? 有许多原因可能会导致红外光谱峰变宽。下面是一些常见的原因: 1. 相邻谱带之间的振动相互作用:在一些情况下,一个振动谱峰可能与邻近的谱带相互干扰,导致谱带展现出来更加宽泛而不是更加细致。如果周围的振动模式和我们正在测量的振动模式之间存在相互作用,那么这个振动模式将比它原来的形状更加宽泛。 2. 样品受到强烈紫外光照射:强烈紫外线照射样品可能会导致样品的分子结构发生变化,甚至破坏一个分子中的一些键。这可能会导致红外光谱峰更加宽泛,这是因为它已经失去了原有的可识别性。 3. 样品受潮或氧化:氧化或潮湿的样品的分子结构可能发生变化,导致光谱峰变宽或消失。 4. 分子内非共面结构:分子中的某些构型可能会导致分子中的原子之间更大的振动运动,这可能会对光谱造成影响,使峰变宽。 三、如何克服红外光谱峰变宽问题? 对于红外光谱峰变宽问题的解决方法主要有以下三种:

红外光谱分析

红外光谱分析 一.基本原理 红外吸收光谱(Infrared Absorption Spectrum,IR)是利用物质的分子吸收了红外辐射后,并由其振动或转动引起偶极矩的净变化,产生分子振动和转动能级从基态到激发态的跃迁,得到分子振动能级和转动能级变化产生的振动-转动光谱,因为出现在红外区,所以称之为红外光谱。利用红外光谱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及测定分子结构的方法称为红外吸收光谱法。 当分子受到红外光的辐射,产生振动能级的跃迁,在振动时伴有偶极矩改变者就吸收红外光子,形成红外吸收光谱。若用单色的可见光照射(今采用激光,能量介于紫外光和红外光之间),入射光被样品散射,在入射光垂直面方向测到的散射光,构成拉曼光谱。通常将红外光谱区按波长分为3个区域,即近红外区、中红外区、远红外区,如下表所示: 1. 分子振动类型 有机分子中诸原子通过各类化学键联结为一个整体,当它受到光的辐射时,发生转动和振动能级的跃迁。简单的双原子化合物如A-B 的振动方式是A 和B 两个原子沿着键的方向作节奏性伸和缩的运动,可以形象地比作连着A、B 两个球的弹簧的谐振运动。为此A-B 键伸缩振动的基频可用胡克定律推导的公式计算其近似值

式中,f 是键的振动基频,单位为cm-1;c 是光速;k 是化学键力常数,相当于胡克弹簧常数,是各种化学键的属性,代表键伸缩和张合的难易程度,与原子质量无关;m 是原子的折合质量,即 m=m1·m2/(m1+m2)。上式表明键的振动基频与力常数成正比,力常数越大,振动的频率越高。振动的基频与原子质量成反比,原子质量越轻,连接的键振动频率越高。上述是双原子化合物。多原子组成的非线型分子的振动方式就更多。含有n 个原子就得用3n 个坐标描述分子的自由度,其中3 个为转动、3 个为平动、剩下3n-6 个为振动自由度。每一种振动按理在红外光谱中都应该有其吸收峰,但是事实上只有在分子振动时有偶极矩的改变才会产生明显的吸收峰。如顺式二氯乙烯在1580 cm-1处有双键振动的强吸收峰。高度对称的化学键,如反式二氯乙烯分子中的双键,由于分子振动前后的偶极矩没有改变,此种双键在红外光谱中无吸收峰(1665 cm-1处的弱吸收峰是845cm-1和825 cm-1的合频)。由于对称双键极化度发生改变,因此在拉曼光谱中1580 cm-1 处有强吸收峰。 如3-甲基-l,2-丙二烯的红外光谱在2000~1925 cm-1处有丙二 烯基团(C= C= C)的特征峰。同样含有该基团的4-甲基-1,2-丙二烯,由于分子对称,在振动中无偶极矩变化而无此吸收峰。 3-甲基-1,2-丙二烯4-甲基-1,2-丙二烯非线型分子中各基团有两种振动:伸缩振动用符号“ν”表示;弯曲振动用符号“δ”表示。前者是沿原子间化学键的轴作节奏性伸和缩的振动。当两个化学键在同一平面内均等地同时向外或向内伸缩振动为对称伸缩振动(νs)(见下图a)。若是一个向外伸展,另一个向内收缩为不对称伸缩振动(νas )(见下图b)。在正常振动中引起键角改变的振动称弯曲振动。向内弯曲的振动为剪动(δ)(见

红外吸收光谱特征峰,史上最全

表典型有机化合物的重要基团频率(/cm-1)

* 表中vs,s,m,w,vw用于定性地表示吸收强度很强,强,中,弱,很弱。 中红外光谱区一般划分为官能团区和指纹区两个区域,而每个区域又可以分为若干个波段。

官能团区 官能团区(或称基团频率区)波数范围为4000~1300cm-1,又可以分为四个波段。 ★4000~2500cm-1为含氢基团x—H(x为O、N、C)的伸缩振动区,因为折合质量小,所以波数高,主要有以下五种基团吸收 ●醇、酚中O—H:3700~ 无缔合的O—H在高一侧,峰形尖锐,强度为s3200cm-1, 缔合的O—H在低一侧,峰形宽钝,强度为s ●羧基中O—H:3600~2500 无缔合的O—H在高一侧,峰形尖锐,强度为scm-1, 缔合可延伸至2500 cm-1,峰非常宽钝,强度为s ●N—H: 3500~3300 伯胺有两个H,有对称和非对称两个峰,强度为s—mcm-1, 叔胺无H,故无吸收峰 ●C—H:<3000 cm-1为饱和C:~2960 cm-1 (),~2870 cm-1 ()强度为m-s ~2925 cm-1 (),~2850 cm-1 () 强度为m-s ~2890 cm-1强度为w >3000 cm-1为不饱和 (及苯环上C-H)3090~3030 cm-1强度为mC: ~3300 cm-1强度为m 强度为m-s ●醛基中C—H:~2820及~2720 两个峰 ★2500~2000 cm-1为叁键和累积双键伸缩振动吸收峰,主要包括-C≡C-、-C≡N叁键的伸缩振动及、等累积双键的非对称伸缩振动,呈现中等强度的吸收。在此波段区中,还有S—H、Si—H、P—H、B—H的伸缩振动。 ★2000~1500 cm-1为双键的伸缩振动吸收区,这个波段也是比较重要的区域,主要包括以下几种吸收峰带。

红外吸收光谱特征峰

典型有机化合物的重要基团频率(/cm-1) 化合物基团X-H伸缩振动区叁键区双键伸缩振动区部分单键振动和指纹区烷烃-CH3 asCH:2962±10(s) asCH:1450±10(m) sCH:2872±10(s)sCH:1375±5(s) -CH2- asCH:2926±10(s)CH:1465±20(m) sCH:2853±10(s) CH:2890±10(s)CH:~1340(w) 烯烃 CH:3040~3010(m) C=C:1695~1540(m) CH:1310~1295(m) CH:770~665(s) CH:3040~3010(m) C=C:1695~1540(w) CH:970~960(s) 炔烃-C≡C-H CH:≈3300(m)C≡C:2270~2100(w)

芳烃 CH:3100~3000(变) 泛频:2000~1667(w) C=C :1650~1430(m) 2~4个峰 CH:1250~1000(w) CH:910~665 单取代:770~730(vs) ≈700(s) 邻双取代:770~735(vs) 间双取代:810~750(vs) 725~680(m) 900~860(m) ~对双取代:860~790(vs) 醇类R-OH OH:3700~3200(变) OH:1410~1260(w) CO :1250~1000(s) OH:750~650(s) 酚类Ar-OH OH:3705~3125(s) C=C:1650~1430(m) OH:1390~1315(m) CO :1335~1165(s)

脂肪醚R-O-R'CO:1230~1010(s) 酮 C=O :≈1715(vs) 醛 CH:≈2820,≈2720(w) 双峰C=O :≈1725(vs) 羧酸 OH:3400~2500(m) C=O:1740~1690(m) OH:1450~1410(w) CO :1266~1205(m) 酸酐 C=O :1850~1880(s) C=O :1780~1740(s) CO :1170~1050(s) 酯泛频 C=O :≈3450(w)C=O:1770~1720(s) COC:1300~1000(s) 胺-NH2 NH2:3500~3300(m) 双峰NH:1650~1590(s,m) CN(脂肪):1220~1020(m,w) CN(芳香):1340~1250(s) -NH NH:3500~3300(m) NH:1650~1550(vw) CN(脂肪):1220~1020(m,w)

红外光谱特征峰解析常识

红外光谱特征峰解析常识 编写李炎平 红外特征光谱峰存在一定特征规律,正确的记录了化学结构和特征,识记特征波谱峰有助于我们解析红外光谱。下面我将一些特征波谱峰简要罗列如下,如有疏漏之处还望批评指出。 , 羟基:特征峰范围(3650~3200)cmˉ1,一般在 3600cmˉ1处有较强峰。 , 羧基:特征峰范围(3500~2500)cmˉ1,一般峰波 数小于羟基。 , 饱和烷烃—C—H :特征峰小于3000cmˉ1,一般在 (2950~2850)cm处,如有峰在(1390~1360)cmˉ1 处,则说明有—CH,如有峰在1450cmˉ1处,则说3 明有——, CH2 , 不抱和烷烃:特征峰大于3000cmˉ1,对于烯烃 _C,C,H在3050 cmˉ1处和(1600~1330)cmˉ1 ,C,C,H处有峰,对于炔烃在(3360~3250)cmˉ1 处有峰,在(700~600)cmˉ1处有枪宽峰。 C,C, 对于:在(1700~1645)cmˉ1处有特征峰,不 过不太明显,只具有指示作用。 ,CHO,,COC,,,COOC,, 对于在(1900~1600)cm处有强峰。 ,C,O,,,C,O,C,,,C,N,,,C,O,C,, 指纹区:等,在 (1330~900)cmˉ1处有中强峰, , 对于:在(900~400)cmˉ1处有中强或弱峰。 (CH)2n

, 对于醛类:特征范围为羰基峰+(2900~2700)cmˉ1。 , 对于:在(1300~900)cmˉ1处有两强峰(可,C,O,C, 能有一个弱峰)。 , 特征区范围(4400~1330)cmˉ1,指纹区范围(1330~400)cmˉ1。 , 通常将中红外光谱区域划分为四个部 分。 1)4000~2500cm-1,为含氢基团的伸 缩振动区,通常称为“氢键区”。 2)2500~2000cm-1叁键和累积双键区。 3)2000~1500cm-1,双键区。 4)小于1500cm-1,单键区。

决定红外光谱普带频率和谱带强度的相关因素

1.决定红外光谱谱带频率的相关因素 基团频率主要是由基团中原子的质量和原子间的化学 键力常数决定。然而,分子 内部结构和外部环境的改变对它都有影响,因而同样 的基团在不同的分子和不同 的外界环境中,基团频率可能会有一个较大的范围。 因此了解影响基团频率的因 素,对解析红外光谱和推断分子%( 结构都十分有用。 影响基团频率位移的因 素大致可分为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 内部因素: 1. 电子效应包括诱导效应、共轭效应和中介效应, 它们都是由于化学键的电子 分布不均匀引起的。 (1)诱导效应( I 效应)由于取代基具有不同的电负性,通过静电诱导作用,引起分子中电子分布的变化。从而改变了键力常数,使基团的特征频率发生了位移。例如,一般电负性大的基团或原子吸电子能力强,与烷基酮羰基上的碳原 子数相连时,由于诱导效应就会发生电子云由氧原子转向双键的中间,增加了 C=O 键的力常数,使 C=O 的振动频率升高,吸收峰向高波数移动。随着取代原 子电负性的增大或取代数目的增加,诱导效应越强,吸收峰向高波数移动的程度越显著。 诱导效应

吸电子诱导效应使羰基双键性增加,振动频率增大。 (2)中介效应( M 效应)当含有孤对电子的原子( O、 S、 N 等)与具有多重键的原子相连时,也可起类似的共轭作用,称为中介效应。由于含有孤对电子的原子的共轭作用,使 C=O 上的电子云更移向氧原子, C=O 双键的电子云密度平均化,造成 C=O 键的力常数下降,使吸收频率向低波数位移。对同一基团,若诱导效应和中介效应同时存在,则振动频率最后位移的方向和程度,取决于这两种效应的结果。当诱导效应大于中介效应时,振动频率向高波数移动,反之,振动频率向低波数移动。 2 .氢键的影响氢键的形成使电子云密度平均化,从而使伸缩振动频率降低。游 离羧酸的 C=O 键频率出现在 1760 cm-1 左右,在固体或液体中,由于羧酸形成二聚体, C=O 键频率出现在 1700 cm-1 。分子内氢键不受浓度影响,分子间 氢键受浓度影响较大。 3. 振动耦合当两个振动频率相同或相近的基团相邻具有一公共原子时,由于一个键的振动通过公共原子使另一个键的长度发生改变,产生一个“微扰”,从而形成了强烈的振动! 相互作用。其结果是使振动频率发生感变化,一个向高频移动,另一个向低频移动,谱带分裂。振动耦合常出现在一些二羰基化合物中,如,羧酸酐。 4.Fermi共振当一振动的倍频与另一振动的基频接近时,由于发生相互作用而产 生很强的吸收峰或发生裂分,这种现象称为 Fermi 共振。

红外吸收光谱峰位的影响因素

光谱峰位的影响因素 分子内基团的红外吸收会受到邻近基团及整个分子其他部分的影响,也会因测定条件及样品的物理状态而改变。所以同一基团的特征吸收会在一定范围内波动。影响因素有:1.化学键的强度 一般地说化学键越强,则力常数K越大,红外吸收频率ν越大。如碳碳三键,双键和单键的伸缩振动吸收频率随键强度的减弱而减小。 伸缩振动频率(cm-1) 2150 1715 1200 2.诱导效应 诱导效应可以改变吸收频率。如羰基连有拉电子基团可增强碳氧双键,加大C=O键的力常数K,使C=O吸收向高频方向移动。 C=O 伸缩振动频率(cm-1) 1715 1815 ~ 1785 3.共轭效应 共轭效应常使C=O双键的极性增强,双键性降低,减弱键的强度使吸收向低频方向移动。例如羰基与α、β不饱和双键共轭,从而削弱了碳氧双键,使羰基伸缩振动吸收频率向低波数位移。 C=O伸缩振动频率(cm-1)1715 1685 ~ 1670 4.成键碳原子的杂化状态 一般化学键的原子轨道s成分越多,化学键力常数K越大,吸收频率越高。 sp sp2 sp3

C−H伸缩振动频率(cm-1)3300 3100 2900 5. 键张力的影响 主要是环状化合物环的大小不同影响键的力常数,使环内或环上基团的振动频率发生变化。具体变化在不同体系也有不同。例如:环丙烷的C-H伸缩频率在3030 cm-1,而开链烷烃的C-H伸缩频率在3000 cm-1以下。 6.氢键的影响 氢键的形成使电子云密度平均化,从而使伸缩振动频率降低。形成氢键后基团的伸缩频率都会下降。游离羧酸的C=O键频率出现在1760 cm-1 左右,在固体或液体中,由于羧酸形成二聚体,C=O键频率出现在1700 cm-1 。分子内氢键不受浓度影响,分子间氢键受浓度影响较大。 例如:乙醇的自由羟基的伸缩振动频率是3640 cm-1,而其缔合物的振动频率是3350 cm-1。形成氢键还使伸缩振动谱带变宽。 7. 振动的耦合 若分子内的两个基团位置很近,振动频率也相近,就可能发生振动耦合,使谱带分成两个,在原谱带高频和低频一侧各出现一个谱带。例如乙酸酐的两个羰基间隔一个氧原子,它们发生耦合。羰基的频率分裂为1818和1750 cm-1。(预期如果没有耦合其羰基振动将出现在约1760 cm-1)。弯曲振动也能发生耦合。 8. 物态变化的影响 通常同种物质气态的特征频率较高,液态和固态较低。如丙酮v C=O(气)=1738 cm-1, v C=O(液)=1715 cm-1。溶剂也会影响吸收频率。 七. 定量分析 定量依据是Lambert-Beer定律:吸光度(A) A=ε*C * L 其中:ε为摩尔吸光系数,A= -lgT = -lg(I t/I o)= lg(I o/I t) 定量时吸光度的测定常用基线法。如图所示,图中I 与I0之比就是透射比。思考:如何按图从坐标T%计算A? 如何做标准曲线?

红外光谱图的纵坐标为解读

1、红外光谱图的纵坐标为吸收强度,横坐标为波长λ单位〔 m 〕 〔微米〕或波数1/λ单位:cm-1 2、红外光谱图提供结构分析的四大信息为:峰数,峰位,峰形,峰强。 3、红外光谱的主要应用:有机化合物的结构解析。 4、红外光谱的定性主要根据图谱中的:基团的特征吸收频率; 5、红外光谱的定量是根据图谱中的:特征峰的强度 6、红外吸收光谱产生的要满足两个条件是: (1)辐射应具有能满足物质产生振动跃迁所需的能量; (2)辐射与物质间有相互偶合作用。 7、对称分子没有偶极矩,辐射不能引起共振,在IR中:无红外活性。如:N2、O2、Cl2 等。 8、非对称分子有偶极矩,辐射不能引起共振,在IR中:有红外活性。 9、在IR中对称分子无红外活性。原因是:没有偶极矩,辐射不能引起共振, 10、在IR中非对称分子有红外活性。原因是:有偶极矩,辐射不能引起共振, 11、有机化合物的IR取决于分子的结构特征。各管能团发生振动能级跃迁需要能量的大小〔键力常数K〕取决于:键两端原子的折合质量和键的力常数, 12、有机化合物的IR取决于分子的结构特征。各管能团发生振动能级跃迁需要能量的大小取决于键两端原子的折合质量和键的力常数K,两端原子的折合质量越大〔键力常数K 不变〕,振动能级跃迁向红移。 13、有机化合物的IR取决于分子的结构特征。各管能团发生振动能级跃迁需要能量的大小取决于键两端原子的折合质量和键的力常数,两端原子的键的力常数越大〔折合质量不变〕,振动能级跃迁向高波数〔紫〕移。 13、化学键键强越强〔即键的力常数K越大〕原子折合质量越小,化学键的振动频率越大,吸收峰将出现在高波数区。 14、化学键键强越小〔即键的力常数K越小〕原子折合质量越大,化学键的振动频率越小,吸收峰将出现在低波数区。 15、分子中基团的基本振动形式有两类为:伸缩振动和变形振动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