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幼儿重症肺炎血PCT及乳酸监测的临床意义

合集下载

儿童CRP,PCT在肺炎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儿童CRP,PCT在肺炎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儿童CRP,PCT在肺炎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摘要:目的:分析儿童肺炎诊断中CRP、PCT的应用价值。

方法:选取2022年10月~2023年9月健康体检儿童30例,设为A组,细菌性肺炎患儿30例,设为B组,支原体肺炎患儿30例,设为C组,实施CRP、PCT检测,比较CRP、PCT水平。

结果:CRP指标比较,B组治疗前CRP指标最高,C组其次,两组均显著高于(P<0.05);通过3天治疗B、C组CRP指标降低,同时B组治疗后CRP指标低于C组(P<0.05);PCT指标比较,B组治疗前显著高于A组、C组,治疗后指标显著降低(P<0.05);C组治疗前后无显著差异,与A组相近(P>0.05)。

结论:肺炎诊断中CRP、PCT检测应用价值显著,参考CRP、PCT指标变化可检出肺炎,以及区分细菌性肺炎和支原体肺炎。

关键词:儿童肺炎;CRP检测;PCT检测;诊断价值前言:肺炎是儿童高发性呼吸系统疾病,主要病因是病原体感染,主要为病毒感染和细菌感染,引起咳嗽、气促、发热以及呼吸障碍等症状[1]。

儿童抵抗力低,肺部尚未发育成熟,肺炎发病率较高。

肺炎损伤患儿肺功能和呼吸功能,严重时影响患儿呼吸系统发育,甚至导致患儿病死。

在儿童健康管理中应积极防控肺炎,肺炎发病后及时确诊和治疗对患儿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CRP(即C反应蛋白)、PCT(降钙素原)是常用感染标志物,用于儿童肺炎诊断的目的是促进早期确诊肺炎,明确肺炎分型,指导针对性治疗。

本文从2022年10月~2023年9月接诊的健康体检儿童、细菌性肺炎患儿、支原体肺炎患儿各30例,进行血清CRP、PCT检测方法,评估诊断价值。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22年10月~2023年9月90例就诊儿童,根据健康状态分组,A组30例(健康体检儿童),性别:男/女=14/16,年龄(1.5~13.0)岁,平均(7.06± 0.52)岁。

B组30例(细菌性肺炎),性别:男/女=13/17,年龄(1.5~12.0)岁,平均(7.11 ± 0.49)岁。

肺炎患儿血清PCT、hs-CRP检测在儿童肺炎病因诊断和预后中的临床意义

肺炎患儿血清PCT、hs-CRP检测在儿童肺炎病因诊断和预后中的临床意义

3 0 7 8・
吉林 医学 2 0 1 5年 8月第 3 6卷 第 1 4期
肺பைடு நூலகம்炎 患儿 血 清 P C T 、 h s —C R P检 测 在 儿 童 肺 炎 病 因诊 断 和 预 后 中 的 临 床 意 义
占松涛 [ 摘 ( 广东省东莞市虎门医院 , 广东 东莞 5 2 3 9 0 2 )
诊断特异度 、 敏感 度上不 如血清 P C T 。 而 WB C 属 于 血 常 规 检
查 中的指标 , 当出现细菌感染 时会 明显升高 WB C , 而病毒感 染
时 WB C不 升 或 下 降 。
2 . 1 细菌组和非细菌组 肺炎 患儿 治疗前后 与对 照组 P C T、 h s
3 讨 论
P C T为血 清降钙素原 , 正常人血清 P C T主要 由甲状腺细胞 分泌 , 体内水平很低 , 只有 当机体 被细菌感染 时 , 肺、 肝、 肠道及
氏2 0 1 0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 , 试剂 罗 氏公 司提供 , 运用双抗 夹心免疫 发光 法检 测 血清 P C T水 平 , 测 量范 围 为 0 . 0 2—1 0 0 n g / mL 。H S—C R P采 用 德 灵 D i me n s i o n R XL M A X 全 自动 生 化 分析仪 , 试剂 由西 门子公 司提供 , 运用 免疫散 射 比浊法 检测 血 清h s — C R P水 平 , h s —C R P的线 型范 围为 0 . 5~ 2 5 0 m g / L 。
C p 、 a WB C检测结果 : 细 菌组与对 照组差异具 备统计 学意义 ( P< 0 . 0 1 ) , 细菌组治疗后和非细菌组治疗前 、 治疗后及对照组 两两对 比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 P> 0 . 0 5 ) , 详见表 1 。

血乳酸检测的临床意义

血乳酸检测的临床意义

乳酸产生于骨胳,肌肉,脑和红细胞。

经肝脏代谢后由肾分泌排泄。

血乳酸测定可反映组织氧供、代谢状态以及血灌注量。

乳酸水平的增高可见于多种临床疾病。

血乳酸检测的临床意义:1.预测和监控循环衰竭(休克)和中毒。

2.检测组织在动脉氧分压参考范围之内的缺氧情况。

3.评估原因不明的代谢性酸中毒,特别是伴有阴离子间隙升高和昏迷。

4.诊断急性肠血管闭塞。

5.检测分娩中胎儿的危险性。

6.诊断先天性乳酸酸中毒。

7.脑脊液乳酸检测用于鉴别诊断,监控治疗和预测脑和脑膜疾病。

[标本送检要求]肝素抗凝静脉血2ml,必须半小时内(从抽血计时)送检验科。

[收费标准]18元/项,收费编码250302008“乳酸(LAC)测定”。

附:乳酸酸中毒及临床应用血乳酸升高最常见于乳酸酸中毒,但也可能与呼吸性碱中毒关联,可分为 A型:任何原因引起的严重组织缺氧时发生,包括休克严重哮喘、一氧化碳中毒、心衰、局域性血流灌注不足(组织缺氧);B型:组织缺氧不明显,但可存在,包括药物(酒精中毒、阿斯匹林、氰化物、双呱类降糖药)和疾病(糖尿病、恶性肿瘤、肝脏疾病、甲基丙二酸血症、糖原酶缺陷、脂肪酸氧化缺陷、脓毒血症)。

乳酸测定对指导重症监护患者救治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处理心肌梗塞、心功能不全、血流不足引起的组织缺氧。

正常参考范围12-16mg/dl;>32mg/dl需要救治;>72mg/dl死亡率高;可通过监测乳酸来评估治疗效果,乳酸水平降低说明组织氧供得到改善。

1.开放性心脏手术通过血乳酸测定对开放性心脏手术后进程进行监测的重要意义已经明确。

通常手术后的恢复期,血中乳酸水平仅轻度升高,24小时内降至接近正常水平。

若手术后的24小时内/后的血中乳酸结果不符合该模式,就需要进行容量支持、心脏兴奋剂、扩展血管和呼吸支持的治疗。

2.体外膜氧合(ECMO)由于ECMO(体外循环交换膜式氧合作用)的强迫性与高费用,只有在病人的病情严重情况下才进行。

血清PCT、sTREM

血清PCT、sTREM

血清PCT、sTREM1及乳酸测定在重症肺炎中的临床意义【摘要】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人可溶性髓系细胞触发受体1(strem1)和乳酸水平在重症肺炎中的临床测定意义,为重症肺炎的诊断和判断预后提供参考。

方法选取2012年4月至2013年1月年本院收治的88例重症肺炎患者,在入院后的第1、4、7天分别进行pct、strem1和乳酸水平的检测,根据预后将88例重症患者分为死亡组和存活组来进行比较和分析。

结果 88例患者中死亡25例,存活63例。

死亡组第4、7天的pct值、strem1值和乳酸值分别为明显高于存活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动态监测血清中的pct、strem1和乳酸的水平有助于判定重症肺炎的病情程度和预后,可应用于临床。

【关键词】重症肺炎;血清pct;strem1;乳酸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2年4月至2013年1月于黑龙江省医院呼吸内科收治的88例重症肺炎的患者,其中男性48例,女性40例,年龄19~80岁,平均年龄(4933±967)岁。

重症肺炎的诊断标准参考2007年ats 和美国感染病学会(idsa)制订的《社区获得性肺炎治疗指南》。

排除标准:合并其他系统感染性疾病的患者;合并其他肺部疾病的患者,例如肺结核、肺肿瘤和肺栓塞等;存在风湿性疾病的患者;进行外科手术后的患者。

1.2 测定方法所有患者在发病或者是入院的第1、4、7天抽取5 ml的静脉血,放置1 h,2500 r/min离心20 min,分离血清20 ml置入微量离心管中,于70℃冰箱中保存备用,用于检测pct及strem1。

每位患者取血样至少2次。

记录患者的一般资料,包括性别、年龄、原发疾病、并发症等。

pct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 strem1(试剂盒均购自美国rapidbio公司)采用酶联免疫法(elisa法)在同样的条件下测定;采2 ml动脉血用于检测乳酸,采用血气生化分析仪(电极法)测定患者动脉血气,动脉血乳酸是其中一项测定指标。

小婴儿肺炎血沉、C反应蛋白、血乳酸的变化及意义探讨

小婴儿肺炎血沉、C反应蛋白、血乳酸的变化及意义探讨

小婴儿肺炎血沉、C反应蛋白、血乳酸的变化及意义探讨王丽杰;刘雪雁;刘春峰;袁壮【期刊名称】《中国小儿急救医学》【年(卷),期】2000(007)003【摘要】目的探讨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血乳酸在肺炎引起的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SIRS/MODS)发病过程中的意义.方法 61例肺炎患儿根据小儿SIRS诊断标准分为SIRS组(n=42)和非SIRS组(n=19),SIRS组根据其符合SIRS诊断标准2条、3条分为S1组(n=34)、S2组(n=8),于入院第1天分别测定血沉、C反应蛋白、血乳酸.结果 SIRS组与非SIRS组ESR、CRP、血乳酸无显著差异(P>0.05),S2组比非SIRS组ESR、CRP明显升高(P<0.05);发生4个器官功能不全组比非MODS组ESR、CRP、血乳酸明显升高(P<0.05).结论ESR、CRP、血乳酸可作为重度SIRS/MODS的辅助指标,肺炎患儿符合2条标准即诊断SIRS的临床意义值得商榷.【总页数】2页(P141-142)【作者】王丽杰;刘雪雁;刘春峰;袁壮【作者单位】中国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学院儿科,辽宁,沈阳,110003;中国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学院儿科,辽宁,沈阳,110003;中国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学院儿科,辽宁,沈阳,110003;中国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学院儿科,辽宁,沈阳,11000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25.6【相关文献】1.婴幼儿肺炎合并SIRS时C反应蛋白、血小板及血乳酸的变化及意义 [J], 黄如章;钟斌才2.婴儿肺炎血沉、C反应蛋白、血乳酸的变化及意义探讨 [J], 别川定;赵琳琳;肖红梅3.血乳酸、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在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中的变化及临床意义[J], 杨倩4.颅脑损伤急性期患者的血糖和血乳酸脱氢酶及C反应蛋白的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J], 白亮5.急性脑梗死患者血一氧化氮、乳酸和C反应蛋白的浓度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J], 顾娅菲;刘其春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婴儿肺炎血沉、C反应蛋白、血乳酸的变化及意义探讨

婴儿肺炎血沉、C反应蛋白、血乳酸的变化及意义探讨

婴儿肺炎血沉、C反应蛋白、血乳酸的变化及意义探讨别川定;赵琳琳;肖红梅【摘要】目的探讨婴儿肺炎血沉、C反应蛋白、血乳酸的变化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2月—2017年2月接收的肺炎患儿68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存在SIRS 的患儿设定为观察组,将不存在SRIS的患儿设定为对照组,所有患儿均需要检测血沉、C反应蛋白、血乳酸.结果两组患儿在接受检测之后发现,最终检测结果中在血沉以及C反应蛋白上,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血乳酸上,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鉴别患儿是否存在炎症反应,利用血沉、血乳酸以及 C 反应蛋白检测是一条客观的依据,且对患儿这三方面指标的变化进行观察还有利于患儿疾病的预后.【期刊名称】《中国继续医学教育》【年(卷),期】2018(010)007【总页数】3页(P40-42)【关键词】婴儿肺炎;血沉;C反应蛋白;血乳酸【作者】别川定;赵琳琳;肖红梅【作者单位】湖北省随州市妇幼保健院检验科,湖北随州 441300;湖北省随州市妇幼保健院检验科,湖北随州 441300;湖北省随州市妇幼保健院护理部,湖北随州4413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46在小儿疾病当中,肺炎(pneumonia)是一种较为常见的疾病[1],据调查统计显示,肺炎目前是造成婴幼儿死亡的主要疾病之一,尤其是1岁以下患儿[2]。

主要是因为婴幼儿的抵抗力较差、免疫力低,在患有肺炎后疾病容易扩散至其它器官,以导致患儿死亡[3]。

患儿在发病后一般会出现发热、咳嗽、咳痰、呼吸急促以及呼吸困难等临床表现[4]。

婴幼儿咳痰无力,以致黏稠的痰液滞留于呼吸道,易于加重肺部感染,甚至会导致患儿死亡[5]。

因此对该疾病的诊断是非常重要的,就临床学者的研究显示可知,在解释重症肺炎疾病多脏器受损当中,利用炎症介质理论和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可以达到一定程度的解释[6],本次研究主要分析的是婴儿肺炎患者的血沉、C反应蛋白、血乳酸所发生的变化以及对反应患儿疾病程度所发挥的临床意义,现研究内容如下所示。

早期血乳酸水平检测在重症肺炎患者中的临床意义

早期血乳酸水平检测在重症肺炎患者中的临床意义

早期血乳酸水平检测在重症肺炎患者中的临床意义[摘要] 目的探讨早期血乳酸水平检测在重症肺炎患者中的临床意义。

方法选取本院2011年5月~2014年5月收治的100例重症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存活或死亡分为观察组(生存患者)和对照组(死亡患者)。

比较两组入院时、入院后6 h、入院后24 h的血乳酸水平及入院6 h 的乳酸清除率,记录不同乳酸清除率水平患者的死亡率。

结果观察组入院时、入院6 h和入院24 h的血乳酸水平显著低于同期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入院6 h的乳酸清除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高乳酸清除率患者的死亡率显著低于低乳酸清除率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检测重症肺炎患者的血乳酸水平有助于了解患者的预后,血乳酸清除率低的患者死亡率高。

[关键词] 乳酸清除率;重症肺炎;急诊[中图分类号] R563.1+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5)06(c)-0127-03[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clinical significance of early blood lactic acid level test in patients with severe pneumonia. Methods 100 patients with severe pneumoniafrom May 2011 to May 2014 in our hospital were selected and divided into the observation group (surviving patients)and the control group (deceased patients)according to live or die.The levels of lactic acid in arterial blood upon admission to the hospital,6 hours after admission and 24 hours after admission,the lactic acid clearance rate at 6 hours after admission in two groups was compared.Mortality of patients with different levels of lactic acid clearance rate was recorded. Results The levels of blood lactic acid upon admission to the hospital,6 hours after admission and 24 hours after admission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during the corresponding period,with significant difference(P<0.05).The lactic acid clearance rate at 6 hours after admission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with significant difference(P<0.05).The mortality rate of patients with high lactate clearance rate was lower than that of patients with low lactate clearance rate,with significant difference(P<0.05). Conclusion The blood lactic acid level test in patients with severe pneumonia helps understand patients' prognosis,and the patients with lower clearance rate of blood lactic acid have higher mortality rate.[Key words] Lactate clearance rate;Severe pneumonia;Emergency treatment重症肺炎患者病情较重,可合并多器官功能障碍,如果不及时救治会增加其死亡率。

血清hs—CRP及PCT监测在新生儿重症感染的临床意义

血清hs—CRP及PCT监测在新生儿重症感染的临床意义

血清hs—CRP及PCT监测在新生儿重症感染的临床意义目的:探讨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降钙素原(PCT)联合监测在新生儿重症感染的临床意义。

方法:选取34例重症感染新生儿(重症感染组),30例局部感染新生儿(局部感染组)及52例健康新生儿(对照组)为研究对象。

比较各组患者血清hs-CRP及PCT水平。

结果:重症感染组患儿hs-CRP、PCT 均水平显著高于局部感染组及对照组(P均0.05)。

1.2 方法局部感染组及重症感染组患儿均于抗菌药物治疗前采集静脉血,健康对照组患儿则于出生14d内采集静脉血,比较各组血清hs-CRP、PCT水平。

1.3 统计分析采用SPSS20.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值±标准差()表示,进行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3 讨论新生儿免疫系统功能低下,较易引发病原体感染。

流行病学调查研究结果显示,我国新生儿感染性疾病发病率为0.1~1%,其致死率为15%~50%[3]。

新生儿感染性疾病具有起病急、进展凶险、发病隐匿等特点,且临床表现往往缺乏特异性,发病特征随新生儿自身免疫能力、胎龄、日龄等个体差异而呈现多样性,故临床诊断存在一定难度[4]。

白细胞计数等常用炎症诊断指标在新生儿感染性疾病诊断中存在一定局限性。

研究发现,母体高血压、颅内出血、严重围产期窒息及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高表达均可引起白细胞计数的改变[5]。

因此,白细胞计数无法作为新生儿感染性疾病的独立预测指标。

hs-CRP是在急性感染期由肝脏合成的病理性产物,可促进粒细胞和巨噬细胞的吞噬活性,其作为全身性炎症反应急性期的非特异性标志物,是公认的心血管事件最强有力的预测因子之一。

PCT属于无生物活性的糖蛋白,在正常生理状态下由甲状腺滤泡旁细胞合成分泌,在健康人体中微量存在,当出现细菌感染时,可内分泌细胞、单核细胞及肝、肺等组织大量表达降钙素I基因,诱导PCT连续释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婴幼儿重症肺炎血PCT及乳酸监测的临床意义目的:探討动态监测血降钙素原(PCT)及动脉血乳酸在婴幼儿重症肺炎中的临床意义。

方法:选取重症肺炎患儿60例,其中细菌性肺炎组38例,非细菌性肺炎组22例,同时选取30例健康体检儿童作为对照组,检测肺炎患儿治疗前后血PCT值。

根据预后情况将重症肺炎患儿分为有效组和无效组,分析比较两组患儿入院时动脉血乳酸值及12、24 h乳酸清除率。

结果:入院时细菌性肺炎组血PCT值显著高于非细菌性肺炎组及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3 d后细菌性肺炎组血PCT值较治疗前明显下降,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入院时细菌性肺炎组及非细菌性肺炎组患儿动脉血乳酸值显著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效组与无效组入院时动脉血乳酸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有效组12、24 h乳酸清除率明显高于无效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血PCT 及动脉血乳酸在婴幼儿重症肺炎的鉴别诊断、评估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监测治疗效果等方面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肺炎是婴幼儿时期的常见病、多发病,重症肺炎是婴幼儿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

重症肺炎是以肺部感染为主,伴多脏器功能损害为特征的临床综合征,病情危重且进展快。

早期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准确评估病情严重程度并予积极治疗,对改善预后、降低死亡率有重要意义。

重症肺炎病理特点主要是感染基础上的低氧和组织低灌注。

PCT作为一种新的感染标志物,已被广泛应用于感染性疾病的诊疗中,且与感染的严重程度及疾病的预后密切相关[1-3]。

乳酸是反应组织缺氧及低灌注状态的灵敏指标,动态监测血乳酸可及早发现肺炎患者病情变化并评估预后[4]。

本研究通过动态监测重症肺炎婴幼儿血PCT及动脉血乳酸,探讨其在重症肺炎患儿诊疗过程中的临床价值。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2年1月-2015年12月本院儿科收治的重症肺炎患儿60例,其中男33例,女27例,年龄30 d~3岁,平均年龄(0.64±0.49)岁。

所有病例均符合2005年国际儿科sepsis会议制定的重症肺炎诊断标准,并排除肺结核、支气管哮喘等可以导致发绀及呼吸困难的疾病[5]。

根據病原学、血清学等检测分为细菌性肺炎组38例,非细菌性肺炎组22例(包括病毒及支原体),同时选取30例健康体检婴幼儿作为对照组。

该研究已经伦理学委员会批准,入组婴幼儿的家属知情同意。

1.2 方法所有病例在入院后1 h内、第3天检测血清PCT(采用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VIDAS分析仪检测)。

所有病例入院后1 h内、12、24 h后检测动脉血乳酸(采用丹麦Rodiometer公司ABL-800FIEX全自动血气分析仪检测),计算12、24 h乳酸清除率,如12 h乳酸清除率=(入院时乳酸值-12 h乳酸值)/入院时乳酸值。

所有检测仪均使用配套试剂,并严格按照说明书进行操作。

1.3 疗效评定标准所有病例根据各自病情特点予吸氧、抗感染、化痰、雾化、强心、补液及对症支持等治疗。

根据治疗效果分为:治愈:临床症状、体征消失;好转:临床症状、体征好转,但未完全消失;未愈:临床症状、体征无好转或加重;死亡。

其中治疗有效包括治愈及好转,治疗无效包括未愈及死亡1.4 统计学处理使用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2.1 三组治疗前后血清PCT值比较入院时,细菌性肺炎组PCT值显著高于非细菌性肺炎组及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细菌性肺炎组PCT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3 d后,细菌性肺炎组PCT值较入院时明显下降,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细菌性肺炎组PCT值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三组患儿入院时动脉血乳酸值比较入院时,细菌性肺炎组动脉血乳酸值(3.68±1.28)mmol/L及非细菌性肺炎组(3.48±1.11)mmol/L均显著高于对照组(1.11±0.27)mmol/L,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0.79、11.24,P<0.05),而这两组之间动脉血乳酸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60,P>0.05)。

2.3 治疗有效组和无效组入院时动脉血乳酸值及乳酸清除率比较重症肺炎患儿经治疗后,有效51例,无效9例。

有效组与无效组入院时动脉血乳酸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有效组12、24 h乳酸清除率明显高于无效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由于婴幼儿免疫系统尚未发育完善,对病原体侵袭的抵抗能力较弱,且心肺代偿能力低下,呼吸道感染容易发展为肺炎,甚至重症肺炎。

重症肺炎病情危急、症状重、进展快,严重威胁婴幼儿生命,因此寻找一种能在疾病早期提示病情变化、判断病情严重程度、监测治疗效果的客观指标,对改善重症肺炎患儿预后有重要意义。

PCT属于降钙素前体糖蛋白,由116个氨基酸残基组成。

在生理状态下,PCT由甲状腺C细胞合成并分泌,在健康人血清中含量十分微小(0.05),说明血PCT可用于婴幼儿重症肺炎病原体的鉴别诊断,对于指导抗生素的合理应用有重要意义[10-12]。

治疗后细菌性肺炎组PCT值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非细菌性肺炎组PCT值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出现上述结果的原因,可能是由于在发生细菌感染时,细菌释放内毒素入血,刺激甲状腺及其他器官合成并分泌PCT,血清中PCT浓度升高,在感染控制后PCT浓度逐渐下降[13-14]。

因此,PCT可作为婴幼儿重症肺炎诊断的重要指标,动态监测血PCT,对于鉴别细菌性肺炎及非细菌性肺炎,判断病情严重程度,观察治疗效果及评估预后有重大临床意义。

血乳酸含量是判断机体缺氧及组织低灌注的重要指标,也是重症肺炎的重要监测指标。

本研究中,治疗前重症肺炎患儿动脉血乳酸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但细菌性肺炎组及非细菌性肺炎组患儿动脉血乳酸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动脉血乳酸值与婴幼儿肺炎严重程度有关,但与肺炎病原体无关[15]。

治疗后有效组12、24 h乳酸清除率明显高于无效组(P<0.05),说明早期乳酸清除率对评估婴幼儿重症肺炎的治疗效果及预后有重要意义[16-17]。

分析上述结果,可能是由于婴幼儿呼吸储备能力差,肺部感染容易导致广泛支气管黏膜水肿及分泌物堵塞,出现严重的通气、换气功能障碍,导致低氧血症及组织灌注不足[18]。

缺氧使丙酮酸有氧氧化发生障碍,最终被酵解为乳酸,使血中乳酸水平升高。

当肺部炎症得到有效控制后,机体缺氧及低灌注状态明显改善,丙酮酸无氧酵解明显减少,血中乳酸水平明显下降。

故动脉血乳酸含量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重症肺炎患儿机体缺氧程度及病情严重程度[19-20]。

另外,在本研究中,治疗有效组入院时動脉血乳酸水平与无效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有效组12、24 h动脉血乳酸水平下降迅速,而无效组下降缓慢,说明动态监测动脉血乳酸水平能较为准确地评估重症肺炎患儿的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效果及预后。

综上所述,血PCT及动脉血乳酸在婴幼儿重症肺炎的鉴别诊断、评估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监测治疗效果等方面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可作为婴幼儿重症肺炎诊断的重要指标。

参考文献[1]齐烨.血清降钙素原测定在感染性疾病中的诊断价值[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11,26(14):1141-1142.[2]宇世飞,李芳秋.降钙素原的临床应用进展[J].医学研究生学报,2016,29(2):206-209.[3] Liu D,Su L X,Guan W,et al.Prognostic value of procalcitonin in pneumonia: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J].Respirology,2016,21(2):280-288.[4]程兴梅,张敏,娄杰.重症肺炎降钙素原及人可溶性髓系细胞触发受体-1与乳酸测定的临床价值研究[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3,23(7):1548-1549.[5]陈贤楠.重症患儿肺炎的定义和诊断标准[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6,21(16):1118-1120.[6] Irwin A D,Carrol E D.Procalcitonin[J].Arch Dis Child Educ Pract Ed,2011,96(6):228-233.[7]郑晓莉,薛丽华.肺炎患儿外周血超敏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及细胞免疫指标变化及意义[J].临床儿科杂志,2013,31(1):22-25.[8] Zhu F,Wei H,Li W.Significance of serum procalcitonin levels in differential diagnosis of pediatric pneumonia[J].Cell Biochem Biophys,2015,73(3):619-622.[9] Sim J K,Oh J Y,Lee E J,et al.Serum procalcitonin for differential diagnosis of acute exacerbation and bacterial pneumoniain patients with interstitial lung disease[J].Am J Med Sci,2016,351(5):499-505.[10]萨日娜,王爱琼.降钙素原在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的临床应用[J].临床儿科杂志,2013,31(10):991-993.[11] Zhu F,Jiang Z,Li W H,et al.Clinical significance of serum procalcitonin level monitoring on early diagnosis of severe pneumonia on children[J].Eur Rev Med Pharmacol Sci,2015,19(22):4300-4303.[12] Agnello L,Bellia C,Di Gangi M.Utility of serum procalcitonin and C-reactive protein in severity assessment of community-acquired pneumonia in children[J].Clin Biochem,2016,49(1-2):47-50.[13] Sudhir U,Venkatachalaiah R K,Kumar T A,et al.Significance of serum procalcitonin in sepsis[J].Indian J Crit Care Med,2011,15(1):1-5.[14] Abula A,Wang Y,Ma L.The application value of the procalcitonin clearance rate on therapeutic effect and prognosis of ventilator associated pneumonia[J].Zhonghua Wei Zhong Bing Ji Jiu Yi Xue,2014,26(11):780-784.[15] Chen Y X,Li C ctate on emergency department arrival as a predictor of mortality and site-of-care inpneumonia patients:a cohort study[J].Thorax,2015,70(5):404-410.[16]朱晓琼,李燕,贾民,等.早期乳酸清除率和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监测对重症肺炎患者预后的研究[J].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2014,14(6):517-520.[17] Ramakrishna B,Graham S M,Phiri ctate as a predictor of mortality in Malawian children with WHO-defined pneumonia[J].Arch Dis Child,2012,97(4):336-342.[18]王卫平.儿科学[M].8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264.[19] Liu W,Peng L,Hua S.Clinical significance of dynamic monitoring of blood lactic acid,oxygenation index and C-reactive protein levels in patients with severe pneumonia[J].Exp Ther Med,2015,10(5):1824-1828.[20] Gwak M H,Jo S,Jeong T,et al.Initial serum lactate level is associated with inpatient mortality in patients with community-acquired pneumonia[J].Am J Emerg Med,2015,33(5):685-69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