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上册数学课时练同步导学案答案及小册子试卷

五年级上册数学课时练同步导学案答案及小册子试卷
五年级上册数学课时练同步导学案答案及小册子试卷

最新人教版同步导学案课时练答案语文九年级

人教版同步导学案课时练答案语文九年级 篇一: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导学案全集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导学案全集(156页) 一沁园春雪 学习目标 1、学习修辞方法:比喻、拟人、对偶 2、体会词作语言运用的准确性,描写的形象性,蕴含的深刻性。 学习重点 1、培养学生阅读才欣赏诗词的能力,体会词作展现的意境、作者表达的感情,从中接受美的熏陶。 2、理解作者通过对北方雪景的描绘所迸发出的对祖国壮丽河山的热爱之情,以及当今英雄空前的伟大抱负和无比坚定的信心。 学习难点 1、培养学生比较阅读的能力。 知识链接 1.词的知识 词兴起于唐,盛于宋,配乐歌唱,句式不齐,也称长短句。一首词的字数、句数、段数、韵律、平仄,都有固定的格式,这就是词谱,词人依照词谱填词,词谱的名称叫词牌。比如、、等。今天学习的课文“沁园春”是词牌名,雪,是这首词的题目。 宋词有豪放派和婉约派。豪放派气势豪放,意境雄浑,充满豪

情壮志,如苏轼和辛弃疾。婉约派语言清丽含蓄,感情婉转缠绵,情调或轻松活泼,或婉约细腻,如柳永、李清照。 2.创作背景与发表 这首词写于1936年2月。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在全党全军的领导地位。毛泽东率长征部队胜利到达陕北之后,领导全党展开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伟大斗争。在陕北清涧县,毛泽东曾于一场大雪之后攀登到海拔千米、白雪覆盖的塬上视察地形,欣赏“北国风光”,过后写下了这首词。 本篇首次正式公开发表于1957年1月号。1945年10月,1945年日本帝国主义投降后,毛泽东亲赴重庆与国民党谈判。应柳亚子要求,亲笔书写了这首咏雪词赠他,11月4日,重庆晚刊据传抄件刊出。其后,一些报纸相继转载,一时轰动山城。1951年1月8日,附刊曾将毛泽东同志赠柳的墨迹制版刊出。 3.的影响 吴祖光称毛泽东的是“睥睨六合、气雄万古、一空倚傍、自铸伟词”的第一流杰作中之杰作。 蒋介石看到后,大为震惊,为了达到他的罪恶目的,一时召集很多的反动文人,也来写诗填词,歌颂国民党,结果他们写的词比不管在意境方面,还是在文采方面都与毛泽东的差得远。 人民大会堂里有一幅巨幅图画,看后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这幅图画就是以为体裁创作的,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出一边是“山舞银蛇,原驰腊象”,白雪覆盖大地的辽阔景象,一边是旭日东升,红日

【强烈推荐】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练习题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练习题 一、填空。(15分) 1、13.5×0.5表示( )。 2、13.5÷0.5表示( )。 3、用字母表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是()。 4、计算0.756÷0.18,先把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相同倍数,将除数转化为整数,变成()÷()再计算。 5、在○里填上>、<或=。 19.7×2.6○19.7 36×0.5○36÷2 35.6○35.6÷0.25 6、1200平方米=()公顷 5.2吨=()吨()千克 1.05米=()厘米 7、一个三角形的底是3分米,高为1.2分米,面积是()。 8、甲、乙两辆客车同时从安阳开往郑州,甲车每小时行60千米,乙车每小时行65千米。经过1.5小时两车相距多少千米?这道题可以先求(),再求相距多少千米,列出综合算式是(),也可以先求(),再求相距多少千米。 二判断。在正确说法的后边()里打“√”,错误说法后边的()里打“×”。(4分) 1、三角形面积是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 2、2.5×4.4可以这样简单的计算:2.5×4×0.4。() 3、5.32727…….可写作5.327。() 4、两个相等的梯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三选择。把正确答案的序号添在()里。(3分) 1、3.14×102的正确的简便计算方法是()。 ①3.41×100×2 ②3.14×100+2 ③3.14×100+3.14×2 2、食堂运来10吨煤,计划烧40天。由于改进炉灶,每天节省5千克。这批煤现在可以烧多少天?正确的列式为:()。 ①10÷(10÷40-5) ②10000÷(10000 ÷40-5)③1000÷(40-5) 3、一个三角形的底扩大5倍,高扩大5倍,面积()。 ①扩大5倍②不变③扩大25倍 四、计算。(48分) 1、直接写得数。(4分) 1.5×4= 0.12×3= 0.49÷0.7= 6.4×0.2+3.6×0.2=42÷0.6= 7 2.8÷0.8= 1.5÷30= 3×0.2×0.5= 2、用简便方法计算。(8分) 99×2.45 5.6÷1.6 1.25×32+215×9.76×0 9.85× 2.3-8.85×2.3 3、求未知数x。(6分)(得数保留一位小数)

2019~2020学年苏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课时练及参考答案

第一单元认识负数1第一课时 1.+9.6读作( ),负三点四读作( )。 2.海平面的海拔高度记作0米,海拔高度为+450米,表示 (), 海拔高度为-102米,表示()。 3.如果把平均成绩记为0分,+9分表示比平均成绩(), -18分表示比平均成绩(), 比平均成绩少2分,记作()。 答案: 1.正九点六 -3.4 2.比海平面高450米比海平面低102米 3.多9分少18分 -2分 4. <>< <><

1.像9,+15,+5和20这样的数都是( )数而像-15,-0.8,-25和-88这样的数都是( )数。 2.选择合适的温度连一连。 3.对号入座。 -12 +90 +0.5 0 -2.9 -105 1.正 负 2. 3.正数:+90,+0.5 ,。 负数:-12,-2.9,-105。 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0。 10℃ 70℃ -10℃ 正数 负数 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第一单元负数应用第二课时 1.向东走9米记作+9米,那么-7米表示() 2.银行存折上的“2000.00”表示存入了2000元, 那么“-500.00”表示() 3.淘淘向东走48米,记作+48米,那么淘淘向西走60米记作()米;如果淘淘向南走36米记作+36米,那么淘淘走-52米表示他向()走了()米。 4.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 (1)零上12℃(+12℃)和零下12℃(-12℃)是两种相反意义的量。 () (2)数轴上左边的数比右边的数小。() (3)死海低于海平面400米,记作+400米。() (4)在-4、-25、0.6、0中,负数有3个。() 答案: 1.向西走7米 2.支出500元 3.-60 北 52 4.√√××

最新五年级上册数学练习题每日一练

五年级上册数学练习题每日一练 日期姓名班级 计算下面各题,能用简便方法的要简算 63÷100.1 0.26×70.5÷65 7.8÷2.5÷0.4 3.2×2.5×12.5 7.2×(6.7-2.85)÷0.08 4.2×7.5÷2.5 用竖式计算 7.6×0.21 25.3÷0.88 72.1÷0.7 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17.2÷50.8 0.86×5.77 187.31÷36 日期姓名班级 计算下面各题,能用简便方法的要简算 63÷100.1 0.26×70.5÷65 7.8÷2.5÷0.4 3.2×2.5×12.5 7.2×(6.7-2.85)÷0.08 4.2×7.5÷2.5 用竖式计算 7.6×0.21 25.3÷0.88 72.1÷0.7 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17.2÷50.8 0.86×5.77 187.31÷36 日期姓名班级 计算下面各题,能用简便方法的要简算 12×4.5 0.5×0.67×8 102×4.5 1.97×1.03+1.97×0.97-1.97 1 2.5÷0.25×4 101×39.6 用竖式计算 2.94×5.4 1.43×0.67 7.9÷0.35 保留两位小数保留两位小数 6.84÷0.36 52.4×0.76 65.07÷2.7 日期姓名班级 计算下面各题,能用简便方法的要简算 12×4.5 0.5×0.67×8 102×4.5 1.97×1.03+1.97×0.97-1.97 1 2.5÷0.25×4 101×39.6 用竖式计算 2.94×5.4 1.43×0.67 7.9÷0.35 保留两位小数保留两位小数

导学案答案

23《雨的四季》答案 1 mìmiǎo duōguǎng sèmài lì2高邈:高而远。莅临:来到,来临。(多用于贵宾)咄咄逼人:形容气势汹汹,盛气凌人。3刘湛秋诗人4示例:刘湛秋的散文以抒发情感、人生为主,笔触细腻,行云流水,文字自然、亲切、优美,有其独特的唯美的散文风格。他的散文有一种田园美,被海内外文坛誉为现代山林文学的代表。5总——分——总以对雨的爱恋为线索。春雨夏雨秋雨冬雨6对雨的爱恋或对自然对生活的热爱。“我喜欢雨,无论什么季节的雨,我都喜欢。”7围绕课文内容描述,并结合实际加以适当想象。8温柔、娇媚;热烈而粗犷;端庄而沉思;自然而平静9例:也许,到冬天来临,人们会讨厌雨吧!但这时候,雨已经化妆了,它经常变成美丽的雪花,飘然莅临人间。这句话运用拟人的修辞,“化妆了”,写出了春雨的美丽与妩媚“飘然莅临人间”写出了春雨降临的动态美,表达出了作者对冬雨的喜爱之情。“水珠子从花苞里滴下来,比少女的眼泪还娇媚。”本句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把“雨水”写成“少女的眼泪”,并以“娇媚”饰之,写出了作者对春雨的喜爱和怜惜之情。10首尾呼应,使文章结构完整,都表达了对雨的爱恋之情,点明了文章中心。11雨是大自然神奇的杰作,是我们生活中不能缺少的精灵。只要说出自己的感受,言之成理即可。12示例:汪汪一碧的水面上浮着五六朵白花花的睡莲。她们纯洁、高雅、安闲……清澈的水,碧绿的叶,如果从水底看蓝天,睡莲的倩影就像天空中飘浮着的一片片白云。“白云”轻轻地投放在柔柔的波心里,让人看了,感到何等惬意,何等舒适!莲拥着叶,叶拥着水,水拥着莲。婀娜多姿,仪态万方,就像舞台上精彩的舞蹈造型。造型中心亮相的是一位袅娜地斜躺着的白天鹅,叫人不禁想起俄罗斯芭蕾舞《天鹅湖》……一束阳光照过来,睡莲静静地躺在柔软的水床上。几片莲叶遮住了半个脸,使她们显得格外含蓄,更加迷人。一阵微风拂过,她们睁了睁惺忪的睡眼,又睡着了,而且越睡越香。可能是她在梦境中遇到了什么喜事,不然,为什么颤抖着腰肢,笑得这样甜呢?13 D 14(1)比喻(2)拟人、比喻(3)拟人(4)排比15C16 CE点拨:C、“托物言志”、“古朴典雅”不妥,应为“写景抒情”和“优美活泼”。E、文中没有这层意思,有点牵强附会之感。17(1)作者将春雨的水珠与少女的眼泪相比,渲染出春雨的无比娇美。(2)作者将雪中的静物比作木刻画,表现了血的自然、平静。18表达了作者对雨的无限爱恋。19端庄而沉思20秋天不经常下雨21作者将秋雨比作刚出嫁生了孩子的母亲,刻画秋雨的沉静、稳重。22因为秋雨使人静谧、使人怀想、使人动情,纯净人的灵魂。23炎热、渴盼24雨的到来25银箭,形象生动的描写了雨的形态,写出它闪亮、快速的特点;疾射,生动形象地写出雨的急、快。26拟人修辞,生动形象地写出夏雨来的急,大27荷香幽远,浸浸漫漫笼罩着一方水塘。盛妆的荷犹缀着浑圆的雨珠。天边的虹折射在雨珠上,幻化出不可思议的宁谧、沁凉。28借夏雨的来去匆匆感叹人生的易逝,暗示我们要珍惜每一寸光阴,心里要少装一些物欲的要求,这样才能享受诗意的人生。29雨前、雨中、雨后

八年级数学同步导学案

八年级数学同步导学案——正比例函数导学案 知识与技能 1、理解正比例函数的概念,能在用描点法画正比例函数图象过程中发现正比例函数图象性质 2、能用正比例函数图象的性质简便地画出正比例函数图像 3、能够利用正比例函数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 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探究实际问题中函数关系归纳得出正比例函数的概念,再通过动手操作画图象观察概括出正比例函数图象的性质。学生在探究合作中交流,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教师的主导作用,提高学生的合作学习效率,让学生体会合作学习的好处。 导学过程: 一、准备知识 完成下列思考问题:(先独立完成,再小组交流) 请写出下列问题中的函数关系式 (1)圆的周长l随半径r的大小变化而变化; (2)一只燕欧每天飞行的路程为200千米,那么它的行程y(单位:千米)就是飞行时间x(单位:天)的函数。

(3)每个练习本的厚度为0.5cm,一些练习本摞在一起的总厚度h(单位:cm)随这些练习本的本数n的变化而变化; (4)冷冻一个0℃的物体,使它每分下降2℃,物体的温度T(单位:℃)随冷冻时间t(单位:分)的变化而变化。 二、探究新知 1、观察上面四个函数,讨论如下问题: (1)他们有什么共同特点? (2)四个函数解析式用一个一般形式如何表达呢? (3)一般地,形如()函数,叫做正比例函数,其中 叫做。 2、练一练 (1)下列函数哪些是正比例函数? ① y= ② y= ③ y=- ④ y=2x⑤y=x +1

⑥ y=5x+2 (2)若y=5x 是正比例函数,则m=___________. (3)若函数 是关于 的正比例函数,则 3、1)用描点法画出下列函数的图像 (1) y=2x (2) y=-2x 2)观察上面两个函数的图像 (1)它们有什么相同点与不同点? (2)试归纳正比例函数的性质。 ①正比例函数是一条,它一定经 过。 ②因为过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我们在画正比例函数图象时,只需确定两点,通常是(,)和(,) ③当k > 0时,直线经过象限,从左到右呈趋势,即 随

名师导学——人教版七年级(上)英语同步导学案打包

Unit 2综合测评卷 (总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一、听力部分(20分) 1.听句子,选择正确的答语。(5分) ( )1.A.Yes, it is.It is his pencil. B.No,it isn’t.It is my pencil. C.Yes,it is.It is my pencil. ( )2.A.It is not his ruler, Miss Fang. B.No,it isn’t.It is a ring. C.It is a chair. ( )3.A.That is a book. B.No,that isn’t. C.Yes.it is. ( )4.A.OK.B-A-C-K-P-A-C-K. B.Thank you. C.B-A-C-K-P-A-C-K. ( )5.A.Thank you. B.Excuse me. C.All right.

Ⅱ.听小对话,回答问题。(5分) ( )1.What’s this in English? A.A watch.B.A clock.C.A key.( )2.What’s this? A.A basketball. B.A football. C.A baseball. ( )3.What’s that in English? A.An Eraser. B.A pencil—sharpener. C.A pencil case. ( )4.Is this Mickey’s ruler? A.Yes,it is. B.N0,it isn’t. C.We don’t know. ( )5.Whose(谁的)ring is it? A.Jack’s.B.Jane’s.C.Tim’s.Ⅲ.听对话,回答问题。(10分) ( )1.What’s her family name? A.Gina.B.Jones.C.Gina Jones.

人教部编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 课时练(全)含答案

1. 小数乘法 1.1 小数乘整数 1. 2.一袋牛奶重1.25千克,64袋牛奶重多少千克? 3.乌龟的爬行速度大约每秒0.05米,兔子的奔跑速度是乌龟的280倍。兔子的奔跑速度大约每秒多少米? 4.在下面的( )里填上合适的数,看谁填得最多。 0.48=( )×( )

答案: 1. 5.8×3=17.4(元) 2. 1.25×64=80(千克) 3. 0.05×280=14(米) 4. 0.48=2×0.24=0.2×2.4=0.02×24=3×0.16=0.3×1.6=0.03×16(答案不唯一)

1.5 3 5 0.35 0.4 0.11 1.2 小数乘小数 二、先判断积有几位小数,再计算。 0.95×1.25= 0.85×5.4= 5.1×0.843= 三、亮亮步行从家到学校,每小时走3.05千米,0.4小时到达,亮亮家离学校有多远? 四、世界上最大的一棵巨衫,质量是蓝鲸的18.7倍,高是蓝鲸体长的3.2倍,这棵巨衫重多 少吨?高多少米? 五、比一比,填一填。 2.4× = 1.2× =

答案: 一、180 180 18 0.18 1.8 二、1.1875 4.59 4.2993 三、3.05×0.4=1.22(千米) 四、150×18.7=2805(吨)25.9×3.2=82.88(米) 五、7.2 12 3.6 0.48 0.132 0.42 1.3 积的近似数

一、填一填。 1.6.995用“四舍五入”法保留两位小数是()。 2.4.3×0.83的积是(),保留一位小数后是()。 3.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如果保留三位小数,要看小数第()。 4.一个两位小数用四舍五入法保留一位小数后得到3.0,这个小数最大可能是(),最小可能是()。 三、一支自动铅笔3.18元,一支钢笔的价钱是它的1.6倍,一支钢笔多少元?(根据自己的经验确定保留几位小数。) 四、人的嗅觉细胞约有0.049亿个,狗的嗅觉细胞个数是人的45倍,狗约有多少亿个嗅觉 细胞?(得数保留一位小数。) 五、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很大,它的质量相当于6头5.85吨重的大象,这台计算机有 多重?(得数保留整数。)

《平方差公式》教案、导学案、同步练习

14.2 乘法公式 《14.2.1 平方差公式》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会推导平方差公式,并且懂得运用平方差公式进行简单计算. 2.过程与方法 经历探索特殊形式的多项式乘法的过程,发展学生的符号感和推理能力,使学生逐渐掌握平方差公式.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合作学习,体会在解决具体问题过程中与他人合作的重合性,体验数学活动充满着探索性和创造性. 重、难点与关键 1.重点:平方差公式的推导和运用,以及对平方差公式的几何背景的了解.2.难点:平方差公式的应用. 3.关键:对于平方差公式的推导,我们可以通过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总结、猜想,然后得出结论来突破;抓住平方差公式的本质特征,是正确应用公式来计算的关键. 教学方法 采用“情境──探究”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观察、猜想中总结出平方差公式.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故事引入 【情境设置】 教师请一位学生讲一讲《狗熊掰棒子》的故事 【学生活动】1位学生有声有色地讲述着《狗熊掰棒子》的故事,?其他学生认真听着,不时补充. 【教师归纳】听了这则故事之后,同学们应该懂得这么一个道理,学习千万不能像狗熊掰棒子一样,前面学,后面忘,那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呢?还

记得吗? 【学生回答】多项式乘以多项式. 【教师激发】大家是不是已经掌握呢?还是早扔掉了呢?和小狗熊犯了同样的错误呢?下面我们就来做这几道题,看看你是否掌握了以前的知识.【问题牵引】计算: (1)(x+2)(x-2);(2)(1+3a)(1-3a); (3)(x+5y)(x-5y);(4)(y+3z)(y-3z). 做完之后,观察以上算式及运算结果,你能发现什么规律?再举两个例子验证你的发现. 【学生活动】分四人小组,合作学习,获得以下结果: (1)(x+2)(x-2)=x2-4; (2)(1+3a)(1-3a)=1-9a2; (3)(x+5y)(x-5y)=x2-25y2; (4)(y+3z)(y-3z)=y2-9z2. 【教师活动】请一位学生上台演示,然后引导学生仔细观察以上算式及其运算结果,寻找规律. 【学生活动】讨论 【教师引导】刚才同学们从上述算式中找到了这一组整式乘法的结果的规律,这些是一类特殊的多项式相乘,那么如何用字母来表现刚才同学们所归纳出来的特殊多项式相乘的规律呢? 【学生回答】可以用(a+b)(a-b)表示左边,那么右边就可以表示成a2 -b2了,即(a+b)(a-b)=a2-b2. 用语言描述就是:两个数的和与这两个数的差的积,等于这两个数的平方差.【教师活动】表扬学生的探索精神,引出课题──平方差,并说明这是一个平方差公式和公式中的字母含义. 二、范例学习,应用所学 【教师讲述】 平方差公式的运用,关键是正确寻找公式中的a和b,只有正确找到a和b,?一切就变得容易了.现在大家来看看下面几个例子,从中得到启发.

1、3 基因工程的应用同步导学案及答案完美版

1、3 基因工程的应用 课标要求 基因工程的原理和技术 2、能力要求 1)通过引导学生在网上的探究活动,改变学生传统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科学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2)通过学习了解我国基因工程的发展前景及成果,激发学生对于生物知识的兴趣,开阔学生的思路,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树立在学习上努力刻苦的决心。 3)尝试运用基因工程原理,提出解决某一生产、生活上实际问题的方案, 知识网络体系 抗虫转基因植物 抗病转基因植物 转基因植物抗虫逆转基因植物 改良植物品质 提高动物生长速度 改善畜产品的品质 转基因动物用转基因动物生产药物 用转基因动物作器官移植的供体 基因工程药物 基因治疗 重难热点归纳 基因工程的应用成果 转基因植物 转基因动物 基因工程药物 基因治疗 转基因食品: 转基因食品是通过遗传工程改变植物种子中的脱氧核糖核酸,然后把这些修改过的再复合基因转移到另一些植物种子内,从而获得在自然界中无法自动生长的植物物种。上世纪80年代末,科学家们开始把10多年分子研究的成果运用到转基因食品上,1995年成功地生产出抗杂草黄豆,并在市场上出售。又经过7年的努力,现在他们利用基因技术已批量生产出抗虫害、抗病毒、抗杂草的转基因玉米、黄豆、油菜、土豆、西葫芦等。目前,转基因食品的主要产地是美国、加拿大、欧盟、南非、阿根廷等。 转基因食品安全评价: 随着转基因技术向农业、食品和医药领域的不断渗透和迅速发展,转基因食品安全性现成为全球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

经典例题剖析 1.不属于基因工程方法生产的药物是 A.干扰素B.白细胞介素 C.青霉素D.乙肝疫苗 【解析】基因工程生产的药物有胰岛素、干扰素、白细胞介素、溶血栓剂、凝血因子、人造血液代用品、乙肝疫苗等。而青霉素是发酵工程的产品之一。 【答案】 C 基础试题训练 1.若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培育能固氮的水稻新品种,其在环保上的重要意义是() A.减少氮肥的使用量,降低生产成本 B.减少氮肥的使用量,节约能源 C.避免氮肥过多引起环境污染 D.改良土壤结构 2.基因治疗是指() A.对有基因缺陷的细胞进行修复,从而使其恢复正常,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B.把健康的外源基因导入到有基因缺陷的细胞中,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C.运用人工诱变的方法,使有基因缺陷的细胞发生基因突变恢复正常 D.运用基因工程技术,把有缺陷的基因切除,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3.疗白化病、苯丙酮尿症等人类遗传病的根本途径是() A.口服化学药物B.注射化学药物 C. 采用基因疗法替换致病基因 D.利用辐射或药物诱发致病基因突变 4.上海医学遗传研究所成功培育出第一头携带白蛋白的转基因牛,他们还研究出一种可大大提高基因表达水平的新方法,使转基因动物乳汁中的药物蛋白含量提高30多倍,转基因动物是指() A.提供基因的动物 B.基因组中增加外源基因的动物 C.能产生白蛋白的动物 D.能表达基因信息的动物 5.在基因诊断技术中,所用的探针DNA分子中必须存在一定量的放射性同位素,后者的作用是() A.为形成杂交的DNA分子提供能量 B.引起探针DNA产生不定向的基因突变 C. 作为探针DNA的示踪元素 D.增加探针DNA的分子量 6.诊断苯丙酮尿症所用的探针是() A.32P半乳糖甘转移酶基因B.荧光标记的苯丙氨酸羧化酶 C. 荧光标记的β—珠蛋白基因D.3H苯丙氨酸羧化酶基因 7.基因工程生产胰岛素的主要原因是() A.工艺简单,容易操作 B.生产量大,价格较低 C.所生产的胰岛素可以用于口服 D.所生产的胰岛素疗效大大提高 8.75年,科学家用基因工程的方法创造出了一种能分解石油的“超级细菌”,下列关于此种细菌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与一般细菌相比它体积特别巨大 B.它是现在唯一能分解石油的细菌 C.它同时能分解石油中的四种烃类 D.与一般细菌相比,它繁殖速度极快 9.下说法正确的是() A.所有的限制酶只能识别一种特定的核苷酸序列 B.质粒是基因工程中惟一的运载体

新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全册课堂同步导学案

新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全册课堂同步导学案 《秒的认识》导学案 学习内容: 人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上册第2-3页。 学习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时间单位秒的含义。 2、知道秒与分之间的关系。 二、过程与方法 由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导入新课,使学生能在学习的过程中充分利用已有的生活经验,学习新的知识。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使学生在学习时间单位的同时感受到时间的宝贵,培养其养成珍惜时间的好习惯。 学习重点: 秒产生的意义和秒与分的关系。 学习难点: 1、用秒作单位来表示时间长度。 2、秒与分的进率。 课前 【学案自学】 自学课本2——3页内容

一、复习: 1、我们学过的时间单位有:()和(),1时=()分。 2、分针走一小格是()分,走一大格是()分。 3、分针从3走到6是()分。 二、自主学习: 1、有些钟面上有()根针,又细又长的是()针。 2、秒针走1小格是()秒,走1大格是()秒,走1圈是()秒,也就是()分。所以1分=()秒。 3、1秒钟能做些什么:();()等。课中 【小组合作】 小组合作要求: 1、小组长带领小组员交流每个人组员的自学成果 2、对于小组成员出现的问题,应及时给予帮助 【班内展示】 1、小组合作交流后,组长整理,由代表展示自学体会和好的见解 2、请同学们认真倾听,有不同的看法,可以进行补充 【质疑探究】 学案自学中你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吗?如有,小组合作解决。如果没有,你还有什么新的疑惑请提出来,大家共同探讨。 【自悟自得】 谈谈自己的学习收获及感悟:

1、本节可我学会了: 2、掌握不太好的是: 【达标测试】 一、轻松填空 1、计量很短的时间,常用比分小的单位()。 2、秒针走1小格是()秒,走一圈是()秒,也就是()分。 3、5分=()秒 120秒=()分 二、填合适的时间单位 1、一节课40() 2、做一次深呼吸要3() 3、每天大约睡9() 4、烧一壶开水大约需要20() 5、小明50米跑成绩是10() 三、绕操场跑一圈,王刚用59秒,小明用1分零2秒,谁快些? 课后 课后反思:今天这节课上,我的表现及改进的措施: 《时间的计算》导学案设计 学习内容: 人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上册5页例2。

经济生活第7课 《个人收入的分配》导学案及答案

经济生活第7课《个人收入的分配》导学案 一、考纲考点 1.生产决定分配 2.按劳分配及其作用 3.我国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4.收入分配方式对效率与公平的影响 5.提高效率,促进公平 二、课时知识建构 三、考点解读 考点1、2按劳分配 1.现行分配制度的客观必然性 2.按劳分配的地位、基本内容和要求 (1)地位: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分配的基本原则,在我国所有分配方式中占主体地位。 (2)基本内容和要求:在经济中,在对作了各项必要扣除之后,以劳动者向社会提供的劳动(包括劳动数量和质量)为尺度分配,多劳多得,少劳少得。(3)按劳分配的原因 ①客观必然性:是由我国现实的决定的。实行按劳分配的前提是,物质基础是社会主义公有制条件下,直接原因是社会主义条件下人们劳动的。 ②意义:有利于促进的发展,体现了劳动者共同劳动、的社会地位。学习小贴士 在公有制经济中,劳动者的工资、津贴、奖金都是按劳分配的具体表现。 注:按劳分配的实现形式: ①国家机关、公有制事业单位、公有制企业中的职工的工资、奖金、津贴; ②公有制控股的股份制企业中的职工的工资、奖金、津贴; ③农村经济中的“联产计酬”。 考点3我国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一)考点梳理 1.按个体劳动者劳动成果分配:个体劳动者占有生产资料,独立从事生产经营劳动,其劳动成果扣除后直接,而构成他们的个人收入。 学习小贴士

个体劳动所得的分配范围是个体经济,分配对象是个体劳动者的劳动成果,个体劳动者的特点是个人占有生产资料,独立从事生产经营,既是劳动者,又是经营者、投资者。个体劳动者的合法收入受国家保护。 2.按生产要素分配 (1)含义:按生产要素分配,是生产要素所有者凭借对生产要素的所有权参与收益分配。(2)具体形式:主要有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 (3)原因:健全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是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生产要素所有权存在的的确认,体现了国家对公民权利的尊重,对的尊重。这有利于让一切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以造福于人民。 (二)题眼突破 1.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具体形式比较 学习小贴士 (1).区分劳动收入与按劳分配收入 ①劳动收入即劳动所得,是相对于非劳动生产要素参与分配获得的收入而言的。因此,按劳分配收入一定是劳动收入。 ②但劳动收入不一定是按劳分配。如按个体劳动者劳动成果分配、按劳动生产要素分配。【提醒】非劳动收入一定属于按生产要素分配。另外,按劳分配一定存在于公有制经济中,但公有制经济中的分配不一定都是按劳分配。 (2).财产性收入财产性收入,指通过资本、技术和管理等要素与社会生产和生活活动所产生的收入。即家庭拥有的动产(如银行存款、有价证券)和不动产(如房屋、车辆、收藏品等)所获得的收入。 2.关于科技人员的收入分配方式 对科技人员收入的分配形式应全面了解,具体分析,不能一概而论。 (1)公有制企业中科技人员收入的分配方式主要是按劳分配。还有非按劳分配的福利性分配和社会保障收入。 (2)股份制企业中,科技人员凭技术向企业投资入股,获得相应的股份,从股份制企业获取收入,属按技术要素投入所得的收入。 (3)私营企业或外资企业中,科技人员受雇于私营企业主和外商,其所得工资是按劳动要素分配。

五年级数学上册5 简易方程练习课(第1~5课时)

作品编号:2354596851214563555220002 学校:包头市新民镇钽家屯小学* 教师:晓晓* 班级:晴天参班* 练习课 ?教学内容 完成教科书P70~72“练习十五”第3、11、12、13、14题。 ?教学目标 1.熟练运用等式的性质来解方程,规范解方程的格式,巩固解方程的方法和步骤。 2.在经历解方程的步骤和过程中,掌握解方程的策略和数学思维方法。 3.在解方程的过程中激发学习兴趣,体验学习的成功和快乐,树立学习的信心。?教学重点 熟练掌握解方程的方法和策略。 ?教学难点 根据不同的方程类型灵活运用等式的性质去解方程。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师:同学们,前面几节课我们一直都在学习解方程的知识,学习完这一小节,你们有什么收获呢? 【学情预设】预设1:我们学习了方程的解的意义。 预设2:还学习了各类方程的解法。 预设3:解完方程要记得检验。 …… 师:同学们的收获真不少啊! 二、整理知识点 师:请同学们把自己整理的有关“解方程”的相关知识在小组里分享一下。 学生小组合作,完善课前整理好的关于“解方程”的知识点,并派代表交流汇报。【教学提示】 可以让学生在课前整理好本小节的知识点,在课堂上直接汇报交流从而节省时间。

根据小组代表的汇报,投影展示学生整理的知识点。 【学情预设】方程的解——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方程的解。 【设计意图】通过整理和复习“解方程”的知识点,使学生对方程的各类解法形成体系,能够解不同类型的方程。 三、巩固练习 师:刚才我们回顾了各类方程的解法,现在我们通过一组练习看看同学们方程解得怎么样,是不是又快又好?你们有信心挑战一下吗? 1.完成教科书P70“练习十五”第3题。 学生独立列出方程,小组内互相说一说。 (1)每幅图的数量关系是怎样的? (2)你列出的方程符合图中的数量关系吗?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设计意图】体验用数量关系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2.完成教科书P72“练习十五”第11题。 (1)师:观察左边的图,你们知道了哪些信息? 【学情预设】学生会回答已知长方形的周长和宽,要求出长是多少。 师:同学们还记得长方形周长的计算公式吗? 【学情预设】长方形周长=(长+宽)×2。 师:大家能列出方程吗? 【学情预设】把这道题的已知数和未知数代入长方形周长的计算公式,列出方程。 预设1:(5+x)×2=36。 预设2:2(5+x)=36。 师:同学们会解这个方程吗?谁来试一试?(指名学生上台板演) 学生解答后独立检验,集体订正。 师:除了列方程,这道题还可以怎么做? 【学情预设】学生会说还可以列式计算:36÷2-5=13。 师:那大家觉得哪种方法好? 学生小组讨论,教师巡视指导。 【设计意图】通过对这道题的讨论,让学生自己去体会算术和方程之间不同的思维过程和解答方式。用算式解答需要我们根据问题去逆推计算方法,而用方程只需要找到数量关系或者计算公式,把已知的信息和未知的信息代入其中解答即可。 (2)让学生独立解答右图的题,指名板演,集体订正。【教学提示】 教师可以让学生辩论,说说各自的理由,最后进行小结,从而逐渐让学生建立方程意识和建模思想。 【教学提示】 教师可以让学生教学生,说说自己的解答策略,最后教师总结,让学生逐步提升解较复杂方程的能力。

经典模板 (199)《智取生辰纲》同步试题

《智取生辰纲》同步试题

答案:B 解析:B项,这里的“吹嘘”是指人因为又热又累而嘴里嘘气的意思。 4.填空。 《智取生辰纲》选自《》,作者是______末______初的______,节选的部分是写______受北京大名府留守梁世杰的派遣,押送______往东京,在途 中被______、______等夺取的经过。 考查目的:文学常识的掌握。 答案:水浒;元;明;施耐庵;杨志;生辰纲;晁盖;吴用。 解析:略。 5.下列言行中全都反映杨志精明性格的一组是() ①五七日后,人家减少,行客又稀,一站站都是山路。杨志却要辰牌起身,申时便歇。 ②杨志跳起来喝道:“那里去!且睡了,却理会!” ③杨志骂道:“这畜生不怄死俺!只是打便了!” ④杨志拿着藤条,劈头劈脑打去。 ⑤杨志大骂道:“你们省得什么!”拿了藤条要打。 ⑥杨志寻思道:“俺在远远处望这厮们都买他的酒吃了;那桶里当面也见吃了半瓢,想是好的。打了他们半日,胡乱容他买碗吃吧。” A.①②⑥B.②③⑥C.①④⑥D.①②③ 考查目的:帮助学生深入理解人物言行。 答案:A 解析:①句写杨志为安全押送生辰纲而更改行路时间。②句写杨志为防止路上不测,阻止众军汉乘凉起身。⑥句写杨志对酒里是否有药的心理揣测。①②⑥句均体现了杨志的精明。而③④⑤句表现的是杨志粗暴蛮横的性格,因此选A。 二、课内阅读 正在松树边闹动争说,只见对面松林里那伙贩枣子的客人,都提着朴刀走出来问道:“你们做甚么闹?”那挑酒的汉子道:“我自挑这酒过冈子村里卖,热了在此歇凉。他众人要问我买些吃,我又不曾卖与他。这个客官道我酒里有甚么蒙汗药,你道好笑么?说出这般话来!”那七个客人说道:“我只道有歹人出来,

名师导学——人教版八年级(上)英语同步导学案打包下载

2011-2012学年八年级英语上册期中检测试卷 (总分12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班级姓名学号 -、听力部分(20分) Ⅰ.听小对话。回答问题(5分) ( )1.Where is the man now? A.In hospital.B.At home.C.In his office.( )2.How does Lisa usually go to school? A.By bus.B.On foot.C.By car.( )3.What’s wrong with the man? A.He is hungry. B.He has a headache. C.He is feeling cold. ( )4.What might the girl do this weekend? A.Read a newspaper. B.Go shopping.C.See a movie. ( )5.Who will come to Ann’s birt hday party next Saturday? A.Jim.B.Tim.C.Sam.

Ⅱ.听长对话。回答问题(5分) 听下面一段对话,回答6—7小题。 ( )6.Where is the girl going? A.Nowhere.B.Her sister’s home.C.Her school. ( )7.Who will have a test? A.The girl’s sister.B.The girl. C.The boy. 听下面一段对话,回答8—10小题。 ( )8.What’s wrong with Kate? A.She’s feeling tired. B.She’s not feeling well. C.She’s feeling thirsty. ( )9.What illness does Kate have? A.She has a fever. B.She has a toothache. C.She has a headache. ( )10.What should she do? A.She should see a dentist. B.She should see a doctor. C.She should lie down and rest.

五年级上册课时练全册含答案

1. 2.一袋牛奶重1.25千克,64袋牛奶重多少千克? 3.乌龟的爬行速度大约每秒0.05米,兔子的奔跑速度是乌龟的280倍。兔子的奔跑速度大约每秒多少米? 4.在下面的( )里填上合适的数,看谁填得最多。 0.48=( )×( )

1.5 3 5 0.35 0.4 0.11 0.95×1.25= 0.85×5.4= 5.1×0.843= 三、亮亮步行从家到学校,每小时走3.05千米,0.4小时到达,亮亮家离学校有多远? 四、世界上最大的一棵巨衫,质量是蓝鲸的18.7倍,高是蓝鲸体长的3.2倍,这棵巨衫重多 少吨?高多少米? 五、比一比,填一填。 2.4× = 1.2× =

1.3 积的近似数 一、填一填。 1.6.995用“四舍五入”法保留两位小数是()。 2.4.3×0.83的积是(),保留一位小数后是()。 3.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如果保留三位小数,要看小数第()。 4.一个两位小数用四舍五入法保留一位小数后得到3.0,这个小数最大可能是(),最小可能是()。 三、一支自动铅笔3.18元,一支钢笔的价钱是它的1.6倍,一支钢笔多少元?(根据自己的经验确定保留几位小数。) 四、人的嗅觉细胞约有0.049亿个,狗的嗅觉细胞个数是人的45倍,狗约有多少亿个嗅觉 细胞?(得数保留一位小数。) 五、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很大,它的质量相当于6头5.85吨重的大象,这台计算机有 多重?(得数保留整数。)

1.4 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 一、填一填。 (8.2+2.4)×5= □×□+□×□ 71×5.9+29×5.9=(□+□)×□ 2.5×5×4=(□×□)×□ 二、用简便方法计算。 0.25×2.6×0.4 7.69×101 46×0.33+54×0.33 2.5×204 3.2×125 (125-40)×0.8 三、某商场一天卖出空调17台,每台873元,同时风扇也卖出17台,每台127元。一天该商场的空调、风扇共卖了多少钱? 四、一套衣服98元,学校为合唱队买了45套这样的衣服,一共花了多少元?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同步导学案

第七章第2节弹力P6 学习目标 1. 知道弹力是由于物体发生形变而产生的力,弹力产生的条件。 2. 通过探究物体形变大小与外力的关系,领悟弹簧测力计的原理;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弹簧测力计的结构,能正确使用弹力测力计。通过实验操作学会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认识生活中的弹簧测力计。 3. 知道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牛顿(N)”。 4.初步了解弹性势能,知道发生形变的物体具有能量。对周围生活中的弹力应用的实例产生关注,体会科学技术的应用的价值。 一、形变、弹力 活动:手压气球、手拉橡皮筋、压缩弹簧 你的感受 物体的的改变叫形变,它分为范性形变和弹性形变。物体发生所产生的力叫弹力。 拉长的橡皮筋若撤去外力(手的拉力)会完全恢复原状,这种形变属于弹性形变;而泥团捏成泥人后,没有外力的作用下是不会恢复原状的(变成),这种形变属于范性形变。 (阅读课本P.57“形变”的有关内容。) 二、探究物体形变的大小与外力大小的关系 猜想: 设计实验: 1、架高塑料尺,将不同的重物摆放在塑料尺上,观察塑料尺的弯曲程度。 现象与结论: 2、(1)给弹簧施加不同的拉力,观察有何不同的现象; 现象与结论: (2)给弹簧施加不同的压力,观察有何不同的现象。 现象与结论: 小结:作用在物体上的外力越大,物体的就越大。 3、在一段弹簧上分别挂1个、2个、3个钩码,用刻度尺分别测量出弹簧的长度和挂钩码后弹簧的总长度,注意寻找其中的规律。 总结:一定范围内,物体所受外力越大,形变也越大。(一定范围内,弹簧的伸长跟它所受到的拉力成。) 说明:弹簧测力计就是利用这个原理工作的,可以来测量力的大小。 测量力的工具是,在实验室中常用来测量力的大小。 信息快递:对弹簧的拉力F = k·⊿X (k表示弹簧的弹性常数,和弹簧的材料有关。⊿X表示弹簧的伸长量) 三、交流、讨论如何使用弹簧测力计 1、信息快递:在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符号是。 2、观察弹簧测力计,说出它的主要构件名称、测量范围、分度值。 弹簧测力计主要由、、、组成。弹簧测力

人教版七年级(上)语文同步导学案(全册打包)-8.doc

10《论语》十则 课前预习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论.语( )/不亦说.乎( ) /人不知而不愠.( )/学而不思则罔.( ) 传.不习乎( )/诲女 ..知之乎( )( ) /不学则殆.( ) 2.《论语》是记录的言行的书,共篇。在我国,它最早提出教与学要“ ”。孔子,名,字,时期鲁国人,我国古代伟大的家、家,学派的创始人。“四书”是指《论语》、《》、《》、《》四部书。 慰蠲睡豳 3.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学而时习.之人( ) (2)人不知而不愠.( ) (3)不亦君子 ....吾身( )( )( )( ) ..乎( ) (4)吾日三省 (5)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 (6)传.不习乎( ) (7)学而不思则罔.( ) (8)思而不学则殆.( ) (9)士不可以不弘毅 ..( ) (10)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 (11)其恕 ..乎( )( ) 4.找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其含义。 (1)不亦说乎。 ( 通,意思 ) (2)诲女知之乎?( 通,意思 ) (3)是知也。 ( 通,意思 ) 5.比较下列每组句子中加点的词,分别作出解释。 (1)温故.而知新( ) 故.时有物外之趣( ) (2)勿施于.人( ) 留蚊于.素帐中( ) (3)为.人谋而不忠( ) 二虫尽为.所吞( ) 6.根据要求默写课文中的名句。 (1)真正有修养的君子应具有的风度是:。 (2)“学习”与“思考”的辩证关系是:,。 (3)教导人们虚心求教,博采众长的是:,。 (4)强调独立思考的必要性的是:,。7.选择恰当的名句、成语填入各句的空白处。(填序号) ①三人行,必有我师焉;②温故而知新;③不亦乐乎;④学而不思则罔 (1)“”,这是很有道理的,少数同学认为复习旧课是“炒冷饭”,没意思,这 是不正确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