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胡桂枝干姜汤治疗不寐验案举隅

合集下载

柴胡桂枝干姜汤合当归芍药散治疗失眠抑郁案例分享

柴胡桂枝干姜汤合当归芍药散治疗失眠抑郁案例分享

柴胡桂枝干姜汤合当归芍药散治疗失眠抑郁案例分享记录每一个医案,不管是成功的还是失败的,每天总结经验,才能不断地成长。

女,2022年5月3日初诊,失眠乏力1年,胸闷,情绪抑郁,口干,咽干,鼻干,眼干,纳一般,大便干,小便频,身怕冷,绝经3年,脉沉细,舌体大,尖有瘀斑,苔白厚腻。

拟方:北柴胡 12g,黄芩片 12g,桂枝 10g,干姜 10g,龙骨 30g 先煎,牡蛎 30g 先煎,炙甘草 6g,天花粉 10g,当归 12g,酒川芎 12g,白芍 10g,盐泽泻12g,茯苓30g,麸炒白术10g,首乌藤20g,合欢皮15g,仙鹤草40g:中药4付,每天一剂,水煎,煎服5-23二诊,服药后睡眠明显好转,仍乏力,舌脉同前。

拟方:北柴胡 12g,黄芩片 12g,桂枝 10g,干姜 10g,龙骨 30g 先煎,牡蛎 30g 先煎,炙甘草 6g,天花粉 10g,当归 12g,酒川芎 12g,白芍 10g,盐泽泻12g,茯苓30g,麸炒苍术15g,首乌藤20g,合欢皮15g,仙鹤草60g 林利城,枳壳 12g:中药5付,每天一剂,水煎,煎服7-2三诊:现睡眠正常,乏力明显减轻,咽干、口干、眼干稍好转,二便正常,舌体大,尖有瘀斑,苔白,脉沉细。

拟方:北柴胡 12g,黄芩片 12g,桂枝 10g,干姜 10g,龙骨 15g 先煎,牡蛎 15g 先煎,炙甘草 6g,天花粉 10g,当归 12g,酒川芎 12g,白芍 10g,盐泽泻 12g,茯苓 30g,麸炒苍术 15g,党参 15g,麦冬 15g,五味子 6g,仙鹤草 60g 林利城,枳壳 12g:中药5付,每天一剂,水煎,煎服按:患者失眠、胸闷、情绪抑郁、口干,咽干,鼻干,眼干,这些是上热的表现,大便干、小便频,身怕冷,这些是下寒的表现,乏力、脉沉细、舌有瘀点是血虚血瘀的表现,苔白厚腻是水饮内停的表现。

故辨为厥阴病兼血虚血瘀水盛,方选柴胡桂枝干姜汤合当归芍药散,首乌藤、合欢皮以镇心安神,首乌藤兼能养血,合欢皮兼能疏肝解郁,再加仙鹤草益气除乏力,仙鹤草又称脱力草,治疗虚劳乏力效果较好,但是用量要大。

柴胡桂枝干姜汤治疗失眠案

柴胡桂枝干姜汤治疗失眠案

柴胡桂枝干姜汤治疗失眠案案例2009年10月21日初诊患者,男,33岁。

自诉:因工作压力大,失眠已五六年,入睡困难,有时整夜不寐,平素易生口疮,口干,饮水多,不喜冷食,易盗汗,时有胸痛,小便黄,大便易稀不成形,腹中冷。

就诊时见患者形体消瘦,面青无华,精神差,情绪低落,呈忧郁貌,上唇有大疱疹,舌紫红,苔薄,脉浮数。

处方:柴胡10 g,桂枝6 g,干姜6 g,黄芩10 g,牡蛎(先鞠10 g,瓜蒌根12 g,炙甘草5 g,5剂。

2009年10月28日复诊患者告知服药后已可入睡7h,原每晚0:00-1:00才入睡,现23:00即可入睡,至早晨6:30方醒,腹温,凉气感消失,面色转润,青色已无,大便仍不成形。

上唇疱疹基本愈合。

调整处方如下:柴胡10 g,桂枝6 g,千姜10昏黄芩10 g,牡蛎(先煎)15g,瓜萎根12 g,炙甘草5 g,7剂。

2010年4月21日三诊患者告知上方共服20剂,睡眠正常,诸症消失而停药。

近又因工作压力过大而失眠,但身体整体情况较好,面色尚可。

仍用原方7剂。

2013年5月28日陪夫人来诊,自述药后至今睡眠完全正常,面色正常,体重也明显增加。

分析柴胡桂枝干姜汤原文治疗指征并无失眠一症。

患者就诊时的主诉是失眠,希望解决睡眠问题。

根据四诊情况:患者形瘦、面青、精神差、易盗汗、不喜冷食、大便易稀不成形,为虚寒征象;上唇有大疱疹,易生口疮,口干饮水多,小便黄,舌紫红,提示胃经有火,是一个寒热虚实错杂之证。

按照以药测证的原理:失眠同时伴有盗汗、便溏、脉浮,最先想到的药物是牡蛎,因为牡蛎能镇惊安神、收敛止汗;精神压力大、情绪低落忧郁、有时胸痛,为柴胡药证。

含有柴胡、牡蛎的常用经方: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柴胡桂枝干姜汤、小柴胡去大枣加牡蛎汤3个方。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中有大黄,不适合便溏者;渴而饮水多,口疮、唇疮,是瓜蒌根的药证。

黄煌教授在《张仲景50味药证》一书中明确指出:“瓜萎根治口渴而生疮。

”“牡蛎主治瘦人的胸胁痞硬。

柴胡桂枝干姜加减案例

柴胡桂枝干姜加减案例

柴胡桂枝干姜加减案例《柴胡桂枝干姜加减案例:中医智慧的奇妙展现》我一直觉得中医是一门充满神秘力量的学问,就像一座神秘的宝藏,无数的医方就像那宝藏里的奇珍异宝。

柴胡桂枝干姜汤就是其中一颗璀璨的明珠。

我有个朋友小王,身体一直不太好,老是感觉哪儿都不舒服。

他啊,成天无精打采的,就像霜打的茄子。

你能懂那种感觉吧?整个人看起来就像阴天的天空,暗淡无光。

去了好多医院,做了一堆检查,钱花了不少,可就是查不出个所以然来。

这时候,他就找到了一个中医老大夫。

老大夫那神态,就像一位武林高手,镇定自若。

他给小王把了脉,看了舌头,眉头皱了皱,然后就开始提笔开方。

嘿,您猜怎么着?方子就是以柴胡桂枝干姜汤为基础加减的。

老大夫说啊,这柴胡桂枝干姜汤可神奇着呢。

就好比一把万能钥匙,只要用得对,就能打开像小王这种疑难杂症的锁。

配方里的柴胡啊,就像是一个敏锐的侦查兵,能在身体里找到那些问题的源头。

桂枝呢,就像身体里的小火炉,给身体带来温暖和力量。

干姜也是,像个热辣辣的小卫士,把那些寒湿邪气挡在外面。

小王按照老大夫的嘱咐开始喝药。

刚开始喝的时候,他还半信半疑呢,皱着眉头嘟囔:“这黑乎乎的汤,真的能把我的病治好吗?”不过呀,喝了一段时间后,他的脸色渐渐开始变好了,像被阳光照到的花朵,慢慢绽放开来。

我还认识一位大爷,他也受益于这柴胡桂枝干姜汤的加减应用。

大爷呢,脾胃一直虚弱,吃东西也不香,还老是腹胀。

这药给他一调理啊,他的脾胃就像重新被激活的机器,开始正常运转了。

大爷高兴得不得了,逢人就说:“这中医啊,真是神了,就这么几味药,把我的老毛病治好了一大半。

”从这些案例看到了吧?柴胡桂枝干姜汤加减就像是一位智慧的老管家,能把身体这个大家庭管理得井井有条。

我就坚信,中医这些经典的方剂,是祖祖辈辈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

只要运用得当,就能解决好多现代医学可能都头疼的问题。

不管是谁,只要对中医有信心,去寻找那些有经验的中医疗法,可能就能找到解决健康问题的好办法,就像找到黑暗中的一盏明灯。

柴胡桂枝干姜汤加减治疗失眠验案1则

柴胡桂枝干姜汤加减治疗失眠验案1则

柴胡桂枝干姜汤加减治疗失眠验案1则
鲁会杰
【期刊名称】《河北中医》
【年(卷),期】2009(031)005
【摘要】王某,女,46岁。

2009-01—28初诊。

失眠1个月余。

白日昏昏沉沉,正常工作受到影响,晚上难以入睡,睡后易惊易醒,食欲不振。

刻诊:烦郁面容,口渴稍苦,大便3d一行,初稍硬后稍溏,心烦,情志不爽,舌质红,苔薄黄,脉沉弦。

诊断:失眠。

辨为邪陷少阳,胆火内郁,枢机不利,脾气不振。

属少阳太阴合病之柴胡桂枝干姜汤证。

治宜和少阳,补太阴。

予柴胡桂枝干姜汤加减:柴胡
15g,
【总页数】1页(P712-712)
【作者】鲁会杰
【作者单位】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02级七年制本硕连读班,黑龙江,哈尔
滨,15004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56.230.531
【相关文献】
1.镇肝熄风汤加减治疗阴虚阳亢型失眠验案1则 [J], 宗晓燕;葛淑琦;马云枝
2.柴胡桂枝干姜汤加减治疗急性胆囊炎验案举隅 [J], 王嘉丽;罗静雅;唐兴荣
3.柴胡桂枝干姜汤加减治疗皮肤病验案举隅 [J], 王月敏;徐俊涛
4.归脾汤加减治疗老年人失眠验案报道 [J], WACHIRAPORN PADUNGKIETTIWONG;郭海英
5.黄连温胆汤加减治疗失眠验案2例 [J], 邱凯莉;王敬卿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柴胡桂枝干姜汤验案举隅

柴胡桂枝干姜汤验案举隅

柴胡桂枝干姜汤验案举隅柴胡桂枝干姜汤出自《伤寒论》,由柴胡、桂枝、黄芩、花粉、牡蛎、干姜、炙甘草组成,用治伤寒汗下后,邪陷少阳,阳气郁遏、水饮微结所致的“胁满微结、小便不利、但头汗出、往来寒热、心烦”诸症。

笔者运用本方治疗寒热错杂之顽症,每收良效,兹介绍如下。

一、阳萎王×,男,30岁,司机,2008年3月5日诊。

因患淋病,终日苦闷,夫妻失和,意志消沉,渐至阳事不举,伴腹中胀闷、心悸、口干、身热汗出,舌红,脉弦细。

虽经多方调治而阳萎益甚。

以柴胡桂枝干姜汤加味治之。

处方:柴胡8克、花粉9克、黄芩10克、干姜3克、牡蛎18克、桂枝、炙甘草各5克,石菖蒲20克,蜈蚣3条。

每日1剂,水煎服,辅以精神开导。

药尽10剂,精神舒畅,姜症悉除,房事渐可,坚持服药30余剂,阳事坚举。

【按】本例因患淋病,长期抑郁,意志消沉,肝失濡润,阳事失疏,宗筋失养。

故用柴胡桂枝干姜汤疏肝解郁,利水泄热,加石菖蒲宁神化湿开结,蜈蚣入肝走窜最速,郁滞之处,皆能开之。

郁滞开,气血旺,宗筋壮而阳事举。

二、房事茎痛戴×,男,28岁,干部,2009年5月10日诊。

自述因房事后即沐浴,渐出现每于房事过程中阴茎疼痛已3月。

伴阴部发冷,小腹拘急,腹胀急,口干苦。

曾服柴胡疏肝散合少腹逐瘀汤加减治疗用八罔效。

现症:房事茎痛,小腹胀急,阴部发冷,潮湿,性功能低下,舌淡、苔薄白,脉弦紧。

投柴胡桂枝干姜汤加味。

处方:柴胡、当归各10克、桂枝、炙甘草各6无,黄芩9克、花粉12克、牡蛎18克、干姜4克、白芍12克、蜈蚣3条。

药尽9剂,神色转佳,诸症消失。

【按】本例体虚沐浴,骤感风寒,营卫不和,寒入肝脉,致人房茎痛。

故用柴胡桂枝干姜汤疏肝调气,温经散寒。

加当归、白芍、蜈蚣濡润宗筋,兴阳通络止痛。

药症合拍,收效较好。

三、美尼尔氏病王×,男,35岁,干部,2009年11月4日诊。

自述阵发性眩晕、恶心、耳鸣5年余,加重3个月,病始工作不慎,头部外伤后出现眩晕、恶心、耳鸣,他医用川芎嗪及益气化痰之品治疗无效,邀余诊治。

柴胡桂枝干姜汤方证的医案集结号(5)

柴胡桂枝干姜汤方证的医案集结号(5)

柴胡桂枝干姜汤方证的医案集结号(5)1.柴桂姜治失眠患者,男46岁,失眠来诊。

刻诊:不易入睡,梦多,浅睡眠,口咽稍干,喝水较多,出汗多,怕热,大便1天1~2次,不怎么成形,先头硬后头软,解不干净感,喜冷食,手脚热,手心易出汗,小便黄,胃纳佳。

脾气急躁。

舌红苔薄白,脉弦滑。

--yyz医案反馈今天复诊说有点效果,但没有达到我的预期效果抓手:渴而不呕(咽干口干)2.柴桂姜治后背热胸部以上及后背热,咽干咽痛,肩关节疼,眼痒,腰腿部疼,食后胃脘不适,纳佳,口干不苦,潮热汗出,手足热,夜尿2-3次,大便时干时溏,眠差,梦多,心烦易怒--桂老师医案抓手:渴而不呕(咽干)3. 柴桂姜治口渴男35,饿的时候,右胁下疼,口渴,饮水少,打嗝有饭味,屁多。

手脚不凉。

饭后脸热,前额头发白,后面黑色。

大便不成型。

小便黄。

--强哥医案抓手:渴而不呕(口渴)4.柴桂姜治手脚心痒男,38岁,主诉手脚心痒。

一般情况:体形偏胖,容易乏力。

手脚心烦热、瘙痒,严重时想拿刀子划几下缓解瘙痒,易汗,口干口苦,喝水多,喜热茶,白痰,胸闷烦躁,食欲正常,大便时干时稀,左腿疼。

舌体大,苔黄腻,脉弦滑。

药证:口苦、烦躁:柴胡黄芩手心烦热瘙痒:黄芩多汗、胸闷:桂枝甘草口干:花粉牡蛎咽干、白痰、大便时干时稀:甘草干姜处方:柴胡桂枝干姜汤,5剂反馈,3剂后手脚心痒戛然而止。

--王孔波医案抓手:渴而不呕(口干口苦)5.柴桂姜治乳头痛前天一个病人,女,35,乳头痛五天。

刻诊,乳房胀乳头痛不敢碰,咽干口渴,易汗出,无口苦,二便可,舌红苔薄腻,脉浮微弦,柴胡桂枝干姜汤三剂疼痛全无--河南上管抓手:渴而不呕(咽干口渴)6.柴桂姜治皮肤瘙痒男,多年皮肤瘙痒,睡前尤其明显,面部、会阴瘙痒,上火急躁后瘙痒明显,鼻炎多年,鼻塞、打喷嚏、清涕。

日常:上半身出汗多,右下肢麻木,白天犯困,腰麻痛,晨起口干口苦,脑鸣,喝水多,喜温水,咽干,清痰或黄痰,胸闷,食欲正常,不能进食生冷,容易腹泻,小便正常,睡眠可,脉弦,舌淡红,苔黄腻予 5剂。

李小军主任运用柴胡桂枝干姜汤治疗失眠验案举隅

李小军主任运用柴胡桂枝干姜汤治疗失眠验案举隅

World Latest Medicine Information (Electronic Version) 2019 V o1.19 No.18184投稿邮箱:sjzxyx88@李小军主任运用柴胡桂枝干姜汤治疗失眠验案举隅高亨泉1,刘亚芳1,李小军2△,刘满朝3(1山西中医药大学,山西 太原;2山西省中医院,山西 太原;3成都中医药大学17级针灸推拿学2班,四川 成都)摘要:失眠是临床常见的一种病症,且发病率逐年上升。

气机调畅,气血冲和是正常精神情志活动的基本条件。

治疗失眠以调气为先。

柴胡桂枝干姜汤枢转气机,宣化痰结,疏泄肝胆,调理中焦,清肝健脾使气机畅达。

临床中导师李小军运用柴胡桂枝干姜汤治疗失眠疗效显著,故总结导师治疗失眠的经验以飨同道。

关键词:柴胡桂枝干姜汤;失眠;验案;疗效中图分类号:R249 文献标识码:B DOI: 10.19613/ki.1671-3141.2019.18.125本文引用格式:高亨泉,刘亚芳,李小军,等.李小军主任运用柴胡桂枝干姜汤治疗失眠验案举隅[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18):184-185.0 引言柴胡桂枝干姜汤是中医经典著作《伤寒论》中的名方,对于呼吸、消化、神经等多种系统疾病均有显著的疗效,在临床中被广泛应用。

本次研究例举李小军主任运用柴胡桂枝干姜汤治疗失眠的相关情况,对治疗疾病的病机、方药配伍进行分析探究,以不断提高治疗效果。

1 柴胡桂枝干姜汤的概述柴胡桂枝干姜汤首见于《伤寒论·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篇,药方由如下中药组成:柴胡、桂枝、干姜、栝楼根、黄芩、牡蛎、炙甘草等,应用此药治疗疾病能够达到疏肝利胆、温中健脾、生津敛阴[1]的治疗效果。

此药方在临床中可用于治疗消化、呼吸、神经等多种疾病,效果佳[2]。

方中柴胡、黄芩疏肝胆郁滞、清胸胁蕴热、解半表半里之邪,是枢转少阳必用的对药。

桂枝、干姜、炙甘草、辛甘合用,能斡旋中州,温通扶阳。

伤寒名医验案精选---柴胡桂枝干姜汤

伤寒名医验案精选---柴胡桂枝干姜汤

伤寒名医验案精选---柴胡桂枝干姜汤【方药】柴胡半斤(15克)桂枝三两(去皮)(9克)干姜二两(6克)栝蒌根四两(12克)黄芩三两(9克)牡蛎二两(熬)(6克)甘草二两(炙)(6克)【煎服】上七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现代用法:水煎二次温服)。

【原文】伤寒五六日,已发汗而复下之,胸胁满微结,小便不利,渴而不呕,但头汗出’往来寒热,心烦者,此为未解也,柴胡桂枝干姜汤主之。

(147)【解说】柴胡桂枝干姜汤为小柴胡汤的一个变方,由小柴胡汤减去半夏、人参、大枣、生姜,加干姜、桂枝、牡蛎、花粉而成,用于治疗少阳胆热兼太阴脾寒,气化不利,津液不滋所致的腹胀,大便溏泻,小便不利,胸胁发满或胁痛控背,口渴心烦,往来寒热,手指发麻,舌红苔白脉弦而缓等证。

本方和解少阳,兼温脾家寒湿;与大柴胡汤和解少阳,兼泻阳明里实,一实一虚,相互发明。

可知少阳为病影响脾胃,需辨其寒热虚实而治之。

【运用】一、腹胀(慢性乙型肝炎)刘渡舟医案:刘某某,男,54岁。

患乙型肝炎,然其身体平稳而无所苦。

最近突发腹胀,午后与夜晚必定发作。

发时坐卧不安,痛苦万分。

余会诊经其处,其家小恳请顺路一诊。

患者一手指其腹日:我无病可讲,就是夜晚腹胀,气聚于腹,不噫不出,憋人欲死。

问其治疗,则称中、西药服之无算,皆无效可言。

问其大便则溏薄不成形,每日两三行。

凡大便频数,则夜晚腹胀必然加剧。

小便短少右胁作痛,控引肩背疫楚不堪。

切其脉弦而缓,视其舌淡嫩而苔白滑。

刘老日:仲景谓“太阴之为病,腹满,食不下,自利益甚“。

故凡下利腹满不渴者,属太阴也。

阴寒盛于夜晚,所以夜晚则发作。

脉缓属太阴,而脉弦又属肝胆。

胆脉行于两侧,故见胁痛控肩背也。

然太阴病之腹满,临床不鲜见之,而如此证之严重,得非肝胆气机疏泄不利,六腑升降失司所致欤?刘老审证严密,瞻前顾后,肝脾并治,选用《伤寒论》的“柴胡桂枝干姜汤”柴胡16克,桂枝10克,干姜12克,牡蛎30克(先煎),花粉10克,黄芩4克,炙甘草10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7年8月第15卷第6期•2067 •年10月11日。

平素经量正常,色红,无痛经,无血块。

母亲有高血压病史。

现仍有头晕、头账痛、心慌、急躁 易怒,易疲劳,健忘,恶心、腹账、反酸、乏力、汗出、感气 从腹部上冲心胸,无发热、咳嗽、咯痰,无呕吐,耳鸣如蝉,畏寒,稍口干,口微苦,纳可,眠差,难入睡,易惊醒,失眠多梦,二便调,舌紫暗,苔白,脉细涩。

血常规:血 细胞比容33.3%,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25.2 pg,平均红细胞体积79.1 fL,血红蛋白106 g/L,血小板平均体积10.2 fL,血常规稍有异常。

腹部彩超示:肝囊 肿。

甲状腺功能示:三磺甲状腺原氨酸(FT3)233.56 pmol/L,甲状腺球蛋白13g/mL。

心脏彩超示:主动脉瓣返流(轻度),二尖瓣返流(轻度),三尖瓣返流(轻 度),肺动脉高压(轻度)。

颈部血管彩超示:双侧颈动脉斑块形成。

心电图及其他检查未见异常。

血压142/92 mmHg,心率72次/min。

综上分析:病人正处于绝经期内,肝肾亏虚,阴阳失衡,气血不足。

血虚无力平衡相火,相火上炎,扰心动脉,上扰清阳;阴阳两虚,水火失 济,肾者,主骨生髓,脑为髓之海,故诱发头晕头痛。

西医诊断:高血压(2级,高危),心脏神经官能症。

中医 诊断:眩晕病,心悸病。

中医辨证:肝肾阳虚,阴虚火 旺。

治法:温补肝肾,滋阴降火,益气活血,行气健脾。

方选二仙汤加减。

处方:仙茅9g,仙灵脾30g,巴戟天 30 g,盐黄柏30 g,盐知母30 g,当归15 g,赤芍30 g,鳖甲(先下)15 g,龟甲(先下)15 g,黄芪45 g,党参30 g,茯茶30 g,白术30 g,麦芽45 g,龙骨30 g,牡蛎30 g,代赭石30 g,旋复花(包)30 g,半夏9 g,远志30 g,枳实30 g,莱菔子30 g,防风30 g。

14付,水煎服,每 日1次,早晚分服。

方中配伍仙茅、巴戟天、仙灵脾温补肝肾,盐黄柏、盐知母、鳖甲、龟甲滋阴降火,黄芪、党参、茯苓、白术、麦芽、防风益气健脾祛风,赤芍、当归活血化瘀,枳实、半夏、莱菔子、旋复花、代赭石行气降逆,远志、龙骨、牡蛎重镇安神。

温补肝肾,以调整阴阳;益气健脾,以补气血生化之源;滋阴泻火,以安养心神。

西药继续服用缬沙坦、倍他乐克,每日1次。

并嘱托病人低盐饮食,调节情绪,适量运动。

复诊头晕、头账痛等上述症状明显减轻,睡眠良好,纳可,检测血压125/75mmHg,心率69次/m in,继服14付,巩固治疗。

5结语女性更年期高血压为发生在围绝经期内的心血管疾病,为女性常见多发病症,长期影响女性身心健康,降低生活质量。

西医认为是内分泌失调引起的,常以降压药物为主,辅助以激素调整[5]。

然而,效果不佳。

中医从调整阴阳气血角度论治,以二仙汤加龟甲、鳖甲温补肝肾,滋阴泻火,同时,劝病人规避风寒,调畅情志,防范劳倦,调节饮食。

经临床运用,在防治女性更年期高血压方面获得了很好的疗效。

进一步研究二仙汤加龟甲、鳖甲治疗女性更年期高血压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刘永胜,赵丽慧.二仙汤的研究及临床应用[J].光明中医,2010, 25(4):741 742.[2]朱春兰,夏亦冬.中药结合激素替代疗法治疗卵巢早衰研究进展[].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3,15(10) 92 - 95.[3]林玲,张艳辉,曲俐.辨证论治妇女更年期合并高血压36例[J辽宁中医杂志,2004,31(4)34 36.[4]王海清.论高血压的中医概念与病名[J].中华中医药学刊,200826(11): 232^2323.[5]祖力胡马尔•玉素甫,郭蔚.中西医防治女性更年期高血压病的研究进展[].中国医药导报,2015,12(33):48-51;64.(收稿日期:2017 02 21)(本文编辑郭怀印)柴胡桂枝干姜汤治疗不寐验案举隅王学斌1,王中琳2,王兴臣3关键词:不寐;柴胡桂枝干姜汤;治验中图分类号:R256.23 R289. 5文献标识码:B d〇i: 10. 3969/. issn. 1672-1349.2017.16. 039 文章编号:1672-1349(2017) 16-2067-02柴胡桂枝干姜汤是中医经典著作《伤寒论》中的名 方,临床应用广泛,可用于治疗消化、呼吸、神经、泌尿 等多种系统疾病[]。

本研究例举王中琳教授用《伤寒基金项目:山东中医药科技发展计划重点项目齐鲁内科时病学术流派 研究(No.2013Z003—4)作者单位:1.山东中医药大学(济南250014) 2.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3.山东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通讯作者:王兴臣,E mail: sdlcwxc@ 引用信息:王学斌,王中琳,王兴臣.柴胡桂枝干姜汤治疗不寐验案举隅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7,15(16)2067-2068.论》柴胡桂枝干姜汤加减治疗失眠的验案,并分析病机、方药配伍意义,以期开拓临床应用柴胡桂枝干姜汤的临证思路。

1资料验案[1] 病人,女,35岁,2014年10月7日初诊,主诉“眠差1年,加重1月”,症见入睡困难,思绪烦 乱,不能自已,可睡3h〜4h,眠浅多梦、易醒,多醒于 凌晨两点左右,醒后难再寐。

平素急躁易怒,咽中痰多 难咯出,时有头晕、左侧头痛,经前期乳房账痛,腰酸痛,纳差,恶冷饮食,易腹痛、腹泻,精神可,易疲劳,大•2068 •CTHNESEJOURNAL OF IN TEG RATIV E MEDICINE ON CARDTO /C ER EBR()VASCULAR DISKASE A u g us t2017 V()l.丄5 N().16便稀,小便可。

舌红苔薄黄而干,脉浮弦紧。

处方:柴 胡15 g,桂枝9 g,干姜12 g,黄芩15 g,生牡蛎30 g,天花粉15 g,甘草6 g,清半夏9 g,厚朴30 g,茯苓15 g,紫苏叶9g,桔梗12g,牛蒡子12g,白芍15g,酸車 仁30 g,远志15g。

10剂,水煎服,日1剂,早晚温服。

二诊,病人服上方10剂后,诸症悉减。

刻诊:较前易入睡,夜眠7 h〜8 h,做梦减少,中间偶尔醒1次后可复眠,次日白昼仍困意浓,乏力,情绪激动时后项部账痛,头稍昏沉,纳可,二便调。

舌质红,苔腻稍黄,脉浮弦紧。

处方:前方加萆藓30 g,6剂,水煎服,日1剂,早 晚温服。

三诊:服上药6剂,睡眠质量提高,无异于常人。

前方继服7剂以巩固疗效。

验案[2] 病人,女,45岁,因“眠差3年余”于2013年9月6日初诊。

刻诊:睡眠时好时差,眠浅易 醒,思虑过度,偶有乏力,形寒肢冷,纳差,大便不成形,小便调,月经周期提前10余天,伴小腹坠账疼痛,经血 量多色黑,伴有血块。

舌红少苔,脉浮弦紧。

处方:柴 胡15 g,桂枝12 g,干姜9 g,黄芩12 g,天花粉15 g,生牡蛎30 g,茯苓15 g,半夏9 g,厚朴15 g,紫苏叶9 g,百合30 g,紫石英30 g,酸車仁30 g,延胡索30 g,甘草6 g。

7剂,水煎服,日1剂,早晚温服。

7 d后复 诊,服药后睡眠改善,仍眠浅多梦,乏力,纳可,大便不 成形,小便调。

舌红根黄腻,脉细弦。

处方:前方加乌梅20 g,淡豆豉15 g,夏枯草15 g。

7剂,水煎服,日1剂,早晚温服。

三诊:服前方7剂诸症悉减,继服7剂以巩固疗效。

2讨论此两案病机皆为寒热错杂,“热”即是肝胆郁热,“寒”则指脾脏虚寒,而不寐实由肝胆郁热、热扰肝魂所致。

《灵枢•口问》云:阳气尽,阴气盛,则目瞑;阴气 尽而阳气盛,则寤矣”2]。

不寐之因不外两点,一者阴虚不能纳阳,二者阳盛不得人于阴,总为阳盛阴衰,阴阳失交所致[3]。

其病位虽在心,实则与肝、脾、肾密切 相关,五脏六腑皆可使人不寐,非独心也。

此两案病人平素过多思虑,肝气郁不得舒,“胆者,中正之官,决断 出焉”4],最忌犹豫思虑不绝,五志过极皆化火,久之成肝胆郁热。

肝郁失疏泄,胆郁失升发,久郁热扰肝魂则见寐不得安、多梦,烦躁易怒;少阳不达,胆失决断则思虑不绝益甚。

验案[1]病人每于凌晨两点左右醒来,实 由此时肝经当令,肝之阳得天之阳所加以致阳出于阴所致。

病人经前期乳房胀痛、腰酸痛,月经周期提前10余天,伴小腹坠胀疼痛,经血量多色黑,伴有血块均为肝经郁热而致。

又“土性濡湿,疏之以木气,则土不过湿”[5],肝失疏泄,木不疏土,久则肝病传脾;加之病人思虑过度,有伤于脾,故见腹痛、腹泻、大便稀等脾脏虚寒之象。

治宜疏肝健脾,调和寒热,方选柴胡桂枝干姜汤加减。

方中柴胡味微苦性平,气味俱轻,禀少阳生发之气,既舒肝之郁,又可泻肝之热,王好古谓曰“柴胡泻肝火”“柴胡泻胆火”[6],《神农本草经》又谓柴胡“主心腹,去肠胃中结气,饮食积聚,寒热邪气,推陈致新”7],用 于此证针对肝胆郁热兼脾脏虚寒甚是相宜。

桂枝味辛性温,张锡纯谓之曰:善抑肝木之盛使不横恣”“又善 理肝木之郁使之条达”[8],用于此则佐柴胡疏肝、平肝,又可“补中益气”7]。

黄芩味苦性寒,配柴胡清肝胆火热。

所以不用大剂清肝热药者,恐其损耗肝阴也。

干 姜、甘草温中,理脾脏虚寒、止痛。

牡蛎味咸性平,散结 软坚,配柴胡疗胸胁坚痛,《本经》谓其主“惊恚怒气”,用于此则清降胆心之气。

天花粉,味苦,性凉而润,《本 经》谓之“主消渴,身热,烦满,大热,补虚安中”,气味苦寒则疗火热,体质濡润能治燥涸。

全方寒温并用,以平 肝胆郁热、和脾脏虚寒为功,正切病机。

两验案均合以四七汤,取其理气健脾化湿之功及“以四味治人之七情”之义。

验案[1]加白芍、酸枣仁,柔补肝阴,纳摄肝魂;桔梗、远志者,强志倍力,使人有定见,又《名医别录》谓桔梗“得牡蛎、远志疗恚怒”二诊加萆蘚者,取其 “主腰背痛,强骨节,风寒湿周痹”7]之功。

验案[2]加 百合、酸枣仁解郁安神,紫石英镇心、安神,延胡索“理 气痛血凝”《药性赋》)复诊加乌梅酸敛生津养肝阴,淡豆豉清热除烦,加半夏、夏枯草者,“盖半夏得阴而生,夏枯草得至阳而长”(《医学秘旨》)取其交通阴阳之意。

全方安神药用之甚少,可见治不寐贵在求本,不 在泛泛安眠。

综上所述,柴胡桂枝干姜汤用于不寐肝胆郁热、脾 脏虚寒之寒热错杂证最相宜,本证多由思虑日久,情志 不舒,病由肝及脾而致,以人睡困难、眠浅多梦,伴闷闷 不乐或急躁易怒,胁肋胀痛或月经不调,腹痛、腹泻、大 便稀等肝热脾寒症状为辨证要点。

参考文献:[]姜建国.伤寒论[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4:255 - 256.[2]田代华,刘更生.灵枢经[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70.[3]周仲瑛.中医内科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147.[4]田代华.黄帝内经素问[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17.[5]清•黄元御.四圣心源[M].李玉宾,校.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2:3.[6]元•王好古.汤液本草[M].张永鹏,校注.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12.[7]吴普.神农本草经[M].顾瞻,点校.上海:第二军医大学出版社,2012:31;77;148.[8]张锡纯.张锡纯中药亲试记[M].刘观涛,点校.北京:学苑出版社,2007:98.(收稿日期:2017 0121)(本文编辑郭怀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