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白血病化疗缓解、存活、治愈标准
who分级总结

WHO实体瘤客观疗效评定标准完全缓解(CR):所有可见病变完全消失并至少维持4周以上。
部份缓解(PR):肿瘤病灶的最大径及其最大垂直径的乘积减少50%以上,维持4周以上。
好转(MR):肿瘤病灶的两径乘积缩小25%以上,但<50%无新病灶出现。
稳定(SD):肿瘤病灶两径乘积缩小<25%,或增大<25%,无新病灶出现.病变进展(PD):肿瘤病灶两径乘积增大>25%,或出现新病灶。
总缓解率:CR +PR率(好转及稳定病例不得计入)。
抗癌药物急性及亚急性毒性反应分度标准(WHO)0度I度II度III度IV度血液学(成人)血红蛋白(g/>11.010.9—9。
59.4—8.07。
9—6。
5〈6.5白细胞(1000〉4。
0 3.9-32。
9-2.0 1.9—1.0〈1.0粒细胞(1000〉2。
0 1.9—1。
51。
4-1。
00.9—0.5〈0。
5血小板(1000>10099—7574-5049—25〈25出血无淤点轻度出血严重出血出血致衰竭胃肠道胆红素<1。
25×N*1。
26-2.5×N 2.6-5×N5。
1-10×N〉10×N SGOT/SGPT〈1。
25×N1。
26—2.5×N 2.6-5×N5。
1-10×N〉10×N 碱性磷酸酶〈1.25×N 1.26-2。
5×N2。
6—5×N5。
1-10×N〉10×N 口腔无红斑、疼痛红斑、溃疡、可进食溃疡,只进流食不能进食恶心、呕吐无恶心暂时性呕吐呕吐,需治疗难控制的呕吐腹泻无短暂性(<2天)能耐受(〉2天)不能耐受,需治疗血性腹泻肾、膀胱尿素氮、血尿〈1.25×N 1.26—2.5×N 2.6-5×N 5.1-10×N>10×N 肌酐<1。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怎样治疗?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怎样治疗?*导读:本文向您详细介绍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治疗方法,治疗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常用的西医疗法和中医疗法。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应该吃什么药。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怎么治疗?*一、西医*1、治疗ALL与AML治疗原则相同,也分为诱导缓解和缓解后治疗两个阶段,同时更强调CNS-L的防治。
ALL是一种具有多种亚型的异质性疾病,应根据不同亚型给予不同治疗。
通常,儿童ALL病人被分为低危、标危和高危组,成人病人具有或标危或高危特征,惟一的例外是B-ALL,需要特殊治疗方案。
许多医学中心认为婴儿ALL是特殊亚型,与儿童治疗不同。
1.诱导缓解与AML一样,ALL患者治疗的首要目的也是诱导完全缓解(CR),恢复正常造血。
“分子学”或“免疫学”缓解的概念(白血病细胞少于1/万)正在替代传统的仅仅依靠原始细胞形态学标准的缓解概念。
长春新碱(VCR)、糖皮质激素,门冬酰胺酶(左旋门冬酰胺酶,L-ASP)和一种蒽环类药物在目前大多数研究中是诱导缓解的基本治疗。
随着化疗以及支持治疗的改进,儿童AALL的CR率可达97%~99%,成人达70%~90%。
儿童ALL 中,VP方案(每周1次长春新碱及每天1次泼尼松(强的松))CR 率可达80%~90%。
当加入门冬酰胺酶和一种蒽环类药物,CR率可达95%,并且更有意义的是长期生存有明显改善。
VP方案成人CR率为36%~67%,一般缓解时间仅有3~7月。
与某些儿童ALL 亚型不同,成人ALL需要加入一种蒽环类药物,CR率可增加到70%~85%,并且没有增加毒性,平均缓解时间延长。
L-ASP在成人研究中没有改善CR率,但有改善无病生存(DFS)的趋势。
泼尼松(强的松)是最常用的糖皮质激素,地塞米松(Dex)具有较强的脑脊液穿透能力和长半衰期,用于诱导和维持治疗,在儿童ALL 中对控制全身和门冬酰胺酶较泼尼松效果好。
不同蒽环类药物中柔红霉素(DNR)、多柔比星(阿霉素)、米托蒽醌(Mit)并未证明哪种药物更具优越性,但柔红霉素应用最普遍。
m3治疗方案

M3治疗方案引言M3治疗方案是一种针对患有M3型急性髓系白血病的治疗方案。
M3型急性髓系白血病,又称为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是一种异常增殖的髓系幼稚细胞引起的白血病类型。
该疾病的特点是幼稚粒细胞明显增多,容易出血和感染。
本文将详细介绍M3治疗方案的具体内容和原理。
治疗方案M3治疗方案主要包括化疗和巩固治疗两个阶段。
具体治疗方案如下:化疗阶段化疗阶段旨在通过化学药物抑制骨髓中异常增殖的幼稚细胞,达到缓解症状和控制疾病的目的。
化疗方案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诱导缓解治疗:使用联合化疗药物,包括阿扎胞苷、甲氨蝶呤和两性霉素B 等,以高剂量连续静脉输注的方式进行治疗,通常持续7-10天。
这个阶段的目标是将患者的白血病细胞减少至正常水平以下。
2.鞘内化疗:在诱导缓解治疗后,对患者进行鞘内注射,以预防或清除中枢神经系统的白血病细胞。
常用的药物有甲氨蝶呤、阿四唑和氟尿嘧啶等。
3.维持治疗:在诱导缓解治疗和巩固治疗之间,进行维持治疗以控制疾病的复发。
常用药物有巯基嘌呤、6-巯基嘌呤和维甲酸等。
巩固治疗阶段巩固治疗阶段的主要目标是进一步清除残余的白血病细胞,以防止疾病的复发。
巩固治疗通常包括以下步骤:1.治疗药物早期维持:在诱导缓解治疗后立即开始,使用维持治疗阶段的药物组合进行持续治疗。
这一阶段通常持续6-8周。
2.巩固治疗:使用高剂量的阿扎胞苷进行治疗,通常为3个周期的化疗。
每个周期之间有1-2周的间隔。
3.骨髓移植:对于高危患者或复发患者,骨髓移植是一种重要的治疗选择。
骨髓移植可以提供正常造血干细胞,以取代患者异常增殖的细胞,达到治愈的效果。
治疗原理M3治疗方案的治疗原理基于以下几个关键点:•化疗药物的作用:化疗药物可以通过抑制白血病细胞的DNA和RNA合成等关键过程,阻止细胞增殖和分化,进而达到杀灭白血病细胞的效果。
•维甲酸的作用:维甲酸是一种维生素A的衍生物,可以促进白血病细胞的分化为正常的粒细胞,从而减少白血病细胞的数量,达到治疗的效果。
急性白血病中西医治疗

合可能提高缓解率和诱导缓解时间。完全缓解后需要应用蒽 环类药物为主的方案进行强化和巩固治疗。维持治疗为砷剂
、ATRA、低剂量化疗(MTX,6-巯基嘌呤)。
第18页,共48页。
急性白血病的西医诊治 治疗
❖ 二、化疗
❖ (三)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ALL):
❖ 2、出血
半数以上患者有出血,程度轻重不一,部位可遍及全 身,表现为瘀点、瘀斑,鼻出血,牙龈出血和月经过多、 眼底出血等,出血主要是血小板明显减少,血小板功能异 常、凝血因子减少、白血病细胞浸润、细菌毒素等均可损 伤血管而引起出血。
第3页,共48页。
急性白血病的西医诊治 临床表现
❖ 3、发热
低热:疾病本身所致(癌性发热),多数患者诊断时有
❖ 邪毒量少力弱,则起病较缓慢,即有一个潜伏期,或病情较轻; ❖ 邪毒蕴积日久化热,耗气伤阴,因而病人早期常表现出气阴耗伤的证候,临床上将此
期定为气阴兩虚型,为早期或轻型患者;
❖ 邪毒入里,伤及气血,出现气血双亏证候,临床上称为气血双亏型;
❖ 邪毒进一步发展,侵及营血,毒入骨髓或内陷心包,则出现壮热口渴,衄血发斑等热 毒炽盛表现,甚至神昏谵语,如不及时 救治,则出现气阴两竭,病入膏肓。此期称 为热毒炽盛型。多在前两期的基础上病情恶化而成,也可因邪毒力强,或正气虚,邪 毒可直接侵入营血,毒入骨髓而见热毒炽盛之象,
第19页,共48页。
急性白血病的西医诊治 治疗
❖ 三、骨髓移植(异基因、自体)
第20页,共48页。
急性白血病的中医诊治 病因病机
1 邪毒内蕴
❖ 邪毒( “火毒”、“热毒” ):一般将外界致白血病因素统称为“邪毒” ,包括各种理化因素、生物因素等。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诊疗常规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诊疗常规一、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的诊断及分型(一) ALL基本诊断依据1、临床症状、体征:有发热、苍白、乏力、出血、骨关节疼痛,有肝、脾、淋巴结肿大等浸润灶表现。
2、血象改变:血红蛋白及红细胞计数降低,血小板减少,白细胞计数增高、正常或减低,分类可发现不等数量的原、幼淋巴细胞或未见原、幼淋巴细胞。
3、骨髓形态学改变:是确诊本病的主要依据。
骨髓涂片中有核细胞大多呈明显增生或极度增生,仅少数呈增生低下,均以淋巴细胞增生为主,原始+幼稚淋巴细胞必须≥30%才可确诊为ALL。
除了对骨髓涂片作瑞氏染色分类计数并观察细胞形态改变外,应该做过氧化酶(POX)、糖原(PAS) 、非特异性酯酶(NSE)等细胞化学染色检查,以进一步确定异常细胞性质并与其他类型的白血病鉴别。
(二) ALL的M IC分型除了临床及细胞形态学(M)诊断以外,还应该用单克隆抗体作免疫分型(I)及细胞遗传学C)检查,即M I C分型诊断,尽可能作分子遗传学/融合基因(molecular genetics,M ) 检测, 即M ICM分型。
1、细胞形态学分型:淋巴细胞型按FAB分型标准分为L1、2 和L3 型,但L1、2 型之间已不具有明显的预后意义。
2、免疫分型:分为T、B型二大系列: (1) T系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T-ALL) :具有阳性的T淋巴细胞标志,如CD1、CD2、CyCD3、CD4、CD5、CD7、CD8 以及TdT等。
(2) B系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B系ALL) :根据其对B系淋巴细胞特异的单克隆抗体标志反应的表现临床分为3个亚型: ①早期前B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early Pre B2ALL) , CD79a、CD19和(或) CyCD22、CD10及HLA2DR 阳性, Sm Ig、CyIg阴性; ②前B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Pre B2ALL) , CyIg阳性, Sm Ig阴性,其他B系标志CD79a、CD19、CD20、CD10、CyCD22以及HLA2DR常为阳性; ③成熟B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B2ALL) , Sm Ig阳性, 其他B 系标志CD79a、CD19、CD22、CD10、CD20以及HLA2DR 常为阳性。
白血病第二次化疗会痛苦吗

白血病第二次化疗会痛苦吗文章目录*一、白血病第二次化疗会痛苦吗*二、白血病化疗多久能痊愈而且不复发*三、白血病怎么治疗白血病第二次化疗会痛苦吗1、白血病第二次化疗会痛苦吗急性白血病化疗有一定风险,患者需要承受一定痛苦,但是,只有经历过困难,才能有机会获得活下去的机会。
患者在做化疗期间,除了要做好身体上承受痛苦的准备,同时,战胜病魔的信心也是需要好好建设的。
每天保持愉快的心情投入到生活中,对病情的康复有很大的好处。
2、白血病化疗一般多长时间一个疗程目前,治疗白血病的有效方法之一是化疗,它是采用各种细胞毒性药物来消灭异常的白血病细胞,能够给患者带来一套正常的造血系统和免疫系统。
化疗时间的长短,需要结合患者的病情来制定治疗方案。
白血病是体内的造血系统出现恶性增殖所引发的疾病,白血病早期的症状表现为发热、感染、出血等,其中以发热在青少年患者身上比较常见,儿贫血症状在老年患者中较多。
早发现早治疗对白血病有好处。
白血病早期的化疗一般是两次一个疗程,一个星期一次化疗,有的是3次一个疗程,4天左右做一次化疗。
化疗时期给人带来的副作用也不小,患者可能会出现食欲不佳、严重脱发等症状,应及时做好预防工作,每天多吃一些含硒的食物。
可考虑用稀牌胶囊加以巩固化疗,减轻化疗的副作用,缓解患者痛苦感受和部分临床症状。
3、化疗对白血病的作用实践检验已经证明,化疗对于防止肿瘤术后复发和转移是有重要价值的。
针对肿瘤细胞长得快的这一特点,人们从实践中筛选出了目前最常用的几种化疗药物,这些化疗药对于生长旺盛的细胞杀伤作用最强,在杀死快速生长的肿瘤细胞的同时也杀死了我们体内原来就长得很快的一些细胞,比如胃肠道细胞、头发中的毛囊细胞、造血细胞等。
因此传统细胞毒化疗药物化疗后最常见的就是呕吐、腹泻、掉头发、贫血、抵抗力低下等。
为避免白血病放化疗副作用伤害到病人,目前最好的办法是配合中药的治疗。
中药治疗可有效缓解副作用、增强化疗效果、改善食欲、稳定白细胞数量等疗效,提高明显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骨髓缓解标准

骨髓缓解标准
骨髓缓解标准 1
(1)完全缓解(CR)①临床无贫血、出血、感染及白血病细
胞浸润表现;②血象血红蛋白>90g/L,白细胞正常或减低,
分类无幼稚细胞,血小板>100×109/L;③骨髓象原始细胞加
早幼阶段细胞(或幼稚细胞)<5%,红细胞系统及巨核细胞
系统正常。
(2)部分缓解 临床、血象及骨髓象3项中有1或2项未达到
完全缓解标准,骨髓象中原始细胞加早幼细胞<20%。
(3)未缓解 临床、血象及骨髓象三项均未达到完全缓解标
准,骨髓象中原始细胞加早幼细胞>20%,其中包括无效者。
.
医学考研:急性白血病表现及治疗

医学考研:急性白血病表现及治疗急性白血病是造血干细胞的克隆性恶性疾病,发病时骨髓中异常的原始细胞(白血病细胞)大量增殖并浸润各种器官、组织,正常造血受抑制。
主要表现为肝脾和淋巴结肿大、贫血、出血及继发感染等。
(名词解释,考生需牢记)。
临床表现:起病急缓不一,病人常有贫血、出血、感染、各种器官浸润表现。
(1)贫血往往是首起表现,呈进行性发展,主要由于正常RBC生成减少。
(2)发热可低热,亦可高达39~40℃以上,伴有畏寒、出汗等。
考试大网站收集较高发热往往提示有继发感染。
感染可发生在各个部位,口腔炎、牙龈炎、咽峡炎最常见,可发生溃疡或坏死;肺部感染、肛周炎、肛旁脓肿亦常见,严重时可致败血症。
最常见的致病菌为革兰阴性杆菌,其他有金黄色葡萄球菌、粪链球菌等,也可出现真菌感染,病人免疫功能缺陷后易致病毒感染。
(3)出血可发生在全身各部,以皮肤瘀点、鼻出血、牙龈出血、月经过多为多见。
急性早幼粒白血病易并发DIC.血小板减少是出血的最主要原因,颅内出血为白血病出血致死最主要原因。
(4)器官和组织浸润的表现①淋巴结和肝脾大淋巴结肿大以急淋白血病较多见。
轻度中度脾肿大,无红痛。
纵隔淋巴结肿大常见于T细胞急淋白血病。
可有轻至中度肝脾大。
非慢性粒细胞的病急性变可见巨脾。
②骨骼和关节胸骨下端局部压痛。
③眼部绿色瘤常累及骨膜以眼眶部最常见,引起眼球突出,复视或失明。
绿色瘤,很重要的名词解释)。
④口腔和皮肤急单和急性粒一单核细胞白血病时,可使牙龈增生、肿胀;可出现蓝灰色斑丘疹或皮肤粒细胞肉瘤。
⑤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CNS-L)CNS-L常发生在缓解期。
以急淋白血病最常见,儿童患者尤甚。
临床上轻者表现头痛、头晕,重者有呕吐、颈项强直,甚至抽搐、昏迷。
⑥睾丸睾丸出现无痛性肿大,多为一侧性,多见于急淋白血病化疗缓解后的男性幼儿或青年。
治疗:总的治疗原则是尽可能多的消灭白血病细胞群体和控制白血病细胞的大量增生,解除因白血病细胞浸润而引起的各种临床表现,以期获得完全缓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急性白血病化疗缓解、存活、治愈标准
一、完全缓解(CR)
1)临床无白血病细胞浸润所致的症状和体征,生活正常或接近正
常。
2)血象:Hb≧100g/L(男)或≧90g/L(女及儿童),中性粒细
胞绝对值≧1.5×10^9/L,血小板≧100×10^9/L。外周血白细胞分类中
无白血病细胞。
3)骨髓象:原始粒细胞I型+II型(原始单核+幼稚单核细胞或原始
淋巴+幼稚淋巴细胞)≦5%,红细胞及巨核系正常。
M2b型:原粒细胞I型+II型≦5%,中性中幼粒细胞比例在正常范
围。
M3型:原粒细胞+早幼粒细胞≦5%
M4型:原粒细胞I、II型+原始单核及幼稚单核细胞≦5%
M5型:原始单核细胞I型+II型及幼稚单核细胞≦5%
M6型:原粒细胞I型+II型≦5%,原始红细胞及幼红细胞比例基
本正常。
M7型:粒细胞、红细胞二系比例正常,原始巨核细胞+幼稚巨核
细胞基本消失。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原始淋巴细胞+幼稚淋巴细胞≦5%
二、部分缓解(PR):
骨髓原粒细胞I型+II型(原始单核+幼稚单核细胞或原始淋巴细
胞+幼稚淋巴细胞)>5%而≦20%;或临床、血象中有一项未达完全缓
解标准者。
三、白血病复发
经治疗获完全缓解后出现下列三者之一,即为复发:
(1)骨髓原粒细胞I型+II型(原始单核+幼稚单核细胞或原始淋
巴+幼稚淋巴细胞)>5%而≦20%。经过有效的抗白血病治疗一个疗程
仍未能达到骨髓象完全缓解标准者。
(2)骨髓原粒细胞I型+II型(原始单核+幼稚单核细胞或原是淋
巴+幼稚淋巴细胞)>20%者。
(3)骨髓外白血病细胞浸润。
四、持续完全缓解(CCR)指从治疗后完全缓解之日起计算,其间无
白血病复发达3—5年以上者。
五、长期存活 急性白血病自确诊之日起,存活时间(包括无病或
带病生存)达5年或5年以上者。
六、临床治愈 指停止化疗5年不复发或无病生存达10年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