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典型急性发作史慢性阑尾炎的诊断与治疗
慢性阑尾炎急性发作

【一般资料】女性,45岁,【主诉】渐起下腹部疼痛一天【现病史】患者自诉于入院前一天下午三点在无明显诱因情况下渐起下腹部疼痛,呈持续性隐痛,无阵发性加剧,不向其它部位放射,伴有轻度恶心无呕吐,当时未行检查治疗,休息后无好转,后疼痛逐渐转移并固定于右下腹,并呈持续性钝痛,无阵发性加剧,伴有明显恶心,无呕吐、腹泻,无尿频、尿急、尿痛等症,不伴发热。
入院前下腹疼痛加重,为求进一步治疗由家属送来我院就诊,门诊以“腹痛原因待查”收入我科。
发病以来,患者精神可、睡眠、饮食欠佳、小便可、大便秘结,体力无下降。
【既往史】既往有慢性阑尾炎病史,经抗感染对症治疗后好转。
否认肝炎、结核等病史,否认外伤史及手术史,否认药物过敏及其它特殊物品过敏史,否认特殊家族遗传病史,否认疫区、疫水接触史。
三天前开始正常时间来月经,现为月经期。
【查体】T:37℃,P:88次/分,R:20次/分,BP:130/90/mmhg。
神志清,急性痛苦面容,发育正常,营养中等,走入病室,查体合作。
全身皮肤、粘膜未见黄染,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
头颅无畸形,眼球活动自如,双侧瞳孔等大等圆,D2.5mm,对光反射灵敏,双侧额纹、鼻唇沟对称,口唇无紫绀。
颈软,无抵抗,双侧颈静脉无怒张,气管居中,双侧甲状腺未触及肿大。
胸廓对称,双肺叩诊呈清音,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及胸膜摩擦音。
心浊音界无扩大,心率72次/分,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杂音。
腹部情况见专科检查。
脊柱及四肢无畸形及功能障碍,四肢活动自如,双肾区无叩击痛。
生理反射正常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
专科检查:急性痛苦面容,腹部平,未见肠型及蠕动波,右下腹腹肌稍紧张,下腹压痛,尤以麦氏点处为甚,轻度反跳痛。
肝脾肋下未触及,腹部未触及包块,移动性浊音阴性,肠鸣音可。
【辅助检查】肝功能一号:胆红素50.70umol/L↑,间接胆红素43.43umol/L↑,直接胆红素7.3umol/L↑;肾功能一号:二氧化碳结合力21.2mmol/L↓,肌酐42.0umol/L↓,胱抑素C0.44mg/L↓;血凝全套:凝血酶原活度71.60%↓,凝血酶原时间比值1.23↑;血糖一号:葡萄糖6.34mmol/L↑;血细胞分析(三分类):白细胞计数11.35X10^9/L↑;血型鉴定:红细胞平均体积99.50fL↑,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314.00g/L↓,淋巴细胞百分比2.32%↓,淋巴细胞计数0.26X10^9/L↓,嗜碱性粒细胞百分比0.00%↓,嗜碱性粒细胞计数0.00X10^9/L↓,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0.00%↓,嗜酸性粒细胞计数0.00X10^9/L↓,血小板压积0.12%↓,中性粒细胞百分比92.61%↑,中性粒细胞计数10.51X10^9/L↑。
急性阑尾炎的治疗与护理

急性阑尾炎的治疗与护理一、定义急性阑尾炎是外科急腹症中最常见的疾病。
在不少病例中,临床表现并不典型或不明确,容易误诊。
早期诊断和早期手术在降低病死率方面至关重要。
其可发病于任何年龄。
急性阑尾炎病理类型分为单纯性、化脓性和坏疽穿孔性3种。
二、病因与发病机制急性阑尾炎的发病因素尚不肯定。
但多数学者认为几种因素综合而发生。
其中公认的因素有以下几种:(1)梗阻阑尾为一细长的管道,仅一端与盲肠相通,一旦梗阻,可使管腔内分泌物积存,内压增高,压迫阑尾壁阻碍远侧血运,在此基础上管腔内细菌侵入受损黏膜,易致感染。
有人发现坏疽性阑尾炎几乎都有梗阻存在。
常见的梗阻原因为:①堵塞阑尾腔的粪石、干结的粪块、食物碎屑、异物、蛔虫等;②阑尾壁曾被破坏而致管腔狭窄或粘连;③阑尾系膜过短而形成的阑尾扭曲,阻碍管道通畅;④阑尾壁内淋巴组织增生或水肿引起管腔变狭窄;⑤阑尾开口于盲肠部位的附近有病变,如炎症、息肉、结核、肿瘤等,使阑尾开口受压,排空受阻。
其中粪石梗阻最为常见,约占1/3。
(2)感染阑尾腔因与盲肠相通,因此具有与盲肠腔内相同的以大肠埃希菌和厌氧菌为主的菌种和数量。
若阑尾黏膜稍有损伤,细菌侵入管壁,引起不同程度的感染。
少数患者发生于上呼吸道感染后,因此也被认为感染可由血运传至阑尾。
还有一部分感染起于邻近器官的化脓性感染,侵入阑尾。
(3)其他被认为与发病有关的其他因素还有因胃肠道功能障碍(腹泻、便秘等)引起内脏神经反射,导致阑尾肌肉和血管痉挛,一旦超过正常强度,可以产生阑尾管腔狭窄、血供障碍、黏膜受损,细菌入侵而致急性炎症。
三、临床表现典型的急性阑尾炎开始有脐周疼痛呈阵发性,然后逐渐加重。
数小时后腹痛转移并固定于右下腹。
据统计70%~80%的病例有典型的转移性右下腹痛,有些病例可以一开始即表现为右下腹局限性疼痛。
恶心、呕吐也是常见症状。
一般发热不超过38℃,高热提示阑尾坏疽穿孔。
(1)症状①腹痛:典型的腹痛发作始于上腹部,逐渐移向脐部,数小时(6~8小时)后转移并局限在右下腹。
急性阑尾炎ppt课件

C反应蛋白
1. 作为炎症指标:C反应蛋白在急性阑尾炎中的浓度通常会显著升高。通过检测 血清中C反应蛋白的水平,可以判断炎症的严重程度,评估患者的病情变化,以 及指导治疗的效果。因此,C反应蛋白可作为急性阑尾炎的一个重要炎症指标。
2. 辅助鉴别诊断:C反应蛋白的升高在急性阑尾炎中具有一定的特异性,能够帮 助鉴别急性腹痛患者中存在阑尾炎的可能性。结合其他临床症状和体征,如腹 痛部位、压痛点等,可以提高诊断的准确性,避免误诊。
治疗
1. 手术治疗:急性阑尾炎通常需要进行手术治疗,以防止炎症继续发展导致阑尾穿孔。常见的手术方式包括开腹手术和腹腔镜手术。手术旨 在移除受损的阑尾,并清除炎症和感染。根据病情和手术原则,如可能可行,则选择腹腔镜手术,它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势。 2. 抗生素治疗:在手术前或手术后,可以使用抗生素来控制炎症和感染,并预防术后感染的发生。常用的抗生素包括青霉素类、氨基糖苷类 和氟喹诺酮类等药物。抗生素的选择应根据患者的年龄、过敏史和病原体的药敏结果进行个体化调整。 3. 术后护理和康复:手术后,患者需要密切观察,及时处理并发症,并遵循医生的建议进行恢复锻炼。术后护理包括伤口护理、饮食调配、 药物治疗和注意事项等。康复期间,患者应定期复诊,进行身体检查和相关检查,以确保恢复良好并避免复发。
诊断
1. 临床症状:急性阑尾炎的典型症状包括腹痛、发热、压 痛点等。注意观察患者是否出现腹痛持续加重、定位明确 以及触诊时压痛点的出现等症状。 2. 体格检查:通过体格检查来进一步确认阑尾炎的可能性 。应当密切观察患者的腹部是否出现反跳痛、肌紧张以及 Robson征等,以帮助确定诊断。 3. 实验室检查:常规实验室检查可以提供一些辅助诊断信 息,如完整血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测定等。注意观察白 细胞计数是否升高以及炎症标志物是否异常。 4. 影像学检查:影像学检查可以用于明确诊断,并辅助术 前评估。常用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包括腹部超声、腹部CT 等。通过这些检查可以观察阑尾的形态、有无积液或结石 等征象,从而帮助诊断。
急性阑尾炎

病因 临床病理分型 临床表现 鉴别诊断 治疗 并发症
阑尾炎的病因
阑尾腔阻塞 细菌入侵 胃肠道疾病影响
Appendicitis
机体免疫力下降
病因
(1)阑尾腔阻塞: 是最常见的病因。约60%的病人是由于淋巴滤泡的增生引起,多见 于年轻人。约35%的病人是由于粪石阻塞引起。另外少数是由于异 物、 炎性狭窄、食物残渣、蛔虫、结肠肿瘤等引起。阑尾腔细,开口小, 卷曲都是造成阑尾腔易于阻塞的因素。阑尾腔阻塞后阑尾粘膜继续分 泌粘液,腔内压力上升,血运发生障碍,使阑尾炎症加剧。
鉴别诊断
胃十二指肠溃疡并穿孔:多有溃疡病史,表现为突然发作的剧烈腹痛,腹痛较 阑尾炎明显。体征除右下腹压痛外,上腹仍有疼痛和压痛,腹壁板状强直等腹 膜刺激症状也较阑尾炎明显。胸腹部x线检查如发现膈下有游离气体,则有助于 鉴别诊断。
右侧输尿管结石:多为突然发生的右下腹阵发性剧烈绞痛,疼痛向会阴部及外 生殖器放射。右下腹无明显压痛,无反跳痛及肌紧张。尿中可见大量红细胞, 而血中白细胞不增高。B超检查或x线摄片在输尿管走行部位可见结石阴影。 妇产科疾病:育龄妇女尤其要注意。宫外孕有停经史及阴道不规则出血史,突 然下腹痛,有急性失血症状和腹腔内出血的体征。卵巢滤泡或黄体囊肿破裂临 床表现与宫外孕相似,但病情较轻,多发病于排卵期或月经中期以后。急性输 卵管炎和急性盆腔炎常有脓性白带和盆腔对称性压痛。卵巢囊肿蒂扭转可有明 显而剧烈的腹痛,可触及痛性肿块。 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多见于儿童。常常先有上呼吸道感染病史,腹部压痛部 位偏内侧,范围不太固定且较广泛,并可随体位改变,一般无腹膜炎体征。 其他:肺部感染、急性胃肠炎、回盲部肿瘤、美克耳憩室、慢性炎性肠病等。
你所要知道的阑尾炎基本常识 陈强

你所要知道的阑尾炎基本常识陈强发表时间:2019-12-23T11:37:48.353Z 来源:《健康世期界》2019年17期作者:陈强[导读] 通过者的阐述,我想大家一定对于阑尾炎有所了解,在本文的最后笔者希望此文能够给您带来帮助。
四川省成都市青羊区文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普外科 610091阑尾炎在临床治疗中属于常见而又高发的疾病,此疾病是在各种因素下而诱发、导致的阑尾发生炎性的改变。
临床中,阑尾炎可以发生在各个年龄段、同时也可以发生在各个性别中,主要以青少年、中年壮年为多见。
在临床中,阑尾炎发生中,以男性居多,其发病率高于女性。
根据近年来我院临床资料以及笔者收集的资料证实,阑尾炎的发生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上浮。
虽然阑尾炎为高发疾病,但是并不是所有人都会发生阑尾炎类疾病,对于阑尾炎疾病你或许有所了解,但是对于阑尾炎的基本常识你有所了解吗?下面就跟笔者来聊一聊阑尾炎的基本常识。
1.什么是阑尾炎阑尾炎是常见疾病,具备发病率急促、起病急的特点,通常情况下在发病后病人会感觉到明显的腹痛以及呕吐、恶心以及发热与压痛、反跳痛、腹肌紧张、皮肤感觉过敏等情况,但也不是所有类型的阑尾炎都具有起病急、病情发展急促的特点。
阑尾炎是在多种因素作用下而产生的阑尾炎性改变。
在外科疾病中,阑尾炎是比较常见的一种疾病。
临床中会根据阑尾疾病种类不同,将阑尾炎分为慢性与急性两种,但临床中慢性阑尾炎十分少见,而急性阑尾呈多发趋势。
2.阑尾炎诱发因素通过刚刚的阐述,笔者想大家对于阑尾炎一定有所了解,也知道发生阑尾炎以后会产生的不良反应,也知道阑尾炎会被两种类型,一种是慢性,另外一种是急性。
下面笔者就来谈谈两种阑尾炎的不同之处。
(1)慢性阑尾炎:慢性阑尾炎是指阑尾在发生急性炎症消退以后并遗留阑尾慢性炎症而发生病变的一种表现,例如阑尾扭曲、管腔闭塞或狭窄管壁纤维结缔组织增生或是与周围组织粘连等情况。
临床中原发性的慢性阑尾炎具备起病隐匿,而且症状不明显,进展速度缓慢的特点,通常是间断性的发作,并且病程持续十分长,通常以几个月至几年。
阑尾炎

1、手术治疗原则上急性阑尾炎一经确诊,应尽早作阑尾切除术。
因早期手术既安全、简单,又可减少近期或远期并发症的发生。
如阑尾发炎化脓坏疽或穿孔后再手术,操作困难且术后并发症显著增加。
术前、术后应用有效抗生素予以抗感染治疗。
应该强调,忽略了阑尾的梗阻病因,单纯应用抗生素,治疗以避免手术是不适宜的.2、非手术治疗适应证:①急性单纯性阑尾炎;②轻型化脓性阑尾炎;③阑尾周围脓肿,肿块不超过右下象限,全身中毒症状较轻者。
抗生素:根据病情选用广谱抗生素,如头孢哌酮、头孢曲松:或用甲硝挫加头孢拉定加一种氨基糖甙类抗生素,如庆大霉素。
必要时根据腹水或血培养和药敏结果调整用药。
二、慢性阑尾炎的治疗:1、手术治疗慢性阑尾炎反复发作者,均宜切除阑尾。
但术后应明确诊断,须仔细排除胃十二指肠溃疡、慢性结肠炎、习惯性便秘、慢性胆囊炎、肾盂炎、右侧输卵管结石、慢性盆腔器官炎症、肠系膜淋巴结结核等,不能以右下腹有压痛就轻率施行手术,以致术后症状未能减轻、反而加重。
2、非手术治疗1适应证:仅适用于单纯性阑尾炎或急性阑尾炎的早期阶段,患者不接受手术治疗或伴有其他严重器质性疾病存在手术禁忌证者。
2方法:患者可取半卧位,禁饮食,合并腹膜炎时应行胃肠减压,静脉补液,联合应用抗生素,腹部热敷或应用中药。
温馨提示:阑尾炎患者需要马上进行手术吗有些情况下阑尾炎还是应先采用非手术治疗,如妊娠早期和晚期的急性单纯性阑尾炎,为了避免手术可能引起的流产或早产,应先争取保守治疗,若打针吃药不能奏效,再考虑手术;又如年老体弱病人或伴有其他严重器质性疾病存在手术禁忌证者,也是先行保守治疗,不得已才冒险手术。
再如有其他更重要的手术在前或者在后的疾病患者。
最后,如果阑尾炎发病已经超过72小时者,一般首先选择非手术治疗。
不过长期来看,还是需要手术治疗.医遇到阑尾炎,都会把它当做急性病看待。
这是因为阑尾很薄,阑尾壁又只有一根终末血管,阻塞后很容易坏死或穿破,特点是急性化脓性阑尾炎。
阑尾炎的诊断与手术

阑尾粘膜上皮细胞尚可分泌少量 粘液和免疫蛋白,有利于保护机体 的内在细菌和抑制外来的细菌,但 这些作用并非不可缺少。阑尾粘膜 深部还有嗜银细胞,是发生阑尾类 癌的解剖学基础。
阑尾有蠕动和吸收水分的功能。
➢关于阑尾的位置:
阑尾体表的投影不一定都在 麦氏(MC Burney)点。可因 盲肠位置的改变而改变。在盲肠 位置正常时,阑尾根部不变,据 尖端的所指方位不同,将阑尾分 为四种不同类型。
<四>特殊检查:x线、CT、B超、腹腔镜。
四、诊断与鉴别诊断
典型的急性阑尾炎时有转移性右下腹痛, 伴有恶心、呕吐及全身中毒症状,右下腹压 痛、反跳痛伴肌紧张即可诊断,但需与以下 疾病鉴别。
<一>内科疾病:
①肺炎、胸膜炎:右下肺炎和胸膜炎可引 起右侧腹牵涉性疼痛,甚至有触痛和腹肌紧 张,小儿患者更易混淆。但其发病急,常突 发寒战、高热,伴咳嗽、胸痛和呼吸困难, 胸部听诊有胸膜摩擦音、啰音,呼吸音减弱 等临床体征。胸透有助于诊断。
②急性胃肠炎:有呕吐、腹泻、腹痛和腹部压 痛等表现,病程早期与阑尾炎相似,但胃肠炎有 不洁饮食史,且呕吐、腹泻较突出,多发生在腹 痛之前,腹部压痛不固定,无腹肌紧张,大便常 规有大量红细胞和白细胞。
③肠系膜淋巴结炎:常见于儿童,有上呼吸 道感染史,腹痛出现前或随后有高烧,呕吐很 少见,压痛常沿系膜方向,不限右下腹,肌紧 张不明显,偶可及肿大的肠系膜淋巴结。如急 性炎症累及回盲肠系膜淋巴结时,触痛局限在 右下腹,不易与阑尾炎鉴别。
五、治疗
急性阑尾炎诊断明确后,应早期外科手术, 安全,并发症少:( 早期水肿型操作简单;化 脓型操作复杂,并发症多。)
治疗原则: <一>急性单纯性阑尾炎:手术切除,一期愈
浅谈慢性阑尾炎的诊断与手术抉择

李 家富 ,李永 良
摘要 :目的 讨论慢性 阑尾 炎的诊 断与手术抉择 。方法 根据 患者 临床表现 结合检 查结果进行诊 断并选择 手术方式。结 论 慢 性 阑尾 炎确诊 有 时者 高达 3 5 %,其主要原 因是诊 断上的 错误 。应该对每一个慢 性阑尾 炎的诊 断高度认 真 ,用 “ 排除法”逐个除外容 易与它相混淆的有关疾病 。 关键 字 :慢性 阑尾 炎 ;诊 断 ;手术抉择 中图分类号 :1 1 6 5 6 . 8 文献标识码 :B
DO I 1 0 . 3 9 6 9  ̄ . i s s n . 1 6 7 1 — 3 1 4 1 . 2 0 1 3 . 2 0 . 0 3 8
1 慢性 阑尾炎特点
1 . 1 反 复 发 作 的 右 下 腹 疼 痛 ,有 或 无 明 显 的 急 性 阑 尾
4 . 3 腹部压痛
压 痛是 唯一的体 征 , 主要 位于右下 腹部 , 一 般范 围较小 , 位 置 恒定 ,重 压时 才 能 出现 。无 肌 紧张 和 反 跳痛 ,一 般 无 腹 部包块 ,但有 时可触 到胀气 的盲肠 。
性。
4 . 4 间接体征
各 种 特定 的压 痛点 如 马克 伯尼 点 、兰 氏点 及腰 大 肌征 、 罗 氏征 等 ,在 慢性 阑尾炎 的诊断 中无 意义 。
4 . 5 辅助检查
胃肠钡 剂透视 和纤维 结肠镜 检查有 一定帮 助 。回盲部钡 透如 出现显示 的 阑尾 有压痛 、阑尾呈 分节状 、阑尾腔 内的钡 剂排 空 时间延 长及 阑尾 未显 影 等 ,均 为慢性 阑尾炎 的特征 。 纤 维结 肠 镜可 直 接 观察 阑尾 的开 口及 其 周 围的 黏膜 的变化 和活 检 ,尚可对 阑尾腔进行 造影 ,对鉴别 诊断有 一定意 义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手 术 后 3~ 6个 月 大 便 基 本 成 形 时 进 行 , 肠 直 肠 吻 合 口 回 已 愈 合 牢 固 , 会 发 生 吻 合 口瘘 。 ( 由于 直 肠 得 到 3~6 不 4) 个 月 的 休 息 , 肠 黏 膜 有 小 而 少 的 病 变 如 溃 疡 、 肉 完 全 直 息
2 结 果
及 大 量 气 体 通 过 , 要 充 分 引 流 , 口 容 易 愈 合 而 且 不 会 只 瘘
产 生 严 重 并 发 症 。 ( )Ⅱ期 回 肠 造 口还 纳 术 较 Ⅱ期 回 肠 直 2 肠 吻合 术 简 单 、 全 且 创 伤 小 。 ( )Ⅱ期 手 术 由 于 在 I 安 3 期
3 讨 论
可 以 经 药 物 和 内 镜 治 愈 , 患 者 保 留 了 经 肛 门 排 便 的 功 使 能 。注 意 事 项 : 1 本 术 式 仅 适 用 直 肠 黏 膜 正 常 或 仅 有 小 () 而 少 的病 变 如 溃 疡 、 肉 等 。 ( ) 右 下 腹 行 回 肠 单 腔 造 息 2在
险 。我 们 采 用 全 结 肠 切 除 , 用 吻 合 器 行 回 肠 直 肠 吻 合 使 术 , 同 时 常 规 行 吻 合 口近 端 回 肠 单 腔 造 口 术 , 并 3~6个 月 后 当大便逐渐 成形 , 直 肠镜 检 查 , 中下 段直 肠无 异 常 , 行 若
[ ] 陆 再 英 , 南 山 内科 学 [ . 7版 . 京 : 民卫 生 出 1 钟 M] 第 北 人
参 考文 献
容 物 为 含 有 消 化 液 的 稀 糊 状 粪 便 , 上 回 盲 瓣 已 被 切 除 加 等 ,期切 除 回肠 直肠 吻合 手 术 后 很 容 易 发 生 吻合 口瘘 。 I
一
旦 发 生 吻 合 口 瘘 , 者 需 2次 手 术 清 洗 腹 腔 , 补 瘘 口 轻 修 和充分 引流 。部分 患 者还 需 同时 行 吻合 口近端 回肠 造 口 术 及 第 3次 回 肠 造 口还 纳 术 。 不 但 加 重 了 患 者 的 痛 苦 和 经 济 负 担 , 者 还 可 危 及 患 者 的 生 命 , 此 多 主 张 行 分 期 手 重 为 术 。 第 1 先 切 除 病 变 的 全 结 肠 及 部 分 回 肠 和 直 肠 , 时 期 同
近 端 回肠 造 口术 。 术 后 3~6个 月 酌 情 行 Ⅱ期 回 肠 直 肠 吻
合 术 。 由 于 首 次 手 术 使 盆 腔 的 组 织 相 互 粘 连 , Ⅱ期 回 给
肠直肠 吻合术 带来一 定 困难 。另外 回肠 直 肠吻 合后 不 久 ,
吻 合 口即 有 气 体 和 大 便 通 过 , 然 存 在 发 生 吻 合 口 瘘 的 危 仍
于 回 、 肠 的肠 管 口径 不 同 、 壁 的 厚 薄 不 一 , 肠 末 段 内 直 肠 回
避 免 回缩 并 保 证 造 口处 回 肠 的血 供 。 ( ) 肠 造 口开 放 后 4 回 注 意 造 口附 近 复 壁 皮 肤 的 护 理 , 免 发 生 皮 炎 影 响 Ⅱ期 手 避 术 的质 量 并 保 证 Ⅱ期 手 术 如 期 顺 利 进 行 。 总 之 , 结 肠 切 除 回肠 直 肠 吻 合 术 中 , 时 常 规 行 吻 合 全 同 口近 端 回肠 单 腔 造 口术 可 有 效 预 防 吻 合 口 瘘 的 发 生 。 Ⅱ期 回肠 造 口还 纳 术 简 单 、 全 、 济 而 且 创 伤 较 小 。两 次 手 术 安 经 期 间, 直肠 可 以 得 到 3~ 6个 月 的 休 息 时 间 , 肠 黏 膜 有 小 而 直 少 的病 变 如 溃 疡 、 肉 完 全 可 以 经 药 物 和 内 镜 治 疗 痊 愈 , 息 使 患 者 保 留 了经 肛 门排 便 的功 能 。值 得 临 床 推 荐 应 用 。
版 社 ,0 8 4 5 2 0 : 1
[ ] 吴 在 德 , 肇 汉 2 吴 外科 学 [ . 7版 . 京 : 民卫 生 出 M] 第 北 人
版 社 ,0 8 4 6 2 0 :8
再 Ⅱ期 行 回肠 造 口还 纳 术 , 有 以 下 优 点 : 1 使 用 吻 合 器 具 () 行 回 肠 直 肠 吻 合 术 可 保 证 吻 合 质 量 。 吻 合 口 近 端 回 肠 单
( 收稿
2l OO一0 6—1 ) 6
无 典 型 急 性 发 作 史 慢 性 阑尾 炎 的诊 断 与 治 疗
王 志 军
河 南 汝 州 市 第 一人 民 医 院普 外科 汝 州 47 0 6 50
口, 免肠 内容污 染切 口。( ) 避 3 回肠 造 口 时 拖 出 至 少 4 c m,
对 于 长 期 内 科 治 疗 效 果 不 佳 的 溃 疡 性 结 肠 炎 , 非 手 经 术 治 疗 无 效 的 全 结 肠 慢 传 输 , 族 性 结 肠 息 肉 病 和 结 肠 多 家 源 性 腺 癌 , 应 施 行 全 结 肠 切 除 回肠 直 肠 吻 合 手 术 … 。 由 均
・
3 2・
直
堂蓥壹 ! 生 旦笙. 鲞箜 塑 旦 ! ! 垦
旦
!
垦 பைடு நூலகம்旦
: ! I 1 : ! 1 1
下 段 直 肠 无 异 常 , Ⅱ期行 回肠 造 口还 纳 术 。 再
腔 造 口使 近 期 内 仅 有 少 许 回 肠 黏 膜 分 泌 物 通 过 吻 合 口 , 发 生 吻 合 口瘘 的几 率 很 小 。 即 便 发 生 吻 合 口瘘 , 于 无 大 便 由
本组 2 6例 均 未 发 生 吻 合 口瘘 和 其 他 并 发 症 , Ⅱ期 造 口 还 纳 术 均 获 成 功 。全 部 病 例 均 得 到 随 访 , 访 3~ , 发 随 5a 原 疾 病 症 状 消 失 或 明 显好 转 , 便 成 形 , 便 2~ 大 排 3次/ , 活 d生 质量较手术前显著改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