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掘机、装载机事故案例分析共38页文档
龙首矿机运队王某车辆伤害死亡事故案例分析

龙首矿机运队王某车辆伤害死亡事故案例分析龙首矿机运队王某车辆损害死亡事故案例分析2022年4月1日白班,龙首矿机运队铲运机司机王某(男,43岁)在倒运废石过程中,铲运机翻车,造成王某被压车辆下面,经抢救无效死亡。
一、事故经过2022年4月1日白班,机运队铲运机司机王某接夜班交班和调度安排后进展倒矿作业,8时20分驾驶铲运机去平台倒运废石,王某在翻笼下铲起第一斗废石,沿老预制厂山路前进100米到废石厂倒掉废石,在回程中,因车速过快,未能躲过路面石头(高160mm、宽250mm、长310mm),车轮压上石头引起车体颠簸,操作失误,方向打偏,致使车向路外斜坡驶去,造成铲运机翻车,并将王某压在车下面(斜坡25度50分,斜长3.40米、高1.428米)经抢救无效死亡。
二、事故缘由1、车轮遇到石头,引起车体颠簸,操作失误,车体直朝路外斜坡驶去。
慌乱中,实行措施失误,是翻车事故的直接缘由。
2、司机本人安全意识淡薄,对路面存在石头隐患未能引起重视,未去除就驾车行驶,返回中压上石头造成车辆颠簸,是事故发生的主要缘由。
3、行车速度较快,以致未能准时躲开路上的石头是事故发生的另一主要缘由。
三、防范措施1、加强对地表作业人员安全检查和安全训练。
吸取事故教训,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严格执行各项安全制度和安全规程,不断提高和增加职工的安全意识和安全技能。
2、机运队马上对全部作业现场、设备及行驶路线进展全面检查,对查出的隐患彻底整改,确保安全生产。
3、矿机动、安全部门对矿用机动设备操作人员进展一次系统的安全学问和操作技术培训,严格考核,不合格者不准上岗。
四、事故教训任何车辆的安全驾驶都强调避开车速过快,车速过快可导致车辆刹车距离加长、驾驶人员在遇到紧急状况时无法做出准时的反响、路况不好时导致车辆颠簸,侧翻等诸多危急。
本起事故中车辆速度过快,车轮压到石头上造成车辆颠簸、司机操作失误,引起车辆翻车。
假如王某驾驶车辆作业避开开快车,养成准时清理路面的好习惯,是完全可以避开这起不该发生的事故。
装载机失灵引发事故案例

装载机失灵引发事故案例装载机失灵引发事故案例美国某座南方滨海城市的卫生部曾经发生过一场混乱。
一台大型装载机的齿轮咬合失效,致使一名工人骨折。
工人的工作服上印有装载机生产商、停车制动器、装载机其他配件供货商、以及一位外包服务承包商的名字。
笔者当时对装载机进行了检查,对事故进行了推理分析。
这是一台四轮装载机,前置四立方铲斗。
柴油机的动力通过三速液压装置,反向传输。
动力最终用于储能弹簧、释放压缩空气、制动刹车鼓。
制动刹车采用释放压缩空气或控制杆自动控制。
蓄电池套件被挤放在故障装载机和另外一台装载机之间,通过跨接电缆相连。
发动机启动后,司机将制动刹车和手动节流阀打到锁死状态,给蓄电池充电。
断开蓄电池电缆时,装载机向前跳起,把司机挤向邻近的装载机。
铲斗之间相互支撑,装载机被迫停车,避免了更加严重的事故发生。
到现场勘查的各方面人员包括专家、律师、工人。
市卫生部向我们推荐了一位机械工程师。
在我的要求下,机械工程师将钥匙拨到启动位置,装载机却没有反应,表明机器无法正常启动。
当时正在观看调查的一位老司机走过来告诉我们,他经常需要把变速杆轻轻晃一晃,才能在启动前找到空当。
有了这个窍门,机械工程师把终于将机器发动起来了,他把手动节流阀打到锁死状态,过了一会儿,短粗的变速杆钢棒就被振了出来,产生了向前的动力,使得装载机向前加速。
经过实际操作核查,发现变速杆和传动系统之间可能存在着或多或少的粘连。
操作情况与操作检察说明变速杆与传动器之间存在六组连杆支点结构。
变速杆空档启动,连杆磨损造成变速器换档假脱机,司机在已经错位的启动器上挂空档时就会脱离空档定位槽。
在发动机高速空转而产生的振动作用下,沉重的变速杆会慢慢滑落,将变速器推到前进档档位。
久而久之,老司机适应了这种怪异的特性,从来也都不报修。
所以,这就解释了装载机为什么会突然启动。
但是,为什么装载机能够在刹车制动后还能动作呢?机械工程师拆开了刹车制动器,进行勘查。
尽管弹簧器件情况正常,但是我们发现鼓形刹车上的一个连杆插销发生错位,于是,两块内刹车瓦只有一块能够运转。
装载机自燃事故安全分析[修改版]
![装载机自燃事故安全分析[修改版]](https://img.taocdn.com/s3/m/b9c10bf69f3143323968011ca300a6c30c22f1e1.png)
第一篇:装载机自燃事故安全分析山东***********有限公司******** 通报【2016】号关于装载机装货期间发生自燃的事故通报一、事故经过:9月1日12:57,客户****驾驶****装载机对****进行装车作业,在举升作业期间,从驾驶室后发动机舱冒出大量白烟。
司机离开装载机后通知车间当值值长使用灭火器和消防水带进行了扑救。
二、原因分析:1、为什么叉车出现自燃冒烟?因为作业用装载机表面柴油油垢等可燃物,遇明火后发生燃烧。
2、为什么油垢未及时清理? ********台叉车系2015年从城区调拨来厂车辆,用于*******硫酸钙废渣的装卸作业和平垛,使用部门和维护部门的车辆管理责任一直不明确。
7月份,由检修车间接手装载机维护保养工作,车间招标联系维修商进行了两台装载机的大修,对装载机刹车系统、漏油点等缺陷进行了处理。
通过了解*******、******均不能提供车辆回厂验收记录和车辆运行记录(8月份维修后仅对维修耗材和费用进行了确认),两台装载机均未建立设备台帐和定期维护项目。
车辆说明书及车辆入厂时间因台帐缺失也不能确定。
未对铲车上存在的油垢及油路是否漏油进行每班检查。
没有安排人员对其进行彻底清理是造成本次事故的重要原因。
3、为什么装载机作业期间机舱会出现明火?ZL60F装载机在9月1日12:00前,由检修车间叉车驾驶员****进行了装车作业,随后在12:34进行第二次装车作业;分析可能产生的明火原因有二:1)车辆在维修回厂后连续作业可能因散热原因引发线路受热继而接地打火产生明火;因事故车辆无法明确具体原因,通过对现场ZL50F车况会同有关专业人员检查看,ZL50F车身存在油垢较多,车灯等缺失,电池组防水不良(触点松动老化)、柴油箱漏油、驾驶仓仪表系统大部分失效等电气系统故障,故电气线路引发火灾可能性不能排除。
2)驾驶员驾驶期间吸烟,掉落烟头接触柴油蒸汽或车身油垢引发起火。
因视频显示车辆连续出入料篷、复杂驾驶,此可能基本排除。
装载机事故案例分析

事故结果
事故造成1名工人死亡,2名工人受伤。 装载机严重损坏,需要维修。
02
事故原因分析
机械故障
总结词
机械故障是装载机事故的主要原因之一,包括发动机、传动系统、制动系统等 关键部件的故障。
详细描述
由于装载机的工作环境恶劣,长时间高强度作业容易造成机械部件磨损、老化 或损坏,导致机械故障。例如,发动机油泵损坏、传动轴断裂、刹车失灵等, 这些故障都可能导致装载机失控,引发事故。
人为操作失误
总结词
人为操作失误是装载机事故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包括驾驶员技能不足、违规操作、疲劳 驾驶等。
详细描述
一些驾驶员未经充分培训或技能不足,对装载机的操作不熟练,容易发生误操作。同时, 一些驾驶员为了追求效率,违规操作,如超载、超速、不按规定路线行驶等,也增加了 事故发生的概率。此外,疲劳驾驶也是一大隐患,驾驶员在疲劳状态下容易注意力不集
中,反应迟钝,导致事故发生。
环境因素
总结词
环境因素也是影响装载机事故的一个重要原因,包括天气、 地形、作业场所等。
详细描述
在恶劣天气(如暴雨、大雾、冰雪等)或复杂地形(如陡坡 、弯道、狭小空间等)下作业,装载机容易失控或发生侧翻 。此外,作业场所的地面状况、照明条件等因素也可能影响 驾驶员的视线和判断,从而引发事故。
鼓励操作人员之间进行经验交流,共同提高操作水平。
完善安全管理制度
制定安全操作规程
明确装载机操作的安全要求,制定安全操作规 程。
强化安全检查
定期对装载机进行安全检查,确保设备符合安 全标准。
安全考核
对操作人员进行安全考核,确保其了解并遵守安全管理制度。
工程车辆事故案例分析、安全教育

事故案例分析
“2.22” 装载机翻车亡人事故
麻 痹 大 意 事 故 随 后 而 来
2004年2月22日川东钻探建安公司坡东一井工程指挥部技术员周XX (死者),擅自无证违规驾驶,施工现场临时租用装载机。在违规驾驶 过程中,周XX 随坠入148米深谷,造成1人死亡事故 。(死亡职工:周 XX、男、36岁、川东钻探建安公司技术员 。) 装载机坠崖处距 离新公路搭线口 3.28公里
案例2
未经过专业 培训
2003年10月5日上午,北京昌平某工地,驾 驶员在进行拆除作业时,由于未经过专业培训, 打击承重柱顺序有误,导致楼体坍塌,钢筋直接 戳进驾驶室,孙某当场死亡。
案例3
2006年6月 15日,曾某新 购臵的现代挖 掘机在楼槽施 工中,由于刚 下过雨土质松 软,机手操作 时距槽沿过近, 且摆放姿态不 对,导致溜坡 摔车。索性驾 驶员未受到伤 害。
自卸车事故案例分析
地面两侧 高度相差 至少十五 公分,司 机还起顶 卸货,导 致翻车。
卸货的时候忘把后车门打开,车 子升斗后失去重心向左侧翻
红岩金刚卸矿石时翻了,还好人没事。 大梁、液压缸、大箱等地方都要花钱修理, “辛辛苦苦大半年,一下回到解放前”。
造 成 亡 人 事 故 原 因
人员
方法
环境
“2.22” 装载机翻车亡人事故 麻 痹 大 意 事 故 随 后 而 来
煤矿装载机交通事故案例分析

煤矿装载机交通事故案例分析一、事故经过2009年1月24日23时许,赵庄矿机掘二队值班干部张某组织生产二班5名工人、生产七班7名工人在本队交接班室召开班前会。
班前会上,张某向出勤人员传达了矿相关文件精神,安排生产二班到3102巷支护巷道,生产七班5人到3102巷安装起吊锚杆,2人到3103巷支护巷道,待工作面达到停产条件后,再人工往3103巷工作面运送支护材料,并强调了当班安全注意事项。
会上,两班班长分别对出勤人员进行了具体的岗位分工,生产七班班长王某安排李某和其本人到3103巷支护巷道,其余5人到3102巷安装起吊锚杆。
2009年1月25日凌晨1时15分许,李某到达3103巷工具箱旁,等待王某拿工具和其本人到工作面进行支护作业。
1时30分许,李某见王某驾驶装载机从3103巷口方向行至工具箱旁,王某让李某和其本人到该队料场往装载机上装金属托盘往工作面运。
1时50分许,两人装完托盘后,王某驾驶装载机往工作面驶去,李某跟车步行,先后到达距工作面约60米处的临时料场卸金属托盘。
此时跟班干部荣某根据工作需要从3102巷抽调生产二班的王某某到3103巷协助王某、李某支护巷道,在装载机旁遇到王某后,王某安排李某、王某某二人卸装载机上的托盘。
2时40分许,王某见装载机内的托盘仍未卸完,就使用装载机将铲斗内的托盘倒在地上,指派王某某码放托盘,叫上李某和其本人到料场再运一趟托盘。
因为该巷为独头巷,装载机不能调头,王某挂着倒档沿原路返回,李某步行跟随其后。
3时15分许,李某听到巷道下坡处有物体相撞发出的声音,遂即向前跑,至巷道喷浆机处看到装载机车轮朝上翻倒在地,在装载机扶梯处发现王某被压在装载机下,仰面朝上,头朝巷口方向,嘴角流血,胸腹部被压,双脚伸在装载机与地面的空隙处。
见此情况,李某立即喊人抢救。
遂即赶来的救援人员使用吊链拉起装载机,救出王某,从立井升井将王某送往赵庄矿医院救治。
因伤势严重, 王某于2009年1月25日凌晨4时15分许死亡。
大型机械事故总结

大型机械事故总结一、事故背景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和工业生产对大型机械设备的需求越来越大。
然而,由于各种原因,大型机械事故时有发生,给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严重威胁。
本文将对一起典型的大型机械事故进行分析总结,以提高人们对大型机械安全的认识,防止类似事故的再次发生。
二、事故经过某日,在某建筑工地,一台挖掘机正在进行土方开挖作业。
在操作过程中,挖掘机突然失控,向一侧倾斜,随后翻倒,砸中了附近的一座临时搭建的工棚。
事故造成2人死亡,3人受伤,挖掘机严重损坏,工棚被毁。
三、事故原因分析1.人为因素:事故发生时,挖掘机操作手未按照操作规程进行作业,导致挖掘机失控。
此外,操作手在事故发生前已经连续工作多个小时,疲劳驾驶可能是事故发生的重要原因。
2.设备因素:事故发生后,对挖掘机进行检查发现,其制动系统存在故障,这可能是导致挖掘机失控的原因之一。
同时,挖掘机的维护保养不到位,部分零部件磨损严重,影响了设备的正常运行。
3.管理因素:施工单位对大型机械设备的管理不严,未能及时发现并排除设备隐患。
此外,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制度不健全,对操作手的培训和考核不够严格,导致操作手技能水平参差不齐。
4.环境因素:事故发生时,现场地面湿滑,可能影响挖掘机的稳定性。
此外,施工现场空间狭小,不利于大型机械设备的操作和疏散。
四、事故教训及防范措施1.加强操作手培训:施工单位应定期组织操作手进行安全操作规程培训,提高操作手的技能水平和安全意识。
同时,要合理安排操作手的工作时间,避免疲劳驾驶。
2.加强设备维护保养:施工单位应建立健全设备维护保养制度,定期对大型机械设备进行检查维修,确保设备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
3.完善安全管理制度:施工单位应加强安全管理,制定详细的安全操作规程,加强对操作手的考核。
同时,要加强现场安全巡查,及时发现并排除安全隐患。
4.优化施工现场布局:施工单位应合理规划施工现场,确保大型机械设备有足够的操作空间和疏散通道。
工程机械事故(挖掘机作业事故)

中铁××局“10.4”挖掘机作业事故××××年10月4日上午7时左右,为配合作第二道围檩钢支撑,56#承台基坑正在进行人力清挖泥、破桩头的施工过程。
现场管理人员安排杂工班下去清理基坑底的淤泥,主管×××带领×××、×××、×××、×××等10名工人,从基坑西侧进入56#桩承台基坑内开始清理基坑底泥土。
上午约11时03分,由于基坑内东侧土方较多,人力不易清挖,主管×××要求停在基坑南侧的挖掘机司机梁××协助,同时命令基坑内人员撤离。
挖掘机在从基坑南面向东南角移动就位过程中,由于地处淤泥地带,挖掘机单边下陷倾侧,挖机司机紧急操作失误,挖斗不慎猛烈撞到高出地面的南侧支护钢板桩。
由于碰撞振动导致该处南北向钢管支撑脱落,钢板桩受外侧淤泥土压力作用向基坑内严重倾斜变形,围檩钢支撑与钢板桩因受外力影响,焊缝拉开,基坑三面的围檩钢支撑和斜支撑掉落。
一名杂工班工人×××在撤离时被掉落的南面围檩钢支撑击中颈背部,另外杂工班有三人也受到不同程度的击伤。
其中,×××经抢救无效死亡,另外一人身负重伤需继续住院治疗,另有二人经简单治疗后当天出院。
.调查组经现场勘察和调查取证后一致认为,事故的主要原因是挖掘机司机×××违反操作规程冒险作业,在紧急情况下未能正确操作处理,导致挖斗碰撞钢板桩,破坏基坑钢板桩支撑体系的稳定,且基坑围檩钢支撑和斜支撑的连接点电焊强度不够,未完成闭合的支撑体系不牢固,基坑在侧压力过大及挖掘机碰撞钢板桩的外力作用下失稳坍塌。
此外,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对安全生产管理不力,施工现场安全监管、检查不到位,未能及时发现事故隐患,不及时督促跟踪整改等也间接导致了事故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