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数学助学单7

合集下载

四年级数学上册助学单-全册-苏教版

四年级数学上册助学单-全册-苏教版
第一课时:统计表和统计图
预习内容:数学书P40—41
预习题一:
生活中,在哪里见过统计表和统计图?找一找,你能看懂吗?把你搜集的数据带到学校来,明天与我们交流。
预习题二:
你觉得统计表和统计图各有什么特点呢?想一想,把你的想法写在下面的空白处。
预习题三:
阅读数学书P48《你知道吗》,从上面的统计图中,你能获得哪些信息?和你的爸爸妈妈说一说。
预习题二:
准备4个一样大小的正方体模型,自己用他们摆出不同的形状,再从物体的前面、右面和上面观察,分别看到了什么形状?把你的实验过程记录在下面的空白处。
第三单元《观察物体》
第二课时:观察由同样大小的正方体摆成的物体
预习内容:数学书P34—35例3
预习题一:
准备4个一样大小的正方体模型,自己用他们摆出不同的形状,再从物体的前面、右面和上面观察,分别看到了什么形状?把你的实验过程记录在下面的空白处。
第十课时:整理与练习
预习内容:数学书P27—29
预习题一:
在下面的空白处,用你自己的方法整理这个单元的知识点。
预习题二:
这个单元在学习的过程中你还有什么疑问,或者你有什么独到的见解想要提醒大家注意的,记录在下面的空白处。
预习题三:
在这个单元的学习中,你有什么好题推荐吗?
简单的周期
预习内容:数学书P30—31
2、想一想:在一个口袋放3个球,你觉得怎样在口袋里放球,小明和小红玩摸球游戏也公平,把你的游戏规则记录下来。
3、试一试:小明和小刚同时抛出一枚硬币,这两枚硬币落地后如果都是正面,小明赢,如果是一正一反,算小刚赢,这样的游戏公平吗?为什么?
第六单元《可能性》——练习
1、完成P68的第8题的试验,并在书上用直条记录下次数。

四年级数学助学单6

四年级数学助学单6
3、五一期间共1259人参观科技馆,第一天688人,第二天312人,第三天多少人?
自我评价
我学会了:( )。
我存在的困惑是:( )
以后要注意的是:( )。
总体表现:你真棒!( ) 有进步!( ) 加油啊!( )
相信自己,战胜自我是成功的金钥匙。
四年级数学《加法运算律》助学单
班级
姓名
课型
时间
学习目标
1、经历探索加法结合律和交换律的过程,通过对熟悉的实际问题的解决,进行比较和分析,发现并概括出运算律。
2、能够用字母来表示加法结合律和交换律。
知识链接
春天到了,小燕子飞回来了,看这儿有59只,那儿有67只,树上有33只。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55+33+42○55+(33+42) 48+(52-34)○ 52-34+48
1000-300-250○1000-(300+250)
2、下面的算式运用了什么运算律?
(1)84+37=37+84( )
(2)56+167+33=56+(167+33)()
(3)72+65+28+135=(72+28)+(65+135)( )
自学探究
任务一:在具体情境中探索加法结合律
认真看课本P17页至P18页“自主练习”前面的内容,仔细思考课本中的问题,认真看课本中的黄色部分内容,它会给你很多启示。如果你已经看懂了所学内容,请独立完成下列问题:
1.根据情境图中已知的信息,你能求出下面的问题吗?
(1)一共要购进多少棵树苗?我是这样想的.
自我检 测

助学单的应用冯洪芳-精品

助学单的应用冯洪芳-精品

“助学单”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董家湾小学冯洪芳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各教学活动需密切配合,最终达到培养学生语言能力的目的。

以“助学单”在数学课堂中的应用为例,就如何提高数学课堂教学实效性,提出一些自己的看法。

作为小学四年级学生,他们有了一定的理解能力、思维能力、自学能力,“三助课堂”教学模式在数学课堂中的实践,给数学课堂注入了新的血液,而助学单的使用,既发挥了学生的主题性,也给予数学老师一种新的教学方法。

助学单一一课前让学生自主学习,课中让学生以小老师、小记者、小辩手、小侦探的身份去主动学习,课后让学生运用已学过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学习能力。

助学单引导学生在课前进行探究活动,学生们通过看书、思考、实验、操作、收集和阅读材料,在尝试-自学-反思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二、便于在课堂上进行交流、评价。

提前完成助学单,学生有了自己解决问题的方式和方法。

在课堂上,学生们将自己的想法和观念表达出来,其余学生进行补充、反驳、辩论、评论。

这样的学习方式不但凸显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还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

三、助学单适应每一个学生、激发每一个学生。

在班级中,学生们的层次不同,导致学习方式不同、难易程度不同,助学单的设计既顾及每个孩子,也可根据学生自身的能力采用不同的学习方式。

例: 在教学混合运算中, “65x 37+65-42” 大部分学生根据运算顺序先乘再加、减得计算,其中冶建恩提出来不同的计算方法,37个65加1个65就是38个65,所以可以直接改为“65x 38-42"o学生们刚开始质疑,而后通过探索去验证。

这样的“碰撞”在数学课堂中屡见不鲜,学生们在兴趣的推动下,形成了一股强大的学习推力,使学生感受到学习数学不再是枯燥无味的了。

四、构建知识框架,形成知识体系。

从一节、一单元、一学期的知识整理中,学生们用气泡图、知识树、维恩图等方法去整理所学习的知识,找到知识间的联系和区别。

鸡兔同笼助学单

鸡兔同笼助学单

鸡兔同笼
103—105页及"做一做"
1.笼子里有一些鸡和兔,从上面数,有8个头,请你猜一猜鸡和兔可能各有几只呢?(可以试着列表)
2.如果要确定鸡和兔的只数,你觉得还需要一个什么条件?。

鸡兔同笼
103—105页及"做一做"
1.笼子里有一些鸡和兔,从上面数,有8个头,请你猜一猜鸡和兔可能各有几只呢?(可以试着列表)
2.如果要确定鸡和兔的只数,你觉得还需要一个什么条件?。

探究单
笼子里有一些鸡和兔,从上面数,有8个头,
从下面数,有26条腿。

鸡和兔各有多少只?
1.列举法
2.假设法
假设全是鸡比实际少了几条腿
几只兔学鸡少了10条腿鸡有几只?
探究单
笼子里有一些鸡和兔,从上面数,有8个头,
从下面数,有26条腿。

鸡和兔各有多少只?
1.列举法
2.假设法
假设全是鸡比实际少了几条腿
几只兔学鸡少了10条腿鸡有几只?。

四年级上册七单窗二数学助学清单-带小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

四年级上册七单窗二数学助学清单-带小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
课பைடு நூலகம்实践
(课外)
1.完成课后自主练习。
2.小组每进一步熟悉有小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顺序
2.解决问题1:“200元钱买1箱牛奶和20包饼干,还剩多少钱?”请列出算式。
200-(58+4×20)
独立探索计算结果,之后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运算顺序。(班内展示计算过程)
3.课件出示:你会计算下面各题吗?
25×(44+288÷16)270÷(15×30÷90)
学生独立完成小组内交流,注意格式是否规范。
乐学课堂助学清单(数学)
班级__四________姓名_________ _____组_____号
教材版本
青岛版四年级上册
课题
带小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
目标导学
1.结合具体情境,学会列带有小括号的综合算式解决实际问题,掌握带小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2.经历探索带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的过程,培养归纳、概括能力,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数学思维的严密性和数学符号的简捷性,培养对数学的积极情感。
自主学习
(独学、对学、群学)
请同学们说一说每题的运算顺序。(课件出示)
72÷8×2 60÷(5×4)(38+12)×50
6×3-18÷3 150-46+99 300-120+25×4
合作展学
(小组合作)
1.多媒体出示情境图,认真观察,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精讲点拨
(总结提升)
交流明确:含有小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要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在进行括号内火括号外的计算式,都要先算乘、除法,后算加、减法。
检测反馈
(课内)

助学单

助学单

第八单元数学广角—优化教材分析本单元通过对生动有趣的生活事例及古代故事的分析,让学生从数学的角度经历在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案中寻求最优方案的过程,初步体会运筹策略及其在解决问题中的应用,进而理解优化的数学思想,感悟优化思想在解决问题的策略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

本单元具体内容安排如下:1.沏茶问题。

(例1)2.烙饼问题。

(例2)3.“田忌赛马”问题。

(例3)教学目标1.通过简单的生活事例,使学生初步体会运筹学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作用。

2.让学生经历自主探究的过程,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并在寻求解决问题最优方案的过程中积累数学的基本活动经验,感悟优化的数学思想。

3.凸显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使学生初步形成从数学的角度发现、提出问题的能力以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教学建议本单元教学难点在于如何让学生在具体问题的解决中感悟抽象的数学思想。

解决这个难点的关键就是将“做”与“思”有机结合,循序渐进,发展学生的抽象能力和推理能力。

一方面,为学生营造实践感悟的时空,实践中体验解决问题的多种策略,比较中寻求最优策略,体验中感悟优化思想,避免只有直观没有抽象,或直接阐述数学思想而疏漏体验感悟的过程。

另一方面可利用图表将外化的“做”浓缩为内隐的“思”,在动手操作中提升思维活动,将行为的感知升华为理性的思维认知,使学生发展思维能力的同时理解抽象的数学思想。

课时安排3课时。

教案A第1课时教学内容沏茶问题:教材第104页例1及相关内容。

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让学生初步感受统筹思想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尝试用统筹的方法来解决实际问题。

2.通过对生活优化问题的合作探究,感悟合理、快捷解决问题的方法,渗透数学优化思想。

3.让学生体会通过合理安排,可以节省时间,提高效率,逐渐养成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使学生认识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形成寻找解决问题最优方案的良好意识。

教学难点通过教学使学生初步学会合理安排生活、学习中的事情。

四年级数学助学单2

四年级数学助学单2

四年级数学《生活中的“线和角”》实践助学单
班级
姓名课型时间
梳理
旧知
上学期,我们学过哪些有关角的知识?想一想,写在下面吧。

活动
准备书本、直尺、A4纸、量角器、小球、米尺、小木板(或其他可代替)等
探索活动活动一:
下面生活中的角,你估计下它们各有多少度?然后用量角器量一量,比一比,自己的估测水平如何。

估测:估测:估测:
测量:测量:测量:
活动二:
没有量角器时,我们用一副三角尺也可以画出不同度数的角。

用一副三角尺可以画出哪些不同度数的角?除了下面的两个外,还有吗?试一试,写一写。

活动三:
在电脑前学习,你身体经常采取下面哪种坐姿角度?
我们应该如何保持正确的坐姿呢?可以上网查一查啊。

活动四:
观察右面的两条线段,你觉的横的长,还是竖的长?用直尺测量一下,你发现那条长?
跟你用眼睛观察,判断的一样吗?
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上网查一查吧。

四年级人教版数学上册总复习助学案

四年级人教版数学上册总复习助学案

清湖乡课堂教学改革助学案
年级:四年级学科:数学使用日期: 2012年月主备人:马琴审核指导:艾定忠使用人:四年级
组别:检查人姓名:预习情况:
课题:复习多位数的认识课时:二课时
清湖乡课堂教学改革助学案
年级:四年级学科:数学使用日期: 2012年月主备人:马琴审核指导:艾定忠使用人:四年级
组别:检查人姓名:预习情况:
课题:乘法和除法复习课时:两课时
清湖乡课堂教学改革助学案
年级:四年级学科:数学使用日期: 2012年月主备人:马琴审核指导:艾定忠使用人:四年级
组别:检查人姓名:预习情况:
课题:空间与图形复习课时:二课时
清湖乡课堂教学改革助学案
年级:四年级学科:数学使用日期: 2012年月主备人:马琴审核指导:艾定忠使用人:四年级
组别:检查人姓名:预习情况:
课题:统计复习课时:二课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你的方法:.
你觉着哪种方法更简单,你在计算中用到了哪种运算律?
.
(2)23+464+36=( ) 我是这样想的:
.
(3)388-32-18= 446-(146-50)=
通过计算上面两题,我发现了:.
任务二:用加法交换律解决问题
运用加法交换律能解决哪些问题呢?
(1)计算633+37=( ),如何验证你的答案是否正确呢,你的方法是
3.用简便方法计算下面各题
278-33-27 462-24-36
432-(132-33) 456-247-100-53
自我评价
我学会了:( )。
我存在的困惑是:( )
以后要注意的是:( )。
总体表现:你真棒!( ) 有进步!( ) 加油啊!( )
相信自己,战胜自我是成功的金钥匙。
四年级数学《运用加法结合律、交换律进行简便运算》助学单
班级
姓名
课型
时间
学习过的方法找到新的运算规律。
知识链接
加法交换律用字母表示( )
加法结合律用字母表示( )
自学探究
任务一:用加法结合律解决问题
运用加法结合律能解决哪些问题呢?
(1)计算282+63+37,看看谁计算的又对又快?快来试试吧
.
(2)计算464+23+36=( ),你是如何计算的?说说你的方法
.
里边你用到了哪种运算律?快和小伙伴交流一下吧
.
自我检 测
1.计算下面各题,并用加法交换律验算
550+124 38+142 431+269
2.用简便方法计算下面各题
2316+400+600 324+33+47
128+(22+155) 144+38+56+16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