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改下的制剂室建设

合集下载

制剂室建设标准

制剂室建设标准

制剂室建设标准一、设备及环境要求1. 制剂室必须具备适当的面积和高度,能够容纳所需的设备、仪器、工作台和储存区域。

2. 制剂室必须具备足够的通风设施,确保室内空气流通并保持洁净度。

3. 制剂室内应配备适当的照明设备,确保操作区域的良好照明。

4. 制剂室内应装有适当的防尘装置,以防止灰尘和杂质污染药物制剂。

5. 制剂室应具备温度和湿度的控制设备,以确保药物制剂的稳定性和质量。

6. 制剂室内的地面、墙壁和天花板应使用耐腐蚀、易清洁、光滑无缝并具备防滑性能的材料。

二、设备配置要求1. 制剂室应配备适当的工作台,能够容纳所需的设备和材料,确保操作区域的充足空间。

2. 制剂室必须配备清洁灭菌的工具、器具和容器,以确保操作过程的无菌性。

3. 制剂室必须配备准确、可靠的计量设备,以确保药物制剂的精确配制。

4. 制剂室必须配备合适的储存设施,以存放所需的药物原料和制剂。

5. 制剂室必须配备适当的过滤设备,以提供洁净的制剂空气。

三、操作规范要求1. 制剂室内的工作人员必须穿戴符合要求的无菌工作衣、帽子、口罩和手套。

2. 制剂室的工作人员必须定期进行无菌操作培训,掌握无菌操作技术并遵守相关操作规程。

3. 制剂室内的工作人员必须定期对设备和工作台进行清洁和消毒,确保操作环境的洁净度。

4. 制剂室内的药物原料和制剂必须按照规定进行储存和标识,防止混淆和交叉污染。

5. 制剂室内的工作人员必须定期对制剂室的空气进行检测,并记录相关数据以确保洁净度。

6. 制剂室内的工作人员必须积极配合监管部门的检查和验收工作,遵守相关法规和标准。

以上为制剂室建设标准的要求,建议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当调整和补充,以确保制剂室的功能和质量达到符合要求的标准。

中药制剂室建设标准

中药制剂室建设标准

中药制剂室建设标准中药制剂室是中医药企业的重要生产车间,是中药制剂生产的核心环节。

为了确保中药制剂的质量和安全,中药制剂室的建设必须符合一定的标准。

本文将围绕中药制剂室建设标准展开讨论,以期为相关从业人员提供参考。

一、环境要求。

1.1 温度和湿度。

中药制剂室的温度应保持在15-25摄氏度之间,湿度应保持在45%-65%之间。

这样的环境有利于中药材的保存和加工,也有利于中药制剂的稳定性和质量。

1.2 通风和洁净度。

中药制剂室应具备良好的通风系统,确保空气流通,排除潮湿和异味。

同时,室内的洁净度也要符合相关的卫生标准,避免灰尘、细菌等对中药制剂的污染。

二、设施设备。

2.1 工作台和操作台。

中药制剂室的工作台和操作台应选用耐腐蚀、易清洁的材料制作,表面光滑无缝隙,便于清洁和消毒。

同时,工作台的高度和宽度也要符合人体工程学的要求,确保操作人员的舒适度和工作效率。

2.2 药品储存设施。

中药制剂室应配备符合药品储存要求的货架、柜子等设施,保证中药材和制剂的分类存放,避免混淆和交叉污染。

2.3 水、电、气供应系统。

中药制剂室的水、电、气供应系统应稳定可靠,且符合相关的安全标准。

特别是在中药制剂的生产过程中,对水质、电力和气体的纯度和稳定性要求较高,必须保证供应系统的正常运行。

三、安全防护。

3.1 防火防爆措施。

中药制剂室应配备相应的防火防爆设施,如消防器材、防爆灯具等,确保生产过程中的安全。

3.2 人员防护。

中药制剂室的操作人员应配备相应的防护用具,如口罩、手套、工作服等,保护自身安全,避免对中药制剂的污染。

3.3 废弃物处理。

中药制剂室应设立专门的废弃物处理区域,对废弃物进行分类、包装和处理,避免对环境的污染。

四、管理要求。

4.1 人员培训。

中药制剂室的操作人员应接受相关的中药制剂生产技术和安全培训,熟悉操作规程和紧急处理措施,确保生产过程的安全和稳定。

4.2 环境监测。

中药制剂室应配备相应的环境监测设备,对温度、湿度、洁净度等环境因素进行实时监测,及时发现和处理异常情况。

制剂室的建设和管理

制剂室的建设和管理
离子交换法与一级反渗透组合工艺 二级反渗透法 二级反渗透与电法去离子系统组合 注射用水:纯化水+多效蒸馏水机 注射用水:纯化水 多效蒸馏水机
制水设备的选择
电法去离子系统( 电法去离子系统(EDI)组成:将膜分离技术、 )组成:将膜分离技术、 电渗析法和离子交换法有机结合为一体; 电渗析法和离子交换法有机结合为一体; 工作原理: 工作原理:
通过填充在电池模堆中的树脂吸附水中的金属离子而 达到脱盐的目的。 达到脱盐的目的。 通过对电池模堆的两端输入直流电使模堆的内部产生 电位差, 电位差,进而促使水中的阳离子向阴极方向的阳离子 交换膜移动、阴离子向阳极方向的阴离子交换膜移, 交换膜移动、阴离子向阳极方向的阴离子交换膜移, 使阴、阳离子最终进入浓缩室。 使阴、阳离子最终进入浓缩室。 随着脱盐量的增加,脱盐室的电阻率随之升高, 随着脱盐量的增加,脱盐室的电阻率随之升高,不断 电离分解生成H 和OH ,使之经常保持脱盐室内的树 电离分解生成 脂处于再生状态,为高效连续脱盐创造了条件。 脂处于再生状态,为高效连续脱盐创造了条件。
制剂室建设(改建)的实施步骤 制剂室建设(改建)
论证:建设的必要性、可行性, 论证:建设的必要性、可行性,拟开展的 剂型、 剂型、选址等 工艺布局图纸设计 工艺布局图纸设计 工艺布局图纸论证 其他设计(土建、空调净化、围护、 其他设计(土建、空调净化、围护、水、 电等) 电等) 施工、 施工、验收
制剂室厂房建筑的考虑
制剂室的建筑平面和空间布局, 制剂室的建筑平面和空间布局,应具有适 当的灵活性。 当的灵活性。洁净区的主体结构不宜采用 内墙承重,宜宜采用框架结构 宜宜采用框架结构,举架高度一般 内墙承重 宜宜采用框架结构 举架高度一般 不低于3米或有技术夹层 米或有技术夹层。 不低于 米或有技术夹层。 洁净室的高度应在2米至 米之间。 米至2.5米之间 洁净室的高度应在 米至 米之间。 洁净厂房主体结构的耐久性与室内装备和 装修水平相协调,并应具有防火、 装修水平相协调,并应具有防火、控制温 度变形和不均匀沉陷性能( 度变形和不均匀沉陷性能(地震区应符合 抗震设计规定)。厂房变形缝(沉降缝) )。厂房变形缝 抗震设计规定)。厂房变形缝(沉降缝) 应避免穿过洁净区。 应避免穿过洁净区。

中药制剂室建设实施方案

中药制剂室建设实施方案

中药制剂室建设实施方案一、建设背景。

咱们都知道,中药可是咱老祖宗留下来的宝贝。

现在大家对中药制剂的需求越来越大,不管是治病还是养生保健,都离不开它。

所以呢,咱们建个中药制剂室那是相当必要的。

这就好比是给中药打造一个超级实验室,让中药能以更科学、更规范的方式变成有用的制剂。

二、建设目标。

1. 质量为王。

咱这制剂室做出来的中药制剂啊,质量必须杠杠的。

得符合国家的各种标准,就像考试要拿满分一样严格要求。

从药材的选择到最后制剂成品,每一步都不能马虎。

2. 种类多样。

要能做出各种各样的中药制剂,像丸剂、散剂、膏剂啥的。

就像开个中药制剂的“百货商店”,顾客想要啥咱就能提供啥。

3. 高效生产。

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还要提高生产效率。

不能让患者等太久才能拿到药,就像快餐得做得快还得好吃一样。

三、建设规划。

# (一)场地选择与布局。

1. 场地。

找个宽敞、干净、通风好的地方。

最好是远离污染源,比如说那些整天冒烟的工厂或者垃圾站。

这就好比给中药制剂找个安静、干净的“家”,让它们能舒舒服服地被制作出来。

2. 布局。

要划分不同的功能区域。

像原料库就得专门放药材,而且要根据药材的特性来存放,有的怕潮就得放在干燥的地方,有的怕串味就得单独存放。

还有制剂生产区,得按照制作流程来布局,从药材处理开始,一步一步到最后的包装,就像流水生产线一样顺畅。

另外,还得有个质量检测区,这是咱们制剂的“把关处”,只有检测合格的制剂才能出厂。

# (二)设备采购。

1. 基础设备。

像称量设备得精确到毫克级别的,这就好比给厨师一把精确的秤,做菜下料才能准确。

还有粉碎设备,要能把各种药材粉碎得恰到好处,太粗了不行,太细了也可能影响药效。

再就是煎药设备,得能把药材的有效成分充分煎出来,就像煮一锅好汤一样。

2. 先进设备。

为了提高制剂的质量和生产效率,咱们也得跟上时代步伐。

比如说自动化的制丸机,这玩意可厉害了,能快速地把药粉变成一颗颗圆润的药丸,就像变魔术一样。

医药制剂实验室的建设与设计

医药制剂实验室的建设与设计

医药制剂实验室的建设与设计实验室的建设与设计对于医药制剂领域的研究和开发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医药制剂实验室是进行药物配方和工艺研究的基地,其设计和建设需要充分考虑实验过程的安全性、准确性和有效性。

首先,医药制剂实验室的建设需要有合适的实验室面积和布局。

实验室面积应根据项目的规模和需求进行科学规划,确保实验室工作环境宽敞明亮。

布局方面,应合理划分不同区域,设置药品配方、原料存储、实验仪器等功能区,以便于实验的分类和管理。

其次,实验室的设计要考虑到实验操作的安全性。

在药物配方过程中,可能会涉及有害或易燃物质,因此实验室应设置通风系统和排气设备,有效防止有害气体的积聚。

此外,实验操作台、试剂储存柜和废弃物处理设施也需要精心设计,以确保实验操作的顺利进行,并降低事故发生的风险。

实验室的设备设施也是建设过程中需要关注的一个重要方面。

医药制剂实验室通常需要具备一系列的仪器和设备,如药品配方设备、分析测试仪器、温湿度控制设备等。

这些设备的选型和布局应根据实验需要和预算等因素进行合理选择,以满足实验需求的同时,节约成本。

此外,医药制剂实验室的建设还需要考虑实验操作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实验操作台应根据实验要求进行设计,以便操作人员能够更好地进行实验操作。

同时,实验室的工作流程和实验操作规范也应进行科学规划,以确保实验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综上所述,医药制剂实验室的建设与设计对于药物配方和工艺研究起着重要作用。

合理规划实验室的面积和布局,注重实验操作的安全性,选用合适的设备设施,保证实验操作的准确性和有效性,这些都是实验室建设需要关注的重要因素。

只有建设和设计得当,才能为医药制剂领域的研究和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实验平台。

医药制剂实验室装修建设解决方案

医药制剂实验室装修建设解决方案

医药制剂实验室装修建设解决方案,喜格建设介绍说,医药制剂实验室装修是指为进行药物制剂研究和制药生产而在实验室内进行的装修和布局设计工作。

医药实验室在新的科研目标和制药要求下,不仅要满足安全、卫生、整洁、美观等几个方面的要求,还要同时考虑实验设备的摆放、气候环境、样品质量、抗静电等要素。

一、医药制剂实验室装修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几点:1. 空气净化:医药实验室需要保持空气清洁,避免空气中的细菌和其他有害物质对制药有不良影响。

因此,医药实验室需要配备高效的过滤器和通风设备。

2. 温度控制:不同的药物制剂需要在特定的温度下进行,因此医药实验室需要具备稳定的温度控制设施,以确保实验室内温度的一致性。

3. 湿度控制:湿度对药物制剂的稳定性和质量有很大的影响,因此医药实验室需要配备湿度控制设备,以确保实验室内湿度的合适程度。

4. 洁净技术:由于医药制剂对洁净和卫生要求严格,因此实验室应采用适当的消毒措施,如超净台、洁净工作台等。

二、医药制剂实验室的设计方案应考虑以下几个因素:1. 工作流程:根据实验流程和设备布局,确定实验室的动线布置,确保实验过程中的流畅度和高效性。

2. 材料选择:选择耐腐蚀、易清洁、耐高温和防火等特性的材料,以确保实验室的安全和卫生。

3. 设备配置:根据实验需要,选择合适的实验设备,如试剂架、分析仪器、提取设备等,以满足实验的需求。

4. 空间规划:确定实验室的大小和布局,确保足够的工作区域和通道。

三、医药制剂实验室装修的施工步骤一般包括:1. 确定装修需求:根据实验室的用途和功能需求,确定装修的具体要求。

2. 设计方案编制:根据实验室的需求,编制详细的设计方案,包括平面布置图、管线布置图等。

3. 材料采购:根据设计方案,采购合适的材料和设备。

4. 施工和安装:根据设计方案和施工图纸进行装修施工和设备安装。

5. 测试和调试:完成装修后,对实验室进行测试和调试,确保各项设备正常运行。

6. 最终验收:检查整个实验室装修工程质量,对不合格部分进行整改。

基层医院制剂室的建设与发展思考

基层医院制剂室的建设与发展思考

基层医院制剂室的建设与发展思考
重点提到:
一、基层医院制剂室的建设
1、制剂室设备的购买
在基层医院制剂室的建设中,首先需要考虑的是设备的购买,根据基
层医院的实际情况,可根据需要准备相应的设备,如药物计量设备、轨道
抛光设备、消毒设备、药物混合设备、消化设备等,这些设备不仅能够满
足基层医院的制剂需求,而且能够提高基层医院制剂室的效率。

2、制剂室药物的储存
随着基层医院药物使用的增多,储藏制剂室药物就变得更加重要。

因此,基层医院制剂室的建设需要考虑制剂室药物储存的安全性,可以建立
适当的保温空间,对药物进行温度控制,同时需要对药物进行有效的防潮
技术,以防止药物受到潮湿空气的影响。

三、基层医院制剂室的发展
1、建立精细化的管理体系
为了保证基层医院制剂室的质量和安全,必须建立精细化的管理体系,如安全管理制度、药物安全采购管理制度、原料和产品质量管理制度、复核、召回等管理制度,以及预防药物篡改和伪造药品的制度,确保基层医
院制剂室的正常运行和安全使用。

2、完善基层医院制剂室人员的培训。

中医院院内制剂室建设流程

中医院院内制剂室建设流程

中医院院内制剂室建设流程Building a compounding room in a Chinese medicine hospital involves a complex process that requires careful planning and consideration. 中医院内制剂室的建设涉及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仔细的规划和考虑。

Firstly, it is important to assess the specific needs and requirements of the hospital in terms of compounding medications. 首先,审查医院在制剂药物方面的具体需求和要求是非常重要的。

This may involve consulting with medical staff, pharmacists, and administrators to determine the types of medications that will be compounded on site, as well as the volume that will be produced. 这可能涉及与医务人员、药剂师和管理人员协商,确定将在现场配制的药物类型,以及产量。

Additionally, consideration must be given to the physical layout and design of the compounding room to ensure that it meets regulatory requirements and provides a safe and efficient work environment. 此外,必须考虑到制剂室的物理布局和设计,以确保符合监管要求,并提供安全和高效的工作环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医改背景下医院制剂室的现状与未来
常熟市中医院吴晓明
摘要:随着新医改的不断深入,医院制剂室是医院药剂科的重要组成部分。

医院制剂作为药品供应的补充形式,为人民的健康做出了很大贡献,在今后很长时间内,还将继续发挥应有的作用。

随着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深入,市场经济条件下制药工业的飞速发展以及药品监督管理法制化体系的日益完善,对医院制剂提出了更高、更严的要求,这对医院制剂的品种、生产规模及经济效益都会产生影响。

改变了医院制剂室在整个医院所处的地位。

面对新形势,医院制剂室必须从生产供应型向技术研究型转变,以管理促效益,实现医院制剂规范、有序和高质发展的目标,更好的适应医疗发展水平的需要,满足临床用药需求,更好的为广大患者服务。

一我院制剂室现状
按照《医疗机构制剂配制质量管理规范》的最新要求,我们对制剂室进行了改造升级,生产能力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能够基本满足我院各科室的临床需要。

但与其他优秀制剂室相比仍存在一定的差距,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大部分制剂室设施陈旧老化、人员匮乏、科研水平较低、剂型单一、技术含量低、投入资金不足等。

1.设施陈旧老化:我院制剂室设施目前虽能适应医院制剂的生产需要,但大多都已陈旧老化,接近了设备的使用寿命。

从我院制剂室的长远发展出发,对现有制剂设备的更新换代势在必行。

2.药学人员匮乏:药学技术人员编制较少,很难担负分工明确的制剂岗位职责。

由于专业知识的欠缺,相关人员在具体的生产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较多。

科研水平较低,制剂室现有的品种工艺相对简单、技术含量较低
3.资金投入不足:由于部分医疗机构领导重视不够 ,资金投入不足或尚未有投资的打算 ,对旧设施的改造和更新未下决心等 ,使我院制剂室条件普遍落后 ,与新标准的要求差距加大 ,使得医院制剂规模和品种总体萎缩态势加剧。

二我院制剂室的发展方向
随着我国医改政策的不断深入,医院对制剂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为进一步提高我院制剂室生产能力,更好的更好的适应医疗发展水平的需要,满足临床用药需求,更好的为广大患者服务,我们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不断提升制剂室综合实力。

1.严格落实《医疗机构制剂配制质量管理规范》
为保证医院制剂质量,应当按照《医疗机构制剂配制质量管理规范》内容进行严格规范
与管理。

首先要求制剂室人员必须熟悉《医疗机构制剂配制质量管理规范》精神,掌握医疗机构《制剂许可证》验收标准,结合我院实际,体现《医疗机构制剂配制质量管理规范》思想。

制剂室负责人带头学习和理解《医疗机构制剂配制质量管理规范》内涵,并组织讨论,对重点人员进行个别辅导,使制剂室每名工作人员都能完全理解《医疗机构制剂配制质量管理规范》的精神实质同时进行对照检查,对于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整改。

2. 对制剂室硬件的改造
2.1对制剂室各功能区的全面改造
按照《医疗机构制剂配制质量管理规范》的要求, 对现有制剂室的布局进行合理规划。

控制区和洁净区以及不同级别的洁净区应有严格的划分。

人与物的进出通道应严格区分。

然后根据不同区域的用途、净化级别合理设计使用面积,选择不同的材料,尤其是注意对各种管道,包括水、电、汽、药物输送管线、下水道的设置走向等,按 GPP 的要求去设计和施工。

2.2对制剂室净化设施的改造
在合理的房屋布局中,根据不同的区域划分,进行不同级别的净化。

按照医院制剂验收标准规定:一般生产区属非洁净区,控制区的洁净度要求为十万级, 洁净区的洁净度为万级、局部百级。

其中应特别注意的是, 在净化间的安装中, 各种管道、灯具、风口、墙壁与地面的交界,以及其他公用设施中不能出现死角或不易清洁的部位。

2.3 对工艺流程的改进
在制剂的生产中,合理的工艺流程是保证实现净化效果的重要条件。

对于物流要避免污染品与洁净品的混淆,故我室应在原材料进口处设一连锁传递窗,在成品出口处设一连锁传窗。

原材料与包装材料进入洁净区前要进行脱包、除尘;配制人员进入洁净区,要避免在不同洁净区内流动,从低级别的洁净区进入高级别的洁净区要进行必要的除尘处理,重新更衣换鞋。

配制工艺流向合理,称料、配制、灌装、消毒灭菌、包装及成品入库等一系列程序要正向流动, 不能逆向倒流。

2.4 结合制剂实际,配备仪器设备
目前医院制剂生产的相关设备的设计与改进没有跟上发展的需要。

由于许多制药设备是按药厂的要求设计的,与医院制剂有一定的差距,所以我院制剂所使用的设备都比较落后,有一部分设备已经不能正常使用,设备的更新亟待解决。

仪器设备的配置应从我院实际生产情况出发,不能盲目照搬。

应对制剂室现有的仪器设备定期维护和检测,应按市计量所的有关规定对检验仪器定期进行送检, 并对有关设备上的仪表也定期送检。

保证仪器设备的使用年限,这样才能保证制剂的临床供应。

3. 对制剂室软件的改造
3.1 成立以主管院长、药剂科主任、制剂室和药检室负责人组成的质量管理小组,日常所配制剂完成并检查合格后,经质量管理组织审批,决定可否发放使用。

未经配制审核、质量检查、发放审批的制剂不得应用于临床。

调整制剂室药学技术人员的比例,使药学技术人员占制剂人员超过50%,以更好的适应制剂生产的要求。

完善各项工作制度与操作规程,明确各类操作岗位人员的职责,完善了制剂处方、操作工艺和质检方法的验证文件。

重新规范所有的制剂处方、配制规程、质量控制方法、标准操作等。

对非标准制剂认真组织一次清理,去除疗效不明显的品种,保留疗效好的品种, 认真修订处方组成、操作工艺、质量控制、临床疗效、用法用量, 以及增做急性毒性试验等。

完善报批材料。

重新完善修订能反映配制各个环节, 从投料到成品的完整记录卡。

3.2确保各项制度的落实
结合我院专业特色,根据制剂室特点,制定出各种规章制度,使每个制剂人员都认识到制剂工作的特殊性,要求大家一定要依章办事、依章操作,树立“质量就是生命,以质量求生存”的思想。

经常检查规章制度的落实情况,并与奖金挂钩,做到奖罚分明。

充分做好各种记录,生产操作人、负责人、复核人签字,确保万无一失。

4. 配合临床,开展科研
4.1 各临床医生大多有专科的独特方剂,制剂室可充分发挥制药条件,配合他们研制剂型,设计服药量,参与总结。

例如儿科的清热止咳糖浆汤、妇科的益母草汤、肛肠科的洗必灵洗剂、外科的伤科止痛膏、皮肤科的收湿散等。

4.2 医师有诊断和治疗的经验,药师有药理、药化和制剂、分析的优势,两者配合开展临床药学的研究事半功倍。

没有条件开展临床药学则可配合医师收集和探讨药物的不良反应病例,研讨其机理或施治方案。

医药卫生的改革,无论进行到何种地步,医院的制剂室也会存在的,制剂室是药师们发挥聪明才智的场所,制剂室不是无事可做,而是做什么,怎么做的问题。

5. 加强人员培训,提高素质
5.1 加强人员管理和培训,制定并落实的各项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人员素质是做好制剂室管理工作的最重要因素。

如果没有人去实施或者实施不到位,再好的制剂室硬件装备形同虚设,再完美的软件制度也如同空文。

因此 ,做好制剂室管理的首要任务是加强人员培训,提高人员素质,特别要强调的是执行力的培养。

制剂管理人员和质量管理人员首先要掌握《药品管理法》、《医疗机构制剂配制质量管理规范》等法规文件。

在此基础上,要求其他制剂人员学
习并熟悉掌握以上文件,培养质量意识、法律观念和工作负责精神。

按《医疗机构制剂配制质量管理规范》的要求与实际工作的需要,制定各项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要求内容完整、操作可行、切合实际。

应首先制定“制剂室管理文件编制规程”,再按该规程制定一整套科学规范并切合实际的制剂室管理文件系统,文件系统主要分为工作制度、人员管理、设施管理、设备管理、卫生管理、配制管理、物料管理和质量管理八大类。

制定管理制度和操作规范不是为了应付检查、做样子,而是为了管理有制度、操作有规范,因此,落实是关键。

为此,要求各岗位人员必须掌握相关的制度和规程,采用学习培训、书面考试、现场实际操作抽查与提问相结合方式,在实际生产过程中,进一步规范医院制剂的生产和管理。

之后按照“制度与规程落实奖惩办法”,将落实情况与绩效考核挂钩,以奖励为主、惩罚为辅,但对屡教不改者决不姑息,直至调离岗位,以保证制度和规范的严肃性和权威性。

5.2 注重人员素质培养,实行企业化管理模式医药技术的竞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人才竞争。

医院结合科室实际,把部分学历较高、专业技能较强、能吃苦耐劳的年轻技术骨干调整到制剂岗位上,制剂室本科学历专业技术人员占制剂人员总数的 50 %,提高了制剂技术人员的知识结构、专业水平、科研能力和制剂技术。

制剂技术人员立足本职,通过进行针对性、实用性的新理论、新业务、新技术、新方法的继续教育,采用自学、函授、进修、讲座、学术交流等多种形式,进一步更新了专业知识,提高了专业技能。

制剂室虽然不是医药生产企业 ,但运用医药生产企业的管理模式对医院制剂室内部实行相对独立的生产管理、技术管理、质量管理、设备管理、人员管理、成本核算等,实践证明是可行的。

加强制剂室人员的全面业务培训和上岗培训,定期组织考核,做到定人定岗,责任到人,奖惩严明,逐步向医药企业化、规范化的管理过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