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芎茶调散近五年实验研究进展
川芎茶调散方加减治疗偏头痛的临床观察

内蒙古中医药第39卷2020年2月第2期Inner Mongolia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 e se Medicine Vol.39No.2202041型指标用(X土s)表示,采用t检验。
P<0.05表示差异存在明显差异。
2结果经过对比可以发现.实验组治愈28例、显效2例、有效1例、无效1例,治疗总有效率96.87%;对照组治愈17例、显效6例、有效2例、无效7例,治疗总有效率78.12%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1。
表1比较两组临床疗效[n(%)]组别例数治愈显效有效无效总有效率实验组3228(87.5)2(6.25)1(3.12)1(3.13)31(96.87)对照组3217(53.12)6(18.75)2(6.25)7(21.88)25(7&⑵X29.4575P0.00213讨论老年女性出现阴道炎主要是由于体内的雌激素水平逐渐降低,久而久之.阴道的黏膜就会出现萎缩,而且阴道中的有益菌开始逐渐减少,这样就导致女性阴道的防御功能减退,病原体很容易进入,引发阴道炎。
与此同时,老年女性还会出现阴道分泌物增多,还会感觉到外阴格外不舒服,不仅会有外阴瘙痒.还会有疼痛的感觉,阴道分泌物会变得比较稀薄,这样就会导致女性阴道内pH值上升,阴道黏膜萎缩变薄,皱嬖消失,阴道内的弹性组织减少,使阴道黏膜对病原体的抵抗力减弱,容易造成细菌感染,引起阴道炎症叫中医认为,女性在绝经之后,由于精血不足,肝肾阴虚,不能濡养阴道,从而引起疼痛症状%联合应用雌三醇在临床上是一种常见的治疗方法,雌三醇乳膏含有天然女性激素雌三醇,可使阴道上皮细胞正常化,有助于恢复泌尿生殖系统的正常菌群和生理pH值,增强泌尿生殖道上皮细胞对感染和炎症的抵抗能力。
采用五子衍宗汤联合雌三醇乳膏进行治疗,不仅可以调节阴道内部的环境,还能增强阴道黏膜的抵抗能力,这样可以抑制阴道出现炎症反应叫充分发挥中药与西药的双重作用,远期效果会更加明显,能够逐步缓解临床症状。
川芎的中药化学研究进展

川芎的中药化学研究进展川芎,又称川芎、四川藏药、芎其莪,是中医药领域中广泛使用的一种草本植物。
它被用于治疗妇科疾病、中风、胸痹、头痛、心绞痛等多种疾病,并具有抗炎、抗氧化、抗血小板聚集等多种药理活性。
近年来,川芎的中药化学研究取得了一系列重要进展,本文将对其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川芎中的化学成分是对其药理活性的重要基础。
研究表明,川芎主要含有挥发油和多种活性成分。
挥发油组分是川芎的主要药理活性成分之一,其中的川芎醚具有抑制血小板聚集、抗血栓形成和扩张血管的作用。
此外,川芎中还含有多种生物碱、酚类化合物和萜类化合物等活性成分,这些成分对于川芎的药理活性也发挥着积极作用。
近年来,对川芎的中药化学研究主要集中在挥发油和活性成分的分离与鉴定、药理活性及其作用机制的研究以及质量控制等方面。
首先,针对川芎中挥发油的研究,研究者们采取了多种方法进行分离和鉴定。
目前已经分离出了30多种挥发油组分,并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其进行了初步鉴定。
此外,还发现了不同产地和生长阶段川芎挥发油成分的差异性,为川芎的药效差异提供了参考。
其次,川芎中重要的活性成分之一是川芎醚。
研究者们通过多种方法对川芎醚进行分离和提取,并对其药理活性进行了研究。
研究发现,川芎醚可通过抑制TXA2和PAF的生成,从而起到抗血小板聚集的作用。
此外,川芎醚还具有扩张血管、抗炎、抗氧化等保护心血管系统的作用。
这些药理活性使得川芎醚成为了川芎的重要药理活性成分之一。
另外,川芎中还包含了一些生物碱、酚类化合物和萜类化合物。
其中生物碱主要具有抗炎、抗氧化等作用,酚类化合物则是川芎抗菌、抗病毒作用的主要成分。
此外,萜类化合物在川芎的药理活性方面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除了活性成分研究外,川芎的药理活性及其作用机制也是研究的热点。
研究发现,川芎具有广泛的抗病毒、抗肿瘤、抗氧化和抗炎等作用。
川芎通过调节多种信号通路和靶点来发挥这些药理活性。
例如,川芎可以通过PI3K/Akt和NF-κB信号通路来抑制炎症反应,通过MAPK家族通路来调节细胞凋亡和增殖,从而发挥其抗肿瘤作用。
川芎茶调散加减联合刮痧和针灸治疗偏头痛临床研究

【摘要】目的:探讨川芎茶调散加减联合刮痧和针灸治疗偏头痛临床效果。
方法:以2020年3月-2021年3月收治的68例偏头痛患者进行研究,采取盲抽法分成对照组(针灸治疗方式)和观察组(川芎茶调散加减联合刮痧和针灸治疗方式)。
结果:通过对两组的临床效果进行比较可以得知,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7.06%,对照组为70.59%,两组差异比较大具有良好意义(P<0.05)。
针对两组的头痛程度评分可以得知,在接受治疗之前,两组患者的VAS评分对比没有差异(P>0.05),两组经过30d的治疗之后,观察组的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较大具有良好意义(P<0.05)。
结论:对于偏头痛患者而言,采取川芎茶调散加减联合刮痧和针灸治疗的方法,可更好减轻患者的偏头痛效果,值得全方面推广。
【关键词】川芎茶调散;刮痧;针灸;偏头痛偏头痛属于血管性头痛的一种,此种表现为间歇性的发作,在发作之前,经常会出现头晕和视线模糊等一系列先兆,与此同时还会伴随神经和精神性功能障碍等[1],病程持续时间越长,临床治疗难度越大。
通过运用针灸治疗方法,能够明显提升偏头痛的治疗效果,因此,此次报告主要分析川芎茶调散加减联合刮痧和针灸治疗偏头痛临床效果。
1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2020年3月-2021年3月收治的68例偏头痛患者进行研究,采取盲抽法分成对照组(针灸治疗方式)和观察组(川芎茶调散加减联合刮痧和针灸治疗方式)。
观察组之中男性患者14例,女性20例,年龄是(23-61)岁,平均是(41.35±5.16)岁,病程是(1-11)年,平均病程为(6.35±2.15)岁。
对照组之中男性患者15例,女性19例,年龄是(23-62)岁,平均是(41.58±5.22)岁,病程是(1-12)年,平均病程为(6.49±2.14)岁。
对两组的一般资料进行对比可得知,没有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
川芎茶调散结合针灸治疗偏头痛

的 双侧 头 痛或 者偏 头痛 为 主要 临床特 征 , 常伴 畏声 、 畏
光、 呕 吐及 恶 心等症 状 , 严重 影 响患 者学 习及 工作 。应 用 常规西 医疗 法治 疗 偏 头 痛具 有 不 良作 用 大 , 有 效 率
岁; 病程 1~1 8年 。实验 组 , 男1 1 例, 女3 0例 ; 年龄 2 2
m i n , 一 日 1次 , 1 0次 为一 疗 程 。实 验 组在 针 灸 治 疗 的 基 础上 , 加用川芎茶调散 ( 口服 ) 。川 芎 茶 调 散 组 方 :
天麻 2 5 g , 川芎 2 5 g , 地龙 2 4 g , 半夏 1 9 g , 羌活 1 5 g , 防风 1 5 g , 菊花 1 5 g , 柴胡 1 5 g , 当归 1 5 g , 胆南 星 1 0 g , 全蝎 1 0 g , 僵蚕 1 0 g , 细辛 3 g , 蜈蚣 2条 。每 剂 煎至
对 比两组 V A S ( 视 觉 模 拟评 分 ) 改 善
情 况及 临 床 疗 效 情 况 。V A S评 分 : 在纸上划一 1 0 e m
散源 自《 太平 惠 民和 剂 局 方 》 , 适 用 于 巅 顶 作 痛 及 偏
正 头痛 。现 代 药 理 学 研 究 显 示 , 方 中君 药 川 芎 的 主 要 成分 川 芎 嗪 具有 抑 制 血 小 板 积 聚 , 抑 制血管收缩 ,
—
5 8岁 , 平均( 3 5 . 3 6± 9 . 4 3 ) 岁; 病 程 1~1 7年 。两 组 般 资料 对 比 , P> 0 . 0 5 , 具备 可 比性 。
一
低 的特 点 。中 医疗法 因其 安 全 性好 、 有 效 率 高 等 优 点
川芎茶调散加味治疗血管性头痛42例

川芎茶调散 加味治疗 血管性 头痛 4 2例
夏卫 明, 宋宇新 启东 市中医院, 江苏 启东 2 6 O 220 摘 要 目的: 探讨 川芎茶调散加味 治疗血 管性 头痛 的临床 疗效。方法: 将血管性 头痛 患者 8 0例随机 分为 2 , 组
缓 急 止痛 之 功 效 ; 蝎 熄 风 镇痉 , 络 止 痛 , 代 药 理 学 研 全 通 现
由表 2 可见, 治疗组治疗后双侧大脑前、 后动脉平均血 中、 流速度明显改善, 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汁学意义 6<00) o .5 。
2 3 不 良反应 .
3 讨 论
究表 明, 能抑制血管运动 中枢 , 其 扩张血管, 并具有镇痛 、 镇 静及抗癫痫作用 ; 细辛芳香走窜 , 宣泄郁滞而能上达巅顶以 通利耳 目; 蚕、 僵 天麻化痰 定风 , 深入血分 , 搜剔伏匿之邪 , 解痉止痛; 桃仁活血化瘀 。 诸药合用 , 共奏祛风除邪 , 活血化 瘀, 通络止痛之功 , 使邪祛正安 , 脑髓得开 , 神府 清宁, 则头 痛 自止 。 临床 研究证 明对风寒瘀滞 , 痰瘀交加所致头痛应用
12 诊 断 标准 .
1 0
i草g 安,限用t 对1水杨药公。] . 剂嗪混早司 - 43氟煎匀有服 ‘ g照 (森晚生 J .g/2 分 次 V 桂西 制2产 、组d 次 2 利 甘、 鼎。 , )
12 1 西医诊 断标准 . .
参照 《 内科疾病诊断标准及处理要
点》1制定西医诊断标准 。反复发作性一侧 头痛 , [ 每次发作 的性质 及过程 相似 , 程数 月至数 年 , 病 多伴 有 自主 神经 症 状, 神经系统检查无异常 。
加味川芎茶调散联合针灸治疗血管神经性头痛临床效果研究

3 g ,甘 草 、蔓 荆子各 6 g ,当 归、 白芍各 1 2 g ,丹参 、 白 对各个穴位针灸可起到调补气血、止痛调神的作用[ 3 】 。将加 芷、防风 、荆芥 、柴 胡、川芎、羌活各 1 0 g ,根据患者 的临 味川芎 茶调散 与针灸 联合 治疗血 管神 经性头痛 ,可 从根本 床 症状 ,进行 药物 加减治 疗 ,如患 者呕吐 伴风 寒重 可加生 上 改善 患者 的临床症 状 ,从 而提 高治疗 效果 ,且治疗 安全 姜、紫 苏叶 ;如患者 偏风热 可加 菊花 ,每天 1 剂 ,早 晚2 次 性较高 ,无不 良反应 ,可作 为治 疗血 管神经 性头痛 的首选 服 用 。实验组 采用加 味川 芎茶 调散联 合针 灸治疗 ,加 味川 方案 。 芎 茶调散 与对 照组 一致 ,针 灸疗 法 :穴位 :风池 、列缺 、 综 上所述 ,加 味川芎 茶调 散联合 针灸 应用于 治疗 血管 百会 、 足三 里 、血 海 、上 星 、 大椎 、三 阴交 、太 冲 、 印 神经性头痛患者 中,临床疗 效显著 ,值得 临床推广应用 。 堂 ;采用常规针刺 ,并 留针 半小时[ 1 】 。两组患者均治疗7 d 为 参考文献 个 疗 程 ,连 续 治 疗 2 个疗 程 。
2 0 1 7年 第 4卷第 3 2期
20 1 7 V_ 0 1 . 4 N O . 3 2
临床 医药文献杂志
J o u r n a l o f C l i n i c a l Me d i c a l 6 3 0 7
加 味川芎茶调散联合针灸 治疗血 管神经性头痛 临床效果研 究
陈 晓玲
( 德江县民族 中医院 ,贵州 铜仁
【 摘 要 】 目的
5 6 5 2 0 0 )
研 究加味 川 芎茶调 散 联 合针 灸 治疗血 管神 经性 头痛 临床 效 果 。方法 选取2 0 1 5 年1 0
加味川芎茶调散联合针灸治疗血管神经性头痛临床效果研究

加味川芎茶调散联合针灸治疗血管神经性头痛临床效果研究目的观察加味川芎茶调散联合针灸治疗血管神经性头痛的临床效果。
方法将209例血管神经性头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05例和对照组104例。
对照组给予加味川芎茶调散,治疗组在此基础上配合针灸疗法治疗,2个疗程后观察两组临床疗效。
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24%高于对照组的83.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加味川芎茶调散联合针刺疗法治疗血管神经性头痛能有效改善患者症状,同时具有疗效显著、治愈率高、安全可靠等优点,且能改善患者焦虑、抑郁的情绪,值得推广使用。
标签:血管神经性头痛;加味川芎茶调散;针灸疗法血管神经性头痛也叫偏头痛,是颅内外血管舒缩功能障碍和(或)大脑皮层功能失调而引起的内科常见的顽固性疾病。
本病病程长,反复发作,病情复杂。
临床主要表现为单侧或双侧头部钝痛、刺痛、胀痛、搏动性疼痛,常伴有烦躁、失眠、视物模糊,遇到精神紧张、情绪激动时,症状就会加重,头痛剧烈时则会出现恶心呕吐[1]。
本病多发于青春期,且女性多于男性。
本文采用加味川芎茶调散联合针灸治疗血管神经性头痛,疗效显著,达到了令人满意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本院2011年1月~2012年5月收治的血管神经性头痛患者209例。
均符合2004年《国际头痛学会分类修订版(ICHD2Ⅱ)》的诊断神经性头痛的标准,均行头MRI和(或)CT检查,排除颅内占位性疾病、脑血管病和其他疾病所引起的头痛,排除1个月内接受其他抗精神病、抗抑郁药物治疗者。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105例和对照组104例。
治疗组男50例,女55例;年龄25~40岁;病程7~12年。
对照组男49例,女55例;年龄22~41岁;病程5~13年。
两组一般资料对比,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对照组给予加味川芎茶调散治疗,药物组成:荆芥、防风、羌活、白芷、柴胡、丹参、川芎各10g;白芍、当归各12g;蔓荆子、甘草各6g;细辛3g。
川芎的药理学研究进展

川芎的药理学研究进展川芎(学名:Ligusticum chuanxiong Hort.)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被广泛应用于临床中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痛证、血液循环障碍等疾病。
川芎具有活血化瘀、止痛、调经养颜的功效,被普遍赞誉为“活血之王”。
随着现代医学与药理学的发展,研究者们对川芎的药理学作用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本文将对川芎的药理学研究进展进行探讨。
首先,川芎对心脑血管的影响是其药理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
研究表明,川芎能够促进血液循环,具有扩张血管、增加冠脉血流量的作用。
川芎中的活性成分川芎嗪具有抗血小板聚集、抗血栓形成的作用,可以改善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的症状。
此外,川芎还具有抗氧化作用,可以减少自由基对心脑血管的损伤,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其次,川芎对炎症反应的调节也是研究的热点之一。
研究发现,川芎中的有效成分川芎酮具有抑制炎症反应的作用,可以降低炎症介质的释放,减轻炎症反应引起的组织损伤。
川芎还可以抑制一些炎症相关的信号通路,如NF-κB、MAPK等,从而发挥抗炎作用。
这些研究结果表明,川芎在炎症性疾病的治疗中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此外,川芎还具有抗肿瘤作用。
川芎中的有效成分川芎酮被证实对多种肿瘤细胞具有抑制作用,可以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诱导肿瘤细胞的凋亡。
研究还发现,川芎酮具有调节肿瘤相关信号通路的作用,可以抑制肿瘤细胞的侵袭与转移。
此外,川芎中的其他成分如川芎内酯、川芎二酚A等也具有一定的抗肿瘤活性。
这些研究结果为川芎作为抗肿瘤药物的开发提供了一定的科学依据。
另外,川芎还具有调节免疫功能的作用。
研究发现,川芎中的活性成分川芎内酯、川芎酮等可以调节免疫细胞的分泌功能,增强免疫细胞的活性。
川芎还可以抑制炎症反应引起的免疫细胞的异常激活,从而减轻组织损伤。
此外,川芎还具有调节免疫相关信号通路的作用,可以增强机体的抗病能力。
总结起来,川芎的药理学研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研究表明,川芎具有促进血液循环、抗炎、抗肿瘤、调节免疫功能等多种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川芎茶调散近五年实验研究进展
姓名:陈家宝学号:11311003
川芎茶调散是来自《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中的一副药方。
本药方是治疗外感风邪头痛之常用方,原诸药为细末,用茶叶泡汤调服。
茶叶味苦性寒,既可上清风热,又能防风药升发太过,升中有降。
本方中川芎味辛性温,辛香走窜,上达头目,长于祛风止痛,为诸经头痛之药,尤善治少阳、厥阴二经头痛,为君药。
羌活、白芷、细辛均可祛风止痛,其中羌活善治太阳经头痛,白芷善治阳明经头痛,细辛善治少阴经。
现在多用于偏头痛病症的治疗。
当今社会有很多人都有头痛病,而且大多数都为偏头痛,而此药方的主治就是偏头痛,所以此药方的研究非常重要。
经过我上网查询得知医药研究者对此方的研究在近五年有很多,而且有很多研究趋向。
主要有:对偏头痛的治疗、治疗面瘫、治疗三叉神经痛、顽固性头痛、血管性头痛等。
还有许多和其他治疗方法一起使用治疗偏头痛,像和针灸一起治疗偏头痛。
这些都是近五年的研究,都有很好的临床效果。
1. 川芎茶调散的组成、用法、功能、主治、方解。
1.1 组成:薄荷叶不见火,八两(240g)川芎荆芥去梗,各四两(各120g)细辛去芦一两(30g)防风去芦一两半(45g)白芷羌活甘草炙各二两(各60g)
1.2 用法:上为细末。
每服二钱(6g),食后,茶清调下(现代用法:共为细末,每次6g,每日2次,饭后清茶调服;亦可作汤剂,用量按原方比例酌减)。
1.3 功能:疏风止痛
1.4 主治:外感风邪头痛。
偏正头痛,或巅顶作痛,目眩鼻塞,或恶风发热,舌苔薄白,脉浮。
1.5方解:川芎少阳经头痛(两侧、巅顶)
白芷疏风止痛阳明经头痛(前额)
羌活太阳经头痛(后脑连项)
细辛少阴经头痛(脑内连齿)
薄荷、荆芥、防风:疏散风邪。
甘草:调药。
2. 川芎茶调散中几味重要药的说明。
2.1川芎:川芎辛温香窜,为血中气药,上行头目,为治诸经头痛之要药,善于祛风活血而止头痛,长于治少阳、厥阴经头痛(头顶或两侧头痛),故为方中君药。
2.2薄荷、荆芥:辛散上行,以助君药疏风止痛之功,并能清利头目,共为臣药。
其中薄荷用量独重,以其之凉,可制诸风药之温燥,又能兼顾风为阳邪,易于化热化燥之特点。
2.3羌活、白芷:疏风止痛,其中羌活长于治太阳经头痛(后脑连项痛),白芷长于治阳明经头痛(前额及眉棱骨痛),李东垣谓“头痛须用川芎。
如不愈,各加引经药,太阳羌活,阳明白芷” (《本草纲目》卷 14)。
2.4细辛:祛风止痛,善治少阴经头痛(脑痛连齿),并能宣通鼻窍;防风辛散上部风邪。
上述诸药,协助君、臣药以增强疏风止痛之功,共为方中佐药。
2.5甘草:益气和中,调和诸药为使。
3.川芎茶调散的运用。
3.1辨证要点:本方是治疗外感风邪头痛之常用方。
临床应用以头痛,鼻塞,舌苔薄白,脉浮为辨证要点。
3.2加减变化:风为百病之长,外感风邪,多有兼夹。
若属外感风寒头痛,宜减薄荷用量,酌加苏叶、生姜以加强祛风散寒之功;外感风热头痛,加菊花、僵蚕、蔓荆子以疏散风热;外感风湿头痛,加苍术、藁本以散风祛湿;头风头痛,宜重用川芎,并酌加桃仁、红花、全蝎、地龙等以活血祛瘀、搜风通络。
3.3现代运用:本方常用于感冒头痛、偏头痛、血管神经性头痛、慢性鼻炎头痛等属于风邪所致者。
3.4 使用注意:导致头痛的原因很多,有外感与内伤的不同,对于气虚、血虚、或肝肾阴虚、肝阳上亢、肝风内动等引起的头痛,均不宜使用。
4.川芎茶调散近些年的研究实例
4.1 川芎茶调散对帕金森病机制研究:川芎茶调散具有对MPTP引起的DA神经元损伤的保护作用,通过减少黑质中DA神经元的坏死而增加纹状体DA的含量 ,从而对运动障碍起到一定的改善作用 ,而且保护作用似乎高剂量较低剂量更为有效。
这种保护作用的机制可能与川芎茶调散具有较强的抗氧化能力相关。
4.2川芎茶调散与针灸共用:药物针刺艾灸序贯疗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有效率高,易于操作,安全便捷,值得临床推广。
4.3川芎茶调散加减治疗神经性头痛:大量临床资料表明,川芎嗪能抑制血管平滑肌收缩,阻止血小板凝聚,扩张血管,增加脑血流量,改善脑细胞缺血缺氧状态,从而消除头痛发作的生化基础。
川芎茶调散,能促进血液循环,增大大脑供血,能改善微循环,缓解头颈部肌肉疲劳,治疗神经性头痛恰到好处。
本组结果显示,川芎茶调散加减治疗30例神经性头痛痊愈20例,好转8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3.3%,体现了川芎茶调散加减治疗的优越性。
4.4 川芎茶调散治疗偏头痛的研究:现代药理研究显示:川芎嗪易透过血脑屏障 ,改善脑部血液循环 ,尚具有镇静作用;羌活、防风、白芷疏风止痛;白蒺藜、菊花、白芍平肝熄风以潜镇逆乱之气;醋玄胡活血化瘀止痛;蜈蚣通络止痛 ,为必加之药。
正如叶天士所说: “久则邪正混处其间 ,草本不能见效 ,当以蚁虫疏通避邪。
”尤妙在黄芩即可制约诸药之温燥 ,又上清头目 ,清化痰热。
炙甘草缓急止痛 ,调和诸药。
诸药共济 ,故治疗偏头痛能获得满意疗效。
5.川芎茶调散的临床妙用
5.1急性支气管炎:感冒后咽痒咳嗽一症十分常见 ,治疗效果不很理想,特别对于既往有慢性咽炎病史的患者 ,往往咽痒不止 ,咳嗽则不愈。
咽喉为肺卫之通道 ,风邪侵袭则痒。
同为外感风热 ,有偏于风者 ,有偏于热者。
本案偏于风盛 ,选用川芎茶调祛风之剂 ,风去肺安嗽止 ,切中病机 ,疗效满意。
本证辨证要点为:咽痒 ,胸闷 ,脉浮。
5.2便秘:便秘多见于肠道实热少津 ,本案则不同 ,无明显寒热虚实偏向 ,但伴有晨起伤风之症。
《黄帝内经》云“病从外到内者 ,治其外;从外到内而盛于内者 ,先治其外而后调其内”。
喻嘉言提出逆流挽舟治疗痢疾大法 ,借用于本案。
川芎茶调散祛风散邪 ,升举清阳 ,宣通气机 ,外疏通则内畅快 ,故风邪散之 ,便秘也随之缓解。
辨证要点为伴有外感风邪之症。
5.3荨麻疹:小儿为纯阳之体 ,易受风热之邪。
风热侵袭肌肤 ,郁而不达发为瘾疹。
本案川芎茶调散疏散风邪 ,蝉蜕疏表透疹止:痒 ,紫草凉血清热 ,
当归、川芎活血以祛风 ,甘草调和诸药 ,共奏疏风透达止痒之效。
川芎茶调散为祛风平剂 ,对风邪引发诸证疗效堪夸。
风热者 ,重用薄荷 ,热甚加石膏、黄芩;风寒者 ,重用羌活、细辛 ,散寒解表力大增;寒热不显者 ,薄荷12g ,细辛3g ,余药10g ,加清茶做引为宜。
参考文献:
【1】. 川芎茶调散对帕金森病小鼠多巴胺神经元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舒丹; 何金彩; 陈江帆中国中药杂志 2009-10-01
【2】. 针灸结合中药川芎茶调散治疗偏头痛45例临床体会王宗信针灸临床杂志 2008-01-20 【3】.川芎茶调散治疗偏头痛268例临床分析李浩; 王来瑾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08-08-15 期刊
【4】.川芎茶调散加减治疗血管性头痛55例董兆祥中医学报 2009-09-15 期刊
【5】.川芎茶调散加减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疗效观察李明湖北中医学院学报 2009-12-20 期刊【6】.川芎茶调散与牵正散治面瘫疗效比较陈慕远四川中医 2009-01-15 期刊
【7】.刘舫教授应用加减川芎茶调散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临床观察吕本洋山东中医药大学2011-04-20 硕士
【8】.川芎茶调散加减配合针灸治疗偏头痛160例临床观察司凤琴; 董恩荣 .中外医疗 2012-01-21 期刊
【9】.川芎茶调散合止嗽散加减治疗感冒后咳嗽38例临床观察刘陈刚; 邱隆树新中医 2012-09-05 期刊
【10】.桂枝汤合川芎茶调散治疗外感风寒头痛临床观察肖利华; 伏元昌中国中医急症 2010-01-15 期刊
【11】. 川芎茶调散对偏头痛患者血小板功能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袁昌文; 谈友芬辽宁中医杂志2012-02-18 期刊
【12】.川芎茶调散加减治疗脑外伤后综合征52例朱寿鸿; 黄新广西中医药 2009-04-20 期刊【13】.川芎茶调散加减治疗偏头痛32例马骥陕西中医 2012-10-05 期刊
【14】 .川芎茶调散加减治疗三叉神经痛33例石先响光明中医 2011-09-20 期刊
【15】.龙胆泻肝汤合川芎茶调散治疗带状疱疹110例江应政中国中医急症 2010-08-15 期刊【16】.川芎茶调散加减治疗顽固性头痛体会张艳丽河南中医 2011-01-10 期刊
【17】.川芎茶调散加减治疗血管性头痛30例孟陇南中国中医急症 2011-07-15 期刊
【18】.川芎茶调散加减治疗神经血管性头痛65例王强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09-02-08 期刊【19】.川芎茶调散合选奇汤加减治疗偏头痛42例尹全珍; 何成华; 黄鸣柳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09-02-20 期刊
【20】.川芎茶调散加减合针刺艾灸序贯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50例临床疗效观察蒲勤内蒙古中医药2011-08-31 期刊
【21】.川芎茶调散加减治疗偏头痛40例疗效观察魏巍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12-02-15 期刊【22】. 川芎茶调散加减配合针灸治疗偏头痛160例临床观察司凤琴; 董恩荣中外医疗 2012-01-21 期刊
【23】.川芎茶调散(袋泡剂、口服液、颗粒)临床应用解析陈锐中国社区医师 2012-03-25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