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管插管抢救配合

气管插管抢救配合
气管插管抢救配合

气管插管抢救配合

判断病情:以病人的呼吸为重点

接医嘱:行气管插管术

准备物品:(1)喉镜的安装及检查:根据年龄、体形选择合适型号的喉镜(大、中、小、加长)(2)气管导管的准备:选择合适型号的气管导管,一般儿童:3.5~5.0号;

用5ml注射器充气检查导管前端气囊有无漏气。

↓(3)导丝安装:选择合适的导丝套于气管导管内,导丝前端距导管开口约0.5cm,尾端返折,

并将气管导管及导丝一并轻轻弯曲。

(4)准备呼吸囊、听诊器、牙垫、胶布及吸痰用物,电筒、治疗巾、手套。

核对医嘱及评估:(1)再次核对医嘱

↓(2)检查病人口腔情况,有无舌后坠及有无呕吐物及分泌物。

病人体位:去枕仰卧位,肩部略垫高,头后仰。(协助医生完成)

递送喉镜及气管导管:喉镜交医生左手

↓气管导管交医生右手

吸痰配合:医生在插管过程中,根据病情需要及时给予吸痰,配合插管过程顺利完成。

接呼吸囊:判断气管导管位置(医生)

固定:(1)气管内固定:气囊内用5ml注射器充气2~3ml作气管导管内固定。

↓(2)气管外固定:用胶布先固定导管,再将牙垫和导管同时固定。

接呼吸机:无呼吸机的情况下可接带氧呼吸囊辅助呼吸。

病情观察及评估:(1)监测生命体征。

↓(2)通气情况(胸廓是否均匀起伏或腹部胀起)

(3)病人缺氧状况有无改善(血氧饱和度的监测)

记录:及时准确地做好抢救护理记录。

注意事项:1、着装整齐、态度严紧。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2、操作过程与病人保持沟通,做好心理护理,以取得病人的合作。

3、注意观察胶布有无松脱、湿滑,气管导管有无移位,位置有无过深或脱出。

4、保持气道通畅,防止管导的扭曲、折叠。

5、操作过程灵活采取各项应对措施。

气管插管配合流程及评分标准

气管插管护理配合操作流程及考核标准 科室:姓名:成绩:考核人:考核时间: 项目技术标准要求评价标准分值扣分理由得分仪表着装整齐符合要求,佩戴胸卡。着装不整扣3分 5 操作前准备洗手,戴口罩,准备用物:治疗巾、 喉镜、气管插管、简易呼吸器、牙 垫、开口器,气囊压力表、听诊器、 吸痰管、吸痰连接管、引导丝、无 菌手套(1副)、一次性手套、麻 醉面罩。 物品齐全,有序放 置。少一件扣2分物 品摆放不合理扣3 分 8 评估患者评估患者病情、合作程度,呼吸, 意识状态 未评估扣2分 2 操作步骤1、气管插管盘放治疗车上推至床 边,核对(2种以上方法),解释。 未核对或未解释均 扣2分 5 2、体位:去枕仰卧位(头后仰, 肩下垫小枕),开放气道 未打开气道或未头 后仰、肩下未垫软枕 均扣2分 5 3、操作前检查:根据病人体型选 择合适的喉镜、气管导管,并戴手 套(一次性)检查并组装喉镜,检 查气管插管气囊是否漏气、并插入 引导丝,检查引导丝是否突出顶 口。 未检查喉镜扣4 分未检查气囊扣3 分未检查引导丝是 否突出顶口扣3分 10 4、呼吸囊接面罩加压给氧,医生 到达后交由医生给氧,呼吸囊输氧 管接湿化瓶、把氧流量调到最大 (调至8--10升)。 未加压给氧扣5 分氧流量调不准确 扣3 10 5、医生插管前协助吸痰。未协助吸痰扣2 分,吸痰不符合要求 扣8分 10 6、传递喉镜,医生置入喉镜时协 助固定患者头部。 未传递或未协助固 定扣5分 5 7、医生插管时观察生命体征, spo2 未观察扣5分 5

8、医生插上管后接呼吸气囊,医 生用听诊器确定在气管内。 未接呼吸囊扣3分 3 9、将呼吸囊交还医生,向气囊充气5—8ml,测量气囊压力(20-25cmH2O),放入牙垫,牢固固定,摘手套。充气量不符或未测 量气囊压力扣5 分固定架固定不标 准扣5分 15 10、调整呼吸机参数,接呼吸机模 肺或呼吸囊。 未接呼吸囊扣5分 5 11、整理床单位及用物,协助患者取得舒适卧位。未整理或未协助取 得舒适卧位均扣5 分整理不全扣2分 5 12、洗手,记录漏一项扣2分 2 5 评价沟通亲切流畅,操作有计划性,整 体性好。 一项不符扣3分 5 紧急插管指征 ①患者自主呼吸突然停止; ②不能满足机体的通气和氧供的需要而需机械通气者; ③不能自主清除上呼吸道分泌物、胃内容物返流或出血随时有误吸者; ④存在有上呼吸道损伤、狭窄、阻塞、气管食管瘘等影响正常通气者; ⑤急性呼吸衰竭; ⑥中枢性或周围性呼吸衰竭。 注意事项1.如有呼吸困难者,插管前应先 进行人工呼吸、吸氧等,再进 行插管,防止患者缺氧。(插管 前,先吸氧) 2.插管前检查用品是否齐全。导 管应根据患者年龄、性别、身 高、插管途径来选择。(查用物, 选导管) 3.插管时,操作要轻柔、准确、 迅速,以防损伤局部软组织或 缺氧。喉部应暴露充分。(动作 柔,充分露) 4.导管插入深度适当,且固定牢 靠。(适当深,固定牢) 管插入后应立即检查两肺呼吸音是否对称,防止肺不张出现。

气管插管意外拔管应急处置预案

气管插管意外拔管应急预案 1、当病人意外拔出呼吸机管路时,严密观察病情及生命体征,通知值班医生,当病人需再次插管时,护士应立即电话通知麻醉科医生,并告知病人的年龄、体重。 2 、备好简易呼吸器及加压吸氧的面罩、吸引器、吸痰管。备好呼吸机,并设定好呼吸机参数。 3、根据心电监测及血气指标,除颤仪备床旁备用。 4、根据医嘱给病人肌松剂、镇静剂。 5、医生给病人加压吸氧时,为防止病人胃肠胀气,要轻轻按压病人胃部,但进食后的病人应先插胃管抽吸胃液,排空胃内容物及气体,防止病人呕吐或误吸。 6、麻醉医生插管时,注意监测病人的生命体征,以便及时发现异常,及时处理抢救病人。 7、插管后,确定插管位置,固定好气管插管,连接呼吸机,复查动脉血气。详细记录抢救经过。 气管切开使用呼吸机患者意外脱管应急预案及程序 1、立即用血管钳撑开气管切口处,同时通知医师,根据患者情况进行处理。 2、当患者气管切开时间超过一周窦道形成时,更换套管重新置入,连接呼吸机,氧流量调节至100%,然后根据病情再调整。 3、如切开时间在一周以内,立即进行气管插管,连接呼吸机,通知麻醉医师进行重新置管。 4、其他医护人员应迅速准备好抢救药品和物品,如患者出现心跳骤停时立即给予心脏按压。 5、查动脉血气,根据结果调整呼吸机参数。 6、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及神志,瞳孔,血氧饱和度的变化及时通知医生进行处理。 7、病情稳定后,专人护理,应补记抢救记录。 8、患者意外脱管,重在预防,护理人员应注意: (1)对于颈部短粗的患者,应使用加长型气管套管,并牢固固定。(2)对于烦躁不安的患者,给予必要的肢体约束,或根据医嘱给予镇静药物。 (3)为患者实施各种治疗(如翻身,拍背,吸痰等)时应专人固定

急诊气管插管操作指南(成人)

1.戴手套口罩帽子; 2.确认现场环境安全,记录抢救时间(看手表汇报“现在是北京时间X点X分”); 3.拍双肩双耳喊“先生你怎么了”,汇报“患者无反应”; 4.摸颈动脉同时看胸廓起伏,数“1001”到“1008”,汇报“患者有脉搏,无呼吸,立即行气管插管”; 5.站到患者头侧检查患者口腔内无异物、有分泌物,先进行吸痰:确认“吸痰包包装完整、有效期内”后打开吸痰包,右手戴上包内的手套并送管入口内,左手堵住负压端的侧口,螺旋形上升吸痰管吸15秒,出管,缠绕在右手上连同手套一同脱下来,仍至污染区; 6.开放气道(嗅花位),面罩去氮给氧(E-C手法),交予助手持续通气2min,一次数“1001”,两次之间相隔6s,间隔不通气时要拿开面罩; 7.助手通气同时操作者准备气管导管:确认“气管导管包装完整、有效期内”后开包(男性患者选择7.5-8.5的气管导管)→检查充气套囊是否漏气(蓝色那个气囊打15-20ml气进去后不瘪下去则为不漏气,打气时注射器一定要顶住套囊内黄色的气门芯)并汇报“充气套囊气密性良好”,检查气密性完毕后抽空气体,注射器内预留10ml气体→确认“导丝包装完整、有效期内”后开包并插入导丝→将套管与患者气道外观对比并塑形→棉签涂上石蜡油后按照上、下、左、右、尖端的顺序依次润滑气管导管,置于一旁备用; 8.选择中号喉镜镜片并与患者口角到耳垂的气道部分外观对比(确认距离适当),注意切勿用手触摸镜片前端→组装喉镜对着手掌心检查并汇报“光源聚光良好”→关闭灯光(在铺巾上磕一下磕松即可)备用; 9.准备牙垫、胶布(一长一短共两条,以操作台为度量衡),听诊器戴好; 10.右手拇指与示指掰开患者右侧口角,左手持喉镜自右侧口角插入口腔,将舌头向左侧推开,喉镜镜片自舌面缓缓向下滑入舌与会厌之间; 11.喉镜手柄向上向前提,充分暴露声门,必要时请求助手帮忙抬高患者头部呈过伸位,注意喉镜与上门齿要有一定距离(不能有撬动门齿的声音)、且进入深度不得过深; 12.右手持气管套管插入,过声门即让助手拔掉导丝;注意不要误插入食管,否则气囊通气时仅表现为胃部扩张胀气; 13.继续将导管向下送,直至到门齿距离达22-24cm;(这个时候不要急着撤掉喉镜!!!) 14.左手固定插管和喉镜(插管靠在喉镜柄的小槽内?),右手放置牙垫(先打横进口再转成竖向,塞入口内紧贴牙齿和牙龈,不能在口外贴着嘴唇)→撤掉喉镜,手始终要固定好插管防止滑脱,未打气固定好导管前手千万不能松开!!!; 15.助手将患者头轻柔复位; 16.助手自充气套囊打入10ml气体以固定气管导管; 17.助手按压气囊通气,同时操作者戴好听诊器确认导管位置正确(先听胃泡区、再弓字形听双肺四个点,汇报“未闻及胃泡区气过水音,双肺呼吸音对称,插管成功,准备固定”); 18.胶布固定(长胶布自患者左侧口角旁开始贴,第一圈只绕气管导管,第二圈只绕牙垫和充气套囊管;短胶布将气管导管、牙垫、充气套囊管三者一同缠绕两圈再贴至对侧;长短两条胶布贴成相互交叉的形状)。

气管插管术的操作步骤

气管插管术的操作步骤 1、病人仰卧、去枕、头后仰、解领扣。 2、操作者立于病人头顶侧,左手拇指推下唇及下颌牙龈,使口腔张开,右手握喉钳的 镜柄,将钳片从口腔右侧伸入、渐进、渐移向中线,把舌体推向左侧,暴露悬臃垂。 3、镜片沿舌根再深入,同时提起镜柄,暴露会厌的上缘,镜片顶端伸至会厌,将其挑 起暴露声门。 4、改用左手握镜柄,固定镜片位置,右手持气管导管,由口腔右侧伸入,导管斜面开口对准声门,当斜面开口已进入声门时,技出管芯,稍向左或右转向,把导管推入气管达一定深度,成人一般推进到声门下3-4cm,小儿酌减,切忌过深,插管深度即门齿至管端深 度,约需长至耳垂,再加2cm为准。 5、放入牙垫,退出喉钳,试听二肺呼吸音,以确定导管是否已插入气管,调好导管位 置,以胶膏将导管及牙垫一起固定于病人的面颊旁。 6、向气管导管套囊中注入适量空气(3-5ml),使导管与气管壁密闭,插管完毕,即 接上呼吸器街加压人工呼吸。 气管插管术的注意事项 1、行气管插管前要充分给氧,以防插管时突然呼吸停止,加重缺氧。 2、使用喉钳用力不能太猛,插入不能太深,否则会厌顶端可损伤会厌及声带,导致喉 头水肿及并发生。 3、插入导管粗细合适,过细使呼吸道阻力增加,尤其是呼气阻力增加,致使氧气蓄积 过多。 4、经常注意导管和牙垫的固定,随时吸尽口腔分泌物,防止导管滑脱。 5、气管内插管时间不宜过长,以免因气囊压迫气管而发生并发症,不超过48-72h,如 需继续使用呼吸器者,应行气管切开。 6、插管用具使用完毕,喉钳的钳片、牙垫、管芯,应先用肥皂水刷洗,清水冲净,然 后浸

气管插管术 【学习目的】 1.掌握气管插管的适应证及禁忌证; 2.掌握气管插管术的操作步骤; 3.熟悉气管插管术前准备及注意事项; 4.了解气管插管的意外、并发症及其防治。 【适应证】 血症,或其他原因需要较长期机械通气,1.因严重低氧血症和(或)高CO 2 而又不考虑进行气管切开的患者。 2.不能自行清除上呼吸道分泌物、胃内反流物和出血,随时有误吸危险者。 3.下呼吸道分泌物过多或出血需要反复吸引者。 4.上呼吸道损伤、狭窄、阻塞、气管食管瘘等影响正常通气者。 5.因诊断和治疗需要,在短时间内要反复插入支气管镜者,为了减少患者的痛苦和操作方便,也可以事先行气管插管。 6.患者自主呼吸突然停止,紧急建立人工气道行机械通气者。 7.外科手术和麻醉,如需要长时间麻醉的手术、低温麻醉及控制性低血压手术,部分口腔内手术预防血性分泌物阻塞气道、特殊手术的体位等。

院前紧急气管插管的急救护理体会

院前紧急气管插管的急救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院前急救气管插管的护理经验与配合,以提高整体急救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92例院前气管插管抢救危重患者的资料。结果92例紧急气管插管中,全部采用经口插管,其中70例为一次插管成功,占76%,插管时间均<2min。另外22例为2~4次插管成功,插管时间2~10min。还有3例因为现场环境或生理解剖变异插管未成功,未列入本组资料中。插管成功后连接简易呼吸气囊或呼吸机辅助呼吸,同时配合其他抢救措施。除了9例现场行心肺复苏、除颤等抢救措施后无效外,其余患者均安全转运至医院。结论院前急救人员熟练掌握气管插管基本步骤,彼此之间默契配合,最大限度地降低伤残率和病死率、提高院前急救成功率。 标签:院前急救;气管插管 院前急救作为急诊医学体系的首要环节,其服务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着患者的后续治疗效果和公众对医院的整体评价。保持呼吸道通畅是院前急救护理中最基础、最重要的护理措施。而气管插管是院前急救中抢救呼吸功能障碍患者、建立有效通气的方法,也是危急重患者抢救成功的关键点[1]。可为危重患者提供安全的呼吸通道,便于清除气道分泌物和异物,防止误吸。要使患者得到及时、安全转运、最好的办法就是尽可能在院前建立有效的人工气道,进行气管插管。这就要求院前急救人员必须熟练掌握气管插管技术。我科自2010年以来,院前急救中紧急气管插管92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急救中紧急气管插管患者92例,其中男56例,女36例;年龄18~88岁,平均56岁;心肺复苏32例,呼吸衰竭28例,脑出血13例,急性重度中毒9例,重度颅脑损伤7例,其他原因有3例。 1.2紧急气管插管的适应症①心肺复苏的患者;②各种原因引起的呼吸衰竭;③误吸及窒息的患者;④药物中毒影响呼吸者。 1.3病情评估首先应行气管插管前病情评估:①对患者的整体病情进行评估,生命体征评估,询问病史。②对患者的呼吸状况,气道状况进行评估,有无困难气道的可能性。③评估患者有无义齿,牙齿有无松动、脱落。④患者张口程度、颈部活动情况。有家属或意识清醒的患者,要告知气管插管必要性及并发症,以及有可能出现的风险等,征得患者或家属的同意,医患双方签字为证。 1.4用物准备同时另一助手进行气管插管的物品准备:选择合适的气管导管、气管导芯、咽喉镜、牙垫、喷雾器、10ml空针、负压吸引装置、简易呼吸气囊、听诊器、胶布。 1.5方法在准备气管插管时要行口对口人工呼吸或呼吸气囊辅助呼吸。患者

品管圈在提高院前急救气管插管成功率中的应用

品管圈在提高院前急救气管插管成功率中的应用 摘要: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提高院前急救气管插管成功率中的应用。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1月~5月院前急救120例品管圈实施前患者为对照组,选取2015年6月~10 月院前急救120例品管圈实施后患者为观察组,分别对两个阶段中,院前急救时气管插管成功率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气管插管成功率为93.3%、对照组为85%,观察组的插管成 功率明显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品管圈活动在提高院前急救气管插管成功率方面取得较好的 效果。 关键词:品管圈;气管插管;院前急救 气管插管是最有效,最安全的人工气道。可以有效解除呼吸道梗阻,进行辅助或机械通气,及时改善通气,还能避免误吸。所以气管插管术在院前急救抢救工作中十分重要。品管圈(quality control circle,QCC)是指由同一工作现场、工作性质相似的基层人员自动自发地进行品质管理活动所 组成的小组。这些小组作为全面质量管理环节中的一环,在自我启发、相互启发的原则下,活用各种统计工具,以全员参加的方式不断进行维护和改善自己工作现场的活动[1]。目前在医疗领域内,品管圈的开展已取得了较为肯定的效果[2]。

本组研究中将品管圈应用于院前急救管理中,比较品管圈实施后对气管插管的成功率影响,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我院2015年1月~5月院前急救120例品管圈实施前患者为对照组,其中男79例,女41例,年龄16~75岁、平均(48.3±10.6)岁;呼吸衰竭40例,心脑血管意外30例,交通事故伤38例,高处坠落伤10例,其他2例。选取2015年6月~10月院前急救120例品管圈实施后患者为观察组,其中男78例,女42例,年龄17~78岁、平均(46.4±1 2.7)岁;呼吸衰竭39例,心脑血管意外32例,交通事故伤41例,高处坠落伤7例,其他1例。两组患者年龄及性别等一般资料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对照组作常规气管插管管理方法,院前急救时,对需要进行插管的患者行气管插管,急救人员根据自身操作能力、经验情况及传统设备进行操作,并自行记录从发现患者到成功插管所需时间。待急救任务结束返回医院后,由出诊急救人员自行评估是否在4 min内成功实施[3]。并将插管成功率情况进行统计。观察组实施品管圈管理: 1.2.1成立品管圈建立品管圈,采取民主选举方式,投票选出圈徽、圈名,确定每周会议时间及会议内容。圈员为11人,选出一位圈员为圈长,科室主任作为辅导员,由圈长作

气管插管术教案

解放军第205 医院 教案 科室:麻醉科 学科:麻醉学 授课题目:气管插管术 授课对象:住院医生、进修生、实习生 授课时间:年月日时年月日时止授课教师:李景锋 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气管插管操作方法的掌握 难点:1. 气管插管前评估 2. 气管插管术的操作 教学方法:讲授法,直观教学法,讨论式教学法 教学手段:幻灯、教具 使用的教材及参考资料: (1)第四版实用临床麻醉学(盛卓人,王俊科主编) (2)麻省总医院临床麻醉手册 (3)麻醉科工作手册

气管插管术 授课内容:1、定义2、插管前准备3、气管内插管操作方法4、气管内插管并发症 气管内插管(Thacheal intubation)是通过口腔或鼻孔经喉把特制的气管导管插入气管内。气管插管术是麻醉医师及急救时必须掌握的临床重要技能。 第一节插管前准备及麻醉。主要包括病史、一般检查、头颈活动度、口齿情况、鼻腔、口咽腔检查及辅助检查。概括为患者需不需要插管,怎么插管及管子好不好插。为下一步插管做准备。 先评估患者能不能顺利插管,包括以下几项指标: 1、头颈活动度,也就是头后仰程度。还有甲頦间距也可以判定头颈活动情况。如大于6.5厘米,插管会比较顺利。 2、再看口齿情况:3-3-2法则:正常人张口度为3横指,正常成人最大张口时,上下门齿间距应为3.5-4.5cm,如果小于2.5cm(2横指),常妨碍喉镜置入。有活动义齿,在麻醉前应摘下,以防止误入气道和食管。最大张口时上下门齿间的距离正常 3.5~4.5 cm 平均 4.0 cm Ⅰ度 2.5~3.0 cm Ⅱ度 1.2~2.0 cm Ⅲ度< 1.0 cm 简单的说,评估插管是否会顺利,主要包括两方面,即头后仰程度及张口度。 还有更专业的评估方法:如Mallampati 气道分级,也就是患者尽量张口,看到的解剖部位越多,插管会越顺利。喉镜暴露分级,也是同样道理。二者具有相关性,大体结果相同。 为保证插管顺利,还可做一些更专业的检查,针对性较强。如鼻咽腔情况、气管检查、CT检查,这些检查视情而定。其实插管没这么复杂。这些检查只是针对术前估计插管困难患者。 插管用具及准备:喉镜1个(拆开放置)、负压吸引器、气管导管(含管芯)1套、呼吸气囊1个、开口器、吸痰管1根、听诊器1个、治疗盘1个(竖放)、石蜡油1瓶、胶布1卷、纱布2块、一次性注射器10ml一支、牙垫1个、污物缸1个。 首先熟悉气管导管:型号两种标号: 导管内径(ID)标号,每号相差0.5mm 法制(F)标号,F号 = 导管外径(OD) × 3.14 两种标号间的换算: F号 = ID号×4+2

紧急气管插管在急救中的应用

紧急气管插管在急救中的应用 【摘要】目的回顾分析紧急气管插管的技术特点及在临床急救中应用的经验,以提高急救水平及抢救的成功率。方法回顾分析番禺区榄核医院在2003-2007年需要作紧急气管插管抢救危重病60例的临床资料,对其完成插管所需时间、次数、抢救成功率、死亡率及气管插管的并发症等进行分析。结果对适应插管患者越早插管成功率越高,插管所需时间越短成功率越高。结论临床医务人员熟练掌握并及时施行经口气管插管能有效提高抢救成功率。 【关键词】紧急气管插管;急救;应用 【Abstract】 Objective The technical characteristic and application experience in clinical emergency of orotracheal intubation were analyzed retrospectively so as to improve the rescue level and success rate of an emergency.Methods The clinical materials of 60 cases with critical disease in our hospital who were in need of the emergency orotracheal intubation from 2003 to 2007,included the required time of completing the orotracheal intubation,total times,success rate of rescue,its complications,etc.were analyzed retrospectively.Results For the patients who were adjusted to the orotracheal intubation,the earlier orotracheal intubation with shorter time gave rise to higher success rate.Conclusion

气管插管大全

一讲义:? 适应证: 适用于心跳呼吸骤停、以及呼吸衰竭、呼吸肌麻痹等需要机械通气、急 2.左手持喉镜,右手将患者上、下齿分开,将喉镜叶片沿口腔右颊侧置入,将舌体推向左侧,即可见到悬雍垂。再继续进入,即可见到会厌,把喉镜向上提起,不得以牙齿当支点,并挑起会厌,充分暴露声门。

3.右手持气管导管,对准声门,插入3~5cm(气囊越过声门即可)。如有管芯,立即拨出,向导管气囊内注入空气5~7m1。(大概估算导管刻度距离门齿距离男 23cm 女 21cm 少儿年龄/2 +12 cm;检查导管是否在适当位置:压迫肺脏导管口有气流;能呼吸的导管内壁有气雾;用听诊器肺部听诊,双侧闻及呼吸音;血氧饱和度升高)。 4.连接筒易呼吸器,挤压呼吸器气囊,并双肺听诊,如有呼吸音,立即退出喉镜,放入牙垫,用胶布将气管导管与牙垫固定。亦可连接呼吸机及氧气。

注意事项: 1.气管导管插入过探,易进入右侧支气管,而造成左侧肺不张,左侧呼 /kg 以 5.心肺脑复苏术中通过气管内给药方法应将肾上腺素、阿托品等药物稀释至10m1,用导尿管或一次性输液器塑料管连接注射器,将其远端通过气管导管送至气管分叉处(体表投影即胸骨角处)注入,然后加压呼吸,以促使药物在肺内扩散、吸收。

并发症: 1.早期并发症 因直接喉镜使用不当,导致口、舌、咽、喉部损伤、牙齿破损、松动或脱落。气管插管过深,插入一侧支气管或食管,甚至因暴力导致食管穿孔。 (一)开胸手术或应用肌松药后需行人工通气者。 (二)需全麻的饱胃或急性肠梗阻病人。 (三)头颈部全麻手术,插管后使麻醉操作作远离手术野,尤其是口鼻及颅底骨折手术,可防止血液误吸。

急诊内科危重患者气管插管的时机与方法

急诊内科危重患者气管插管的时机与方法 发表时间:2019-05-06T17:11:44.107Z 来源:《医师在线(学术版)》2019年第05期作者: 1.陈丽丽2.刘丽娟3.肖发怀4.徐广枫5.赵林兴6.曲城圆 [导读] 急诊内科危重病患者中,采用气管插管治疗之后。正确的插管时机,科学的插管方式能够有效提高插管治疗的安全性。鸡西市人民医院 158100 【摘要】目的:为了研究急诊内科危重患者气管插管的方法,以及插管的时机。方法:选取2017年2月到2018年2月间我院收治的9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并且根据患者患病的实际情况,将患者随机分为三组,第一组患者时入院之后抢救没有效果的患者13例,第二组患者是入院之后临床抢救之后,出现死亡现象的18例患者,第三组是入院抢救有效的患者共65例。结果:在我院96例患者之中,心血管疾病患者占21例、脑血管患者27例、呼吸系统疾病患者23例、昏迷患者17例,其他患者8例。在三组患者中,第一组患者,循环功能障碍,抢救时间主要控制在360min—180min,第二组患者中,有1例患者吸毒致死、还有1例患者出现冠心病猝死、2例患者为一氧化碳中毒症状,剩余患者出现死亡的原因尚不明确,第三组患者经过抢救之后,心脏功能复苏的患者有5例,其余患者全部都在接受ICU治疗。在96例患者之中,有31例患者在抢救之后出现死亡,患者的死亡率为32.3%,剩余65例患者全部抢救成功。结论:急诊内科危重病患者中,采用气管插管治疗之后。正确的插管时机,科学的插管方式能够有效提高插管治疗的安全性。 【关键词】急诊内科;气管插管;时机;方法 急诊内科接待的患者中,有很多需要进行心肺复苏,生命状态垂危的患者,在对这些患者进行抢救时,患者可以采用气管插管的方式进行抢救,但是要选择正确的插管时机和插管方式,以便有效提升急诊患者的抢救成功的概率。本文选取2017年2月到2018年2月我院的96例急诊内科危重患者进行分析,对急诊内科危重病人的插管时机,以及选择的插管方法进行研究,以下为研究总结。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对我院2017年2月到2018年2月的96例危重病患者的气管插管方法和时间进行研究,其中女性41例,男性55例,患者的年龄在17岁到68岁之间,患者的平均年龄在45岁左右,在选择患者气管插管方法和时机时,要根据患者入院的具体情况,选择科学、合理的气管插管方法,并根据患者的抢救情况,将患者分为三组。第一组患者为入院之后,采用气管插管措施抢救之后,临床表现没有效果的患者;第二组患者为在进行入院抢救之后13例,临床表现出现死亡的患者18例;第三组患者为入院之后,采用气管插管方法进行治疗之后,治疗效果非常显著的患者65例。 1.2一般方法 急诊内科危重患者在进行抢救时,第二组患者采用的气管插管方式为口进式,这种气管插管方式要求医护人员必须要一次完成,并且插管完成之后,还需要用呼吸机辅助患者进行呼吸,根据患者气管插管之后的具体情况,还要适当的辅以人工心脏按压措施。另外急诊内科医护人员还要对患者进行除颤处理,经气管或者静脉滴注给药?第二组患者中,有10例患者经口实施气管插管,其中有1例患者因牙关紧闭,加大了插管难度,通过静脉注射给药,将其痰液清除,还有3例患者实施鼻盲探气管插管,第三组患者中,有42例患者实施鼻盲探气管插管,不过2例患者插管难度较大,经3次插管后,未获取成功,还有13例患者经口气管插管。 2结果 2.1患者基本资料 从研究中发现,在96例患者中,脑血管患者27例、心血管疾病患者21例、昏迷患者17例、呼吸系统疾病患者23例、其他患者8例。 2.2患者的气管插管抢救情况 第一组:患者共18例,无详细心跳停止时间记录,1例患者为冠心病猝死,2例患者为一氧化碳中毒,1例患者吸毒致死,其他患者死因不明,采取插管抢救操作后,患者均未出现心跳恢复迹象。 第二组:严格控制患者呼吸,对呼吸机进行检测,观察其病情变化,不过患者循环功能欠佳,抢救时间在180min至360min内。 第三组:实施气管插管后,给予辅助通气,供氧浓度在60%至100%间,经抢救后,有5例患者在停止心跳后成功恢复,患者于急诊室内观察后,若无异常则可出院,其他患者均接受ICU治疗。 在本次研究的96例患者中,共有31例患者死亡,死亡率为32.3%,其余患者均抢救成功。 3讨论 急诊内科的患者病情都非常危机,很多患者都是危重患者,如果患者抢救不及时的话,那么就非常有可能会出现生命危险。在对危重病患者进行抢救时,医生经常会采用气管插管措施进行抢救,气管插管能够有效提升患者抢救的成功率,保障患者抢救过程中,气道始终处于畅通的状态。因此,为了保障进气管插管措施的效果,医生必须要掌握气管插管措施的技巧,以缩短气管插管操作的时间,保证气管插管措施的有效性。 急诊内科的医护人员在抢救危重患者时,要把握好插管的时机,如果患者在抢救过程中出现了呼吸衰竭的情况,那么就要充分考虑到患者在抢救时,非常有可能会出现心脏骤停的情况。在本次研究过程中,第二组患者,在入院时患者就已经死亡,并且患者心脏停止时间,以及患者呼吸停止的时间无法确定,针对这种情况医护人员必须要及时采取气管插管措施予以抢救,但是,患者在抢救过程中心跳和呼吸并没有出现恢复的情况,这一问题出现的原因主要是因为急诊医护人员插管时机掌握不当导致的。因此,在急诊内科危重病患者抢救过程中,气管插管时间把握是非常重要的环节,通过上述研究,可以知道及时插管能够有效提高危重患者的存活率。 急诊内科医护人员在抢救患者时,要把握好气管插管的时机,采用科学的方法气管插管方法抢救患者,如果患者出现呼吸骤停或者心跳骤停的情况,患者在抢救过程中没有出现反射情况,患者的肌肉会出现松弛的情况,一旦出现这种情况,就要及时采用气管插管措施对患者进行抢救,并且要保证能在短时间内完成气管插管动作,以保障气管插管治疗的有效性,在气管插管过程中,急诊内科医护人员不需要对患者进行麻醉,但是却要保证气管插管操作过程中,患者的声门充分暴露在空气中,以保障气管插管动作顺利完成。

气管插管术配合

气管插管术配合 一、目的和适应证 (一)目的 1、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吸出气管内痰液或血液,防治患者缺氧和二氧化碳积蓄。 2、进行有效的人工或机械通气。 (二)适应证 1、全身麻醉、手术的病人 2、危重病人的抢救: (1)呼吸衰竭者:在一般氧治疗情况下,如PaO2仍低于8kPa(60mmHg),亦即呼吸指数(RI=PA-a)O2/PaO2)仍超过2时(正常在0.3以下),必须插管。 (2)心肺复苏:不影响心脏复苏情况下,插管愈早愈好。(3)误吸患者:插管吸引,必要时作肺冲洗术。 (4)药物中毒。 (5)新生儿严重窒息。 二、插管前的准备 1、估计插管的难易程度,决定插管的途径和方法。 2、检查呼吸机和供氧条件。 3、插管用具、药物的准备: (1)喉镜:注意镜片大小,电源接触及亮度。 (2)气管导管及管芯:选择管径合适的导管并检查气囊有无漏

气,并备用比选用导管大及小一号的导管各一根。 (3)喷雾器:应注明麻药名称和浓度。 (4)口垫、注射器、胶布、吸痰盐水及吸痰管、听诊器、简易呼吸器。 (5)镇静、肌松剂。 4、检查吸引器、吸引导管、吸液瓶,注间吸力是否够大。 5、评估病人病情,给予充分氧疗,密切观察病人生命体征的变化。 6、将床头挡撤下,病人仰卧,头上抬,使口、咽部和气管成一直线以便直视插管。 三、插管中配合 1、遵嘱给予镇静剂或肌松剂。 2、插管中密切观察病人意识、HR、BP、R、O2SAT变化。 3、备好吸痰用具,随时配合麻师吸引口咽部分泌物。 4、插管完成后,要确认导管已入气管内再牢固固定。确认方法有: (1)插管观察导管是否有气体随呼吸进出,无呼吸者用简易人工呼吸器压入气体,观察胸廓起伏情况,或者用听诊器听双肺呼吸音有无对称,以确定导管已在气管内。 (2)如用透明塑料导管时,吸气时管壁清亮,呼气时可见明显的“白雾”(混有水蒸汽之故)样变化 (3)如有怀疑,宁可拔出后再插,以免发生意外。

紧急气管插管在急救中的应用

胱结石,反复尿路感染和血尿,进一步导致膀胱输尿管反流,肾功能受损,最终发展为尿毒症等,有的患者因严重的继发症状,严重影响其生活质量而选择手术时,部分患者已经错过最佳的手术时机,发生不可逆的膀胱功能损害和肾功能不全。313 BPH临床进展的危险因素 BPH是一个缓慢进展的疾病。前面提到的下尿路症状逐渐加重、膀胱剩余尿增多、急性尿 留,梗阻症状明显,前列腺体积,年龄,体质量、以及PS A 等均是BPH临床进展的危险因素,PS A和前列腺体积还可作为急性尿 留和手术的预测指标[4]。>50岁的男性在其余生中,因BPH需要手术的概率为20%~25%。吴阶平在1980年就强调:不是所有的BPH患者都需要手术,更不是手术越早越好[1]。BPH是导致老年男性下尿路症状主要原因之一。在BPH的最近的病因学的研究中[5],除了比较公认的雄激素和某些生长因子之间的相互作用,改变了细胞增殖和凋亡之间平衡从而导致了BPH发生。还发现代谢性疾病如: 2型糖尿病患者的前列腺体积要比正常人增大较快。而代谢性疾病均有血胰岛素水平升高,前列腺体积的增大与胰岛素水平呈正相关,认为高胰岛素水平是BPH的一个高危因素;此外免疫因素和环境因素亦可能是前列腺增生发生的重要原因。细菌等各种病原微生物性前列腺炎和尿液中的化学性物质所致的“化学性前列腺炎”的炎性免疫反应,炎性细胞的广泛浸润于前列腺组织使局部生长因子水平增高,细胞增殖,引起BPH发生。本组病例在中、青年(<40岁组)有(382/28 387例)113%的患病率,估计与前列腺炎有关。在环境因素中饮食因素更为重要。另外缺氧导致细胞增殖和局部血管增生,以及细胞衰老也可能是BPH发生的重要机制之一。 314 BPH的健康管理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人口老龄化现象日益突出,BPH成为困扰老年男性的常见多发病之一。结合BPH的病因、发病的危险因素等特点,有针对性的 ,从中青年时期,乃至青少年时期就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比如:坚持有氧运动锻炼,延缓组织器官衰老;改变久坐不起的工作习惯;多食蔬菜、水果、豆类和稻麦之类的食品,这类食品含有抑制前列腺生长的物质[4];另外多饮茶水,尤其绿茶含有5α2还原酶等多种酶的抑制剂均对前列腺增生起抑制作用;适当控制动物蛋白的摄入,避免暴饮暴食、过量摄入高调味品等刺激性食物,均有益于延缓BPH的发生和发展[2]。至于吸烟、饮酒、肥胖等对前列腺的影响目前还有争议。而且顾方六等[3]在1999年对北京城乡BPH的发病率的调查中发现乡村比城市的发病率低也与饮食和活动量有关[3]。此外,鉴于前列腺炎发病的普遍性和与BPH的密切关系,早期有效地治疗前列腺炎,对减少BPH 的发生和减缓BPH的进展,将产生积极意义[5]。有的老年人对BPH所引起的下尿路症状存在认识上的误区,认为是年老衰退的自然结果,未给予重视和及时就医。因此,应该对中、老年男性群体进行健康教育和咨询,定期进行健康体检和监测,及时减轻或解除患者的下尿路症状,以提高患者晚年的生活质量。 参 考 文 献 [1] 彭轼平.良性前列腺增生概念//吴阶平.吴阶平泌尿外科学(下 卷).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112721139. [2] 何梓铭.良性前列腺增生的诊断//吴阶平.吴阶平泌尿外科学 (下卷).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114321150. [3] 顾方六.良性前列腺增生的流行病学//顾方六.现代前列腺病 学.人民军医出版社,2002:3211. [4] 陈山,薛志刚,王伟.良性前列腺增生临床进展的相关危险因素 分析.中华泌尿外科杂志,2008,29(4):2862287. [5] 贺大林.前列腺增生的病因学研究进展.临床外科杂志,2005, 13(2):72274. 紧急气管插管在急救中的应用 王炳南 【摘要】 目的 回顾分析紧急气管插管的技术特点及在临床急救中应用的经验,以提高急救水平及抢救的成功率。方法 回顾分析番禺区榄核医院在200322007年需要作紧急气管插管抢救危重病60例的临床资料,对其完成插管所需时间、次数、抢救成功率、死亡率及气管插管的并发症等进行分析。结果 对适应插管患者越早插管成功率越高,插管所需时间越短成功率越高。结论 临床医务人员熟练掌握并及时施行经口气管插管能有效提高抢救成功率。 【关键词】 紧急气管插管;急救;应用 Appli ca ti on of orotrachea l i n tuba ti on i n e m ergency WAN G B ing2nan.L anhe Hospital of Fanyu D istrict, Guangzhou C ity,Guangdong511480,China 【Abstract】 O bjecti ve The technical characteristic and app licati on experience in clinical e mergency of or otracheal intubati on were analyzed retr os pectively s o as t o i m p r ove the rescue level and success rate of an e2 mergency.M ethods The clinical materials of60cases with critical disease in our hos p ital who were in need of the e mergency or otracheal intubati on fr om2003t o2007,included the required ti m e of comp leting the or otracheal intubati on,t otal ti m es,success rate of rescue,its comp licati ons,etc.were analyzed retr os pectively.Results For the patients who were adjusted t o the or otracheal intubati on,the earlier or otracheal intubati on with shorter ti m e gave rise t o higher success rate.Conclusi on The p r oficiency of the medical staff in clinic and the ti m ely per2 for m ing of the oral or otracheal intubati on can increase the success rate of rescue significantly. 【Key words】 Emergency or otracheal intubati on;Emergency;App licati on 作者单位:511480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榄核医院

紧急气管插管术配合及护理

紧急气管插管术配合及护理 在急诊危重病人的救治中,当病人呼吸心搏骤停、呼吸衰竭、呼吸抑制和窒息等危急状况时,需要紧急气管插管,迅速建立人工气道,以利于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吸痰或连接呼吸机辅助呼吸,为病人赢得抢救和治疗时间。医生行气管插管术,护士熟练掌握气管插管操作程序,积极准确的配合,能有效缩短插管时间,减少术中、术后并发症。 气管插管方式:均应用咽喉镜经口明视下气管插管。 一、用物准备 喉镜治疗盘:大小型号的咽喉镜一套(灯光明亮),气管导管内芯1根或2根,牙垫1个或2个(用5 mL注射器去掉乳头部分代替);各种型号的一次性气管插管导管各5根,一次性5 mL注射器数个,一次性无菌硅胶吸痰管数根,一次性无菌手套2副,一次性口罩、帽子,胶布一卷,听诊器1个,开口器1个,无菌容器和生理盐水(吸痰用),简易呼吸器2套,大小面罩各2个,呼吸机备于床旁,吸痰、吸氧装置完好备用。注意:一次性用物要固定放置,检查有效期,使用后及时补充。 二、气管插管前的准备 (一) 体位准备 取下床头板,病人取仰卧位,头部尽量靠近床头,如有活动义齿应取下,检查牙齿有无松动,注意保护,清除口鼻腔、咽喉部分泌物。将病人头向后仰,使口、咽、喉三轴线尽量重叠,插管径路接近为一条直线,如喉头暴露仍不好,可在病人肩背部或颈部垫一小枕,使头尽量后仰。疑存在颈髓损伤病人,需两人配合,1人插管,1人保持持续的线性牵引。

(二) 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选择型号适宜的喉镜及气管导管 认真检查咽喉镜及灯泡的亮度和导管气囊有无漏气。插入导管芯备用,长度以插入导管后其远端距离导管开口0.5 cm为宜,严禁导管芯的前端露出气管导管的斜口端,否则可引起咽喉、气管损伤,并利用管芯将导管前端保持一定的弯度,有利于导管进入声门。 (三)向清醒病人及家属、昏迷、危重病人家属做好解释工作,并交代病情详细说明气管插管是一项非常有效的抢救措施,但在插管过程中可能出现不适感和意外情况,做好心理护理,减少病人及家属的紧张、恐惧心理,使其积极配合抢救。 三、气管插管过程中的医护配合 医生用右手食指推开病人下唇,拇指推开上唇,使口张开,左手持喉镜,从病人右侧口角插入至咽喉部时,护士立即将准备好的吸痰管与吸引器连接好,传递给医生,及时吸出咽喉部的痰液、分泌物、血液等,保持呼吸道通畅,便于插管的顺利进行。如遇到比较胖、脖子粗、短,声门不易显露的病人,护士可以用手指按压病人的喉结节以帮助声门显露。待喉镜暴露声门时,护士传递带管芯的气管导管,医生用右手将气管导管前端对准声门,轻柔地随导管沿弧形弯度经声门插入气管内,过声门1 cm后,护士协助将管芯拔出,否则易造成气管损伤。医生将导管继续旋转深入气管,成人3 cm~4 cm,小儿2 cm为宜,过浅易致导管滑出,过深则易插入一侧支气管。导管插入气管后,护士于气管导管旁置牙垫,医生随后退出喉镜。若气管内有分泌物时,护士再次配合医生吸出。医生将耳靠近导管外端,感觉有无气体进出;若病人呼吸已停止,护士应用简易呼吸器连接气管导管挤压给氧,观

气管插管护理配合技术操作规范

气管插管护理配合技术操作规范 (一)评估和观察要点 1.评估患者的病情、意识、有无活动义齿、呼吸道通畅程度及既往病史。 2.评估负压吸引装置是否处于备用状态,备齐插管用物及急救药物等。 3.观察生命体征、血氧饱和度、双侧呼吸音及胸廓运动情况。 4.评估口鼻腔状况,选择合适型号的导管。 (二)操作要点 1.取下活动义齿,观察牙齿是否松动并做妥善固定,清除口、鼻腔分泌物,经鼻插管还需检查鼻腔有无堵塞、感染、出血,鼻中隔是否偏曲。 2. 选择气管导管,安装好喉镜片,检查电池、灯泡及喉镜各部位。 3.拉开床头使之离墙40-60CM,取下床头,用简易呼吸器辅助呼吸,高浓度给氧2-3分钟。 4.检查气管导管气囊是否漏气,润滑导管前半部。 5.操作者站在患者的头顶部,配合者站在患者头部的右边,将患者置于正确体位,充分开放气道。 6.插管成功后,迅速拔除管芯,向气囊内充气。 7.放入牙垫或通气道,固定导管,听诊双肺呼吸音,检查气道是否通畅,清理气道,连接呼吸机或简易呼吸气囊。 8.观察导管外露长度,做标识注明插管日期,并记录。 9.摆好患者体位,必要时约束患者双手。 10.做胸部X线检查,确定插管位置,观察有无口腔、牙齿损伤。 11.经鼻插管操作步骤同经口插管。 (三)指导要点 告知患者或家属气管插管的目的、过程和潜在并发症,取得其合作。 (四)注意事项 1.根据置管的目的和患者的情况选择不同的插管方式及合适型号的气管导管,管芯内端短于导管口1~1.5cm。 2.选择合适的喉镜叶片,确保喉镜光源明亮,操作喉镜时,不应以切牙(门齿)为支持点,以防切牙脱落。 3.经口插管留置时间一般不超过72小时,鼻插管不超过1周。 4.严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及血氧饱和度、两侧胸廓起伏等变化。 5.拔出气管导管时,应注意有无喉头水肿、呼吸困难、发音困难,如有应立即给予处理。 1 / 1

急救中紧急气管插管

急救中紧急气管插管 (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编: ___________) [论文关键词]现场急救;紧急气管插管;时机 [论文摘要]目的:探讨现场急救中应用紧急气管插管的时机和原则。方法:现场急救中对8例危重患者行经口紧急气管插管。结果:本组插管成功7例,失败1例,成功率为87.5%,复苏成功5例,成功率为62.5%,插管并复苏成功者予皮囊给氧,接回医院进一步抢救治疗。结论:现场急救中应用紧急气管插管后多可使患者病情转好,弊少利多;紧急气管插管应尽量争取在呼吸和心跳停止前进行;是否进行紧急气管插管应根据心肺复苏(CPR)诊断治疗的EBM指南(2005)中的不复苏原则。医护人员在进行紧急气管插管前必须向清醒的患者及家属解释清楚,并征得同意后方可执行。 院前急救所进行的是遭受危及生命的急症、创伤、中毒、灾难事故等患者抢救,医护人员必须树立“时间就是生命”的急救意识,

随时处于应急状态,同时要有较为全面的医疗、护理知识,熟练掌握气管插管、心肺复苏等急救技术。紧急气管插管是抢救呼吸衰竭、循环呼吸骤停等危重患者的一种常用方法。一般认为,循环呼吸骤停是紧急气管插管指征,但对某些意识不清,呼吸未停,处于弥留状态的危重患者来讲,是否常规行气管插管,是目前临床危重患者急救中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现场急救中应用紧急气管插管往往能挽救患者的生命、提高心肺复苏成功率并为患者的后续治疗赢得时间,作为危重病急救医学工作者,身处死生之地,决断于存亡之间,必须在很短的时间内对患者病情做出判断,把握好紧急气管插管的时机及原则。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我院急诊科担负着市急救中心院前的急救任务,各级医师经严格培训,均掌握了紧急气管插管技术,2004年以来在现场急救中应用紧急气管插管救治危重患者8例,年龄21~72岁,男3例,女5例,急性呼吸衰竭3例,急性左心衰竭1例,不明原因心跳、呼吸骤停4例,均在现场行经口紧急气管插管。 1.2气管插管方法 为了随时应付院内外出诊插管,救护车上常备气管插管盒,盒内所需物品齐全,性能良好,配备型号齐全的喉镜,且强调物品的定位、定数、定时、定人检查,及时补充漏缺物品,确保物品齐全,随时应急之用。由于患者多为突然发病,多为躺在地上或沙发上、床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