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力话语与文化理论

合集下载

福柯:权力话语

福柯:权力话语

具体表现为:
1、特定领域中的权力关系为特定知识/话语
பைடு நூலகம்
的形成提供了可能的认识对象。 2、特定领域中的权力关系也为特定知识/话 语的形成提供了必要的条件和途径。

权力是话语的生产者和建构者。在现代社会中,权 力和知识之间是相互渗透、相互建构的。 权力的形 成须要以一系列有关对象和过程的话语的形成与使 用为手段。这些相关话语的形成与使用是权力关系 和权力机制的内在组成部分。没有这样一些话语的 形成与使用,权力就无法有效运作。因此,这些权 力关系的实施或实现过程,必然同时也就是相关话 语的形成和使用过程。权力通过话语的直接生产来 对话语的形成、保存、分布和流传发挥作用。
6、历史只是历史中各要素不断离散和重组的
水平域展开,没有任何终极目标在引导历史。 7、许多人之所以没有成功,不是因为在奋斗 的过程中败给了强劲的对手,而是还没有努 力就放弃了。一个对自己没有信心,不敢去 争取,不敢去拼搏的人,永远无法获得成功。
主要作品
《疯癫与文明》(1961)
《临床医学的诞生》(1963)
福柯名言
1、话语即权力。
2、权利来自下面。
3、哪里有权力哪里就有阻力。
4、有些人总是喜欢不断把自己的邻居骂为精
神病,以此来不断地证明自己是正常的。 5、人并没有从一次次战争中逐渐进步,达至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境地。最终只是法制 取代了战争状态;人在规范系统的范围内使 用它的暴力,然后从控制到控制。

话语控制规则
1、排斥规则 (外部控制) 2、净化规则 (内部控制) (1)禁律 (2)区分和拒斥 (3)求真意志 (1)评论规则 (2)冲淡规则(作者规 则) (3)学科规则
3、使用规则

从权力话语理论看文化翻译中的译者主体性

从权力话语理论看文化翻译中的译者主体性

从权力话语理论看文化翻译中的译者主体性于 洁, 田 霞(怀化学院外语系,湖南怀化418008)摘 要: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使得译者主体性的研究得到应有的重视并逐渐走向深入。

针对目前翻译实践中的文化误译现象,基于权力话语理论,提出文化的有意误译是译者主体性的表现,并且译者主体的能动性必然受制于权力话语。

关键词:权力话语; 文化误译; 译者主体性中图分类号:H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9743(2010)12-0103-03On the Subjectivity of the Translator in the Cultural Translation from the Power and DiscourseYU Jie, TIAN Xia(Foreign Language Department,Huaihua University ,H uaihua,H unan 418008)Abstract :With the cul tural turn in the translation,proper and increasing attention has been paid to the subjectivity of the translator.Based on the research of the mistranslation in the cultural translation,it holds that intentional mi stranslation i s the realization of the subjectivi ty of the translator,the initiative of which is bound to be restricted by the doctrine of power and discourse.Key words :power and discourse; cultural mistranslation; subjectivity of the translator收稿日期:2010-11-20基金项目:湖南省教育厅课题 !权力话语∀与译者主体性研究 成果之一,项目编号:08C654。

福柯话语理论探要

福柯话语理论探要

福柯话语理论探要在当代哲学、社会学和政治学的研究中,福柯的话语理论具有重要的影响力。

本文将概述福柯话语理论的主要观点和理论框架,并深入探讨其中的几个关键概念,以期读者能更好地理解福柯的思想及其在现代社会研究中的价值。

福柯话语理论主要的是话语与社会权力之间的关系。

他认为,话语不仅是表达思想的工具,还是一种社会实践,它能够生产、再生产和改变社会现实。

在他的看来,话语是权力的表现形式,也是权力的基础。

权力通过话语渗透到社会中,同时,话语也通过权力对社会进行规制和形塑。

福柯对话语与权力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他指出,话语是权力的工具,也是权力的产物。

权力通过话语赋予某些人以特权,同时限制其他人的发言权。

这种权力关系并不是简单的压迫和被压迫的关系,而是一种复杂的关系网,它由一系列的话语实践构成。

在这些话语实践中,权力关系不断地被生产、再生产和改变。

福柯的话语理论对于我们理解社会现象具有重要的启示。

首先,它提醒我们话语在社会中的重要性。

在福柯看来,话语不仅是表达思想的工具,还是一种社会实践,能够生产、再生产和改变社会现实。

其次,福柯的话语理论使我们更加深入地理解了权力与话语之间的关系。

他指出,权力并不是简单地通过话语来行使的,而是通过一系列的话语实践来生产和再生产的。

最后,福柯的话语理论启示我们社会中权力关系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在福柯看来,权力关系是一种复杂的关系网,它涉及到一系列的话语实践,而这些话语实践又是不断地被生产、再生产和改变的。

总之,福柯的话语理论是一种深刻而富有启发性的理论。

它使我们更加深入地理解了话语与社会权力之间的关系,并启示我们社会现象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在今天的社会研究中,福柯的话语理论仍然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通过对话语和权力的深入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社会现象的本质和规律,为构建更加公正、平等和开放的社会提供有力的思想武器。

引言德语话语语言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其发展历程深受不同理论和思想的影响。

话语学经典著作

话语学经典著作

话语学经典著作1.《话语与社会》- Norman Fairclough《话语与社会》是英国话语学家Norman Fairclough的经典之作。

该书系统地阐述了话语与社会之间的相互关系,探讨了话语如何塑造和反映社会现象和社会关系。

通过对不同领域的话语分析,作者揭示了话语的权力和意识形态的作用,并提出了一套理论框架来分析话语的社会功能。

2.《话语与权力》- Michel Foucault《话语与权力》是法国哲学家Michel Foucault的经典著作之一。

他在书中探讨了话语与权力之间的关系,强调了话语如何被用作权力施展的工具。

通过对知识、权力和话语的分析,作者揭示了话语如何塑造和维持社会秩序,并对话语权力的机制进行了深入思考。

3.《话语与行为》- John Searle《话语与行为》是美国哲学家John Searle的经典之作。

他在书中探讨了话语与行为之间的关系,提出了“言语行为理论”。

作者通过对话语的语用学分析,揭示了话语如何通过言语行为来实现特定的目的,并对话语的语用规则进行了深入研究。

4.《话语分析导论》- Deborah Tannen《话语分析导论》是美国语言学家Deborah Tannen的经典著作之一。

她在书中介绍了话语分析的基本概念和方法,探讨了话语如何反映和影响人际关系。

作者通过对真实对话的分析,揭示了话语如何传递信息、构建认同和建立权力关系,并提出了一套实用的分析框架。

5.《话语的社会心理学》- Michael Billig《话语的社会心理学》是英国心理学家Michael Billig的经典之作。

他在书中探讨了话语与社会心理之间的关系,强调了话语如何反映和塑造个体和群体的认知和情感。

通过对话语的心理分析,作者揭示了话语如何影响我们的思维和情绪,并对话语的社会心理机制进行了深入研究。

6.《话语分析:从对话到文本》- James Paul Gee《话语分析:从对话到文本》是美国教育学家James Paul Gee的经典著作之一。

权力话语与性别角色——福柯与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开题报告

权力话语与性别角色——福柯与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开题报告

权力话语与性别角色——福柯与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开题
报告
研究领域及背景
关于性别角色、权力和话语的研究长期存在于女性主义领域中。

女性主义批评家试图揭示和分析文学作品中隐含的权力结构和性别角色观念,并将其与社会、政治和文化环境联系起来。

福柯的权力话语理论提供了一个有用的框架,用于分析特定的话语实践如何在社会中构建权力关系,以及如何在甄别和塑造性别角色方面起作用。

研究目的及问题
本研究旨在探讨福柯的权力话语理论在女性主义文学批评中的应用,主要研究问题如下:
1. 福柯的权力话语理论是什么?
2. 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家如何应用福柯的权力话语理论?
3. 福柯的权力话语理论如何揭示和分析文学作品中的性别角色和权力结构?
研究方法及步骤
本研究将采用文献综述的方法。

首先,对福柯权力话语理论进行梳理和分析,了解其核心概念和主要理论架构。

其次,对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家应用福柯权力话语理论的经典文献进行系统回顾和总结。

最后,结合福柯权力话语理论和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家的研究成果,深入探讨福柯的权力话语理论如何揭示和分析文学作品中的性别角色和权力结构。

预期结果及意义
本研究希望通过对福柯的权力话语理论和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家的应用进行系统梳理和深入分析,总结出一些有关文学作品中权力话语和性别角色的普遍规律和特点。

这有助于揭示社会、政治和文化环境对文学作品中权力结构和性别角色的影响,并为文学批评家和教育工作者提供有用的研究参考。

此外,本研究还可以丰富福柯权力话语理论在女性主义研究领域中的应用,增加对这一领域的深入理解和探索。

话语·意指·权力——结构主义理论进路下的传统情理法文化

话语·意指·权力——结构主义理论进路下的传统情理法文化

为 、 念 和 主题 选 择 之 间 的 规 律 性 。正 如 福 柯 所 强 概
调 的 , 如果 我们 能够 在 一 定 数 目的陈 述 之 间 , 述 “ 描
这样 的散 布 系统 , …… 能够 在 对象 、 类 陈 述行 为 、 各 这 些概 念 和 主 题 选 择 之 间 确 定 某 种 规 律 性 的 话 ,
摘 要 : 章 以 结 构 主 义 为 方 法 论 , 三 个 方 面 分 析 和 阐 释 了 传 统 情 理 法 文 化 的 深 层 结 构 , 首 文 从 即
先 从 司 法和 立 法 的 维 度 分 析 了 情 理 话 语 的 形 成 , 次 探 讨 了合 情 合 理 所 蕴 含 的 衡 平 观 念 , 后 探 讨 其 最

“ 理” 情 的话 语 形 成
话 语一 词 源 自于 拉 丁 文 dsu s s 原 意 为 “ i ru , c 到
处 跑动 ” 的涵 义 。而 在 现代 英 语 中话 语 的涵 义 转 变
为“ 言说 ” “ 、 言谈” 已经 失去 其本来 之 意 。话 语 与主 ,
因而 , “ 从 儒法 争流 ” 引礼入 法” 以儒 家思想 为特 到“ , 征 的传统 法律 文化 , 情 理 作 为 法律 正 当 性 的话 语 把
自然 是 题 中 应 有 之 义 。 正 如 刘 惟 谦 在 《 明 律 表 》 进
体 的陈述 是分 不开 的 , 有 效 的 连 接 了演 说 者 的 内 并
在 思维 和外在 行为 。一个 话语 的形 成 意味着 在一个 散 布 的、 系统 的题 域 中 , 出各 个 陈 述 对 象 、 述行 找 陈

情理 的话语 提供 了 限制 条件 和形 成 规则 。如《 非 韩

福柯话语理论的文化解读

福柯话语理论的文化解读

第17卷第4期 安康师专学报 Vol117№4 2005年8月 Journal of Ankang Teachers College Aug12005福柯话语理论的文化解读杨春芳(三峡大学,湖北宜昌443002)摘 要:由于话语的巨大力量及权威性,在福柯的理论中,“话语”被他赋予了独特的含义和地位。

他的大部分著作都盖有“话语”这个术语的印章。

不容质疑,“话语”是福柯理论的关键和核心词语。

因而对福柯话语理论的解读就是打开福柯思想世界的钥匙。

关键词:福柯;话语;文本中图分类号:G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24X(2005)04-0047-03Foucaultπs D iscourse Theory and I n terpret a ti on s of L iterary TextsY ANG Chunfang(Three Gorges U niversity,Y ichang443002,S ichuan,China)Abstract:D iscou rse,w h ich is used frequen tly in h is w o rks,has a sp ec ia l m ean ing and p lays an i m p o rtan t ro le in Foucau ltπs theo ries because of its p ow e r and au tho rity1It is beyond doub t tha t d iscou rse is a key w o rd to unde rs tand Foucau ltπs theo ries1Th is p ap e r exp lo res Foucau ltπs D iscou rse Theo ry and its i m p lica tions on lite ra ry read ing1Key words:Foucau lt;D iscou rse;Tex t话语是福柯话语理论中的一个核心概念。

马克思主义"话语权理论"的内涵与引申

马克思主义"话语权理论"的内涵与引申

Content and Extendibility of Marxism "Discourse
Theory"
作者: 张传泉[1] 路克利[2]
作者机构: [1]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100871 [2]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100872
出版物刊名: 重庆社会科学
页码: 101-105页
年卷期: 2015年 第5期
主题词: 马克思主义理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党的建设
摘要:马克思恩格斯运用唯物辩证法研究话语权问题,阐明了思想和实践的辩证关系,形成了独特的话语权理论。

马克思主义话语权理论集中表现为两个方面,即话语权的唯物论和话语权的辩证法。

西方马克思主义者提出了“文化霸权”和“话语权力”,在一定程度上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话语权理论。

话语权辩证法和唯物论贯穿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权之中。

我们在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权的过程中.应当坚持和把握马克思主义有关话语权的重要观点。

话语权的力量之源是物质实践和科学理论,话语权反映着现实主体的物质利益关系,夯实话语权的文化载体,勇于捍卫和扩大自己的话语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法国思想家米歇尔·福科(MichelFoucault,1926-1984)的理论充满挑战性。

福科著作和思想的考古学方法,对当代人文科学有重要启示作用。

而他在时代、文化和思潮中展开的理论关键,即"知识型"、"人之死"、"话语权力"、"谱系学"等重要问题,需要进行清晰而深刻的阐释。

福科一生著述颇丰,其著作大多译成英语,主要有:《疯狂与文明》(1961),《词与物》英译书名为《事物的秩序》(1966),《知识考古学》(1969),《监禁与惩罚》(1975)以及《性史》(1976-1984)等。

这些著作试图分析疯狂、性、犯罪如何变成某种真理的游戏,而在这些人类的行为实践中,主体自身又是如何通过真理的游戏获得改变。

他不仅从人类科学的考古学角度,而且从监禁、惩罚和性的权力禁忌压抑的角度,揭示主体的存在及其现代问题。

在对疯狂、性、文明、权力、压抑等关键问题的探讨中,福科要去发现在现实的权力机构和权力压抑网络中被确认和隔离的一系列问题,关注人类文明中那些异端和边缘的东西,注重研究现代权力机构复杂系统包容的知识和经过调整的日常实践活动的话语。

福科问题的核心是,弄清一种知识通过什么方式得以在文明中产生转换和发展,同时又为科学理论提出新的观察领域,提出未曾涉及的问题和尚未发现的对象,因此,权力、真理、话语和考古学的方法,成为他挖掘那些被掩盖被压抑的问题和"知识型"的方法。

一权力与话语的理论向度福科对当代理论的主要贡献是他对"权力"的分析,尤其是对微观的处于边缘话语权力的分析。

于是围绕权力与知识这一核心问题,展开权力与真理、权力与知识分子、权力与政治、权力与性、权力与后现代后殖民问题的当代分析,成为福科的主要工作。

就权力与知识而言,"权力"问题是福科研究疯狂、监狱、文化、现代化发展的一个核心问题。

诸如:权力是如何实施的,权力是以一种怎样的形态在社会中运行,又受到怎样的制约等。

福科一反过去所谓的权力就是禁止或阻止人们做某种事情的力量的说法,而将权力看作是一种网络关系,追问权力在社会中的功能和运作方式,研究权力的策略、网络和机制,并发现权力赖以实施并促使其得到实施的手段。

权力无所不在,除了硬性权力以外,软性权力同样值得研究。

权力的策略产生了知识,权力与知识之间有着一种微妙的关系,因此,知识分子总是努力划定一条不可超越的界限,把象征着真理和自由的知识领域与权力运作的领域分割开来。

然而,人文科学是伴随权力机制而产生的,知识的作用就是保护个体的生存,并对外部世界加以理解,知识通过理解活动构成现代人生存的手段。

知识与权力融和在一起并禀有一层现代面具,使统治的结构获得某种合法性,而这种统治总是具有压迫、监禁和权力的分割等特征。

知识与权力具有一种微妙关系,所以,监狱、精神病院、医院、学校甚至大众传媒等都与权力有着紧密的关系,可以说是与不同形式的知识连接在一起的,在它们中有可能引申出一种关系的网络体系。

在《事物的秩序》和《知识考古学》中,福科提出了"知识型"问题,即知识和话语的形态,强调要写出一部知识型的历史,以此弄清在话语领域的一系列转型,即人们为什么用这些词而不用那些词,用这一类的话语而不用那一类的话语?从这个层次、角度、维度去看问题,而不从那个层面和那个维度去看问题?甚至每个人为何都在强调自己的独特性和文化断裂性,而放弃总体性同一性?如何发现"话语"的基本机构和话语运行中的权力参与的各种机制,即从一个平凡的、不起眼的普通个案,把握各种权力交织的作用机制,成为福科研究的重要维度。

对话语形成和知识谱系进行分析不应根据意识的种类、感知的方式和思想的形态来进行,而应从权力的战略和战术角度出发。

在福科看来,对一种压抑的知识的分析,可以从"谱系学"的角度进行研究,即对斗争以及冲突的原始记忆的重新发现和阐释。

只有废除总体性话语及其体系的特权地位,才可以建立这种话语的谱系学。

"谱系"这个词表征为冷僻知识和局部记忆的结合,这种结合使现代人能够在当代建立有关权力斗争的历史话语,并策略性地利用这一权力话语。

一般地说,谱系学的真实任务是要关心局部的、非连续性的、非合法性的知识,以此对抗整体的、同一性的理论。

整体性理论以真正知识的名义和独断的态度对知识进行筛选、分级和权力运作,而谱系学则反其道而行之,注重知识话语的逆反性。

当然,这种颠覆性谱系学并不剥离科学的内容、方法和概念,而是疏离那种中心化、同一化的权力所导致的后果,这种权力后果与现代社会中科学秩序话语和权力功能密切相关。

谱系学反对的是被看作科学话语权力的效应,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谱系学具有一种把历史知识从权力压抑中解放出来的倾向,是使历史知识能够对抗抽象理论的、同一的、科学的话语的新力量。

它建立在局部知识的反抗之上,是以一种局部的微小话语分析反抗科学整体性的、知识等级性的知识。

这种无秩序和片断性的谱系学,旨在通过建立在对局部话语的描述基础之上的权力策略,使受压制的话语得以释放出来。

可见,谱系学总是尽力避免理论性的抽象总体把握,而力求进行局部的、软权力的话语分析。

因而,福科总是不断地追问:权力的运作扩展到各自不同层面和社会部门的形态是什么?这种多样性权力的不同策略是什么?权力的机制效应和内在关系是什么?政治权力能够以这样或那样的形式从经济中推导出来吗?事实上,权力总是具体的权力,每个人都与它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权力的部分或总体的转让,使政治权力或主权得以确立。

权力不仅与政治相关,也与经济相关。

而福科的问题在于,与经济相比,权力是否始终处于从属地位?权力的根本目的是为经济服务的吗?它注定要去实现、强化、维持和再生产与经济相吻合的关系吗?是为我们所占有、获得或转让的吗?福科坚持,权力不是给定的,不是用来交换的,不是可以恢复的,而是在行动也仅仅在行动中才得以实施的。

或许可以说,政治权力的决策不断通过各种战争来重写这种关系,这种重写表征在社会制度中、经济的不平衡中、语言的压抑中,甚至话语的操作中。

这样,福科就把关注的重点放到了"权力如何运作"的分析上,并进而给自己设定了一整套方法:首先,权力分析并不将处于中心位置的合法形式的权力作为关注的中心,相反,却注重权力的极端状态,权力的最终归宿,权力的维系管道,也就是说,关注权力的局部形式与微型机构,在权力的极端状况下揭示权力的非合法形态。

其次,权力分析不仅关心权力的自觉意向和决策层面,关注如谁拥有权力,权力者的目标是谁之类的问题,而且要在权力完全投入到真实有效的实践区域去研究权力运作,即研究权力的外在形象,以及权力与其对象目的和应用领域的直接关系。

或者说,不去看统治权占有权力的那种显现层面,而是去发现统治是怎样通过多重权力机构、势力、欲望、思想,逐渐具体地构成的隐在层面。

再次,权力并不仅仅表征为是某个人对他人、或某一阶级对他人的权力支配现象,也并不仅仅表征为有权者和无权者之间的权力差异。

权力在循环过程中具有一种链状结构,通过网状的组织运行和实施,使个人处在权力网络中或处在实施权力的状态中。

个人成为权力的运载工具,而非权力实施的对象。

最后,从权力由中心向基层的渗透程度,考察它怎样在社会最微小的元素层面对自己进行再生产,分析权力的不断升级,以及权力怎样从无限小的基质开始。

这些权力基质怎样被不断一般化的基质和不断普遍化的支配投入殖民化,被利用、转移、扩展等状况。

进一步说,权力的主要机制确实有可能导致意识形态的生产,但从根本上说,它既超越意识形态,又逃逸意识形态,这是一种有效的工具理性生产,为的是形成登记的控制术、调查研究的程序和控制的权力机器。

这就意味着,当权力通过这些微妙的机制得以实施之时,就在进行发现、组织和传播知识权力的工作。

人文科学话语处在两种权力话语类型之间,一方面是支持统治权的权力倾向,另一方面则是实施强制性的、反统治性的权力倾向。

也就是说,人文科学话语有可能既是一种意识形态的表达,又是一种自由主义对意识形态的反拨和对强权的消解。

在这种统治与反统治、规范与反规范、制约与反制约之间,人文科学获得了自己的话语权,或者说,人文科学从知识效力中获得了自身存在的独立性,同时,也为现代化中人的行为话语、欲望分析提供了有效的方法论基础。

福科的"权力分析法",并非指向统治权的法律属性、国家机器和与之相伴的意识形态,而是指向支配民众和具体权力的操作者,指向臣服的形式和在局部系统运作的"权力机器"。

这种避开统治权和国家机器领域,而将权力分析建立在支配技术的微型权力的分析上,正是福科谱系学和话语分析的关键处。

这一点无疑也为当当代后殖民主义理论通过边缘话语的分析,去揭露宗主国文化政治霸权的技术化实质开辟了新的思路。

二话语理论与文化批评权力分析方法还进一步深入到关于真理、知识分子、政治与文学写作和批评实践中。

福科对知识分子有一种不同既往的看法。

他很难认同那种对任何事情都怀有负罪感的所谓"知识分子",因为这种知识分子无论是思考、写作,还是言谈、分析时事,都是一副真理在握的样子。

在福科看来,这种知识分子自身值得清理的问题很多,因为在一种真理话语的膨胀中,在一种虚构的思想理念中,在一种看似辉煌的理想城堡中,知识分子却被禁锢在思想的牢狱里。

福科强调,不仅使别人的思想得到改塑,也使自己的思想得到改塑,或改变自己的意识,也改变别人的意识,才是知识分子的职责。

与萨特把知识分子看作是一种"介入型"的知识分子不同,福科注重的是"话语分析型"的知识分子,即一种对自我塑形的努力,一种内在的改造,一种缓慢而艰巨的理念变化过程。

同时在知识和权力的话语分析中,使自己通过专业领域的分析,对设定的不言自明的所谓真理提出疑问,动摇人们的心理习惯、行为方式和思维形态,消解熟悉和被认可的"事物的秩序",重新审查现行制度和规则,并参与到政治意向性的形成之中。

这样,知识分子就不再是声称掌握了真理的人,而是努力靠近真理的人。

如果一个权力体系声称它掌握了真理,那是最危险的,而知识分子在这种权力话语前,只能保持自身的独立和沉默的对峙,从而在沉默中通过自己对权力话语的剖析使那种权力及其权力网络归于失效。

这样,福科就接触到了"真理与权力"这一重要的话题。

在他看来,真理也处于权力网络中,因而不应该把真理当作谬误的对立面去追寻,而应追问在现代社会中真理是如何被赋予价值的?我们是如何把自身置于它的绝对控制之下的?权力与真理的问题、权力与政治的问题、权力与个人行为的问题,构成了权力的三个领域,使得权力只能在相互联系中被理解,而不能彼此割裂开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