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利话语理论与翻译活动

合集下载

通过权力话语理论看林纾翻译策略的选择

通过权力话语理论看林纾翻译策略的选择
存在一些 问题 , 是有各 级领 导 的重视 和支持 , 学生 和家 互认同、 但 有 利用。到后来, 白话文取代文言文, 渐渐成为中心权
以五 千年文 明大 国而 自豪 , 并贬斥蔑 视西方文 化。所 以, 仍可
三、 分层次教学存在的问题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以说本土文化 、 意识形 态 、 思想的传统 权力话语 有着不可 动摇 的势力。在接受外来 事物 的态度 上是 既感 到需要 , 又不肯 放
因而有“ 中学为体, 西学为用” 的思想。那么 ( ) 一 教学质量 问题 。教学质量是学 校的生命线是 最关键 弃原来所固有的, 当时的中心权 的问题 分层次 教学后 教学 质量 能否下 降 呢?我们 认 为 : 在翻译方面的表现就是用中国文化传统惯例、 高 力话语一 文言文形 式来 表达 , 归化 ” 的翻译 。这 既体 即“ 式 等教育发展到大众化教育 阶段必 然会 使一部分程度较 低 的学
它的准则仍然支配着读者, 其中尤 们实施分层次教学就是要把这一差别 减少到最低 。从 专业课 学仍然占据着文学的主流 , 以语 言, 即桐 城派古文 为甚 。王佐 良先生 曾称 “ 是严 复对 雅” 的学 习和考研 的情况来看教学质 量并 没有受到影响。 招徕术 ”林纾 也是 靠其 深厚 的汉 学功 底及对 外 , ( 教材 问题 。我们 现在 实施 的分层次教 学 , 二) 是在 新形 士大夫们的“
悦, 减少心理压 力 , 有利 于学 生心 理 的健 康发 展 , 助 于最大 有 思想 , 既能支持译语文 化中的意识形态 , 能削弱或破坏译语 又
文化现行的权力结 构及 意识 形态 。因此 , 译者 在 翻译过程 中 限度地调动学生 的学习 积极性 , 掘他们 内在的潜 能。激 发 挖 必然以审查的眼光, 接纳、 修改或颠覆的态度对待原著文本。 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 这就要求我们在做 翻译研究时必须 以全面 的历 史的眼光来看 ( 从近几年我校学生考研情况 看 , 三) 考研 比例逐年 提高 , 把某一 翻译 实践 放到其 所处 的社 会、 处 的时代 去看 , 所 这充分说明分 层次教学不但没有 降低教学 质量反而 提高 了教 问题 , 而不是单纯地以原著文本对译著文本。 学质量 。使我校的社会 知名度 和影 响力不断提高 。 ( 分层 次教学受 到学 生 的欢迎 , 与学生 的接触 和 调 四) 在

从权力话语理论看文化翻译中的译者主体性

从权力话语理论看文化翻译中的译者主体性

从权力话语理论看文化翻译中的译者主体性于 洁, 田 霞(怀化学院外语系,湖南怀化418008)摘 要: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使得译者主体性的研究得到应有的重视并逐渐走向深入。

针对目前翻译实践中的文化误译现象,基于权力话语理论,提出文化的有意误译是译者主体性的表现,并且译者主体的能动性必然受制于权力话语。

关键词:权力话语; 文化误译; 译者主体性中图分类号:H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9743(2010)12-0103-03On the Subjectivity of the Translator in the Cultural Translation from the Power and DiscourseYU Jie, TIAN Xia(Foreign Language Department,Huaihua University ,H uaihua,H unan 418008)Abstract :With the cul tural turn in the translation,proper and increasing attention has been paid to the subjectivity of the translator.Based on the research of the mistranslation in the cultural translation,it holds that intentional mi stranslation i s the realization of the subjectivi ty of the translator,the initiative of which is bound to be restricted by the doctrine of power and discourse.Key words :power and discourse; cultural mistranslation; subjectivity of the translator收稿日期:2010-11-20基金项目:湖南省教育厅课题 !权力话语∀与译者主体性研究 成果之一,项目编号:08C654。

福柯的“话语权力”观及其对翻译的镜鉴

福柯的“话语权力”观及其对翻译的镜鉴

力三位 一体 : 话语是载体 、 知识是表 象 、 力是 实质 , 权 没有 话语 的 生产就 没有权 力 的 实施 , 与世界 的关 系就是 一种 “ 人 话 语” 关系。话 语权力思想 与西方的翻译霸权相辅 相成 : 译霸权 是 “ 翻 话语 权 力” 的一 种表 现形 式、 种 实践形 式 , 语权 一 话
关系。
话语是知识的载体和工具 , 权力 和知识 是个
收稿 日期 :0 1一 8—1 21 O 7 作者简 介 : 王蜜 (9 7 ) 女 , 】8 一 , 山东新泰人 , 硕士研究生 , 主要从 事外匡 语言学 与应用语言学 研究 。 l
性, 揭示了“ 话语权力 ” 的权力本质。 话语本身就 是一 种结构 性 的权 力。福柯 在
“ 如果 没有 话语 的 生产 、 累 、 通 和发 挥 功 能 的 积 流
《 性经验史 》 中通过对 性话语 和性实 践关系 的阐 发揭示性话语 权力观 : 福柯 的理 论体 系里 , 在 话 语不仅仅是语 言 , 更是 一种 调控权力 之流的规则
力图证 明疯狂 和健全 、 患病 和健 康、 真理 和谬误 之间的区别 , 始终是 由不同时期 占主导地位 的话 语模式决定 的。话语被谁 掌握 , 谁就有 了说话 的 权利 , 疯子之所 以是疯 子 , 因为理 性 的话 语 占 是 据 了上 风 , 子被 驱 逐 出理 性 之 外 而 造 成 了疯 癫 疯
话语 的失声 与 疯癫 权 力 的缺 场 。 在 福柯 看 来 , 话 语 模 式 与 其 说 是 假 设 和 观 “ 察 或理 论 和 实 践 之 间 进 行 自主 交 流 过 程 所 形 成 的产物 , 如说 是 在 一 定 时 期 内决 定 哪 些 理 论 和 不 实 践 占上风 的基础 ” , 样 一来 , 语 模 式 就成 ]这 话 为 权力 的先 在 载 体 , 么 , 同 的 话 语模 式 , 相 那 不 就 应 地在 人 与 人 之 间 进 行 不 同 的 潜 在 权 力 分 配 。 种新 的话 语 模式 久 而久 之 蜕 化 成 习 惯 、 例 和 惯 制度 , 果必 然重 塑社会 关 系 , 构权 力 结构 。 结 重

从权力话语理论看异化翻译

从权力话语理论看异化翻译

从权力话语理论看异化翻译异化翻译是指在翻译过程中,将原文语言和文化特征完全置换为目标语言和文化的特征,忽略了原著的文化背景和作者的意图,导致翻译成品与原文有很大差异,并且会对目标语读者产生误解。

从权力话语理论的角度,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异化翻译的本质。

权力话语理论认为,社会中存在着多种话语,而每种话语都有其特定的权力地位。

同样的词语,在不同的语境中有着不同的含义和权力地位。

翻译是一种话语行为,同时也是涉及到权力的行为。

在翻译中,原文作者拥有原始的话语权力,而翻译者作为中介,在翻译过程中也扮演着话语权力者的角色。

异化翻译中,翻译者将目标语文化的权力话语置于首位,从而忽略了原文作者的权力话语。

在异化翻译中,往往会将原著作者的话语权力放弃,脱离其文化背景和语境,完全根据目标语文化的特征进行翻译。

这种行为实际上是对原著作者话语权力的剥夺,也是一种文化霸权主义的表现。

在这种情况下,翻译成品与原文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差异,甚至会让目标语读者对原作者的意图和文化背景产生误解。

同时,异化翻译也会对目标语文化产生影响。

由于翻译成品已经完全依据目标语文化的特征进行了翻译,所以可能会产生目标语文化中原本不存在的度量和评价标准。

这种情况下,从国际交流和文化传播的角度来看,异化翻译可能并不利于不同文化间的沟通。

因此,我们需要在翻译过程中尊重原著作者的权力话语。

我们应该尽可能地在保留原文的文化背景和语境的基础上进行翻译,以确保翻译成品与原文之间的一致性和一致性语词权力。

当适当的时候,我们也应该尝试着在目标语文化中介绍原著作者的文化背景和意图,以增强跨文化的沟通效果。

权力话语影响下的超额翻译与欠额翻译

权力话语影响下的超额翻译与欠额翻译
语 言 研 究
权力话语影响下的超额翻译与欠额翻译
程 黎 吉林华桥外国语学院双语 学院
摘 要 :本 文主要 通过 研 究福柯 提 出的权 力话语 概念 ,探 讨在 其影 响下产 生 的超 额翻译 和 欠额翻 译现 象 。权 力 话 语 对 翻译 策略 的选 择起 到 至关 重要 的作 用 ,不 同心 态 下的译 文 与原 文意 义会 有较 大 的偏 离。会 造 成原 文信 息 的增 加 或 是缺 失 , 由此 产 生超 额翻译 和 欠额 翻译 。 文章 首次 提 出权利 话语 作 用下 产 生的超 额翻 译和 欠 额翻译 ,为科 学、客 观地 进行 翻译 批评 提供 了依据 。 关键 词 :权 力话语 ;超 额翻译 ; 欠额翻译

l e r 6 s u l t a t .Ve ui l l e z a gr 6 e r , ma d a me ,l ’a s s u r a nc e d e me s
e n i t me n t s l e s pl u s di s t i ng u 6 s . ” 种 傲慢 、轻蔑 的态 度 随意增 删原 文 ;而当译 者对 原文 充 s 满崇 敬或 对原作 者崇 拜有 加 时,就 会极 尽所 能力求 达到 绝 林 纾译文 : 对 的相等 ,反而 会造 成译 作表 意的缺 失 。这些 都是权 力话 “ 姑 娘惠 鉴: 昨闻尔 病 ,但 余事 集 ,不能 自行 ;而 余 语在 翻译 中的作 用 。 心 中为 尔之疾 , 有万 千烦 恼之 处 ,尔又 须信 我老 人 日夜 默
和主观 判 断,使译 入语 读者接 收 到 比原 文读 者多 的信 息 。 林 纾 的翻 译 中突显 了权 力话语 在翻 译 中的作用 ,他运 用本 国文化 优势在 翻译 过程 中 占据 了主 动权 ,并用这 种权 利按 照 其 自己 的方 法处理 原文 。 有 意识 的超额 翻译 和欠额 翻译主 要是 由于 作者主 观意 识 引起 的 ,或 是 由于竞争 意识 ,或是 由于 权力话 语 ,译者 意 识形态 在有 意识超 额翻 译和 欠额翻 译 中起到主 观能 动和 决 定性 作用 。这类 译文与 原作 者欲 言有较 大 出入 ,这 种情

权力话语理论与翻译理论和实践

权力话语理论与翻译理论和实践

权力话语理论与翻译理论和实践
郝吉环
【期刊名称】《语言与翻译(汉文版)》
【年(卷),期】2004(000)002
【摘要】由法国哲学家米歇尔·福柯提出的权力话语理论已被广泛运用于诸多领城,对整个西方文化研究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同时也为翻译研究提供了新的理论视角和研究方法.实际上,翻译不是纯粹的文本间的信息转换,而是一种复杂的由权力话语操控的产物.所以,翻译研究的深化和发展应借助权力话语理论来展开和进行.
【总页数】4页(P54-57)
【作者】郝吉环
【作者单位】苏州大学,外国语学院,江苏,苏州,21502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H059
【相关文献】
1.权力话语理论在翻译实践中的应用 [J], 伍忠丽
2.从权力话语到话语权力r——兼对福柯话语理论的一种哲学批判 [J], 李智
3.权力的控制及颠覆——以权力一话语理论解读普拉斯的诗作《爹爹》 [J], 赵越
4.权力网中的权衡和中和——从福柯的权力话语理论看译者的选择 [J], 费银平
5.权力话语理论下《曼斯菲尔德庄园》女性的言说之路 [J], 侯娟娟;刘丹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从权力话语理论看异化翻译(1)(精)

从权力话语理论看异化翻译(1)(精)

从权力话语理论看异化翻译(1)摘要:福柯权力话语理论阐述了权力、知识和话语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即知识是权力的象征,话语是权力的表现形式,控制知识权力话语的文化力量能够实现其文化控制地位。

强势文化凭借其先进的科学技术知识,在文化交流中获取说话的权力,并对弱势文化进行操控。

翻译作为不同文化之间进行交流的重要工具势必会受到这种文化霸权的影响,这体现在译者对翻译题材和翻译策略的选择中。

翻译已不再是单纯的语言转换工具,而是一种在不同的权力话语制约下的对话与交流。

弱势文化通过采取异化翻译策略介绍自己本民族的优质文化,有利于抵制强势文化的文化霸权。

关键词:权力话语;强势文化;弱势文化;异化翻译Abstract:Foucault's power discourse theory elaborates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power, knowledge and discourse, ie, knowledge is the symbol of power and discourse is the representative form of power, but the culture controlling the discourse of knowledge power can realize its predominance over all the three factors Powerful cultures gain the discourse right in cultural communication and control weak cultures by virtue of its advanced knowledge of science andtechnology As the integral part of the exchange between different cultures, translation will be inevitably influenced by this kind of cultural hegemony This is manifested in the selection of the themesto be translated and translation strategies Translation is therefore no longer merely the instrument of language transformation, but a dialogue or communication means restricted by different power discourses Recommending their own superior cultures through picking out the translation strategy for proper foreignization, the weak cultures will gain the advantage to resist more efficiently the hegemony of powerful cultureKey words:power discourse; powerful culture; weak culture; translation foreignization20世纪70年代,翻译研究出现了文化转向。

权力话语理论观照下的文学翻译活动

权力话语理论观照下的文学翻译活动

权力话语理论观照下的文学翻译活动
曹英华
【期刊名称】《鸡西大学学报》
【年(卷),期】2008(008)002
【摘要】由法国哲学家米歇尔·福柯提出的权力话语理论为翻译研究提供了新的理论视角和研究方法.实际上,文学翻译不是纯粹的文本间的信息转换,而是一种由源语文化和目的语文化中各种权力话语操控的产物.权力话语对文学翻译活动的操控主
要有政府机构、社会制度、团体组织等显性权力话语的操控和意识形态、伦理道德、文化传统与习俗、宗教信仰、美学思想、价值观念等隐性权力话语的操控.权力话
语理论观照下的文学翻译研究有助于增强人们对文学翻译活动社会性本质的认识.【总页数】3页(P59-61)
【作者】曹英华
【作者单位】黄冈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湖北·黄冈,438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H315.9
【相关文献】
1.定位“三个谁”是党员干部树立正确权力观开展好创先争优活动的基石 [J], 闫学太;王喜海
2.权力话语理论观照下异化策略在外宣翻译中的重要作用 [J], 宋红波;黄攀
3.从权力话语理论谈胡适的翻译观 [J], 于洁;李红绿
4.权力话语理论观照下的外宣翻译 [J], 邹爽
5.福柯权力话语理论观照下的互动教学法策略研究 [J], 扈珺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LOGO
英国译者菲茨杰拉德(Edward Fitzgerld)对 波斯诗人欧谟· 伽亚谟(Omar Khayyam)《鲁 拜集》的翻译。在英美中心主义意识形态的影响 下,菲茨杰拉德对原作进行了随意改动,他在1851 年写道:“这些个波斯人,我拿他们想怎么着就怎么 着,实在是开心得很。他们虽说也是诗人,但还没 到让人不敢恣意妄为的地步,而且他们也确实缺乏 一点艺术来塑造自身”。结果译作被英国人视做 不仅是英国整个翻译史上最优秀的译作之一,而且 是英国文学史上的杰作,被列入“世界文学名著” 。
LOGO
Hale Waihona Puke 知识(各种知识、话语、真理、规范等)→(被构 造)主体(再构造、传播)→权力(普遍化、隐藏 性、深刻化)
制造
权利
构造 并传 播
知识
转化 并支 配
主体
LOGO
话语 discourse
福柯所指的“话语”,从狭义上,可理解为“语言”的形式; 从广义上,它又涵盖了文化生活的所有形式和范畴。因此, 对“话语”的分析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有着密切的关 联,如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制度等 。事实上,福柯所谓 的“话语”是从索绪尔的“语言”和“言语”标准中分离 出来的,但这里的“话语”并非索绪尔的“言语”,它不是 指个人的语言实践或表达方式,而是一种隐匿在人们意识 之下的深层逻辑,暗中支配着各个不同群体的言语表达、 思维方式和行为准则,它是对某一特定的认知领域和认知 活动的语言表述。它也不等同于索绪尔的“语言”,因为 它不是指一种抽象的语法规则,而是一种受到制约的语言 应用,并且体现意识形态的语义。
权利与知识
知识是由学科领域和机构通过应用科学原理生产出来,并 加以限定的观点、思想、叙述、评论、规则、范畴、法律 、术语、解释和定义组成的,一个文化中的各个领域间的 话语权的斗争产生了不同的新的知识。当道德体系、意识 形态和法律条案及各种人文思想被人们广泛的接受和传播 ,就意味着其原有的激进的思维方式被束缚,价值理念被 颠覆或者某一思想被固化,个体得到驯化和控制。同时权 力为新的知识的生产和渗透提供制度保障,社会制度和政 治权威通过知识真理的形式渗透到了人们的灵魂,并灌之 以理性、法制、合法、科学的名号,使得原本漏洞百出的 社会秩序被人们认同,并使知识的传播变成是一种创造性 的传播,则权力即被不断的维持和创造。
由于各文化中权力话语是变化的,那么这 些准则也是随时间的不同而不同
LOGO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同样的一部文学经典会有一 种不同于原来译本的阐释和表现手法,原来的取 舍也会变成另一番抉择。这种变化在文化转型期 与文化稳定时期的交错中会显得十分明显。 如朱生豪和梁实秋先生对莎剧的不同翻译标准。
通过一些翻译中的现象可以帮助人们对另 一种文化和意识形态,另一个社会的认识
权利话语理论与翻译活动
岳琳
权力话语理论与翻译活动
权力话语理论(power discourse theory)是法国哲学家 米歇尔.福柯Michel Foucault提出来的。他的这一理论在 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领域中有着十分重大的影响。他认为 人文科学本身只是一种权利和知识相结合的产物,它只能 是某一个时期的人文科学,是这一时期控制的产物。同时 也是这一时期思想控制的一部分。这造成了20世纪70年 代,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这种文化转向强调了翻译与目 标语体系中政治、文化和意识形态等方面的关系,这使得 研究者们越来越深刻地体会到翻译已不再是一种中性的远 离政治及意识形态斗争和利益冲突的纯粹的文字转换活动 ,而是一种文化、思想、意识形态的话语在另一种文化、 思想、意识形态中的改写、变形或再创造。
LOGO
权利与话语的关系
关于“话语”,福柯早已超出了语言学和文学研究 中所说的“话语”概念,在福柯那里它是“权力” 的表现形式,所有权力都是通过“话语”来实现的 。所以权力实质上就是说话的权力 。 福柯认为,权力和话语是不可分割的,权力通过话 语来实现。例如,知识和真理是权力的象征,通过 掌握知识和真理的话语权,人们可以掌握权力。换 言之,话语是实施权力的工具,也是获得权力的关 键。每个社会层面都存在着一些特别的话语,它们 与政治、权力及意识形态相互交织,组成一个庞大 的网络体系控制和支配着社会成员的思想。所有 的社会活动都会受到这些权力话语的支配。
LOGO
60年代后期的社会实践,让福柯迫切的感受到现 代权力的存在形态并不是传统上人们认为的那种 具有很强展示性的掌握在国家、阶级、个人手中 的明确的手段和工具,现代权力的存在弥散在社 会的每个角落,它的监控范围,从公共住房的设 计方案,大学的管理模式,人们的服装样式,到 私人的性行为,其广泛性几乎遍及社会的方方面
LOGO
自从17世纪以来英美翻译外语文本时就采 用 “流畅翻译”或“透明翻译”,这种翻译 潮流体现了英美文化霸权主义,其实质是强 势文化对弱势文化的一种侵略。这种归化 翻译有意抹杀存在于外语文本里的语言、 文化差异,尽可能将外语文本归化,用英美社 会的价值取向和观念予以取代,使译文变得 明白易懂,让读者陶醉在转化成为自己文化 的异地文化之中。
LOGO 米歇尔· 福柯(Michel Foucault, 1926年10月15日-1984年6月 25日),法国哲学家和“思想系统的 历史学家”。他对文学评论及其理论 、哲学(尤其在法语国家中)、批评 理论、历史学、科学史(尤其医学史 )、批评教育学和知识社会学有很大 的影响。他被认为是一个后现代主义 者和后结构主义者,但也有人认为他 的早期作品,尤其是《词与物》还是 结构主义的。他本人对这个分类并不 欣赏,他认为自己是继承了现代主义 的传统。他认为后现代主义这个词本 身就非常的含糊。
LOGO
权利,知识与主体的关系
例:现代刑事诉讼的程序和判决过程中,加入了 许多辅助性权威——精神分析师、社会工作者、 医生、教育工作者和心理学家。当法律规定不够 明确或法官判决不具备特殊信息时,就必须求助 于法官以外的人。因为精神分析师等这些人掌握 了必要的信息和知识技能,这就使审判权转移到 了他们手中。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可以发现,权 力通过法律制度传递到法官手上,再由法官转移 到其他人,权力的主体并非固定而是流动的;同 时这些人不是法官却能行使与法官一样的审判权 ,就是因为他们掌握了一套法官不具备的知识技 能。
翻译活动自始至终都是一种被权力话语所 操纵与控制的活动
LOGO
例如从选题,选材,确定方法,决定发行范围, 甚至译者的遴选,都是有政府或有关组织和社团 进行操作的。 如:毛选的翻译。1950年,周恩来,李克农先 后通知主持译《毛泽东选集》,同年5月,中共 中央宣传部英译毛选委员会成立,徐永煐任主任 。之后陆续参加该委员会的委员有金岳霖,钱钟 书,王佐良等名流学者,还有唐明照,章汉夫等 党内干部。前者多承担翻译,后者在工余审稿
权利 power
权利问题一直是福柯理论研究的核心,而知识和主体又是 其权利研究的两大轴心。传统观点认为知识创造真理,权 利的主体是人。马克思主义将权力看作是维护生产关系的 工具,认为权力充当着与某种生产关系相联系的阶级统治 的角色,在社会中只有经济是占主导地位的,权力的根本 目的是为经济服务的,权力的功能就是维护一定的生产关 系及其经济运作,而福柯则通过对现代社会权利的规训机 制的微观研究,分析知识、主体的历史过程,认为权利以 一种“符号暴力”的,隐蔽性的依靠知识和主体普遍的运 行于国家权力、法理经济、意识形态以外的广泛空间里。 他提出权利通过教育体系、各种学科、监狱、精神病院等 构成将整个社会监控于其牢笼之下。
权力制造知识,知识通过把人们转化为主体生产 权力,并且被用于支配主体。事实上知识和权力 是一个循环过程,两者互为依靠相互生产,知识 无处不在,权力也无处不在。这就意味着权力在 任何时候都是正在产生和推进,永没有终结。
推进
权利
知识
制造
权利与主体之关系
在传统的权力理论中,都将权力视为某种可以被 主体( 既可以是个人也可以是团体、国家) 明确 占有的确切的社会存在。福柯认为:“个人及其 身份和特性是权力关系对身体、运动、欲望、力 量施展作用的产物,这种经过权力塑造的个人就 成了整个权力运做过程中最有力的支撑点。”也 就是说主体由能动的权力行使者,转变为被动的 权力构成物,而权力则由被行使的工具和手段, 转变为一种积极主动的生产性活动。
LOGO
Thank you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