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张爱玲小说的植物意象

合集下载

《金锁记》中的意象

《金锁记》中的意象

《金锁记》中的意象(开场)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有着这样一个人,她首先是一位标新立异的作家,其次她是一个集才情与苍凉于一身的女人,生死契阔,爱恨情仇在她的生命中体现的淋漓尽致。

她,就是张爱玲。

大家来听一下面这段话:三十年前的上海,一个有月亮的晚上……我们也许没赶上看见三十年前的月亮。

年轻的人想着三十年前的月亮该是铜钱大的一个红黄的湿晕,像朵云轩信笺上落了一滴泪珠,陈旧而迷糊。

老年人回忆中的三十年前的月亮是欢愉的,比眼前的月亮大、圆、白;然而隔着三十年的辛苦路望回看,再好的月色也不免带点凄凉。

大家觉得这段话怎么样?(互动)运用意象叙事是她作品中惯用的手法,她通常通过创造意象来表达人物的心理状态和悲剧命运,以此来体现每一个人物的形象刻画和性格雕塑。

下面,我们以《金锁记》为例,一起来分享一下她作品中的意象。

(讲述《金锁记》的故事梗概)曹七巧是麻油将的女儿,被哥嫂嫁给了富户姜家的残废二公子。

在姜家她处处遭到排斥和冷眼,为了排遣烦恼,她每天靠着抽鸦片解闷。

小说中她一出场就话里夹枪带棒抱怨房子不好, 以此发泄心中多年的积怨。

后又在妯娌面前毫无顾忌地抱怨了一通残废的丈夫, 还打听和编排小姑子的隐私。

看没人与她搭腔了, 又与小叔子调情。

在那个大家庭中七巧的情爱、性爱都受到强烈压抑,她需要一个窗口给自己一种解脱。

后来丈夫和老爷相继死后,姜家分了家产,她带着儿女搬到外面住,摆托了压抑生活,而且有了经济基础,可她的后半生过的并不如意。

旧时曾经幻想的意中人姜季泽来找她,她毫不犹豫揭穿了他的骗财把戏,把自己生命中唯一的一点爱情葬送了。

儿子娶了亲,她却以每天晚上让儿子给她烧烟为借口,打听他们夫妻间的隐私,她的儿的学校大吵大闹, 长安为了面子, 只得退学。

在深闺中苦熬了30 年的长安好不容易经人介绍认识了归国留学生童世舫, 并订了亲。

为此, 长安戒了鸦片, 振起了精神,人变得异常沉默了, 时时微笑着。

但是女儿幸福的表情触到了七巧内心深处的隐痛, 七巧本人也未必意识到这隐痛的存在, 但当她每每看到女儿沐浴在爱的光辉里, 便不由自主地怒不可遏, 使尽一切手段拆散了这段姻缘, 还告诫长安: 男人没有一个好东西, 都是图她的钱。

毕业论文 论张爱玲小说的意象艺术特色

毕业论文 论张爱玲小说的意象艺术特色

目录摘要 (2)一、代表苍凉人生的镜子 (3)二、象征女性浮沉的月亮 (4)三、意喻愁惨情欲的雨 (6)参考文献 (8)摘要:张爱玲小说在对人物思想、情感、心理、性格、命运、环境和自然景物的描写上具有意象的直观性、隐喻性和意境性特点,正是这个意义上,我们说张爱玲小说具有意象性特点。

解析张爱玲小说存在的意象,对于了解张爱玲小说中人物的心理及作家的悲剧意识,从而深刻地把握张爱玲小说的艺术特征都是很有帮助的。

关键词:张爱玲,意象,镜子,月亮,雨,女性意象是人的主观之意与外在的客观之象的有机结合。

张爱玲的小说意象繁复,多如繁星,不胜枚举,意象经营独具匠心。

她尤其擅长华美凄艳的意象构造自己笔下的“荒凉之城”,向我们道尽那个世界的爱与死、色与空、真与假。

打造了无数人百转千回的幻想,又在顷刻之间灰飞烟灭。

张爱玲这种独具特色的意象艺术创作风格让小说显得格外个性,其中对于“镜子、月亮、雨”的意象更是频繁出现。

对此,本文将对“镜子、月亮、雨”的意象的研究,深刻了解张爱玲的女性思想。

一、代表苍凉人生的镜子作为人类的日常用品,镜子最主要的功能就是供人自照。

单纯的照,自然和文学无关。

但照镜的如果是美人,镜子便作为美人的伴侣进入文学――美人照镜;照镜的如果是仁人志士,镜子便作为仁人志士的伴侣进入文学――对镜抒怀;照镜的如果是智者,镜子便成为智者自省的工具。

有时,照镜者爱上了镜中的自己(镜恋);有时,照镜者不认识镜中的自己(昏镜);有时,照镜者分不清镜中之我和对镜之我(变形镜),甚至在镜中看到心灵的影像。

这时,镜子就不仅仅是一件日用品,而是自我的映射。

张爱玲是一个驾驭于传统与现代之间的作家,在她笔下,古典镜意象得到了进一步的取舍与发挥。

镜子在日常生活中是易碎的,不牢固的,在张爱玲小说中的镜子意象正好说明了小说中人的生存环境是靠不住的,仿佛一捏就碎。

在《沉香屑·第一香炉》中,周吉婕在浴室对镜补妆时,薇龙上楼请吉婕下去弹钢琴,引得吉婕向薇龙发了一串牢骚。

毕业论文苍凉之域中的水月镜花—张爱玲小说意象之分析

毕业论文苍凉之域中的水月镜花—张爱玲小说意象之分析
Key Words:Zhang Ailing;the moon;Glass;Flower;Imago
一.绪论
(一)概念的辨析
“意象”即客观物象经过创作主体独特的情感活动而创造出来的一种艺术形 象。其实关于意象的命题早在《周易》和《庄子》中就已经出现了。意象的初始 源头可以追溯到中国的神话,郭璞的《注山海经叙》中就有“游魂灵怪,触象而 构。”但是神话解体后,中国人意识觉醒,使得人神分离。商代巫祝卜史成为人 神沟通的媒介。后来周人将前人卜筮之术和自己的筮卜结合,融会贯通铸成《易 经》。《易经》中卜者针对欲决的疑难,因数定象,观象系辞,玩其象辞而判其 吉凶以数象辞的符号整体充当沟通天人的媒介。其中“象”就是圣人“观物取象”, “立象尽意”。而《易经》早在春秋时就有《易象》这一别名。
首先就其题材而言,傅雷说到:“我不责备作者的题材只限于男女问题,但 除了男女之外,世界究竟还辽阔的很。”①他认为张爱玲的小说仅仅局限于写男 女问题,视野并不宽广。这是从现实主义创作角度对其进行的评价,不免立论偏 颇。与傅雷相比较唐文标则更客观:“张爱玲是一个活在新时代中的租界上海的 旧作家”是“这个没落的‘上海世界’的最好和最后的代言人。”②这是说她的 题材大多都写上海的没落贵族的生活,所反映的世界便是没落的上海。其次在艺 术风格上,傅雷说《金锁记》:“颇有《狂人日记》中某些故事的风味”③胡兰 成则站在青春的视角研究张爱玲的创作个性:“读她的作品,如同在一架钢琴上 行走,每一步都发出音乐。”④再次说到作品地位,傅雷曾说《金锁记》:“截 至目前为止的最完美之作”是“我们文坛最美的收获之一。”⑤他对张爱玲高超 技巧的推崇,更为后人开启了一个最有活力的话题。夏志清说:“张爱玲在《传 奇》里所描写的世界,上起清末,下迄中日战争;这世界里面的房屋,家具,服 饰等等,都整齐而完备。她的视觉的想象有时候可以达到济慈那样华丽的程 度......自从《红楼梦》以来,中国小说恐怕还没有一部对闺阁下过这样的功夫。” [1]这是对张爱玲的作品特色不同于其他人之处的肯定及赞扬。最后就其作品的 创新性而言,刘峰杰说:“张爱玲代表了 20 世纪中国文学的一次成功的转型, 从‘个性的解放’到‘个人化的写作’”⑥

论张爱玲笔下的意象世界

论张爱玲笔下的意象世界

论张爱玲的“意象世界”摘要:张爱玲,一位才华横溢的女作家,用一个个穿透生命和人性的传奇性故事阐释着世间的悲凉。

而意象伴随着她小说的全程,见证着她笔下的万千世态和悲喜人物。

本文就将从张爱玲纷繁的意象中了解她的苍凉世界关键词:张爱玲;月亮;镜子;风雨;音乐;麻将张爱玲,一位有着谜一样传奇人生的传奇女子,她以自己的深艳和才情征服着一代又一代的读者。

她是一个对人生充满悲剧感的人,她悲天悯人,时时洞见芸芸众生“可笑”后面的“可怜”,心中的荒凉、笔下的苍凉,构成了张爱玲独特的艺术世界。

在这个世界里,有老宅、天井、阳台、镜面、屏风、满月、蚀月、正午的太阳、下午的太阳、胡琴声、三弦声、锣鼓声……创造了一个浓重而又氤氲的意象世界。

月亮是张爱玲小说中的常客,她的月亮苍白、抑郁,总让人感觉到月光下的忧郁与癫狂。

写月亮首先自然是构筑情绪氛围,如《金锁记》中的经典开头:“年轻的人想着三十年前的月亮该是铜钱大的一个红黄的湿晕,像朵云轩信笺上落了一滴泪珠,陈旧而迷糊。

老年人回忆中的三十年前的月亮是欢愉的,比眼前的月亮大、圆、白;然而隔着三十年的辛苦路往回看,再好的月色也不免带点凄凉。

”读着这样的描写,故事必定是一个凄凉的故事,所以,曹七巧的前生后世,幸福的憧憬,人生的艰险,结果的凄惨,都在这轮月亮的闪烁中透射出来。

其次,月随情生,情随月长,月亮象征着情欲、情爱。

如《沉香屑:第一炉香》中,月亮成为情欲的隐语:当葛薇龙与乔琪相识时,乔琪明确表现了对她的热情,“那时天色已经暗了,月亮才上来。

黄黄的,像玉色缎子,刺绣时弹落了一点香灰,烧糊了一小片。

”这是写实,也指称着他们之间情欲初溢。

野宴那日,道旁歇息,他说:“我打算来看你,如果今天晚上有月亮的话。

”“你看,天晴了,今天晚上会有月亮的。

”他所提供的不是真诚的爱情,只是所谓月夜中的“快乐”,以至于当晚他走时,“那月亮便是一团蓝阴阴的火,缓缓地煮着它。

”这时的月光失去了玉色,沸燃着阴森噬人的火。

论张爱玲小说中的色彩意象

论张爱玲小说中的色彩意象

论张爱玲小说中的色彩意象摘要张爱玲是喜欢颜色的。

“颜色这样东西,只有没颜落色的时候是凄惨的;但凡让人注重到,总是可喜的,使这世界显得更真实。

”在张爱玲的小说中我们随处可见的是无论景物勾勒,人物刻画,还是活动场面的再现,总与色彩同步进行的。

本文将从色彩之于人物服饰和色彩之于自然景物两方面论述张爱玲小说中的色彩意象美。

关键词:张爱玲色彩意象张爱玲是喜欢颜色的。

“总之,颜色这样东西,只有没颜落色的时候是凄惨的;但凡让人注意到,总是可喜的,使这世界显得更真实。

”【1】色彩不同于具有广延性的空间形体,可以独立存在,它必须承载在形体之上。

为此,张爱玲替颜色寻得了相应的形,充分展示其美学观念。

夏志清说,钱钟书的巧妙譬喻,沈从文的乡村风景,在描写上可与张爱玲相比,但在意象上只能让张爱玲独领风骚。

【2】我们知道,意象是意中之象,不能忽视的是所有的象都是“观”的结果,无论是物象、事象还是意象,只有“如在目前”,能够“看得见”,才能被称作“象”。

一个倾向于视觉中心的意象,一方面表现在“色”上,另一方面则表现在“形”上。

张爱玲小说意象以色附形,将各种色彩自然调和,寻求并把握色彩的冷暖变化和相互作用,突出一种色彩,产生出强烈的视觉效果。

这使她的行文颇似西洋油画,涂涂抹抹,色彩斑斓。

下文结合具体作品,从色彩之于人物服饰和色彩之于自然景物两方面分析张爱玲小说中具体的色彩意象美。

一、色彩附于人物服饰,塑造人物形象,喻示人物命运。

在张爱玲的小说中,对人物服饰的描写是丰富而极细致的。

她曾说过:衣服是一种语言,是表达人生的一种袖珍戏剧。

【3】对于服饰她在乎的更多的是服饰的外延特性,它成为作者和小说人物身份、心理、性格与命运的外化,成为诠释人物存在的方式,这使她的小说绚丽多姿,风味迥异,也正是这点为她作品中运用人物服饰,在修饰人物方面,充当人类遮羞布的同时,又赋予新的生命,新的用途,而色彩作为服饰话语的基本词汇之一,是张爱玲最费心思着力描写的。

论张爱玲小说中的“标本”意象

论张爱玲小说中的“标本”意象

朵 上 的实心 小金 坠子 像 两只 铜钉 把 她 钉在 门上—— 玻 璃 匣 子 着完 全不 同 的成长 环境 和受 教育背 景 , 待 爱情 的看 法不 同 。 对 里蝴 蝶 的标 本 , 艳 而 凄怆 。[ 蝴蝶 本 是 可 以翩 然 起 舞 的荚 邵之雍 的思 想 中 , 鲜 -2 3 还存 在 类 似 于 夫权 本 位 的男 权 意 识 。他 不

个 正 常 的有血 有 肉有 生 命 力 的姑 娘 , 被 不 正 常 的 婚姻 折 主要 来源 于她 和邵 之 雍 的爱 情 , 们 思 想 上 的 差距 导致 彼 此 却 她
磨成 了一 个 标本 一样 的女 人 : 她 睁 着 眼 直 勾勾 朝 前 望 着 , “ 耳 对 很 多事 情 的看 法 有很 大 的分 歧 , 远 无 法 达成 一 致 , 们 有 永 他
br .a l a he o t mou ids s wel s t p s hu s” s al e n o m l r u i n” i woo a vng he m a e f id, t e n ni t n d c r i t i g o br h ia ma e“ s e i e p cm n” i a e y m g r
t r g u rw o k, s o ig h rt ie a o twom e orve o fn d ft . h ou ho the r ” h w n e O wrt b u n f e rc n i e a e
[ y r s ‘ p cme Kewod]’S ei n”i g ;b t rl p cme s mbod rdbrs ”lteru in ;wo d n br ma e u t fys ei n ;e r iee id ; i l e no ” e t o e i d;fmae ae e lsft 【中 图 分 类 号 ] 2 . G6 3 2 【 献标 识码I 文 B 【 章 编 号 】 0 9 5 7 【 0 1 1 -0 3 — 0 文 10 — 0 121 )0 07 2

论张爱玲小说中的意象

论张爱玲小说中的意象

摘 要:张爱玲的 小说 中一个独具特 色的地方就是 出现 的繁 纷 多样 的意 象,这 些意 象在她 的小说 中有诸 多用途 ,或 是为 了将人物 心理 状态具体 化 ,或是为 了传达人 物命运 的象征 ,或是 为 了以此 增强故事 的生动性 与画 面感 ,正是对 意象的成功运用 ,使她 的小说倍加精彩 。 关键 词 :意 象心理 ;命运 ;生动性 ;画面感 中图分类号 :104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9233(2009)06—0015.02
意象理论在 中国起源很 早 ,《周 易 ·系辞》中已有 “观物 字 ,虚 飘飘 的 ,不落 实地 。”【2J其实这对 联上不落实地 的一个
取象 ”、“立象以尽意”之说 ,意 象其 实就是 寓“意 ”于 “象 ”,就 是用来寄托人 物主 观情思 的客 观物象 。张爱玲 小说 中的意 象独具特色 ,夏志清 曾说 :“凭张爱玲灵 敏的头脑 和对 于感觉 快感的爱好 ,她小说 里意 象 的丰富 ,在 中国现代 小说 家 中可 以说 是首屈一 指。 lJ可 以说 ,现代 文学 史上很难 找出像她这 样在小说 中运用如此繁纷多样的意象的作家。
了,停 了多年。两旁垂着朱红对联 ,闪着金色 寿字 团花 ,一朵 二、人物命 运的象征
花托住一个墨汁淋漓的大字 。在微光里 ,一个个 的字都像 浮
在半空 中,离着 纸 老远 。流苏 觉得 自己就 是对 联上 的一个
张爱玲写 出的一个个生动鲜活 的意象 ,不仅仅是 为了表
收稿 日期 :2009.04—24 基金项 目:西安 航空技术 高等专科学校科研立项课题 09Xe 作者简 介:刘 慧霞(1980一),女 ,陕西省绥德 县人 ,现为西安航专基础部教师 ,研究方 向为 中国现 当代文学。

论张爱玲小说的植物意象

论张爱玲小说的植物意象

论张爱玲小说的植物意象庄超颖【摘要】张爱玲小说的植物意象继承中国文学以花木喻男女情爱的传统,其植物意象特别是过度繁茂的红花意象往往隐喻着人物蓬勃的情欲,并在对植物意象的描摹中暗示人物的内心世界,揭示出人性的自我放纵和不可理喻,含蓄地把创作主体的评判寄寓其中.其枯萎的植物意象则象征着情感的凋零或家庭的衰败.张爱玲小说的植物意象从一个方面展现出其经营意象的高超功力和艺术创造力.【期刊名称】《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学报》【年(卷),期】2010(000)006【总页数】5页(P107-111)【关键词】植物意象;蓬勃情欲;凋零衰败;张爱玲小说【作者】庄超颖【作者单位】泉州师范学院,福建泉州,362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I207.4植物是人类生存最重要的物质来源。

原始先民靠野果果腹,生命的存在与植物的生长息息相关,一旦发生自然灾害,如水灾、火灾,植物遭到严重破坏,人的生存也就面临着严重危机。

正因为植物与人类的关系如此紧密,所以我们在中华民族的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里,会看到许许多多的植物名称。

《论语·阳货》里说:“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①《诗经》中对植物的描写比比皆是,有的和男女之间的情感、婚姻关联在一起。

如《周南·桃夭》“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桃之夭夭,有蕡其实。

之子于归,宜其家室。

桃之夭夭,其叶蓁蓁。

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②朱熹《诗集传》里说:“周礼,仲春令会男女。

然则桃之有华,正婚姻之时也。

”男女相会在桃树开花时节是最适宜的。

以桃花的鲜艳丰盛来比喻婚姻的适得其时,美好红火,并且寄寓着女子出嫁将给夫家带来兴旺发达的良好祝愿,寄寓着人丁繁衍子孙繁茂的生殖祝福。

把植物的蓬勃生长和婚姻、和生殖关联起来。

宋玉《登徒子好色赋》里“寤春风兮发鲜荣,絜斋俟兮惠音声”,③歌咏春风吹拂万物复苏,男女之间相互追慕的情感渴求。

刘勰总结了前人创作中景物(草木)对人的情感触动,人的感情与景物存在密切关系的现象:“春秋代序,阴阳惨舒;物色之动,心亦摇焉……岁有其物,物有其容;情以物迁,辞以情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作者简 介 : 超 颖 (9 6 )女 , 建 泉 州人 , 建 泉 州 师 范 学院 副教 授 , 庄 15 一 , 福 福 主要 研 究方 向 : 国现 当代 文 学。 中
“ 希 望 逢 着 一 个 /丁 香 一 样 的 /结 着 愁 怨 的 姑 我
传》 里说 :周礼 , “ 仲春令 会男 女 。 则桃之 有华 , 然 正婚
姻 之 时 也 。” 女 相 会 在 桃 树 开 花 时 节 是 最 适 宜 的 。 男
以桃花 的鲜艳丰 盛来 比喻婚姻 的适 得其 时 .美好 红
梦 》 , “ 湘云醉 眠芍药 洇 , 香菱情 解石榴 裙 ” 里 有 憨 呆 、
“ 痴公 子 杜撰 芙蓉 诔 ” 回 目, 集 中描 述 与花 木相 等 都 关 联 的感 情或情 结 。林黛 玉《 葬花 辞》 花与人 的命 则 运 连类 而及 。 写凄 凉的处境 , 抒 抒发 保持 自己纯 洁 的 本 性不 受世 俗 污染 的心 愿 , 怨愁 绝 , 人殊 深 , 哀 感 葬 花 也几成林 黛 玉悲切 身世 的专有代 名词 。戴望舒 的
21 0 0年 1 2月 第 6期
江 西 科技 师 范 学 院 学报
J u M fJa g i ce c o m o n x in e& T c n lg r lU ie t i S e h oo yNoma nv  ̄i y
De .2 0 c .01
No6 .
论张爱玲小说的植物意象
如面柳 如眉 , 对此 如何不 泪垂 。春风桃 李花 开 ¨, 秋 雨梧 桐 叶落 时 。” 睹花 木 而思 美人 . 季 节 而生 伤 ⑤ 感
悲, 两性 情爱 与植物 意象相 互生 发 , 融成 一体 。 红楼 《
于鸟兽 草木之 名 。 ’ 诗 经》 ” 中对 植物 的描写 比比皆
是 , 的和男女 之 间的情感 、 有 婚姻 关联在 一起 。 周 如《 南 ・ 天 》 桃 之天 天 , 桃 “ 灼灼 其 华 。之子 于 归 , 宜其归 , 其家 室 。 宜 桃之 天天 , 叶蓁蓁 。 子 于归 , 其 之 宜其 家人 。” 熹 《 诗集
理 喻 , 蓄地 把 创 作 主 体 的评 判 寄 寓 其 中 。 枯 萎 的植 物意 象 则 象 征 着情 感 的凋 零 或 家庭 的衰 败 。 含 其 张爱 玲 小 说 的
植 物意 象 从 一 个方 面展 现 出 其经 营 意 象 的 高超 功 力 和 艺 术创 造 力 。 关 键词 : 物 意 象 ; 勃 情 欲 ; 零 衰败 ; 爱玲 小 说 植 蓬 凋 张 中 图分 类 号 : 2 74 I0 .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 编 号 :0 7 3 5 ( 0 0 0 — 1 7 0 10 — 5 82 1 )6 0 0 — 5
火 。并 且 寄寓着 女子 出嫁将 给夫家带 来兴 旺发达 的 良好 祝愿 , 寄寓着 人丁繁 衍子孙 繁茂 的生殖 祝福 。 把 植物 的蓬勃 生长 和婚姻 、 和生殖 关联起 来 。宋玉《 登
娘 ”更 是 引发无数 读者 去想象 那丁香 姑娘 的愁情 郁 , 结、 美丽 芬芳 , 象诗 中那份 朦胧 而又 氤氲 的情 愫 , 想 继而在 心里 流溢着 一份 丁香般 的紫色 的忧思 。 张爱玲 小说 的植物意 象继 承 中国文学 以花木 喻 男 女情 爱 的传 统 。 独 出机 杼 。 又 其植物 意象特 别是红
庄 超 颖
( 州师 范学院 , 建 泉 州 3 2 0 ) 泉 福 600
摘 要 : 爱 玲 小 说 的 植物 意象 继 承 中 国文 学 以花 木 喻 男 女 情爱 的 传 统 . 植 物 意 象 特 别 是 过 度 繁 茂 的 红 花 意 张 其
象 往 往 隐 喻 着人 物 蓬 勃 的 情 欲 。 在 对 植 物 意 象 的描 摹 中 暗 示 人 物 的 内 心 世 界 , 示 出 人性 的 自我 放 纵 和 不 可 并 揭
的情感 触动 . 的感 情与 景物存 在密切 关 系的现象 : 人
“ 春秋 代序 , 阳惨舒 ; 色之动 , 阴 物 心亦摇 焉 ……岁 有
其物 , 有其 容 ; 以物迁 , 以情 发 。一 叶且 或迎 物 情 辞
收稿 日期 :0 0 0 — 2 2 1— 8 0
作 主体 对该情 欲 的评判 暗寓其 中 ,把创 作 主体对人 性 的洞察 和揭 露暗 寓其 中。对植 物意象 的描 摹又能
叶一 声虫 鸣都可 能引发 人 的情 感心思 。刘勰 充分 注
意到 了 自然 界 的景象对 人 的主观情 意的触发 。 芙蓉 “
的关 系如此 紧密 。所 以我们在 中华 民族 的第一部 诗
歌 总集《 经》 , 诗 里 会看 到许许 多多 的植 物名 称 。《 论
语・ 阳货》 说 : 子 日 :小 子何 莫学夫 诗? … …多识 里 “ ‘
花 意象 往往 隐喻着 人物 的情 欲 ,她通过 刻画植 物 的 畸形蓬 勃状 态来譬 喻情欲 的膨胀 . 不可 遏制 , 并把创
徒子好 色赋 》里 “ 寤春 风兮发鲜 荣 ,絮斋俟 兮惠 音
声 ” 3 咏春 风吹拂 万物 复苏 , 女之 间相互 追慕 的 ,歌 j 男
情感渴 求 。刘 勰总结 了前 人创作 中景 物 ( 草木 ) 对人
植物 是人类 生存最 重要 的物质 来源 。原始先 民 靠 野果果 腹 , 生命 的存 在与植 物 的生长息 息相关 . 一
旦 发生 自然灾害 , 如水灾 、 火灾 , 物遭到严 重破 坏 , 植 人 的生存 也就面 临着严 重危机 。正 因为植 物与人 类
意 , 声有 足 引心 ; 清风 与 明月 同夜 , 日与 春林 虫 况 白 共朝 哉 !( 年 四季 的景物各 有不 同 。 种景物 的状 ”一 j 4 各 貌不 同, 的感情 会随 着景物 的变化 而改变 . 片树 人 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