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鸡的脂肪肝的防治方案
蛋鸡脂肪肝综合征的临床症状 蛋鸡脂肪肝综合征的诊断及防治 - 养鸡技术

蛋鸡脂肪肝综合征的临床症状蛋鸡脂肪肝综合征的诊断及防治-养鸡技术蛋鸡脂肪肝,又称脂肪肝综合征或脂肪肝出血性综合征,是产蛋鸡常见的一种营养代谢性疾病。
它主要是脂肪在肝细胞内过分堆积,从而影响肝脏的正常功能,严重的甚至引起肝细胞破裂,最终导致肝内出血而死亡。
会给蛋鸡养殖带来极为严重的经济损失。
下面一起来具体了解一下:蛋鸡脂肪肝综合征的临床症状蛋鸡脂肪肝综合征的诊断及防治。
1、发病原因营养因素。
主要指蛋鸡摄入过量的饲料,而使能量的摄入水平过高,过剩的能量会转化为脂肪,在肝细胞内沉积从而引起肝脏的生理功能异常,表现为脂肪肝综合征。
另外,当日粮中的能蛋比较高时,蛋白质无法满足与脂肪结合的需求,而导致脂肪无法从肝脏中运出,从而引起脂肪肝综合征;当营养不足时尤其是参与合成脂蛋白的营养物质缺乏时,会导致肝脏内的脂肪无法运输,而使肝细胞内脂肪沉积,引发脂肪肝疾病。
遗传因素。
不同的蛋鸡品种对脂肪肝综合征的敏感程度不同,蛋鸡由于产蛋的原因代谢强度大,高强度的激素代谢会加快脂肪的沉积,当达到一定程度后就会表现出脂肪肝综合征的症状。
环境因素。
目前蛋鸡养殖多采用笼养方式,在高密度的饲养环境下蛋鸡的运动量减少,这就会导致蛋鸡体内多余的能量无法消耗而转为大量的脂肪,形成脂肪肝;在夏季该病的发病率较高,这主要是由于高温会促成脂肪酸的形成,而高温时蛋鸡对能量的需求量较少,从而增加脂肪肝综合征的发病率;当蛋鸡受到应激时会消耗大量的机体能量,使合成代谢速度降低,脂肪的转化率降低,使脂肪大量的沉积,最后会诱发脂肪肝综合征。
激素水平。
雌激素会对能量代谢产生影响;过高的生长激素会使游离脂肪酸的含量增加;皮质醇会将碳水化合物转化为脂肪;而甲状腺激素会使蛋鸡对致病因子表现的极为敏感,这此都是蛋鸡发生脂肪肝综合征的主要原因。
有毒物质。
这里主要是指霉菌毒素和药物毒素。
其中黄曲霉毒素是引发脂肪肝综合征的主要毒素。
另外,对蛋鸡用药不合理时也会对肝脏内的脂蛋白质合成产生影响,使脂肪无法合成脂蛋白质,造成脂肪在肝脏内沉积,引起脂肪肝综合征。
蛋鸡脂肪肝的防治方案

龙源期刊网
蛋鸡脂肪肝的防治方案
作者:
来源:《农业知识·科学养殖》2016年第10期
手机尾号为5778的读者问:蛋鸡脂肪肝采取什么样的防治方案比较好?
专家解答:(1)预防。
首先,要限制日粮中的能量水平。
其次,要保证日粮中有足够的营养成分如蛋氨酸、胆碱、维生素E、维生素H和微量元素硒。
再次,保证饲料品质,防止饲料霉变、污染及有毒物质混入。
(2)治疗。
首先应及时调整饲料配方,降低饲料的能量水平,提高饲料的蛋白质含量,同时提高氯化胆碱和维生素的添加剂量,连用两星期,可减轻鸡群的病情。
蛋鸡脂肪肝治疗方案

蛋鸡脂肪肝治疗方案简介脂肪肝是指肝脏内脂肪含量超过正常范围的疾病,可以进一步分为非酒精性脂肪肝和酒精性脂肪肝。
蛋鸡脂肪肝是蛋鸡养殖中常见的一种问题,它严重影响了鸡的健康和生产性能。
本文将介绍蛋鸡脂肪肝治疗方案,帮助养殖者有效治疗脂肪肝,提高养殖效益。
治疗方案1.饮食调节饮食是蛋鸡脂肪肝治疗的关键。
下面是饮食调节的具体措施:–减少能量摄入:脂肪肝是由于能量摄入超过肝脏消耗导致的,因此应限制饲料中能量的含量。
降低日粮的能量水平,适当增加蛋白质含量,以减少脂肪在肝脏中的蓄积。
–提供充足的纤维:适量提供粗纤维饲料,如青贮料、纤维素饲料等,可以促进肠道蠕动,增加鸡的饱腹感,减少对能量的摄入。
–补充必要的维生素与矿物质:维生素E、维生素B族和硒等可以保护肝脏,促进脂肪代谢。
在日粮中添加合适的维生素与矿物质,有助于脂肪肝的治疗。
2.运动促进蛋鸡过度饲养、缺乏运动是导致脂肪肝的重要原因之一。
因此,为了促进脂肪肝的治疗,我们需要增加蛋鸡的活动量。
具体措施如下:–调整饲养密度:适度减少每平方米内的鸡只数量,增加蛋鸡的活动空间。
–提供适当的运动设施:提供适量的鸡舍内跳板、玩具等设施,鼓励蛋鸡进行活动。
–定期放养:定期放养蛋鸡,让它们外出活动,增加运动量。
3.药物治疗在饮食调节和运动促进的基础上,药物治疗也是蛋鸡脂肪肝治疗的辅助手段。
常用药物如下:–肝保肝宁:作为一种中药保肝药,肝保肝宁可以增强肝脏抗氧化能力,促进脂肪酸的代谢,减轻脂肪肝的程度。
–青霉素:适量使用青霉素可以抑制肝脏内脂肪合成的过程。
–非甾体抗炎药:可以减轻炎症反应,对脂肪肝的治疗有一定的辅助作用。
4.环境调节蛋鸡脂肪肝的发生与饲养环境条件有关,通过环境调节可以减少脂肪肝的发生。
具体措施如下:–控制饮水量和水质:合理控制饮水量,保持水质清洁新鲜,避免蛋鸡摄入过多的矿物质,减少肝脏负担。
–控制饲喂时间和频次:合理控制饲喂时间和频次,避免过度饲喂。
–维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保持适宜的鸡舍温度和湿度,避免蛋鸡因寒冷或过热造成的应激反应。
蛋鸡脂肪肝综合征的病因及防治措施

蛋鸡脂肪肝综合征的病因及防治措施摘要:蛋鸡脂肪肝综合征主要发生于产蛋鸡,特别是产蛋高峰期的笼养蛋鸡,它是一种复杂的营养代谢性疾病,对于蛋鸡养殖业而言,该病症是制约蛋鸡养殖业发展的瓶颈。
为此,文章主要对该病症产生的因素进行了有效的分析,并针对病因提出了相应的预防措施,以及防治措施,以此来提升农户养殖蛋鸡的经济效益,全面推动蛋鸡养殖产业的长期稳定发展。
关键词:蛋鸡;脂肪肝综合征;病因;防止措施前言:蛋鸡脂肪肝综合征简称FLS,全称为Fattyliversyndrome,它是蛋鸡养殖业中最常见的一种疾病,也是一种复杂的营养代谢性疾病,它主要在7-9月份炎热夏季多发,并主要发生于产蛋鸡,特别是产蛋高峰期的龙养鸡,该病症主要的特点是肝脏出现脂肪变性。
蛋鸡脂肪肝综合征在中国各个地区均有发生,通常死亡率及发病率大约为5%,这将严重影响蛋鸡养殖的经济效益。
1.蛋鸡脂肪肝综合征发病原因1.1蛋鸡脂肪肝综合征发病的营养因素一般情况,养殖场使用的饲料配方都是蛋鸡日粮配方,但这种配方却存在一定的缺陷,营养不均衡不全面,而引发蛋鸡脂肪肝综合征的重要因素就是营养不均衡不全面。
此外,饲料配方没有进行及时调整,日粮配方是开产期配方,能量饲料在日粮中的比例较大,蛋白饲料含量比较低,动物性蛋白饲料严重缺乏,能量蛋白比显著偏高。
另外,场主为了减少饲料成本,以次充好,改变了日粮蛋白来源,这对饲料质量造成了间接的影响。
1.2蛋鸡脂肪肝综合征发病的环境因素通常情况下,鸡场发病的时间分别在每年的8月21日,或者8月3日,是一年中气温较高的季节,发病期间是持续的高温天气,而高温环境会增加发病率,其主要原因是在高温环境下,不但会加重蛋鸡应激,还会对蛋鸡能量需求进行降低,减少蛋鸡脂肪分解,降低蛋鸡甲状腺机能,极容易合成脂肪酸,最终高温与蛋鸡肝脏脂肪沉积呈现正相关。
1.3蛋鸡脂肪肝综合征发病的遗传因素根据相关实验表明,家禽的品种不同,对脂肪肝综合征的敏感性也是各不相同,与肉鸡相比,蛋鸡的发病率相对较高。
夏季咋防鸡脂肪肝综合征

案例三
01
预防措施
在夏季高温季节,应合理调整饲料配方,降低饲料中能量和蛋白质水平
,增加纤维素的摄入,同时加强鸡舍通风和饲养管理。
02 03
治疗措施
一旦发现鸡只出现脂肪肝综合征症状,应立即采取措施治疗。治疗方法 包括调整饲料配方、降低饲料中能量和蛋白质水平、增加纤维素的摄入 、加强鸡舍通风和饲养管理等。
增加蛋白饲料
可以增加蛋白饲料,如豆粕、鱼粉等,以满足鸡的蛋白质需求。
保持饲料新鲜
夏季高温高湿,饲料容易变质,应保持饲料的新鲜度,及时清理料 槽和水槽,避免饲料残留在料槽和水槽中。
改善饲养环境
降低饲养密度
夏季鸡舍内温度较高,湿度大 ,应降低饲养密度,增加鸡舍 的通风量,以降低舍内温度和
湿度。
保持鸡舍清洁
病鸡表现为食欲不振、嗜睡、黄疸、鸡冠和肉髯苍白,腹部 膨大,肝脏肿大、质硬,且伴有肝脏出血、破裂和死亡。
流行病学特点
易感动物
01
本病主要发生于蛋鸡和肉鸡,特别是产蛋高峰期的母鸡易感性
更高。
传播途径
02
本病主要通过食物链传播,如饲料污染、饮水等。
流行季节Βιβλιοθήκη 03本病多发于夏季高温、湿度大的季节,因为高温能促进脂肪在
遗传因素
品种差异
不同品种的鸡对脂肪肝综合征的易感性存在 差异,有些品种的鸡本身就容易发生脂肪肝 综合征。
基因突变
某些基因突变也可能导致鸡发生脂肪肝综合 征。
03
预防措施
合理饲喂
适量减少高能量饲料
夏季气温高,鸡的食欲减退,摄入的饲料量减少,应适当减少高 能量饲料,如油脂、玉米等,以防止鸡摄入过多的能量。
鸡脂肪肝综合征的防治 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 包括改善饲养环境、调 整饲料配方、控制饲喂
蛋鸡脂肪肝综合症的病因及防治

加 甜 菜 碱 ,极 显 著 降 低 腹 脂 率 和 肝 脏
中脂 肪 含 量 ,防 止脂 肪 肝 的发 生 。
Le ( 9 9 i n 1 9 )研 究 发 现 ,在 产蛋 期 蛋 鸭 日粮 中 添 加 胆 碱 , 肝 脏 脂 肪 含 量 均 减 少 , 产 蛋 率 显 著 提 高 ,血 液 中 甘 油 j 酯 、V D ,a o L L p B浓 度 升 高 ,HD L
硬 度 和 蛋 鸡 脂 肪 肝 综 合 症 有 关 患 有
脂 肪肝 的蛋鸡 血 钙 和血 磷 显著 升 高 . 高 血 钙 鸡 腹 部 沉 积 过 量 脂 肪 ,鸡 冠 较 大 ,多 数 停 产 ,说 明 脂 肪 肝 与 钙 代 谢 有 关 。 降 低 饲 料 中 钙 比例 可 以 引 起 肝
( 9 8 研 究 表 明 ,在 产蛋 鸡 饲 料 中添 19)
中 过 量 沉 积 .不 能 被 及 时 运 出 肝 外 , 从 而 引 起 蛋 鸡 脂 肪 肝 。适 当 降 低 能 量 水 平 .调 整 蛋 白能 量 比 以 及 各 种 必 需 氨 基 酸 之 间 的 平 衡 ,可 防 止 由 于 能 量 过 高 造 成 的 脂 肪 过 度 沉 积 ,减 少 脂 肪
脏脂肪含量升高和出血。
2 1 维 生 素 和 氨 基酸 .I 4
水 平 脂 肪 肝 发 生 率 较 1% 的 升 高 。 何 6
维 明 等 ( 9 6 试 验 结 果 证 明 ,蛋 白 19 ) 能 量 比值 大 的 试 验 鸡 群 ,脂 肪 肝 发 生 率 明 显 高 于 蛋 能 比低 的 鸡 群 ,且 差 异
( 0 0) 年 研 究 提 出 ,在 玉 米 一 粕 型 20 豆
蛋鸡脂肪肝综合症怎么防治 产蛋鸡脂肪肝用什么好

蛋鸡脂肪肝综合症怎么防治产蛋鸡脂肪肝用什么好
蛋鸡脂肪肝综合症是一种营养代谢性疾病。
主要引起蛋鸡不明原因的产蛋下降和死亡率上升,引起鸡肝脏发生脂肪变性、出血,有时导致急性死亡为特征的营养代谢性疾病。
近年来,在养鸡业追求高效生产的条件下,该病的发生呈逐年增高的趋势,主要发生于蛋鸡,特别是笼养蛋鸡的产蛋高峰期,直接影响家禽业的经济效益。
达龙净源+达龙蛋无忧防治蛋鸡脂肪肝。
病鸡外观体况良好,鸡群中有许多鸡是过度肥胖的,体重比正常鸡高出20%-30%,个别鸡突然死亡,产蛋量下降。
蛋鸡饲喂能量过剩或者缺少蛋白的日粮,都能够诱发脂肪肝综合征。
这可能是由于能量过多会转化生成脂肪,缺少蛋白导致无法生成足够的脂蛋白和亲脂因子,从而使肝脏中沉积大量脂肪,且无法及时被运至肝外,从而引起发病。
蛋鸡脂肪肝综合征的病因分析临床症状及防治措施

蛋鸡脂肪肝综合征的病因分析临床症状及防治措施蛋鸡脂肪肝综合征是一种常见的鸡类疾病,通常由于饲养管理不当、营养不均衡、环境压力等因素导致。
在我国,由于饲养规模不断扩大,饲养技术不断提高,蛋鸡脂肪肝综合征已成为影响蛋鸡养殖业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
本文将从病因分析、临床症状和防治措施三个方面进行介绍。
一、病因分析1. 饲养管理不当蛋鸡脂肪肝综合征的发生与饲养管理不当密切相关。
例如饮水不洁净、饮水不足、粪便清理不及时、粪便湿度过高、鸡舍通风不良等因素,都会导致蛋鸡脂肪肝综合征的发生。
2. 营养不均衡饲料中热量过高或脂肪过多,以及过量添加维生素D会增加脂肪在肝脏中的积累,导致脂肪肝的发生。
饲料中蛋氨酸、赖氨酸等氨基酸含量不足也会导致脂肪肝的发生。
3. 环境压力饲养环境温度过高、湿度过大、通风不良等因素也会给蛋鸡带来很大的压力,导致产蛋量下降,免疫功能下降,脂肪肝发生率增加。
二、临床症状1. 食欲不振患有脂肪肝的蛋鸡,由于肝功能受损,会出现食欲不振的症状,食量减少,甚至拒食。
2. 体重下降脂肪肝会导致蛋鸡身体状况下降,体重减轻明显。
3. 产蛋量下降脂肪肝会影响蛋鸡的产蛋量,使蛋鸡的经济效益下降。
4. 肝脏肿大经过查体,蛋鸡患有脂肪肝时,可发现其肝脏肿大、表面模糊,质地变软。
5. 其他症状如粪便异常、羽毛脱落、粘膜苍白、行动迟缓、呼吸急促等。
三、防治措施1. 合理饲养管理加强饲养管理,保持鸡舍清洁干燥,保证饮水供应充足,保持良好的通风和换气,减少饲料中脂肪含量,避免添加过量维生素D等。
2. 合理饲料配方科学合理地配制饲料,保证饲料中各种营养成分的平衡,并根据蛋鸡生长发育的需要进行合理搭配与营养水平调整。
3. 调控环境压力根据季节变化、气候变化等因素,及时调整鸡舍内的温湿度,确保蛋鸡处于一个相对稳定、舒适的环境中。
4. 合理用药对于已患有脂肪肝的蛋鸡,可适当选用促进肝功能恢复的药物进行治疗。
5. 加强预防建立健全的疫病防控措施,加强蛋鸡的免疫力,降低患病风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蛋鸡的脂肪肝的防治方案
河北张先生,现在养了5000只蛋鸡,鸡育成期使用的全价料,产蛋期使用的自配料,到250天左右又换成了全价料,现在在300天左右出现了零星的死亡,解剖症状都是肝破裂,腹部很多油,判断脂肪肝。
根据以上这样的情况现对此病做一下重点阐述:
鸡脂肪肝综合征常发于产蛋母鸡,尤其是笼养蛋鸡群,多数情况是鸡体况良好,突然死亡。
死亡鸡以腹腔及皮下大量脂肪蓄积,肝被膜下有血凝块为特征。
公鸡极少发生。
一、脂肪肝综合征的病因
1. 鸡饲料中胆碱、肌醇、维生素E和维生素B12不足,使肝脏内的脂肪积存量过高。
2 鸡饲料中蛋白质含量偏低或必需氨基酸不足,相对能量过高,母鸡为了获得足够蛋白质或必需氨基酸,大量采食,摄入过量的碳水化合物转化为脂肪沉积于肝脏和体腔。
3 鸡饲料中蛋白质含量过高,与能量值不相适应,造成代谢紊乱,使脂肪过量沉积。
4 鸡饲料中主要使用粉末状钙质添加剂,而钙含量过低,母鸡需要大量的钙来制造蛋壳而摄入过多的饲料,于是过多的饲料被吸收后转化成脂肪沉积于肝脏和体腔。
5 饮用硬水和鸡体缺硒。
6 鸡群缺乏运动也是一个诱发因素。
7 天气炎热和喂菜子饼容易诱发本病。
二、脂肪肝综合征的机理
鸡肝脏是合成体内脂肪的最主要场所,合成后的脂肪以极低密度脂蛋白形式被输送到血液。
其中载脂蛋白的合成需蛋氨酸、丝氨酸、VE、B族维生素等的参与。
在脂肪转运过程中,胆碱起重要作用。
母鸡在产蛋期为了维持生产力(1个鸡蛋大约含6克脂肪,其中的大部分是由饲料中的碳水化合物转化而来),肝脏合成脂肪的能力增加,肝脂也相应提高。
若合成蛋脂的原料不足,或肝脏合成的脂肪太多,超出了脂蛋白的运输能力,可产生肝内脂肪蓄积,使肝脏呈淡黄色或淡粉红色,质地变脆。
在受到应激时,若鸡突然剧烈运动,肝脏小血管破裂,血液流入肝被膜下,形成血凝块,最终病鸡死于肝破裂。
三、脂肪肝踪合征的症状
本病主要发生于重型鸡及肥胖鸡。
病鸡生前肥胖,超过正常体重的25%,产蛋率波动较大,可从75%~85%突然下降到35%~55%,在下腹部可以摸到厚实的脂肪组织。
往往突然暴发,病鸡喜卧,鸡冠肉髯退色乃至苍白。
严重的嗜眠、瘫痪,体温41.5℃~42.8℃,但鸡冠、肉髯及脚变冷,可在数小时内死亡。
一般从发病到死亡约1天~24天,当拥挤、驱赶、捕捉或抓提方法错误,引起强烈挣扎时可突然死亡。
病鸡血液化验,血清胆固醇明显增高,达到每100毫升或以上605毫克~1148毫克(正常为每100毫升112毫克~316毫克);血钙增高可达到每100毫升28毫克~74毫克(正常为每100毫升15毫克~26毫克);血浆雌激素增高,平均含量为每毫升1019微克(正常为每毫升305微克);450日龄病鸡血液中肾上腺皮质固醇含量均比正常鸡高(每100毫升5.71毫克~7.05毫克)。
病死鸡的皮下、
腹腔及肠系膜均有多量的脂肪沉积。
肝肿大,边缘钝圆,呈油灰色,质脆易碎,用力切时,在刀表面有脂肪滴附着。
肝表面有出血点,在肝被膜下或腹腔内往往有大的血凝块。
组织学检查为重度脂肪变性。
有的鸡心肌变性呈黄白色,有时肾略变黄,睥、心、肠道有程度不同的小出血点,根据病因、发病特点、临床症状和血液化验指标,以及病理变化特征即可确诊,其特征性病变为肥胖母鸡腹腔内或肝被膜下有凝血块。
本病应注意与鸡脂肪肝和肾综合征的鉴别诊断。
四、脂肪肝综合征的防治
1 目前对这种病还没有有效的治疗方法,主要采取以预防为主的方法。
2 防止产前母鸡积蓄过量的体脂,日粮中应保持能量与蛋白质的平衡,尽可能不用碎粒料或颗粒料喂蛋鸡。
3 保证日粮中有足够水平的蛋氨酸和胆碱等嗜脂因子的营养素。
4 禁止饲喂霉败饲料。
5 对易发生脂肝病的鸡群,可在日粮中加入一定量的小麦麸和酒糟,因为小麦麸与和酒糟中含有可以避免笼养蛋鸡脂肪代谢障碍的必需因子。
6配合饲料中添加多种维生素,每20千克饲料中加入5克拌匀饲喂(种鸡用量要加倍)。
每天下午4点~5点给产蛋鸡投入颗粒状钙质添加剂,如粗贝壳片、颗粒碳酸钙、蛋壳碎片等。
每100只鸡加1千克,直接放在饲料槽内,因粗颗粒钙质可在鸡的肌胃中停留较长
时间,在夜间能源源不断提供钙质,并能解决产薄壳蛋、破壳蛋多的问题。
母鸡在清晨时对蛋白质需求较大,可添加适量龟粉、蚯蚓、无菌蝇蛆等。
傍晚添加粗粒钙质以代替部分能量饲料,以避免母鸡过肥。
产蛋期的鸡每日光照时间应在16小时左右,人工光照时间从早晨6点半开始到晚上22点半结束。
饮水最好是自来水,避免饮硬水。
减少饲料的喂量(鸡群产蛋高峰前限量要小,高峰后限量要大)或增喂苜蓿粉等纤维含量高的饲料,尤其在夏季更应注意这一问题。
在日粮中添加维生素E和亚硒酸钠、酵母粉也可减少发病。
当发生脂肝病后,可采用以下方法减缓病情:
每吨饲料中添加硫酸铜63克、胆碱55克、维生素B123.3毫克、维生素E5500国际单位、DL-蛋氨酸500克。
每只鸡喂服氯化胆碱0.1克~0.2克,连续喂10天。
将日粮中的粗蛋白水平提高1%~2%。
以上解决方案只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