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原辅料进料检验标准及检验方法

食品原辅料进料检验标准及检验方法
食品原辅料进料检验标准及检验方法

混凝土原材料与配合比检验质量标准和检验方法

混凝土原材料及配合比检验质量标准和检验方法

个月。2、安定性:体积安定性不良主要是指水泥硬化和产生不均匀的体积变化。一般是由于熟料中所含的游离氧化钙、游离氧化镁、或掺入的石膏过多。 3、不合格品和废品:凡氧化镁、三氧化硫、初凝时间、安定性中任一项不符合标准规定时,均为废品;凡细度、终凝时间中的任一项不符合标准规定或混合材料掺加量超过最大限和强度低于商品强度等级的指标时为不合格品。水泥包装标志中水泥品种、强度等级、生产者名称和出厂编号不全的也属于不合格品。 4、混凝土的取样:每100盘,且不超过100m3的同配合比的混凝土,取样次数不得少于一次;每一工作班拌制的同配合比的混凝土不足100盘时,其取样次数不得少于一次;一次浇筑1000m3以上同配合比的混凝土,每200m3取样次数不得少于一次;每层楼或每工作台班浇筑浇筑同配合比的混凝土时,其取样次数不得少于一次。混凝土抽样在浇筑地点随机抽取。

混凝土施工工程质量检验标准及检验方法

现浇混凝土结构外观质量和尺寸偏差检验标准及检测方法

现浇结构外观质量缺陷 注:用于检查结构构件混凝土强度的试件,应在混凝土的浇筑地点随机取样,取样与留置应符合下列规定:①每拌制100盘且不超过100m3的同配合比混凝土,取样不得少于一次。②每工作班拌制的同一配合比混凝土不足100盘时,取样不得少于一次。③每一次浇筑超过1000m3时,同一配合比的混凝土每200m3取样不得少于一次。④每一楼层、同配合比的混凝土,取样不得少于一次。⑤每次取样至少留置一组标准养护试件,同条件养护试件的留置组数应根据实际需要确定。

食品感官检验

第一章 1.感官评价的定义:感官评价是用于唤起、测量、分析和解释通过视觉、嗅 觉、味觉和听觉而感知到的食品及其它物质的特征或者性质的一种科学方法。 2.三类感官评价方法:区别检验法、描述分析法、情感实验 3.人作为仪器的特点(也为缺陷): 1)不稳定性 2)人容易受到干扰 4.所以在感官检验当中感官评价人员需要做到的有(针对3如何克服避免): 1)实验要反复几次进行 2)每次试验使用多个品评者,通常参评者的数量要在20~50之间 3)要对参评人员进行筛选 4)对感官评价人员要进行培训 5.执行一项感官检验,需要完成的任务有: 1)项目目标的确定 2)实验目标的确定 3)样品的筛选 4)实验设计 5)实验的实施 6)分析数据 7)解释结果 第二章 一、名词解释: 1、风味:对口腔中的产品通过化学感应而获得的印象 2、味道:由口腔中溶解的物质引起的通过咀嚼获得的感受 3、黏稠性(黏度):黏度是指液体在某种力的作用下流动的速度,比如重力 4、感觉: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 5、感觉阈值:是指感官或感受体对所能接受的刺激变化范围的上、下限以及对这个范围内最微小变化感觉的灵敏程度

1、人的五种基本感觉分别是_视觉_、__听觉__、_嗅觉_、_味觉_、__触觉_。 2、四种基本的味觉分别是___酸__、__甜___、__苦__、___咸_。 3、声音的三种特性分别是:__音调___、__音量___、___持续性___。 三、判断题: 1、食品的声音特性与食品的硬度和脆性有关。( T ) 2、感觉是由适当的刺激所产生的,然而刺激强度不同,产生的感觉是不相同。( T ) 3、由于感觉的适应性,进行评价时,应由浓气味→淡气味。( F ) 4、人类基本的味觉就是酸、甜、苦、辣。( F ) 四、选择题: 1、最容易产生疲劳的是( C )。 A、视觉 B、味觉 C、嗅觉 D、触觉 2、食品的外观性状,如颜色、大小和形状、表面质地、透明度、充气情况等靠( A )来评价。 A、视觉 B、味觉 C、嗅觉 D、触觉 3、“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由感觉的( B )产生的。 A、对比现象 B、疲劳现象 C、掩蔽现象 D、拮抗现象 4、评价食品的质地要靠( D )来完成。 A、视觉 B、味觉 C、嗅觉 D、触觉 5、味觉感受器就是( B )。 A、舌尖 B、味蕾 C、舌面 D、舌根 6、靠嗅觉评价的物质必需具有( B )。 A、一定的温度 B、挥发性及可溶性 C、旋光性和异构性 D、脆性和弹性 7、当食盐水浓度高于0.13%时就能被准确地品尝出咸味,则0.13%称为食盐水的( B )。 A、察觉阈 B、识别阈 C、极限阈 D、差别阈

塑胶原料 来料检验规范

¥¥¥¥¥¥¥用品有限公司 企业标准 ¥¥¥¥¥¥¥-2012 检验标准及规范 (塑胶原料来料检验规范) 受控状态: 文件版号: A/0 文件制订: 文件审核: 文件批准: 2012¥¥¥¥发布 2012¥¥¥¥试行 ¥¥¥¥¥¥¥¥¥用品有限公司发布

1目的 规范生产物料的质量控制内容、方式方法及检验标准、允收准则。 2适用范围 适用于我司塑胶原材料的来料检验 3相关文件 国标文件:GB/2028.2003《计数抽样检验程序》 4定义 4.1致命缺陷:(Critical)危及人生安全或易招致不安全因素的项目以及导致其基 本功能质量失效的项目。严重缺陷:(Major)不符合特性要求,且可能导致功 能失误或降低原有使用功能的项目。次要缺陷:(Minor)单位产品的一般性质 量特征不符合规定或单位产品的质量特性轻微不符合规定,对产品的使用性能 没有影响或只有轻微影响的项目。 5规范 5.1检验项目与检验标准 5.1.1 IQC按照下表内容进行检验,检验结果记录于《来料检验报告》中。 5.1.2 抽样标准: 轻缺陷:当轻缺陷有不符合项时,但无重缺陷数,判为合格。 重缺陷:一批次中,抽检只要有一项不合格时,该抽样为不合格;同批次出现2个抽样不合格,则该批检验不合格。 序号检验项目检查内容及质量要求检查时机 检验方法 及工具 允收准则 检验 Cri Maj Min 1 外 观 色泽 对比首批来料留样颜色,不可有明显色 差。 领用前目视无色差√杂点 将抽取的原料放在干凈白纸上检查,原料 中应无黑点和杂质。 领用前目视无杂点√外形常见塑胶原料外观特征详参见5.2 领用前目视相似√ 2 特性1.要求供应商提供材料物性表确认是否 满足客户要求 入库前 目视经生产能 满足试样 的特性要 求。 √2.请供应商提供有害物质分析数据报告 确认是否符合客要求。 入库前√3.必要时可做燃烧试验:用镊子夹持胶 粒在火焰中燃烧,观察火焰的颜色和燃 烧时挥发出的气味。(常见塑胶燃烧时 火焰颜色和气味参见5.3)。 领用前√制品的强韧性、光亮度、透明度、颜色量产前 目视比对 弯曲冲击 试验 √ 3 包装1.包装不可有潮湿、破裂现象,封口应严 密。入库前目视正确 √2.牌号和批号应清晰。√

水磨石面层质量标准和检验方法

水磨石地面施工质量标准 ⑴面层的材料、强度(配合比)密实度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规定。 ⑵面层与基层结合必须牢固,无空鼓。(空鼓面积不大于400c无裂纹,且在一个检查范围内不多于二处者,可不计) 基本项目 ⑴水磨石面层表面质量应符合下列规定: 合格:表面基本光滑,无明显裂纹和起砂,石粒密实,分格条牢固。 优良:表面光滑,无裂纹、砂眼和磨纹,石粒密实,显露均匀;颜色图案一致,不混色;分格条牢固、顺直和清晰。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 ⑵地漏和泛水应符合以下规定: 合格:坡度满足排水要求,不倒泛水,无渗漏 优良:坡度符合设计要求,不倒泛水,无渗漏、无积水、与地漏(管道)结合处严密平顺。 检验方法:观察或泼水检查。 ⑶踢脚线质量应符合以下规定: 合格:高度一致;与墙柱面结合牢固,局部空鼓长度不大于400mm,且在一个检查范围内不多于二处。 优良:高度一致,出墙厚度均匀;与墙柱面结合牢固;局部空鼓长度不大于200mm,且在一个检查范围内不多于二处。 检验方法:用小锤轻击,尺量和观察检查。 ⑷踏步、台阶应符合以下规定: 合格:宽度基本一致,相邻两步宽度和高差不超过20mm,齿角基本整齐,防滑条顺直。 优良:宽度一致,相邻两步宽度和高差不超过10mm,齿角整齐,防滑条顺直。 检验方法:观察和尺量检查。

⑸镶边应符合以下规定: 合格:面层邻接处镶边用料及尺寸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规定。优良:在合格的基础上,边角整齐光滑,不同颜色的邻接处不混色。检验方法:观察和尺量检查。 允许偏差 水磨石面层的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应符合下表的规定。 水磨石面层的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 表水磨石面层质量标准和检验方法

真皮检验标准

真皮检验标准 一、真皮类 1、检验重点:皮料的颜色、纹路、厚度/手感; 2、检验标准:以色卡、确认样核对皮料的颜色及纹路,核对生产总表上要求的厚度; 3、检验程序及标准 3.1 颜色、厚度检验。 3.1.1每一采购单相同规格,每次来料为一批。 3.1.2每批任取一包,以采购色卡核对其颜色,若该包内颜色均匀,且与确认板或 色卡相同时,则判定颜色合格。 3.1.3在该包内任取5张,以厚度计量测皮料厚度,量测部位为颈部,臀部,背部2 侧(4点)。若背部、臀部有2点不合采购单要求,则判定该张皮料不合格。若5 张有3张不合格则该包不合格。 3.1.4若头一包之颜色、厚度合格则执行 3.3之分级程序,否则再抽第二包依 3.1.2~3.1.3之规定执行,若头二包合格则执行3.3之分级程序。 3.2 皮料分级(外观检验) 3.2.1外观缺点有:刀伤,斑点,脱皮,生长纹,血管纹,沙眼,碰花,牛筋,挂伤, 粗糙,烙印,瑕疵等。 3.2.2检验员对所有皮料进行目视全检,并依外观缺点所占比率,使用率依下列比率区分: (1)使用率90%以上为A级。 (2)使用率70~90%之间为B级。 (3)使用率70%以下为C 3.3 记录 3.3.1检验员在皮料底部(反面)上填写级别。 3.3.2检验员应填写《皮料品检报告》,经查核由品质部存档。 3.4 测试 3.4.1撕裂强度测试。 (1)由于公司没有“撕裂强度测试”的相关测试仪器,所以无法完成测试。 3.4.2脱色测试。 1 手工测试方法 (1)用有粘性胶纸对贴膜皮的进行脱膜测试(同一位置粘5次); (2)用干净白色面布渗水对皮面反复摩擦,进行脱色测试(同一位置,来回摩擦10次)。 2 仪器测试方法 (1)干擦测试方法 参考标准:略 用干净白色棉布包捆918g重的专用检测工具,放在皮的表面上,来回摩擦10次后,无掉色状况或轻度掉色为良品,明显掉色为不良品,(客户有特殊要求按照客户要求) 判定标准:无掉色状况或轻度掉色为合格,即达到4级标准为允收。明显掉色为不合格,即退货。 (2)湿擦测试方法 参考标准:略

进料检验规范

进料检验规范 1.总则 目的 本公司为管制采购物料、委外加工之物料品质,使其符合设计规格及允收之标准,特制订本作业规范。 范围 凡我司采购物料及委外加工之物料均适用本规定。 权责单位 (1)品管部负责本规定制定、修订、废止之起草工作; (2)总经理负责本规定制定、修订、废止之审核。 2.检验规定 抽样计划 依据GB2828原则(等同MIL-STD-105D)单次抽样计划。 品质特性 品质特性分为一般特性和特殊特性。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属一般特性: (1)检验工作容易者,如外观特性; (2)品质特性对产品品质有直接而重大之影响者,如电气特性; (3)品质特性变异大者。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属特殊特性: (1)检验工作复杂、费时或费用高者; (2)品质特性可由其他特性之检验参考判断者; (3)品质特性变异小者; (4)破坏性之实验。 检验水准 (1)一般特性采用GB2828正常单次抽样一般II级水准。 (2)特殊特性采用GB2828正常单次抽样特殊S-2水准。

缺陷等级 抽样检验中发现不符合品质标准之瑕疵称为缺陷,其等级有下列三种: (1)致命缺陷(CR) 能或可能危害制品使用者、携带者的生命或财产安全之缺陷,称为致命缺陷,又称严重缺陷,用CR表示。 (2)主要缺陷(MA) 不能达成制品使用目的之缺陷,称为主要缺陷,或重缺陷,用MA表示。 (3)次要缺陷(MI) 并不影响制品使用目的之缺陷,称为次要缺陷,又称轻微缺陷,用MI表示。 允收水准(AQL) 定义 AQL即Acceptable Quality Leval,是可以接受的品质不良比率的上限,也称为允许接受品质水准,简称允收水准。 (1)CR 缺陷,AQL=0 (2)MA 缺陷,AQL=1% (3)MI 缺陷,AQL=% 进料允收水准应严于或等于客户对成品的允收水准,因此,若客户对成品的允收水准严于上述标准时,应以客户水准为依据。 检验依据 电气零件依据下列一项或多项: (1)零件规格书 (2)零件确认报告书 (3)有关检验规范 (4)国际、国家标准 (5)比对认可样品 外观、结构及包装材料依据下列一项或多项: (1)零件规格书

皮革检验规范(真皮类)

一.目的 明确喜临门公司进料真皮的检验项目及验收标准,以保障进料真皮能够符合公司使用及满足国家标准要求。 二.范围 适用于喜临门家具股份有限公司(包含分公司)的所有真皮皮革的质量判定 三.职责与权限 1.采购管理中心:负责将本标准纳入皮革采购合同,要求供应商供货的皮革能够满足此标准 2.品质中心:负责真皮检验标准的制定、修定及验收判定 四.真皮示意图(牛皮) 根据国际皮革行业公布的《标准牛皮体形部位图》,如下;

标准整张牛皮:A+B+C+D+E+F+G 整张牛皮中各部位大致面积(或重量)比例为:按整张牛皮的总重量或总面积计,牛皮的皮心部 约占45%-55%;颈肩部(包括头部)约占20%-25%;腹部约占20%-25%。 五. 抽样标准 1. 外观抽样:每批分散抽检,按4包(含以下)抽检1包比例进行,每包抽检10张皮 2. 理化性能检测:每批进料随机抽取3张皮裁剪送试验室进行检测 六. 检验判定标准 1.真皮分级(国标):喜临门要求进料皮革外观能够满足二级标准 2. 真皮出裁率标准: 3. 检验条件及方法(外观) 3.1 检验亮度:600-800 Lx ,40W 双日光灯。 3.2 检验视角:如条件许可,检验者目视方向应与光源方向成45°,有多面的部件,每一侧 都要当作一个单独的平面来检验。如下图所视: 3.3 检验方法及工具:目视/光源箱 4.外观检验项目及判定标准

4.2皮身平整、柔软、丰满有弹性 4.3 颜色: 与封样或色卡对比,在自然光源或d65光源箱测试不允许有明显 色差,参照以下进行判定。*与封样件比较≥4级;;

3. 尺寸: 4.1.厚度:规格尺寸±0.1mm 4.2.板数:皮幅38SF

原材料进料检验尺寸和金相检测规定

原材料进料检验—尺寸和金相检验规定 一、原材料进料检验项目: 1、验收供应商的“材料质保书”。 2、每个炉号均应检验“外径、长度、表面质量、化学成份、低倍酸蚀”。 二、检验时间及检验要求 1、材料进公司后,由原材料库主管向进料检验员报检; 2、首先验收“材料质保书”与所送物料一致,每批次至少抽检5件棒材,检验“外径、 长度、表面质量”,合格通知钢材库下料办理入库手续; 3、国内产品材料:由仓库主管根据当批钢材入库单,在下料时收集取每个炉号钢材的料 头,交进料检验员送检测中心检测化学成份和低倍酸蚀; 4、国外产品材料:来料时就抽样检验,即在下料使用前必须经检验合格,方可批量使用, 如果材料急用,来不及检测的,必须有分管副总签书面“放行单”,材料库方可下料。 5、所有送检试样,检测中心必须在三个工作日内完成测试,并出报告交进料检验员。有 急要的试样,送检人就在检测中心的“送样登记表”上注明时间期限。不能在三个工作日内完成的,必须向部门主管汇报。 三、检测取样 由钢材料库主管负责,有困难时可请分管副总协调。 四、检样数量 1、取样:每个炉号取两个试样,即两个料头; 2、化学成份检测:每个炉号做一个试样; 3、低倍酸蚀:每个炉号做两个试样。 五、试验报告和试样 1、进料检验员按ERP要求对每批入库钢材编制批号,并填写在“钢材入库单”上; 2、钢材库主管按“钢材入库单”送样,不得有遗漏; 3、进料检验员交一“钢材入库单”联给检测中心,检测中心按入库单上的明细,每个批 次即每个炉号的钢材均应出具试验报告,未收到试样的批次,应主动与进料检验员沟通; 4、试样应按规定装入试样袋,标识清楚,存入试样柜中,便于复验; 5、任何时候按ERP上的批号抽查,检测中心均能提供检测报告和试样。 六、材料金相检测要求 1、国内产品:用报废产品解剖检测热处理金相组织,尽量做到每个直径每个月做一个。 2、国外产品:每个月每个型号产品抽一个炉号做随炉试样或整件产品送检测中心。 品质部

质量标准检测标准测试手段及验收方式

质量标准、检测标准、测试手段及验收方式 1、货物质量按招标文件要求执行,货物的价格,按《中标通知书》中的价格执行。 2、所提供的货物的名称、型号、规格、技术条件、供应范围及数量、交货时间、交货地点应符合谈判文件及有关承诺内容要求。 3、全部货物采用相应标准的保护措施进行包装,并具备防湿、防潮、防震、防锈、防装卸等保护措施;如果由于货物包装不良或采用不充分、不妥善的防护措施而造成的损失,供应商将承担由此产生的一切费用;在每一包装件中,有详细装箱清单,并在每件包装上标有引人注目的发货标记。 4、货物到采购人指定交货地点后,采购人对货物凭现状验收,在原装、原封、原标记完好无损情况下,采购人对货物的件数,外观进行初步验收。 5、验收货物发生短缺、损坏等问题时,采购人收到货物后10天内通知我公司,否则,视为采购人初步验收无误;我公司接到采购人通知后,在10天内答复处理,否则,视为我公司已默认采购人的通知。 6、我公司交货时,出具货物符合国家规定的合格证书,货物由我公司负责现场安装调试及人员操作培训,但不解除我公司在货物质量保证期的责任。 7、货物的质量保证期,按我公司在投标文件中的承诺内容执行。 8、因采购人原因造成货物损伤、损坏,我公司协助修复,费用由采购人承担。

9、货物由我公司负责运输,装运过程中发生的丢失、损坏等,由我公司自行承担其经济损失。 10、根据采购人要求,我公司及时派出售后服务人员,给予技术指导。对不合格的货物,属我公司问题的,由我公司及时无偿更换;属于采购人问题的,我公司积极协助解决,费用由采购人承担。 11、由于人力不可抗拒事故,中标供应交货迟延或不能交货时,我公司立即将事故原因通知采购人,并有采取一切必要措施从速交货责任。如果事故持续时间超过交货期限,采购人有权撤销合同,如不可抗拒影响采购人履约,则亦照此办理。

食品感官检验

食品感官检验 一、名词解释 1、食品感官鉴评的定义 2、感觉阈 3、绝对阈 4、范氏实验 5、啜食实验 6、感觉疲劳 7、二、三点实验法 8、三点实验法 9、顺位实验法 10、描述实验法 二、问答题 1、心理对感觉的影响,并详细说明, 2、选择食品感官鉴评候选人员时,应考虑哪些因素,详细说明。 3、在食品感官鉴评人员筛选过程中,应注意哪些问题,详细说明。 4、详细说明感官鉴评的环境条件, 5、掌握几个描述分析的语言及特点,如果汁、火腿肠、牛奶(鲜)、面包、奶粉等。 答案如下: 一、 1、感官评价是用于唤起、测量、分析和解释通过视觉、嗅觉、味觉和听觉而感知到的食品

及其他物质的特征或者性质的一种科学方法。 2、感觉阈:a、是指从刚能引起至刚好不引起感觉的刺激强度的一个范围。 b、感官(受体) 接受的上下限对最小变化的敏感程度。(ab任选一个作答) 3、绝对阈:是适足以引起感官反应的单一刺激能量的强度。(上下限、觉察阈) 4、范氏实验:通过舌头来感觉气味,使用啜食技术,用于食品的香味识别。 5、 6、感觉疲劳:由于受到连续和重复刺激而使感觉器官的敏感性降低。 7、 二、三点实验法 先提供给鉴评员一个对照样品,接着提供两个样品,其中一个与对照样品相 同。要求鉴评员熟悉对照样品之后,从后者提供的两个样品中挑选出与对照样品相同的样品的方法称为二-三点检验法,也称一-二点检验法。 呈送顺序有:RAAB, RABA(其中A为参照样)。 8、三点实验法 同时提供三个编码样品,其中有两个是相同的,要求鉴评员挑选出其中不同于 其它两样品或哪两个样品相似的检查方法称为三点试验法,也称三角试验法。 呈送顺序有:ABA、AAB、ABB、 BAA、 BAB、BBA。 9、顺位实验法:比较多个样品,按照某一品质的大小、强弱进行排序的试验 方法。 10、描述实验法:有一组合格的感官评价人员对产品提供定性、定量描述的感觉检验方法,是一种全面的分析方法,所有感官都要参与描述活动,视觉、听觉、嗅觉、味觉等。 二、 1、a、对比增强b、对比减弱c、变调现象d、相乘作用e、阻碍作用 2、(1)兴趣。兴趣是挑选候选人员的前提条件。

进料检验标准书

xxxxxx 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进料检验规范 编号: 版本:A 制定部门:品质部 制定日期: 1.目的

为保证进料的的质量、数量、规格等符合本公司的要求,提供良好的物料,满足生产和服务之所需。 2.范围 本检验标准适用于所有原材料、半成品、辅料等进入公司的所有物料。 3.职责 仓管员收到物料后将物料放置于指定待检区域并填写《进料检验通 知单》通知IQC检验。 IQC 接到《进料检验通知单》后到待检区抽取物料。按照来料检 验标准书和相关工程图纸,对来料进行检验与判定,并填写 《IQC进料检验记录》对检验结果的正确性负责。 4.作业内容检验检验方式:抽样检验.抽样标准: 元器件类:按照GB2828-87正常检查一次抽样方案一般检查水平H 进行。 非元器件类按照GB2828-87正常检查一次抽样方案特殊检查水平 合格质量水平:A类不合格AQL二B类不合格AQL二定义: 主要原材料:指对本公司产品性能、安全、起主要作用的材料。

辅助材料:包装材料等。 5.检验仪器,仪表,量具的要求所有的检验仪器、仪表、量具必须在校正计量 期内。 6.检验结果6. 1检验合格后,IQC贴绿色合格标签于物料包装上,将物料放入 检 验合格区,并填写《物料合格入库单》通知仓管。 6. 2对于公司没有能力检验的物料,可要求供应商提供检验报告, IQC可依供应商提供之合格检验报告视同合格处理。 6. 3检验为不合格物料时,IQC贴红色不合格标签于物料包装上,将 不合格物料放入不合格品区。不合格品的处理依《不合格品管制程序》 执行。 7. 将检验结果记录在《IQC来料检验报告》中. 相关表单 ?进料检验通知单》?IQC进料检验记录》《不合格品管制程序》《品质异常处理单》

质量规格要求和检验方法质量规格要求应符合GB17201998

一、质量规格要求和检验方法 1.质量规格要求 应符合GB 17203-1998《食品添加剂柠檬酸钙》标准要求: 2.检验方法 (A)鉴别 1 试剂和溶液 (1)盐酸(GB 622)。 (2)1 mol/L乙酸(GB 676)溶液。 (3)1 mol/L硫酸汞溶液。 (4)1 mol/L高锰酸钾(GB 643)溶液。 (5)1 mol/L草酸铵(HG 3-976)溶液。 (6)2 mol/L硝酸(GB 626)溶液:125mL浓硝酸加水稀释至1000mL。2鉴别试验 方法一:将0.5 g样品溶解于10mL 水和2.5mL的2mol/L硝酸的混合液中,加1mL 1mol/L硫酸汞溶液,加热至沸腾,再加1mL 1mol/L 高锰酸钾溶液,产生白色的沉淀物。 方法二:以尽量低的温度完全灼烧0.5 g样品,然后冷却,并将残余物溶于10mL的水和1mL 1mol/L乙酸的混合液中,经过滤后再把10mL 1mol/L草酸铵溶液加入滤液中,产生大容积的白色沉淀,并可溶解于盐酸中。

(B )含量的测定 1试剂和溶液 (1)3mol/L 盐酸溶液。 (2)6mol/L 盐酸溶液。 (3)1mol/L 氢氧化钠(GB 629)溶液:准确称取4g 氢氧化钠,溶于水,稀释至100mL 。 (4)30%三乙醇胺溶液:38mL 三乙醇胺加水稀释至100mL 。 (5)钙指示剂:称取10g 预先在105~110℃下烘干2h 的氯化钠,置于研钵内研细,加入0.1g 钙试剂,研细,混匀。 (6)0.05mol/L 乙二胺四乙酸二钠(EDTA-2Na )标准溶液 配制: 称取20g 乙二胺四乙酸二钠(GB 1401),加热溶于1000mL 水中,冷却,摇匀。 标定: 称取1g 于800℃灼烧至恒重的基准氧化锌,称准至0.0002g 。用少许水湿润,加6mol/L 盐酸至样品溶解,移入250mL 容量瓶中,稀释至刻度,摇匀。取30.00~35.00mL ,加70mL 水,用10%氨水中和至pH 7~8,加10mL 氨-氯化铵缓冲溶液甲(pH10),加5滴0.5%铬黑T 指示液,用0.05mol/L 乙二胺四乙酸二钠溶液滴定至溶液由紫色变为纯蓝色。同时做空白试验。 计算: c= (1) 式中:c ——乙二胺四乙酸二钠标准溶液的浓度; V 1——氧化锌溶液消耗的体积,mL ; m 1——氧化锌的质量,g ; V 2 ——乙二胺四乙酸二钠溶液消耗的体积,mL ; V 3 ——空白试验乙二胺四乙酸二钠溶液消耗的体积,mL ; 0.08138——每毫升1 mol/L 氧化锌的克数。 2测定方法 预先在 150℃下烘至恒重,准确称取 350~400mg 柠檬酸钙样品(称准至0.0001 g ),加水10mL ,3mol/L 盐酸至溶解(约2mL )后, m 1×(V 1/250) (V 2-V 3) ×0.08138

皮料检验规范及标准

皮料检验标准 为了规范公司的皮料质量检验,避免皮料的质量检验程序不规范或者漏检导致出现皮料问题而影响生产,以及避免不合格皮料流入到生产给公司造成经济损失。 一、适用范围 所有真皮(动物皮料) 二、选皮 不同的级别,皮料的质量及使用率不同,皮料分为 A.B.C.D级,可利用S A T R A皮料分级之评估方法来判断每一级之预计截断使用率. 三、标识 每一张皮料必须注明清楚级别(例如A1;A2;B3;B4;C5;)。 G R A D E I=100-96%(平均使用率97%) G R A D E I I=95-91%(平均使用率93%) G R A D E I I I=90-86%(平均使用率88%) G R A D E I V=85-81%(平均使用率83%) G R A D E V=80-76%(平均使用率78%) G R A D E V I=75-71%(平均使用率73%) 四、等级划分 T R级:由 A.B.C级组成 A级=S A T R A的I&II级(S A T R A的平均使用率95%) B级=S A T R A的I I I&I V级(S A T R A的平均使用率85.5%) C级=S A T R A的V级(S A T R A的平均使用率78.0%) D级=S A T R A的VI级(S A T R A的平均使用率73.0%) A级数量必须大于或等于C级的数量,这样可保证C级的使用率。 D级的数量必须小于或等于总数量的10%. 五、检验程序及标准

5.1 颜色、厚度检验 5.1.1每一采购单相同规格,每次来料为一批。 5.1.2每批任取一包,以采购色卡核对其颜色,若该包内颜色均匀,且与确认鞋或色卡相同时,则判定颜色合格。 5.1.3在每一批内任取20张,以厚度计量测皮料厚度,量测部位为颈部,臀部,背部2侧(6点)。若背部、臀部有2点不合采购单要求,则判定该张皮料不合格。 5.2皮料分级(外观检验) 5.2.1外观缺点有:刀伤,斑点,脱皮,生长纹,血管纹,沙眼,碰花,牛筋,挂伤,粗糙,烙印,松面,颈纹,瑕疵等。 5.2.2检验员对所有皮料进行目视全检,并依外观缺点所占比率,使用率依等级的划分为标准。 5.3 记录 5.3.1检验员在皮料反面上填写级别。 5.3.2检验员应填写《皮料品检报告》,经查核复印送交主管签字和仓库管理员各一份。 5.4 测试 撕裂强度,摩擦褪色,白色材料做耐黄变测试,黑色做老化测试。 5.4.1由 2.4.2脱色测试。牛漆皮做剥离和掉漆测试。 (1)用有粘性胶纸对贴膜皮的进行脱膜测试(同一位置粘5次); (2)用白色面布对皮面反复摩擦,进行脱色测试(同一位置,来回摩擦10次)。 5.5检验 对颜色比对色卡(或者确认鞋)。 目视:全数对色卡,外观,有皱纹,刮伤,成长纹,血管,颈纹,松面,斑点,等瑕疵占比率分级,目视全数检查柔软度,依照色卡(或者确认版)用手去感觉。检验皮料时应用手拉一拉皮料,看不明显的瑕疵是否经手拉之后会更加明显。

明挖基坑施工质量标准和检验方法

明挖基坑施工质量标准和检验方法 1基坑定位检验方法 (一)观察法 1观察槽壁、槽底的土质情况,验证基槽开挖深度,初步验证基槽底部土质是否与勘察报告相符,观察槽底土质结构是否被人为破坏。 2基槽边坡是否稳定,是否有影响边坡稳定的因素存在,如地下渗水、坑边堆载或近距离扰动等(对难于鉴别的土质,应采用洛阳铲等手段挖至一定深度仔细鉴别)。 3基槽内有无旧的房基、洞穴、古井、掩埋的管道和人防设施等。如存在上述问题,应沿其走向进行追踪,查明其在基槽内的范围、延伸方向、长度、深度及宽度。 4在进行直接观察时,可用袖珍式贯人仪作为辅助手段。 (二)钎探法 1工艺流程 绘制钎点平面布置图→放钎点线→核验点线→就位打钎→记录锤击数→拔钎→盖孔保护→验收→灌砂。 2人工(机械)钎探 采用直径22~25mm钢筋制作的钢钎,使用人力(机械)使大锤(穿心锤)自由下落规定的高度,撞击钎杆垂直打人土层中,记录其单位进深所需的锤数,为设计承载力、地勘结果、基土土层的均匀度等质量指标提供验收依据。是在基坑底进行轻型动力触探的主要方法。 3作业条件 人工挖土或机械挖土后由人工清底到基础垫层下表面设计标高,表面人工铲平整,基坑(槽〕宽,长均符合设计图纸要求;钎杆上预先用钢锯锯出以300㎜为单位的横线,0刻度从钎头开始。 4根据基坑平面图。依次编号绘制钎点平面布置图 按钎点平面布置图放线。孔位洒上白灰点,用盖孔块压在点位上作好覆盖保护。盖孔块宜采用预制水泥砂浆块、陶瓷锦砖、碎磨石块、机砖等。每块盖块上面必须用粉笔写明钎点编号。 5就位打钎 钢钎的打入分人工和机械两种。

人工打钎:将钎尖对准孔位,一人扶正钢钎,一人站在操作处子上。用大锤打钢钎的顶端;锤举高度一般为50cm,自由下落,将钎垂直打人土层中。也可使用穿心锤打钎。 机械打钎:将触探杆尖对准孔位,再把穿心锤套在钎杆上,扶正钎杆,利用机械动力拉起穿心锤。使其自由下落,锤距为60cm,把触探杆垂直打入土层中。 6记录锤击数 钎杆每打入土层30cm时,记录一次锤击数。钎探深度以设计为依据。如设计无规定时,一般钎点按纵横间距梅花形布设。深度为。 7拔钎、移位 用麻绳或钢丝将钎杆绑好,留出活套,套内插人撬棍或钢管,利用杠杆原理,将钎拔出。每拔出一段将绳套往下移一段,依此类推,直至完全拔出为止;将钎杆或触探器搬到下一孔位。以便继续拔钎。 8灌砂 钎探后的孔要用砂灌实。打完的钎孔。经过质量检查人员和有关工长检查孔深与记录无误后。用盖孔块盖住孔眼。当设计、勘察和施工方共同验槽办理完验收手续后,方可灌孔。 9质量控制及成品保护 (1)同一工程中,钎探时应严格控制穿心锤的落距,不得忽高忽低。以免造成钎探不准。使用钎杆的直径必须统一。 (2)钎探孔平面布置图绘制要有建筑物外边线、主要轴线及各线尺寸关系,外圈钎点要超出垫层边线200~500mm。 (3)遇钢钎打不下去时。应请示有关工长或技术员。调整钎孔位置。并在记录单备注栏内做好记录。 (4)钎探前,必须将钎孔平面布置图上的钎孔位置与记录表上的钎孔号先行对照。无误后方可开始打钎;如发现错误,应及时修改或补打。 (5)在记录表上用有色铅笔或符号将不同的钎孔(锤击数的大小)分开。 (6)在钎孔平面布置图上,注明过硬或过软的孔号的位置,把枯井或坟墓等尺寸画上,以便设计勘察人员或有关部门验槽时分析处理。 (7)打钎时,注意保护已经挖好的基槽,不得破坏已经成型的基槽边坡;钎探完成后,应做好标记,用砖护好钎孔,未经勘察人员检验复核,不得堵塞或灌砂。

主要原材料质量控制措施

主要原材料质量控制措施 主要原材料为:钢管、法兰、管件和涂料。 1、物资部在原材料的购买上选择的是经过评定的合格供货商。 2、检验员收到报验单后,确定需依据的检验标准后进行检验,并将进料厂家、品名、规格、数量、日期等,填入检验记录表内。 3、钢管: 3.1、对钢管的检验应以同一规格、同一材质、同一批数量按5%进行抽检,若抽检出不合格品应加大抽检数量。 3.2、首先对钢管的外观进行目测检验,表面应无裂纹、结疤、夹渣、断焊、凹凸不平、油污等缺陷。 3.3、根据来料种类、材质不同,依据检验标准对钢管的规格、壁厚、外径进行测量,在标准范围内。 4、法兰: 4.1、法兰应以同一厂别、同规格、同一进厂时间为一验收批,按10%的比例抽检,但不低于10片,抽检出不合格片应加大抽检数量。 4.2、首先对法兰的外观进行目测检验,表面应无裂纹、划伤等缺陷。 4.3、根据来料规格对法兰外径、内径、孔中心距、螺栓孔直径、厚度进行测量在标准范围内。 5、管件: 5.1、管件为全检。 5.2、首先对管件的外观进行目测检验,表面应光滑无氧化皮,不得有深度大于公称壁厚的5%且最大深度不得大于0.8mm的结疤、折迭、轧折、离层等缺陷。 5.3、检查管件的规格、外径、壁厚、角度是否在公差范围内。

6、涂料: 6.1、涂料应以同一厂别、同一编号、同一进厂时间为一验收批,按50袋或箱为一验收批,从中抽取2袋或箱取样。 6.2、选取标准的样块和直管为试件,喷砂除锈,用氧气或随炉加热,按涂料的涂覆温度进行涂覆。 6.3、试件冷却后,对试件进行各项目的检验。 7、检验完成后,判定合格即将进料加以标识“合格”,填写检验报告记录单及检验情况,并通知仓库保管员办理入库。 8、判定不合格即将进料加以标识“不合格”,填写检验报告记录单及检验情况,并立即将检验情况通知仓库保管员及物资部。 9、仓库保管员在接到检验部门出具的验证合格报告单后方可发料。否则因发料出现的失误由材料员负责。 10、回馈进料检验情况,并将进料质量情况及检验处理情况汇总报与有关部门。

套板贴皮质量标准及检验规范

套板贴皮质量标准及检验规范页数:共2页第一页 加工设备:涂胶机、覆膜机操作人员要求:需经培训合格熟练掌握设备,性能,安 全防护措施及注意事项。 项目质量要求 一·作业前检验 要求 1.板材中间严重分层开裂,凹凸不平,厚度不够等板件不可投入本工序生产。 二·贴皮质量标准1.矿物线黑点,长小于30MM宽5MM时可以使用,《仅限于封闭漆,白开放漆。》《开放做旧不允许》但粘贴时要分散使用,每平米允许两个。 2. 木皮粘贴要求无起泡、透胶、起褶、夹皮、杂质、折皮、开皮、缺皮、二层皮、拔缝、搭接、对接有缝、残余木皮。 3.木皮拼贴错误不允许。(除特殊工艺要求外) 4.产品板件(每套、或每块面板、)粘贴木皮:色差,纹理不一致、不允许。5.如出现以上质量缺陷必须在本工位维修处理合格后流转下工序。 三·产品(板件)码放、防护要求1.所有加工产品板面不能直接接触地面,要求叠放在地台板或托盘上 2.堆叠板面特别注意(双面贴皮)叠面不能有任何易刮划伤表面的硬残余物,需保持干净,以免板面与板面之间互刮划伤。 3.产品板件要求不能堆停放在易受潮的地方。 品检责任人:质检首件确认与巡检,作业员全数自检。 套板贴皮质量检验规范 适用范围:套板贴皮工序执行标准:套板贴皮质量标准 检验类别检验时 机检验数 量 检验人 员 检验工 具方法 不良异常判 定 异常处理 首件检每批的 前4件 (块)板 件一件质检员 检验工 具: 检验方 法:目 视,手感 触摸。 来料或加工 未达到工艺 图纸要求。 由操作者自检无误后方可 批量生产。 制程检每生产1 件1件操作者检验数量内 不良率超 10% 停止生产由生产主任进行 指导,直至操作符合要求 不良品由质检员监督生 产部及时返工。 每生产 10-30件 6-8件质检员 完工检每20件 中5-8件操作者检验中发现 一个或一个 以上的不良 品时 停送下工序由操做者自行 全检,不良品由操作者立 即进行处理完全合格后方 可送下一工序。 每20件中5-8件质检员 备注:班组所有部件上背面必须写有正确生产单号,字迹工整

食品检验感官检验试题

. 食品感官分析一、感官鉴评的基本术语1.感官特性:可由感觉器官感知的产品特性。鉴评员:参加感官分析的人员。分为初选鉴评员、优选鉴评员和专家等。2. 鉴评小组:参加感官分析的鉴评员组成的小组。3. 4.接受:特定的个人或人们愿意消费某产品的行为。5.可接受性:根据产品的感官特性,特定的个人或人们愿意消费某产品的状况。6.厌恶:一种令人讨厌的感觉。它使人躲避产生这种感觉的刺激。7.可口性:能使消费者喜爱食用的食品的综合特性。强度:感受到的感觉的大小或者引起这种感觉的刺激的大小。8. 9.感官适应:由于受到连续的和(或)重复刺激而使感觉器官的敏感性暂时的改变。10.感觉疲劳:敏感性降低的感官适应反应。11.拮抗效应:两种或多种刺激的综合效应,它导致感觉水平低于预期的每种刺激各自效应的叠加。协同效应:两种或多种刺激的综合效应,它导致感觉水平超过预期的每种刺激各自效应的叠加。12. 掩蔽:由于同时进行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刺激而降低了其中某种刺激的强度或使对该刺激的感受发生改13. 变。刺激阈:引起感觉所需要的感官刺激的最小值。这时不需要识别出是一种什么样的刺激。14. 识别阈:感知到的可鉴别的感官刺激的最小值。15. 16.差别阈:对刺激的强度可感觉到差别的最小值。甜味的:由某些物质(例如蔗糖)的水溶液产生的一种基本味道。17. 酸味的:由某些酸性物质(例如柠檬酸、酒石酸等)的水溶液产生的一种基本味道。18. 19.苦味的:由某些物质(例如奎宁、咖啡因等)的水溶液产生的一种基本味道。咸味的:由某些物质(例如氯化钠)的水溶液产生的一种基本味道。20.碱味的:由某些物质(例如碳酸氢钠)在嘴里产生的复合感觉。21. 涩味的:某些物质(例如多酚类)产生的使皮肤或粘膜表面收敛的一种复合感觉。22. 风味:品尝过程中感受到的嗅觉、味觉和三叉神经特性的复杂结合。23.异常风味:非产品本身所具有的风味(通常与产品的腐败变质相联系)。24.异常气味:非产品本身所具有的气味(通常与产品的腐败变质相联系)。25.味道:能产生味觉的产品的特性。26. 后味:余味:在产品消失后产生的嗅觉和27.(或)味觉,它有时不同于产品在嘴里时的感受。 气味:嗅觉器官感受到的感觉特性.28. 芳香:一种带有愉快内涵的气味。29. 特征:可区别及可识别的气味或风味特色。30. 外观:一种物质或物体的外部可见特征。31. 稠度:由机械的方法和触觉感受器,特别是口腔区域受到的刺激而觉察到的流动特性。它随产品的质32. 地不同而变化。 参照值:与被评价的样品对比的一个选择的值(一个或几个特性值,或者某产品的值). 33.对照样:选择用作参照值的被检样品,所有其他样品都与其作比较。34.参比样:本身不是被检材料,而是用来定义一个特性或者一个给特性的某一指定水平的物质。35. 二点检验法:以随机的顺序同时出示两个样品给鉴评员,要求鉴评员对这两个样品进行比较,判别整36.个样品或某些特征强度顺序的检验方法。 二-37.三点检验法:先给鉴评员一个对照样品,接着提供两个样品,其中一个与对照样品相同。

啤酒的质量和卫生标准以及检验方法精修订

啤酒的质量和卫生标准以及检验方法 标准化管理部编码-[99968T-6889628-J68568-1689N]

啤酒的质量和卫生标准检验方法 前言:啤酒的原料主要有大麦、啤酒花等。它们里面含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啤酒花苦味物质等在酿造过程中发生细微变化后,并作为复合体存留在啤酒中。这些成分决定着啤酒的香味、醇度和泡沫。也就是说,这些成分能增加啤酒的表面张力和粘度,使啤酒能生出更白、更细的泡沫。 啤酒里一般含有大约%的碳酸气体。这些碳酸气体在发酵过程中产生、并融入啤酒,但是融进啤酒的这些碳酸气的量约是在正常压力下的两倍,也就是说呈超饱和状态。所以,当打开啤酒拴时,里面的啤酒恢复到正常压力状态下,再加上倒酒时,碳酸气受到碰撞而恢复成气体,这样许多气泡浮到啤酒液面上,就形成泡沫。啤酒泡沫之所以呈白色奶油状,是因为这些泡沫还带了啤酒成分形成的表面张力和粘度。 下面是啤酒的所有成分: 1.谷物(Grains) 出芽(Malting)就是把大麦浸泡在水中使其发芽。这个过程一般持续36–48个小时,使麦芽中休眠状态下的酶发育。酶在发酵过程中是非常关键的,它可以把淀粉转化成糖,而糖在酵母的作用下又分解成二氧化碳和酒精。在出芽过程中,大麦的味道变得有些甜。 大麦在出芽后需要弄干,这个过程的不同使大麦麦芽的味道也有所不同。自然风干的麦芽色泽只有很小的变化,可以用来酿造金黄色泽的啤酒;而经过烘烤或烟熏的麦芽颜色变得很深,可以用来酿造色泽较重的啤酒;很多种啤酒都会使用不同品种的大麦,这样就可以使最终产品的味道更加复杂。 有些啤酒厂也使用其它类别的谷物来酿造啤酒或调味。黑麦可以使啤酒增添一种香辣、雄健的口味;小麦可以使啤酒增添一定的果香,啤酒泡沫更丰富;燕麦可以使啤酒显得油滑、浓重;水稻:可以使啤酒的色泽比较清淡;玉米大多使用于廉价啤酒种或作为味道的补充。 2.啤酒花(Hops) 啤酒花又叫蛇麻草,英语是Hops。这是一种与**同一品系的植物,啤酒花实际上就是植物花蕊的一部分,它的调味属性体现在啤酒花中的精 油和果酸上。啤酒花含有的这些物质可以使啤酒有一定的苦涩和芳香,平衡大麦麦芽中的糖分。啤酒花被采摘后需要烘干才能使用。酿造,而有些啤酒却使用多种啤酒花来达到酿酒大师要求的独特味道。 3.酵母(Yeast) 酵母是一种属于真菌类的非常微小的生物菌,在自然环境中几乎到处都有。啤酒在酿造过程中有三种方法加入酵母菌。 一、啤酒的质量标准 啤酒的检测标准, 按照国家颁布的《啤酒质量标准》 本标准适用于以麦芽(包括特种麦芽)为主要原料,加酒花,经酵母发酵酿制而成的、含有二氧化碳的、起泡的、低酒精度的各类熟、鲜啤酒。 1、二氧化碳:指啤酒中溶解的二氧化碳含量,这些二氧化碳是在发酵过程中产生的,它有利于啤酒的起泡性,饮后赋予一种舒适的刺激感觉,即所谓的杀口力。特别是在15℃左右饮用时,二氧化碳逐步放出,给人以清新、爽快的感觉,还能闻出啤酒特有的酒花香味。

皮革检验规范(真皮类)

1. 目的 明确喜临门公司进料真皮的检验项目及验收标准,以保障进料真皮能够符合公司使用及满足国家 标准要求。 2. 范围 适用于喜临门家具股份有限公司(包含分公司)的所有真皮皮革的质量判定 3. 1. 0 -- 职责与权限 采购管理中心:负责将本标准纳入皮革采购合同,要求供应商供货的皮革能够满足此标准 3. 2. 品质中心:负责真皮检验标准的制定、修定及验收判定 真皮示意图(牛皮) 根据国际皮革行业公布的《标准牛皮体形部位图》 ,如下;

标准整张牛皮:A+B+C+D+E+F+G 整张牛皮中各部位大致面积(或重量)比例为:按整张牛皮的总重量或总面积计,牛皮的皮心部 1.真皮分级(国标):喜临门要求进料皮革外观能够满足二级标准 因 --- 2.真皮出裁率标准: 3.1检验亮度:600-800 Lx 40W 双日光灯。 3.2检验视角:如条件许可,检验者目视方向应与光源方向成 45°,有多面的部件,每 都要当作一个单独的平面来检验。如下图所视: 3.3检验方法及工具:目视/光源箱 约占45沧55%颈肩部(包括头部)约占 20沧25% 腹部约占20沧25% 4. 抽样标准 1. 外观抽样:每批分散抽检,按4包 (含以下)抽检1包比例进行,每包抽检10张皮 2. 理化性能检测:每批进料随机抽取 3张皮裁剪送试验室进行检测 3. 检验判定标准 4.

4.外观检验项目及判定标准

I 1 - J ■ ■ ”- a 文件编号 第01版 第4页/共6页 文件名称 皮革检验规范(真皮类) 烙印 4.1.厚度:规格尺寸± 0.1mm 42板数:皮幅38SFVXV60SF 真皮板数要求92板以上; 1 1 ■ 1 1 1 -「 — .■. L -_ -■■■:. -y ?「諮 ■ ■ 1 ■ 1 1 1 □ ■ 1 1 1 ■ 1 1 尺寸: 5. 6. 皮革气味测定 1. 竿a 1 描虛 ] 没fl 引人江盘的吒0未. 2 刑科%味.但不引人注盘- 3 朗显气略 但不令人讨贰. 4 1强烈的、讨展的吒味. 5 非常强我的讨厌吒味. 1. 2. 判定方法:至少需要 3名试验人员进行相同方法检测,最后以半数以上一致的结果进行评 定等级。 3. 理化性能测试标准 气味等级:喜临门所有真皮气味等级需满足》 3级 测试方法:试验室根据国标《QB/T2725-2005》方法进行检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