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美术

1中国的青铜器发源于黄河流域流域。
2. 我国开凿时间最早、延时最长、规模最大的石窟之一是敦煌莫高窟,又名千佛洞。
3.隋代的展子虔 的代表作《游春图》,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独立山水画。
4. 意大利文艺复兴早期的佛罗伦萨画派的创始人乔托最具代表的画作有《哀悼基督》《逃亡埃及》,他为近代欧洲的绘画开辟出一条有别于中世纪的道路。
5.唐代“丰腴贵美”仕女画风的两大画家是荆浩和董源。
6.五代时期的山水画家分别是李昭道、关仝、王维和巨然。
8.元四家分别为黄公望、王蒙、倪瓒和吴镇。
9.明四家分别为沈周、文征明、唐寅和仇英。
10 .1917年达达主义艺术家杜桑将一件小便器命名为《泉》,并搬上了纽约的独立 画展,这件作品表达了作者对传统的讽刺。
11.1972年河南二里头出土的青铜爵是目前我国发现的最早的青铜容器。
12.仰韶文化彩陶以半坡类型和庙底沟类型的彩陶艺术成就最为杰出。
13. 意大利“文艺复兴三杰”是达芬奇、米开朗基罗和拉斐尔。
14.丰腴贵美画风的代表画家是张萱和周昉,他们的作品又称为“绮罗人物”
15. 东晋顾恺之的绘画作品《女史箴图》《洛神赋图 》《烈女仁智图》
16. 南宋四家分别为李唐、刘松年、马远和夏圭。
17、明代把写意花鸟画推向新阶段的两名画家分别是陈淳和徐渭。
18、立体主义美术作品《格尔尼卡》的作者是毕加索。
19. 19世纪法国画家德拉克洛瓦创造了《自由引导人民》这一取材于法国七月革命的浪漫主义绘画。
20. 作品完全以垂直线和水平线结构画面,用纯粹的三原色和黑白灰表达主题的画家是
荷兰画家蒙德立安。
21.希腊古典时期的雕塑家米隆最知名的作品是《掷铁饼者》.
荆 浩 《匡庐图》
李公麟 《五马图》
董 源 《潇湘图卷》
范 宽 《溪山行旅图》
苏汉臣 《秋庭戏婴图》
周 昉 《挥扇仕女图》
徐 渭 《墨葡萄轴》
唐 寅 《孟蜀宫妓图》
吴 道 子 《送子天王图》
列 宾 《伏尔加河的纤夫》
吴 宗 元 《朝元仙仗图》
张 萱 《虢国夫人游春图》
郭 熙 《早春图》
阎 立 本 《历代帝王图》
李 成 《读碑窠石图》
董 源 《潇湘图》
王 希 孟 《千里江山图》
三、名词解释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六法论
“六法论”是南齐画家谢赫在他的《古画品录》中提出来的,《古画品录》是我国最早的画品专著。
一日气韵生动;二骨法用笔;三应物象形;四随类赋彩;五经营位置;六传移模写。”谢赫“六法”中的第一法“气韵生动”,是对绘画所至境

界的最高要求,也是赏鉴的最高标准,后“五法”是依其重要性而列出,以达到“第一法”的技法要求,其中最重要的是“骨法用笔”。“气韵生动”和“骨法用笔”从此成为中国古代绘画的基本法则,也是最高准则。


2. 文人画
指的是中国封建社会中,非专业的文人士大夫的绘画,常常注重学问和才情,标榜文人的气质和野逸的作风,亦称为“士大夫画”。文人画追求的是一种文化境界和人文品格,重水墨而轻色彩,重情趣韵味而轻形象,强调书法式的一次性,追求画中有诗和象外之意。文人画这种提法始于北宋苏轼,成于明代董其昌,由记载画史的文人竞相标榜,成为中国绘画的最高境界。

3. 印象主义
亦称“印象派”,19世纪下半叶在法国兴起的绘画流派,因莫奈的《日出印象》得名,该派反对当时学院的保守思想和表现手法,采取在户外阳光下直接描绘景物,运用色彩表现光线和空间的变幻,表现大自然的瞬间变化。

4.新古典主义
以古希腊、罗马的艺术为范本,主张以古罗马神话和英雄故事为题材,强调市民英雄主义。艺术表现方面,强调理性、秩序,忽视感情、个性的表达;重视素描而忽视色彩的表现,讲究艺术形式的严谨完整,体现一种庄重、典雅的风格。


5 表现主义
是20世纪初出现的艺术流派,其艺术特征是在作品中强调表现和宣泄情感的重要性。表现主义的主要活动基地在德国,但作为一种艺术思潮,它在欧洲各国均有反映。


四、问答题(每题15分,共30分)

1. 文艺复兴时期美术之所以取得高度成就的主要原因。
概括地说,主要是以下三个方面的原因:
(1).由于人们的思想从长期的宗教桎梏中解放出来,发扬了勇于探索、富于进取的精神;例如,达?芬奇、米开朗基罗、丢勒等,都是多才多艺的人。达?芬奇和米开朗基罗为了更好地表现人,他们亲自解剖人的尸体,达?芬奇一个人亲自解剖了三十多具尸体,画了不少人体解剖图;米开朗基罗对人体的解剖知识,超过了当时著名的外科医生。
(2).从古希腊、古罗马的古典美术中汲取了营养。例如,古希腊、古罗马的注重现实生活、重视描写人的创作方法,以及表现完美的人体的技巧等。
(3).透视法的发明和油画材料、油画技法的改进。


2.五代两宋的山水画发展的格局如何?
五代两宋的山水画取得了非凡的艺术成就。五代是山水画发展史上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时期,在唐代的青绿山水和水墨山水画的基础上.五代的山水画家深入大自然的真山真水之中,逐步创立了以荆浩、关仝为代表的反映雄伟壮美的北方山水画和以董源、巨然为代表的

反映山川秀丽江南的南方山水画。
北宋政权在开封建立,使开封和洛阳成为经济文化中心,云集了全国的绘画高手,成为当时艺术创作最活跃的地区。北宋初期的山水画沿袭的是五代北方面派的路径.以李成、范宽、占主要地位。约公元11世纪中叶的宋神宗时期.郭熙等人又突破了原有山水的面貌,创建了新的画风,南宋以后出现了以李唐、刘宋年、马远、夏圭为代表的“南宋四家”的格局。

3. 印象主义画派的产生的原因:
(1)强调素描关系的写实性绘画已被前人发挥到极致,为了寻找新的出路,部分艺术家致力于色彩的革新;(2)物理学的发展为印象主义的诞生提供了色彩方面的科学依据;(3)19世纪照相机的发明,对绘画是一个的严峻的挑战,写实绘画失去了从前的优势,这种危机感使艺术家放弃了照片式的古典画法,寻找绘画的新出路。(4)伴随着资本主义对东方的扩张,西方艺术家受到了东方艺术的启迪。
4. 《韩熙载夜宴图》的艺术特色:
五代南唐画家顾闳中的代表作《韩熙载夜宴图》,描绘的是政治上失意的官僚韩熙载的私人夜生活。该画主人公韩熙载,是当时政坛上的重要人物。南唐末年他看到局势衰退已成定局,虽然李煜欲立其为宰相.但韩却对局势悲观失望,无心实现抱负,于是生活放荡.好声伎。宾客混杂.专为夜饮。以假蒙逃避朝廷任命。李煜便任命待诏顾闳中暗访韩熙载府第,顾观察后识于胸中.绘成此画,
画中的韩熙载头戴高冠,或便服.或敞怀露腹,神情郁郁寡欢。顾闳中通过对韩熙载的设宴昕乐、观舞、体息、清吹、宾客应酬五个场景的描绘,把握住了画中主人放纵的个性和抑郁苦闷的矛盾心情。从而使观者留有深刻鲜明的印象。画中的人物造型自然生动,表情与动态设计符合故事的展开。运笔遒劲,线条流畅而准确,色彩亮丽润泽。工笔重彩写实技巧的运用成就较高.因而获得了很高的艺术评价,标志着五代人物画达到一个新的高度。




五、论述题:
1.试述唐代时期美术的繁荣性体现在哪些方面
2.秦始皇兵马俑的艺术特色及现实意义。
艺术特色:
虽然在整个雕塑史中,秦代只占据着短短的十五年,但只一个兵马俑的出现,就足以改变中国雕塑史。秦兵马俑在同类雕塑中无以伦比,在数量和尺寸上也是空前绝后。它出土于1974-1976年,主要以兵俑和马俑居多。武士俑身高在1.75~1.96米,马俑的高度与长度几乎与真马相当。体态与真人等大,数量众多,神态各异;自是有立、有跪,有驭手、射手;由军官、士兵之分。马俑形象写实,身材矫健,可见当时雕塑者对生活观察之细致、

对塑造技术支精通。这些秦始皇百万大军的缩影都是用陶土烧制而成,不论是造型、塑造、烧制等各个环节,都是一件庞大的工程。一般采用模制加手工塑型的技术,分段成型,整体焙烧。其陶泥制的细腻、烧成火焰均匀、过程当中变形较小,烧成后外表用颜料彩饰。
作品注重面部形象刻画,造型上多种多样,万千兵马俑没有充样、雷同的,可用“栩栩如生”这个词来形容。兵俑的姿态、服饰、装备和所在的位置不同,划分为不同的职位和兵种。从样貌特征能看出他们不同的年龄、经历、个性等从人物结构上看,比例合适,动态自然。秦俑的单件作品都有很强的动作个性,有的手持利剑,有的伫立凝视,有的坚定刚毅。整个兵马俑以写实的手法成功表现了人物的外貌特征和精神气质,再现了秦军的威武勇猛,显示了秦王扫六合的威力,具有震撼人心的宏大气魄。

现实意义:
秦兵马俑雕塑是我国古代雕塑史上最写实、最具有本土风格的伟大巨作。其极为写实的造型能力,是我国古代雕塑史中绝无仅有的。它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人间奇迹,反映了劳动人民的无穷智慧和巨大想象力。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遗产,秦代兵马俑的出土,有着不可估量的价值。它显示出我国在两千多年以前就有了很高的雕塑艺术水平,它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比以往任何一个时代都前进了一大步。总的来说,秦代兵马俑对我们研究那一段历史、促进后代的雕塑艺术之进步,都是不可或缺的宝贵资料。



人物形象和表现服饰纹理。阎立本的重要传世作品《步辇图》记录了贞观十五年唐太宗李世民会见吐蕃使臣禄东赞的重大历史事件。唐太宗的雍容大度有气魄,禄东赞的谦卑有礼又自信的神态皆刻画的生动传神。《步辇图》不仅歌颂了唐太宗的英明睿智,体现了泱泱大国的宏伟气魄,还记录了汉、蕃两族的友好关系,说明了唐人的开放气魄。据史载,阎立本还画过《职贡狮子图》、《西域图》等反映中亚题材的绘画作品。

活跃在盛唐时期的两位仕女画家张萱和周昉都曾画过外来题材。据《宣和画谱》记载,张萱画过《日本女骑图》,周昉画过《天竺女人图》。周昉长于仕女画、肖像画和佛像画。后人将周昉的人物画特别是仕女画和佛像画的造型尊为“周家样”,是中国古代最早具有画派性质的样式,为历代画家所推崇。“周家样”的艺术影响不仅遍布于唐代中国本土,其艺术魅力还大大倾倒了邻国新罗(今朝鲜半岛中部)的画家。贞元年间(785-805),新罗人到周昉曾活动过的江淮一带以善价求购他的画迹,传为一时佳话。日本奈良

时代的佛教造像、今藏于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的《吉祥天女像》明显是唐代周昉的仕女画风格以及《鸟毛立女屏风》其仕女画造型更是直取“周家样”之型。新疆吐鲁番古墓中也曾发现类似周昉风格的仕女形象,皆衣着艳丽,体态丰腴,反映了“周家样”风格的流传之广。

文化交流并非单一,往往是双向互动、多元的。唐初的中亚名画家康萨陀曾流寓长安,因擅画奇禽异兽,千形万状而闻名于世。还有二位中亚知名画家尉迟跋质那和尉迟乙僧父子则是来自于阗(今新疆和阗地方)的贵族,他们将一种源于印度的绘画风格“凹凸画”带到了长安,这种画风对唐代绘画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朱景玄《唐朝名画录》记乙僧画云:“乙僧,今慈恩寺塔前功德,又凹凸花面中间千手眼大悲,精妙之状不可名焉。又光泽寺七宝台后面画降魔像,千怪万状,实奇踪也。凡画功德人物花鸟,皆是外国之物像,非中华之威仪。”汤垢《画鉴》云:“尉迟乙僧外国人,作佛像甚佳,用色沉着,堆起绢素,而不隐指。”所谓“身若出壁”、“逼之标标然”、“用色沉着,堆起绢素,而不隐指”,所指均是其色彩晕染的方法,也即凹凸法,在线条的运用上也不同于中原传统。张彦远《历代名画记》称他“画外国菩萨,小则用笔紧劲,如屈铁盘丝。”尉迟乙僧的这种独具特色的铁线描、设色侧重晕染的方法,令时人耳目一新,对唐代吸取西方画风产生极大影响。

着名历史学家向达在《唐代长安与西域文明》中,对于吴道子画风与凹凸画派的关系有详尽论述。他认为,吴道子的人物画受到凹凸画派的深刻影响,此点早经苏轼等人指出,而且其技法的高妙之处可以新疆等地发现的绢画、壁画来对勘证明。书中说,“与乙僧同时,曾蜚声于长安画坛的吴道玄,其人物画亦受凹凸画派影响。宋苏轼《书吴道子画后》云:‘道子画人物如以灯取影,逆来顺往,旁见侧出,横斜平直,各相乘除;得自然之数,不差毫末。’米芾述吴画云:“苏轼子瞻家收吴道子画佛及侍者志公十余人,破碎甚,而当面一手精彩动人。点不加墨,口浅深晕成,故最如活。王防字元规家一天王,皆是吴之入神画。行笔磊落挥霍,如莼菜条圆润,折算方圆凹凸,装色如新。与子瞻者一同。’汤垢述此最为明白,其辞云:‘吴道子笔法超妙,为百代画圣。早年行笔磊落如莼菜条。……其傅彩于焦墨痕中,略施微染,自然超出缣素。世谓之吴带当风。’米芾、汤垢诸人称述吴画之‘口浅深晕成’,其傅彩于焦墨痕中,略施微染,自然超出缣素’诸语,以近年敦煌、高昌所出诸绢画以及壁画勘

之,便可了然。”

向达还认为,自吴道子以来的中国山水画之变,实质亦受到凹凸画法的影响,“说者或谓凹凸画派传入中国,仅在人物方面微受影响,山水画则仍以骨法为主干。实则中国之山水画至吴道玄亦复起一大变局。张彦远亦云:‘吴道玄者天付劲毫,幼抱神奥,往往于佛寺画壁纵以怪石崩滩,若可扪酌。又于蜀道写貌山水。由是山水之变始于吴,成于二李(李将军、李中书);树石之状妙于韦鶠,穷于张通(张璪也)。’张氏所论吴道玄山水,采用西域传来凹凸画之方法,是以怪石崩滩,若可扪酌,用能一新其作品面目也。唐代洛阳亦有尉迟乙僧及吴道玄画,凹凸派之画风当及于此。”向达在书中还指出 ,“又凹凸画派,虽云渊源印度,而唐代作家之受此影响,当由西域人一转手。尉迟乙僧父子以擅丹青驰声上京,即其一证;而近年来西域所出绘画,率有凹凸画之风味,足见流传之概也。”通过以上记载,可见西域凹凸画派对唐代绘画的巨大影响,不限道释人物,包括山水画法都有选择的采用了凹凸画法。

由于历史的原因,唐朝画家的有关异域题材的绘画作品几乎都未能保存下来,但从墓室壁画中,或可窥其一斑。如唐章怀太子墓的《礼宾图》描绘了东罗马、高丽、吐蕃等使节身穿异域服装,高鼻深目的异域形象。章怀太子墓道绘有《马球图》,懿德太子墓室壁画中则有猎豹猎犬形象等,马球、狩猎用豹皆来源于异域,可与文献记载互相印证,是当时贵族生活风尚的生动反映。

结 语

中外民族文化的交汇共同熔铸了唐代美术的辉煌,多数画科从此开始明确并日臻成熟。唐代绘画作为唐代美术的首要组成,亦是雄健磅礴的盛唐气象的重要部分,也在我国古代绘画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唐代因为开放而强盛,因为强盛而更加开放。唐代绘画史也因为多向而频繁的对外交流而更加丰富多彩,赢得了世人的瞩目,以雄浑博大的气度为世界艺术抹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1、隋代绘画的发展为唐代绘画艺术高度繁荣奠定了基础。
2、唐代文学的繁荣,与唐代社会的发展有密切的关系。唐朝建立不久,经济就从隋末的大破坏中恢复过来,并迅速得到发展,至天宝中上升达于顶点。国力的强大,为文化的发展创造了极为有利的环境。
3、唐朝的立国者,对外来文化采取兼容的政策。去华夷之防,容纳外来的思想与文化。
4、唐代士人对人生普遍持一种积极的、进取的态度。国力日渐强大,为士人展开了一条宽阔的人生道路。唐人入仕,较之前代有更多途径。开科取士,唐沿隋旧,而更加发展成熟。
5、 唐人恢宏的胸怀

气度与对待不同文化的兼容心态,创造了有利于文化繁荣的环境。史学、书法、绘画、雕塑、音乐、舞蹈都有很大的发展。
6、 唐代绘画、书法、文学、雕塑、音乐、舞蹈等艺术的繁荣,互相影响推进。赞同1| 评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