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州工夫茶与潮州单丛茶

合集下载

潮州工夫茶

潮州工夫茶

潮州工夫茶潮州工夫茶,可以说它是“潮人习尚风雅,举措高超”的象征。

在潮州,不论嘉会盛宴,或是闲处逸居,乃到豆棚瓜下,担侧摊前,人们随处都可以看到潮州工夫茶。

潮州工夫茶讲究茶具器皿配备之精良和烹制之功夫。

茶壶、茶杯、茶盘、茶垫、水瓶、泥炉、砂铫、榄核碳等是必备的茶具。

而严格的烹制又需按泡器、纳茶、侯汤、冲点、刮沫、淋罐、洒茶等程序进行,方能得到工夫茶之“三味”。

正是这些特别的器皿和烹法,使工夫茶独具韵味,扬名天下。

真可谓一茶入口,甘芳润喉,通神彻窍、其乐无穷。

工夫茶起源于宋代, 在广东的潮州府(今潮汕地区)及福建的漳州、泉州一带最为盛行, 乃唐、宋以来品茶艺术的承袭和深入发展。

品工夫茶是潮汕地区很出名的风俗之一, 在潮汕本地,家家户户都有工夫茶具,每天必定要喝上几轮。

即使用乔居外地或移民海外的潮汕人,也仍然保存着品工夫茶这个风俗。

可以说,有潮汕人的地方,便有工夫茶的影子。

所谓工夫茶,并非一种茶叶或茶类的名字。

而是一种泡茶的技法。

之所以叫工夫茶,是因为这种泡茶的方式极为讲究。

操作起来需要一定的工夫,此工夫,乃为沏泡的学问,品饮的工夫。

潮汕工夫茶,是融精神、礼仪、沏泡技艺巡茶艺术、评品质量为一体的完整的茶道形式。

潮州方言潮州方言,即潮州话,属汉语方言八大语系之一的闽南语系。

它的词汇丰富,幽默生动,富有极强的表现力,并保存着很多古汉语的成份,被人称为“福佬语”或“学老语”。

潮州话是全国八大方言区中闽南方言的次方言,潮州人的方言,也是现今全国最古远、最特殊的方言。

对潮州人来说,潮州话是维系感情的纽带,有巨大凝聚力。

尤其在异域他乡。

乡音相同,胜似“自己人”。

据有关史料载,潮语初始于秦、汉时期,成型于唐、宋,到了明末清初,才形成自己独立的语言体系。

主体是中原的古汉语,混杂问方言,音韵与现在的闽南话大体相同。

现在的潮州人与闽南人仍可用一些简单的生活方言交流。

潮语的特点概括起来就是语法特殊、词汇丰富、音韵独特、古语义多等。

关于潮汕工夫茶

关于潮汕工夫茶

关于潮汕工夫茶潮州工夫茶即潮汕茶道,是中国古老的茶文化最有代表性的茶道。

下面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潮汕工夫茶,希望能够帮到大家哦!关于潮汕工夫茶闽粤地相接,姻亚不断绝。

五娘适陈三,荔枝为作伐。

闽茶显粤东,溪茗铁观音,嫩芽化齑粉,条索窈窕褐。

一斤四十泡,三杯无余缺。

潮人无贵贱,嗜茶辄成癖。

和、爱、精、洁、思,茶道无与敌。

水、火、器、烹、饮,茶气极精辟。

薄锅沸清泉,泥炉炽榄核。

罐推孟臣小,杯取若深洁。

西湖处女泉,桑浦龙泉液。

四指动飞轮,涤器净且热。

柔条围细末,首冲去浮沫。

关羽巡城流,韩信点兵滴。

罐干茶云熟,饮尽不见屑。

一冲号为皮,流香四座溢。

二三冲为肉,芬芳留齿颊。

四冲已云极,清风生两腋。

脑海骋奇思,胃肠清宿食。

匪独疗干渴,夏兴冬不息。

不可一日无,百邪俱辟易。

潮人多远游,四海留踪迹。

偶逢故乡人,同作他乡客。

共品三两杯,互通乡消息。

乡思起芒鲈,乡情如胶漆。

因知工夫茶,最具凝聚力。

昔人开其端,历代有增益。

乃成茶文化,世世沐膏泽。

一、茶叶、凤凰单丛中国人很早就开始喝茶了。

《诗经》中已提到采茶。

两汉之后,饮茶风大盛,但高潮还在唐朝,那时已经有茶会、茶宴。

陆羽著《茶经》,集中了喝茶的理论,开一代喝茶之风,自己也成为茶神。

《潮嘉风月记》中说:工夫茶,烹治之法,本诸陆羽《茶经》,而器具更为精致。

炉及瓷盘各一,唯杯之数则视客之多寡,先将泉水贮罐,用细炭煎至初沸,投闽茶于壶内冲之,盖定后复遍浇其上,然后,斟而细呷之,气味芳烈,较嚼梅花更为清绝。

可见,到了清代,潮汕工夫茶已十分普遍,且程式已经同现代工夫茶程式十分相似了。

投闽茶于壶内冲之,指的是福建产的铁观音。

其实,潮州的凤凰山也产名茶,称为凤凰单丛,可惜文中一字未提。

据《潮州府志》载:粤素不产茶,所给皆闽产。

近饶平之百花山、凤凰山多有植之者。

百花山又名待诏山,故称待诏茶,品亦不恶。

大埔则大麻、阴那等山皆产茶,亦尚可饮。

其余土茶皆苦而不香。

由此可见,凤凰茶至迟在清代已开始在潮州种植了。

茶與生活凤凰单枞,茶中的香水,气味的诗篇

茶與生活凤凰单枞,茶中的香水,气味的诗篇

茶與生活凤凰单枞,茶中的香水,气味的诗篇凤凰单枞是广东乌龙的代表,广东潮州地区喝茶气氛浓厚,其中属潮汕工夫茶最出名,原来网上看过一个图片,潮汕地区一个卖螺丝的路边小贩,旁边放着潮州地区常见的茶盘和茶具,一位家庭妇女形象的阿姨站在旁边一同拿起杯子喝茶。

图片配的语言是:“买螺丝吗,饮茶先咯”。

在当地,茶既是待客最佳礼仪,以上对话,又是生活中最常见的场景之一,老说的“柴米油盐酱醋茶”在潮汕地区得到更好的展现。

潮洲工夫茶目前已经是国家级非遗项目,据介绍是中国最古老的茶道之一,盛行于宋朝,它是在唐宋时期已存在的散茶品饮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至今千年,影响了日本的煎茶道、台湾茶道。

凤凰单枞是这里的特产茶,因产于凤凰镇凤凰山得名,最一开始被南宋末年的皇帝赐名宋茶,后人亦称之为宋种。

现今,在凤凰单枞多个品类中,宋种是比较贵的品类,其中,最出名的是宋种黄栀香,基本介绍凤凰单丛茶都会介绍这一株约600年历史,位于乌岽李仔坪,也被称为宋茶1号,在14、15年该茶树的成茶价格挂价每市斤100万,属于殿堂级的茶树了。

当然,在90年代。

当地茶农取其茶枝嫁接于其他的品种或株系,使得宋种黄栀子香得以保持和市场化发展。

香是凤凰单丛给人留下的最深印象,所以被称为茶中香水。

但是,什么样的茶香能像香水?有人提出质疑,会不会是添加剂、香精的来的呢?其实不需要添加,原因如下:凤凰单丛的众多香气的形成主要有三大决定因素:地理环境、茶树品种、制作工艺。

凤凰茶区海拔在400-1300米,地形复杂,四面高山环抱,峰峦重叠,全年平均气温在20-22度之间,常年温和湿润,雨水充沛,素有“夏无酷暑,冬无严寒”之称。

凤凰茶区的地理环境非常利于单丛茶树积累芳香物质,从而丰富了茶叶的香气成分和品饮口感。

由于凤凰山区地形复杂,地区气候变化较大。

所以,从地理基础上造就了“地域香” 的特点,种在不同山头的凤凰单丛茶,香气多样多变且不同。

再说说品种,很多人可能以为凤凰单丛是一款茶,实际上这是一个类别总称,实际上是有百个茶树品种,而在当地有句话说“一丛一香”。

潮州工夫茶

潮州工夫茶
的 风 俗 之 一 , 现 今 遍 及 海 关 公 巡 城 ,韩 信 点 兵 。 ”
形 式 , 是 “潮 工夫 茶壶很 小 ,只有 拳头 雅 ,举措高超”的象征 。
的地 方 ,便有 工夫 茶的影 那么 大 ,杯 子 则只有 半个
( 摄 影 :庄 宏欣 )
l 潮{ f 工} 关{ 荼}
] 一 夫茶起 源于 宋代 ,

千。
乒乓球 大小 。茶 叶选 用色 香味 俱全的 乌龙 茶 ,如铁
L 在 广 东 的 潮 州 府
之 所 以 叫 工 夫 茶 ,是
( 今 潮汕 地区 )及福 建的 因为 这种泡 茶 的方式极 为 观 音 、凤凰 单枞 茶 ,以及
厂杂菩 ・ 潮 嘉风 月 ・ 工 夫 茶 》 , 及 至 民 国 翁 辉 东 撰 的 《潮 帅I 茶 经 ・工 夫 工 夫 茶 艺 包 括 备 器 、 生
火 、温壶 、纳 茶 、点茶 、
请 茶 、闻香 、啜 味等 2 1 道 录 ,是融 精 神 、礼 仪 、沏 茶 》,则以 详尽著 称 。品 程 序 。其 冲泡 的顺 口溜 是 泡技 艺 、巡 茶 艺术 、评品 工 夫茶 是潮汕 地区 很出 名 “ 高 冲低 洒 ,刮沫淋 盖 。 质量 为一体 的完整 的 茶道
漳 州 、 泉 州 一 带 最 为 盛
讲究 ,操 作起 来需 要一 定 大 红 袍 等 岩 茶 。 一 杯 好
“ 酽 、热 、 香 、滑 ” 。潮 州 工 夫 茶 人 选 了 第二 批 国 家 级 非 物 质 文 化 遗 产 名
行 。潮 州工 夫茶较 早的 文 的 工 夫 。 此 工 夫 ,乃 为 沏 的 工 夫 茶 ,必 须 要 达 到 字记载 是清 代俞蛟 的 《 梦 泡 的 学 问 、品 饮 的 工 夫 。

二、潮汕工夫茶

二、潮汕工夫茶

精选可编辑ppt
14
二、孟臣淋霖
• 沸水浇壶身,目的在于为壶体加温,即 所谓“温壶”。
精选可编辑ppt
15
三、乌龙入宫
• 将茶叶用茶匙拨入茶壶,装茶的顺序是 先细再粗后梗。
精选可编辑ppt
Hale Waihona Puke 16四、悬壶高冲• 向孟臣罐中注水,水满壶口为止。
精选可编辑ppt
17
五、春风拂面
• 用壶盖刮去壶口的泡沫。
烫致茶杯掉下地打破了,给客人造成难
堪。
精选可编辑ppt
35
“先客后主,司炉最末”

在敬茶时除了论资排辈,按部就班
之外,还得先敬客人后敬自家人。待在
场的人全都喝过茶之后,这个司炉的,
俗称“柜长”(煮茶冲茶者)才可以饮喝
,否则就是对客人的不敬,叫“蛮主欺
客”、“待人不恭”。
精选可编辑ppt
36
“强宾压主,响杯檫盘”
精选可编辑ppt
6
• 以前,在潮汕地区,称带有一定技术含 量的工种之人叫“做工夫人”,称做事 考究、细心得有点过分的,叫做“过工 夫”。
• 可见,加上“工夫”二字的“潮州工夫 茶”是一件很讲究的茶事活动,是潮州 人对精制的茶叶、考究的茶具、优雅的 冲沏过程,以及品评水平、礼仪习俗、 闲情逸致等方面的整体总结及称谓。
精选可编辑ppt
1
精选可编辑ppt
2
精选可编辑ppt
3
精选可编辑ppt
4
潮汕工夫茶
喝工夫茶是广东潮州人一项日常生 活中最平常不过的事了。饭后,或者客 人来访,好友相见,都是以一壶茶来陪 衬,边喝茶边说话。
精选可编辑ppt
5
工夫&功夫

潮州功夫茶文化的特点

潮州功夫茶文化的特点

潮州功夫茶文化的特点潮州功夫茶文化起源于宋代, 在广东的潮州府(今潮汕地区)及福建的漳州、泉州一带最为盛行, 乃唐、宋以来品茶艺术的承袭和深入发展。

下面是店铺精心为你整理的潮州功夫茶文化的特点,一起来看看。

潮州功夫茶文化的特点茶池形状如鼓,瓷制,由一个作为“鼓面”的盘子和一个类似“鼓身”的圆罐组成。

盘子上有小眼四个,为漏水所用。

而圆罐则用于容纳由盘子漏下的废茶水。

工夫茶所用的冲罐(茶壶),并非买来就用,而要先以茶水“养壶”。

一把小壶,须先以“洗茶”(即泡茶时的第一道茶)之水频频倒入其中,养上三月有余,方可正式使用。

潮汕工夫茶,是融精神、礼仪、沏泡技艺巡茶艺术、评品质量为一体的完整的茶道形式。

潮汕工夫茶是潮汕饮食民俗最具特色的一种。

张华云先生曾作《潮汕功夫茶歌》一首云:闽粤地相接,姻亚不断绝。

五娘适陈三,荔枝为作伐。

闽茶显粤东,溪茗铁观音,嫩芽化齑粉,条索窈窕褐。

一斤四十泡,三杯无余缺。

潮人无贵贱,嗜茶辄成癖。

和、爱、精、洁、思,茶道无与敌。

水、火、器、烹、饮,茶气极精辟。

薄锅沸清泉,泥炉炽榄核。

罐推孟臣小,杯取若深洁。

西湖处女泉,桑浦龙泉液。

四指动飞轮,涤器净且热。

柔条围细末,首冲去浮沫。

关羽巡城流,韩信点兵滴。

罐干茶云熟,饮尽不见屑。

一冲号为皮,流香四座溢。

二三冲为肉,芬芳留齿颊。

四冲已云极,清风生两腋。

脑海骋奇思,胃肠清宿食。

匪独疗干渴,夏兴冬不息。

不可一日无,百邪俱辟易。

潮人多远游,四海留踪迹。

偶逢故乡人,同作他乡客。

共品三两杯,互通乡消息。

乡思起芒鲈,乡情如胶漆。

因知工夫茶,最具凝聚力。

昔人开其端,历代有增益。

乃成茶文化,世世沐膏泽。

工夫茶以浓度高著称,初喝似嫌其苦,习惯后则嫌其他茶不够滋味了。

工夫茶采用的是乌龙茶叶,如铁观音、水仙和凤凰茶。

乌龙茶介乎红、绿茶之间,为半发酵茶,只有这类茶才能冲出工夫茶所要求的色香味。

凤凰茶产自潮州凤凰山区,茶汤色泽微褐,茶叶条索紧、叶质厚实,很耐冲泡,一般可冲20次左右。

潮州功夫茶文化

潮州功夫茶文化

潮州功夫茶文化潮汕功夫茶在我国的茶叶历史中具有很高的地位,其有什么特别的历史特点吗?那么下面一起来看看店铺为大家精心推荐的潮州功夫茶文化,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潮汕人的功夫茶结情品功夫茶是潮汕地区很出名的风俗之一,在潮汕本地,家家户户都有功夫茶具,每天必定要喝上几轮。

即使是侨居外地或移民海外的潮汕人,也仍然保存着品功夫茶这个风俗。

可以说,有潮汕人的地方,便有功夫茶的影子。

一杯功夫茶,泡出了海外游子的多少故乡梦,泡出了潮汕子民的多少家乡情。

一杯浓浓的工夫茶,泡出了多少优美动人的故事。

虽然不是酒,却胜似酒,多少人由此而陶醉。

诗人李曙光曾高声咏唱:“淳朴的乡亲捧起你/捧起对生活的诚挚和热爱/海外的赤子捧起你/捧起对故乡缠绵的眷恋/一杯功夫茶,是一阙古老的歌谣。

” 一杯功夫茶,体现出潮汕人谦逊礼让的美德。

一杯功夫茶,还能体现潮汕人的爱心。

客无亲疏,每当你进了门,主人便会立刻冲泡起功夫茶,一杯香浓的功夫茶,一番热情的话语,为你驱走疲倦,为你带来温馨。

宋人杜小山说:“寒夜客来茶当酒。

”郑板桥也说:“最爱晚凉佳客至,一壶新茗泡松萝。

”可谓茶香飘飘,香飘四海,人情冷暖,情暖人心。

喝一杯潮汕功夫茶,享受许多温暖的人情味,令人回味无穷。

一杯功夫茶,引出多少茶文茶趣,就让我们都来品那茶香飘飘的潮州功夫茶吧……所谓功夫茶,并非一种茶叶或茶类的名字。

而是一种泡茶的技法。

之所以叫功夫茶,是因为这种泡茶的方式极为讲究。

操作起来需要一定的功夫,此功夫,乃为沏泡的学问,品饮的功夫。

功夫茶起源于宋代,在广东的潮州府(今潮汕地区)及福建的漳州、泉州一带最为盛行,乃唐、宋以来品茶艺术的承袭和深入发展。

苏辙有诗曰:“闽中茶品天下高,倾身事茶不知劳。

”功夫茶的起源功夫茶顾名思义,一是花时间,二是讲究本领。

它历史悠久,据说是由福建的“小杯茶”演变来的。

宋代,中国上层社会“斗茶”之风盛行,谁家买得好茶,就要请客。

宾客中有好茶或带来媲美,或请来暗斗。

潮汕功夫茶是什么茶

潮汕功夫茶是什么茶

潮汕功夫茶是什么茶说到喝茶,就不得不提到闽南地区了,这里的人每次只要有人来都会泡茶来招待。

潮汕茶道是中国古老的传统茶文化中最有代表性的茶道。

那么潮汕功夫茶是什么茶呢?本期的茶文化知识,为你解析。

谓功夫茶,并非一种茶叶或茶类的名字。

而是一种泡茶的技法与茶具的结合。

之所以叫功夫茶,是因为这种泡茶的方式极为讲究。

操作起来需要一定的功夫和特有的茶具,此功夫,乃为沏泡时的学问,品饮的工夫。

工夫茶起源于宋代,在广东的潮汕地区及福建的漳州、泉州一带最为盛行,乃唐、宋以来品茶艺术的承袭和深入发展。

苏辙有诗曰:“闽中茶品天下高,倾身事茶不知劳。

”品功夫茶是潮汕地区很出名的风俗之一,在潮汕本地,家家户户都有工夫茶具,每天必定要喝上几轮。

即使侨居外地或移民海外的潮州人,也仍然保持着品工夫茶这个风俗。

可以说,有潮州人的地方,便有工夫茶的影子。

潮州功夫茶是潮州人独特的饮茶习惯。

“功夫茶”对茶具、茶叶、水质、沏茶、斟茶、饮茶都十分讲究。

功夫茶壶很小,只有拳头那么大,薄胎瓷,半透明,隐约能见壶内茶叶。

杯子则只有半个乒乓球大小。

茶叶选用色香味俱全的乌龙茶,以半发酵的为最佳。

放茶叶一般都是放半壶,冲过后茶叶会展开,刚好呈一壶满的状态。

水最好是要经过沉淀的,沏茶时将滚烫的热水灌进壶里,马上冲出来,头道茶要倒掉,这主要是出于卫生的考虑。

斟茶时,三个茶杯放在一起,不能斟满了这杯再斟那杯,而要轮流不停地来回斟,以免出现前浓后淡的情况。

饮时先喝一小口,慢慢品,一边品着茶一边谈天说地,这叫功夫。

功夫茶茶汁浓,碱性大,刚饮几杯时,会微感苦涩,但饮到后来,会愈饮愈觉苦香甜润,使人神清气爽,特别是大宴后下油最好。

功夫茶以浓度高着称,初喝似嫌其苦,习惯后则嫌其他茶不够滋味了。

功夫茶采用的是乌龙茶叶,如铁观音、水仙和凤凰茶。

乌龙茶介乎红、绿茶之间,为半发酵茶,只有这类茶才能冲出功夫茶所要求的色香味。

凤凰茶产自潮州凤凰山区,茶汤色泽微褐,茶叶条索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