饲养宠物对健康的十大好处(英汉双语版)

饲养宠物对健康的十大好处(英汉双语版)
饲养宠物对健康的十大好处(英汉双语版)

Top 10 health benefits of owning a pet

饲养宠物对健康的十大好处

Pets, or more known as animal buddies, are being taken care of by so many people for a number of reasons. Whether it may be a fish, a dog, a cat, or even a hairy tarantula, individuals are taking care of their preferred pets as it helps them face life’s challenges, cope up with stress, eliminate depression, and even control their eating habits or daily activities. But these are merely assumptions as many people see pet owners happy, lighthearted, and also cheerful in so many ways. But what do experts really say? Find out by reading the top 10 health benefits of owning a pet and see that you own one right away!

宠物,就是更广为人知的动物伙伴。它们出于一系列原因而被人们眷养着。宠物可以是一只鱼,一条狗,一只猫,还可以是一只狼蛛,主人会选择他们喜爱的宠物来帮助他们处理生活中的挑战,应付压力,减少抑郁,甚至是控制他们的饮食习惯或者日常活动。但这只是假设,因为人们看到这些主人在很多方面往往是愉悦、轻松并且兴高采烈的。那么专家是怎么说的呢?读了养宠物对健康的十大好处,你就会知晓答案,并且会立马养一只。

Assists the Aged

辅助老年人

It is not necessary that a pet would have skills of aiding old people out on the streets. But when a pet dog or cat is in the home together with an old person, there are so many things achieved and made, guaranteeing that grandmas and grandpas are doing alright. Because pets move around and do many things, it helps the elderly stand and move around, which helps them get the kind of exercise they need for a stronger body. It also avoids Alzheimer’s disease from excessively bursting, as pets make sure that they get attention.

宠物不需要掌握辅助老年人上街的本领。但当一只宠物狗或宠物猫在家陪着他们保证他们一切安好时,就很管事了。因为宠物能到处忙活,做许多事情。能帮助老年人站立或者走动,这些活动有益于强健他们的身体。也能避免阿尔茨海默氏病,因为他们一定能从宠物那得到关注。

Helps Children Develop Better Attitudes

帮助小孩树立更好的态度

Parents get pets for their children as it teaches a lot of things to them. For one, it helps the kids learn of how important it is to be responsible by feeding the dog or cat, watching over their mess, or making sure that everything needed is being given to address their needs. It also helps them to become patient, loving, appreciative, playful, sociable, forgiving, considerate, and more. Pets also take care of those kids that have autism and ADHD.

父母给小孩买宠物是因为宠物能教会小孩很多事。举一个例子,当小孩在给小狗或小猫喂食、洗澡,或确保准备好了宠物们所需要的一切时,他们会懂得责任感的重要性。宠物也能帮助小孩变得有耐心,有爱心,懂赞赏,懂玩乐,会社交,宽宏大量,体贴周到等。宠物也会照顾那些有自闭症和注意力缺陷的小孩。Decreases Stress Levels

降低压力水平

Back in 2002, researchers at the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found out that people are less likely to develop more stress when they are doing difficult tasks with their pets along with them. It can be a bit ironic that spouses, human friends, or associates, even when they are nearby or offering help, does not lessen much of the pressure they feel. This is because more stress is induced upon people when they feel that someone else will take the burden off their shoulders, which pets do not really insinuate or enforce. Instead, they watch, wait for your command, or they respond on your climactic body movements. 在过去的2002年,纽约州立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当人们与宠物一起处理艰难任

务的时候,更不容易增加压力。比较讽刺的是,即便是身边的配偶,人类朋友或伙伴提供的帮助也不能很明显地减少压力。这是因为当人们感觉到别人要帮他承担负担时,他会更有压力,而宠物就不会暗里施加压力了。相反,它们会观察,等候你的命令,或依照你的大幅度身体语言行事。

Improves Social Skills

提高社交技巧

Even though pets do not say the words they need to say, you can feel that they wanted to be with you, looking for your attention and love, especially when they have felt your care and concern. You become more sensitive with whatever you see, even the smallest of details or the slightest of movements. Because of what you learn from your pets, you become more adaptive to whatever is demanded of a person you meet and mingle with. It is easier to respond to company as pets have done such when you arrive at home or when you wake up in the morning.

即使宠物不能用语言表达内心,你也能感觉到它们想跟你在一起,渴望你的关怀和爱,尤其是在它们体验过你的关心和照顾后。你会对眼前的事物变得敏锐,即便是入微的细节或丝毫的变化。得益于你从宠物那学到的一切,你在与人交往时更能适应别人提出的要求。

Lessens Anxiety

减缓焦虑

Because pets naturally make people happy with simple gestures of staying close to their owners or doing other activities that show their connection with their masters, they help individuals calm down and focus their attention on the pet, instead of their condition or illness. They lessen anxiety, just like how other medicines work, such as Valium. It also works when dealing with chronic pain like migraines, headaches, or arthritis. Owners are more concerned of how their pets would react, which helps them unconsciously battle out their pain and misery.

因为宠物能够出于天性做出像紧挨主人或其他简单的行为来表达对主人的亲密,取悦主人。它们帮助主人平心静气,并将注意力从困境或疾病上转移到它们身上。宠物能减缓焦虑,正如其他药物起的作用一样,好比瓦利姆镇定药。宠物能够对偏头痛、头痛或关节炎这样的慢性病所帮助。当主人更在意其宠物的一举一动时,就会不自觉地战胜伤痛和苦难。

Lowers Blood Cholesterol

降低血固醇

Although this specific benefit is focused on more active pets such as dogs or other animals that love running outdoors, having pets help lower blood cholesterol in a sense that their presence would make a person more active through moving motions and sudden movements. Imagine how taxing it is for you to walk the dog on mornings, clean their mess after eating hungrily, or watching after their poop on the floor. Even the mere process of taking care of them already helps you to keep your motions and constantly move, just to meet the satisfaction of making them happy and well.

虽然这种特殊益处集中来自狗或其他更活跃,更爱在户外奔跑的动物上,但从某层面上讲,养的宠物能够通过它们的存在让主人行动起来或突然运动从而使主人更加活跃。想象一下清晨遛狗,给它们餐后清洁,或处理它们地上的粪便是件多么吃力的事。甚至是照顾它们的某个细小过程也能帮助你保持走动或连贯地运动,那样只为达到让宠物快乐且健康的满足感。

Prevents Allergies

防止过敏

When talking about babies and pets being together in one place, parents become concerned of their tikes as they might incur allergies or asthma because of the fur that may find its way into their children’s nostrils. While this makes more sense why it takes one to separate the kids from their furry

friends, research and scientific studies state otherwise. What happens is that since children are still in their developing stage where everything that surrounds them becomes instruments for physical adaptation, having fur near them helps improve their immunity from allergies. However, this may not be the case with adults as their allergic makeup is already locked due to age and maturity.

一谈到小孩和宠物呆在一块时,家长就会担心不洁净的宠物,因为它们的毛发可能会通过小孩的鼻孔给小孩带来过敏过哮喘。这也进一步解释了为什么家长会将小孩和毛绒玩具分开,科研人员和科研却有另一个说法。事实上小孩正处于适应周遭的物理适应阶段,身旁的毛发能够帮助他们提高过敏免疫。然而成年人可能就不在此范围了,因为他们的过敏层早已随着年龄和成熟而封闭了。

Lowers High Blood Pressure

缓解高血压

Even when pets are only doing much in the home, they help everyone lower their blood pressure, especially those who are suffering from hypertension. As dogs wag their tails and as cats wrap themselves around their owner’s legs, the master feels at ease, secure, and happy that gestures of kindness, joy, and happiness helps them become happy too. Happiness is perceived as being contagious, even if it comes from pets. Owners are more open to communication, they are more patient, and are more optimistic with how their lives go, as such attitudes are developed when taking care of animals.

虽然宠物大多时候在家里,但它们能够帮助人们降低血压,特别是高血压患者。当小狗摇着尾巴,小猫缩成一团围着主人的腿时,主人就会感到轻松、安全、愉悦。那种亲切、欢乐、开心的举动也会让他们高兴。快乐能够传递,即使那份快乐来自宠物。主人能够更加敞开心扉去交流,更加耐心,对生活的方向更加乐观,这些态度都是养宠物时树立的。

Supports in Losing Weight

有助于减肥

There is one thing that humans cannot do when it comes to fitness: they never say never! At the moment dogs are walked on the streets or in the park, they just keep on walking at a pace that is usually faster than that of the owner. Humans know when they would slow down or stop, but for pets, you have to really stop if you need to take a rest. Besides, dogs will never accept excuses or reasons to avoid the walk.

当谈及健康的时候,人类只会对一件事情说不:他们从不说不!狗狗在街上或公园散步,它们会一直保持比主人略快的速度前进。人类知道自己何时要放缓脚步或停下来,但对于宠物来讲,它们只在真正需要休息的时候才会停止。此外,狗儿们从来没有任何拒绝散步的借口或原因。

Aside from prescribing drugs and certain medicines to level down signs and symptoms of serious illnesses, doctors and other specialists may even ask if their patients have pet dogs or cats. This is because pets can serve as great motivators when fighting against certain diseases that need inspiration and willpower, in order to be cured. Although cancer and other diseases are remedied by medicines and treatments, pets are unconsciously providing reasons for their masters to take care of themselves.

医生和专家除了开相关的药物去改善重病的症状外,他们还会问病人是否养了狗或猫之类的宠物。这是因为宠物能够作为抵抗那些疾病的动力,它们能够提供治疗的灵感和意志。虽然癌症和其他疾病需要药物和治疗才能救治,但宠物在不经意间就给主人带来了要照顾好自己的意愿。

fitness['fitnis]video

n. 健康;适当;适合性

makeup['meik?p]video

n. 化妆品;组成;补充;补考

chronic['kr?nik]video

adj. 慢性的;长期的;习惯性的

inspiration[,insp?'rei??n]video

n. 灵感;鼓舞;吸气;妙计

anxiety[??'zai?ti]video

n. 焦虑;渴望;挂念;令人焦虑的事arthritis[ɑ:'θraitis]video

n. [外科] 关节炎

cholesterol[k?'lest?r?l]video

n. [生化] 胆固醇

depression[di'pre??n]video

n. 沮丧;洼地;不景气;忧愁adaptation[,?d?p'tei??n]video

n. 适应;改编;改编本,改写本assumption[?'s?mp??n]video

n. 假定;设想;担任;采取

英汉语言差异比较研究

英汉语言差异比较研究 廖国强夏宏钟 (四川理工学院,四川643000) 摘要:在经济全球化的当今世界,我们对外交往中跨文化的言语交际显得愈发重要。本文通过对英汉语言的对比研究,就两种语言中常见的差异点进行了分析与归纳。 关键词:英语汉语差异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 不同的文化氛围自然会呈现不同的文化形态,而这种文化差异反映到语言层面上则表现为语言差异。著名语言学家赵元任认为,“所谓语言学理论,实际上就是世界各民族语言综合比较分析研究得出的科学结论。”通过对比分析和研究,我们不仅可以进一步认识外语和母语的特性与差异,认识不同语言的各个层面的相似性和差异性,而且能够有意识地注意不同语言各自的表现方法,有利于跨文化交际中防止语言表达错误,避免运用失当,从而达到成功交际的目的。 1. 谱系的差异 作为世界通用语言的英语,属于印欧语系(Indo-European language family),是一种拼音(alphabetic)文字,单词有重音、次重音等,没有四种声调(tone),但句子可以有不同的语调(intonation);汉语属于汉藏语系(Sino-Tibetan language family),是一种表意(ideographic)文字,音节有四种声调变化,语调也很丰富。 2. 语言类型的差异 英汉语言从形态学分类来看,英语属于综合分析语(synthetic-analytic language),是从综合型向分析型语言发展的语言,即主要通过词本身形态变化(inflected forms)来表达语法意义;汉语是以分析型为主的语言(analytic language),即语法关系不是通过词本身的形态变化来表达,而是通过虚词和词序(word order)等手段来表示。 3.词汇的差异 1)功能上的差异 英语的冠词和汉语的量词、助词为各自语言所独有,通常无直接对应。英语中无汉语中的助词,但可通过动词的时态和体式、句式陈述与疑问等与汉语的助词功能相对应;汉语中也没有英语中的关系词和反身代词,但可通过词组、短句和相应的词汇运用来替代;英语中谓语动词的使用要受一定限制,汉语中动词的使用灵活,受限小,因而导致汉语多用动词,英语多用名词的现象;英语中的连词和介词的使用频率比汉语中更高;英汉语言都有许多相同的构词手段,但重叠法汉语常用,如千千万万、家家户户、干干净净等,英语罕用;英语的典型特征是词缀丰富,汉语的典型特征是形态变化少;英语多代词,汉语多实称;英语多变化,力戒重复,常常用替代、省略和变换的表达方法避免重复。汉语用词不怕重复,常常运用实称、还原、复说的表达方法。如:He hated failure,he had conquered it all his life,risen above it, despised it in others. 他讨厌失败,他一生曾战胜失败,超越失败,并且藐视别人的失败。 2)词序上的差异 英语句中单词修饰语一般放在中心词前面,短语和从句一般放在中心词后面,汉语定语无论单词还是词组一般放在中心词前面;英语的谓词状语一般可出现在动词前后,汉语的谓词状语常在动词之前;英语中叙述和说明事物时,习惯于从小到大,从特殊到一般,从个体到整体,从近到远。汉语的顺序一般则是从大到小,从一般到特殊,从整体到个体,从远到近,两者顺序完全相反。 3)词义上的差异

英汉写作中人称代词的差异比较

英汉人称比较 1人称简介 (1)通过一定的语法形式表示行为、动作是属于谁的。第一人称(我)属于说话人,第二人称(你)属于听话人,第三人称(他)属于说话人、听话以外的人. 人称代词所指的是说话的人叫第一人称,如“我、我们”;所指的听话的人叫做第二人称,例如“你、你们”;所指的是其他的人或事物叫第三人称,如“他、她、它、它们”。名词一般是第三人称。 (2)这三种人称各有其表达效果与优点。 第一人称的优点是,增加对事情对人物叙述的真实性,读者认为这所描述的一切是作者亲历的。第二人称叙述的好处是,增加亲切感,这种方法的效果就好像是作者面对我们娓娓而谈一样,无形之中拉近了读者的距离。第三人称叙述则显得比较客观公正,这是以一个冷静的旁观者的身份来进行叙述的方法。 2英汉人称比较 英语中的人称 第一人称:I me we us 第二人称:you 第三人称:he him she her it they them 等 汉语中的人称 第一人称:我我们“咱们 第二人称:“你”(“您”)、“你们” 第三人称:“他”、“她”、“它”、“她们”及“它们等 1. 汉语没有格的区分,但是汉语的第三人称复数形式比英语的第三人称复数更具体。汉语第三人称有性的区别,如“他”、“她”、“它”、“他们”、“她们”、“它们”。这些都是文字上的区分,语音里是没有性的差别的。汉语里的“他”、“她”、“它”都发成[ta:]。 “他们”和“她们”在性上有很大区别。 2. 还存在两种不同的代词“咱们”和“我们”都指第一人称复数形式。“您”是“你”的尊称形式,用来表示对对方的尊敬。至于其他人称形式,英汉都能相互对等。 3.总体来看,就叙事体小说这种文体来看,英语的代词使用频率比汉语代词使用频率高;(1)第三人称代词在英语中的使用频率比汉语中第三人称代词的使用频率要高; (2)不论是英语还是汉语,第三人称代词在两种语言中的使用频率均最高,而第三人称复数代词和第一人称复数代词在两种语言中使用频率均较低。 4.大小写之别。 在英语中,一般只是每个句子的第一个字母以及人名、地名等专有名词要大写,但“I”不论在句子中处于何处均一概大写,在两边各矮一截的小写字母中显得鹤立鸡群,顶天立地。至于you、they、he、she,则无缘享受此殊荣。 而汉语则无大小写之分,不论是我、你、他或她还是我们、你们、他们或她们均一视同仁,淹没在大小相等的文字当中,谁也不起眼。 第一人称比较: 1.称用单数代词I 与“我”表示时的社交功能和普通语言的人称指示语一样,I和“我”的基本含义就指代说话者本人。英语的第一人称指示语I指说话者本人,没有其他相应的表达方式;汉语的“我”指说话者本人,“但它也有一些非指示用法,如虚指和泛指等”。汉语中有时用“本人指说话者自己,不过用得相对较少。现代汉语用“本人”除了表示客观冷静陈述以外。似乎还给人一种自大、高傲的感觉。所以,大多数语境下用“我”,较少用“本人”。

中英文化十大差异

中英文化十大差异 在开放的现代社会,跨文化的言语交际显得愈发重要,已经成为现代交际中引人注目的一个特点。交际中的文化差异随处可见,言语环境中的文化因素受到普遍重视。下面是英汉文化中十大常见差异。 1、回答提问 中国人对别人的问话,总是以肯定或否定对方的话来确定用“对” 或者“不对”。如: “我想你不到20 岁,对吗?” “是的,我不到20 岁。” (“不,我已经30 岁了。”) 英语中,对别人的问话,总是依据事实结果的肯定或否定用“Yes” 或者“ No ”。如: "You're not a student, are you?""Yes,I am. ("No, I am not. ") 2、亲属称谓 英语的亲属以家庭为中心,一代人为一个称谓板块,只区别男性、女性,却忽视配偶双方因性别不同而出现的称谓差异。显得男女平等。如:英文“ grandparents, grandfathe, grandmother”,而中文“祖辈、 爷爷、奶奶、外公、外婆” 再如,父母同辈中的称谓:英文“ uncle”和“aunt”,而中文“伯 伯、叔叔、舅舅等,姑妈、姨妈等” 。

还有,英文中的表示下辈的“ nephew和niece”是不分侄甥的,表示同辈的“ cousin”不分堂表、性别。 3、考虑问题的主体中国人喜欢以对方为中心,考虑对方的情感。比如:你想买什么? 您想借什么书? 而英语中,往往从自身的角度出发。如: Can I help you? What can I do for you? 4、问候用语 中国人打招呼,一般都以对方处境或动向为思考方向。您去哪里? 您是上班还是下班? 而西方人往往认为这些纯属个人私事,不能随便问。所以他们见面打招呼总是说: Hi /Hello! Good morning/afternoon/evening/night! How are you? It's a lovely day, isn't it? 5、面对恭维 中国人的传统美德是谦虚谨慎,对别人的恭维和夸奖应是推辞。如:

英汉语言的主要差异

英汉语言得主要差异 如果学生能够对英汉两种语言之间结构方面得差异有所了解,掌握两者之间得一些转化规律,再假以时日反复练习,做好口笔译也不就是一件很难得事情。笔者根据多年得教学经验,结合众多语言学前辈得研究成果,在此总结出英汉语言在结构方面得一些主要差异,相信对各位同学必有所裨益。 一、英语重形合汉语重意合 就整体结构与表达方式而言,英语就是一种形合性得语言,而汉语则就是一种意合性得语言。英语得句子一般就是按照固定得结构与方式来组织与表达得,偏重于形式;汉语得句子则就是按照其字词得含义来组合与连接得,表达方式灵活多变,偏重于语意。英语句子之间得关系可以通过时态、标点符号、连接词等表示得一清二楚;而汉语句子之间得关系则要靠句子本身得语意来表现。 【例1】Anotherattempt, and you’ll succeed、 【译文】再试一次,您就会成功。 或:只要再试一次,您就会成功。 【分析】本句就是一个由and连接得简单并列句,一般将来时态明确表明了两句间得动作关系。但汉语译文就比较灵活,句子之间得关系主要靠语意来表达,关联词可译(括号内译文)也可不译,习惯于不译。 【例2】Now the integrated circuit hasreducedby many times thesizeof theputerofwhich itforms a part, thu screating a new generationof portable miniputer、 【译文】现在集成电路成了计算机得组成部分,使计算机得体积大大缩小,从而产生了新一代得可携式微型计算机。 【分析】本句就是由一个主句、一个定语从句与一个分词状语组成得主从复合句。主句用现在完成时,定语从句用一般现在时,再加一个由thus连接得现在分词短语作状语,通过时态、逗号、关联词与现在分词短语把各句之间得关系表达得非常清楚。而汉语则在对各句简单陈述得基础上,通过调整语序与运用“使”、“从而”得词意把各句之间得层层递进得因果关系表达出来。 掌握“英语重形合、汉语重意合”得差异就是做好英汉互译得核心。英译汉时,要尽量在理清英语各句关系得基础上,打乱其原有得句式结构,按照“汉语重意合”

英汉之间的区别

英汉翻译讲解 I.英汉之间的差别: “对于中国学生最有用的帮助是让他认识英语和汉语地差别。”------吕叔湘 国内学者的共识是:汉语是综合性的,描写性的语言,而英语是分析性的,逻辑性的语言。在语言学上最重要的区别在于形合和意合地的对比(contrast between hypotaxis and parataxis),英语重形合,汉语重意合。在句法方面,有学者形象地把英汉比喻为以下几种:1.雄孔雀/雄狮-----即英语习惯于把最着重的事物放在句首先说出来,开门见山,一语破的,然后再把各种标志一条条补述,一步步交代,慢条斯理,从容不迫,形成一条头短尾长地线性链,象头小尾大地雄孔雀。而汉语则相反,其线性序列的展开好比画龙点睛,先把外围的环境与衬托一一交代周到,最后点出话语的信息中心,水到渠成,给人以豁然开朗之感,形成雄狮型头大尾小地局式。 例如:I was all the more delighted when, as a result of the initiative of your Government it proved possible to reinstate the visit so quickly. 译文:由于贵国政府的提议,才得以这样快地重新实现访问。这使我感到特别高兴。 又如:The assertion that it was difficult, if not impossible, for a people to enjoy its basic rights unless it was able to determine freely its political status and to ensure freely its economic, social and cultural development was now scarcely (不足地,不充分地;一定不,绝不)contested (斗争;比赛). 译文:如果一个民族不能自由地决定其政治地位,不能自由地保证其经济、社会和文化的发展,要享受其基本权利,即使不是不可能,也是不容易的。这一论断几乎是无可置辩的了。 2.葡萄/竹竿-----即把英语句子比作“葡萄型”结构,葡萄主干很短,其上附结着丰硕的果实。而汉语句子则较短,一个短句接一个短句地往下叙述,逐步展开,内容像竹竿一样一节一节展开,常称为“竹竿型”结构。 She was beautiful, with long dark hair and brilliant green eyes.她长得很美,一头乌黑亮丽的长发,一双晶莹明亮的绿色眼睛。 She has smooth akin as pale and iridescent as the moon shining over a snow-covered landscape.她光滑的肌肤白里透红,宛如皎洁的月光洒在茫茫血地上。 3.多枝共干----英语句子中还有两个或几个动词共受一个状语修饰,共有一个主语或宾语,或者两个或几个状语共同修饰一个动词,两个或几个主语或宾语共一个动词,这就好比几根树枝长在同一根树干上,我们称为“多枝共干”式结构。 4.也有学者认为英语是一种弥漫着“男子气”的语言。逻辑性、组织性和理性是以英语为母语的民族的思维支撑点,从而就形成了英语的“阳刚之美”。而汉语自有汉语之美。汉语不注重对客观现实作符合逻辑的形式的描摹,不执着于形式结构的规范,中国人的思维支撑点似乎更具有抽象,深邃和疏放的取向,由此繁衍生出的是显赫的暗示和幽远的意境从而形成汉语的“阴柔之美”。汉语的魅力在于她的流散和疏放,系于她超凡地暗示力和意境性。所以汉语的形式机制很弱,主谓宾没有形式标定,主谓间关系松散,宾语无定格,无定位,主语的超句承接功能很强。 如果说汉语是一种“人治”语言,那么,英语则是一种“理性”语言。汉语能化逻辑为内在,英语则必须将逻辑外化,化作种种行合的标记,化作启转承合的纽带。英语语法规范森严,理性十足;英语形式逻辑缜密,滴水不漏。 5.汉语是一种意境语言,一种艺术语言。寥寥数词,就能出意境,出氛围,出画面。当然,英语表情达意的优势也不能低估。比如,metaphor比喻就是英语最大的优势。这个比

成语使用的七大误区

成语辨析与使用的七大误区 成语辨析与使用是行测考试中言语理解与表达部分的经典题型,由于成语数量多而且日常生活中不常用,因此容易造成考生失分和弃分。如果掌握了一定的方法技巧,成语题完全是可以战胜的。对于成语辨析类题目,我们首先要明确公务员考试中所考查的都是我们常用的成语,不会是生僻的成语。而考查内容则有两大类型:一类是我们常用的成语中意义相近,容易混淆的;另一类是我们常用成语中容易误用的。对于成语,应试者可以从两个方面把握,一是正确理解常用常考成语的含义,不要只看字面意思;二是在恰当的语境中正确使用成语。要想准确地掌握成语的用法,华图教育提醒各位考生,主要应克服以下几种误区。 误区一:望文生义,主观臆断 有的成语的含义并不在字面上,而是与其字面意义相左、相反或无关,使用时一定要仔细分析、甄别其内涵,考查其与所在语境是否协调。如果对成语意义不仔细辨析,粗枝大叶,一瞥而过,就极易造成望文生义的错误。例如: (1)虽然交通事故的发生率已经每况愈下,但我们仍然不能有丝毫大意。 (2)他们差强人意的服务质量,不仅给社区居民的生活带来不便,而且有损职能部门在公众中的形象。 辨析:(1)句中,“每况愈下”是指情况愈来愈坏,显然与题意不符。(2) 句中,“差强人意”是指大体上让人满意,而并非字面含义:不太让人满意。 误区二:对象错误,张冠李戴 有些成语有特定的使用对象,如果把握不准,就极易扩大使用的范围或误作他用。例如: (1)近十年来,我国的城市“夜景观”建设琳琅满目,发展十分迅速。 (2)在学校举行的元旦文艺晚会上,我们班女生自编自演了个话剧,两位同学将剧中人物演得绘声绘色,博得了观众的热烈掌声。 辨析:(1)句中,“琳琅满目”一般是比喻各种美好的东西很多(多指书籍或工艺品),这里用在“城市‘夜景观’”上不合适。(2)句中,“绘声绘色”用来形容描写叙述生动逼真,用于形容“演出”显然不妥。 误区三:褒贬颠倒,感情失当 有的成语意思相近,然而感情色彩却截然不同,这时就需要根据语境加以区别,不可褒贬颠倒,以至于不能确切地表达出意思和感情。例如: 当中国女排捧回冠军奖杯的时候,举国弹冠相庆,无不佩服陈忠和教练的坚韧和勇气。

英汉文化的十大常见差异

英汉文化的十大常见差异 在开放的现代社会,跨文化的言语交际显得愈发重要,已经成为现代交际中引人注目的一个特点。交际中的文化差异随处可见,言语环境中的文化因素受到普遍重视。下面是英汉文化中十大常见差异。 1.回答提问 中国人对别人的问话,总是以肯定或否定对方的话来确定用“对”或者“不对”。如:“我想你不到20岁,对吗?”“是的,我不到20岁。”(“不,我已经30岁了。”)英语中,对别人的问话,总是依据事实结果的肯定或否定用“Yes”或者“No”。如:“You're not a student,are you?”“Yes,I am.”(“No,I am not.”) 2.亲属称谓 英语的亲属以家庭为中心,一代人为一个称谓板块,只区别男性、女性,却忽视配偶双方因性别不同而出现的称谓差异。显得男女平等。如: 英文“grandparents,grandfather,grandmother”,而中文“祖辈、爷爷、奶奶、外公、外婆”。 再如,父母同辈中的称谓:英文“uncle”和“aunt”,而中文“伯伯、叔叔、舅舅等,姑妈、姨妈等”。 还有,英文中的表示下辈的“nephew和niece”是不分侄甥的,表示同辈的“cousin”不分堂表、性别。 3.考虑问题的主体 中国人喜欢以对方为中心,考虑对方的情感。比如:你想买什么?您想借什么书? 而英语中,往往从自身的角度出发。如:Can I help you?What can I do for you? 4.问候用语 中国人打招呼,一般都以对方处境或动向为思维出发点。如: 您去哪里?您是上班还是下班? 而西方人往往认为这些纯属个人私事,不能随便问。所以他们见面打招呼总是说: Hi/Hello!Good morning/afternoon/evening/night! How are you?It's a lovely day,isn't it? 5.面对恭维 中国人的传统美德是谦虚谨慎,对别人的恭维和夸奖应是推辞。如: “您的英语讲得真好。”“哪里,哪里,一点也不行。” “菜做得很好吃。”“过奖,过奖,做得不好,请原谅。” 西方人从来不过分谦虚,对恭维一般表示谢意,表现出一种自强自信的信念。如: “You can speak very good French.”“Thank you.” “It's a wonderful dish!”“I am glad you like it.” 所以,学生要注意当说英语的人称赞你时,千万不要回答:“No,I don't think so.”这种回答在西方人看来是不礼貌的,甚至是虚伪的。 6.电话用语

英汉十大区别:英语重结构,汉语重语义

英汉十大区别:英语重结构,汉语重语义 一、英语重结构,汉语重语义 我国著名语言学家王力先生曾经说过:“就句子的结构而论,西洋语言是法治的,中国语言是人治的。”(《中国语法理论》,《王力文集》第一卷,第35页,山东教育出版社,1984年) 我们看一看下面的例子: Children will play with dolls equipped with personality chips, computers with inbuilt (成为固定装置的,嵌入墙内的;内在的,固有的)personalities will be regarded as workmates rather than tools, relaxation will be in front of smell television, and digital age will have arrived。 译文:儿童将与装有个性芯片的玩具娃娃玩耍,具有个性内置的计算机将被视为工作伙伴而不是工具,人们将在气味电视前休闲,到这时数字时代就来到了。 这句英语是由四个独立句构成的并列句,前三个句子都用简单将来时,最后一个句子用的是将来完成时,句子之间的关系通过时态、逗号和并列连词and表示得一清二楚。而汉语译文明显就是简单的叙述,至于句子之间的关系完全通过句子的语义表现出来:前三个句子可以看成是并列关系,最后一个句子则表示结果。 二、英语多长句,汉语多短句 由于英语是"法治"的语言,只要结构上没有出现错误,许多意思往往可以放在一个长句中表达;汉语则正好相反,由于是"人治",语义通过字词直接表达,不同的意思往往通过不同的短句表达出来。正是由于这个原因,考研英译汉试题几乎百分之百都是长而复杂的句子,而翻译成中文经常就成了许多短小的句子。 例如:Interest in historical methods had arisen less through external challenge to the validity of history as an intellectual discipline (身心的锻炼,训练;纪律,风纪,命令服从;惩戒,惩罚;学科,科目)and more from internal quarrels among historians themselves. 译文:人们对历史研究方法产生了兴趣,这与其说是因为外部对历史作为一门知识学科的有效性提出了挑战,还不如说是因为历史学家内部发生了争吵。 英文原句是个典型的长句,由27个词组成,中间没有使用任何标点符号,完全靠语法结构使整个句子的意思化零为整:less through...and more from构成一个复杂的状语修饰动词arisen。在中文翻译中,"产生兴趣"这一重要内容通过一个独立的句子表达,两个不同的原因则分别由不同的句子表达,整个句子被化整为零。 三、英语多从句,汉语多分句 英语句子不仅可以在简单句中使用很长的修饰语使句子变长,同时也可以用从句使句子变复

成语使用十大误区

成语使用十大误区 一、望文生义,主观臆断 成语具有结构的稳定性和意义的整体性,其含义是约定俗成的;它不是构成它的单个语素义的简单叠加,而是在其构成成分提供的事件的基础上,在丰富的人文背景下,通过引申、比喻等方式抽象概括出来的。因此我们在掌握或运用成语时一定要注意把握成语字面意义之外的整体意义;同时必须准确理解成语中一些含有生僻义的关键语素,切忌粗枝大叶,一瞥而过,主观臆断,望文生义。 例1、这篇文章不仅结构混乱,而且文不加点 ....,令人费解。 例2、发展生产力是当前首当其冲的大事,是一切工作的重中之重。 例3、三人成虎,人多为王,这似乎成了宗派主义者们的信条。 例1中“文不加点”中的关键语素“点”,不是“标点”的意思,而是“删改”之意,如果我们不理解它,就可能把意思理解成“写文章不加标点”。而实际上整个成语是指“写文章很快,不用涂改就写成”。例2中“首当其冲”不是“首要的”之意,“冲”是“要冲,交通要道”的意思;它比喻最先受到冲击、压力、攻击或首先蒙受灾难。例3的“三人成虎”与“人多为王”不同义,它比喻谣言或谣传一再反复就会使人信以为真,多误作团结力量大。 类似成语还有:五风十雨对簿公堂大快人心屡试不爽久假不归差强人意万人空巷光怪陆离不刊之论涣然冰释空穴来风空谷足音善刀而藏暴虎冯河酒囊饭袋有口皆碑不足为训不以为然人面桃花奇文共赏城下之盟穿云裂石身无长物细大不捐间不容发罪不容诛大方之家等等 二、不明语源,不知本义 许多成语都有一定的典故来历,或出于古代寓言,或出于历史故事,或出于古代诗文,都有着特定的含义,我们在掌握或运用成语时一定要注意追本溯源,不能随意解释,更不能不分场合地乱用。还有的成语在现代大都使用其引申义或比喻义,但偶尔还会使用其本义,故当成语运用回到其本义时,我们不能视其为错。 例4、随着双边关系的改善,中俄两国终于结为秦晋之好。 例5、平均主义的思想已成为明日黄花,逐渐在人们的头脑中消失了。 例6、让梨推枣是广为传颂的谦让美德的表现,假如只有一个梨子的时候,孩子们难道不应该让给妈妈吗? 例7、节日的秦淮河畔充满了喜庆气氛,灯红酒绿,十分热闹。 对例4中的“秦晋之好”,只要稍有点历史知识就会明白春秋时秦晋两国世代联姻,后专指两姓联姻,不能泛指友好关系;此处用来说两国关系友好,故错。例5“明日黄花”一词出自古典诗歌,“明日”当“第二天”讲,在诗中指重阳节。原意是说,重阳节一过,菊花就枯萎了。后比喻过了时的无应时作用的东西,或失去新闻价值的报道。此处“平均主义”本就无价值,更不是外物或报道,故用错。另外这个词常误作“昨日黄花”。例6中“让梨推枣”用于兄弟关系友好,不用于谦虚。例7中“灯红酒绿”兼有两种词义,既指娱乐场所的

翻译中比较标准的英汉8大区别之处

翻译中比较标准的英汉8大区别之处 泛瑞翻译 一、英语重结构,汉语重语义 我国闻名语言学家王力先生曾经说过:“就句子的结构而论,西洋语言是法治的,中国语言是人治的。”(《中国语法理论》,《王力文集》第一卷,第35页,山东教育出版社,1984年) 我们看一看下面的例子: Children will play with dolls equipped with personality chips, computers with inbuilt (成为固定装置的,嵌入墙内的;内在的,固有的)personalities will be regarded as workmates rather than tools, relaxation will be in front of smell television, and digital age will have arrived。 译文:儿童将与装有个性芯片的玩具娃娃玩耍,具有个性内置的计算机将被视为工作伙伴而不是工具,人们将在气息电视前休闲,到这时数字时代就来到了。 这句英语是由四个独立句构成的并列句,前三个句子都用简朴将来时,最后一个句子用的是将来完成时,句子之间的关系通过期态、逗号和并列连词and表示得一清二楚。而翻译公司汉语译文显著就是简朴的叙述,至于句子之间的关系完全通过句子的语义表现出来:前三个句子可以看成是并列关系,最后一个句子则表示结果。 二、英语多长句,汉语多短句 因为英语是"法治"的语言,只要结构上没有泛起错误,很多意思往往可以放在一个长句中表达;汉语则正好相反,因为是"人治",语义通过字词直接表达,不同的意思往往通过不同的短句表达出来。恰是因为这个原因,考研(论坛) 英译汉试题几乎百分之百都是长而复杂的句子,而翻译成中文常常就成了很多短小的句子。 例如:Interest in historical methods had arisen less through external challenge to the validity of history as an intellectual discipline (身心的锻炼,练习;纪律,风纪,命令听从;惩戒,惩罚;学科,科目)and more from internal quarrels among historians themselves. 译文:人们对历史研究方法产生了爱好,这与其说是由于外部对历史作为一门知识学科的有效性提出了挑战,还不如说是由于历史学家内部发生了争吵。 英文原句是个典型的长句,由27个词组成,中间没有使用任何标点符号,完全靠语法结构使整个句子的意思化零为整:less through...and more from构成一个复杂的状语润饰动词arisen。在中文翻译中,"产生爱好"这一重要内容通过一个独立的句

成语使用十大误区

狭义成语误用例说 来源:互联网作者:佚名时间:2007-12-27 [收藏] [推荐] [评论] [打印] [关闭] 在洋洋大观的成语大家族中,有一类成语,适用的范围很小,适用的对象有严格的条件限制,这类成语,我们姑且将它称之为“狭义成语”。狭义成语在使用时,如果不认真推敲,很容易“泛化”,导致使用失误。本文通过分类例举的方式,就此类误用加以说明。 1. 适用于特定关系的成语例l这两位同学,在老师的帮助下,矛盾得到解决,他们终于破镜重圆,和好如初。 破镜重圆,只适用于夫妻关系。 例2姐妹俩从小青梅竹马,形影不离,长大了连工作都在一个单位。 青梅竹马适用于男女两小无猜,源于李白诗: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因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两个小女孩的关系,是不可用“青梅竹马”来形容的。 例3十年后,我们将相约来母校聚会,畅叙友谊,共享天伦之乐。 天伦之乐,只适用于家人之间的关系,本句扩大到了同学关系。 例4我们俩分别将近十年,想不到在这里萍水相逢。 萍水相逢只适用于素不相识的人偶然相遇,源于王勃“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 例5比翼双飞两状元——记我市理科最高分获得者吕静妹、王晓波。 比翼双飞特指夫妻间亲密无间,形影不离。源于白居易诗“在天愿作比翼鸟”。 例6两个阔别多年的老朋友意外地在一条小巷子里狭路相逢,两人又是握手又是拥抱,别提多高兴了。 狭路相逢特指仇人相遇,难以相容,不肯轻易放过,朋友之间怎么可以“狭路相逢”? 2. 适用于特定事物的成语例1这次搬家他花了不少力气,仅家具就装了两卡车,真可谓汗牛充栋。 汗牛充栋,只适用于藏书之多,与家具无关。 例2这次商品博览会,聚集了全国各地各种各样的新产品,真是浩如烟海,应有尽有。 浩如烟海,特指文献、资料等很丰富,不可用来指商品。 例3我收到一封外国来信,上面的邮票不胫而走,不知被哪个集邮迷撕去了。

英汉文化的十大常见差异

英汉文化的十大常见差异 摘要:在开放的现代社会,跨文化的言语交际显得愈发重要,已经成为现代交际中引人注目的一个特点。交际中的文化差异随处可见,言语环境中的文化因素受到普遍重视。下面是英汉文化中十大常见差异。 1. 回答提问 中国人对别人的问话,总是以肯定或否定对方的话来确定用“对”或者“不对”。如: “我想你不到20岁,对吗?” “是的,我不到20岁。” “不,我已经30岁了。” 英语中,对别人的问话,总是依据事实结果的肯定或否定用“Yes”或者“No”。如: "You're not a student, are you?" "Yes,I am." "No,I am not." 2. 亲属称谓

英语的亲属以家庭为中心,一代人为一个称谓板块,只区别男性、女性,却忽视配偶双方因性别不同而出现的称谓差异。显得男女平等。如: 英文grandparents, grandfather, grandmother, 而中文“祖辈、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再如,父母同辈中的称谓,英文uncle和aunt, 而中文“伯伯、叔叔、舅舅等,姑妈、姨妈等”。还有,英文中的表示下辈的nephew和niece是不分侄甥的,表示同辈的cousin不分堂表、性别。 3. 考虑问题的主体 中国人喜欢以对方为中心,考虑对方的情感。比如: 你想买什么? 您想借什么书? 而英语中,往往从自身的角度出发。如: Can I help you? What can I do for you? 4. 问候用语 中国人打招呼,一般都以对方处境或动向为思维出发点。如: 您去哪里? 您是上班还是下班? 而西方人往往认为这些纯属个人私事,不能随便问。所以他们见面打招呼总是说: Hi/Hello! Good morning/afternoon/evening/night! How are you? It's a lovely day, isn't it?

英汉语言八大差异

英汉语言的八大差异。 一、英语为静态语言,汉语为动态语言 英语有一种少用(谓语)动词或使用其他手段表示动作意义的自然倾向;汉语则有使用动词的固定习惯,在实际的语言运用中,汉语往往大量采用兼动式或连动式的说法。英语的静态特征表现是多维的,但简而言之,不外乎句法方式或词汇方式两种。前者如使用非谓语动词或非限定动词,省略动词以及将动词名词化等;后者如使用动词的同源名词、同源形容词、介词及副词等等。相对而言,汉语的动词由于无英语动词那样的形态变化,若要表达动作意义,往往别无选择,只能采用动词本身。如: 1.You must be a very bad learner; or else you must be going to a very bad teacher. 你一定很不善于学习,要不然就是教你的人很不会教。 2.I am afraid of you misunderstanding me. 我担心你误解我。 3.The computer is a far more careful and industrious inspector than human beings. 计算机比人检查得更细心、更勤快。 二、英语重抽象,汉语重具体 英语的名词化往往导致表达的抽象化。英语的抽象表达法主要见于大量使用抽象名词。这类名词含义概括,指称笼统,覆盖面广。往往有一种“虚”、“泛”、“暗”、“曲”、“隐”的魅力。常用于表达复杂的思想和微妙的情绪。抽象表达法在英语里使用得相当普遍,尤其常用于社会科学论著,官方文章,报刊评论,法律文书,商业信件等文体。与英语相比,汉语用词倾向于具体,常常以实的形式表达虚的概念,以具体的形象表达抽象的内容。这主要因为汉语缺乏象英语那样的词缀虚化手段。汉语没有形态变化,形式相同的词,可以是名词,也可以是动词,还可以是形容词或其他词。1汉语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实、明、直、显、形、象的表达的法,即措辞具体、涵义明确,叙述直接,常常借助于比喻和形象,因而比较平易、朴实(down-to-earth style)。如: 1. The absence of intelligence is an indication of satisfactory developments. 没有消息即表明有令人满意的进展。 从形式上看, absence , intelligence 和indication这三个词都是抽象名词,但译成汉语时,应化抽象为具体,而且应化静为动,分别译成了“没有”,“消息”,“表明”,这样既表达了英语原句的具体内容,也符合汉语的表达习惯。 2. Again, therefore, she applied herself to the key, and after moving it every possible way, for some instances, with the determined celebrity of hope’s last effort, the door suddenly yielded to her hand. (J.Auten: Northanger Abbey,Ch.6,V.II)

谨防成语使用十大误区

谨防成语使用十大误区 成语在选词填空类题型中所占的比重比较大,并且呈逐渐上升的趋势。从考查的形式上来看,一个较为明显的变化特点是公务员考试越来越侧重于综合考查,特别是成语与实词的混合型考查。在考试中,对考生正确使用成语(选词填空、病句)能力的考查,主要从十个方面来设置错误选项或迷惑项。下面中公教育专家结合实例给考生详细讲解如何避免这十大误区,帮助考生成功辨析与使用成语。 (一)形近、音近易误,义近易混 遇到形近、音近或义近类成语时,要注意从相近成语的相异语素去分析,找出其差别。(注:语素是最小的语法单位,也就是最小的语音、语义结合体) 1.形近、音近 有些成语由于读音、字形相近或具有某些共同的语素,在使用时极易混淆。如“不孚众望”指不能使众人信服,而与之读音相近、只有一字之差的成语“不负众望”却表示没有辜负大家的期望。其他还有“事倍功半”与“事半功倍”、“无可厚非”与“无可非议” 、“不以为然”与“不以为意”等,注意区分其含义。 2.义近 有些成语尽管意义相近,但它们的用法仍有细微差别。如“目不暇接”和“应接不暇”,前者指东西太多,眼睛看不过来;后者指来人或事情太多,接待应付不过来。两者意义相近,但前者更偏向主动,后者更偏向被动。 例题: 在中国人民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斗争中,无数英雄儿女献出了生命,但中国人民_____,不屈不挠,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前仆后继 B.勇往直前 C.前赴后继 D.发奋图强 【答案】A。【技巧点拨】本题正确答案为“前仆后继”,干扰项是“前赴后继”。它们是形近成语,相异的语素是“仆”与“赴”。“仆”是倒下、牺牲的意思,“前仆后继”是指前面的人倒下了,后面的人继续跟上,形容英勇奋斗不怕牺牲;“赴”是奔赴、上去的意思,“前赴后继”是前面的人冲上去,后面的人就跟上去,形容奋勇前进,连续不断。根据“无数英雄儿女献出了生命”,横线处应填“前仆后继”。(二)望文生义 成语的意蕴是约定俗成的,而且大多都有其特定的出处,或出于古代诗文,或出于寓言故事,加之有些成语中的语素还含有生僻的古义,如果我们对成语意思不仔细辨析,不能把握成语字面意义之外的整体含义,只拘泥于其字面含义,就极易造成望文生义的错误。 例题: 经过认真学习,他终于改掉了文不加点的坏毛病。 【解析】此处错将“文不加点”理解为了写文章不加标点的意思。文不加点:文章一气呵成,无需修改。形容文思敏捷,写作技巧纯熟。 [page] (三)语义重复 成语本身含有一定的意义,若不注意将成语与句子语义进行比照,有可能就会造成成语含义和句子语义的重复。 中公教育专家总结出三种在国家公务员考试中需要注意的语义重复情形: 1.倘若题干中已经出现了带有比喻性的成分,如“像”“如”等,一般就不再用选择带有比喻词成分的比喻性成语。 2.某些成语不能与“令人”、“让人”搭配使用,因为其本身已经含有了“令人……”、“让人……”的意思,如“贻笑大方”、“动人心魄”等。

英汉语言十大差异

英汉语言十大差异 语言毕竟是文化的载体,语言与文化,甚至历史、地理、风俗、政治、经济等常常水乳交融,它们无孔不入地反作用于语言,使语言打上深深的文化烙印。英汉翻译者,若不知英汉各自的特点,不知两者的差异,是不能想象的。不要以为,汉语是我们的母语,从牙牙学语开始,便开始接触汉语,因此,就想象自己很了解汉语。其实,这是一种误解。汉语到底有什么特点? 就汉语论汉语,因为没有距离,就看不真切,因为没有比较,就看不明白!只有当汉语和英语比肩而立,碰撞交流,才会燃爆出绚丽的火花,两者之差异,才会赫然呈现。 目前,从事英汉对比研究的学者和专著在我国并不少,但是,当我们放眼这个领域,就觉得有必要正面回答一个问题:英汉对比研究的目的是什么? 弄明白英汉的差异,并不是我们研究的最终目标,至多只能是一种手段而已,而手段总得服务于一定的目的。英汉对比研究的一个重要的目的应该是:服务于翻译。 译界的实践证明:只有对英汉之差异了然于心,译者才能做到下笔如有神。下面结合英汉翻译的实际,对英汉之间的明显差异作鸟瞰式分析和归纳。 1.英语重形合(Hypotaxis),汉语重意合(Parataxis) 汉语重意合,结构松弛,多以意思连接的积累式分句(Accumulative Clause)或独立的单句(independent Sentence),其彼此的逻辑关系多以句序之先后加以暗示。 有的语言学家以“竹节句法”写英句,所谓“竹节”,则指其断不可缺的种种连接词(Connectives);有以“流水句法”写汉句,所谓“流水”,指少用乃至不用连接词的行文流畅。 美国的翻译学家Eugene A.Nida在其Translating Meanings (1983)一书中曾经深入浅出地说明了英汉这一差异: 就汉语和英语而言,也许在语言学上最重要的一个区别就是形合和意合的对比,在英语以及大多数的印欧语言中,句子的从属关系大多是用连接词如,although,because,when,in order that,so及so that等词明确地表达出来。但是,这同一概念,我们用意合的方法基本上也可以表达出来;那就尽说,将两个句子放在一起并无连接词表明其相互关系,而从句子本身的意思中体现出来。例如,我们说because it is late,I must leave.在这里两个句子的逻辑关系是用连接词 because加以表达的。然而我们也可以说it is late,I must leave.在这里,虽然无明确的词汇表明彼此的关系,但是这种关系显然是存在的。 以上Nida所言,有一点需要加以纠正。他说:“我们也可以说It is 1ate,I must leave.” 此议不妥,因为这样缺乏连接词的英句是不合其表达习惯的,至少也是拙句(C1umsy Sentence)。比如: An Englishman who could not speak Chinese was once travelling in China. 译文:一个英国人,不会说中国话,有一次在中国旅行。 英语原句是一个典型的形合句,而相应的汉译则是意合句。假如,将英语原句改成意合句,那读上去还有英语味吗? There was an Englishman.He could not speak Chinese.He was once travelling in China.同理,假如我们将此句译成:一个不会说中国话的英国人有一次在中国旅行。读上去便稍有绕口之嫌。 从语法范畴分析, 英语动词的时体显得极为丰富,从理论言,英语有十六个时态。若就“形态结构”的视角进行观察比较,似又可得出这样一个结论:英语是一种更为形式化的语言,它注重形式的变化。就语法范畴言,英语的代词(名词)可以有性、数或格的形态变化, 动词还可有时、体、态、气等形态变化,等等。

中英语言差异

中英语言差异 霍红丽 12外21 12042024 (江苏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江苏徐州) 引言学一门语言,必须去掌握它所反映的文化。即学习者在学习语言本身的同时,也要大量接触所学语种的文化,培养一种强烈的文化习得意识。什么是文化?1871年,英国人类学家泰勒(Edward Tylor)在《原始文化》一书中提出:“文化是一个复合的整体,其中包括知识、信仰、艺术、法律、道德、风俗以及人作为社会成员而获得的任何其他的能力和习惯。”中国的学者梁漱溟认为,“文化者,人类心能所能开释出来之有价值的共业也”。语言又是什么呢?它是一个民族经过长期的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创造出来并为他们服务的一种特殊的社会产物,受生活习惯、思维方式、行为规范、道德价值和政治观念等社会要素的制约,是不能脱离社会独立、自由发展的。现代社会语言学家指出,任何人类社会都离不开文化,文化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由于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亦即文化个性,不同的文化必然会呈现出不同的文化形态。而这种文化形态的差异则鲜明的反映到语言系统的不同层面上。下面就此分析中英语言差异。 关键词中英语言差异文化 一、英语重形合(Hypotaxis),汉语重意合(Parataxis) 汉语重意合,结构松弛,多以意思连接的积累式分句(Accumulative Clause)或独立的单句(independent Sentence),其彼此的逻辑关系多以句序之先后加以暗示。 美国的翻译学家Eugene A.Nida在其Translating Meanings (1983)一书中曾经深入浅出地说明了英汉这一差异:就汉语和英语而言,也许在语言学上最重要的一个区别就是形合和意合的对比,在英语以及大多数的印欧语言中,句子的从属关系大多是用连接词如,although,because,when,in order that,so 及so that等词明确地表达出来。但是,这同一概念,我们用意合的方法基本上也可以表达出来;那就尽说,将两个句子放在一起并无连接词表明其相互关系,而从句子本身的意思中体现出来。例如,我们说because it is late,I must leave.在这里两个句子的逻辑关系是用连接词 because加以表达的。然而我们也可以说it is late,I must leave.在这里,虽然无明确的词汇表明彼此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