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性眼肌麻痹综合征临床分析

合集下载

眼外肌麻痹综合征的诊断和鉴别诊断(附15例临床分析)

眼外肌麻痹综合征的诊断和鉴别诊断(附15例临床分析)



4 眼肌 麻 痹 性 偏 头 痛 : 有 反 复 发 作 的 偏 头 痛 病 史 , 以 . 可 但 眼 眶和 球 后 的 疼 痛 为 重 , 次 头 痛 后 数 分 钟 , 数 数 小 时 后 发 每 少
糖 尿病 性 眼 肌 麻 痹 9例 , 年性 眼 睑 下 垂 2例 , 性 眼 肌 老 痛
同侧 额颞 部 痛 , 被 诊 断 为 ” 叉 神 经 痛 ” ” 光 眼 ” 查 体 发 曾 三 、青 ;
现 : 睑下 垂 , 结 膜 充 血 , 眼 球 眼球 固 定 , 侧 瞳 孔 大 小 及 反 射 未 双 见 异 常 , 示 动 眼 、 车 、 展 神经 麻 痹 , 同侧 三 叉 神经 第 1 2 提 滑 外 伴 、
非 专 科 医 师 对 其 病 因诊 断 及 鉴 别 诊 断 认 识 不 足 , 将 2 0 — 现 03
20 0 7年所 遇 1 5例 眼 肌 麻痹 病 例 予 以 分 析 。
资 料 与 方 法
1 5例病 人 中 , 性 9 , 性 6例 ; 男 例 女 年龄 4 —7 6 8岁 , 均 5 平 9 岁 ; 往 有糖 尿 病 史 者 9 , 既 人 有偏 头 痛 病 史 者 1人 , 高 血 压 病 有 史 者 4 。主诉 复视 9 ; 物 模 糊 伴 头 痛 6例 , 恶 心 、 吐 例 例 视 伴 呕 2例 ; 眼裂 变 小 4例 ; 复缓 解 复 发 3例 。单 纯 动 眼 神 经麻 痹 者 反 6例 , 展 神 经 麻 痹 3例 , 车 神 经 麻 痹 2例 , 颅 神 经 麻 痹 4 外 滑 多 例 。均 为 单 眼发 病 , 眼 9例 , 眼 6例 。 右 左
下 垂 和 眼球 活 动 逐 渐 受 阻 , 分 患 者 甚 至 眼球 固 定 , 侧 瞳 孔 部 双

(完整版)痛性眼肌麻痹诊断标准及治疗措施

(完整版)痛性眼肌麻痹诊断标准及治疗措施

痛性眼肌麻痹诊断标准及治疗措施
1.疼痛为眼球后部持续性的针刺样或撕扯样疼痛并放射至前额部或颞部
2.眼肌麻痹除支配眼球运动的第ⅢⅣⅥ脑神经麻痹外可伴有第V脑神经第12支或第ⅡⅦ脑神经损害上述脑神经麻痹可出现于疼痛之前或之后数天
3.脑CT核磁共振成像可显示海绵窦两侧不对称或窦内密度不正常颈动脉造影可显示颈内动脉末端不规则狭窄实验室检查排除其他疾病
4.多发于中老年人症状持续数天或数周可自行消退或治愈但经过数月或数年可复发
5.对皮质类固醇治疗特别敏感如应用泼尼松60~80mg/d48h内应见效
球后剧痛和眼肌麻痹为其特点的综合征
物一般每天可给60~80mg症状消失后逐渐减量同时应用抗生素和维生素对疼痛明显者给予镇痛剂和镇静剂由于本病对皮质类固醇特别敏感用药后48h内症状缓解1周左右症状完全消失个别病例遗留眼外肌不全麻痹或视神经萎缩视力受到严重损害皮质类固醇的早期及彻底应用对促使炎症改善及减少后遗症有重要意义。

Tolosa_Hunt综合征的临床及影像学表现

Tolosa_Hunt综合征的临床及影像学表现

Tolosa-Hunt综合征的临床及影像学表现覃绍超(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人民医院放射科,广西柳州545001)=关键词>Tolosa-Hunt综合征;影响学诊断;治疗=中图分类号>R8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0501(2006)12-1238-02Tolosa-Hunt综合征(THS)又称痛性眼肌麻痹(painful ophthalmople gia),是一种伴有头痛和眼肌麻痹的特发性眼眶和海绵窦炎性疾病。

Tolosa[1]于1954年报道了第1例Tolosa-Hunt综合征。

患者表现为左侧眼眶周围疼痛,同侧眼肌麻痹及角膜反射减退,脑血管造影显示左颈内动脉的海绵窦部分狭窄,死后尸检发现动脉内膜炎性肉芽肿。

Hunt等[2]1961年报道6例类似表现的患者,经类固醇激素治疗后得到迅速而显著地缓解,命名为痛性眼肌麻痹。

Smith与Taxdal[3]于1966年首先将此类不明原因的痛性眼肌麻痹命名为Tolosa-Hunt综合征。

1病理及发病机制关于THS的病理报道较少。

国内管氏等[4]曾对1例THS患者行手术切除病灶,肉眼观察为一侧海绵窦区的灰色肿块,质硬,边界清,血供不丰富。

镜下[5]可见大量以淋巴细胞、浆细胞及成纤维细胞为主组成的肉芽肿病变,偶见坏死。

病变常累及一侧海绵窦、眶尖及邻近硬脑膜。

颈内动脉海绵窦段及经第Ô颅神经行经海绵窦内;第Ó颅神经、第Ô颅神经、第Õ颅神经第1支眼神经及第2支上颌神经在海绵窦外侧壁内通过。

因此海绵窦区的炎症极易累及颈内动脉及上述颅神经,表现为动脉内、外膜炎,动脉管腔不规则狭窄,颅神经供应血管受累闭塞,神经缺血,并与炎块粘连。

本病病因至今未明。

一般认为,THS是一种伴有纤维组织增生,海绵窦、眶上裂或眶尖部淋巴细胞及浆细胞浸润的非特异性慢性炎症或肉芽肿。

有人认为其为一种变态反应性疾病,可能与病毒感染、免疫缺陷有关[6]。

Tolosa-Hunt综合征的临床分析

Tolosa-Hunt综合征的临床分析

Tolosa-Hunt综合征的临床分析
边俊杰;刘大川;郭丽
【期刊名称】《国际眼科杂志》
【年(卷),期】2006(6)6
【摘要】Tolosa-Hunt综合征(THS)在临床上属于少见病,是由于海绵窦区(有时病变范围波及眶上裂甚至眶尖)非特异性炎性肉芽肿所致的痛性眼肌麻痹.THS临床特征为眶周或眼眶后疼痛同时伴有单根或多根眼外肌麻痹以及同侧三叉神经感觉区障碍.临床上表现为痛性眼肌麻痹的疾病有很多(眼肌麻痹性偏头痛、海绵窦段颈内动脉瘤、脑膜炎、糖尿病致颅神经损伤及鼻咽癌所致的痛性眼肌麻痹等),容易造成诊断上的困难,本文对于THS病因、临床特点、诊断标准、鉴别诊断以及治疗原则做了综合性的论述,同时着重介绍了MRI对于诊断THS的重要性.
【总页数】2页(P1407-1408)
【作者】边俊杰;刘大川;郭丽
【作者单位】100053,中国北京市,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眼科;100053,中国北京市,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眼科;100053,中国北京市,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眼科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7
【相关文献】
1.22例 Tolosa-Hunt 综合征患者临床分析 [J], 夏明万;李青
2.Tolosa-Hunt综合征的临床分析 [J], 邓田;姚源蓉;谢炳玓
3.Tolosa-Hunt综合征的临床分析 [J], 王洋;韩漫夫;任力杰;陈婷
4.Tolosa-Hunt综合征的临床分析 [J], 秦海云
5.62例Tolosa-Hunt综合征患者的临床分析 [J], 魏传乔;陈春富;崔晓晨;杨瑞瑞;秦彤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五、疼痛性眼肌麻痹综合征(Tolosa—Hunt综合征)

五、疼痛性眼肌麻痹综合征(Tolosa—Hunt综合征)

颈 部 的 结 构 有 无 异 常 或 变 形 ,并 注 意 磁 共 振 检
查有无颈部脊髓 疾患 。
5 保 守 疗 法
对 特 发 性 枕 后 神 经 痛 ,如 三 叉 神 经 痛 样 疼
痛 ,可 用 解 痉 药 如 :卡 马 西 平 、苯 妥 英 钠 。由 小 剂 量 开 始 ,观 察 其 副 作 用 ,逐 渐 加 量 直 至 达
到 疗 效 对 症 状 性 的 枕 后 疼 痛 ,主 要 用 非 甾 体 抗 炎 药 ( AI s ,剧 烈 疼 痛 时 ,出 现 反 射 性 NS D )
神经
肌 紧 张 ,因不 安 而 加 重 疼 痛 时 ,肌 松 药 和 安 定
药并 用 。 在 疼 痛 治 疗 方 面 ,应 采 用 神 经 阻 滞 法 、 关
脉在此部 位明显狭窄 。 Hu t1 6 n 9 1年 报 道 的 6例 亦 认 为 是 非 特 异
和 眼 球 运 动 障 碍 为 主 ,且 包 括 三 叉 神 经 在 内 的 脑 神 经 受 累 的综 合 症 ( 体 类 药 有 特 效 ) 日本 甾 。
疼 痛 学 领 域 有 关 此 病 的 治 疗 报 道 不 多 ,对 此 病 的节 阻 滞 有 效 的 报 道 。近 年 来 发 现 磁 共 振 有 助 于
TooaHu t 合 征 是 海 绵 静 脉 窦 、眶 上 ls— n 综 裂 非 特 异 性 肉芽 肿 所 致 的 单 侧 性 眼 眶 周 围 疼 痛
经 第 一 支 分 布 区域 剧 痛 ,视 力 障 碍 ,眼 外 肌 麻 痹 。脑 血 管 造 影 示 左 颈 动 脉 虹 吸 部 管 腔 狭 窄 , 解 剖 检 查 发 现 左 侧 海 绵 静 脉 窦 内有 肉 芽组 织 包 绕 颈 内动 脉 ,静 脉 窦 内 腔 虽 未 闭 塞 ,但 颈 内动

Tolosa-Hunt综合征的临床分析

Tolosa-Hunt综合征的临床分析

Tolosa-Hunt综合征的临床分析秦海云【期刊名称】《中国医药指南》【年(卷),期】2013(11)18【摘要】Objective To deepen the cognition of clinicians to Tolosa-Hunt syndrome(THS). Methods The clinical data of 13 cases of THS was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Results THS is characteristic of ophthalmopathy, complicated with Ⅱ, III, Ⅳ, Ⅵ, Ⅴ1 andⅤ2 cranial nerve lesion, it is of syndroms of pain behind the eyeball, ocular motor disturbance and sensory disability, characteristic of recurrence and high corticosteroid sensitivity. Verus to the traditional method (P<0.05).Conclusion Tolosa-Hunt syndrome is a rare disease with special clinical manifestations. It is a non-specific inflammation in cavernous sinus and nearby, speculated as an allergic disorder.% 目的加深临床医师对痛性眼肌麻痹即 Tolosa-Hunt 综合征(THS)诊断及治疗的认识。

方法回顾分析13例THS 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案。

结果13例 THS 患者以动眼神经损害为主,多伴有头痛,激素治疗后头痛症状在48h 内迅速缓解,眼肌麻痹症状恢复较慢,12例使用激素者在5~64d 左右缓解,与传统的方法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痛性眼肌麻痹19例的鉴别诊断与治疗

and after systemic
eorticosteroid therapy[J].Eur J Radiol,
2003。45(2):83—90. [3] [4]
陈秋月,金笑平,柯绍发.15例痛性眼肌麻痹综合征I|缶床 分析[J].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5,8(1):8—9.
Schuknecht B,Sturm V,Huisman TA,et Hunt a1.Tolosa—
2结果
影,T。wI呈等或稍低信号,T2WI为等或稍高信号,边缘较清 楚,周围间隙可变窄或消失。1"2WI能较好地显示颈内动脉
(IcA)的改变,依病变范围和病程不同可表现为移位、管腔变
窄。增强扫描病灶呈较明显均一性强化。THS患者在使用激 素治疗后行MRI影像学比较是诊断和鉴别诊断的重要标
准【4 J。本组资料中头颅MRI平扫11例,结果发现海绵窦不规 则扩大7例,其中病灶有强化6例,与文献报道结果一致[5】。
素治疗后临床症状有所改善,复查MRI海绵窦区域的病变随之 缩小或消失,强化程度有所减弱。行DSA检查l例,发现颈内
动脉海绵窦段管壁不规则狭窄。 1.3治疗方法
均用类固醇激素治疗,采用地塞米松静脉滴
注(剂量10~15mg/d),疼痛明显缓解后改用强的松片口服 Img/(kg・d),逐渐减量,总疗程维持2~3个月,同时B族维生 索营养神经。外周血象升高者应用抗生素(青霉素800万u/d, 5~7天,青霉素过敏者用头孢他啶2.09/d,5~7天)o

要:目的
探讨痛性眼肌麻痹即Tolosa—Hunt综合征的诊断,鉴别诊断与治疗。方法
对19例痛性眼肌麻痹患者
采用地塞米松静脉滴注10~15mg/d,疼痛明显缓解后改用强的松片lmgⅨkg・d)12服,逐渐减量,总疗程维持2~3个 月,同时B族维生素营养神经。外周血象升高者应用抗生素。结果 经头颅MRI(以海绵窦为中心)平扫11例,患侧海 绵窦形态改变7铆,增强扫描海绵窦病灶明显强化。72h内头痛消失者14例,1周内消失3痧鼍,效果欠佳2例。跟肌麻

Helveston综合征

Helveston综合征【摘要】:Helveston综合征在临床上较为少见,由外斜A、交替性上斜视和双上斜肌亢进组成。

治疗方法为手术。

本文报告3例,并讨论了手术方法【作者单位】:北京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小儿眼科【关键词】:外斜视上斜视上斜肌【分类号】:R777.41【正文快照】:Helveston综合征甘晓玲郭静秋摘要Helveston综合征在临床上较为少见,由外斜A、交替性上斜视和双上斜肌亢进组成。

治疗方法为手术。

本文报告3例,并讨论了手术方法。

关键词外斜视上斜视上斜肌作者单位:100034北京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小儿眼科Hel目的:Helveston综合征为DVD、A型外斜视和上斜肌功能过强组成,本文详细介绍了Helveston 综合征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手术方法为对上斜肌功能过强明显者可行上斜肌断腱术,DVD 多采用行上直肌退后术,外斜视矫正基本同常规外斜视,手术原则为尽量通过一次手术矫正其复合斜视.结果:共19例病人,均行了斜视矫正术,其中5例术中同时行了上斜肌断腱术,所有术后病人消除或改善了外斜A、上斜肌功能过强和DVD,结果可以看出效果良好.结论:通过一次手术同时矫正Helveston综合征的外斜A、上斜肌功能过强和DVD,取得良好效果.疼痛性眼肌麻痹(painful ophthalmoplegia syndrome)亦称为Tolosa-Hunt综合征,是一种可以缓解和复发的一侧性Ⅲ、Ⅳ、Ⅵ脑神经之一或同时受累,而造成眼肌麻痹,并伴有眼眶部疼痛的一组症状群。

是以疼痛发病的全眼肌麻痹。

考虑是病毒感染性眶上裂炎症所致。

疼痛是因为累及三叉神经。

疼痛性眼肌麻痹对皮质类固醇的治疗反应较好。

但有复发倾向。

各个年龄段均可发病,男、女发病率相似。

1.持续性眼球后疼痛、头痛,一般出现于眼肌麻痹前,少数疼痛出现于眼肌麻痹后; 2.全眼外肌麻痹,眼球固定; 3.一般经数日或数周好转,但可复发。

疼痛性眼肌麻痹病因:痛性眼肌麻痹(Tolosa-Hunt综合征),是海绵窦炎眼肌麻痹的一种形式,但仅少数病例得到病理证实。

以痛性眼肌麻痹为首发症状首诊眼科的颅内后交通动脉瘤8例临床观察与分析

参 考 文 献
张 红 , 德 森 .戒 酒 药 双 硫 仑 .中 国 新 药 杂 志 , 0 0, 苏 20 9
( 1 :4 . 1)77
活性较低或缺失 , 就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喝酒容 易脸 红的人 。这是 由于饮酒 后, 乙醇产生 的乙醛具有扩张 毛细 血管的功 能 , 成了脸红 。 造 双硫仑 样反应的临床表 现用药 期 间饮酒 或饮用 含有酒 精 的
不全麻痹 , 者 眼肌全麻 痹 , 部检 查 : 力无 明显下 降 , 重 眼 视 一 眼 上 睑 下 垂 、 同 程 度 遮 盖 瞳 孔 , 孔 较 健 眼 大 , 光 反 射 迟 不 瞳 对
院 的 8例患者的临床特征 、 T MR 、 A或 D A资料 , C 、 IMR S 现结 合文献进行 回顾性分析如下 。
饮 品 , 接 触 酒 精 , 现各 种 不 适 症 状 , 胸 闷 、 头 水 肿 、 或 出 如 喉 口

[ ] 国家 药典 委 员会.中华人 民共 和 国药典 . 学 工业 出版社 , 2 化
2 01: 3 . 0 6 5
[ ] 郭敏 , 3 李培杰 , 焦海胜 , 静脉滴注 头孢派 酮钠合并饮 酒所致 等.
于桂梅 秦 常 军
【 关键词 】 痛性 眼肌麻痹 ; 内动脉瘤 ; 颅 观察与分析
眼肌麻痹是临床常见 的征候 , 病因诊断 是准确治疗 的基
础 和 关 键 。本 文 阐述 了我 科 室 20 0 7年 1 至 2 1 月 0 0年 6月 住
及第 Ⅲ, , Ⅳ Ⅵ脑 神经 , 多始 于第 Ⅲ脑神 经 , 轻者表现 为 眼肌
化为乙醛 ; 后再经过 “ 醛脱氢酶 ” 然 乙 的作 用 氧 化 为 “ 酸 ”; 乙 最 后 完 全代 谢 为 二 氧 化 碳 和 水 排 出体 外 。如 果 乙 醛 脱 氢 酶

痛性眼肌麻痹的诊治及疗效观察


痛性 眼肌麻痹 又称 T o l o s a — H u n t 综合 征 , 是 一种 伴 有头 痛和 眼肌麻 痹 的特发性 眼眶和海 绵窦 炎性疾
1 . 4 治疗方 法
入 院后 所 有 患 者静 脉 给 予 甲泼 尼 龙 琥 珀 酸钠 8 0 mg , 每 日 1次 , 静 脉滴 注 甲钴 胺 、 血栓通, 患侧 颞 浅动 脉旁 皮下注 射复方 樟柳 碱等 药物 治疗 。
病程 2 0 d~ 6个月 , 其 中 2例有 多次 就诊史 。
1 . 2 临床表 现
Ⅳ和 ( 或) Ⅵ 中单支 或多 支颅神 经麻 痹 , 和( 或) 经 颅 脑 核磁 或活 组织 检查 证 实 的 肉芽 肿 ; 颅 神 经麻 痹 与 疼 痛 同时或 在疼痛 发 作 2周 出现 ; 糖 皮 质激 素治 疗 后7 2 h疼 痛和脑 神经麻 痹缓 解 ; 排 除其 他原 因所 致 的损 害 _ l j 。糖 皮 质 激 素 是 由 肾 上 腺 皮 质 束 状 带 分 泌 的一类 甾体激 素 , 主 要 为 皮质 醇 。糖 皮 质 激 素作 用广 泛而 复杂 , 且 随剂 量不 同而异 , 具有 抑制 免疫应
会于 2 0 0 3年提 出诊 断标准 如下 : 单 次 发作或 多次 发 作 的单侧 眼眶 疼痛 , 未经 治 疗 平 均持 续 数 周 ; 1 1 1 ,
1 . 1 一般 资料 选择 2 0 0 9年 1 月 0 1 3年 1月 收 治 的痛 性 眼 肌麻 痹 患者 5例 , 男 2例 , 女 3例 , 年龄 5 8~ 6 9岁 ,

支 多见 , 表现 为上 睑下 垂 、 视 物重 影 、 眼球 运 动 障
碍 。其 中 2例 患者 出现 患侧 瞳孔 散大 。 1 . 3 诊疗情 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 著痛性眼肌麻痹综合征临床分析陈 军(四川省渠县人民医院内二科 635200) 摘 要:目的 加深临床医师对Tolosa2Hunt综合征的认识。

方法 回顾12例T olosa2Hunt综合征的临床特征。

结果 是一种以眼病为主合并I I、III、IV、Ⅵ及V1,2颅神经损害的症候群。

具有眼球后部疼痛和眼球运动及感觉障碍,有复发性及对皮质类固醇高度敏感的特点。

结论 THS是一种少见的具有特殊临床表现的疾病,是海绵窦及其附近非特异性炎症,推测可能是一种变态反应性疾病。

关键词:痛性眼肌麻痹;临床分析中图分类号:R777.4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128194(2008)202061202The clinica l analysis on Tolos a2Hunt sy n dromeC H EN J un(De pa rtment of Second Inte rnal Me dicine,Q uxi an People′s H ospital,Q uxi an635200,Chi na)A bstract:Object iv e To deepen the cognition of clinicia ns to T olosa2Hunt syndro me(THS).Methods The clinical data of12 cases of T olo sa2Hunt syndro me was retrospectively a nalyzed.R esults Tolosa2Hunt syndrome is cha racteristic of ophthalmopathy, complicated withⅡ,I II,Ⅳ,Ⅵ,Ⅴ1a ndⅤ2c ranial nerve le sion;it is of syndroms of pain behind the eye ball,ocula r motor distur b2 ance a nd se nsor y disability,c haracte ri stic of rec ur rence a nd high corticosteroid sensitivity.Conclusion Tolosa2Hunt syndrome is a rare di sease with special clinical manifestations.It is a non2specific inf lam mation in caverno us sinus and near by,speculated a s a n al2 le rgic disorder.K ey w or ds:Tolosa2Hunt syndrome;clinical a nalysis 痛性眼肌麻痹综合征又称Tolosa2Hunt综合征,1951年Tolosa首先报告1例。

是一种以眼病为主合并II、III、IV、VI 及V1,2颅神经损害的症候群。

具有眼球后部疼痛和眼球运动及感觉障碍,有复发性及对皮质类固醇高度敏感的特点。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医院1997年9月至2004年9月共收治THS 患者11例,其中男6例,女5例。

年龄32~64(48±10)岁,急性起病8例,亚急性起病3例。

发病距入院时间2~24(11±10)d,既往有原发性高血压病史2例,高脂血症病史1例,偏头痛病史2例,糖尿病1例。

1.2 临床表现 单侧头痛10例,双侧头痛1例,复视11例,视力减退1例,动眼神经、滑车神经、展神经及三叉神经1、2支同时受累4例,动眼神经单独受累2例,外展神经单独受累1例,动眼神经、滑车神经和外展神经及三叉神经第1支同时受累3例,动眼神经和滑车神经同时受累1例。

2例有偏头痛病史的患者本次头痛表现与以往搏动性头痛不同,多为持续性胀痛。

伴随症状有恶心、呕吐、畏光、流泪等。

1.3 辅助检查 11例患者脑脊液压力检测均正常,1例患者脑脊液蛋白含量、细胞数轻度增高。

11例中5例影像学检查(CT、M RI或DSA)无明显异常。

6例有不同程度的异常表现。

其中3例行DSA检查者中,1例表现正常,2例示病侧颈内动脉海绵窦段稍狭窄,形态不规则。

其中1例C T示海绵窦增大呈软组织密度。

6例影像学表现异常者中行M RI平扫及增强检查,其中3例示一侧海绵窦增大,双侧海绵窦不对称;3例示海绵窦前部、眶尖部有斑片状软组织团块,病变在T1呈等信号或低信号,T呈稍高、稍低信号或等信号。

增强扫描示病变呈明显强化。

 治疗及预后 给予类固醇激素治疗,早期用药效果较好, 3例口服泼尼松(强的松)6,;随后每减,6周为1疗程。

4例先采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甲基强的松龙)lg/d 加入5%葡萄糖500mL静脉滴注,3d;然后改用泼尼松口服,逐渐减量,6周为1疗程。

4例先采用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静脉滴注20mg/d,10d;然后改用泼尼松口服,逐渐减量。

同时应用抗生素、维生素(B1、B12)及其他神经营养药等治疗,4周内眼部症状均有所改善,头痛明显减轻,MRI示左侧海绵窦内的异常软组织影消失。

2 讨 论T HS是一种少见的具有特殊临床表现的疾病,1954年和1961年先后由ToIosa[1]和Hunt等[2]首先报告。

脑血管造影显示颈内动脉末端至虹吸部狭窄,并通过尸解发现动脉外膜炎,认为是一种包括海绵窦的炎症过程。

1966年由Smith 等[3]命名为Tolosa2Hunt综合征,认为是一种独立的疾病。

1979年起国内陆续见到此病例报道及研究结果。

Tolosa2Hunt综合征的诊断标准如下:(1)一侧球后和眼眶周围剧烈疼痛;(2)以III、IV、VI颅神经为主的眼球运动神经麻痹,常伴同侧Vl、V2支损害;(3)有自发缓解或间断数月或数年后复发,可遗留神经功能缺损;(4)除外海绵窦区附近病变;(5)类固醇激素治疗显效。

见到的病例以50岁左右多见,男性稍多但无显著的性别差异,单侧多见,双侧少见,左右无显著差异。

其中1例伴视神经损害,视神经甚少受累,视盘水肿及失明均罕见。

视神经改变可能系局部肿胀严重,周围组织受压所致。

另4例有三叉神经第2支受累,提示病变范围较大。

Tolosa2Hunt综合征的病因目前尚未确定,国内学者黄一镗[4]认为是海绵窦及其附近非特异性炎症,推测可能是一种变态反应性疾病。

何彦津等[5]提出是否可以认为本综合征并不是一种独立性疾病,而是一种组织病理相同,解剖部位不同的炎性假瘤的观点。

目前眼科领域较为认同的3种推测[6]是()颈内动脉海绵窦段和眶上裂部硬膜及其周围非(下转第63页)21.40mg/d7d7d10mg:1诊生化的电解质却相差较大,尤其是钾和钠之间的差异都具有显著性(P<0.05)。

这样的结果使一些临床医生产生了同时抽取的动脉血和静脉血结果有较大差异的假象,而且给临床治疗带来了困惑,不知道以哪个结果为准。

仔细分析,我们可以发现一些差异的原因:首先,两种方法检测的样本不同。

ABL800检测的是动脉全血,而Vitro2250则是静脉血清,有研究[4]表明全血、血浆的钾、氯均低于血清,内在因素则是非抗凝静脉血在凝固过程中红细胞和血小板会释放出部分钾而致血清钾高于动脉、血浆钾[5]。

其次,抗凝剂的影响。

肝素是血气分析的最佳抗凝剂,少量即可达到抗凝而不影响动脉血中气体成分及酸碱度。

肝素的不同浓度、用量和种类对电解质结果有一定影响。

肝素本身是一种阴离子多聚电解质,可以与电解质阳离子结合,使阳离子偏低[6],但也有报告称K+不似Na+、Ca2+随肝素的浓度升高而下降,而是升高,可能与血标本被肝素稀释、血浆渗透压降低而致细胞破裂、K+外溢有关[7]。

肝素浓度越高钾降低就越多,这除了与血液中钾结合外,还存在过多肝素的稀释作用。

故要求把吸入针筒的抗凝剂尽量排出,使肝素的浓度尽量减低,最终浓度在50~100IU/mL之间。

为了避免分析前误差的产生,强烈建议使用平衡化的固体肝素作为抗凝剂。

目前,有报道称肝素锂是替代肝素钠的最佳选择[8],其对血气分析和电解质的检测结果基本无影响,至少对钾钠无影响,但是否对氯有影响尚未见相关报道,遗憾的是国内尚无生产。

第三,采血质量对检测结果的影响。

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正确采集样本尤显关键。

测定电解质的标本最基本的要求是无溶血。

红细胞内钾离子浓度比血浆高23倍左右,即使少量的溶血也会产生较大的正干扰。

判断血标本是否溶血的简单实用的方法是将标本离心后观察血清或血浆有无溶血。

血气分析测定电解质采用的是全血直接检测而不便观察溶血情况,如果有溶血发生,尤其是轻度溶血者,很容易忽略。

所以应严格按照采血操作规程操作,避免穿刺不顺利、组织损伤过多等人为因素引起的溶血。

同时,还应严格掌握抗凝剂的用量,避免因担心标本凝集而加大抗凝剂。

第四,两种仪器的检测电解质的原理不同。

目前,测定电解质的仪器和方法也有多种。

ABL800采用的是离子选择电极法,而Vit ro2250则是干化学法,虽然ABL800与Vit ro2250干式生化分析仪分析的钾、钠、氯均有良好的相关性,但可能也存在方法学上的一些差异,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以上几点可解释本研究中电解质出现差异的一些真正原因。

所以,分别建立各自实验室中血气分析和血清、血浆电解质的参考值尤为重要。

虽然血清电解质测定需要时间更长,给急诊带来一定的不便,但个人认为血气分析中检测的电解质还不能替代常规生化检测的电解质,建议临床医生仍应以常规生化检测的血清或血浆电解质为准,尤其是血气分析与常规生化电解质结果相差较大时。

参考文献:[1]叶应妩,王毓三.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M].第2版.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1997:2891.[2]Y a mada T,Nishino S,Ta kubo T,e t al.Simple high2densi2ty lipoprotein chole sterol a ssay ba sed on dry che mistry[J].Clin Chim Acta,2002,320(122):79288.[3]张旭,胡金曹,顾光煜,等.Vitro2250干化学直接电位法测定钾钠氯的性能评价[J].临床检验杂志,2007,125(12):158.[4]李志平,谢灿茂,程东升,等.血清与全血及血浆电解质、葡萄糖测定结果存在重大差异[J].陕西医学检验,1998,13(4):15216.[5]王松华.血清钾与血浆钾测定差异的观察[J].检验医学与临床,2002,2(2):56.[6]Hutc hison AS,Ralston S H,Dr ybur gh FJ,et al.T oo muchhepa rin:po ssible source of error in blood ga s analysis[J].Br Med J,1983,287:113121132.[7]邱鹤庚,翁心植,向红笛,等.血标本稀释度对血气分析结果的影响[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1988,4(23):110. [8]冯怿霞,揭素铭,李志平,等.血清与肝素抗凝的全血标本电解质、葡萄糖测定结果比较[J].广东医学,1999,20(2):110.(上接第61页)特异性肉芽性炎症;(2)蝶窦炎症;(3)变态反应性炎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