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量本利分析法的小结及其习题(供参考)

关于量本利分析法的小结及其习题(供参考)
关于量本利分析法的小结及其习题(供参考)

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关于量本利分析法的小结及其习题

一、量、本、利分析法(盈亏平衡分析法、保本分析法)

销售收入S=产量Q×单价P

生产成本C =变动费用V+固定费用F

=产量Q×单位变动费用Cv+固定费用F

∴利润=S-C=S-V-F=PQ-CvQ-F=(P-Cv)Q-F

当盈亏平衡时,即利润为零

∴利润=S-C=S-V-F=PQ-CvQ-F=(P-Cv)Q-F=0

得出:

(1)盈亏平衡点的销售量和销售额

Qo=F/(P-Cv)

So=F/(1-Cv/P)

(2)销售收入扣除变动费用后的余额:

(P-Cv)Q——边际贡献M(这个与教材上有所区别)单位产品的销售收入扣除单位产品的变动费用后的余额:

(P-Cv)——单位边际贡献m(教材上的边际贡献)(3)、单位销售收入可以帮助企业吸收固定费用或实现企业利润的系数:

(1-Cv/P)——边际贡献率U=M/S

(4)、盈亏平衡点的判定:

M-F =0 盈亏平衡

M-F>0 盈利

M-F<0 亏损

(5)、目标利润Pz下的销售量与销售额:

Q=(F+Pz)/(P-Cv)

S=(F+Pz)/(1-Cv/p)

二、相关的例题

例1、某种产品的单价为8元,单位变动费用5元,年销售额为8000元,问该企业的固定费用不能多于多少?

解:已知S = 8000,C V = 5,P = 8

由So=F/(1-Cv/P )得

F = S·(1 –C V / P)= 8000 ×(1 –5 / 8)= 3000元

即企业的固定费用不能多于3000元。

例2、某企业某种产品的销售额为800万时,亏损100万,当销售额达到1200万时,盈利100万。试计算该产品盈亏平衡时的销售额。

解:由U=M/S 得M=S·U ,由M-F=利润

得:S·U-F=利润

∴800U-F=-100

1200U-F=100

求得U=50% F=500

当盈亏平衡时:So·U-F=0

∴So=F/U=500/50%=1000

例3、某企业年销售量为10万件,固定费用为120万,单价为120元,单位变动成本为100元,试判断企业的经营安全状态。

注:用经营安全率L=(实际产量Q-Qo)/实际产量Q来判断

解:已知F=120万P=120元Cv=100元Q=10万件

∴Qo= F/(P-Cv)=120万/(120-100)=6万

∴L=(Q-Qo)/Q=(10-6)/10=40%

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40%>30% ∴该企业经营很安全

例4、某企业产品固定费用10万元,销售单价100元,单位变动成本80元,据市场预测,年度销售量为8000件时,企业可获利润多少?

解:由Q=(F+Pz)/(P-Cv)

得Pz=Q(P-Cv)-F=8000×(100-80)-10万=6万

或解:利润= S-C=S-V-F=PQ-CvQ-F=(P-Cv)Q-F

例5、某产品的固定费用为100万元,单位变动费用为3万元,单价为5万元,试计算该企业利润率为20%时的销售额。(提示:利润率=利润/ 销售额)

解:已知F = 100,C V = 3,P = 5,

由提示得利润=利润率×销售额即P Z = 20 %·S:

∴S = F + P Z/ (1 –C V /P)→2 / 5·S = 100 + 20 %·S →(2 / 5 –20%·S)= 100→20 %·S = 2500

→S = 2500 ×20 %=5000

或解:由提示知:利润率=利润/ 销售额

即:20%= (S-V-F)/S=(5Q-3Q-100)/5Q 得:Q=1000 所以S= PQ=5000

(二)量本利分析法决策

量本利分析法也称盈亏转折分析法。是从分析销售量、成本和利润的相互关系中,掌握企业盈亏的变化规律,从而选出最能减少亏损增加盈利的方案为较优方案。

1.销售成本分析

按成本和销售量的关系,成本分为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

(1)固定成本(K):固定成本是指它的发生额一般不直接随销售量的增加或减少而变动的那部分费用(如固定资产折旧、企业管理费、员工基本工资)。

(2)变动成本(C1Q):变动成本是指在经营要素和商品价格不变的条件下,它的发生额随销售量的增加或减少而成正比例变动的那部分费用。如购进商品总价、进出货费、商品保管费、运输费等。这部分成本(费用)是随着销售量的增加或减少而增减的,所以称为变动成本。变动成本(C1Q)中的C1为单位商品的变动成本,Q表示销售量。

(3)销售总成本(W=K+C1Q)

【例题?多选题】商品流通企业在进行量本利分析决策时,一般将成本分为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其中,变动成本包括()等。(2007年考题)

A.企业管理费

B.购进商品总价

C.进出货费

D.商品运输费

E.企业员工的基本工资

【答案】BCD

2.销售收入(P=C2Q)(C2为销售单价)

3.盈亏转折点分析

盈亏转折点即销售收入与销售成本相等时的销售量(保本销售量Q0),此时P=C2Q0=W=K+C1Q0

即Q0=K/(C2-C1)

而P0= C2Q0= C2K/(C2-C1)即为保本销售额

若上式中分子和分母同时除以C2,并假设C1/C2为变动费率,用α表示,则:

保本销售额也可以表达为P0=K/(1-α)

【例题1?单选题】盈亏转折点的销售量、销售额是通过()求得的。

A.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

B.销售收入和固定成本

C.销售收入和变动成本

D.销售收入和销售总成本

[4:针对该题提问]

【答案】D

【例题2?单选题】某商品流通企业经销的某种机械产品的销售价格为2600元/台,该种机械产品的变动成本为2300元/台,固定成本分摊为9万元。该种机械产品的保本销售额为( )万元。(2008年考题)

A.26

B.52

C.78

D.92

[5:针对该题提问]

【答案】C

【解析】保本销售量=90000/(2600-2300)=300(台),保本销售额=300×2600=78(万元)。

再如:某商品流通企业经销某种商品的变动费率为0.8,固定成本分摊为6万元,该种商品的销售单价为1250元/台。求:计划期的该种商品的保本销售额为:

P0=K/(1-α)=60000/(1-0.8)=300000(元)=30(万元)

计划期的该种商品的保本销售量为:

Q0= P0/ C2=300000/1250=240(台)

4.盈利目标分析

商品流通企业的盈利等于销售收入减销售总成本。设J为目标盈利额,QJ为实现目标盈利额J 的最低销售量(保利销售量);PJ为实现目标盈利额J的最低销售额;则有:

J= C2QJ-(K+C1QJ)=QJ(C2-C1)- K

保利销售量QJ =(K+J)/(C2-C1)

保利销售额PJ=保利销售量×销售单价=C2 QJ

或:PJ=(K+J)/(1-α)

例题:某机电公司经销某种小型机械的销售单价为1600元/台,单位商品的变动成本为1300元/台,固定成本分摊为6万元。公司要求该种小型机械在计划期实现目标盈利额为3万元。求:计划期的该种小型机械的保利销售量为多少台?保利销售额为多少万元?

解:计划期的该种小型机械的保利销售量为:

QJ=(K+J)/(C2-C1)=(60000+30000)/(1600-1300)=90000/300=300(台)

计划期的该种小型机械的保利销售额为:

PJ=C2 QJ=1600×300=480000(元)=48(万元)

又如:某商品流通企业经销某种商品的变动费率为0.8,固定成本分摊为6万元。该种商品的销售单价为1250元/台,计划期的目标盈利额为3万元,通过市场调查和预测,预计在计划期只能销售

300台。问:在计划期能否完成目标盈利额?

解:计划期的该种商品的保利销售额为:

PJ=(K+J)/(1-α)=(60000+30000)/(1-0.8)=90000/0.2=450000(元)

QJ=PJ/ C2=450000/1250=360(台)

由于计划期的该种商品的保利销售量为360台,也就是说,只有完成360台销售量,才能达到目标盈利额为3万元,而现在预计在计划期只能销售300台,所以不能完成计划期的目标盈利额。

5.经营安全率

经营安全率是反映经营安全程度或风险程度大小的指标。

式中:——经营安全率;

Q——预计销售量;

Q0——保本销售量

一般的:在40%以上,表示经营很安全; 在30%—40%之间,表示经营比较安全; 在20%—30%之间,表示经营不太好; 在10%—20%之间,表示经营要引起注意了; 在10%以下,表示经营处于危险阶段。

例题:某金属材料公司经销某种钢材,销售单价为3500元/吨,单位商品的变动成本为3000元/吨,固定成本分摊为100万元,计划期预计销售量为3000吨。问:该种钢材在计划期内的盈利额为多少?它的经营安全率为多少?

解:计划期的该种钢材的盈利额为:

J=Q(C2-C1)-K=3000×(3500-3000)-1000000=150=500000(元)=50(万元)

计划期的该种商品保本销售量为:

Q0=K/(C2-C1)=1000000/(3500-3000)=2000(吨)

该种钢材的经营安全率为:

=(3000-2000)/3000=0.3333=33.33%

因为A在30%~40%之间,所以经营比较安全。

【例题?单选题】某商品流通企业经销某种商品,预计销售量为400台,经测算的保本销售量为300台。该种商品的经营安全率为()。(2006年考题)

A.15%

B.25%

C.65%

D.75%

[6:针对该题提问]

【答案】B

【解析】经营安全率=(400-300)/400=25%

6.扭亏增盈分析

根据量本利分析可以看出,如果预测销售量小于保本销售量,则要出现亏损。保本或扭亏增盈的措施有:

(1)降低单位变动成本

(2)降低固定成本的分摊

(3)适当提高销售价格

(4)扩大销售量

(5)上述措施的综合运用

管理会计学本量利分析案例附答案

本量利分析案例 北京市当代剧院是一家以服务社区、为提供群众高雅艺术的非营利组织。日前已经宣告了其来年的经营安排。根据剧院的管理导演麦根的意向,新季的第一部戏将是《莎士比亚著作集锦》。“人们将会喜欢这部戏剧,”麦根说到,“他确实令人捧腹大笑。它拥有所有最著名的饰演莎士比亚戏剧的一线演员。演出尝试展示37部戏剧和154首十四行诗,而所有这一切仅仅在两小时内完成。” 虽然每月卖出大约8 000张戏票,卖根说他期望这会是剧院最好的一年。“记住,”他指出,“对我们来说,好的年份并不意味着较高的利润,因为当代剧院是个非营利组织。对我们来说,好的年份意味着许多人观看我们的戏剧,享受着我们所能提供的最好的当代剧院艺术。” 对麦根来说,当代剧院是个现实的梦想。“我在大学里学习高雅艺术,”他说,“并且我想成为一名演员。我花了10年时间在北京人艺充分展示自己的才干,并花了两年多的时间在伦敦获得了MFA。但是,我一直清楚自己最终想成为一名导演。当代剧院给了我想要的一切。我在这个古老剧院中管理着美妙的戏剧公司。我一年导演了6部戏剧,并且通常在一两部戏中参加演出。” 卖根解释说,当北京市政府同意其使用具有历史意义的市剧院做当代剧院时,戏剧公司从中获得了很大的发展。“北京市可获得月租费,外加一份来自戏票销售收入的报酬。我们尽力保持票价的合理性,因为我们的目标是将戏剧带入到尽可能多的人们生活中去。当然,从财务上说,我们的目标是每年收支刚好持平。我们不想获利,但是我们也不能亏损运作。我们要支付剧本的版税、演员以及其他雇员的工资、保险费以及公用事业费等等。陶醉在戏剧里是很容易的,但是注意到事情的商业方面也是我工作的一个重要部分。有时,寻求我们的损益平衡点是很棘手的。我们不得不测算我们的成本会是多少,票价应定在什么水平上,并且估算我们将会从我们的朋友和支持者那里获得多少慈善行捐赠。即从财务上又从艺术上知道我们的行动是至关重要的。我们想在未来的许多年中都要将伟大的戏剧带给朝阳区人民。” [当代剧院背景资料]: 北京市当代剧院作为一个非营利企业,其成立是为了将当代戏剧带给北京市人民。该组织拥有一个兼职的、不要报酬的托管人委员会,它由当地的专业人士组成,他们是热忱的戏剧迷。该委员会雇用了如下的全职雇员: 管理导演:责任包括组织的全面管理,每年执导6部戏剧; 艺术导演:责任包括每部戏剧的演员和有关制片工作人员,每年执导6部戏剧; 业务经理与制片人:责任包括管理组织的商业功能预收票,指导那些负责舞台、灯光、服装以及合成的制片工作人员。 托管人委员会已经与北京市签订了协议,可在该市拥有的具有历史意义的剧院中进行演出。该剧院已经有30年未被使用,但是北京市已同意对其翻新,并提供灯光与音响设备。作为回报,北京市将获得每月10 000元的租金,另外可从每张售出的戏票中获得8元。 [预计费用与收入]: 剧院的业务经理与制片人白德已经为经营的最初几年做出了如下的预计。 单位:元 每月固定费用: 剧院租金10 000 雇员工资与福利8 000 演员薪金15 000 制片工作人员的薪水 5 600

层次分析法例题(1)

层次分析法在最优生鲜农产品流通中的应用 班级 (一)、建立递阶层次结构 目标层:最优生鲜农产品流通模式。 准则层:方案的影响因素有:c1自然属性、c2经济价值、c3基础设施、c5政府政策。 方案层:设三个方案分别为:A1农产品产地一产地批发市场一销地批发市场一消费者、A2农产品产地一产地批发市场一销地批发市场一农贸市场一消费者、A3农业合作社一第三方 物流企业一超市一消费者(本文假设农产品的生产地和销地不在同一个地区)。 。 目标层:G:最优生鲜农产品流通模式 自经基政 准则层:然济础府属价设政性值施策 方案层:A A2A3 1 图 3— 1 递阶层次结构 (二)、构造判断 (成对比较 )矩阵 所谓判断矩阵昰以矩阵的形式来表述每一层次中各要素相对其上层要素的相对重要程度。为

了使各因素之间进行两两比较得到量化的判断矩阵,引入1~9 的标度,见表 标度 a定义 ij 1i 因素与 j 因素同等重要 3i 因素比 j 因素略重要 5i 因素比 j 因素较重要 7i 因素比 j 因素非常重要 9i 因素比 j 因素绝对重要 2,4,6,8为以上判断之间的中间状态对应的标度值 倒数若 i因素与 j 因素比较,得到判断值为, a ji=1/a ij,a ii=1 为了构造判断矩阵,作者对 6 个专家进行了咨询,根据专家和作者的经验,四个准则下的两两比较矩阵分别为: G c1 c2 c3 c4 c1 A1 A2 A3c1c2c3c4 1853 1/811/21/6 1/5211/3 1/3631 A1A2A3 11/31/9 311/8 981

c2 A1 A2 A3 c3 A1 A2 A3 c4 A1 A2 A3 A1A2A3 139 1/318 1/91/81 A1A2A3 129 1/217 1/91/71 A1A2A3 11/31/9 311/7 971 (三)、层次单排序及其一致性检验 层次单排序就是把本层所有要素针对上一层某一要素,排出评比的次序,这种次序以相对的数值大小来表示。 对应于判断矩阵最大特征根λ max 的特征向量,经归一化 (使向量中各元素之和等于 1) 后记为W。 W的元素为同一层次因素对于上一层次因素某因素相对重要性的排序权值,这一过程 称为层次单排序。 能否确认层次单排序,需要进行一致性检验,所谓一致性检验是指对 A 确定不一致的允许范围。 由于λ连续的依赖于a ij,则λ比n大的越多,A的不一致性越严重。用最大特征值对 应的特征向量作为被比较因素对上层某因素影响程度的权向量,其不一致程度越大,引起的判断误差越大。因而可以用λ― n 数值的大小来衡量 A 的不一致程度。

层次分析法例题(1)

层次分析法在最优生鲜农产品流通中的应用 班级 (一)、建立递阶层次结构 目标层:最优生鲜农产品流通模式。 准则层:方案的影响因素有:1c 自然属性、2c 经济价值、3c 基础设施、5c 政府政策。 方案层:设三个方案分别为:1A 农产品产地一产地批发市场一销地批发市场一消费者、2A 农产品产地一产地批发市场一销地批发市场一农贸市场一消费者、3A 农业合作社一第三方物流企业一超市一消费者(本文假设农产品的生产地和销地不在同一个地区)。 。 目标层: 准则层: 方案层:

图3—1 递阶层次结构 (二)、构造判断(成对比较)矩阵 所谓判断矩阵昰以矩阵的形式来表述每一层次中各要素相对其上层要素的相对重要程度。为了使各因素之间进行两两比较得到量化的判断矩阵,引入1~9的标度,见表 为了构造判断矩阵,作者对6个专家进行了咨询,根据专家和作者的经验,四个准则下的两两比较矩阵分别为:

(三)、层次单排序及其一致性检验 层次单排序就是把本层所有要素针对上一层某一要素,排出评比的次序,这种次序以相对的数值大小来表示。 对应于判断矩阵最大特征根λmax 的特征向量,经归一化(使向量中各元素之和等于1)后记为W 。 W 的元素为同一层次因素对于上一层次因素某因素相对重要性的排序权值,这一过程称为层次单排序。 能否确认层次单排序,需要进行一致性检验,所谓一致性检验是指对A 确定不一致的允许范围。 由于λ 连续的依赖于ij a ,则λ 比n 大的越多,A 的不一致性越严重。用最大特征值对应的特征向量作为被比较因素对上层某因素影响程度的权向量,其不一致程度越大,引起的判断误差越大。因而可以用 λ―n 数值的大小来衡量 A 的不一致程度。 用一致性指标进行检验:max 1 n CI n λ-= -。其中max λ是比较矩阵的最大特征值,n 是比较矩 阵的阶数。CI 的值越小,判断矩阵越接近于完全一致。反之,判断矩阵偏离完全一致的程度越大。 (四)、层次总排序及其一致性检验 )0(273.0104.0056.0567.0092.1418.0224.0266.2222.0316.0353.0201 .0074.0105.0118.0121 .0037.0053.0059.0075 .0667.0526.0470.0603 .0136131121121113581 W A =??? ?? ?? ??????????→??? ? ? ?? ? ???????????→?????????????? ???????→?????????????? ?=归一化按行求和列向量归一化

哈工大2007材料分析方法秋考题--A

哈工大 2007年 秋 季学期 材料分析测试方法 试题 一、回答下列问题(每题5分,共50分) 1. 阐述特征X 射线产生的物理机制 答 当外来电子动能足够大时,可将原子内层(K 壳层)中某个电子击出去,于 是在原来的位置出现空位,原子系统的能量因此而升高,处于激发态,为使系统能量趋于稳定,由外层电子向内层跃迁。由于外层电子能量高于内层电子能量,在跃迁过程中,其剩余能量就要释放出来,形成特征X 射线。 2. 衍射矢量与倒易矢量 在正点阵中,选定原点O ,由原点指向任意阵点的矢量g 为衍射矢量。 在倒易点阵中,由原点O*指向任意坐标为(h,k,l )的阵点的矢量g hkl 称为倒 易矢量。表示为g hkl =ha*+kb*+lc*。它有以下几个特点:a )垂直于正点阵中相应的(h,k,l )平面,或平行于它的法向N hkl —;b )其矢量长度等于正点阵中相应晶面间距的倒数,即g hkl=1/d hkl ;c )倒易矢量g hkl 与相应指数的晶向[hkl]平行。 3. 结构因子的定义 结构因子是指一个单胞对X 射线的散射强度,其表达式为: )(21j j j lz ky hx i n j j hkl e f F ++=∑=π 由于衍射强度正比于结构因子模的平方,消光即相当于衍射线没有强度,因 此可通过结构因子是否为0来研究消光规律。 4. 衍射峰半高峰宽的含义及与晶粒尺寸的关系 在理想条件下,衍射峰强度只有一条线,但是在实际测量过程中,衍射峰总 是有一定宽度的。定义在衍射峰强度I=Imax/2处的强度峰宽度为半高峰宽。主要影响因素为晶粒尺寸,晶粒大小对衍射强度的影响可用θλ2sin 3 c V I =来表示。 5. 给出物相定性与定量分析的基本原理 定性相分析原理:每一种结晶物质都有其特定的结构参数,包括点阵类型、 晶胞大小、单胞中原子的数目及其位置等等,这些参数在X 射线衍射花样上均有所反映,到目前为止还没找到两种衍射花样完全相同的物质;对于多种物相的X 射线谱,其衍射花样互不干扰,只是机械地叠加;物相定性分析是一种间接的方法,需利用现有的数据库进行物相检索。 定量相分析原理:各相的衍射线强度随该相含量的增加而提高。 6. 内应力的分类及对X 射线衍射线条的影响规律

管理会计本量利分析习题及答案东北财经大学第二版

第四章本量利分析 一、关键概念 1.本量利分析 2.贡献边际3.保本点 1.安全边际2.保本作业率3.保本点4.保利点 1.本量利关系图2.传统式本量利关系图3.贡献式本量利关系图 4.利润—业务量式本量利关系图 二、分析思考 1.本量利分析的基本假定是什么? 2.贡献边际及其相关指标的计算公式? 3.单一品种保本点的确定方法有哪些? 1.经营安全程度的评价指标的内容及其计算? 2.单一品种下有关因素变动对保本点和保利点,对安全边际以及对营业利润的影响是什么? 1.本量利关系图的含义及其类型有哪些? 2.因素变动对保本点等指标有哪些影响? 三、单项选择题 1.称为本量利分析的基础,也是本量利分析出发点的是()。 A.成本性态分析假设 B.相关范围及线性假设 C.产销平衡假设 D.品种结构不变假设2.在本量利分析中,必须假定产品成本的计算基础是()。 A.完全成本法B.变动成本法 C.吸收成本法D.制造成本法 3.进行本量利分析,必须把企业全部成本区分为固定成本和( )。 A.税金成本B.材料成本 C.人工成本 D.变动成本4.按照本量利分析的假设,收入函数和成本函数的自变量均为同一个( )。 A.销售单价B.单位变动成本 C.固定成本D.产销量 5.计算贡献边际率,可以用单位贡献边际去除以( )。 A.单位售价B.总成本C.销售收入D.变动成本1.下列指标中,可据以判定企业经营安全程度的指标是( )。 A.保本量 B.贡献边际 C.保本作业率 D.保本额 2.当单价单独变动时,安全边际( )。 A.不会随之变动 B.不一定随之变动 C.将随之发生同方向变动 D.将随之发生反方向变动3.已知企业只生产一种产品,单位变动成本为每件45元,固定成本总额60,000元,产品单价为120元,为使安全边际率达到60%,该企业当期至少应销售的产品为( )。 A.2000件B.1333件 C.800件 D.1280件 4.已知企业只生产一种产品,单价5元,单位变动成本3元,固定成本总额600元,则保本销售量为( )。 A.200件 B.300件 C.120件D.400件 5.某企业只生产一种产品,单位变动成本是36元,固定成本总额4 000元,产品单位销售价格56元,要使安全边际率达到50%,该企业的销售量应达到()。 A .400件 B. 222件C. 143件 D. 500件 6.根据本量利分析原理,只提高安全边际而不会降低保本点的措施是()。 A.提高单价 B.增加产量 C.降低单位变动成本 D.降低固定成本 7.某公司生产的产品,其保本量为20万件,单价2元,贡献边际率为40%,其固定成本为()。 A .50万元 B. 100万元 C. 8万元 D. 16万元 1.已知某企业本年目标利润为2 000万元,产品单价为600元,变动成本率为30%,固定成本总额为600万元,则企业的保利量为 ( )。 A.61 905 B.14 286 C.50 000 D.54 000 2.下列因素单独变动时,不对保利点产生影响的是( )。

电路分析试题库(有答案)77471

试题库(1)直流电路 一、填空题 1、电流所经过的路径叫做 电路 ,通常由 电源 、 负载 和 传输环节 三部分组成。 2、无源二端理想电路元件包括 电阻 元件、 电感 元件和 电容 元件。 3、通常我们把负载上的电压、电流方向(一致)称作 关联 方向;而把电源上的电压和电流方向(不一致)称为 非关联 方向。 4、 欧姆 定律体现了线性电路元件上电压、电流的约束关系,与电路的连接方式无关; 基尔霍夫 定律则是反映了电路的整体规律,其中 KCL 定律体现了电路中任意结点上汇集的所有 支路电流 的约束关系, KVL 定律体现了电路中任意回路上所有 元件上电压 的约束关系,具有普遍性。 5、理想电压源输出的 电压 值恒定,输出的 电流值 由它本身和外电路共同决定;理想电流源输出的 电流 值恒定,输出的 电压 由它本身和外电路共同决定。 6、电阻均为9Ω的Δ形电阻网络,若等效为Y 形网络,各电阻的阻值应为 3 Ω。 7、实际电压源模型“20V 、1Ω”等效为电流源模型时,其电流源=S I 20 A ,内阻=i R 1 Ω。 8、负载上获得最大功率的条件是 电源内阻 等于 负载电阻 ,获得的最大功率=min P U S 2/4R 0 。 9、在含有受控源的电路分析中,特别要注意:不能随意把 控制量 的支路消除掉。 三、单项选择题 1、当电路中电流的参考方向与电流的真实方向相反时,该电流( B ) A 、一定为正值 B 、一定为负值 C 、不能肯定是正值或负值 2、已知空间有a 、b 两点,电压U ab =10V ,a 点电位为V a =4V ,则b 点电位V b 为( B ) A 、6V B 、-6V C 、14V 3、当电阻R 上的u 、i 参考方向为非关联时,欧姆定律的表达式应为( B ) A 、Ri u = B 、Ri u -= C 、 i R u = 4、一电阻R 上u 、i 参考方向不一致,令u =-10V ,消耗功率为,

第3章-本量利分析计算题.

第三章 本量利分析 1.某企业2011年的销售收入为600万元,销售变动成本总额为300万元,固定成本总额为450万元。预计2012年增加固定成本2 2.5万元,产品单价为150元。 要求:(1)计算2012年保本点。 (2)若企业计划2012年实现目标利润15万元,计算保利点 解:先求单位变动成本: 因为:(单价-单位变动成本)×销售额-固定成本=利润(-1500000) (150-单位变动成本)*6 000 000-4 500 000=-1 500 000 (150-单位变动成本)*6000 000=3 000 000 150-单位变动成本=3000 000/6000 000 单位变动成本=150-3000 000/6000 000=150-0.5=149. 5 保本销售额=固定成本/(单价-单位变动成本) =(450万+22.5万)/(150-149.5) =945万 保本销售量=保本销售额/单价=945 万/150=6.3万 (2)若企业计划2012年实现目标利润15万元,计算保利点 因为:(单价-单位变动成本)×销售额-固定成本=15 0000元 =(150-149. 5)* 保本销售额-(450万+22.5万)=150 000 0.5*保本销售额-(450万+22.5万)=15万 保本销售额=(15+622.5)/0.5 =975万元 保本销售量=保本销售额/单价=975万元/150=6.5万件 2.某企业生产A、B、C三种产品,年固定成本为91 800元,有关资料如下: 要求: 利用加权平均法计算综合保本额和各产品保本点。 (1)各产品边际贡献率: A产品边际贡献率=单价边际贡献/单价=((单价-单位变动成本))/单价 =(200-160)/200×100%=20% B产品边际贡献率=(240-180)/240×100%=25% C产品边际贡献率=(320-224)/320×100%=30% (2)各产品销售收入和各产品销售比重: A产品的销售收入=单价*销售量= 200×1 200=240 000(元) B产品的销售收入= 240×1 000=240 000(元) C产品的销售收入= 320×1 000=320 000(元) 总销售收入=800 000(元) A产品销售比重= 240 000/800 000=0.3 B产品销售比重= 240 000/800 000=0.3 C产品销售比重= 320 000/800 000=0.4 (3)综合边际贡献率: 20%×0.3+25%×0.3+ 30%×0.4=25.5%

第三章 本量利分析

第三章成本—业务量—利润关系分析 一、单项选择题 1、我国管理会计中本量利分析的目标利润通常是指()。 A.息税前利润 B.营业净利润 C.利润总额 D.净利润 2、某产品边际贡献率为40%,单位变动成本36元,则该产品单价为()。 A.50.4元 B.90元 C.60元 D.72 3、当销售量不变和()时,边际贡献增加。 A.单位变动成本减少 B. 单位变动成本增加 C.固定成本总额减少 D. 固定成本总额增加 4、当()时,边际贡献率总是增加。 A.保本量增加 B. 保本量减少 C. 变动成本率增加 D. 变动成本率减少 5、下列哪个因素会使保本点发生变化()。 A.销售量增加 B.生产量减少 C.变动成本总额随产量增加而增加 D.由于增加设备而增加固定成本 6、某企业保本作业率为60%,安全边际量500件,则该企业实际销售量为()。 A.800件 B.833件 C.1250件 D.1500件 7、当单价单独变动时,则()。 A.会使保本点同方向变动 B.会使安全边际同方向变动 C.会使利润反方向变动 D.会使保利点同方向变动 8、当单位变动成本单独变动时,则()。 A.会使保本点同方向变动 B.会使安全边际同方向变动 C.会使利润同方向变动 D.会使保利点反方向变动 9、当销售量单独变动时,则()。 A.会使计算的保本点同方向变动 B.会使计算的保利点同方向变动 C.会使安全边际同方向变动 D.全使利润反方向变动 10、某产品单位10元,边际贡献率为40%,固定成本800元,目标利润1000元,则保利量为()。 A.300件 B.450件 C.200件 D.133件 11、某产品变动成本率70%,固定成本4000元,目标净利润1340元,所得税税率为33%,则实现目标净利润的销售额为()。 A.8571元 B.17800元 C.20000元 D.26869元 12、某产品边际贡献率为50%,保本作业率为70%,则销售利润率为()。 A.35% B.140% C.15% D.40% 13、某产品保本销售量为1000件,单位变动成本为6元,边际贡献率为40%,则销售1200件的利润为()。 A.1200元 B.4800元 C.800元 D.4000元

本量利分析练习题(含参考答案)

本量利分析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生产单一品种产品企业,保本销售额=() A.保本销售量×单位利润 B.固定成本总额÷贡献毛益率 C.固定成本总额÷(单价一单位变动成本) D.固定成本总额÷综合贡献毛益率 E.固定成本总额÷贡献毛益 2、生产多品种产品企业测算综合保本销售额=固定成本总额÷() A.单位贡献毛益 B.贡献毛益率 C.单价一单位变动成本 D.综合贡献毛益率 3、从保本图上得知,对单一产品分析,() A.单位变动成本越大,总成本斜线率越大,保本点越高 B.单位变动成本越大,总成本斜线率越小,保本点越高 C.单位变动成本越小,总成本斜线率越小,保本点越高 D.单位变动成本越小,总成本斜线率越大,保本点越低 4、利润=(实际销售量一保本销售量)×() A.贡献毛益率 B.单位利润 C.单位售价 D.单位贡献毛益 5、某企业只生产一种产品,单价6元,单位变动生产成本4元,单位销售和管理变动成本0.5元,销量为500件,则其产品贡献毛益为()元 A.650 B.750 C.850 D.950 6、下属因素中导致保本销售量上升的是() A.销售量上升 B.产品单价下降 C.固定成本下降 D.产品单位变动成本下降 7、已知产品销售单价为24元,保本销售量为150件,销售额可达4800元,则安全边际率为() A.33.33% B.25% C.50% D.20% 8、在变动成本法下,其利润表所提供的中间指标是() A.贡献毛益 B.营业利润 C.营业毛利 D.期间成本 9、在下列指标中,可据以判断企业经营安全程度的指标是() A.保本量 B.贡献毛益 C.保本作业率 D.保本额 10、如果产品的单价与单位变动成本上升的百分率相同,其他因素不变,则保本销售量() A.上升 B.下降 C.不变 D.不确定 11、在本量利分析中,必须假定产品成本的计算基础是() A.完全成本法 B.变动成本法 C.吸收成本法 D.制造成本法 12、保本作业率与安全边际率之间的关系是() A.两者相等 B.前者一般大于后者 C.后者一般大于前者 D.两者之和等于1 13、销售量不变,保本点越高,则能实现的利润() A.越小 B.不变 C.越大 D.不一定

用矩阵方法使网孔分析法通解-电路分析基础课程设计

用矩阵方法使网孔分析法通解 黄明康 5030309754 F0303025 在网络电路的学习中,我们一般使用结点分析法与网孔分析法。我们知道他们有各自的用途,但其实如果使用得当,只用其中的一个方法就可以解所有目前已经可解得网络电路。而在我看来这得当的使用就是巧妙运用数学。之所以如此,我认为是因为结点分析法的基础KCL与网孔分析法的基础KVL是相容的,即可以用结点分析法的地方就可以用网孔分析法解题。 先来看个例子,从网孔分析法说起,如图(1)所示,是一个非常适合用结点分析法与网孔分析法解题的网络。 正如上课时所做的,我们用网孔分析法解之,以im1、im2、im3为支路电流列出回路的矩阵方程,方程如式(2)。

最左边的矩阵是各回路的电阻矩阵,解出此方程,再根据VCR就能得出整个网路电路的各个参数。由于篇幅所限,也由于这已是大家皆知的常规方法,对于为何使用这种方法及其可用性、使用方法等在此不再冗述。 而我关心的是,这种方法是在这么一个可以说是完美的电路网络中运用的,所以一旦电路中的某个器件变了,可能使这种方法不可用。而其实上课时已经提出了这种问题,也给出了改进了的解题方法——运用网路电路的一些性质化解电路成可用网孔分析法的电路。 但这种方法在解题中会使不熟练的我不经意中掉入“陷阱”。我更愿意用以下的方法用数学解题,这样可以使我们不必太过计较概念。 对于我的方法,也请先看一个例子,如图(3): 这样,这个电路就不能单纯的运用网孔分析法了。那么按之前所述,运用网路电路的一些性质化解电路成可用网孔分析法的电路,然后解之,正如图(4)

a 和图(4) b 中所示过程。 然后得出电阻网络矩阵方程,解出所要的量。 对于以上的例题,也有所谓的虚网孔电流法如式(5): 其实,虚网孔电流法仅仅只是根据我们在网孔分析法的引出中得出的规律重新又列出了简单的方程组,这跟我们最初想要使用结点分析法和网孔分析法的初衷不符,初衷是按给出的网络电路图直接写出矩阵方程。这样就使我们可以更好的应对复杂的网络。 当然,也正是虚网孔电流法使我想起了网孔分析法的一般矩阵解法。仍就看图(3):

关于层次分析法的例题与解.

旅游业发展水平评价问题 摘要 为了研究比较两个旅游城市Q、Y的旅游业发展水平,建立层次分析法]3[数学模型,对两个旅游城市Q、Y的旅游业发展水平进行了评价. 首先,通过对题目中的图1、表1进行了分析与讨论,根据层次分析法,建立了目标层A、准则层B和子准则层C、方案层D四个层次,通过同一层目标之 间的重要性的两两比较,得出判断矩阵,利用]1[ MATLAB编程对每个判断矩阵进行求解. 其次,用MATLAB软件算出决策组合向量,再比较决策组合向量的大小,由“决策组合向量最大”为目标,得出城市Y的决策组合向量为0.4325,城市Q组合向量为0.5675. 最后,通过城市Q旅游业发展水平与旅游城市Y旅游业发展水平的决策组合向量比较,得出城市Q的旅游业发展水平较高. 关键词层次分析法MATLAB旅游业发展水平决策组合向量

1.问题重述 本文要求分析Q Y,两个旅游城市旅游业发展水平,并且给出了两个城市各方面因素的对比,如城市规模与密度,经济条件,交通条件,生态环境条件,宣传与监督,旅游规格,空气质量,城市规模,人口密度,人均GDP,人均住房面积,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税收GDP,外贸依存度,市内外交通,人均拥有绿地面积,污水集中处理率,环境噪音,国内外旅游人数,理赔金额,立案数量,A级景点数量,旅行社数量,星级饭店数量.建立数学模型进行求解. 2.问题分析 本文要求分析Q Y,两个城市的分析Y,两个旅游城市旅游业发展水平,在对Q 中,发现需要考虑因素较多,第一、城市规模与密度,包括城市规模与人口密度.第二、经济条件,包括外贸依存度,人均GDP,人均住房面积,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税收GDP.第三、交通条件,包括市内外交通.第四,生态环境条件包括空气质量,人均绿地面积,污水处理能力,环境噪音.第五、宣传与监督,包括国内外旅游人数,游客投诉立案件数.第六、旅游规格,包括A级景点个数,旅行社个数,星级饭店个数,这就涉及到层次分析法来估算各个指标的权重,评出最优方案.具体内容如下: (1)本文选择了对Q Y,两个旅游城市旅游业发展水平有影响的19个指标作为评价要素,指标规定如下: 城市规模:城市的人口数量. 人口密度:单位面积土地上居住的人口数.是反映某一地区范围内人口疏密程度的指标.人口影响城市规模.人口密度越大城市规模也就越大. 人均GDP:即人均国内生产总值. 人均城建资金:即用于城市建设的资金总投入. 第三产业增加值:增加值率指在一定时期内单位产值的增加值.即第三产业增加值越高越能带动城市经济的发展. 税收GDP:税收是国家为实现其职能,凭借政治权力,按照法律规定,通过税收工具强制地、无偿地征收参与国民收入和社会产品的分配和再分配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形式. 外贸依存度:即城市对于外贸交易的依赖程度. 市内交通:即城市市区交通情况. 市外交通:即城市郊区交通情况.市内交通与市外交通对于城市交通条件具有同等的重要性. 空气质量:即城市总体空气质量情况.空气质量越好对于城市生态环境就越好. 人均绿地面积:即反应城市绿化面积以及人口密度的比值关系. 污水处理能力:城市污水处理水平. 环境噪音:城市环境噪音情况. 国内外旅客人数:国内外来旅客一年总人数.人数越多说明宣传与监督就越好.

材料分析方法部分课后习题集答案解析

第一章X 射线物理学基础 2、若X 射线管的额定功率为1.5KW,在管电压为35KV 时,容许的最大电流是多少? 答:1.5KW/35KV=0.043A。 4、为使Cu 靶的Kβ线透射系数是Kα线透射系数的1/6,求滤波片的厚度。 答:因X 光管是Cu 靶,故选择Ni 为滤片材料。查表得:μ m α=49.03cm2/g,μ mβ=290cm2/g,有公式,,,故:,解得:t=8.35um t 6、欲用Mo 靶X 射线管激发Cu 的荧光X 射线辐射,所需施加的最低管电压是多少?激发出的荧光辐射的波长是多少? 答:eVk=hc/λ Vk=6.626×10-34×2.998×108/(1.602×10-19×0.71×10-10)=17.46(kv) λ 0=1.24/v(nm)=1.24/17.46(nm)=0.071(nm) 其中h为普郎克常数,其值等于6.626×10-34 e为电子电荷,等于1.602×10-19c 故需加的最低管电压应≥17.46(kv),所发射的荧光辐射波长是0.071纳米。 7、名词解释:相干散射、不相干散射、荧光辐射、吸收限、俄歇效应 答:⑴当χ射线通过物质时,物质原子的电子在电磁场的作用下将产生受迫振动,受迫振动产生交变电磁场,其频率与入射线的频率相同,这种由于散射线与入射线的波长和频率一致,位相固定,在相同方向上各散射波符合相干条件,故称为相干散射。 ⑵当χ射线经束缚力不大的电子或自由电子散射后,可以得到波长比入射χ射线长的χ射线,且波长随散射方向不同而改变,这种散射现象称为非相干散射。 ⑶一个具有足够能量的χ射线光子从原子部打出一个K 电子,当外层电子来填充K 空位时,将向外辐射K 系χ射线,这种由χ射线光子激发原子所发生的辐射过程,称荧光辐射。或二次荧光。 ⑷指χ射线通过物质时光子的能量大于或等于使物质原子激发的能量,如入射光子的能量必须等于或大于将K 电子从无穷远移至K 层时所作的功W,称此时的光子波长λ称为K 系的吸收限。 ⑸原子钟一个K层电子被光量子击出后,L层中一个电子跃入K层填补空位,此时多余的能量使L层中另一个电子获得能量越出吸收体,这样一个K层空位被两个L层空位代替的过程称为俄歇效应。 第二章X 射线衍射方向 2、下面是某立方晶第物质的几个晶面,试将它们的面间距从大到小按次序重新排列:(123),(100),(200),(311),(121),(111),(210),(220),(130),(030),(221),(110)。 答:立方晶系中三个边长度相等设为a,则晶面间距为d=a/ 则它们的面间距从大小到按次序是:(100)、(110)、(111)、(200)、(210)、(121)、(220)、(221)、(030)、(130)、

第三章本量利分析

本试卷在答题过程中可能要用到“公式编辑器”,请点击此处安装插件! 一、单项选择题 .以下不属于本量利分析主要内容地是(). .盈亏平衡分析 .相关因素变动对盈亏平衡点地影响分析 .确保目标利润实现地销售预测分析 .财务风险分析 【答疑编号,点击提问】【加入打印收藏夹】 【显示答案】 【隐藏答案】 正确答案: 答案解析:本量利分析地内容主要包括盈亏平衡分析、确保目标利润实现地销售预测分析、相关因素变动对盈亏平衡点地影响分析、经营风险分析等方面.所以选项地说法错误.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本题分】 .关于本量利关系基本公式地说法不正确地是(). .利润=销售收入-变动成本-固定成本 .利润=销售价格×销售量-单位变动成本×销售量-固定成本 .利润=(销售价格-单位变动成本)×销售量-固定成本 .利润=销售价格×销售量-单位变动成本×销售量 【答疑编号,点击提问】【加入打印收藏夹】 【显示答案】 【隐藏答案】 正确答案: 答案解析:在管理会计中,把成本、业务量和利润三者之间地依存关系用方程式来表达,就是本量利关系基本公式,即:利润=销售收入-变动成本-固定成本=销售收入-单位变动成本×销售量-固定成本=销售价格×销售量-单位变动成本×销售量-固定成本=(销售价格-单位变动成本)×销售量-固定成本.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本题分】 .远大公司只生产和销售甲产品,已知甲产品地单位变动成本为元,销售价格为元,每个月地固定成本为元,本月出售了件该产品,则下列指标计算错误地是()..盈亏平衡点销售量为个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边际贡献率为 .变动成本率为 .本月营业利润为元 【答疑编号,点击提问】【加入打印收藏夹】 【显示答案】 【隐藏答案】 正确答案: 答案解析:单位边际贡献=-=(元);边际贡献率=÷×=;变动成本率=÷×=;本月营业利润=-=(元);盈亏平衡点销售量=÷=(个);盈亏临界点销售额=×=(元).根据上述计算可知只有选项是错误地.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管理会计白玉芳本量利分析思考题与练习题参考答案

第三章本量利分析思考与练习题答案 一、思考题: 1、什么是本量利分析其基本公式如何表达它具有什么用途 答:本量利分析是“成本—业务量—利润分析”的简称,它是以成本性态分析为基础,研究企业在一定期间内的成本、业务量、利润等变量之间相互关系的一种专门技术方法。 本量利分析的基本公式,即: 销售收入总额-(固定成本总额+变动成本总额)=利润 或销售单价×销售量-(固定成本总额+单位变动成本×销售量)=利润设销售单价为p,销售量为x,固定成本总额为a,单位变动成本为b,利润为P。则将这些符号代入上述方程式,则为: px-(a+bx)=P 本量利分析作为一种定量分析的方法,是企业预测和决策常用的基本方法。可用于保本点预测分析、目标销售量或目标销售额的预测分析、利润预测分析及利润的敏感性分析、生产决策和定价决策、不确定性分析、经营风险分析、全面预算编制、责任会计与业绩评价等。 2、本量利分析的基本假设包括哪些内容 答:本量利分析一般有以下几方面的假设: 1.成本性态分析假设 本量利分析必须在成本性态分析已经完成的基础上进行,即假设本量利分析所涉及的成本因素已经区分为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两类,相关的成本性态模型已经形成。

2.线性假设 假定在一定时期和一定的产销业务量范围内,总成本性态模型表现为线性方程式(y=a+bx);同时,在相关范围内,单价也保持不变,使得销售收入函数也是一个线性方程式(y=px)。此外,总成本函数和收入函数均以同一产销业务量为自变量。 3.产销平衡和品种结构不变假设 假设企业只安排一种产品的生产,生产出来的产品均能通过市场实现销售,并且自动实现产销平衡。对于生产多种产品的企业,在总产销量发生变化时,各种产品的销售额在全部产品总销售额中所占比重不变。这种假设可使分析人员将注意力集中于单价、成本以及业务量对利润的影响上。 3、什么是贡献毛益贡献毛益的实质是什么 答:贡献毛益,也称边际贡献、创利额,是指销售收入减去变动成本后的余额。贡献毛益是企业获得利润的源泉,企业销售的产品如果不能提供贡献毛益,就不可能获得利润。但是,销售产品所提供的贡献毛益并非营业利润,它首先要用来弥补固定成本。只有当贡献毛益弥补固定成本之后,剩余的贡献毛益才是企业的营业利润。如果贡献毛益不能补偿固定成本,则会出现亏损。 4、什么是贡献毛益率和变动成本率两者之间的数量关系如何 答:贡献毛益率是指贡献毛益总额占销售收入总额的百分比,或单位贡献毛益占单位产品售价的百分比。变动成本率是指变动成本总额占销售收入总额的百分比,或单位产品变动成本占单位产品售价的百分比。 贡献毛益率和变动成本率的计算公式可得出二者的关系,即: 贡献毛益率+变动成本率=1 贡献毛益率=1–变动成本率

层次分析法例题(1)

层次分析法在最优生鲜农产品流通中的应用 班级 (一)、建立递阶层次结构 目标层:最优生鲜农产品流通模式。 准则层:方案的影响因素有:1c 自然属性、2c 经济价值、3c 基础设施、5c 政府政策。 方案层:设三个方案分别为:1A 农产品产地一产地批发市场一销地批发市场一消费者、2A 农产品产地一产地批发市场一销地批发市场一农贸市场一消费者、3A 农业合作社一第三方物流企业一超市一消费者(本文假设农产品的生产地和销地不在同一个地区)。 。 图3—1 递阶层次结构 (二)、构造判断(成对比较)矩阵 所谓判断矩阵昰以矩阵的形式来表述每一层次中各要素相对其上层要素的相对重要程度。为 目标层: 准则层: 方案层:

了使各因素之间进行两两比较得到量化的判断矩阵,引入1~9的标度,见表 为了构造判断矩阵,作者对6个专家进行了咨询,根据专家和作者的经验,四个准则下的两两比较矩阵分别为:

(三)、层次单排序及其一致性检验 层次单排序就是把本层所有要素针对上一层某一要素,排出评比的次序,这种次序以相对的数值大小来表示。 对应于判断矩阵最大特征根λmax的特征向量,经归一化(使向量中各元素之和等于1)后记为W。 W的元素为同一层次因素对于上一层次因素某因素相对重要性的排序权值,这一过程称为层次单排序。 能否确认层次单排序,需要进行一致性检验,所谓一致性检验是指对A确定不一致的允许范围。 a,则λ比n 大的越多,A 的不一致性越严重。用最大特征值对由于λ连续的依赖于 ij 应的特征向量作为被比较因素对上层某因素影响程度的权向量,其不一致程度越大,引起的判断误差越大。因而可以用λ―n数值的大小来衡量 A 的不一致程度。

本量利分析练习题(含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生产单一品种产品企业,保本销售额=() A.保本销售量×单位利润 B.固定成本总额÷贡献毛益率 C.固定成本总额÷(单价一单位变动成本) D.固定成本总额÷综合贡献毛益率 E.固定成本总额÷贡献毛益 2、生产多品种产品企业测算综合保本销售额=固定成本总额÷() A.单位贡献毛益 B.贡献毛益率 C.单价一单位变动成本 D.综合贡献毛益率 3、从保本图上得知,对单一产品分析,() A.单位变动成本越大,总成本斜线率越大,保本点越高 B.单位变动成本越大,总成本斜线率越小,保本点越高 C.单位变动成本越小,总成本斜线率越小,保本点越高 D.单位变动成本越小,总成本斜线率越大,保本点越低 4、利润=(实际销售量一保本销售量)×() A.贡献毛益率 B.单位利润 C.单位售价 D.单位贡献毛益 5、某企业只生产一种产品,单价6元,单位变动生产成本4元,单位销售和管理变动成本0.5元,销量为500件,则其产品贡献毛益为()元 A.650 B.750 C.850 D.950 6、下属因素中导致保本销售量上升的是() A.销售量上升 B.产品单价下降 C.固定成本下降 D.产品单位变动成本下降 7、已知产品销售单价为24元,保本销售量为150件,销售额可达4800元,则安全边际率为() A.33.33%

C.50% D.20% 8、在变动成本法下,其利润表所提供的中间指标是() A.贡献毛益 B.营业利润 C.营业毛利 D.期间成本 9、在下列指标中,可据以判断企业经营安全程度的指标是() A.保本量 B.贡献毛益 C.保本作业率 D.保本额 10、如果产品的单价与单位变动成本上升的百分率相同,其他因素不变,则保本销售量() A.上升 B.下降 C.不变 D.不确定 11、在本量利分析中,必须假定产品成本的计算基础是() A.完全成本法 B.变动成本法 C.吸收成本法 D.制造成本法 12、保本作业率与安全边际率之间的关系是() A.两者相等 B.前者一般大于后者 C.后者一般大于前者 D.两者之和等于1 13、销售量不变,保本点越高,则能实现的利润() A.越小 B.不变 C.越大 D.不一定 14、某企业只生产一种产品,月计划销售600件,单位变动成本6元,月固定成本1000元,欲实现利润1640元,则单价应为()

管理会计变动成本法本量利分析练习题及其答案

管理会计前三讲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费用中不属于酌量型固定成本的是()。 A.广告宣传费 B.技术研发费 C.职工培训费 D.不动产税金 2.在Y=a+( )X中,Y表示总成本,a表示固定成本,X表示销售额,则X的系数应是()。 A.单位变动成本 B.单位边际贡献 C.变动成本率 D.边际贡献率 3. 关于固定成本,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固定成本总是不随着业务量的增加而增加 B. 随着产量的上升,单位固定成本下降 C. 固定成本总是针对某一特定范围内而言的 D. 酌量性固定成本可以有管理人员自由控制 4.机会成本概念应用的理财原则是()-2011注会真题 A.风险报酬权衡原则 B.货币时间价值原则 C.比较优势原则 D.自利行为原则 5.下列成本估计方法中,可以用于研究各种成本性态的方法是()。-2011注会真题 A.历史成本分析法 B.工业工程法 C.契约检查法 D.账户分析法 6. 混合成本的分解方法中,主观性最强的方法是() A. 账户分析法 B. 高低点法 C. 散点图法 D.回归直线法 7.如果企业采用变动成本法核算产品成本,产品成本的计算范围是()-2011注会真题 A.直接材料、直接人工 B.直接材料、直接人工、间接制造费用 C.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变动制造费用 D.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变动制造费用、变动管理及销售费用 8.如果某期按变动成本法计算的营业利润为5 000元,该期产量为2 000件,销售量为1 000件,期初存货为零,固定性制造费用总额为2 000元,则按完全成本法计算的营业利润为()。 A. 0元 B. 1 000元 C. 5 000元 D. 6 000元 9.如果完全成本法的期末存货成本比期初存货成本多20 000元,而变动成本法的期末存货成本比期初存货成本多8 000元,则可断定两种成本法的营业利润之差为()。 000元000元 C. 28 000元 D. 20 000元 10.若某企业连续三年按变动成本法计算的营业利润分别为10 000元,12 000元和11 000元,则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 A.第三年的销量最小 B.第二年的销量最大 C.第一年的产量比第二年少 D.第二年的产量比第三年多 11.按照管理会计的解释,成本的相关性是指()。 A.与决策方案有关的成本特性 B.与控制标准有关的成本特性 C.与资产价值有关的成本特性 D.与归集对象有关的成本特性 12.某企业只生产一种产品,单位变动成本是36元,固定成本总额4 000元,产品单位销售价格56元,要使安全边际率达到50%,该企业的销售量应达到()。 A .400件B.222件C.143件D.500件 13.已知企业某产品的单价为2 000元,目标销售量为3 500件,固定成本总额为100 000元,目标利润为600 000元,则企业应将单位变动成本的水平控制在( )。

层次分析法的基本步骤和要点

层次分析法的基本步骤和要点 结合一个具体例子,说明层次分析法的基本步骤和要点。 【案例分析】市政工程项目建设决策:层次分析法问题提出 市政部门管理人员需要对修建一项市政工程项目进行决策,可选择的方案是修建通往旅游区的高速路(简称建高速路)或修建城区地铁(简称建地铁)。除了考虑经济效益外,还要考虑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等因素,即是多准则决策问题,考虑运用层次分析法解决。 1. 建立递阶层次结构 应用AHP解决实际问题,首先明确要分析决策的问题,并把它条理化、层次化,理出递阶层次结构。 AHP要求的递阶层次结构一般由以下三个层次组成: ●目标层(最高层):指问题的预定目标; ●准则层(中间层):指影响目标实现的准则; ●措施层(最低层):指促使目标实现的措施; 通过对复杂问题的分析,首先明确决策的目标,将该目标作为目标层(最高层)的元素,这个目标要求是唯一的,即目标层只有一个元素。 然后找出影响目标实现的准则,作为目标层下的准则层因素,在复杂问题中,影响目标实现的准则可能有很多,这时要详细分析各准则因素间的相互关系,即有些是主要的准则,有些是隶属于主要准则的次准则,然后根据这些关系将准则元素分成不同的层次和组,不同层次元素间一般存在隶属关系,即上一层元素由下一层元素构成并对下一层元素起支配作用,同一层元素形成若干组,同组元素性质相近,一般隶属于同一个上一层元素(受上一层元素支配),不同组元素性质不同,一般隶属于不同的上一层元素。 在关系复杂的递阶层次结构中,有时组的关系不明显,即上一层的若干元素同时对下一层的若干元素起支配作用,形成相互交叉的层次关系,但无论怎样,上下层的隶属关系应该是明显的。 最后分析为了解决决策问题(实现决策目标)、在上述准则下,有哪些最终解决方案(措施),并将它们作为措施层因素,放在递阶层次结构的最下面(最低层)。 明确各个层次的因素及其位置,并将它们之间的关系用连线连接起来,就构成了递阶层次结构。 【案例分析】市政工程项目进行决策:建立递阶层次结构 在市政工程项目决策问题中,市政管理人员希望通过选择不同的市政工程项目,使综合效益最高,即决策目标是“合理建设市政工程,使综合效益最高”。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需要考虑的主要准则有三个,即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但问题绝不这么简单。通过深入思考,决策人员认为还必须考虑直接经济效益、间接经济效益、方便日常出行、方便假日出行、减少环境污染、改善城市面貌等因素(准则),从相互关系上分析,这些因素隶属于主要准则,因此放在下一层次考虑,并且分属于不同准则。 假设本问题只考虑这些准则,接下来需要明确为了实现决策目标、在上述准则下可以有哪些方案。根据题中所述,本问题有两个解决方案,即建高速路或建地铁,这两个因素作为措施层元素放在递阶层次结构的最下层。很明显,这两个方案于所有准则都相关。 将各个层次的因素按其上下关系摆放好位置,并将它们之间的关系用连线连接起来。同时,为了方便后面的定量表示,一般从上到下用A、B、C、D。。。代表不同层次,同一层次从左到右用1、2、3、4。。。代表不同因素。这样构成的递阶层次结构如下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