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欧姆定律教案

第一节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

课题: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第1课时总序第个教案

课型:新课编写时间:2019年10月30日执行时间:2019年10月31 日

教学目的:①使学生会同时使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量一段导体两端的电压和其中的电流。

②通过实验认识电流、电压和电阻的关系。

③会观察、收集实验中的数据并对数据进行分析。

①根据已有的知识猜测未知的知识。

②经历观察、实验以及探究等学习活动的过程并掌握实验的思路、方法;培养学生的实

验能力、分析、归纳实验结论的能力;培养学生能够掌握把一个多因素的问题转变为多个单

因素问题的研究方法。

③能对自己的实验结果进行评估,找到成功和失败的原因。

①让学生用联系的观点看待周围的事物并能设计实验方案证实自己的猜测。

②培养学生大胆猜想,小心求证,形成严谨的科学精神。

教学重点:①使学生会同时使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量一段导体两端的电压和其中的电流。

②通过实验认识电流、电压和电阻的关系。

③会观察、收集实验中的数据并对数据进行分析。

教学难点:经历观察、实验以及探究等学习活动的过程并掌握实验的思路、方法;培养学生

的实验能力、分析、归纳实验结论的能力;培养学生能够掌握把一个多因素的问题转变为多个单因素问题的研究方法教学用具:实验电路、实验表格、图像坐标纸、课堂巩固联系等多媒体课件。

学生用具:干电池(2节)学生电源2. 5V和6. 3V的小灯泡开关导线定值电阻(5Q、10Q、20Q )滑动变阻器电压表和电流表。

教学方法:通过“科学猜想法”和“控制变量法”等科学方法的教学,使学生潜移默化地接受物理学中的研究问题的方法

教学过程:

2.探究电阻一定时,电流跟电压之间

的关系

(1)请同学们讨论,这个实验需要哪些器材?它们的作用各是什么?怎样才能改变电

阻两端的电压?画出电路

图。

(2)教师分析归纳总结学生的改变电阻两端电压的方法和实验电路,提出的异议,引导

学生确定最佳实验方案,板书合理的器材选择、电路图、数据

记录方法、操作过程。

R R

(3)电脑出示实验中应注意的问题:

①连接电路时,开关应处

于状态。

②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处于阻

值位置。

③注意认清电压表、电流表

的接线柱。

④电压表量程选V,电流

表量程选________________ A。

⑤闭合开关前,应电路,确

认无误后方可进行实验。

⑥实验中,闭合开关后,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使R两端的电压成整数倍地变化(如IV、2V、3V),读出每次加在R上的电压值和电流值,并填入下列表格中,并在图中画出电阻的

报所需的实验器材

及它们的作用,画出

电路图。并且简单陈

述自己的实验操作

过程。

学生根据老师提出的

异议,讨论实验的改进

方案,并修正器材、电

路图、数据记录方法、

操作方法。

学生思考并回答上

述问题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

进行实验,并将实验中测

得的数据填到设计的表格

中。并在图中画出电阻的

U—

I关系图象

在这段教学中教师合理

地启发学生选择实验器

材,设计实验电路图,

亲自动手实验,分析数

据,归纳得出结论,充

分体

现了学生的主体作

用。这样不仅培养了

学生的动手操作能

力、观察思维能力,

U— I关系图象

电压U

(V)

电流1

(A)

R =

(4)学生分组实验,教师巡视指导,

帮助困难学生。

(5)请学生分析实验表格中的数据,当电压成倍数地增大时,电流是怎样变化的?由此可以归纳出什么结论?

(6)教师归纳总结:在电阻一定的情况下,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

压成正比。

3.探究电压一定时,电流与电阻之间

的关系

(1)利用刚才的电路如何用实验研究

电流跟电阻的关系?

(2)怎样改变电阻的大小?

(3)在改变电阻时,加在电阻两端的电压也要改变,怎样才能保持每次电

阻两端的电压不变呢?

(4)学生分组实验:实验中,换用不同的电阻,闭合开关后,调节滑动变

分析实验表格中的

数据和电阻的U—I

关系图象,归纳得出

结论

学生思考讨论,初步

设计实验方案

换用不同阻值的电

阻(如5Q、10Q、

20 Q )

学生思考回答:可以移

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

是每次加在电阻两端的

电压不变。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

进行实验,并将实验

中测得的数据填到

设计的表格中。

分析实验表格中的

数据,归纳得出结论

而且使学生在获取

知识的同时,感受欧

姆定律发现的逻辑

过程,感受实验成功

的喜悦。

阻器的滑片,使 R 两端的电压(如 U=2V )保持不变,读出每次 R 的电阻 值和电流值,并填入表格 中

(5)

学生分组实验,教师巡视指导, 帮助困难学生。

(6) 请学生分析实验表格中的数据, 当电阻成倍数地增大时,电流是怎样 变化的?由此可以归纳出什么结论?

(7) 教师归纳总结:在电压一定的情 况下,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的电阻成

反比。

4. 以上两个结论是同学们通过分析实 验数据归纳得出的。在这之前,科学 家们已经进行了大量的实验,并

证明 了上述结论是正确的。

5. 回扣:

(1) 打开调光台灯后,转动旋钮,灯 的亮度发生变化,说明通过灯泡的电 流发生变化,引起电流变化的原因是

什么?

(2) 开关时,傍晚灯的亮度较暗,深 夜灯的亮度较亮,说明了什么?

(3) 台灯的调节旋钮其实是一个变阻 器,转动旋钮,实际上是调节变阻器, 使加在灯泡两端的电压发生变化,而 灯的电阻不变,所以电流随电压成正

比的改变。

(电脑显示调光台灯的实物图和电路

图,动画模拟调节过程)

学生讨论回答

回扣前面的问题,使 学生感觉到物理来 源于生活,又服务于 生活,生活中处处有 物理,体会到学有所

用。

U =

第2节欧姆定律

课题:欧姆定律 第 课时总序第 个教案

课型:新授 编写时间:2019年 11月1日 执行时间2019年11月1日

教学目标:

1、 通过实验探究电流跟电压、电阻的定量关系,分析归纳得到欧姆定律。

2、 理解欧姆定律,能应用欧姆定律分析解决简单的电路问题。

3、 通过计算,学会解答电学计算题的一般方法,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培养学生解答电 学问题的良好习惯。

教学难点:

1、 欧姆定律的理解和应用。

2、 学会解答电学计算的一般方法。 教学重点: 1、 欧姆定律的理解和应用。 2、 学会解答电学计算的一般方法。

3、 U 、I 、R 单位统一以及它们的同一性和同时性的理解。

教学用具:写上例题的小黑板

教学方法:注意解题过程的分析与板书示范 教学过程:

一、引入:请学生默写:

(1) 电阻一定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 电压一定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二、新授

德国物理学家欧姆进一步归纳得出下面的欧姆定律: 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公式写成:I= U

R

U —— -一电压一- -—伏特( V ) I ——

电流 -—安培( A )

R ——电阻一- 欧姆(

Q )

对于同一导体,只要知道电流、电压、电阻中的两个量,就可以求出第三个量。

(1) 例题一:一辆汽车的车灯接在 12V 电源两端,灯丝电阻为30 Q ,求通过灯丝的电流。

解:已知灯丝电压 U=12V 电阻R=30Q ,求灯丝的电流 由欧姆定律可得:

U 12 I= =

=0.4A

R 30

例题2如图示,开关S 闭合后,电源电压为6V,电流表的示数为

0.3A,求电阻R 的

阻值. 解:已知电阻R 的电压U=6V ,电阻R 的电流 由

U U 6 1= 变形得R= =

=20 Q

R

I

0.3 由上题可知;欧姆定律I= U 还可以变形为 R=U 、U

R

I

对于同一导体,只要知道电流、电压、电阻中的两个量,就可以求出

第三个量。 课堂小结 :

电学计算注意事项:

1、 在电路图上标注有关数据(在没有电路图时自己先画图)

I=0.3A,求电阻的阻值R

------------- 〔V ”

R

-II ______________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