芥菜育种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芥菜育种学
第一节起源与种质资源
一、起源
U氏三角模式图(禹长春(日),1935)
后来通过对人工合成芥菜(白菜与黑芥杂交)的植物学形态和细胞学特性与天然芥菜比较,证实芥菜确实是由黑芥与白菜通过天然远缘杂交形成的双二倍体符合种。
芥菜的地域起源尚无定论,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
1、中东或地中海沿岸
2、非洲北部和中部
3、中亚西亚
4、中国东部、华南或西部
多数外国学者持前三种观点之一。大多中国学者如李家文、李曙轩、刘后利等持第四种观点。重庆、四川盆地?(基因型频率最高,多数变种有在该地演变产生并向外扩散传播的历史痕迹。但该地无黑芥和野生芥菜分布。史料记载芥菜在该地的栽培历史晚于黄河流域,又晚于长江中下游地区。只能说该地是芥菜的演化中心或多样性中心。)
二、种质资源
一)芥菜的分类
Brassica juncea,十字花科芸薹属2n=36.
据实用方式可分为油用芥菜、菜用芥菜和调味用芥菜三大类。
杨以耕、陈材林提出了迄今最完整的芥菜分类系统:
1、根芥仅一个变种(1)大头芥
2、茎芥3个变种(2)笋子芥(3)茎瘤芥(4)儿芥
3、叶芥11个变种(5)大叶芥(6)小叶芥(7)白花芥(8)花叶芥(9)长柄芥(10)凤
尾芥(11)叶瘤芥(12)宽柄芥(13)卷心芥(14)结球芥(15)分蘖芥
4、薹芥仅一个变种(16)薹芥
二)我国现有种质资源概况(略)
第二节开花授粉与性状遗传
一、开花授粉习性
复总状花序。花芽分化一般不要求严格的低温春化,对光周期的要求也不严格。但较高的温度和长日照可促进抽薹开花。在25℃的培养室中一年可有性繁殖5~6代。常异花授粉植物,自交结实率较高,自交后生活力几乎不衰退。芥菜与十字花科芸薹属含a染色体组的其它植
物(如:大白菜、小白菜、菜薹、芜菁、白菜型油菜、甘蓝型油菜和芜菁甘蓝等)均有少量天然杂交(林艺,1990)。
开花顺序是主花序最先开放,侧花枝花序从上到下陆续开放。每一花序上的花是从下向上陆续开放。单株花期20~30d,一个品种群体的花期可达25~45d,盛花期10d左右。1d中10~16h 花粉散出最多。单株花数因基因型和营养条件而异,一般1500~4000朵。
雌蕊先于雄蕊成熟。一般在开花前2~3d雌蕊已有接受花粉的能力。黄色花蕾去雄后6~8d 柱头均具有生活力。开花后1~2d授粉结实率最高。花粉在低温(4℃)、干燥条件下,生活力可保持5d左右。
二、性状遗传
1、叶色红叶对绿叶为显性,受1对基因控制。
2、花色黄花与乳白花杂交,F1黄色,F2出现黄色、淡黄色和乳白色分离。
3、叶片大小大叶芥与小叶芥杂交,F1表现大叶芥的性状,F2出现3大叶:1小叶。
4、叶片缺刻花叶芥与其它类型芥菜杂交,F1表现为花叶芥的性状,F2表现正在研究中。
5、植株分枝性分蘖芥与非分蘖芥杂交,F1表现出分蘖芥的性状,F2出现3分蘖:1非分
蘖。
6、种皮颜色褐色种皮受2对显性重复基因(R1R1R2R2)控制,黄色为隐性。只要有一个
显性等位基因存在,就产生褐色种皮。当2个位点上的2对等位基因都为隐性时才表现黄色种皮的特性。
7、结球性结球芥与非结球芥杂交,F1都能结球,但结球紧实度不如结球芥。
8、根部膨大性受多基因控制,根芥与非根芥杂交,F1根部膨大,但不如根芥大,F2出现
连续变异。
9、对TuMV的抗性少数基因控制的质量性状。
10、对白锈病的抗性受1对显性基因控制。
第三节主要育种成就与研究进展
一、种质资源研究
二、选择育种如:63001、涪丰14、浙桐1号、青圆早榨菜、临江1号儿菜等的选育成功
三、杂种优势利用研究
四、育种理论和新技术研究
第四节现代育种的主要目标
一、丰产
产量构成因素(略)
二、优质
一)鲜实品种的优质标准
色、香、味、形态、质地等符合消费者的习惯和要求。香,主要指熟后有浓郁的鲜味或清香味;味要求熟后味道鲜美,无苦涩味;质地要求脆嫩。
二)加工品种的优质标准
1、榨菜原料(茎瘤芥)的标准组织细嫩,皮薄,粗纤维少,肉瘤钝圆,凹沟浅而小,呈圆球或椭圆形,单个重150g以上,含水量低于94%,可溶性固形物含量5%以上,蛋白质、氨基酸含量高。
2、大头菜原料(根芥)的标准肉质根肥大、圆正、光滑,粗纤维少,含水量低,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高,蛋白质、氨基酸含量高。
3、冬菜原料(大叶芥)的标准叶片大,粗纤维少,含水量低,蛋白质、氨基酸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高。
4、芽菜原料(小叶芥)的标准芽菜以嫩茎、叶柄和中肋为原料,要求叶柄和中肋占叶片总
重量的百分率高。水分含量低,粗纤维少,蛋白质、氨基酸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高。
5、泡酸菜原料的标准泡酸菜一般用宽柄芥、茎瘤芥和儿芥为原料。要求组织紧密,质地脆嫩,肉质肥厚而不易软化,粗纤维少,形态美观。
三、抗病
TuMV、软腐病、白腐病、霜霉病
四、熟性
生产上缺少极早熟和极晚熟品种。川农1号儿菜晚熟品种
第五节主要育种途径与选择技术
芥菜属常异花授粉作物,也有雄性不育性。但由于研究起步较晚,目前主要通过选种和杂种优势利用等途径进行新品种选育。
一、选择育种
一)变异来源
1、天然杂交
2、基因突变
二)选种方法
具体性状的选种技术如下:
1、丰产性数量性状总产量应用统计学方法研究选择
2、品质
外观品质
化学品质:有益成分含量尽可能高,如蛋白质、氨基酸、无机盐、维生素的含量应尽可能高;不利成分含量应尽量低,如粗纤维、硫代葡萄糖甙等。
风味品质
3、抗病性鉴定
TuMV。病毒病的接种鉴定方法如下:
1)田间鉴定
菜株期:
0级全株无任何症状
1级有少量病叶(明脉、皱纹或花叶),占全株叶片总数1/3以下,产量影响不明显。
2级病叶较多,占全株叶片总数1/2以下,皱缩、花叶明显,生长受阻,影响产量。
3级病叶多,占全株叶片总数1/2以上,皱缩、花叶、扭曲显著,生长严重受阻,影响产量显著。
4级全株显症状,无一健叶,叶片皱缩,花叶严重畸形,全株萎缩,瘤茎产量锐减,或早期死株而无产量。
种株期:
0级全株无任何症状
1级抽薹开花正常,薹茎叶有轻微花叶,影响种子产量不明显
2级薹茎尖端短缩,花及角果丛生,普遍出现花叶,影响产量
3级薹茎明显缩短,或大部分枝梗不能伸出,花及角果丛生,株形矮化,显著影响产量
4级全株严重矮化,薹茎全部不能抽出,花及角果丛生一团,种子量极少
苗期人工接种坚定:
芥菜幼苗的准备用营养钵以蛭石或珍珠岩在室温或人工控温室中育苗。每品种15~30钵。种子催芽后播种,每个营养钵播种2~3粒。用Hogland氏营养液浇灌。2~3叶期间苗,每钵留1株,3~5叶期接种。
病毒汁液的准备首先将TuMV分离纯化,然后通过活体保存,即将TuMV接种在感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