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桥过渡段施工技术研究
浅谈路桥过渡段路基路面施工技术

浅谈路桥过渡段路基路面施工技术【摘要】社会的发展对于道路桥梁的需求越来越大,但是由于道路桥梁建设本身很复杂,对技术以及人员的要求都比较高,经过长时间的实践摸索以及理论学习,我国的路桥建设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在路桥过渡段路基路面施工技术上面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大大改善了以前在这上面技术漏洞大的局面,本文通过对路桥过渡段路基路面施工技术的研究,旨在对于路桥建设施工方面产生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路桥过渡段;路基路面;施工;路桥工程一、路桥过渡段路基路面常见病害分析1、在日常的公路道路建设当中,由于地形等原因难免会需要桥涵工程,而这就带来了一个问题,就是在路桥过渡段经常会产生台阶,这主要是因为桥涵与路基的不均匀沉降造成的,虽然不均匀沉降在实际的道路施工当中是不可避免的,但是如果不能进行施工技术的革新的话,如是使这个值超过一定限度的话将会对行车造成巨大的安全隐患,不均匀沉降几乎是公路道路建设中所必须要面对的问题,但是经过设计以及施工的话,不均匀沉降所造成的台阶这种情况的影响还是可以控制的,这类施工往往需要一定的经验积累,根据不同地方的持力层、土质等不同,要因地制宜,把台阶状况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减少对于正常行车的影响,这对于路桥过渡段路基路面的设计施工提出了巨大的挑战。
2、随着公路的等级的升高,对于桥涵、通道等结构物的需要也就越来越多,而这也将导致行车效果颠簸,在不同的路段所引起的桥头台阶高低不同,实际上对行车效果带来很大的影响,尤其是在高速公路上,如果这种结构物太多的话,对行车的效果以及安全将会造成很大的影响,不利于公路交通安全建设,同时也对施工提出了更好的要求。
3、告诉公路对于速度有一定的要求,折旧决定了其对公路的线形标准比较高,以往的施工技术在高速路上还要进行进一步的调整,高速路的引道路堤相对于一般的公路要高很多,这也就决定了这部分所承担的压力也就越来越大,从而就容易出现相应的问题,诸如沉陷、变形。
道路与桥梁过渡段施工技术及要点分析

道路与桥梁过渡段施工技术及要点分析摘要:道路与桥梁过渡段是连接道路和桥梁结构的重要部分,对于保障交通安全和路面使用性能起着关键作用。
本文通过分析道路与桥梁过渡段施工技术及要点,总结了合理设计和施工方法,以提高过渡段的承载能力和使用寿命,确保路面的稳定性和平顺性,为道路交通的顺利通行提供便利。
关键词:道路与桥梁过渡段;施工技术;要点道路与桥梁过渡段作为连接道路和桥梁结构的过渡部分,处于两者之间的过渡区域。
它不仅要能够平稳过渡道路与桥梁的高差,还要能够承受来自车辆的荷载和动态载荷的作用。
而道路与桥梁过渡段的施工质量直接影响到道路使用性能和安全性。
因此,合理的设计和施工方法是确保道路与桥梁过渡段良好性能的关键。
一、道路与桥梁过渡段施工的重要性道路与桥梁过渡段是连接道路和桥梁的重要部分,其施工的质量直接影响到道路交通的安全和舒适性。
下面将从交通安全、车辆操控、道路舒适性等角度,阐述道路与桥梁过渡段施工的重要性。
(一)道路与桥梁过渡段的施工对于交通安全至关重要道路与桥梁过渡段是车辆从道路驶入桥梁或从桥梁驶入道路的必经之处,其施工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车辆的行驶安全。
施工不合格或疏忽大意可能导致过渡段存在凸起、下沉等问题,使车辆在此处出现颠簸,影响车辆的稳定性和行驶安全。
此外,过渡段的施工质量也会影响车辆的制动性能,如果过渡段设计或施工不当,会增加车辆制动距离,影响车辆制动时效,从而增加交通事故的风险。
(二)道路与桥梁过渡段的施工对于车辆操控具有重要意义过渡段的设计和施工直接影响着车辆在道路与桥梁之间的平稳过渡能力,良好的过渡段设计可以减小车辆的颠簸感,提高车辆通过过渡段的平稳性和驾驶体验。
另外,道路与桥梁过渡段的施工还与车辆的操控灵活度密切相关,如过渡段的坡度设计不合理或路面铺设质量不达标,会影响车辆的行驶平衡性,严重时甚至会导致车辆无法通过过渡段,加剧交通拥堵。
(三)道路与桥梁过渡段的施工还对道路舒适性有着重要影响过渡段是车辆从道路驶入桥梁或从桥梁驶入道路的连接部分,如果过渡段的设计或施工不当,会造成车辆在过渡段上颠簸、摇晃,给乘车人员带来不适感,严重时可能引发人身伤害。
探讨路桥过渡段施工问题及技术

探讨路桥过渡段施工问题及技术摘要:随着我国公路建设事业的发展,公路的安全性、舒适性和可靠性越来越重要,大量公路建成通车后,在桥台和路堤之间存在强度渐变段产生不均匀沉降,极易产生沉降差,导致路面不平顺,从而出现桥头跳车现象,引发车辆行驶的舒适与安全问题。
本文在分析路桥过渡段路基路面常见病害产生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关键词:路桥过渡段;沉降问题;技术措施abstract: along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ause of the highway construction, highway safety, comfort and reliability is more and more important, a large number of highways are built after the opening to traffic, in the abutment embankment and between strength gradual change section produce the uneven settlement, susceptible to settlement is poor, which leads to a smooth road, thus presents the bridge jumped a phenomenon, cause vehicle comfort and safety problems.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ransition section of road &bridge roadbed common causes of the disease are put forward, based on the construction quality control measures.key words: transition section of bridge; settlement; technical measures中图分类号:tu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一、前言高速公路和城市快速路的迅猛发展,公路桥梁和城市立交桥大量兴建,由于我国各相关行业对桥梁结构的设计比较重视,技术已相当成熟。
路桥过渡段施工技术分析

关 键 词 : 桥 ; 渡 段 ; 工 技术 路 过 施
.
路桥过渡段作为柔性路堤和刚性桥 台的结合部位 , 在结构 上是塑 形变形和刚度的突变体。正是因为在刚度上的差异和 路
基 沉 降等 方 面 原 因 , 易 出现 沉 降差 , 导 致 路 面 不 平 顺 , 极 并 出现 桥 头 跳 车 现 象 , 而 对 车 辆 行 驶 的安 全 性 和 舒 适 性 也 造 成 了 影 进
术 法
.
1 c 坡度按 5 。 0m, % 进行计算, 么板 的长度则需要 2 m 以上, 那 0 这 对于公路中的大部分中小型桥梁而言, 是非常不经济 的。而且
实 际施 工 中搭 板 的长 度 都较 短 ( 0 , 此 , 置 桥 头 搭 板 对 ≤1m) 因 设 于 较 大 的 差 异 沉 降 的 控 制 显 得 无 能 为 力 , 要 配 合 其 它 施 工 技 需 术 以更 好 的解 决沉 降 问题 。
响。
在 分层压 实时, 采取较小的厚度, 而在材料 的选择 上, 则尽 量选取易于压实 的材料 。当压实接近路基顶面时 , 可改用振 动
式 压 路 机 或 其 它 小 型压 实 机 具 , 采 用 分层 填 筑 、 层 碾 压 和 并 分
分层检测 的方法进行施工 。同时 , 为了保证压实作用 能尽量 靠
路 桥 过 渡段 施 工技 术 分 析
方 龙 俊
( 福建漳龙实业有限公司)
摘
要: 随着当前我国公路建设 的快速发展, 因线型的需要, 桥梁在公路工程 中所 占的比重得到 了很大 的增加 , 然而仍有许 多难题 阻碍
着当前路桥建设的健康 发展 。路桥过渡段作为公路病害的多发地段, 经常容易发生桥头跳车 的问题 , 对公路 的正 常性 能的使用和 运输 效益的发挥都造成了非常不利 的影响 。结合工程实际, 分析 了路桥过渡段常见质量 问题和 出现 的原因, 并就相应 的施工技 术进行 了研
论路桥工程建设中路桥过渡段的施工处理

论路桥工程建设中路桥过渡段的施工处理摘要:在现代化的城市规划建设过程中,为了能够确切实际的保障道路桥梁工程建设的质量符合实际标准,在其施工环节中,务必要基于现场实际情况,综合路桥施工特点,确定各项工艺技术体系,真正以各项技术要点控制为核心,避免路桥施工过程中受到各类影响因素的侵扰。
一般情况下,地基沉降、桥台的刚度和韧性都会影响到工程的质量安全。
所以,施工技术的先进性和施工方法的科学合理,是保障路桥工程施工质量的重要条件,也是文中分析探索的主要方向。
关键词:路桥;过渡段;处理引言路桥过渡段是在构造物、两端路堤之间建立有效联结,会在桥涵、通道等出现不均匀沉降台阶,并且在台阶数值超标后,造成车辆行驶过程中时常颠簸跳动。
而不同的车辆荷载,会引起台阶呈现中间低两边高状态。
车辆行驶速度也会因桥涵两端台阶做出调整。
所以,做好施工设计是保障道路工程质量的基础。
1路桥过渡段路基不均匀沉降后果市政道路是连接城市各个区域的重要基础设施,而路桥则是道路运输的重要构成部分,如果路桥过渡段路基不均匀沉降,会影响交通运输的安全性。
当路基不均匀沉降时,路面的高低差将会增加,不仅会影响车辆行驶的舒适性,还会造成汽车行驶时的颠簸感,甚至会导致车辆失控。
如果持续存在不均匀的路基沉降情况,会使路面变形,出现龟裂、坑槽等问题,加剧路面的损坏和磨损,给交通运输的安全性带来较大风险。
路桥过渡段路基不均匀沉降会对交通安全、城市环境产生较大影响:路面会出现高低差,容易积水,使路桥使用寿命大大缩短;路面变形、磨损等问题也会加剧,不仅会增加市政工程的成本,也会影响道路的使用效率,给市民带来不便,还会增加政府的维修支出,浪费公共财力。
2路桥过渡段路基沉降原因分析2.1桥台台背路堤压实度不够根据路桥过渡段路基施工的相关规范与设计要求,施工人员在修筑桥梁主体段与过渡段时,必须充分压实桥台台背路堤,提高路堤的压实度。
然而,在实际施工过程中,由于一些不可控因素的影响,导致桥台台背的压实度远小于设计要求。
高速铁路路基过渡段施工技术

高速铁路路基过渡段施工技术摘要:本文就高速铁路路基过渡段进行分析讨论,对高速铁路路桥过渡段存在的问题及原因、高速铁路路基过渡段地基处理方法、高速铁路的路基过渡段施工技术以及高速铁路路基关键施工技术的优化进行研究。
关键词:高速铁路路基过渡段施工技术1 高速铁路路桥过渡段存在的问题及原因1.1 路基变形导致路基沉降高速铁路过渡段一半情况下是采用填土作为填料,在施工的过程中,因为填料颗粒间的孔隙无法完全消除,在自重和外载的共同作用下,隙率会继续降低,填料逐渐被压缩,从而产生压缩下沉。
而且,由于过渡段的位置较为特殊,常常会因为施工作业面的狭窄,难以控制碾压质量,致使密实度达不到施工设计的标准要求。
1.2 地基工后沉降地基工后沉降是造成桥头跳车的成因。
高速铁路和高速铁路路桥过渡段会有可能出现不同程度的跳车现象,产生路基下沉变形、线路部件损坏、轨面变化等严重的线路病害,在很大程度上影响高速铁路的运营安全。
1.3 设计不合理之前的高速铁路路桥过渡段没有较为合理的设计要求,设计过程中并不是作为一种结构物进行考虑的。
在进行设计时会出现对路桥过渡区段的施工碾压过程考虑不全,没有严格要求填料等都将是影响高速铁路路桥过渡段的施工质量的重要因素。
2 高速铁路路基过渡段地基处理方法2.1 浅层处理开挖换填是指全部或部分挖除软土,换填以砂、砾、卵石、片石等渗水性材料或强度较高的牯性土。
全部挖除换填的方法可以从根本上改善地基情况,得出的效果是最好的,不会留下不良的安全隐患,是最彻底的方法措施。
2.2 排水固结法排水固结法是指地基在荷载作用下,通过布置竖向排水井,使土中的孔隙水被慢慢排出,地基发生同结变形,以增强地基土强度的方法。
排水周结法按照采用的排水技术措施的不同分为:砂井排水法、电渗法、袋装砂井排水法以及塑料板排水法。
2.3 预压法预压法分为:路堤荷载预压法、真空预压法、降水预压法、碾压及夯实法以及复合地基法等等。
3 高速铁路路基过渡段施工技术3.1 施工准备在进行施工之前一定要做好充分的施工准备,以确保施工的顺利进行。
公路路桥过渡段施工技术探讨

中图分类号: 4 54 U 4 .
文献标识码 : A
随着公路 的大量兴建 , 国相关行业对 于路 桥的桥涵结 构设 移各增大 10 我 0 %左右 , 而增加搭 板厚度能 显著地增 大搭板抵抗 弯 计方面十分重视 , 技术 已趋于成熟 ; 其 路桥 的过 渡段路基 路 面却 拉应力和变形 的能力 , 板厚从 2 m增到 3 m, 0c 0c 板底最大 弯拉应
2. 关 于 搭 板 的 设 置 1
搭 板 的设 置 方 法 有 三 种 : 法 一 是 在 搭 板 长 度 L范 围 内 , 方 在
其 中, 地基的压缩变形 由路基 路面 的恒载和 车辆荷载 弓起 , I 填料 的压缩 、 固结 、 固结 引起路基路面结构层 因行 车作用而被压缩 。 次
则应对 台后填筑 作周密设 计和认 真施工 , 对填料 和压实应 背处 , 台背处往往压 实不够 , 过渡段 与路 基衔接处 易发生 裂缝 和 搭板 , 有更 高要求 , 或采 用专 门的结构措施 , 如铺土工格 网、 填筑聚 乙烯 沉 陷现象。3 桥头 由于人为 因素影 响, 土处理灰 剂量 、 ) 灰 砂砾等
公 路 路 桥 过 渡 段 施 工 技 术 探 讨
潘 振 飞
摘 要 : 析 了公 路 路 桥 过 渡段 存 在 的质 量 问题 , 合 工 作 实践 , 路 桥 过 渡段 路 基 路 面施 工技 术 作 了探 讨 , 此 基 础 上 分 结 就 在 提 出 了相 应 的质 量控 制 措 施 , 以期 提 高路 桥 过 渡段 施 工质 量 , 保 公路 行 车安 全 。 确 关键词: 路桥 过 渡段 , 工 , 量 控 制 施 质
3 n左 右 。 0cl
1 路桥过渡 段质量 问题
路桥过渡段施工技术探讨

路桥过渡段施工技术探讨【摘要】在市政工程中,路桥过渡段的施工是一项难度比较大的工作,技术要求较高,只有了解了路桥过渡段出现沉降现象的原因,才能有效的在施工的时候尽可能避免,本文主要是对引起路桥过渡段出现沉降现象的原因做了剖析,提出了相应的施工解决措施,以供同仁参考。
【关键词】路桥过渡段;施工;问题;改善措施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市政工程的建设越来越多,路桥过渡段出现问题的现象也增多,主要表现在路桥过渡段出现不均匀沉降,导致路面不平顺,出现桥头跳车现象,引起车辆行驶的舒适与安全问题。
1 路桥过渡段出现沉降现象的原因在桥梁引道处,由于桥台与路基的刚度差异性以及路基沉降的原因,极易产生沉降差,导致路面不平顺,对车辆的行驶安全造成影响,以下主要是对路桥过渡段出现沉降现象的原因做了归纳总结。
第一,没有对桥头引道软基进行合理的处理。
从相关部门的一些调查结果来看,在软基路段中普遍存在着桥头跳车的情况,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地基沉降所造成的。
通过对原因进行分析,发现主要是由于在进行施工图纸的设计时,地质钻探的深度过浅,并且布孔太少,进而导致没能够及时发现软基的存在,或没有准确的探测出软基的深度和范围以及它的物理特性等,造成遗漏桥头路堤软土地基的处理,或者处理方法不够合理。
另一方面,在进行软基处理时,采用的理论计算方法和计算参数可能会与软基的实际情况有差异,导致设计的软基处理不能够完全达到理想的效果。
所以,应该努力做好软基路堤等路桥顺接构造物的设计。
第二,很多桥台的台背路堤压实度没有达到规定要求。
一些道路的施工调查结果表明,造成路桥过渡段不均匀沉降的根本原因之一就是台背填土普遍存在压实不足的问题。
从城市道路工程建设方面来看,绝大多数的桥梁和明涵都明确要求对台背填土处理,而台后填土压实度会受到施工用料、施工经验和施工顺序等几个工程管理因素的影响,同时施工过程涉及的范围很广。
在道路的正常营运过程中,路基会受到车辆荷载和自然因素等方面的作用,进而形成土基塑性变形的积累造成路桥之间出现差异沉降的现象,从而影响公路路面的平整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路桥过渡段施工技术研究
摘要:在道路的施工建设中都不可避免地遇到路桥(涵)过渡段,过渡段除具备一般路基所具有的特征之外,还有其本身的特殊性。
由于组成线路的横向结构物(如桥梁、涵洞等)与路基相连接地段,存在其强度、刚度等方面的差异,容易产生较大差异沉降 ,使路面在台背回填土处产生沉陷或开裂引起轨道的不平顺。
车辆通过路桥(涵)过渡段时大大降低了车辆运行的安全性和舒适性。
路桥过渡段上的施工研究显得非常薄弱,成为道路工程质量通病。
桥面平整度差、早期损坏现象较普遍和桥台路基沉陷问题长期以来一直未得到根本的解决。
关键词:路桥;过渡段;施工技术
中图分类号:u448.14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概述
对道路的要求必须是安全,可靠,舒适,这些都依赖于共同构成高质量和高可靠性的公路铁路系统的各个方面,尤其是稳定的道路线路是必不可少的条件。
用什么办法建设路桥过渡段,以及如何控制过渡段的建设,是路桥过渡段效果实现的关键,所以很有必要进行过渡段施工的研究。
1、路桥过渡段路面施工技术
1.1桥头设搭板和枕梁。
搭板立面布置的基本形式是上置式钢筋混凝土搭板。
它的一端支撑在桥台上,另一端支撑于枕梁上。
搭板可以水平放置,也可倾斜布
置。
板厚可均匀,也可渐变。
搭板的长度一般为小于10米,最多14米,个别条件下可达15米。
桥头搭板的设置,可以使刚性桥台与柔性路基间的刚度逐渐变化。
但由桥台基础和台后土体工后发生的沉降差将使桥头搭板的纵坡发生变化,从而影响行车的舒适性。
调查检测,若由桥台与台后土体之间的工后沉降差引起的搭板纵坡变化值大于4~6%时,就会对行车的舒适性产生影响。
这说明,解决桥头跳车的问题除了使路面的刚度逐步过渡外,还必须使台后路基具有足够的强度和稳定性,严格控制路桥间的沉降差。
在当前,国内施工项目中在大中桥头处均设置搭板,但搭板一旦破坏,不仅严重影响车辆的正常通行和安全,而且施工难度大、维修费用高。
德国日本等工业强国在桥头处是不设置搭板的。
如果没有设置搭板,则应对台后填筑做周密设计和认真施工,对填料和压实应有更高的要求,或采用专门的结构措施,如铺土工格网、填筑聚乙烯块等。
1.2粗粒级配料填筑。
粗粒级配料(如碎石、砂砾石、水泥石灰稳定砂石土等)用于路桥过渡段的填筑,无论是铁路系统,还是公路系统都是一种最常用、高效、经济的减小路桥间沉降差的处理方法。
即使桥头设置了搭板,仍需在板下填筑配粗粒土,防止搭板的纵坡变化超限,产生桥头跳车等危险情况。
桥头路基使用粗粒级配料的主要目的是减小路堤自身的压缩性。
但是如果使用了优质填料,而没有进行充分的压实,同样会产生较大的沉降,而不能发挥过渡段的功能。
为此,必须对粗粒
级配料的填筑压实和检测标准进行规定。
1.3地基处理
控制桥头跳车的另一重要措施是处理好桥背软弱地基。
软基处理的基本方法有换土法、超载预压法、减少附加应力法、排水固结法、深层搅拌法和高压喷射注浆法、振动碎石桩法等处理方法,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应用,以改善地基性能,提高地基的承载力,减少地面沉降,缩小桥台与路堤的沉降差,避免错台情况的发生等。
修建在软土地基上的桥台通常采用桩基础。
此外在桥头采用桩板法、轻质填料、连接箱式桥台、支撑连续板等措施可有效地减少路基的沉降。
1.4加筋土路基结构。
在施工中使用加筋土路基结构来处理桥台跳车有两大作用:一是能减小桥背路基的沉降,二是将桥背土路基与桥台交界处的台阶式跳跃沉降变成连续的斜坡式沉降。
一般情况下只要是连续性斜坡式沉降,总沉降在4~5cm内,对刚性路面的正常使用影响不大,都能消除跳车现象。
在一次土工网进行桥台跳车处理的现场试验中,一侧按常规钢筋混凝土搭板处理,搭板两端置于桥台硬土路基上,搭板
厚为30cm,长12.5cm,搭板下路基填土设计压实度要求大于90%。
另一侧用土工网处理,填上压实度要求大于85%。
铺设上工格网的工程费用与搭板部分持平。
沉降观测是沉降管穿过混凝土路面结构测试路基土表面的沉降。
通过一年多的沉降观测,两侧桥背路基沉降趋于稳定。
用土工网处理后不仅大大减少路基沉降,且是平稳过渡,总
沉降只有几毫米,完全达到处理桥台跳车的目的。
而另一侧路基的沉降不仅大,且呈跳跃性变化,并已影响到桥台两侧耳墙的变形,实验结果显而易见。
1.5 台背排水
在路桥过渡段如果排水措施处理不当,会出现水沿着桥台路基连接处下渗的情况,进而降低路面结构层、路基和地基的稳定性,加剧错台和跳车现象的发生。
因此我们必须根据台背填料类型、降雨资料及渗水量等条件来选择适宜的排水方式,以保证疏干台后填料的干燥稳定。
台背路基填筑前,要在原地基设置排水管或盲沟。
在基底上,先做必要的处理。
然后填筑横坡为3%~4%的夯实粘土形成土拱,然后在土拱上挖成双向坡的地沟。
在台背后满铺一层隔水材料(可用油毡或下垫尼龙薄膜上盖油毡)。
在地沟内四周铺设有小孔的硬塑料管(塑管直径一般不小于10 cm。
其上小孔孔径为5 mm,布成梅花形,间距控制在10 cm以内)。
塑料排水管的出口伸出路基外或桥头的锥坡外。
在硬塑料管四周填筑透水性好、粒径较大的砂石材料。
再分层填筑台后透水性材料,直到路基顶面。
横向盲沟的设置与上相同 ,以渗透系数较大的透水性材料填筑
地沟(加大粒径碎石)。
并用土工布包裹盲沟的出口处,并对其做必要的处理。
有时需要在台后填方中设排水垫层。
排水垫层的作用:(1)促使地基和其下软弱层能在施工期内基本上完成渗透固结,减少后期下沉量;(2)排走上部填方因降雨等原因下渗的多余水分;(3)孔
隙压力增大时有渗透出路,不会由于地下水和潜水在底层的积聚,而降低土体的强度和稳定性。
垫层的厚度为1~2 米,并要高过原地面不少于15 米,使地基沉陷后,原地面和地下水位不高过垫层。
桥台背面应设置防水涂层以避免渗水对结构物的侵蚀。
对于回填区顶面与底面排水,回填表面应夯实并设置截、排水设施,必要时表面予以封闭,以减少地面水下渗。
当回填范围较大且表面渗水较多时,应沿回填区底部原地面设置横向水平渗沟或透水管。
2、路桥过渡段施工采取的措施
2.1加强路桥过渡段的施工组织设计
施工方案和施工组织设计必须达到以下要求:①科学的编制程序和方法;②编制时进行详细细致的技术经济分析,做到设计优化,不但保证施工方案和施工组织质量,还要做好检查施工准备和施工人员的技术交底工作,保证材料和机械设备的质量。
2.2 加强路堤填料的选择
要有目的地选择施工路段的填料,对各种土壤做对比试验,主要项目包括:①土壤的液限和塑限联合测定,实施筛分和击实试验;
②不同土壤在相同压实机具下达到同等压实度时的压实变数和松铺厚度的关系,比较各种土壤的技术指标,选出最适宜的土壤作为填料;③从经济角度考虑,以就地取材为主,材料的选择原则上应选用干容重较大、渗水性好的材料,严禁使用淤泥以及含草皮、树根和其他杂物的土作为填料。
2.3 加强压实要求
台背路堤填土应与锥坡填土同时进行,并按设计宽度依次填土,分层填筑过程。
其施工顺序为汽车卸土、推土机平整、洒水凉晒、人工平整、压路机碾压、压实度检测。
压路机碾压过程中,既要保证压实度,同时又要注意不损伤台身,具体要求为:①检查填土松铺厚度、平整度和含水量,符合要求后进行碾压;②根据压实试验提供的松铺厚度和控制压实遍数进行压实;③采用振动压路机碾压台背路堤填土与路基土方连接处,桥台附近采用不振动静压,并慢速碾压,以免损伤桥台。
结束语
通常在路桥过渡段,道路工程中的一个突出现象是由于桥台和路堤之间存在强度渐变段易产生不均匀沉降,出现桥台跳车现象。
这就要求工程设计施工人员必须根据工程实际,进行过程系统的科学管理,加强结构设计,加强控制施工中的各个环节工序的工程质量,从技术上加强管理,从客观上制定一套科学的管理程序,就能有效减少过渡段的不均匀沉降,从而减轻桥头跳车现象,提高安全性和社会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 路面工程.人民交通出版社,1989,12.
[2] 公路与桥梁工程病害防治及检测修复实用技术大全.长春出版社,1999,7.
[3] 杨国萍,李玉辉.保证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质量的技术措施[j].职大学报.20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