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识人九法

合集下载

庄子和诸葛亮的识人法

庄子和诸葛亮的识人法

结合庄子和诸葛亮提出的一些观人、识人的方法,个人总结出的一些方法。

特陈述如下1、近使之而观其敬将所要识别的对象安排到自己身边工作,因为天天在一起相见容易相熟,久而久之就会没有拘束,这样就便于考察他的恭敬行为如何。

也就是观察这个人在与人相交往的过程中是如何对待自己与他人的关系的。

2、远使之而观其忠他是否忠诚,将其指派到远方工作一段时期后,就会从一些事实和侧面的反映中得以验证。

通过在这期间内的一些具体表现和侧面反映中观察出一个人的本质好坏,究竟是忠与不忠,乃至于是一般性的忠诚抑或是绝对忠诚。

3、烦使之而观其能通过派很多的事务和在各种复杂多变的情况出现时,让其所识别的对象去独立处理,经过其在实际工作中的具体表现,才能辨别其能力的高低、大小。

4、卒能问焉而观其知他是否有智慧,在仓促和紧迫的情况下突然地询问他,就会发现其智慧体现的真实水平。

5、急与之期而观其信是否守信,要在事态紧迫的情况下求其帮助、和其相约,就会在其赴约或不赴约中得以验证。

守信承诺也是做人的一顶基本要求。

6、委之以财而观其仁他是否仁义,将钱财托付其管理和使用,通过观察其对钱财的态度和对钱财的运用,就能得出结论。

7、告之以危而观其节他是否有气节,当危难来临时让其处置,就会检验出他的节操。

在识人时,告诉给你所要识别的对象出现了危难的情况让他处置,从他处理危难的情况来观察其节操。

8、醉之以酒而观其态他是否有德,用酒将其灌醉,就会在其是否有失态的言语和举止中得到证实。

9、杂之以处而观其色他是否好色,将共放在男女杂处的环境里,就会检验出来。

“10、促脸交谈而观其心他是否诚心,在最近的距离内进行谈心,也会从其言语和举止的表露中反映出很多真实而有价值的参考信息。

同时,我们也可以从一个人的言谈举止中,观察出其缺点和不足。

11、观其好恶而知短长他的长处和短处都在那些方面,通过观察一个人的行为习惯来了解其爱好和厌恶、就会发现其优劣。

12、观其交游而知贤肖他是否贤良,通过观察和了解其结交的都是哪类朋友,就可以断定其是好人或坏人了。

庄子识人九法

庄子识人九法

庄子识人之“九征”法干部选拔一定要知人善任,怎样才能超越人的表象而认识其本质,进而选拔出德才兼备的人才呢?庄子从忠诚、敬慎、能力、智识、信誉、廉洁、节操、仪态、人际等九个标准,提出一种遴选人才的办法——“九征”。

“九征”即九种征验,“远使之而观其忠,近使之而观其敬,烦使之而观其能,卒然问焉而观其知,急与之期而观其信,委之以财而观其仁,告之以危而观其节,醉之以酒而观其则,杂之以处而观其色”。

“远使之而观其忠。

”忠诚,从古至今都是为官之人必备的品质之一。

在中国古代社会,“忠”指尽忠于自己的上司、君王。

而庄子的“远使之而观其忠”,是指权力中心有意疏远、冷落考察对象,看他是否依旧忠心耿耿,会不会立马牢骚满腹,由此观察他的忠诚度。

在当代,“远使之”的观察点则落在考察对象是否仍能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否在工作岗位上继续恪尽职守,是为自身的利益而谋官,还是时时处处都能服务于人民、服务于群众。

如果因为远离了权力中心,远离了领导层,就开始心理失衡、言行失度,甚至破罐子破摔,辜负人民群众和党的重托,这样的人,其用心不言自明。

“近使之而观其敬。

”与“远使之”相对,庄子还有一个“近使之”的考察策略,即与考察对象近距离接触,建立私交,观察他是否还能保持应有的礼仪与尊敬,是否就由“对事负责制”变为“对人负责制”,是否会进一步发展为恃宠而骄、得意忘形。

普通人大约都有这种“远则怨,近则不逊”的人性弱点,只有心怀无私的纯粹的执政为民的为官宗旨,才能无视距离权力中心的远近;只有意在有所作为而非为个人谋利,才能专注于发挥自己所能,任职一方,造福一方。

“烦使之而观其能。

”人是复杂的,又是独特的,能力总会有所偏长。

如果要达到“各司其职,各尽其能”的良好工作局面,对人能力的考察不可避免。

庄子的“烦使之而观其能”,即给考察对象安排很多有挑战性的工作,看他能否游刃有余,借以观察其工作能力。

诸葛亮选定的接班人费祎就是一位能人。

当时蜀国正值征战多事之秋,公务繁杂琐碎。

【最新】庄子告诉我们职场如何识人-word范文模板 (2页)

【最新】庄子告诉我们职场如何识人-word范文模板 (2页)

【最新】庄子告诉我们职场如何识人-word范文模板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庄子告诉我们职场如何识人历来人们都认为,帝王之德,莫大于知人。

也就是说,帝王的作用,没有比识人更重要的了。

如果一个国君,有贤不知,知而不用,用而不任,这是一个国家三种不祥之兆的表现。

所以,作为一个明君,最大的隐患就在于不能知道和识别人才。

若不能识人,势必不能用人。

一、故意疏远:考察人的忠诚。

“远使之而观其忠”。

把他放到较远的地方使用,来观察他是否忠诚。

二、有意亲近:考察人的恭敬。

“近使之而观其敬”。

把他放在身边使用,来观察他是否恭敬。

三、复杂事项:考察人的能力。

把他放在身边使用,来观察他是否恭敬。

“烦使之而观其能”。

四、突然察问:考察人的智谋。

让他承担繁杂的事物,来观察他是否有能力。

“猝然问焉而观其知”。

五、紧急事务:考察人的信用。

“急与之期而观其信”。

临时与他约定时间,来观察他的诚信。

六、接触财物:考察人的仁义。

“委之以财而观其仁”。

让他管理财务,来观察他的品行。

七、危险困难:考察人的操行。

“告之以危而观其节”。

告诉他处于危难,来观察他的气节。

八、人情酒场:考察人的仪态。

“醉之以酒而观其则”。

让他喝醉酒,来观察他是否有章法。

九、男女交往:考察人的本色。

“杂之以处而观其色”。

让他在复杂的环境中办事,来观察他是否会被玷污。

十、促脸交谈而观其心。

他是否诚心,在最近的距离内进行谈心,也会从其言语和举止的表露中反映出很多真实而有价值的参考信息。

“促膝交谈而观其心”,是指把要考察的人放在最近的距离内进行谈话,从而从对方的言谈中、眼睛里、表情上、动作等方面来观察出他内心深处的真实所在。

八大古人经典识人术

八大古人经典识人术

八大古人经典识人术
八大古人经典识人术是指被誉为“古代识人之典范”的八位历史名人所创造出来的识人方法,他们分别是:
1、老子:“识人之道,观其志。

”老子认为,要识人,首先应观察一个人的志向,如果他的志向是正确的,那么他就是一个值得信任的人。

2、孟子:“识人之道,观其行。

”孟子认为,要想真正识人,要观察一个人的行为,如果他总是为别人着想,并尽自己的本分,那么他就是一个可信任的人。

3、庄子:“识人之道,观其心。

”庄子认为,要想真正识人,必须观察一个人的内心,如果他的内心是纯洁的,他就是一个值得信任的人。

4、孔子:“识人之道,观其言。

”孔子认为,要识人,必须观察一个人的言行,如果他的言行举止得体,那么他就是一个可信任的人。

5、韩非子:“识人之道,观其情。

”韩非子认为,要识人,必须观察一个人的情感,如果他能够控制自己的情绪,那么他就是一个可信任的人。

6、墨子:“识人之道,观其事。

”墨子认为,要识人,必须观察一个人做事的方式,如果他能够做到务实利他,那么他就是一个可信任的人。

7、荀子:“识人之道,观其衣。

”荀子认为,要识人,必须观察一个人的穿着,如果他的衣着朴素而整洁,那么他就是一个可信任的人。

8、魏文帝:“识人之道,观其赏。

”魏文帝认为,要识人,必须观察一个人的赏罚,如果他的惩罚刚正不阿,那么他就是一个可信任的人。

庄子识人的九征之法在当代社会的借鉴意义_高长峰

庄子识人的九征之法在当代社会的借鉴意义_高长峰

第34卷第3期大 连 大 学 学 报V ol.34 No.3庄子识人的九征之法在当代社会的借鉴意义高长峰(辽宁税务高等专科学校教学部,辽宁大连 116023)摘要:当前,社会发展迅猛,对人才的需求与日俱增,对人才的标准也在不断提高,如何识人、用人,是许多管理者重视的问题,古人的智慧在这方面向我们提供了极好的参考。

庄子以忠、敬、能、知等德行素养作为察人识人、遴选人才的主要标准,提出了如何考察的具体方式,是为庄子识人的九征之法。

九征之法对于人才的评价强调德才兼备以德为主,这种要求对于新时期的人才选拔亦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庄子;识人;九征之法;管理学中图分类号:C9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2395(2013)03-0135-03收稿日期:2013-06-15作者简介:高长峰(1971-),男,讲师,硕士,研究方向:法学、国学与管理学的关系。

庄子的九征之法出自于《庄子·列御寇》篇。

征是检验考察的意思,九征就是检验考察人的九种方法,它虽不是庄子思想的典型代表,但对我们今天的为人、从政、处世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1庄子九征之法的具体内容《庄子·列御寇》篇云:“远使之而观其忠,近使之而观其敬,烦使之而观其能,卒然问焉而观其知,急与之期而观其信,委之以财以观其仁,告之以危以观其节,醉之以酒以观其则,杂之以处以观其色。

九征至,不肖人得矣。

”1.1远使之而观其忠让他远行看他是否忠诚。

君子慎独,在无人监察的环境下,仍能恪忠行事;小人则不同,一旦无人监察便会放纵自己,置法纪于不顾。

因此要考察一个人,就要派他去远处工作,让其感觉无人监察,这时再观察他的行为,才能断定其是否忠诚。

1.2近使之而观其敬让他在身边工作看他是否恭敬。

君子素其位而行。

修养好的人,无论在什么时候都不会忘记自己的身份,行为始终如一;修养差的人,一旦与领导相处时间长了、熟悉了,就会失去恭敬之心,并开始轻慢无理,不守规矩。

庄子:识人八验,教你看透人心,细思极恐,讲透了人性

庄子:识人八验,教你看透人心,细思极恐,讲透了人性

庄子:识人八验,教你看透人心,细思极恐,讲透了人性
庄子,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和文学家。

创立了庄学,是继老子之后,战国时期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他崇尚自由,不愿被官场争斗所束缚,弃官而周游列国,留下《庄子》一书,是中国古代典籍中的瑰宝。

其中,庄子总结的“八验”之法被称作古代的看人模型。

细细品读之下,让人细思极恐,不禁感叹人性多么禁不住考验,自己遭到领导的刁难时,说不定是对你最后的考验啊。

远使之以观其忠。

将下属派到很远的地方做一件小事,看他是否会尽力做好,以此来检验他的忠诚度。

近使之以观其敬。

将下属放在自己身边工作,不论是工作还是生活,多与其相处,看他是否会一直会保持对自己的恭敬,因为再好的伪装也抵不过时间,以此来检验他的敬畏之心。

烦使之以观其能。

不断地给下属派发工作任务,对其压担子,以此来观察他的能力是否合格,是否有足够的潜能值得提拔。

猝问之以观其智。

突然给下属提一个问题,以此来检验他对工作的熟悉程度,反应速度和随机应变的机敏。

急与期以观其信。

突然与下属邀约,看他是否会很随便地答应,结果到时候赴不了约,以此来检验他是否守信,做人讲不讲信誉。

醉以酒以观其性。

酒品即人品,酒后乱性、酒后失言都是检验人性的有效方法,一个人如果在醉酒之后性情大变、胡言乱语、胡作非为,说明他的人品是很有问题的,不能重用。

杂以处以观其色。

把下属放在一个复杂的环境中,让其与复杂的人接触,检验他的交际能力和适应环境的能力。

示以利以观其廉。

给下属一些额外的好处,或是给他一些占小便宜的机会,以此来检验他是否有定力,是否喜欢占小便宜,能够经受利益的诱惑。

庄子识人“九招”.pptx

庄子识人“九招”.pptx
醉之以酒而观其则
让考察对象喝醉,然后观察他的行为仪态。《鬼谷子》上说“夫情变于内者,形见于外”。一个人内在感情有所 变化的时候,会在情貌上有所表现,如歌哭、舞蹈、怒笑等。而庄子以酒醉将人对自身有意无意的伪饰尽量解除, 还原其本真状态,借以观察他平时不在人前显现的真实情志,从而对他的为人、仪表等作出接近本质的判断。这种 考察方式可见庄子对人性体察之微。
烦使之而观其能
人是复杂的,又是独特的,能力总会有所偏长。如果要达到“各司其职,各尽其能”的良好工作局面,对人能力 的考察不可避免。庄子的“烦使之而观其能”,即给考察对象安排很多有挑战性的工作,看他能否游刃有余,借以观
察其工作能力。
诸葛亮选定的接班人费祎就是一位能人。当时蜀国正值多事之秋,公务繁杂琐碎。费祎担任尚书令,见识过人 ,且有过目不忘之能。他常在早晨和傍晚处理公事,听取大家意见,日间接待宾客,宴饮娱乐,使人人尽兴而公事 井井有条。费祎拥有这种能力,除了天赋异禀,还要靠个人修养。佛教说“定能生慧”,不能“定”,就不可能处理好繁 杂的工作,更不能作出高质量的决策。而能不能“定”,主要还是靠个人的后天修养。
与“远使之”相对,庄子还有一个“近使之”的考察策略,即与考察对象近距离接触,建立私交,观察他是否还能保持 应有的礼仪与尊敬,是否就由“对事负责制”变为“对人负责制”,是否会进一步发展为恃宠而骄、得意忘形。
普通人大约都有这种“远则怨,近则不逊”的人性弱点。只有秉持无私的纯粹的执政为民的为官宗旨,才能无视 距离权力中心的远近;只有意在有所作为而非为个人谋利,才能专注于发挥自己所能,任职一方,造福一方。
杂之以处而观其色
“色”,本义是脸色。察言观色,可以考察一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这一方法是让考察对象和各式各 样的人相处,通过他的面部表情考察其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

庄子观人九法

庄子观人九法

庄子观人九法,教你慧眼识人心!从古至今,如何识人都是领导者的必修课和基本功,而中国古代关于识人的著作更是汗牛充栋,而最早的、比较系统的识人之法来自《庄子·列御寇》,怎样才能超越人的表象而认识其本质,这里圣人庄子就从忠诚、敬慎、能力、智识、信誉、廉洁、节操、仪态、人际等九个标准,提出一种遴选人才的办法——“九征”。

【忠诚:远使之而观其忠】要了解一个人是否忠诚,最好把他派去远处工作,远处则难监督,看看此人在无人监督的情况下,是否能够一如既往地工作,看看他是否能够正确地行事,他如果总在身边,你很难看出他的忠诚度。

一旦无人监督便开始放肆胡来,把他对上司的诺言置诸脑后。

不管这种人对你表达了多少忠心,都可能是假的,他会翻手为云,覆手为雨,需要提防。

【敬慎:近使之而观其敬】你要是了解一个人是否敬业,那就把他放在身边工作,天天共处,形影不离,逐渐没有了拘束和顾忌,看看他是否一如既往的恭顺。

一旦混熟了就失去了恭敬之心,就开始对周围人轻侵无礼,就开始不守规矩,仗着关系近而放肆。

对这种人是很危险的一类人,可能狗仗人势,什么事情都可能会出来。

【能力:烦使之而观其能】要考察一个人是否有处理问题的能力,是否能够独当一面,可以安排他处理那些情况复杂的问题和比较难办的事。

人人都不会承认自己无能,这是一个惯例。

简单的事情,人人皆可完成,区别不出谁是英雄谁是狗熊。

只有遇到难题的时候,遇到复杂情况的时候,才能看出一个人的真正能力。

【智识:卒问之而观其知】要考察一个人的知识是否渊博,看看他是否机智、敏捷,可以经常性地突然问他一些问题,看看他在缺少充分准备的情况下如何回答。

如果有充足的准备时间,很多人都会有答案,平常按部就班的工作流程难以显示一个人是否具有真才实学,只有猝不及防地给他提出问题,看一看他的反应,智与不智立刻一目了然。

【信誉:急与之期而观其信】要看一个人是不是遵守信用,可在紧急的情况下和他相约,安排紧急工作,看他是否守信、是否靠得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