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识人九法,看破一个人的本质_人生感悟
庄子识人九法

庄子识人之“九征”法干部选拔一定要知人善任,怎样才能超越人的表象而认识其本质,进而选拔出德才兼备的人才呢?庄子从忠诚、敬慎、能力、智识、信誉、廉洁、节操、仪态、人际等九个标准,提出一种遴选人才的办法——“九征”。
“九征”即九种征验,“远使之而观其忠,近使之而观其敬,烦使之而观其能,卒然问焉而观其知,急与之期而观其信,委之以财而观其仁,告之以危而观其节,醉之以酒而观其则,杂之以处而观其色”。
“远使之而观其忠。
”忠诚,从古至今都是为官之人必备的品质之一。
在中国古代社会,“忠”指尽忠于自己的上司、君王。
而庄子的“远使之而观其忠”,是指权力中心有意疏远、冷落考察对象,看他是否依旧忠心耿耿,会不会立马牢骚满腹,由此观察他的忠诚度。
在当代,“远使之”的观察点则落在考察对象是否仍能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否在工作岗位上继续恪尽职守,是为自身的利益而谋官,还是时时处处都能服务于人民、服务于群众。
如果因为远离了权力中心,远离了领导层,就开始心理失衡、言行失度,甚至破罐子破摔,辜负人民群众和党的重托,这样的人,其用心不言自明。
“近使之而观其敬。
”与“远使之”相对,庄子还有一个“近使之”的考察策略,即与考察对象近距离接触,建立私交,观察他是否还能保持应有的礼仪与尊敬,是否就由“对事负责制”变为“对人负责制”,是否会进一步发展为恃宠而骄、得意忘形。
普通人大约都有这种“远则怨,近则不逊”的人性弱点,只有心怀无私的纯粹的执政为民的为官宗旨,才能无视距离权力中心的远近;只有意在有所作为而非为个人谋利,才能专注于发挥自己所能,任职一方,造福一方。
“烦使之而观其能。
”人是复杂的,又是独特的,能力总会有所偏长。
如果要达到“各司其职,各尽其能”的良好工作局面,对人能力的考察不可避免。
庄子的“烦使之而观其能”,即给考察对象安排很多有挑战性的工作,看他能否游刃有余,借以观察其工作能力。
诸葛亮选定的接班人费祎就是一位能人。
当时蜀国正值征战多事之秋,公务繁杂琐碎。
庄子识人九法

庄⼦识⼈九法导语:看透⾃⼰不容易,看透他⼈更加不容易。
《说岳全传》中说道:虎豹不堪骑,⼈⼼隔肚⽪。
休将⼼腹事,说与结交知。
如何透过表象看⼀个⼈的本质,是⼯作和⽣活中的必修课。
早在2000多年前,庄⼦就在《庄⼦列御寇》中提出⼈有九征,即识⼈九法。
参考这九个标准,我们更加容易去看清他⼈的内⼼和本质。
⼀、远使之⽽观其忠适当地远离⼀个⼈去观察他是否忠诚。
距离是⼀⾯镜⼦,在适当的时候可以照出⼀个⼈是不是真⼼对你,能不能做到忠诚。
如果⼀个⼈做不到忠⼼耿耿,就算他其他能⼒再强,再突出,也不值得重⽤和深交;⼀个忠诚能⼒超强的⼈,就算其他能⼒平平,也能让我们安⼼去交往和重⽤。
⼆、近使之⽽观其敬与他⼈进⾏近距离的接触,建⽴私交,观察他是不是⼀个尊敬他⼈的⼈。
所谓路遥知马⼒⽇久见⼈⼼,两个⼈常常在⼀起,彼此直接的优缺点都容易暴露出来,如果在他⼈⾯前还能保持教养,不恃宠⽽骄,就证明这是⼀个善于控制⾃⼰的⼈,不会得意忘形,是⼀个值得交往的⼈。
三、烦使之⽽观其能交给他⼀些繁琐的⼯作,考察他是否能够应对⾃如,把事情安排的井井有条。
如果对于繁琐的⼯作还能不厌其烦的完成,其⼯作能⼒和抗压能⼒也差不到哪⾥去。
四、卒然问焉⽽观其知突然问⼀些问题来考察他⼈是不是能够机智灵活的回答,借此考察他⼈的思想宽度和深度。
这类的问题的答案可以是不确定性的,例如多少个加油站才能满⾜中国的所有汽车?没有标准的答案,主要⽤来考察⼀个⼈的开放性思维以及应急思考的能⼒。
五、急与之期⽽观其信急忙的与他⼈邀约,看看他能不能信守承诺。
如果在短促的时间内,⼀个⼈还能⽤尽全⼒来帮助你,不管最后结果怎样,这也是⼀个值得相交⼀⽣的⼈。
相反,那些朝三暮四的⼈,在你有所求的时候,经常会含糊其辞,⽤其他借⼝搪塞过去,躲开你的求助,这类⼈不交也罢。
六、委之以财⽽观其仁把⾦钱交给他管理来观察对⽅的内⼼是否廉洁。
钱不是万能的,但是没有钱却什么都不能做。
有多少⼈因为⾦钱⽽在⼀起,⼜有朋友因为⾦钱⽽绝交。
庄子“观人九法”,两千多年无人超越,悟透你也能成为识人高手

庄子“观人九法”,两千多年无人超越,悟透你也能成为识人高手世界著名管理大师杰克·韦尔奇说:“管理很简单,就是将正确的人放在正确的位置上。
”用人,须先识人。
我国自古就有大量识人术的论述,而《庄子·杂篇·列御寇》里的“观人九法”是最早的,也是最系统、最深刻的,读完受益匪浅。
一、远使之而观其忠把一个人派往远处工作,可以看出他是否忠诚,“苏武牧羊”就是历史上的典型。
有些人在领导眼皮子底下兢兢业业,一旦派了出去,“天高皇帝远”,就原形毕露了。
所以要重用一个人,可让他远离一段时间,以检验其忠诚度。
二、近使之而观其敬这里的“敬”,有恭敬、敬业等意思。
把一个人放在身边,时间长了,上下级之间的拘束感减轻了,看他还能否对领导保持恭敬,能否一如既往地爱岗敬业。
如果做不到,那这种人很可能是势利之徒,不可重用。
三、烦使之而观其能考察一个人的能力,就交给他一些难题,看他如何解决,以及过程中的状态如何。
需要注意的是,此时领导者要当一个旁观者,尽量让他独立解决问题,以培养其独当一面的能力。
四、卒问之而观其知要考察一个人的知识和智慧,就要突击性地问他一些问题,看他的回答是否准确,反应是否机敏。
临场发挥照样游刃有余的人,说明是有真才实学的。
五、急与之期而观其信考察一个人是否讲信用,可以突然跟他约定一件事,或安排给他有一定难度的工作,看他的表现如何。
有些人平日里信誓旦旦,一到关键时刻就掉链子。
只有那些在紧急情况下也能信守承诺的人,才是靠得住的。
六、委之财而观其仁考察一个人是否正直坦荡,最直接的方式就是让他管钱。
在财富的诱惑面前清清白白的人,才可以放心地托付重任。
至于那些损公肥私的人,使用一定要慎重。
七、告之危而观其节所谓“时穷节乃现”,考察一个人有没有气节,只要告以你们共同面临的危机,看他是勇往直前、不离不弃,还是畏缩不前、明哲保身。
这个人能不能和你同舟共济,就很容易知道了。
八、醉之酒而观其态一个人醉酒之后的样子,是本性的流露,装是装不出来的。
庄子:识人八验,教你看透人心,细思极恐,讲透了人性

庄子:识人八验,教你看透人心,细思极恐,讲透了人性
庄子,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和文学家。
创立了庄学,是继老子之后,战国时期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他崇尚自由,不愿被官场争斗所束缚,弃官而周游列国,留下《庄子》一书,是中国古代典籍中的瑰宝。
其中,庄子总结的“八验”之法被称作古代的看人模型。
细细品读之下,让人细思极恐,不禁感叹人性多么禁不住考验,自己遭到领导的刁难时,说不定是对你最后的考验啊。
远使之以观其忠。
将下属派到很远的地方做一件小事,看他是否会尽力做好,以此来检验他的忠诚度。
近使之以观其敬。
将下属放在自己身边工作,不论是工作还是生活,多与其相处,看他是否会一直会保持对自己的恭敬,因为再好的伪装也抵不过时间,以此来检验他的敬畏之心。
烦使之以观其能。
不断地给下属派发工作任务,对其压担子,以此来观察他的能力是否合格,是否有足够的潜能值得提拔。
猝问之以观其智。
突然给下属提一个问题,以此来检验他对工作的熟悉程度,反应速度和随机应变的机敏。
急与期以观其信。
突然与下属邀约,看他是否会很随便地答应,结果到时候赴不了约,以此来检验他是否守信,做人讲不讲信誉。
醉以酒以观其性。
酒品即人品,酒后乱性、酒后失言都是检验人性的有效方法,一个人如果在醉酒之后性情大变、胡言乱语、胡作非为,说明他的人品是很有问题的,不能重用。
杂以处以观其色。
把下属放在一个复杂的环境中,让其与复杂的人接触,检验他的交际能力和适应环境的能力。
示以利以观其廉。
给下属一些额外的好处,或是给他一些占小便宜的机会,以此来检验他是否有定力,是否喜欢占小便宜,能够经受利益的诱惑。
庄子观人九法

庄子观人九法,教你慧眼识人心!从古至今,如何识人都是领导者的必修课和基本功,而中国古代关于识人的著作更是汗牛充栋,而最早的、比较系统的识人之法来自《庄子·列御寇》,怎样才能超越人的表象而认识其本质,这里圣人庄子就从忠诚、敬慎、能力、智识、信誉、廉洁、节操、仪态、人际等九个标准,提出一种遴选人才的办法——“九征”。
【忠诚:远使之而观其忠】要了解一个人是否忠诚,最好把他派去远处工作,远处则难监督,看看此人在无人监督的情况下,是否能够一如既往地工作,看看他是否能够正确地行事,他如果总在身边,你很难看出他的忠诚度。
一旦无人监督便开始放肆胡来,把他对上司的诺言置诸脑后。
不管这种人对你表达了多少忠心,都可能是假的,他会翻手为云,覆手为雨,需要提防。
【敬慎:近使之而观其敬】你要是了解一个人是否敬业,那就把他放在身边工作,天天共处,形影不离,逐渐没有了拘束和顾忌,看看他是否一如既往的恭顺。
一旦混熟了就失去了恭敬之心,就开始对周围人轻侵无礼,就开始不守规矩,仗着关系近而放肆。
对这种人是很危险的一类人,可能狗仗人势,什么事情都可能会出来。
【能力:烦使之而观其能】要考察一个人是否有处理问题的能力,是否能够独当一面,可以安排他处理那些情况复杂的问题和比较难办的事。
人人都不会承认自己无能,这是一个惯例。
简单的事情,人人皆可完成,区别不出谁是英雄谁是狗熊。
只有遇到难题的时候,遇到复杂情况的时候,才能看出一个人的真正能力。
【智识:卒问之而观其知】要考察一个人的知识是否渊博,看看他是否机智、敏捷,可以经常性地突然问他一些问题,看看他在缺少充分准备的情况下如何回答。
如果有充足的准备时间,很多人都会有答案,平常按部就班的工作流程难以显示一个人是否具有真才实学,只有猝不及防地给他提出问题,看一看他的反应,智与不智立刻一目了然。
【信誉:急与之期而观其信】要看一个人是不是遵守信用,可在紧急的情况下和他相约,安排紧急工作,看他是否守信、是否靠得住。
庄子识人的九种方式

庄子识人的九种方式庄子是中国古代哲学家之一,他的著作《庄子》是中国古代哲学经典之一,也是世界文化遗产之一。
庄子在《逍遥游》、《齐物论》、《人间世》等篇章中提到了识人的九种方式。
第一种方式是看人的外貌,庄子认为外貌可以反映出一个人的性格和内在的修养,比如说面带微笑的人通常心态较为平和、内心丰富,而面容阴沉的人则可能性格孤僻或者内心有所烦恼。
第二种方式是听人说话,庄子认为言语是人的思想和心理的表达,从人的言语中可以看出一个人的性格和修养。
比如说,一个人的言语中是否有攻击性,是否善于倾听别人的意见,这些都可以从人的言语中得出。
第三种方式是观察人的行为,庄子认为人的行为反映出一个人的内心,比如说一个人的行为是否自然、从容、大方,这些都可以反映出一个人的内心修养和性格特点。
第四种方式是看人的朋友圈,庄子认为人的朋友圈可以反映出一个人的社交能力、价值观和生活态度。
比如说,一个人的朋友圈中是否有正能量的内容,是否有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这些都可以从人的朋友圈中得出。
第五种方式是看人的生活环境,庄子认为人的生活环境可以反映出一个人的文化修养和生活品位,比如说一个人的房间布置是否简洁大方,是否有艺术气息,这些都可以反映出一个人的内在修养和品味。
第六种方式是看人的爱好,庄子认为一个人的爱好可以反映出一个人的兴趣爱好和个性特点,比如说一个人是否喜欢阅读、听音乐,是否喜欢运动、旅游,这些都可以反映出一个人的个性和爱好。
第七种方式是看人的品德,庄子认为一个人的品德可以反映出一个人的道德修养和人格魅力,比如说一个人是否诚信、正直、宽容、善良,这些都可以反映出一个人的品德特点。
第八种方式是看人的才华,庄子认为一个人的才华可以反映出一个人的智慧和创造力,比如说一个人是否具有创造性思维、艺术天赋、语言表达能力,这些都可以反映出一个人的才华特点。
第九种方式是看人的人生态度,庄子认为一个人的人生态度可以反映出一个人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比如说一个人是否积极向上、乐观向善、热爱生活,这些都可以反映出一个人的人生态度。
庄子观人9征:识透人心才能从容应对,会看人你就赢了

庄子观人9征:识透人心才能从容应对,会看人你就赢了
庄子论人才
战国时的哲学家庄周,针对如何不被外表的假象所迷惑而窥测人的内心这一问题,在其《列御寇》一文中,假托孔子之口,将一个人的“才”分为智(智力)、品(品味)、德(道德)三部分。
他提出人有“九征”,即识人有九种方法。
忠诚、恭敬、有能力、有心智、守信用、清廉、守节操、仪态端庄、不乱心智,是为人才。
这对今人依然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
九个方面察人
(1)远使之而观其忠:意思就是把人放到远离领导的地方去工作,观察他的忠诚度。
(2)近使之而观其敬:就是将所要识别的对象派到自己身边工作,从而便于考察他的恭敬行为如何。
(3)烦使之而观其能:就是在情况复杂时派他去工作,看他的能力如何。
(4)卒能问焉而观其知:就是突然之间询问他,看他的智慧如何。
在当遇到一件突如其来的事情,平常的人往往总是束手无策。
而对于应变能力强的人来说,他会从容不迫、有条不紊地给以回答。
(5)急与之期而观其信:在仓促的情况下和他约会,看他是否守信。
(6)委之以财而观其仁:即指在考察人时,通过托付给被考察对象以钱财而观察他的廉洁情况。
(7)告之以危而观其节:在出现了危难的情况让其处置,可以其处置危难的情况来观察他的节操。
(8)醉之以酒而观其态:指用酒将人灌醉后来了解其变化的形态,知其修养程度。
临危不惧,宠辱不惊,坐怀不乱,镇定自如,这是领导者的基本素质。
如果整天沉迷于酒色,丑态百出,必误大事,又何以服众?
(9)杂之以处而观其色:就是将对方放在混杂的环境里,看他的本性如何。
混杂的环境可以锻炼人,也容易改变人,使人丧失本性。
庄子的识人九法

庄子的识人九法第一“远使之而观其忠”。
什么意思呢?远离一个人,离开他一段距离,看看这个人是否忠诚。
忠诚是什么意思?忠诚,不一定在你身边天天讲好话,你离开他一段距离,看看他对这件事情是不是很认真地去做,你就知道这个人是不是真的在为你做很多事情,就可以看出这个人能不能深交。
坦诚的人你就会放心。
“远使之而观其忠”,你不在他身边,远远地看他,你就能看到他到底是不是在帮你做很多事情,这是一。
第二,“近使之而观其敬”。
你保持近距离与这个人接触,观察他是否还能保持对你的尊敬。
因为人跟人离得很远的时候,“哎呀,你好,你好!”“好久不见!”你会对他很尊敬;天天在一起,他就不理你了,他无所谓了,这种人你就可以看出他有问题。
比方说夫妻,在追求你的时候,他对你怎么好、怎么尊敬,一等到你嫁给他了,开始慢慢翻脸了,不开心了,这叫“近使之而观其敬”。
“敬”就是对你还敬重不敬重,如果你近距离跟他接触很长时间,他慢慢对你不尊敬了,这种人品德有问题。
第三,“烦使之而观其能”。
有意地将一些很烦恼的事情交给他,让他去做,看他是不是能够应付自如。
如果这个人看见烦恼的事情,他自己不愿意做、不好好做,甚至你托他的事情,他烦得不得了,他就是乱做。
这种人的人品就有问题了,这叫“烦使之而观其能”。
第四,“卒然问焉而观其知”。
就是跟他讲话当中,突然之间就某一个问题对他发问,看他的思维和智慧。
就是你跟这个人讲话,趁他思想不备的时候,突然之间问。
所以律师、心理学都有这种,当你准备好的,你可以回答自如,突然之间问你的话,你没有思想准备,讲出来就是自己的心里话。
看看我们的庄子厉害不厉害啊!第五,“急与之期而观其信”。
就是与对方约定某一件事情,你看他是否能够遵守诺言。
比方说诚信是一个做人的原则,我非常着急地跟你约定一件事情,我很着急地托你,看你能不能马上帮我去做,你答应我了,你必须去做,如果你不马上去做,就是你“观其信”,我看出你这个人是没有信誉的。
第六,“委之以财而观其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庄子识人九法,看破一个人的本质_人生感悟
从古至今,如何识人都是领导者的必修课和基本功,而中国古代关于识人的著作更是汗牛充栋,而最早的、比较系统的识人之法来自《庄子·列御寇》,其中归纳了观察人才的九种方法,又叫“九征”。
1、远使之而观其忠
要了解一个人是否忠诚,领导者最好把他派去远处工作,远处则难监督,看看此人在无人监督的情况下,是否能够一如既往地工作,看看他是否能够正确地行事,他如果总在领导身边,你很难看出他的忠诚度。
一旦无人监督便开始放肆胡来,把他对上司的诺言置诸脑后。
不管这种人对你表达了多少忠心,都可能是假的,他会翻手为云,覆手为雨,需要提防。
2、近使之而观其敬
你要是了解一个人是否敬业,那就把他放在身边工作,天天与领导共处,形影不离,逐渐没有了拘束和顾忌,看看他是否一如既往的恭顺。
一旦和领导混熟了就失去了恭敬之心,就开始对上司和周围人轻侵无礼,就开始不守规矩,仗着与领导的关系近而放肆。
对这种人是很危险的一类人,可能狗仗人势,什么事情都可能会出来。
3、烦使之而观其能
要考察一个人是否有处理问题的能力,是否能够独当一面,领导者可以安排他处理那些情况复杂的问题和比较难办的事。
人人都不会承认自己无能,这是一个惯例。
简单的事情,人人皆可完成,区别不出谁是英雄谁是狗熊。
只有遇到难题的时候,遇到复杂情况的时候,才能看出一个人的真正能力。
要考察一个人的知识是否渊博,看看他是否机智、敏捷,领导者可以经常性地突然问他一些问题,看看他在缺少充分准备的情况下如何回答。
如果有充足的准备时间,很多人都会有答案,平常按部就班的工作流程难以显示一个人是否具有真才实学,只有猝不及防地给他提出问题,看一看他的反应,智与不智立刻一目了然。
5、急与之期而观其信
要看一个人是不是遵守信用,领导者在紧急的情况下和他相约,安排紧急工作,看他是否守信、是否靠得住。
不少人平时信誓旦旦,很难看出他是否真正守信用,一旦到了紧急的时候,有的人就开始推三阻四。
这样的人往往是伪君子。
只有在情况紧急、需要付出较大代价在规定时间到指定地点会合,才能考验出一个人是否真正守信用,是否值得信赖;在紧急状态下要求一个人去完成有难度的工作,才能看出一个人是否可靠。
6、委之财而观其仁
看一个人是否遵守规矩,领导者可以放手让他掌管一下钱财。
当一个人无法接近财物时,都可轻易地标榜他是清廉之土,也无从了解他到底是贪是廉。
只有让他接近钱财,才能考验他会不会损公肥私,是不是能够遵守规矩。
7、告之危而观其节
一个人有没有气节,忠诚与否,不能仅仅看平时。
岁寒而后知松柏之后凋,只有告诉一个人让他去赴汤蹈火,面对艰难险阻,乃至有生命危险,才能考验一个人是否有高尚的节操和临危不屈、视死如归的大丈夫气概。
酒能乱性,酒后吐真言,让他醉酒,来看看他是否守规矩,考察他能否克制自己的欲望,按原则、礼义做事。
我就认识一个人,平时很规矩、有君子风度,只要一喝酒,就开始“酒后无德”了,啥话都敢讲、啥事都敢做,做后就说不记得了。
9、杂之处而观其色
这里的“色”不应是男女之间的色,而是一种变化,也就是适应性。
考察一个人是否有适应性,那就让他处在复杂的环境中,与各类人员打交道,看看他能否适应。
有的人平时能说会道,真要在各色人等的交往过程中需要说道了,他反而张不开嘴了。
这些方法对今人仍然有极为重要的借鉴作用,但要学会使用这些方法并取得实效,还需要具备一定的常识和能力,不断地摸索、探求,并总结出对自己适用和有效的方法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