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中国消化道微生态调节剂临床应用共识
(参考资料)微生态制剂儿科应用专家共识

微生态制剂儿科应用专家共识中华预防医学会微生态学分会儿科学组 2010年10月(郑跃杰黄志华刘作义王文建程茜整理)参加制定的专家(以单位名称笔画为序):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儿科(陈玉君);广东省妇幼保健院(赵长安);上海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邵彩虹);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学中心(蒋丽蓉);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毛志芹);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儿科(万朝敏);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同济医院儿科(黄志华);安徽省立医院儿科(潘家华);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武庆斌);武汉市儿童医院(梅红);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儿科(张琳);河南新乡市第一人民医院儿科(姜秀菊);珠海市妇幼保健院(马廷和);重庆医科大学儿童医院(刘作义程茜);南京医科大学南京儿童医院(李玫);昆明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儿科(黄永坤);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沈惠青);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江米足);海口市妇女儿童医院(王梅);深圳市儿童医院(郑跃杰王文建);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儿科(钱新宏);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儿科(王宝西);福建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儿科(吴斌)前 言微生态学(Microecology)是研究正常微生物群、环境与其宿主相互关系的一门新兴的生命科学,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肠道菌群与人体的关系方面。
人体肠道中定植着400-500种(最近通过分子生物学技术鉴定有1000余种),大约1013-1014个细菌,其数量约为人体细胞总数的10倍。
正常情况下肠道菌群与人体处于共生状态,一方面人体为肠道菌群提供生命活动的场所和营养,又不对肠道菌群起强烈的免疫反应(免疫耐受状态);另一方面,肠道菌群对人体发挥着必要的生理功能,包括生物拮抗(防御感染)、参与营养吸收及代谢、参与免疫系统成熟和免疫应答的调节等。
肠道菌群正常的形成与演替过程,以及维持相对的稳定状态对保护机体的健康和防治某些疾病是必不可少的,一旦出现菌群紊乱(菌群失调和移位),则会引起一些胃肠道疾病和内源性感染。
双歧杆菌在儿科的临床应用

双歧杆菌在儿科的临床应用肠道微生态平衡紊乱,已受到儿科医生的广泛关注,采用微生态调节剂治疗小儿腹泻病及功能性便秘等疾病,已是重要的治疗手段之一,本人仅就微生态调节剂之一的双岐杆菌在儿科的临床应用进行讨论。
1双性杆菌在肠道内的作用机制双岐杆菌是婴幼儿肠道正常菌群的优势菌,它的存在及数量上的多少对婴幼儿的生理与健康重要更多影响,它参与了宿主的消化营养代谢吸收,免疫和抗感染的过程。
双岐杆菌是婴幼儿肠道正常菌群的优势菌,它的存在及数量上的多少对婴幼儿的生理与健康有着重要影响,它参与宿主的消化、营养、代谢、吸收、免疫及抗感染过程。
厌氧的双岐杆菌能通过细胞上的磷酸与肠粘膜上皮细胞特异性地结合,从而占据肠粘膜表面,形成与肠上皮细胞相连接的细菌生物膜,构成生物学屏障,阻止各种需氧致病菌条件致病菌的定植和人侵。
双歧杆菌产生的细胞外糖苷酶,可降解肠粘膜上皮细胞作为潜在致病菌及其内毒素结合受体的复杂多糖,从而阻止潜在致病菌及其毒素对肠粘膜上皮细胞的粘附作用。
双歧杆菌细胞内的某些酶,还可将肠内结合状态的胆酸分解为游离胆酸,游离胆酸对某些细菌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
双歧杆菌是宿主免疫的重要因素之一。
肠道中定植的双歧杆菌有类似抗原刺激作用,能刺激肠道产生IGA等免疫抗体及病毒抗体,对肠道中条件致病菌如大肠杆菌、变形杆菌和葡萄糖球菌以及外来的致病菌如痢疾杆菌、沙门菌属均有强烈拮抗作用,防止致病菌或病毒侵害肠道粘膜,增强人体消化系统的自我保护能力,从而有效地减少肠道疾患的发生。
双歧杆菌对单核吞噬细胞系统还具有激活作用。
双歧杆菌能分泌多种酶,将不溶性的蛋白、脂肪和糖变为可溶性,以利于新陈代谢。
双歧杆菌在肠内发酵后可产生乳酸和醋酸,促使肠道pH及低氧化还原电势能提高钙、磷、铁的利用率,促进钙、铁和维生素D的吸收。
双歧杆菌发酵乳糖产生的半乳糖,是构成中枢神经系统中脑苷脂的成分,与婴儿出生后脑的迅速发育有密切关系。
双歧杆菌还可产生B族维生素如B1、B2、B6、B12、烟酸和叶酸等维生素及丙氨酸、缬氨酸、天冬氨酸和苏氨酸等某些重要氨基酸。
舒肝解郁胶囊用于消化心身疾病常见问题的专家共识完整版

舒肝解郁胶囊用于消化心身疾病常见问题的专家共识完整版肠脑互动异常已被确定为功能性胃肠病,乃至部分胃肠器质性疾病状态的关键发病机制。
肠脑互动理论包括神经胃肠病学、精神心理医学、肠道微生态和代谢组学等基础理论,是消化心身整体医学认知水平的理论学术前沿,是心身整体医学临床处置手段的思维承载。
消化心身整体医学的理念与祖国医学关于脾胃病相关的藏象理论和辨证论治思维高度吻合。
西医范畴的人体消化系统执行的功能就是祖国医学范畴中的脾胃脏腑系统。
传统中医理论认为"脾统血,主运化,是后天之本,脏腑运化之源",恰与西医理论中肠向脑方向的调控机制一致。
根据藏象五行相生相克理论,其他脏腑与脾胃系统存在密切联系。
其中,中医关于"肝"的论述有"肝为魂之处,血之藏,筋之宗,在五行属木,主动主升",被称为将军之官,主疏泄、调节情志活动,与西医阐述的大脑情绪和情感中枢的功能相对应。
中医认为肝助消化吸收,促进气、血、水的正常运行。
肝对脾胃功能起着支持和调节的作用,与西医脑向肠方向的调控机制一致。
中医认为,肝脾不和证是肝失疏泄,脾失健运、两脏关系失调,功能紊乱所致的病症,又称肝脾不调。
多由情志不遂、久郁伤肝,或饮食失调、劳倦伤脾等引起。
因此,中医"疏肝解郁""健脾安神"处置消化专科疾病是运用消化心身整体医学理念的典范。
中医以疏肝解郁治疗脾胃病的治则是疏肝理气,恢复肝气疏泄功能,消阻解郁,恢复脾胃的运化功能,代表性的中成药制剂为贯叶金丝桃[有英文文献称之为圣约翰草(St. John′s wort)]和刺五加组成的舒肝解郁胶囊。
由于综合性医院消化专科医师通常接受西医教育,对中医中药的理论和辨证思维不尽了解,且舒肝解郁胶囊药品说明书中适应证内容关于消化专科症候的叙述高度概括,消化专科医师对舒肝解郁胶囊的临床应用可能存在一些困惑。
为了增进中西医理论融合,提升西医消化专科医务人员应用中医、中药解决本学科临床难题的理论和实践水平,最终提升消化心身疾病临床处置水平,造福患者,中华消化心身联盟在西医消化专科领域开展了舒肝解郁胶囊临床应用困惑的问题收集项目,针对收集到的问题,邀请全国消化心身疾病领域著名专家,就现有的循证医学证据结合临床工作经验,形成了19项条目。
合理正确使用微生态制剂

合理准确应用微生态制剂我国微生态制剂的研讨起步较晚,但成长较快,已有多种微生物用作微生态制剂并在畜禽和水财产得到应用,它们在促进动物发展,预防罕有疾病以及改良养殖情况等方面显示出抗生素无法比较的优胜性,远景辽阔.鉴于对微生态制剂的感化机理研讨还不透辟,特别是其应用还处于初级阶段,笔者长期从事这一范畴的研讨和推广,现就个中一些问题提出意见,以供参考.1 菌种1.1 起源开辟微生态制剂,起重要筛选一株或几株优秀菌种.在微生物大家族里,可用作微生态制剂的菌种很多.美国(FDA)划定了40多种菌种可以作为微生态制剂的动身菌株,我国农业部也列出了包含嗜酸乳杆菌.芽胞杆菌.粪链球菌.噬菌蛙弧菌.酵母菌和脆弱拟杆菌在内的6类微生物,这些菌种的心理特征均已被进行深刻研讨,并在现实应用中表示出优胜的临盆机能.选育菌种时,应尽量选用来自该动物的正常菌群(即土著菌群),如许才干最大限度地施展其益生感化,正常菌群进入动物体内较易存活,并能与致病菌掠夺附着点.固然也有很多微生物如芽胞杆菌等非正常菌群,其共生感化与正常菌群有所不合,它们更多的是消费肠内的氧气,造成晦气于致病菌生计的情况,别的产生酶和维生素等代谢产品,重要起促进发展感化,也常被用作微生态制剂的动身菌株.除今朝应用的部分心理性细菌作为微生态制剂的动身菌种外,还有很多优势菌种尚未得到开辟应用,如拟杆菌.优杆菌.消化球菌等.1.2 病原性作为微生态制剂,非病原性是筛选菌种的重要前提,纵使促发展或者其它临盆机能再好,病原菌绝对不予斟酌,是以,必须肯定动身菌株的安然性,并且对该菌种可能的代谢产品进行体系的研讨.值得留意的是,一株如今无毒副感化的菌种,未来可能因为理化.微生物毒素和菌种本身原因引起负性突变,所以应按期对临盆菌种进行安然实验检测. 1.3 活菌含量微生态制剂中起重要感化的是活性微生物,固然个中某些代谢产品对动物的临盆机能也有必定的正面感化,但今朝除少数微生态制剂以液体情势上市外,绝大多半均经由过程发酵.收集菌体.湿润和固化处理后以固形物投放市场,是以包管束剂中活性微生物的含量对施展其益生感化至关重要,对其产品的磨练也应采取活菌记数(如平板法或MIP法)而不是细菌总量记数(如血球记数法).今朝对微生态制剂中活性微生物的含量尚无特别严厉划定,数目在每克几亿至几百亿不等,如瑞典临盆的Medipharm Stabisil含乳酸菌20×109个/g,乳酸杆菌≥5亿个/g,乳酸杆菌≥100万个/g,粪链球菌≥200亿个/g,混杂制很多于50~100亿个/g.1.4 稳固性若何保持菌种的稳固性是从事微生态制剂研讨和临盆面对的最现实的问题.对微生态制剂来说,重要指对特定情况的耐受力如温度.湿度.酸度.机械磨擦和挤压以及室温前提下的存贮时光等对微生态制剂活性的影响;而对饲用微生态制剂,必须经受饲料加工进程中高温的考验,所以菌种对温度的稳固性显得尤为重要.不合的菌种的高温的耐受力差别较大,芽胞杆菌耐受力最强,100℃下2min损掉只5%~10%,而在80℃下5min,乳酸杆菌.酵母菌损掉70%~80%,95℃下2min损掉98%~99%.一般制粒80℃~100℃对芽胞杆菌影响较小,对乳酸杆菌.酵母菌和粪链球菌等影响较大;就耐水性,孢子型细菌耐受性最好,肠球菌.粪链球菌次之,乳酸杆菌最差;除耐酸性的芽胞杆菌和乳酸菌外,一般的活菌制剂在胃酸感化下大量被杀逝世,残存的少量活菌进入肠道后很难形成菌群优势,是以,不耐酸的活菌制剂其含菌量必须达到相当大的浓度才干施展益生感化.除此以外,饲料的保管时光.饲估中的矿物资和不饱和脂肪酸也会影响益生菌的活气.微生物学家在若何增长制剂的稳固性方面做了大量研讨,美国Alltech生物中间研制出益生素囊,实验证实,这种用β-葡聚糖微囊化的产品在室温下保管36个月对活气无影响.别的基因工程技巧已普遍应用于益生菌的选育,如应用基因工程技巧构建更利于临盆.保管.定植.滋生或具有特别功能的工程菌制剂.1.5 范围化临盆研讨微生态制剂的目标是最终以商品的情势投放市场,为人类的健康办事.是以,所选用的菌种必须易于工业化临盆并尽可能下降临盆成本,特别筛选那些在体表里滋生速度快,发展前提粗犷,以较短时光形成高生物量的益生菌,同时对菌种的心理特征进行体系的研讨,摸索菌种发展的最适发展前提.今朝微生态制剂菌种的造就重要选用固体概况发酵法和液体深层发酵法.固体发酵临盆成本高,产量低,不合适工业化批量临盆;液体法是现代发酵工业的重要情势,可用机械搅拌式发酵罐或气升式发酵罐,细菌经发酵造就大量增殖后,经浓缩.湿润得到半成品,然后按请求配成成品.2 针对性在应用微生态制剂的同时要充分斟酌到其感化对象以及目标,对不合的动物要差别对待,不合种类的动物消化体系的特色不合.对于水产动物,肉食性鱼消化道内优势菌群为肠微球菌.贝内克菌.弧菌等,次之为假单胞菌.乳酸菌等,而草食性鱼消化道内,还有双歧杆菌.嗜酸乳杆菌等.因正常菌群在动物消化道内定植是通细致菌的粘附感化完成的,这种粘附作器具有种属特征,对某一类动物的消化道上皮表示出较强的粘附性,而对其他动物则可能表示出低粘附性或不粘附,同时细菌的种属不合粘附性也有差别,它是由特异粘附素C-一种蛋白样物资来决议的.如防治1~7日龄猪腹泻首选植物乳酸菌.乳酸片球菌.粪链球菌等产酸的制剂;促进仔猪发展发育.进步日增重和饲料酬报则选用双歧杆菌等菌株;反刍动物则选用真菌类益生素,以曲霉为好,可加快纤维素的分化.微生态制剂依据用处可分为养殖情况调节剂.控制病原的微生态控制剂以及进步动物抵抗力促进健康的饲料添加剂等三类.是以,现实临盆中应依据不合的须要选择适合的制剂,预防动物罕有疾病重要选用乳酸菌.片球菌.双歧杆菌等产乳酸类的细菌后果会更好;促进动物快速发展.进步饲料效力则可选用以芽胞杆菌.乳酸杆菌.酵母菌和霉菌等制成的微生态制剂;假如以改良养殖情况为重要目标,应从以光合细菌.硝化细菌以及芽胞杆菌为主的微生态制剂中去选择.总之,在动物微生态理论指点下有针对性地应用,才干以最经济的代价达到幻想后果.3施用时光微生态制剂在动物的全部发展进程都可以应用,但不合的发展时代其感化后果不尽雷同.一般在动物幼体,此时体内微生态均衡尚未完整树立,抵抗疾病的才能较弱,此时引入益生菌,可较快地进入体内,占领附着点,后果最佳.如新生反刍动物肠道内有益微生物种群数目的增长不但可以促进宿自动物对纤维素的消化,并且有助于防止病原微生物损害肠道.和其他刚出生的哺乳动物一样,新生反刍动物的胃肠道尚未完整发育,但细菌在肠道内的定植相当敏捷,出生24h消失乳酸杆菌和链球菌,l周龄时,全部肠道内乳酸杆菌数目达107~109个/g.别的在断奶.运输.饲料改变.气象突变和豢养情况恶下等应激前提下,动物体内微生态均衡遭到损坏,应用微生态制剂对形成优势种群极为有利,是以,掌控益生菌的应用机会,尽早并长期饲喂,使其益生感化得到充分表现.4施用剂量微生态制剂的益生感化是经由过程有益微生物在动物体内一系列心理运动来实现的,其最终后果同施加的益生菌的数目亲密相干,数目不敷,在体内不克不及形成菌群优势,难以起到益生感化.依据实验,假如一种细菌在盲肠内容物的浓度低于107个/g,该菌产生的酶及代谢产品缺少以影响宿主;数目过多,超出占领肠内附着点和形成优势菌群所需的菌量,非但功能不会增长,反而造成不须要的糟蹋.微生态制剂用于特定养殖动物所需的菌群数目尚无同一的划定,德国粹者以为,仔猪饲估中参加微生态制剂其含菌量应达到(0.2~0. 5)×107个/g饲料,育肥猪饲估中参加每克含106个芽胞杆菌,粪中大肠杆菌减少35%,天天0.5~0.6g 方可起到治疗后果,而乳酸杆菌因制剂不合而有差别,其数目很多于107个/g,每日施加 0.1~3g,一般添加量为0.02%~0.2%.5与抗生素合用抗生素因为其杀菌后果.反复性等方面的奇特优势,若干年来一向被作为养殖动物防病治病的重要手腕,在防治罕有疾病.促进动物健康成长等方面施展侧重要感化.斟酌到微生态制剂在治疗突发性疾病方面的缺点,在动物发病期,可先选用针对性较强的抗生素杀灭或克制致病微生物的滋生,控制疾病的舒展.但抗生素在杀灭致病菌的同时,动物体内的正常菌群也遭到损坏,此时应实时引入微生态制剂,经由过程其奇特的益生感化,使杂乱的肠道菌群均衡得到恢复,此所谓微生态制剂与抗生素的协同感化.有报导已筛选到耐药益生素菌种并能和抗生素合用,笔者以为此举必须慎之又慎,因细菌的耐药性是一个比较庞杂的问题,研讨标明,耐药菌的成长主如果因为耐药质粒的转移和药物选择性克制所致.质粒消失于细菌细胞中,是一种具有自我复制才能的染色体外的遗传物资,安排耐药性的质粒又称R因子,带有多种耐药性的质粒又称多抗性质粒.R因子不但可将耐药性转移到同种细胞中,还能转移到不合种.不合属的细胞中.所以,必须对耐药益生素菌种的耐药机制进行体系的研讨,假如因为细胞特别化学构造而影响药物的渗入渗出造成的耐药性则不会互相传递,这种耐药菌株可以和抗生素合用;如该耐药性是由R因子控制,为防止耐药菌株的泛滥,此类耐药益生素菌株尽量不要和抗生素合用.6辩证对待微生态制剂的功能微生态制剂无论作为饲料添加剂.生物防治剂照样作为情况改进剂其心理感化已得到实践的磨练,是往后生态养殖的成长偏向.诚然,如今人们还仅仅把它作为一种生物调控手腕,如用作疾病防治剂,因其治疗后果还难以和化学药物比拟,仅作预防应用,当养殖动物消失突发性病症,还得经由过程化学药物加以控制.别的,微生态制剂倡导的是正常微生态均衡的保护,这是一个长期的工程,必须在动物的日常养殖进程中不竭赐与填补,方能起到预期后果.是以,专家建议:在微生态制剂的应用进程中,周全懂得微生态制剂的感化机理和产品特征,准确对待其感化后果,用于日常养殖的疾病控制,以预防为主,防治联合;用作饲料添加剂,确保稳固性,控制剂量;用于改良情况,早施早好,持之以恒.微生态制剂这种新型生物成品正以其奇特的理念影响着日益成长的动物养殖业,信任跟着微生态学研讨的进一步深刻以及人们绿色和环保理念的不竭增强,微生态制剂的应用远景会加倍辽阔.。
微生态儿科共识

微生态制剂
国内临床使用的微生态制剂
微生态制剂分为益生菌、益生元(原)和合生元(原)。
益生菌(probiotics)是指给予一定数量的、能够对宿主健康 产生有益作用的活的微生物。
益生元(prebiotics)是指能够选择性地刺激宿主肠道内一种 或几种有益菌的活性或生长繁殖,又不能被宿主消化和吸收 的物质。
微生态制剂儿科共识
目录
• 前言 • 国内临床使用的微生态制剂 • 微生态制剂在儿科适用范围 • 妈咪爱在儿科的临床应用 • 微生态制剂使用和评价中应注意的问题 • 微生态制剂的安全性 • 今后研究建议
前言
微生态学(Microecology)
是研究正常微生物群、环境与其宿主相互关系的一门新兴的生 命科学,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肠道菌群与人体的关系方面。
>1×107 1×107
适怡 酪酸梭菌糖化菌肠球菌活菌制剂 酪酸梭菌、糖化菌、肠球菌
1×109
米雅
酪酸梭菌片、散剂
宫入菌(酪酸梭状芽孢杆菌)
8×107
共生菌制剂
商品名
通用名
菌种和菌株
cfu/包、袋或片
妈咪爱 美常安 抑菌生 整肠生
枯草杆菌肠球菌二联活菌多 维颗粒
枯草杆菌肠球菌二联活菌胶 囊
枯草杆菌活菌胶囊
一、推荐作为主要药物使用的疾病
•抗生素相关性腹泻和肺炎继发性腹泻主要由肠道菌群紊乱所 致,积极推荐使用双歧杆菌、乳杆菌、粪链球菌、酪酸梭菌、 芽孢杆菌和布拉氏酵母菌等益生菌药物 •对艰难梭菌感染引起的伪膜性肠炎的防治,布拉氏酵母菌有 更可靠的证据支持 •迁延性和慢性腹泻病病因复杂,但往往由于各种原因导致肠 道菌群紊乱,在排除特定病因以外,建议使用双歧杆菌、乳 杆菌、粪链球菌、酪酸梭菌、芽孢杆菌和布拉氏酵母菌等益 生菌药物
酪酸梭菌——精选推荐

酪酸梭菌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可以说是最常见的消化道疾病了,因为主要是腹痛腹泻,刚开始并不会对⾝体造成多⼤损伤,因此很多⼈都不重视,或者把它当成了普通的拉肚⼦。
但是,肠易激综合征往往反反复复、迁延不愈,到后来越来越严重,严重影响患者的⾝体健康和⽣活质量,⼀些患者长期被折磨会出现抑郁等精神疾病,甚⾄痛不欲⽣。
以下是在360问答和天涯医⽣看到的⼤部分⼈都是在病情严重之后才开始寻求良药,但是之前由于对肠易激综合征发病原因研究不够透彻,并没有针对这种疾病的良药。
近年来,随着测序技术的发展和⼈体微⽣态研究的不断深⼊,⼤量研究证实肠易激综合征与肠道菌群失调密切相关。
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发病机制主要是菌群失调导致有害菌增多,诱发粘膜炎症,肠嗜铬细胞增多,5-HT分泌增多,致使肠道内脏敏感性升⾼,从⽽使脑肠轴神经发⽣改变。
⽌泻药等常规治疗⼿段纠正的是症状,不能针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发病机制发挥作⽤,因此治标不治本,长期服⽤还会造成便秘。
通过服⽤益⽣菌治疗肠易激综合征能够从根源解决肠道菌群失调的问题,得到很多医学专家的认可。
2016年12⽉国家卫计委发布了功能性肠病临床路径,该路径中药物治疗⽅案中明确指出益⽣菌制剂可以作为功能性胃肠病的治疗药物。
2015年《中国肠易激综合征专家共识意见》指出益⽣菌制剂对改善IBS症状具有疗效;《中国消化道微⽣态调节剂临床应⽤共识》(2016版)(中华预防医学会微⽣态学分会)将益⽣菌作为治疗IBS⽤药。
那么为什么说酪酸梭菌最适合呢?不看⼴告,看疗效我们⼀起看看部分临床观察研究发表的结果张帮杰等⽤酪酸梭菌活菌胶囊治疗IBS患者,疗程3周,随访8周判断疗效。
结果为治疗组有效19例,显效7例,总有效率92.9%,对照组68%,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
聂昭华等采⽤酪酸梭菌活菌胶囊(阿泰宁)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患者,结果显⽰治疗后的腹泻症状有显著的改善(P<0.05),总有效率为94%,治疗中未见不良反应或副作⽤。
应用微生态制剂和曲美布汀联合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观察

第 2 第 3期 8卷 20 0 8年 6月
赣
南
医
学
院
学
报
I 2 Ⅳ0. f 8 . 3
.
J URNA ANNAN MEDI AL U VERS O L OF G C NI nY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20 8 0
应 用微 生 态 制 剂 和 曲美布 汀 联 合治 疗 腹 泻 型 肠 易 激 综 合 征 的 临床 观 察
温建 军 , 邱荣锋
( 赣州 市人 民医院消化 内科 , 江西 赣州 3 10 ) 4 0 0
摘 要: 目的: 研究微 生态制剂和 曲美布汀联合治疗腹 泻型肠易激综合征 的临床疗效 。方法 :6例肠 易激综合征 8 患者随机分为治疗 组 4 6例 , 采用联合服用 曲美布汀 , 双歧三 联活 菌片 ; 照组 4 例 , 对 | D 采用 单服 曲美布 汀。结果 : 治疗组总有效率 为 9 . % , 照 组 总有 效 率 为 7 % 。治 疗 组疗 效 优 于 对 照 组 ( 56 对 5 P<0 0 ) 且 治 疗 组 复 发率 .1 , 1 .% , 5 2 明显低于对 照组 3 . % ( 0 0 ) 7 5 P< . 1 。结 论 : 联合微 生态制剂 和曲美布汀联合 能有效 治疗 腹泻 型肠易激综
2 结 果
2 1 两组 治 疗 前后 症 状 比较 . 见 表 12 , 。疗 程 结 束时治 疗组 的腹 痛、 泻有 效 率分 别 为 9 . %、 腹 56 9 . % , 照 组分别 为 9 % 、5 , 78 对 0 8% 两组 比较 差 异 无
显著性( 00 , = .2 。随访 1 治疗组腹 P> .5) 27 ) ( 2 月,
肠内营养加用微生态制剂在重症患者中应用临床论文

肠内营养加用微生态制剂在重症患者中应用的临床研究摘要:目的:研究肠内营养加用微生态制剂在重症患者救治中的应用效果及不良反应。
方法:将152例重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为肠内营养加用微生态制剂,对照组为单纯常规肠内营养,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
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所有患者均采用整蛋白型肠内营养剂(能全力1.0kcal/ml,纽迪希亚制药有限公司生产),通过重力或营养输液泵经鼻胃管途径进行全天24h持续滴注,应用恒温加温器控制营养液的温度,据患者的病情,按体重(20-25)ml/(kg·d)循序渐进的从低浓度、慢速滴注开始,先逐渐加大容量再逐渐增加浓度,达目标需要量后即可保持不变。
第一天的速度约为20ml/h,以后逐日增加20ml/h,最大滴速为100ml/h。
为排除客观因素对患者的影响,在肠内营养支持治疗的整个过程中严格按规范进行操作,所有物品定期进行细菌培养并详细记录,以防止营养液被污染。
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微生态制剂活菌制剂(培菲康,上海产,成分为双歧杆菌、乳酸杆菌、粪链球菌组成的三联活菌制剂,每粒210mg,活菌含量115亿个/g),将培菲康1.26g水化后加入能全力营养液中,不足之液体及能量由外周静脉补充,并根据病人耐受情况调整速度和用量。
1.3 统计学方法:检验指标资料的数据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分析,计数单位以x2检验,以p<0.05为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观察组加用微生态制剂,对照组不加用微生态制剂。
两组比较,不良反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大量研究表明,肠内营养能够符合人体生理结构特点,保护肠黏膜屏障,减低高分解代谢,刺激免疫球蛋白和胃肠激素分泌,为机体提供自然、全面、均衡的营养[3],提高患者抵抗疾病能力,提高生存率,降低疾病病死率。
但危重病常致胃肠屏障功能障碍,肠道微生态平衡失调,细菌和内毒素进入血液循环导致炎症介质控性释放而引起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从而导致多脏器功能不全综合征[4]。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常细菌明显增多,甚至占绝对优势。③双歧杆菌与
肠杆菌 DNA 拷贝数的对数比值(B/E值)<1。④ 粪便细菌指纹图谱等。
6
治 疗
• 微生态调节剂:包括活菌体、死菌体、菌体成分、
代谢物及生长军促进物质,分成益生菌、益生元 和合生元三部分。 (1)益生菌:能够促进肠内菌群生态平衡,对宿主起 有益作用的微生物制剂。菌种主要来源于宿主正常
化肠源性内毒血症患者,推荐使用含双歧杆菌、乳 杆菌及肠球菌等制剂作为辅助治疗。同时预防肝硬 化自发性腹膜炎和肝硬化肝性脑病,改善肝性脑病 的临床症状起一定作用。
12
临床应用专家共识
4、抗生素相关腹泻(AAD)
使用益生菌能有效减少 AAD 发病率,目前治疗 AAD 的益生菌主要包括双歧杆菌、乳酸杆菌、酵母
降低血清转氨酶水平,减轻肝细胞脂肪变性。
肠道微生态与糖尿病、肥胖密切相关,肥胖患者
接受来自消瘦个体的肠道粪菌移植,胰岛素抵抗得 到了显著改善。
11
临床应用专家共识
3、肝硬化 肝硬化患者存在肠道菌群紊乱,细菌异位,引起 肠源性内毒素血症,引发自发性腹膜炎,肝性脑病 等并发症。
微生态制剂可减少细菌以及内毒素生成,对肝硬
上反映人体的健康状态,当机体受到年龄、环境、 饮食、用药等因素影响时,就会引起肠道微生态 失衡。
3
肠道微生态失衡程度
(1)一度失衡(潜伏型微生态失衡):菌群组成 有变化,临床上无或仅有轻微表现,去除病因后 可自行恢复。
(2)二度失衡(局限微生态失衡):在临床上
可有多种慢性疾病的表现,如慢性肠炎、慢性痢 疾等。
4
肠道微生态失衡程度
(3)三度失衡(菌群交替症或二重感染):肠 道的原籍菌大部分被抑制,少数菌过度繁殖,多
发生在长期大量应用抗生素、免疫抑制剂、细胞
毒性药物、激素、射线照射后,或患者本身患有 糖尿病、恶性肿瘤、肝硬化等疾病。
5
对肠道微生态失衡的诊断
(1)有引起肠道微生态失衡的原发性疾病及病理因
素。 (2)临床表现:腹泻、腹胀、腹痛、腹部不适等。 (3)实验室依据:①粪便镜检球 / 杆菌比值(成人 参考值为 1:3)。②粪便菌群涂片或培养中,非正
2016年中国消化道微生态调节 剂临床应用共识
1
前 言
人体肠道内栖息着约 1000 种以上的细菌,其总 数接近于 1013~1014 CFU。这些微生物及其代谢 产物在人体内发挥生物屏障功能,参与免疫系统
成熟和免疫应答的调节,并对机体内多种生理代
谢起着重要作用。
2
前 言
人体肠道内有益菌种类和数量的减少在一定程度
进食患者,肠道内营养,鼻饲以保持肠道微生态平
衡十分重要,尽可能减少肠外营养。
17
临床应用专家共识
(3)合理应用微生态调节剂。
(4)粪菌移植治疗 (5)中医药在微生态失衡的防治方面也有许多积极
的作用。
18
谢 谢
19
菌、链球菌、肠球菌、芽胞杆菌等。
13
临床应用专家共识
5、肠易激综合征(IBS)
肠道微生态失衡可能与 IBS 症状的产生和持续有 关,主要表现为肠道微生物定植抗力受损、大肠埃
希菌和肠球菌属数量增加、双歧杆菌和乳杆菌数量
减少等。益生菌治疗 IBS 可以缓解腹胀、胃肠胀气,
一些菌株还可以缓解疼痛,尽量选取乳杆菌、双歧
定的关联性。研究表明,对放化疗或围手术期患者
口服双歧杆菌、鼠李糖乳杆菌、植物乳杆菌、嗜酸 乳杆菌等益生菌,能有效保护结肠癌术后肠屏障功 能和降低术后感染性并发症发生率 ,并且口服益生 菌还能够起到降低大肠癌发病风险的作用。
16
临床应用专家共识
8、微生态失衡的综合防治
(1)积极治疗原发病,纠正可能的诱发因素,并减 少使用、慎用引起肠道微生态失衡的药物(制酸剂、 免疫抑制剂、抗生素等)。 (2)调整机体的免疫功能和营养不良状态。对不能
杆菌等人体原籍菌。
14
临床应用专家共识
6、炎症性肠病(IBD) IBD 患者肠道中微生物种类与正常人有明显差异。 枯草杆菌屎肠球菌群的治疗方法,对
于治疗炎症性肠病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15
临床应用专家共识
7、结直肠癌 肠道菌群作为重要的环境因素,可通过共代谢途 径,影响宿主的代谢表型,和大肠癌的发生具有一
菌群中的生理性优势细菌、非常驻的共生菌和生理
性真菌。
7
治 疗
(2)益生元是一种不被上消化道消化的营养物质,直
达结肠能选择性刺激一种或数种生理性细菌生长增 殖,从而增进宿主健康的作用。益生元主要包括低
聚果糖、低聚异麦芽糖、大豆低聚糖、低聚木糖、
低聚半乳糖、水苏糖等数百种低聚糖类,以及抗性
淀粉。
(3)合生元是益生菌和益生元组成的制剂。
良反应发生率,减少抗生素相关性腹泻。某些乳酸
杆菌及双歧杆菌、酪酸梭菌等具有一定疗效。
10
临床应用专家共识
2、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和代谢性疾病 肠道菌群在 NAFLD发病中起重要作用。调节肠 道微生态有助于防治在 NAFLD ,在NAFLD动物模
型中添加益生菌 VSL#3,可有效地改善胰岛素抵抗,
8
治 疗
• 目前我国批准应用于人体的益生菌主要有:(1)
乳杆菌属;(2)双歧杆菌属;(3)肠球菌属; (4)链球菌属;(5)芽胞杆菌属;(6)梭菌
属;(7)酵母菌属。
9
临床应用专家共识
1、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
某些微生态调节剂可减轻或消除、根除HP引起的 不良反应,布拉氏酵母菌可提高HP根除率,降低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