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剧中的女性主义变化——对热播影视剧的内容分析
浅析女性主义在中国电影中的体现

|RADIO &TV JOURNAL 2020.06一、女性主义的概念(一)女性主义的定义与影响女性主义一词是Feminism 的翻译,又称“女权主义”,最早出现在19世纪90年代的法国。
早在1791年奥兰普德古热就因争取女性就业权和教育权发表了《女权宣言》,认为“妇女生来就是自由人,和男人有平等的权利”①。
后传到欧洲和美国,并逐渐流行开来,主张实现男女平等。
五四时期传入中国,而中国作为一个拥有千年历史的封建社会,在农耕经济与儒家思想的双重作用下,女性解放比西方更加举步维艰。
此后经历了封建王朝的破灭,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及改革开放等外力作用下,女性主义也渐渐被人了解。
女性主义现今虽在中西方都得到了深刻的理解与践行,但在社会、思想、政治方面女性仍旧是得不到与男性完全平等的权利。
路漫漫其修远兮,女性依然坚持不懈地对自我权利上下而求索着。
(二)女性主义与电影的关系在电影行业极为发达的当今时代,电影作为一种传播媒介,在为大众带来视觉盛宴的同时,光影人像故事的背后还拥有对社会、思想、政治、经济以及文化传播的解读。
在此条件下,电影促进大众对女性主义的理解、增强女性对自身社会性别地位的认识、推动男女享有平等权利意识的觉醒,成为女性主义旗帜中一个重要的标杆。
同时剖析社会现象与矛盾,从而提高电影的质量,观众透过电影对女性主义产生思考,从而使女性主义更好地与时代结合。
美国电影学家尼克布朗曾经提出,影视是能够再现社会原貌的主要传播媒介,对建立社会性别成规具有极其重要的影响②。
印度电影《摔跤吧爸爸》因拥有抨击社会现实、为女性争取权利的事例而获得了票房和口碑的双赢。
由此看来,女性主义与电影之间的关系是相辅相承,具有双向价值的。
二、女性主义在中国电影中的体现(一)中国电影中女性主义的萌芽与发展中国电影中的女性主义早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就有了萌芽,五四时期传入中国后,新文化运动时许多知识分子将国外女性主义著作进行了翻译传播,推动了中国第一次妇女运动的解放。
美剧《致命女人》的女性主义视角分析

美剧《致命女人》的女性主义视角分析美剧《致命女人》是一部以女性为主导的电视剧,以其独特的女性主义视角探讨了现代女性在家庭、事业和社会中面临的诸多问题。
本文将从女性主义的角度对《致命女人》进行分析。
在《致命女人》中,女性角色的塑造展现了女性主义的观点。
剧中的女性角色多样而复杂,既有勇敢坚毅、独立自主的职业女性,也有传统保守的家庭主妇。
但无论何种类型的女性,她们都展现了内在的力量和智慧。
主人公莫妮卡是一位“家庭主妇”,她支付了很多努力去呵护家庭和孩子,并在危机中展现出良好的应对能力。
这种对家庭的奉献和自我牺牲精神体现了女性在传统角色中的辛勤付出,也是一种女性主义的价值观。
本剧通常将女性的内心情感与社会现实相结合,探索女性在家庭、事业和情感方面的矛盾与抉择。
女性主义告诉我们,女性在事业和家庭之间常常面临抉择,她们需要在追求自我实现和履行家庭责任之间做出艰难的决策。
在《致命女人》中,女性角色经历了各种挑战和冲突,不仅需要努力工作,追求事业成功,还需要应对家庭和亲密关系的问题。
这种呈现方式不仅展现了女性的多重角色,也凸显了女性在现实生活中的脆弱和困惑。
女性在剧中的关系呈现了女性主义关注的议题。
《致命女人》着重描绘了女性之间的友情和互助。
女性主义主张女性之间的团结和合作,认为女性应该互相支持和理解,而不是相互竞争和彼此敌视。
在剧中,许多女性角色团结一致,互相支持,共同面对生活中的困境和挑战。
通过展现这种女性之间的友情和互助,剧中呈现了女性主义的核心理念,即建立一种真正平等的关系,传递女性之间互相支持和爱的力量。
剧中女性角色的自我意识和追求个人价值的努力也展示了女性主义的思想。
女性主义认为每个女性都应摆脱传统框架的束缚,追求自己的梦想和价值。
在《致命女人》中,不论是家庭主妇、律师还是教师,女性角色都在努力追求自己的事业成功和个人成长。
她们不仅通过工作展现了自己的能力,也在家庭中主导和决策。
这种自我意识和价值追求的呈现是对女性主义的思想的一种重要体现。
浅析电影中的女性主义

浅析电影中的女性主义电影中的女性主义常常体现在作品的题材和故事情节中。
一些以女性为主角的电影,往往着力讲述女性在社会中的身份认同、成长历程和性别歧视等问题。
比如《纳尼亚传奇》系列中的女主角露西、苏珊、露茜和艾莲娜,她们的成长与探险故事体现了女性在面对外部压力和内心挣扎时的坚毅和勇敢。
一些以真实历史为背景的影片也常常呈现女性的坚强和勇敢。
比如《铁娘子》中的撒切尔夫人,她在政治舞台上的表现和坚定的立场,体现了女性在男性主导的领域中的自信和坚韧。
女性主义在电影中的呈现也常常体现在影片的解构中。
一些电影通过解构传统的性别角色和价值观念,展现了女性的自我解放和个性追求。
比如《美国丽人》中的女主角莱斯利,她通过自身经历的成长和挣扎,挑战了传统的女性角色定位和社会对女性的期待,最终实现了自我的解放。
一些电影也通过对女性形象的重新塑造和创新,呈现了女性在不同社会背景和历史时期中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比如《一代宗师》中的宫二,她作为女性武术大师的形象,颠覆了传统的男性主导的功夫电影,展现了女性在武术领域中的特立独行和风采飘逸。
女性主义在电影中的呈现也常常体现在对性别话题的关注和探讨中。
一些电影通过对女性的性别认同和性别角色的探索,呈现了女性在不同社会环境和人际关系中面临的困境和挑战。
比如《爱乐之城》中的女主角米娅,她在追寻自我音乐梦想的过程中,面临了来自社会和个人内心的种种压力和挑战。
而她通过坚定自己的内心和自我价值,最终实现了梦想和自我解放。
一些电影也通过对女性的性别角色和性别关系的刻画,展现了女性在婚姻、家庭和职场中的矛盾和挣扎。
比如《小妇人》中的四个姐妹,她们在不同的生活阶段和环境中,都面临了性别角色和社会期待的挑战和调适,通过姐妹情谊和自我实现,最终找到了属于自己的生活和意义。
美剧《致命女人》的女性主义视角分析

美剧《致命女人》的女性主义视角分析【摘要】在美剧《致命女人》中,女性主义视角被深入探讨和展示。
剧中塑造的女性角色展现了复杂和矛盾的内心世界,同时主题探讨着权力、自由与身份的关系。
通过批判现实中的性别歧视和压迫,剧情呈现了女性主义视角对于角色发展的重要影响。
角色之间的互动也呈现出对于女性角色之间关系的探讨。
《致命女人》对当代女性主义运动有着启示作用,引发了观众对于性别角色定位与现实生活的反思。
这部影视作品突出了女性主义视角在当代社会的重要性,呼吁人们关注并反思性别歧视的现状,为女性争取平等权利。
【关键词】美剧《致命女人》,女性主义视角,剧中女性角色,权力,自由,身份,性别歧视,压迫,剧情发展,角色互动,女性主义运动,影视作品,性别角色定位,现实生活。
1. 引言1.1 介绍美剧《致命女人》《致命女人》是一部由CBS制作的美剧,于2013年首播。
它以三位女主角为中心,分别是玛丽亚、珍妮和蒂娜,她们分别代表了不同背景和生活方式的女性形象。
玛丽亚是一名成功的律师,拥有权力和财富,但同时也面临着家庭和职业之间的平衡问题;珍妮是一名家庭主妇,过着平凡的生活,但在婚姻中遇到了困难和挑战;蒂娜是一名年轻的单身母亲,她在社会底层挣扎生存,努力给孩子一个更好的未来。
这部剧通过展现这三位女性角色的生活,探讨了当代社会中女性所面临的各种挑战和困境。
它深入探讨了权力、自由和身份等主题,揭示了现实生活中存在的性别歧视和压迫。
剧中还展现了女性之间的互动和支持,强调了女性团结争取权利的重要性。
《致命女人》以女性视角切入故事情节,呈现了一个复杂多样的女性形象,为当代女性主义运动提供了启示。
它的成功也证明了女性主义视角在影视作品中的重要性,为观众带来了更深入的思考,引发了对性别角色定位和现实生活的反思。
1.2 女性主义视角在当代社会的重要性在当代社会,女性主义视角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女性主义视角不仅仅是一种理论框架,更是一种对社会现实的批判和改变。
影视史中的女性形象与女性主义视角的分析

影视史中的女性形象与女性主义视角的分析在影视史上,女性形象一直是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电影作为一种强大的文化符号和视觉媒介,广泛地塑造和呈现了各种不同类型的女性形象。
而女性主义视角则是对这些形象进行分析和解读的重要工具。
本文将通过对影视史中的女性形象与女性主义视角的分析,探讨女性形象在电影中的重要性和对女性主义发展的影响。
首先,女性形象在电影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电影创造了各种各样的女性形象,有强大独立的女主角,有温柔体贴的女朋友,有勇敢的救世主,还有被动的被救赎者。
这些形象通过各种方式影响着观众对女性的认知和态度。
例如,强大的女主角形象激励着女性观众追求自己的梦想和独立,温柔体贴的女朋友形象塑造了女性关系的理想与期望。
女性形象不仅反映了社会对女性的价值观和期待,也影响了女性在现实生活中的行为和抱负。
其次,女性主义视角对女性形象的分析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女性主义视角关注的是女性在电影中的呈现和表述是否具有性别平等和女性解放的意义。
女性主义视角通过批判性地分析女性形象的塑造和故事情节的展开,揭示其中存在的性别偏见和对女性的压迫。
例如,传统的男性主义观念中常常将女性定位为被保护和被依赖的对象,而女性主义视角则呼吁将女性形象从这种定位中解放出来,赋予她们独立和自主的权力。
女性主义视角的分析有助于观众更加深入地理解女性形象的背后意义,并反思现实社会中的性别关系和女性的地位。
影视史中存在许多经典的女性形象,其中一些具有鲜明的女性主义特征。
例如,《魔戒三部曲》中的艾欧莲,她是一个拥有独立意识、勇敢无畏的女战士,为团队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同时也展现了女性擅长的智慧和领导能力。
《钢琴课》中的伊达女士则是一个对传统家庭角色不满意的女性,她以强烈的意志力和不屈的精神,坚持追求自己的音乐事业,不断挑战社会对女性的限制。
这些女性形象以其独立、坚强和勇气,成为观众心目中的英雄和榜样。
然而,女性形象在影视作品中仍然存在着许多问题和挑战。
从女性主义视角分析电视剧《甄嬛传》中的现代女性意识

从女性主义视角分析电视剧《甄嬛传》中的 现代女性意识王 霞(作者单位:川北医学院)摘 要:电视剧《甄嬛传》是根据流涟紫的同名小说改编而成的大型宫廷电视剧,一经播出便掀起了收视狂潮。
究其原因,是其中反映出来的现代女性意识获得了当代女性的认同感。
因此,本文尝试探究该剧中的现代女性意识。
关键词:女性主义;女性意识;男女平等;自我价值2012年,大型古装宫廷剧《甄嬛传》一经播出便斩获超高收视率,其后,几乎中国的各大卫视都竞相播放,时至今日,其辉煌依然无人能敌。
因此,本文尝试分析该剧如此成功的原因。
1 电视剧《甄嬛传》简介电视剧《甄嬛传》以主人公甄嬛的命运为主线,讲诉了甄嬛从懵懂无知的花季少女到被皇帝选中进入后宫成为妃嫔,历经种种磨难最终斩获成功人生的励志故事。
具体而言,甄嬛和昔年好友沈眉庄一同参加皇帝的选秀,期间遇上了安陵容并结拜为姐妹。
三人机缘巧合,一同入宫为妃。
在入宫后三人受到了当时宫中正得圣宠的华妃娘娘的明枪暗箭。
其时的皇后也对新入宫的三人虎视眈眈。
但皇后此时的最大敌人是华妃,因此,皇后利用甄、沈和安三人,合力搬倒其在宫中的宿敌华妃。
搬倒华妃后,甄嬛圣宠盖过皇后。
于是,皇后各种挑拨离间,使安陵容与甄嬛为敌,还各种陷害甄嬛。
最终,甄嬛主动失宠,寄居甘露寺。
后经历各种波折,甄嬛重回皇宫,利用自己的智慧与胆识搬倒皇后,最终成为皇太后。
2 女性主义理论及其发展历程纵观人类历史,女性始终处于社会中不平等的一方,长久以来,女性都没有权利像男性一样拥有教育权、就业权和选举权。
为争取女性的正当权益,西方国家率先爆发了女权运动。
1791年,法国妇女领袖奥兰普·德古热发表《女权宣言》,标志着女性主义运动的开幕。
其后,美国相继爆发了为妇女争取与男性平等的教育权、就业权和选举权的斗争。
最终,女性主义运动取得了阶段性胜利。
女性最终获得了与男性平等的权利。
伴随着如火如荼的女性主义运动而来的是女性主义研究的繁荣。
女性主义先锋作家伍尔夫敏锐地察觉到女性在诸多上层领域没有发言权,其著作《一个属于自己的房子》标志着女性主义理论的诞生。
美剧《致命女人》的女性主义视角分析

美剧《致命女人》的女性主义视角分析美剧《致命女人》是一部探讨女性权利、自由和独立的电视剧,以女性主义视角审视了社会中存在的性别歧视、权力斗争和自我认知等问题。
本文将从女性主义角度对《致命女人》进行分析,探讨该剧如何呈现女性形象、探索女性命运,以及如何体现了女性在现实世界中的处境和挑战。
该剧的情节设定和主题赋予了女性强大的权力和独立的形象。
主人公贝丝(Beth)和里奇(Ruby)是两位独立自主的女性,她们在面对生活困境和社会压力时并没有选择退缩或依赖他人,而是勇敢地迎接挑战,并通过自身的努力和智慧去改变命运。
她们不愿做被动的受害者,而是选择成为自己生活的主人。
这种塑造了女性的积极、自信和坚强的形象,反映了现代女性不断追求平等和自由的精神。
剧中同样反映了女性在社会中所面临的困境和压力。
不论是贝丝还是里奇,她们都在家庭、职业和社会角色中面临着许多挑战和困难。
贝丝要照顾家庭,同时还要应对工作和个人发展上的压力,而里奇则需要兼顾家庭和职业,并在权力斗争中找到自己的位置。
这种面临多重角色和压力的描述,揭示了女性在现实生活中所遭遇的性别歧视、社会压力和家庭责任的不公平。
该剧还通过塑造各种不同类型的女性形象,展现了女性多样性和包容性。
无论是独立自主的贝丝、勇敢坚强的里奇,还是个性鲜明的女性反派,她们都展示了不同的特质和命运,彰显了女性的多面性和复杂性。
这种把握女性形象的多样性,体现了女性主义的包容性和关注每个女性个体的独特性,反对把女性简单归类为某种特定的模式。
在女性主义视角下,《致命女人》探讨了女性在家庭和职场中的权力斗争。
贝丝和里奇在处理与家人、伴侣和同事之间关系时,都要不断努力平衡自己的权力和利益,面对各种挑战和机会。
她们既在家庭中要求得到尊重和平等,又在职场中争取自己的地位和权益。
这种对女性在不同场合中权力斗争的描绘,反映了女性在现实生活中所面临的权力不平等和斗争之道,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
该剧还呈现了女性的自我认知和争取自由的过程。
浅谈网剧《将军在上》中女性主义的突围困境

东南传播2019年第7期(总第179期)124浅谈网剧《将军在上》中女性主义的突围困境肖琴琴( 江西财经大学人文学院 江西 南昌 330013 )一、盖邪·塔奇曼的反映假说和符号灭绝美国女权主义批评家盖邪·塔奇曼的《大众媒介对妇女采取的符号灭绝》是最早的一篇有代表性的女性主义电视批评,塔奇曼提出“反映假说”和“符号灭绝”两个概念。
“反映假说”表示电视反映男权统治社会的主流价值观,“符号灭绝”表示在电视中的女性形象遭到弱化和贬低,成为没有能力的符号。
[1](一)男权社会的附属品宋朝的建立就是以宋太祖黄袍加身为开始的,吸取唐朝灭亡的经验教训,避免藩镇割据和宦官专权的局面再一次出现,将权利收归于中央,重文轻武,并且剥夺武将兵权。
宋朝是属于封建社会时期,是男权社会。
君为臣纲、夫为妻纲、女子无德便是才等封建教条充斥着整个社会,女性是男性的附属品,可不经女性的同意随意改变其命运,女性的生存悲剧贯穿剧中。
女主叶昭武功高强,自幼女扮男装,跟随父兄在军营长大。
十六岁替父出征,战场上威名远扬,杀人如麻,外号“活阎王”。
镇守边关八年,立下战功无数,最后一纸诏书被皇上召回受赏,封叶昭为天下兵马大将军并有意收回叶昭的领兵权,剥夺其对叶家军的统治权。
无奈之下坦白自己是女孩的真实身份,太后出于政治考虑将其赐婚于南平郡王为正妃,名真言顺地将统兵权移交到皇上的侄子手里,间接的将兵权回归皇帝手中。
在那个封建主义男权社会,女主想要上阵杀敌、保家卫国,还必须得装扮成男性的角色才能实现。
女主婚姻也被安排得妥妥当当,摘 要:去年热播的网络电视剧《将军在上》是一部以女性为主要角色,以宋朝的风云变幻为背景,讲述了一个武艺超群的冷面女将军与倾国倾城的废柴俏王爷之间的错位传奇爱情故事。
《将军在上》是由作者橘花散里的小说《将军在上我在下》改编、由兴格传媒出品的古装传奇新正剧。
在这个提倡男女平等的世界里,该网络电视剧却在处理女性角色时将女性符号化和性别歧视对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RADIO &TV JOURNAL 2018.09影视剧承载着社会的代表文化,是社会潮流的风向标,观看影视剧已成为一种文化特征。
影视剧将现实生活中普遍存在的现象集中并形象化,一定程度上引领了社会舆论。
影视剧中出现的种种现象也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
从2003年韩国电视剧《大长今》的火热开始,当代影视剧日益注重女性在电视剧中的表现,以往大多数电视剧都以男性角色为主,女性角色仅为剧本的走向起添砖增瓦的作用。
随着女性地位的提高和女性主义意识的觉醒,女性在现代影视剧中逐渐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影视剧中的女性也成为代表公众审美、价值观、时尚的宠儿,成为新时代美的代言人。
在媒体市场分众化的趋势下,女性地位的提高促使女性对精神文明的需求日益增强,影视剧不仅是女性获取主流信息的重要工具,也是男性了解女性的主要平台。
影视剧中呈现的女性角色和成长历程,都是时代特征的体现,反映了社会的进步。
近几年的影视剧女性以多元身份成为剧中的主要角色,即使最初定位摆脱不了“花瓶”和“男主外,女主内”,也会根据剧情需要让女性角色发挥不可忽视的作用。
当今社会的女性主义的内涵是什么?影视剧中的女性角色如何反映了女性主义的时代变迁?我们又可以得到哪些有关中国社会女性主义的时代特征?这些将是本文所要探讨和回答的问题。
一、资料与方法本文将采用内容分析的方法,利用2015年至2017年9月之间央视索福瑞CSM50提供的收视率数据,将年度收视率首轮播放大于1.0的电视剧作为分析样本。
CSM 拥有世界上最大的广播电视受众调查网络,覆盖5.88万余户样本家庭,所提供的数据可推及中国内地超过12.8亿和香港地区640万的电视人口。
CSM50则是从中选取50个代表性城市的样本得出的收视率数据,这些城市多数为中国的直辖市、省会城市和经济发展比较快的城市,选取这些城市的电视收视率作为样本分析,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通过央视索福瑞CSM50收视率数据统计,2015年至2017年9月年度收视率大于1.0的电视剧共有71个,所选时期的分布情况如图1。
图1所选时期数量情况根据研究目的,对样本中的每一部电视剧的女性角色依据以下指标进行分类和编码。
这些指标是:1.女性角色的年龄跨度(分为无明显年龄跨度、角色人物一段时间的年龄跨度、角色人物一生时间年龄跨度)。
2.女性角色的位份(分为女一号、女二号、配角)。
3.女性角色人物事迹(分为从商、从政、家庭、个人情感)。
4.角色成就(分为个人成就、伟人成就、辅助作用)。
所有女性角色均按前述指标进行分类编码,按照电视剧播出的版本和剧情介绍对人物角色进行分类编码,排除个人主观因素。
为了尽可能减少主观因素的影响,笔者并没有按时间顺序和播出顺序进行评定,而是按照随机抽取来进行分析。
二、结果与分析(一)生理形象电视剧中女性角色的生理形象一定程度上凸显了女性角色在剧中的重要性。
从表1可以看出,所选样本2015-2017年间,无明显年龄跨度的电视剧数量变化不大,基本持平。
描述女性人物角色一段时间的年龄跨度有所增加,刻画人物一生的电视剧逐年增加。
从年龄特征和生理形象来看,女性角色在剧中的年龄跨度说明了女性角色戏份的增加。
2016年女性角色年龄跨度有了明显的延长,比2015年多出将近一倍,这也意味着观众在荧幕上看到的女性角色会更多,出现时间会更长,在剧中的重要性也会大大增加。
表12015-2017年影视剧中女性角色年龄跨度数量统计从数量来说,女性角色在剧中的延续时间长,一定程度上说明了电视剧中女性角色的重要性,也折射出当下影视剧中女性主义的发展。
《欢乐颂》《新闺蜜时代》等作品以女性为主题,人物角色也以女性为重,这些当代题材的女性影视作品代表了新时代女性主义的新思想。
而《甄嬛传》《武媚娘传奇》这样的描述女性人物一生传奇经历的电视剧则是借历史故事让女性角色发挥出无可比拟的作用,强调对女性的尊重和公平公正。
(二)事迹表现影视剧中的女性形象是通过描述人物事迹、在剧情中影视剧中的女性主义变化———对热播影视剧的内容分析□刘畅摘要:影视剧作为一种文化特征,一定程度上反映和引导了社会的潮流风向,近几年影视剧在塑造女性形象时有打破以往对女性角色的刻板印象。
本文采用内容分析的方法,以2015-2017年8月这三年间热播影视剧中的女性角色为样本,从剧作题材、女性角色排位、人物出身、角色成就四个方面进行定量描述和分析,从中分析近三年来女性主义在影视剧中体现的变化,以此探讨当前社会主流舆论对女性主义的倾向。
关键词:影视剧;女性主义;变迁视听研究48设置情节和矛盾,突出表现人物形象。
女性角色在影视剧中的事迹和达到的成就,取决于剧情发生的时代背景和舆论环境。
中国传统文化观念认为,女性应该注重家庭,成为“贤妻良母”“宜室宜家”,女性角色的所有内涵就是妻子、媳妇、母亲。
新中国成立以来,随着女性地位的提高和时代的发展进步,一代代女性在各行各业创造着自己的事业,完成了不同于男性角色所建立的事业成就。
近几年中西方女性主义思潮再次崛起,让女性主义的新内涵重新反映在荧屏上。
根据CSM50的收视率统计数据得出的结果,可以看出从2015-2017年70%以上的影视剧都以女性为主要角色,这说明无论影视剧反映的是哪方面的人物事迹,当下影视剧题材都与反映女性的成就有紧密联系。
描述人物的事迹表现,是刻画一个女性角色形象最具本质特征的精神内涵。
将样本中的女性角色按人物事迹进行分类编码,得出如下结果,如表2所示。
表2女性角色人物事迹分类统计个人成就包括个人经历的成长奋斗、个人事业拼搏以及个人情感的发展。
伟人成就则是建立在某时代背景下,女性角色通过努力达到一定成就,小到服务百姓,大到利国利民,最终成为一个时代的伟人标志,辅助作用则是指在剧中充当配角的女性角色辅助主角完成人物塑造,或从侧面推动剧情发展。
从所选样本来看,倾向于刻画女性角色个人成就的题材只增不减,而描述女性成为一代伟人标志的题材则大有成为趋势的倾向。
女性主义倡导女性的独立自主,提倡没有性别歧视,因而这类题材的电视剧多设置在封建社会。
众所周知,中国古代封建社会是典型的父权主义社会,女性地位低下,男女不公平现象成为常态,但影视剧中表现的女性在封建礼制的约束下,极力维护个人尊严,发挥所长,打破束缚,成就一番事业。
以《武媚娘传奇》和《那年花开月正圆》为代表的女性主义题材的影视剧,不仅收视率持高不下,而且总是能引发强大的社会舆论,同时从侧面也激起社会对歧视女性思想的抨击。
(三)情感表现影视剧中为了让角色形象更加丰满、更加鲜活,会给人物角色安排一定的感情线。
而为了让剧情更加戏剧化和突出矛盾,剧情设计的人物情感线多为三角式,从人性的角度反映人物角色的另一面。
从所选取样本的影视剧来看,女性角色在剧中的角色位份如表3所示:表3女性角色位份数量统计近几年的影视剧中很少再有纯粹以男性为绝对的“男主戏”,这与影视剧的观众多以女性群体有关。
通常情况下,多数女性会对影视剧中的男性人物更加关注,但实际上,从收视率来看,绝对男性角色的影视剧收视率并没有“大女主戏”高,这说明女性为主要角色的影视剧仍能受到更多关注。
传统意义上以男性角色为主角的影视剧,人物情感线索也围绕男性展开,在这种条件下女性只是男性人物角色性格特征中的一部分,甚至是男性角色走向人物角色圆满的附属品,女性定位没有太大改变,依然受到男权压制,女性角色服务于男性角色,自身主体地位并不凸显。
当女性成为剧中的焦点,围绕主角的情感线索复杂起来,女性主义意识得到激活。
女性不再是妥协退让、默默承受的代名词。
随着女性角色在剧中的位份更加重要,戏份更加多,这些女性角色作为某一种社会形象的代表,逐渐拥有了自己的思想,在影视剧中处理感情问题时不再是男性的附属品和家庭的牺牲品,而是在处理感情问题时表现出独立、勇敢、自尊自重的精神。
这也是当代女性对于感情的追求,不仅希望在事业和社会地位中得到平等和尊重,更希望用自己的力量和人格在感情中成为真正平等的另一方,勇于打破那种为了丈夫事业、家庭幸福而忍辱负重、献出自己的个人幸福的精神枷锁,在情感中选择主动出击,不再介意性别差异导致的行为选择,更加注重自身的精神追求。
三、结果与分析女性主义认为,性别领域中存在着权力关系。
在家庭、伦理、社会的多重压力下,女性的艰难与抗争在影视剧中被放大,同时也更集中地反映出当代女性主义的觉醒。
影视剧是现实生活的缩影,同时又将主题利用戏剧手段放大化。
从近三年的收视率情况来看,现阶段影视剧中的女性角色更加重要,人物更加鲜活,性格特征更加独立、勇敢,勇于对束缚提出挑战,追求社会地位的平等和人格精神上的尊重,这也是当代女性的现实要求,也是女性主义发展至今最想要得到的结果。
女性角色形象是时代的产物,是漫长历史过程的一种客观反映。
法国社会研究院院士吉尔·里波韦兹基教授的《第三类女性》将女性主义推向了一个新的征途,她认为第三类女性的出现,是真正不受限制的女性。
现如今,第三类女性成为了主体女性,存在于开放、不确定的世界中,性别差异日益模糊且排他性逐渐减少,女性的形象也有了新的变化,这也是影视剧中女性角色想要表现的特征。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由于本研究所依据的仅仅是央视索福瑞CSM50调查的2015年—2017年9月之间的电视剧收视率,因此,研究结果的代表性和概括性受到一定限制,但即便如此,这一结果仍然可以帮助我们通过热播的影视剧来了解当今女性形象的变化,对分析和认识新形势新时代下女性主义的新内涵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1.[英]罗斯.当代社会学研究解析[M].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1988.2.风笑天.变迁中的女性形象对‘中国妇女“杂志的内容分析[J].社会,1992(07):14-19.(作者系广西师范学院新闻学硕士研究生)视听研究49视听201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