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斯科关于上海10号线927事故经过报告

上海10号线

9.事故经过报告

9.27事故经过报告

2011年10月17日

上海10号线9.27事故经过报告

线1,线路概况2,事故经过描述,事故过描述3,信号系统状态说明

--P

2

上海10号线线路概况

项目概况:

线路长度36.044km,

其中主线长31.050km,

支线长4.994km;

31座车站;

1座停车场;

1座控制中心;

1座备用控制中心;

座备用控制中

41列车。

项目开通节点

项目开通节点:

2010年4月10日,后备手动ATP模式运营

2010年7月3日,后备模式ATO运营

2010年12月1日,虹桥支线后备ATO运营

日虹桥支线后备

2011年7月23日,CBTC运营

上海10号线事故经过

2011年9月27日13:58,上海自动化仪表股份有限公司电工在进行地铁

10号线新天地车站电缆孔洞封堵作业时,造成供电缺失,导致10号线

新天地集中站信号失电,造成中央调度列车自动监控红光带、区间线

路区域内车站列车自动监控面板黑屏。地铁运营由自动系统向人工控

制系统转换。

1.13:58,1016车从豫园路站开出,司机报告调度没有速度码,调度

通知以人工限速运行,列车运行至老西门站前待命

2.14:01,调度确认线路上列车位置。14:08,行车调度员发布调度命

214:01调度确认线路上列车位置14:08行车调度员发布调度命

令,交通大学站至南京东路站上下行区段实行电话闭塞法行车。

3.14:35,1005车运行至豫园路站,司机接到值班员路票后驶入豫园

-老西门区间,此时1016车仍停在该区间内待命

4.14:37,1005号列车以54公里/小时的速度行进到豫园站至老西门

站区间弯道时发现前方有列车(1016号)停留,随即采取制动措施,

站区间弯道时发现前方有列车(1016号)停留随即采取制动措施

但由于惯性仍以35公里/小时的速度与1016号列车发生追尾碰撞

5.14:49,供电恢复,信号系统自动恢复了正常工作。

撞车区域

电源故障

上海10号线信号状态说明

此次上海十号线927事故,信号系统停用是由于电源系统供电故障导致的。

上海10号线电源系统采用的是综合电源系统,其设计及供货不在卡斯柯范围内,是由上海自动化仪表公司提供的。根据本项目设计院的上海10号线电源系统设计文件,信号系统设备由UPS电源供电,所有正线车站、控制中心、备用控制中心的信号系统设备由弱电系统集中UPS电源供电。电源屏系统进行外电网自动切换、负载瞬态冲击抑制、稳压、变压、分路与隔离。

由该设计文件可知,综合电源屏提供给信号系统的应是UPS电源,即不间断供电电源,所有的电源切由该设计文件可知,综合电源屏提供给信号系统的应是电源,即不间断供电电源,所有的电源切换应在电源系统内部完成。

事故发生时,向信号系统提供的两路电源均断电,造成该区域内冗余的信号系统全部断电。

综合电源屏(含UPS)

信号设备-A套×

信号设备-B套×

卡斯柯供货范围

非卡斯柯供货范围

注:信号设备A套和B套为互为冗余的设备,包括联锁、ATS、

轨旁ATC、数据通信等子系统。

信号系统供电情况简图

地铁案例事故汇编 (20110106)

地铁事故案例汇编(内部学习资料) 2011年1月

编写委员会

前言 本案例集所选用的各个案例均选自于互联网络、公开出版发行物、会议集论文和土木工程类期刊,在此,对那些从事安全建设工作的学者、作者、记者,以及每一位关心工程安全的公民表示衷心感谢!由于编者水平有限,案例选取和分析也难免存在疏漏之处,网络信息也存在难免失真,敬请批评指正,以便持续改进。

目录 特别重大和重大事故案例 (1) 1 2004.4.20新加坡地铁4号线明挖隧道坍塌事故 (1) 1.1 工程概况 (1) 1.2 事故征兆 (3) 1.2.1 始发井事故 (3) 1.2.2 K型地下墙事故 (4) 1.2.3 M2和M3地下墙事故 (4) 1.3 事故经过 (5) 1.4 事故原因 (7) 1.4.1 有限元模拟开挖分析中的错误 (7) 1.4.2 支撑与围檩连接细部的设计施工错误 (8) 1.4.3 施工反分析的技术缺陷 (9) 1.4.4 施工监测不力 (9) 1.5 事故后续 (10) 2 2003.7.1上海地铁4号线联络通道透水事故 (11) 2.1 事故经过 (11) 2.2 事故后续 (12) 2.3 事故原因 (12) 2.3.1 开挖顺序错误 (13) 2.3.2 冻结法方案不严格 (14) 2.3.3 现场管理失职 (14) 2.4 事故处理 (15) 3 2008.11.15杭州地铁1号线基坑坍塌事故 (15) 3.1 工程概况 (15) 3.2 事故经过 (17) 3.3 事故原因 (19) 3.3.1 土方超挖,支撑不及时 (19) 3.3.2 支撑体系薄弱 (19)

地铁运营事故统计分析.doc

地铁运营事故统计分析 一、运营事故分类 地铁事故多种多样, 地铁领域现在已经形成了一个专门的学科领域并以专业、 称。不同的划分也会产生不同的事故类型。 以事故的自身特点来划分,事故一般有以下几类: ( 1)根据国家标准《地铁运营安全评价标准》 (GB/T 50438-2007)我国事故伤害的 评 定依据是: 是否对人的身体健康造成了伤害, 是否造成了经济损失和是否在运行时发生。 按 照这三个依据由轻到重分为一般事故、险性事故、大事故等五个层级。 ( 2)按事故类型划分地铁事故的种类不同,但失事的原因主要有不可抗拒力、人为过 失、管理不善、 设备出现问题等。 而地基塌陷、 地铁车辆本身的原因、 线路偏移、 城市建设、 停电等都会导致设备出现问题从而出现事故。 这些原因是笔者在研究国内外的事故情况和基 于地铁自身特性和事故特性得出的. 二、基础数据调查与统计 近一个世纪以来发生在美国纽约、英国伦敦、法国巴黎等地的地铁事故和 来我国 北上广等地的 1825 起铁路事故都成了笔者的研究对象,其中近 是中国的案例。研究 后发现,国外和国内的地铁事故引发的原因是不同的。 国外的地铁事故多是由外因导致的, 像投放炸药等恐怖活动、 失火、 外等常见的导致地铁事故的原因占到了总的事故原因的 80%以上。与此不同,中国国内的 事故多是由地铁车辆自身的原因、 地铁部门的管理不善等原因导致的。 这些原因都是属于地 铁管理的内部原因,在总的事故原因中所占的比率偏大,竟然占了 70%以上。 笔者主要运用了以下几种研究方法调查了我国国内的地铁事故: (1)实地调研。 (2)参考文献及研究报告。 (3)网络搜索途径。 三、运营事故发生规律 3.1 事故类型分布 1. 国外运营事故类型统计分析通过总结资料整理得到的一百多起国外地铁事故, 得出了发生 地铁事故的 12 种不同的原因,包括:火灾;毒气;爆炸;异物入侵;地震等。其中,因脱 轨导致的事故比例高达 20.95%,总共 21 起,是所有因素中发生事故最 多的;恐怖事件及 供电发生故障导致的事故发生次数排在第二位,各有 的事故发生了 12 次,相撞导致的事故有 11 起, 剩余的均只发生了一次。 2. 国内事故统计分析 依据北京地铁运营有限公司对于发生故障的原因统计, 得出以下分类: 贻误运营时间超过五分钟的被称为运营事故, 在以上一千多起事故 中, 事故占了 510 次。总的来说,这 510 次中还分了 9 个大的方面, 53 个小的方 面。 从大方 向来看,靠前的事故原因有车辆、乘客、通号等,各有 142、97、145 次,这些事故原因导 致的事故在总事故中占了将近 70%。 将国内、国外的事故原因进行对照研究发现: 在国外,发生事故的原因有供电发生问题、恐 怖袭击、列车脱轨,在所有事故中占了一大半;而在中国,发生事故的原因有很多,但多为 如信号、 车辆、 车门等发生问题或者乘客跳下站台等这类质量或意识上的原因, 这类原因导 致的事故在所有事故中占了 49.61%的比重,导致这些原因存在区别的主要因素是:复杂而著 21 世纪初以 95%的研究案例都 乘客不小心掉出车 17 次,占了 16.67% ;由于故障导致 火灾 10 起,跳下站台导致的 9 次,其余 1723 次事故, 运营 同时针对资料上我国

上海地铁10号线线路说明

上海地铁10号线线路说明 上海轨道交通10号线,编号M1,是国内首条无人驾驶轨道交通线,一期由新江湾城站至虹桥火车站,支线在龙溪路站连接支线,抵达航中路站。线路全长36千米,其中龙溪路站以东及支线部分于2010年4月10日先期开通试运营,而主线龙溪路站以西于2010年11月28日开通。第二期将由新江湾城站延伸至基隆路,长10.08公里,共设6站,为上海2010~2020年规划建设线路。由于沿途经过新天地、豫园老城厢、南京路、淮海路、四川路、五角场城市副中心等上海中心区域,因此被称为“白金线路”。 未来发展规划: 浦东东北部的外高桥区域将新增一条通往虹桥枢纽的轨道交通线——日前,市规土局《关于轨道交通10号线(新江湾城-基隆路)选线专项规划》公示,透露了轨道交通10号线将进一步延伸,穿过黄浦江后到达基隆路。 轨道交通10号线是本市轨道交通网络中一条重要的市区级线路,一期工程已经运营通车,全长36.2公里,纵穿杨浦、虹口、黄浦、闸北、徐汇、长宁、闵行等区,并串联起虹桥火车站、虹桥机场等多个客运交通枢纽和大型客流集散点,共设31个车站。 10号线二期工程将由新江湾城出发向东延伸,设国帆路站、双江路站、高桥西站、高桥站、港城路站(换乘6号线)、基隆路站。 10号线未来将新增如下换乘站:港城路站(换乘6号线)

上海市轨道交通10号线二期工程线路起自一期工程终点站新江湾城站北端,沿淞沪路过黄浦江后,再沿港城路至外高桥保税区的基隆路站。线路主要途径杨浦区、浦东新区2个行政区。线路全长约10.080km,其中地下线(盾构)长度3.155km,明挖段长度0.228km,过渡段长度0.337km,高桥段长度6.36km;设站6座,其中地下站1座,高架站5座;设港城路停车场1座;在港城路停车场内设1座主变电所。预计2016年建成。10号线二期工程是10号线的组成部分,是上海轨道交通网络中北部越江通道,连接市中心区和浦东新区,服务于浦东新区北部及杨浦区北部地区,与10号线一期工程贯通运营 更多详情请访问媒力·中国官网:https://www.360docs.net/doc/a21477148.html,

2009年上海地铁撞车事故原因查明

上海地铁撞车事故原因查明 2010年01月24日04:58浙江在线-钱江晚报 字号:T|T 上海日前公布了2009年12月22日清晨上海轨道交通一号线发生两列列车侧面冲撞事故调查结果:事故肇始缘于九年前的一个设计疏漏。 专家说,事故原因单纯,但教训不容忽视。 地铁列车发生冲撞 2009年12月22日5时50分,上海地铁一号线陕西南路至人民广场区间突发供电触网跳闸故障,造成该区间列车停驶…… 当日6时50分,在富锦路站至上海火车站站小交路折返段,中山北路站往上海火车站站下行的150号车以60.5公里的时速行驶近上海火车站站时,司机发现前方信号灯为红灯,立即采取紧急制动措施,随后系统才发出制动命令;由于当时制动距离已不足,6时54分,载有乘客的150号车以16.5公里的时速与正在折返的117号空车发生侧面冲撞,造成150号车驾驶室车头受损和第1节车厢的第2位转向架的轮对脱轨。由于速度较慢,事故未造成乘客伤亡。 事故发生后,上海申通地铁集团启动抢修预案。由于隧道空间狭小和通道能力限制,复轨顶升作业困难,乘客转运速度缓慢,地铁一号线全线于11时48分逐步恢复运营。由于是上班高峰,大量乘客出行受影响。 九年前设计疏漏 地铁冲撞事故发生后,上海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要求深入查明原因、及时向社会公布,确保轨道交通网络安全运行。 同时,迅速成立由上海市建设交通委副主任、交通港口局局长孙建平任组长,市建设交通委、市交通港口局、市公安局、市质监局等单位组成的“12·22”事故调查组。同时成立了由6名国内轨道交通运营、车辆、信号专家组成的专家组,协助开展事故原因调查。 专家组调阅了列车事故记录、信号数据、视频监控图像等相关事故资料,并组织了事故现场动车复测和验证,约谈了申通地铁集团、卡斯柯信号公司、上海隧道工程轨道交通设计研究院相关技术人员,从车辆、运营、信号三个方面对事故原因进行了深入分析。

(完整版)地铁事故案例汇编(终)

地铁建设事故案例汇编 (内部资料) 西安市地下铁道有限责任公司安全质量监督处 二OO九年十一月六日

目录 引言 (2) 【地面沉陷篇】 (3) 【管线断裂篇】 (10) 【涌水坍塌篇】 (14) 【气体爆燃篇】 (32) 【高空坠物篇】 (38) 【机械侧翻篇】 (40) 【意外伤亡篇】 (44)

引言 地铁是城市公共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地铁安全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其建设期的风险管理尤为重中之重。近年来,全球地铁事故不断发生,我国的北京、上海、广州、杭州、南京等城市先后发生了不少事故。收集地铁建设事故案例,分析地铁建设过程中突发意外事故的影响因素,对于制定预防事故相关对策以及突发事故后的救援措施,确保地铁建设的顺利进行、预防和减少事故、降低事故损失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此次地铁建设事故案例汇编主要收集了国内地铁建设过程中发生的意外事故,其内容包括地面沉陷、管线断裂、涌水坍塌、气体爆燃、高空坠物、机械侧翻、意外伤亡。文字及照片均来自相关报道和有关资料,基本保留原文,以资借鉴。

【地面沉陷篇】 案例一、广州地铁海珠区二、八号线地陷导致居民楼倾斜 1.事故经过 2009年1月4日上午10时许,海珠区东晓南路瑞宝村一幢木桩结构的六层楼房突然发生倾斜,附近的地面也发生沉降,涉及沉降的房屋有三幢。事故原因与地铁施工有关,相关部门对五幢楼的群众进行了疏散并安置。事故没有造成人员伤亡,截至当日中午12时监测到的数据表明,房屋的沉降趋于稳定,暂无倒塌危险。相关部门成立了专家组,对现场情况进行论证,对沉降房屋进行妥善处理。 2.事故原因 事故现场离正在施工的地铁东晓南站约100米,而发生倾斜的楼房正是位于地铁二、八号线(即二号线、八号线的并行路段)东晓南隧道上方。地铁该项目负责人表示,在盾构机通过之前,施工单位已做了准备。而事故发生的原因主要有三点: 1) 首先是该路段地质情况复杂; 2) 其次是倾斜的房屋是木桩结构; 3) 最后是地基稳定性较差。 3.事故图片

《上海市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

《上海市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实施细则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规范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工作,增强应急预案的科学性、针对性、实效性和可操作性,根据《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令第17号)(以下简称《管理办法》)有关规定,结合我市实际,特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本市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的编制、评审(或论证)、发布、备案、培训、演练和修订等工作,适用本细则。 第三条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负责全市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以下简称应急预案)的综合协调管理工作;各区(县)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负责本辖区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的综合协调管理工作。 其他负有安全生产监管职责的部门负责本行业、本领域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工作,根据行业特点制定本行业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制度。 生产经营单位负责落实本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编制、评审(或论证)、备案、宣传、培训和演练等工作,并组织应急预案确定的各项措施的实施。 第二章应急预案的编制 第四条应急预案编制应符合《管理办法》第五条的基本要求;市、区(县)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其他负有安全生产监管职责的部门可根据本部门监管的行业安全生产应急工作特点,制定行业应急预案编制技术性指导文件。 第五条市、区(县)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其他负有安全生产监管职责的部门应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本级人民政府及上一级主管部门的应急预案,结合本级、本部门职责和行业安全生产应急工作特点,针对可能发生的事故,编制相应的部门应急预案。同时,编制与预案相对应的简明操作手册,明确职责任务及应急处置流程、应急保障措施等内容。 第六条生产经营单位编制应急预案应全面分析、评估本企业的危险源状况、危险性分析和可能发生的事故特点,广泛听取一线操作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及应急管理专家的意见,根据《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AQ/T9002-2006)及有关标准和规定编写。 第七条生产经营单位存在三种以上(含三种)风险种类、可能发生较大以上事故的,应当组织编制本单位的综合应急预案。 综合应急预案应当包括本单位的应急组织机构及其职责、预案体系及响应程序、事故预防及应急保障、应急培训及预案演练等主要内容。

上海,事故调查报告

上海,事故调查报告 篇一:上海地铁事故调查报告 上海地铁事故调查报告 中评社北京10月7日电/9月27日14时37分,上海地铁10号线两列列车在豫园站至老西门站下行区间百米标176处发生追尾事故,295人到医院就诊检查,目前还有70人住院和留院观察,无人员死亡。 据新华社报道,6日,“”事故调查组公布事故调查结果,认定“”事故是一起造成重大社会影响的责任事故,事故的直接原因是:行车调度员违规发布电话闭塞命令,接车站值班员违规同意发车站的电话闭塞要求,导致10号线两列车追尾碰撞。依照有关规定,12名事故责任人员受到严肃处理,其中10号线调度控制中心调度长汤志华等给予行政撤职。 调查:违规调度是直接原因 经事故调查组查明,在未进行风险识别、未采取有针对性防范措施的情况下,申通集团维保中心供电公司签发了不停电作业的工作票,并经上海地铁第一运营有限公司同意,9月27日13时58分,上海自动化仪表股份有限公司电工在进行地铁10号线新天地车站电缆孔洞封堵作业时,造成供电缺失,导致10号线新天地集中站信号失电,造成中央调

度列车自动监控红光带、区间线路区域内车站列车自动监控面板黑屏。地铁运营由自动系统向人工控制系统转换。 此时,1016号列车在豫园站下行出站后显示无速度码,司机即向10号线调度控制中心报告,行车调度员命令1016号列车以手动限速(RMF)方式向老西门站运行。14时,1016号列车在豫园站至老西门站区间遇红灯停车,行车调度员命令停车待命。14时01分,行车调度员开始进行列车定位。14时08分,行车调度员未严格执行调度规定,违规发布调度命令。 14时35分,1005号列车从豫园站发车。14时37分,1005号列车以54公里/小时的速度行进到豫园站至老西门站区间弯道时,发现前方有列车(1016号)停留,随即采取制动措施,但由于惯性仍以35公里/小时的速度与1016号列车发生追尾碰撞。 经事故调查组认定,事故的直接原因是:地铁行车调度员在未准确定位故障区间内全部列车位置的情况下,违规发布电话闭塞命令;接车站值班员在未严格确认区间线路是否空闲的情况下,违规同意发车站的电话闭塞要求,导致地铁10号线1005号列车与1016号列车发生追尾碰撞。 处理:申通集团被经济处罚 依照有关规定,12名事故责任人受到严肃处理:给予

关于印发上海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生产安全事故约见谈话警示实施办法的通知

关于印发上海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生产安全事故约见谈 话警示实施办法的通知 沪安监管监二〔2011〕38号 市直接监察单位,各区、县安全监管局、控股(集团)公司: 为进一步督促事故责任单位认真吸取教训,落实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督促单位负责人依法履行安全生产职责,防止和减少发生事故,特制订《上海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生产安全事故约见谈话警示实施办法》。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二〇一一年二月二十八日

上海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 生产安全事故约见谈话警示实施办法 第一条为进一步督促事故责任单位认真吸取生产安全事故教训,落实单位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督促单位负责人履行安全生产法定职责,防止和减少发生事故,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和《上海市安全生产条例》,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生产安全事故约见谈话警示,是指为有效遏制生产安全事故发生,督促事故责任单位及其负责人认真吸取事故教训、落实防范和整改措施,市安全监管局对受理的生产安全事故的责任单位负责人进行的约见谈话警示(以下简称“约谈警示”)。 第三条约谈警示对象: (一)发生生产安全责任事故单位的法定代表人或主要负责人; (二)发生生产安全责任事故单位的分管负责人; (三)发生生产安全责任事故单位的管理者代表。 第四条单位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市安全监管局相关职能处室对生产经营单位的约谈对象进行约谈警示: (一)因安全管理不力,在一年内重复发生同类一般生产安全死亡事故的; (二)造成重伤人数3-10人的一般生产安全事故的; (三)相关职能处室认为有必要约谈警示的其他情形。 第五条单位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市安全监管局领导对生产经营单位的约谈对象进行约谈警示,并视情予以新闻媒体曝光或网上公示: (一)因安全管理不力,发生较大或者重大生产安全事故的; (二)发生其他社会影响恶劣的生产安全事故的; (三)发现有重大事故隐患拒不整改的; (四)市安全监管局领导认为有必要约谈警示的其他情形; (五)市委、市政府领导认为有必要进行约谈警示的。 一年内连续发生2起以上社会影响恶劣的生产安全事故的,除对事故责任单位负责人进行约谈警示外,视情况对其上级单位负责人进行约谈警示。 第六条约谈警示以会议的形式进行。根据事故及其发生单位的不同情况,由相关职能处室人员组成约谈警示小组。约谈警示小组由市安全监管局领导或相关职能处室负责人任组长,主持约谈会。约谈时,应邀请有关安全专家参加会议。 第七条约谈警示的主要内容包括:事故发生、应急救援、原因分析、吸取教训、防范整改措施等情况,主要及分管负责人依法履行职责的情况,工作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和下一步应采取的措施。 被约谈警示对象应当准备书面汇报材料。 第八条约谈警示的程序: (一)约谈警示前,由相关职能处室报分管局领导或主要领导进行审批; (二)审批同意后,由市安全监管局书面通知被约谈人,告知约谈时间、地点和需要提交的相关材料等;

《上海市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实施细则》

市安监局印发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实施细则 沪安监管监二〔2010〕180号 关于印发上海市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实施细则的通知 各区(县)安全监管局,各行业(系统),市直接监察单位: 为切实规范本市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工作,增强本市应急预案的科学性、针对性、实效性和可操作性,根据《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国家安全 监管总局令第17号),结合本市实际,特制定《上海市〈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实施细则》。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上海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 二O一O年九月二十八日 《上海市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实施细则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 为规范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工作,增强应急预案的科学性、针对性、实效性和可操作性,根据《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令第17号)(以下简称《管理办法》)有关规定,结合我市实际,特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 本市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的编制、评审(或论证)、发布、备案、培训、演练和修订等工作,适用本细则。 第三条 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负责全市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以下简称应急预案)的综合协调管理工作;各区(县)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负责本辖区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的综合协调管理工作。 其他负有安全生产监管职责的部门负责本行业、本领域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工作,根据行业特点制定本行业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制度。 生产经营单位负责落实本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编制、评审(或论证)、备案、宣传、培训和演练等工作,并组织应急预案确定的各项措施的实施。 第二章应急预案的编制 第四条 应急预案编制应符合《管理办法》第五条的基本要求;市、区(县)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其他负有安全生产监管职责的部门可根据本部

上海2020年22条轨交规划图

2020年22条轨交规划图 请登录后查看与下载附件... 轨道交通2010-2020年详细规划图,站点名尚未确定。

【新民网讯】上海市环境科学研究院近日通过“上海环境热线”网站对《上海市城市快速轨道交通近期建设规划(2010-2020年)》进行了环境影响评价公示,首次完整披露了上海在2010年—2020年间将新建8条地铁新线、延伸5条既有线路的规划。 该院通过公告表示:本次信息公示后,公众可向指定地址发送电子邮件、电话、信函、面谈等方式发表关于该规划及环评工作的意见看法。在该环评报告书编制过程中和报告基本编制完成,报送审批前,还将采取调查问卷、公众告示等方式进一步征求公众意见。 同时新民网网友也可在本新闻跟帖中提出意见和建议,新民网将整理意见并转交上海市 环境科学研究院。 公示全文如下: 规划背景及概况 (1) 上海城市轨道交通网络运营现状 目前,上海城市轨道交通已呈现网络化特征,网络效应初步显现。2007年随着“三线两段”(6号线、8号线一期、9号线一期开通试运营,1号线向北延伸3个车站,4号线实现环线运营)开通后,上海城市轨道交通网络运营线路总数达到8条,运营线路总长度达到235km,覆盖全市13个行政区域,形成了“一条环线、七条射线、九个换乘站、九站共线”的网络运营格局。建成线路运营情况总体呈现出客流总量逐年增加、客流效益显著提高、运营服务水平逐步提升的特点。近年轨道交通在城市公共交通体系中发挥出了重要作用。

(2) 2005年编制的近期建设规划 2005年4月,上海申通地铁集团有限公司组织编制了《上海市轨道交通近期规划》,至2012年,包括已运营的线路长度,上海将形成轨道交通网络规模约567km,见表2。在上述规划基础上,我院编制完成了《上海市城市快速轨道交通近期建设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 并通过了国家环境保护部的审批。 (3) 新一轮近期规划的建设项目规模和构成 今年,在原有轨道交通网络规划的基础上,结合“支持城市重点地区开发建设、服务郊区及保障性住房建设、提升对外交通枢纽配套能力、继续支持浦东新区开发开放、完善和加密中心城轨道交通网络”等原则。上海申通地铁集团有限公司又一次组织编制了近期建设规划,新一轮建设项目在2010-2020年期间共13项,包括5条延伸线和8条新建线,线路总

上海,事故调查报告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 上海,事故调查报告 篇一:上海地铁事故调查报告 上海地铁事故调查报告 中评社北京10月7日电/9月27日14时37分,上海地铁10号线两列列车在豫园站至老西门站下行区间百米标176处发生追尾事故,295人到医院就诊检查,目前还有70人住院和留院观察,无人员死亡。 据新华社报道,6日,“9.27”事故调查组公布事故调查结果,认定“9.27”事故是一起造成重大社会影响的责任事故,事故的直接原因是:行车调度员违规发布电话闭塞命令,接车站值班员违规同意发车站的电话闭塞要求,导致10号线两列车追尾碰撞。依照有关规定,12名事故责任人员受到严肃处理,其中10号线调度控制中心调度长汤志华等给予行政撤职。 调查:违规调度是直接原因 经事故调查组查明,在未进行风险识别、未采取有针对性防范措施的情况下,申通集团维保中心供电公司签发了不停电作业的工作票,并经上海地铁第一运营有限公司同意,

9月27日13时58分,上海自动化仪表股份有限公司电工在进行地铁10号线新天地车站电缆孔洞封堵作业时,造成供电缺失,导致10号线新天地集中站信号失电,造成中央调度列车自动监控红光带、区间线路区域内车站列车自动监控面板黑屏。地铁运营由自动系统向人工控制系统转换。 此时,1016号列车在豫园站下行出站后显示无速度码,司机即向10号线调度控制中心报告,行车调度员命令1016号列车以手动限速(RmF)方式向老西门站运行。14时,1016号列车在豫园站至老西门站区间遇红灯停车,行车调度员命令停车待命。14时01分,行车调度员开始进行列车定位。14时08分,行车调度员未严格执行调度规定,违规发布调度命令。 14时35分,1005号列车从豫园站发车。14时37分,1005号列车以54公里/小时的速度行进到豫园站至老西门站区间弯道时,发现前方有列车(1016号)停留,随即采取制动措施,但由于惯性仍以35公里/小时的速度与1016号列车发生追尾碰撞。 经事故调查组认定,事故的直接原因是:地铁行车调度员在未准确定位故障区间内全部列车位置的情况下,违规发布电话闭塞命令;接车站值班员在未严格确认区间线路是否空闲的情况下,违规同意发车站的电话闭塞要求,导致地铁10号线1005号列车与1016号列车发生追尾碰撞。

关于上海轨道交通运营事故的调查

社会实践报告 教育层次(本科或专科):专科 实践报告题目: 关于上海轨道交通运营事故的调查 分校(站、点):丽园路 姓名:沈方明学号:108310294 年级:10春专业:轨道交通专业 指导教师:鲁霞 日期:2011 年月日

提纲: 一、上海轨道交通概况 二、地铁运营事故的分析 1.人员因素 2.车辆因素 3.供电因素 4.信号系统因素 三、对策和探讨 1.加强对乘客和工作人员的教育2.采用先进的设备及其检测体系3.建立自动监视及自动报警系统4.制定应急方案并进行模拟演练四、总结

内容提要 随着城市地铁的蓬勃发展,地铁交通正以其发展规模和自身所具有鲜明的特点,逐步形成一个新兴行业。为了地铁行业自身的健康发展和地铁运营的需要,有必要对地铁运营事故进行调查,以进一步完善地铁运营中安全管理和设备维护模式的建设,使地铁运营管理走上依法管理的更高层次。本调查通过对近年来地铁事故不断发生,上海地铁先后发生不少事故在对近年来上海地铁发生的事故分析的基础上,笔者对影响地铁安全运营的人、车辆、轨道、供电、信号以及社会灾害等主要原因进行了探讨;针对这些原因提出了一些事故发生前的预防对策以及事故发生后的处理措施;突出强调了“以人为本”的大安全观,提出“人—车—轨道—安全管理”的安全运营系统及应急救援体系相结合的对策。这些对策和实施的实现将会减少地铁事故的发生和降低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及财产损失。地铁作为大容量公共交通工具,其安全性直接关系到广大乘客的生命安全。安全运营是地铁运输的首要目标和基本原则。地铁运输安全是一个庞大复杂的系统工程,影响地铁安全运营的因素主要在于人、车辆、轨道、供电、信号以及社会灾害等。地铁运营管理部门应做到以下几点:(1)加强对乘客和工作人员的宜传教育;(2)装备先进的设备及其检测系统;(3)建立监视及报警系统;(4)制定应急方案及进行模拟演练。因此,分析地铁运营事故的影响因素,制定预防事故相关对策以及突发事故后的救援措施,对于改善地铁运营的安全现状,预防事故和降低事故损失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上海市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办法

上海市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办法 (2012年11月20日上海市人民政府令第91号公布)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目的和依据) 为了建立健全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机制,落实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主体责任,防范和减少事故发生,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上海市安全生产条例》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适用范围) 本市行政区域内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隐患的排查治理及其监督管理工作,适用本办法。 法律、法规、规章对消防、道路交通、铁路交通、水上交通、民用航空等安全生产事故隐患的排查治理及其监督管理另有规定的,适用其规定。 第三条(含义) 本办法所称的安全生产事故隐患(以下简称“事故隐患”),是指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企业、个体工商户以及其他能够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的经营性组织(以下统称“生产经营单位”)违反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标准、规程和管理制度的规定或者因其他因素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存在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物的危险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上的缺陷。 第四条(责任主体) 生产经营单位是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的责任主体。 生产经营单位法定代表人和实际负有本单位生产经营最高管理权限的人员(以下统称“主要负责人”)是本单位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的第一责任人,对本单位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全面负责,应当履行下列职责: (一)组织制定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的各项规章制度; (二)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 (三)保障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的相关资金投入; (四)定期组织全面的事故隐患排查;

(五)督促检查安全生产工作,及时消除事故隐患。 第五条(政府职责) 市和区县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本行政区域内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领导。 市和区县人民政府的安全生产委员会及其办公室负责统筹、协调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中的重大问题。 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产业园区管理机构应当依法做好本辖区内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的相关工作。 第六条(部门分工) 安全生产监管、公安、建设、质量技术监督、交通港口、经济信息化、水务、农业、环保等依法对涉及安全生产的事项负有审批、处罚等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以下统称“负有安全生产监管职责的部门”),依照法律、法规、规章和本市安全生产委员会成员单位安全生产工作职责的规定,对其职责范围内的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实施监管。 安全生产监管部门除承担本条第一款规定职责外,还负责指导、协调、监督同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和下级人民政府对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实施监管。 发展改革、财政、国有资产管理等其他有关部门按照本市安全生产委员会成员单位安全生产工作职责规定,协同实施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监管的相关工作。 第七条(层级分工) 市级负有安全生产监管职责的部门应当确定由其监管的生产经营单位的范围;区县负有安全生产监管职责的部门负责对本行政区域内其他生产经营单位实施监管。 第八条(举报和奖励) 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事故隐患的,有权向负有安全生产监管职责的部门举报。负有安全生产监管职责的部门接到事故隐患举报后,应当按照职责分工,立即组织核实处理。属于其他部门职责范围的,应当立即移送有管辖权的部门核实处理。 举报生产经营单位存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相关违法行为,经核实的,由负有安全生产监管职责的部门按照规定给予奖励。负有安全生产监管职责的部门应当为举报者保密。 第二章生产经营单位的事故隐患排查治理责任 第九条(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制度)

上海市安全生产工作总结.doc

上海市安全生产工作总结 篇一:2014年公司安全生产工作总结范文 2014年安全生产工作总结 今年以来,我公司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夯实基础,细化责任,强化现场监督监管,深化隐患排查治理,进一步完善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以法制化、标准化、规范化、系统化的方式推进安全生产,不断提高企业本质化安全水平,截止目前,我公司未发生一起轻伤事故,开创了安全生产工作的新局面,为构建和谐社会、打造平安社会,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我们的工作措施是: 一、建立考核机制,落实安全责任 我们把安全工作切实摆在各项工作

的首位,与各架子队层层签订安全生产目标管理责任书,各部门,架子队“一把手”是安全生产的第一责任人,安全奖惩等的兑现和发放都与安全责任人考核结果挂勾,实行“一票否决”,凡安全工作不到位的部门和个人,一律不得参加评先。增加了安全运行奖,加大了对安全目标、安全事故、“三违”现象的考核力度;加大了对事故队主要领导、责任区领导、安全员的考核力度;加大了对违规违章的治理力度,严格执行现场开取“违规单”制度。同时,对工作责任心强,发现较大事故隐患,避免事故发生的有功人员,给予一次性奖励50——100元,鼓励职工提合理化建议,举报险肇事故和违规行为,凡对强化安全管理,预防事故发生有积极作用的职工给予适当一次性奖励。并推行人性化安全管理模式,提出了“每位职工都是安全第一责任人”的管理新理念,把安全生产目标责任落实到部门、班组、岗位,将安全承诺签订到每一位在岗职工,形成了“阳

泉市盛德矿业物资有限公司统一领导、单位全面负责、职工广泛参与”的共同责任网络;做到了领导强化,任务细化,措施硬化,工作深化,促进了各级安全生产责任的落实。 二、完善安全管理制度体系,依法规范安全生产管理 分析近期其他兄弟单位事故原因、教训,对现有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进行全面梳理、评审、依据新的法律法规,进一步细化了安全生产责任追究制度,重新制订完善了《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生产奖惩制度》等文件制度,形成了完整、规范、科学、有效的安全管理规章制度体系,实现了全面依法管理。 三、深化全员安全评价,注重安全教育培训 我们不断创新丰富安全评价的方法和内容,建立了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科学评价机制,把基础管理、作业现场、体系运行、安全文化建设、教育培训、创新管理、危险源辨识、双确认等

上海地铁10号线线路介绍

上海地铁10号线线路介绍 上海轨道交通10号线,编号M1,是国内首条无人驾驶轨道交通线,一期由新江湾城站至虹桥火车站,支线在龙溪路站连接支线,抵达航中路站。线路全长36千米,其中龙溪路站以东及支线部分于2010年4月10日先期开通试运营,而主线龙溪路站以西于2010年11月28日开通。第二期将由新江湾城站延伸至基隆路,长10.08公里,共设6站,为上海2010~2020年规划建设线路。由于沿途经过新天地、豫园老城厢、南京路、淮海路、四川路、五角场城市副中心等上海中心区域,因此被称为“白金线路”。 未来发展规划: 浦东东北部的外高桥区域将新增一条通往虹桥枢纽的轨道交通线——日前,市规土局《关于轨道交通10号线(新江湾城-基隆路)选线专项规划》公示,透露了轨道交通10号线将进一步延伸,穿过黄浦江后到达基隆路。 轨道交通10号线是本市轨道交通网络中一条重要的市区级线路,一期工程已经运营通车,全长36.2公里,纵穿杨浦、虹口、黄浦、闸北、徐汇、长宁、闵行等区,并串联起虹桥火车站、虹桥机场等多个客运交通枢纽和大型客流集散点,共设31个车站。 10号线二期工程将由新江湾城出发向东延伸,设国帆路站、双江路站、高桥西站、高桥站、港城路站(换乘6号线)、基隆路站。 10号线未来将新增如下换乘站:港城路站(换乘6号线)

上海市轨道交通10号线二期工程线路起自一期工程终点站新江湾城站北端,沿淞沪路过黄浦江后,再沿港城路至外高桥保税区的基隆路站。线路主要途径杨浦区、浦东新区2个行政区。线路全长约10.080km,其中地下线(盾构)长度3.155km,明挖段长度0.228km,过渡段长度0.337km,高桥段长度6.36km;设站6座,其中地下站1座,高架站5座;设港城路停车场1座;在港城路停车场内设1座主变电所。预计2016年建成。10号线二期工程是10号线的组成部分,是上海轨道交通网络中北部越江通道,连接市中心区和浦东新区,服务于浦东新区北部及杨浦区北部地区,与10号线一期工程贯通运营 更多详情请访问媒力·中国官网:https://www.360docs.net/doc/a21477148.html,

上海地铁事故调查报告

上海地铁事故调查报告中评社北京10月7日电/9月27日14时37分,上海地铁10号线两列列车在豫园站至老西门站下行区间百米标176处发生追尾事故,295人到医院就诊检查,目前还有70人住院和留院观察,无人员死亡。 据新华社报道,6日,“9.27”事故调查组公布事故调查结果,认定“9.27”事故是一起造成重大社会影响的责任事故,事故的直接原因是:行车调度员违规发布电话闭塞命令,接车站值班员违规同意发车站的电话闭塞要求,导致10号线两列车追尾碰撞。依照有关规定,12名事故责任人员受到严肃处理,其中10号线调度控制中心调度长汤志华等给予行政撤职。 调查:违规调度是直接原因 经事故调查组查明,在未进行风险识别、未采取有针对性防范措施的情况下,申通集团维保中心供电公司签发了不停电作业的工作票,并经上海地铁第一运营有限公司同意,9月27日13时58分,上海自动化仪表股份有限公司电工在进行地铁10号线新天地车站电缆孔洞封堵作业时,造成供电缺失,导致10号线新天地集中站信号失电,造成中央调度列车自动监控红光带、区间线路区域内车站列车自动监控面板黑屏。地铁运营由自动系统向人工控制系统转换。 此时,1016号列车在豫园站下行出站后显示无速度码,司机即向10号线调度控制中心报告,行车调度员命令1016号列车以手动限速(RMF)方式向老西门站运行。14时,1016号列车在豫园站至老西门站区间遇红灯停车,行车调度员命令停车待命。14时01分,行车调度员开始进行列车定位。14时08分,行车调度员未严格执行调度规定,违规发布调度命令。 14时35分,1005号列车从豫园站发车。14时37分,1005号列车以54公里/小时的速度行进到豫园站至老西门站区间弯道时,发现前方有列车(1016号)停留,随即采取制动措施,但由于惯性仍以35公里/小时的速度与1016号列车发生追尾碰撞。 经事故调查组认定,事故的直接原因是:地铁行车调度员在未准确定位故障区间内全部列车位置的情况下,违规发布电话闭塞命令;接车站值班员在未严格确认区间线路是否空闲的情况下,违规同意发车站的电话闭塞要求,导致地铁10号线1005号列车与1016号列车发生追尾碰撞。 处理:申通集团被经济处罚 依照有关规定,12名事故责任人受到严肃处理:给予申通集团地铁10号线调度控制中心运营副调度员施瑾留用察看一年、调离调度工作岗位处分;给予10号线调度控制中心调度长汤志华、10号线调度控制中心副经理(主持工作)阔康、申通集团总调度所副主任朱利敏行政撤职处分;给予申通集团运管中心副总经理兼总调度所主任戴祺行政记大过处分;给予地铁运营一公司老西门站值班员贝宇、地铁运营一公司总经理朱效洁、申通集团维保中心供电公司副总经理沈建强、申通集团维保中心供电公司总经理王育才行政记过处分。申通集团副总裁兼运营中心总经理邵伟中对事故负有主要领导责任,给予行政降级处分。申通集

生产安全事故案例汇总完整版

生产安全事故案例汇总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

1、河南平顶山“5?25”特别重大火灾事故 (一)事故简介: 2015年5月25日19时30分许,河南省平顶山市鲁山县康乐园老年公寓发生特别重大火灾事故,造成39人死亡、6人受伤,过火面积平方米,直接经济损失万元。 (二)直接原因: 1.老年公寓不能自理区西北角房间西墙及其对应吊顶内,给电视机供电的电器线路接触不良发热,高温引燃周围的电线绝缘层、聚苯乙烯泡沫、吊顶木龙骨等易燃可燃材料,造成火灾。 2.造成火势迅速蔓延和重大人员伤亡的主要原因是建筑物大量使用聚苯乙烯夹芯彩钢板(聚苯乙烯夹芯材料燃烧的滴落物具有引燃性),且吊顶空间整体贯通,加剧火势迅速蔓延并猛烈燃烧,导致整体建筑短时间内垮塌损毁;不能自理区老人无自主活动能力,无法及时自救造成重大人员伤亡。 2.陕西咸阳“5·15”特别重大道路交通事故 事故简介: ?2015年5月15日下午3时27分,西安相伴商贸有限公司一辆载有46人的大巴车,在陕西淳化境内发生坠崖。当晚,陕西省淳化县特大交通事故现场透露,目前,事故共造成35人死亡,其中15男20女,含1名司机,另有11人受伤,直接损失2300余万。 直接原因:

陕B23938号大客车制动系统技术状况严重不良,行经下陡、连续急弯路段时,因制动力不足造成车速过快,在离心力作用下出现侧滑,失控冲出路面翻坠至崖下。

3.山东石大科技石化有限公司“7·16”着火爆炸事故 事故简介: 2015年7月16日7时30分左右,山东省日照市山东石大科技石化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石大科技公司)液化石油气球罐区在倒罐作业过程中发生着火爆炸事故,造成2名消防员轻伤、7辆消防车毁坏、部分球罐以及周边设施和建构筑物不同程度损坏,罐区周边1公里范围内居民房屋门窗被震坏。 直接原因: 石大科技公司在进行倒罐作业过程中,违规采取注水倒罐置换的方法,且在切水过程中无人现场值守,致使液化石油气在水排完后从排水口泄出,泄漏过程中产生的静电放电或消防水带剧烈舞动金属接口及捆绑铁丝与设备或管道撞击产生火花引起爆燃。

上海地铁10号线线路图

上海地铁10号线线路图 上海轨道交通10号线,编号M1,是国内首条无人驾驶轨道交通线,一期由新江湾城站至虹桥火车站,支线在龙溪路站连接支线,抵达航中路站。线路全长36千米,其中龙溪路站以东及支线部分于2010年4月10日先期开通试运营,而主线龙溪路站以西于2010年11月28日开通。第二期将由新江湾城站延伸至基隆路,长10.08公里,共设6站,为上海2010~2020年规划建设线路。由于沿途经过新天地、豫园老城厢、南京路、淮海路、四川路、五角场城市副中心等上海中心区域,因此被称为“白金线路”。 未来发展规划: 浦东东北部的外高桥区域将新增一条通往虹桥枢纽的轨道交通线——日前,市规土局《关于轨道交通10号线(新江湾城-基隆路)选线专项规划》公示,透露了轨道交通10号线将进一步延伸,穿过黄浦江后到达基隆路。 轨道交通10号线是本市轨道交通网络中一条重要的市区级线路,一期工程已经运营通车,全长36.2公里,纵穿杨浦、虹口、黄浦、闸北、徐汇、长宁、闵行等区,并串联起虹桥火车站、虹桥机场等多个客运交通枢纽和大型客流集散点,共设31个车站。 10号线二期工程将由新江湾城出发向东延伸,设国帆路站、双江路站、高桥西站、高桥站、港城路站(换乘6号线)、基隆路站。 10号线未来将新增如下换乘站:港城路站(换乘6号线)

上海市轨道交通10号线二期工程线路起自一期工程终点站新江湾城站北端,沿淞沪路过黄浦江后,再沿港城路至外高桥保税区的基隆路站。线路主要途径杨浦区、浦东新区2个行政区。线路全长约10.080km,其中地下线(盾构)长度3.155km,明挖段长度0.228km,过渡段长度0.337km,高桥段长度6.36km;设站6座,其中地下站1座,高架站5座;设港城路停车场1座;在港城路停车场内设1座主变电所。预计2016年建成。10号线二期工程是10号线的组成部分,是上海轨道交通网络中北部越江通道,连接市中心区和浦东新区,服务于浦东新区北部及杨浦区北部地区,与10号线一期工程贯通运营 更多详情请访问媒力·中国官网:https://www.360docs.net/doc/a21477148.html,

基于POI的轨道交通站点周边设施分析——以上海地铁10号线为例

基于POI的轨道交通站点周边服务设施分析 ——以上海地铁10号线为例 叶锺楠1,2 (1.同济大学,上海 200092;2.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上海 200002) 摘要:以网络地图POI数据为基础,借助R语言进行数据分析,对上海地铁10号线沿线各 站周边的城市服务设施布局情况进行了量化分析,揭示了设施多元化水平与范围半径的关系,不同类别设施对站点的依赖度,以及站点所在区位对周边设施布局的影响特点,为城市轨道交通站点周边的土地利用与设施配置提供了一定的借鉴。 关键词:轨道交通站点,POI, 服务设施,上海地铁10号线 Rearch on Urban Facilities around Metro Stations Based on POI Data ——The Case of Shanghai Metro Line 10 YE Zhongnan1,2 (1.Tongji University, 上海 200092; 2.East China Architecture Design &Research Institute,上海 200002) Abstract:Taking POI data from network map as data base and using R as an analytical tool, this paper performed a quantitative analysis on urban facilities around Shanghai Metro stations in order to reveal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facility diversity and range radius, the difference of dependence on stations between facilities and the impact on facility diversity from location of stations. The result provides some reference to urban planners on land use and facilities distribution around urban rail transit stations. Keywords: Urban Rail Transit Station, POI, Facility, Shanghai Metro Line 10 在现代大都市中,轨道交通站点周边地区往往不仅仅是公共交通集散的场所,更是各种社会、经济活动的集聚场所,是城市中最具活力的区域,而充足、多元的各类服务供给则是站点地区持续活力的重要支撑。研究轨道交通站点周边服务设施的分布情况有助于更好地了解站点地区对不同类型服务供给的需求量和吸引力,为轨道交通站点周边地区的土地利用和设施布局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1.现有理论与研究 上世纪90年代源起于美国的公共交通导向发展模式(TOD)是近20年来广为认可的交通站点周边城市用地布局的指导理论(图1),TOD在其多年理论和实践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开发设计3D原则,即高密度(Density)开发、多样化(Diversity)土地利用和良好的设计(Design),其中多样化原则提出了对交通站点周边土地复合使用和多元化服务供应的具体要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