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多式联运的物流配送系统研究与实现

基于多式联运的物流配送系统研究与实现
基于多式联运的物流配送系统研究与实现

技术创新

软件时空

您的论文得到两院院士关注

基于多式联运的物流配送系统研究与实现

Dissertation for the Master Degree in Engineering

(菏泽学院)

时岩

SHI Yan

摘要:本论文把路径选择问题和运输方式组合优化结合起来进行研究,提出了多式联运运输方式组合优化模型,利用遗传算法对其求解,给出了实际算例。

关键词:物流配送;多式联运;运输方式组合优化

中图分类号:TP391

文献标识码:A Abstract:How arrange multi-model transportations distribution is precisely the core question in this article must solve.The present

paper unifies the way optimization question and the transport mode combination and optimization to research,proposed multi -model transportations transport mode combination &optimization model,and using genetic algorithm to solute it.

Key words:logistics distribution;multi-model transportation;transport mode combination and optimization

文章编号:1008-0570(2010)08-3-0215-02

前言

今天,要求在选取运输方式时扬长避短,要做到这一点只有通过多种运输方式的组合优化。如何充分利用自身的优势,选择较好的运输路径和较好的运输方式组合,实行多式联运,以最低的成本,安全、如期地完成运输任务,就是本文所要研究的问题。

本论文主要是把路径选择和运输方式选择结合起来研究,对多式联运配送系统的信息化提供支持。

1运输路径不确定的运输方式组合优化

1.1问题描述

本节提出一个适用于多城市之间,路径选择和运输方式组合相结合的一种组合优化模型。以配送中心D0要配送货物到

D6去为例,途中可经过的城市节点分别为D1、D2、D3、D4、D5。

每个相邻的城市间可由公路、铁路、水路三种运输方式可供选择,在每个城市可以进行换装。如何按照客户的要求和各个运输方式的运输能力安排运输路径和选择运输方式就是要解决的问题。

图1多式联运虚拟网络图

为了方便建立模型,我们把可经过的城市划分成网络,D0为第一网络,D1、D2为第二网络,D3为第三网络,D4、D5为第四网络,D6为第五网络。且把不相邻的网络阶段之间存在城市节点间有路径可走的,在中间网络阶段构造虚拟城市节点。如图4所示,第二个阶段的城市D1与第四个阶段的城市D4有路径可走,第二个阶段的城市D2与第四个阶段的城市D5之间有路径可走,则可以在第三个阶段内虚拟两个城市节点D31和D32,其示意图如图1所示。

1.2模型的求解

1.2.1扩展虚拟运输网络

为了方便求解以上模型,对虚拟运输网络进行,方法如下:(1)除始发点D0外,将其它的每个城市分别扩展成g 个城市(每个城市代表一种运输方式),且这g 个城市还处于原来的网

络阶段,然后虚拟一个最终的目的地D;

(2)假设城市A 与城市B 有弧连接,则由A 扩展的g 个城市与由B 扩展的g 个城市两两有弧连接,假设A 与B 没有弧连接,则由A 扩展的任意个城市与B 扩展的任意个城市都没有弧

连接,同一个城市扩展而来的点与点之间不存在连接弧;

(3)各条弧上的权重分为三类:费用权重、时间权重、能力权

重。费用权重=两城市间的运费+中转费用;时间权重=两城市的运输时间+中转时间;能力权重=两城市间的某种运输工具的运输能力。

(4)对于两个城市网络之间建立的虚拟城市,例如在第m 阶段和第n 阶段之间的各阶段内都有一个虚拟城市,并且设第m 阶段的第i 个城市到第m+1阶段的虚拟城市之间的任意交通工具的运输费用、运输时间都为零,运输能力设为一个充分大的数,依次类推,相邻阶段的虚拟城市也有路径可走,且运输费用、运输时间都为零,运输能力设为一个充分大的数,第n-1阶段的

虚拟城市到第n 阶段的第j 个城市之间的运输费用、运输时间、

运输能力都为m 阶段的第i 个城市和第n 阶段的第j 个城市的运输费用、运输时间和运输能力等。

为计算方便,将没有弧连接的城市之间的运输费用、运输时间设为一个充分大的整数,运输能力设为零,由目的点D0到虚拟的城市D 之间的运输时间和运输费用均设为零,运输能力设为一个充分大的整数,则原问题的求解可以转化为在不超过运输期限和能力的约束的前提下,求从(D0→D)的最短路径。此问

时岩:硕士

技术创新题是一个NP难题,很难得到全局最优解或满意解,而本文用遗

传算法对其进行求解,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1.3应用案例

从配送中心D0将货物运送至城市D8,中间经过若干城市,

其示意图为图2所示。在有路径相连的城市之间有3种运输方

式可供选择:公路、铁路、水路。假设运量为25个单位,运到期限

为30。

图2配送路经示意图

各城市之间的运输方式、运输时间,运输能力如表2所示;

各种运输方式之间换装的费用和换装时间如表3所示。

表2各城市节点之间运输费用、运输时间表

注:运输费用的单位是1000元,运输时间的单位为小时,运

输能力的单位为吨;

表3各运输方式的换装费用、时间表

注:换装费用单位为千元;换装时间单位为小时;

第一步:划分网络段。

第二步:对于非相邻的阶段之间存在的运输路径建立两个

虚拟运输节点,分别是D41,D51,如图3所示。

第三步:构造虚拟运输网络图。

图3多式联运虚拟运输网络图

图4扩展后的运输网络图

第四步:根据遗传算法求解。

在本例中,算法参数设计和得到程序执行结果如下表4

所示:

表4算法参数设计和程序执行结果

图5运输组合方案示意图

经过500代后,输出结果为984,且最后生成的染色体为V=

(4,13,23,29),即运输路径为0→4→13→23→29→31。

从实验结果来看,测试数据通过遗传算法得出的结果与非

线性规划软件Lingo9.0得出的结果一致,遗传算法的时间开销

为1’08’’,而Lingo9.0测试得出的时间开销为1’38’’,时间优

化比达到31%。

其求出运输组合方案如图5所示。

表示运输路径为D0—D2—D4—D6—D8,D0—D2的运输方

式为铁路运输,D2—D4的运输方式为铁路运输,D4—D6的运

输方式为公路运输,D6—D8的运输方式为公路运输。

2系统实现技术和开发环境

本系统是在企业现有的平台基础之上实现多式联运配送

系统业务。系统的软件架构是J2EE的框架之下并采用MVC设

计模式。

系统开发客户端是IE6.0服务器,应用服务器采用的是

BEA的weblogic8.0,数据库服务器是SQL Server2000,操作系统

是Windows XP。

3结论

本文设计并实现了多式联运配送系统,利用软件工程的思

想和方法设计了此系统,并在CERP框架下完成了系统的开发

并给出了测试。

(下转第222页)

技术创新

4仿真实验及分析

为了验证本文提出的云模型蚁群算法的有效性,本文进行

了对比仿真实验,主要对比的算法目前应用最为成功的两种蚁

群算法MMAS与ACS。实验采用对边长为10km的正方形区域

内的19个随机分布的客户进行配送仿真。配送中心为区域中

央的原点(第0号客户),各客户的需求按文献指定,车辆载重为

9t,实验数据如表1所示:

表1实验基础数据

MMAS算法、ACS算法与本文的CMACA算法的参数设置

如表2所示:

表2算法参数设置

算法的迭代次数为200次,三种算法都不采用局部搜索策

略。每种算法进行50次仿真实验,对50次实验结果求平均值,

对比实验结果如表3所示:

表3对比实验结果

从表3中可以看到,CMACA算法在求解VRP问题时要优

于MMAS算法与ACS算法,从平均配送总距离与解的标准差可

以看到CMACA具有更优的求解与更稳定的性能,而首次搜索

到最优解的迭代次数则表明CMACA算法在收敛速度方面要优

于MMAS算法和ACS算法。仿真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求

解VRP问题的改进蚁群算法是有效的。

5结束语

本文针对VRP问题提出一种求解VRP的改进蚁群优化算

法,通过引入云模型进行较优解的信息素更新,同时采用云模型

自适应机制,从而有效提高了算法的全局搜索能力。仿真实验结

果显示,本文提出的云模型蚁群算法CMACA在求解VRP问题

时要优于MMAS算法和ACS算法。由于仿真实验求解的问题

规模有限,不能完全评估CMACA算法的性能,因此,下一步的工

作需要对更多不同规模的VRP问题进行实验,以研究算法的性

能及参数对算法的影响。后续的工作还包括对带时间窗的VRP

问题(VRPTW)以及多目标VRP问题进行研究,这些问题与VRP

相比,更具实用价值。

本文创新点:本文通过引入云模型作为模糊隶属函数,对信

息素更新机制与自适应机制进行改进,提出一种求解车辆路径

问题的云模型蚁群算法。

参考文献

[1]马良,项培军.蚂蚁算法在组合优化中的应用[J].管理科学学

报,2001,4(2):32-37.

[2]刘正龙杨艳梅多目标优化问题的连续域蚁群算法仿真研究

微计算机信息2010,2-1:156-157

[3]孙新宇,李刚,孙林岩.基于蚂蚁算法的工件排序优化[J].系

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03,23(11):20-24,53.

[4]高尚,钟娟,莫述军,连续优化问题的蚁群算法研究,《微机发

展》2003,01.

作者简介:蒋松荣(1968-),男(汉族),四川蓬溪人,广东省中山市技

师学院讲师,主要从事电子商务与现代物流方面的研究。

Biography:JIANG Song-rong(1968-),Male(Han Nationality),

Sichuan PengXi County,ZhongShan Swnior Technical Institute,

Lecturer,Main Research Fields for Enterprise Logistics Manage-

ment,Electronic Commerce.

(528403中山市技师学院)蒋松荣

通讯地址:(528403中山市东区兴文路72号)蒋松荣

(收稿日期:2010.07.06)(修稿日期:2010.08.15)

(上接第216页)

本文作者创新点:模型的创新之处就是把路径选择和运输

方式选择结合起来考虑,构建了带扩展虚拟节点的虚拟运输网

络,把问题转换成带时间约束和能力约束的最短路径问题,利用

遗传算法对其求解,并达到了运输资源优化利用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顾宜.集装箱多式联运系统动态优化的研究[D].西南交通大

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11:3-5

[2]Q H Zhao,S Y Wang.A Vehicle Routing Problem with Multiple

Use of Vehicles[J],Advanced Modelling and Optimisation.2002,4

(3):21-40

[3]陆曙等.现代港口物流配送计算机监控系统的实现[J].微计算

机信息.2008,1-1:P49-51

[4]H S Kim,S B Cho.Application of interactive genetic algorithm

to fashion design[J].Engineering Applications of Artificial Interlli-

gence,2000,13(6):635-644

作者简介:时岩(1981-)女,吉林白山人,硕士,2007年毕业于哈

尔滨工业大学。现为山东菏泽学院助教,主要研究方向为:微电

子方向。

Biography:SHI Yan(1981-),Female,born in BaiShan city inner

JiLin china,master,graduate from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

gy in2007.Now as an assistant in Heze University,major in

Microelectronics.

(274015菏泽学院)时岩

通讯地址:(274015山东省菏泽市政法委)时岩

(收稿日期:2010.06.25)(修稿日期:2010.08.15)

我国多式联运存在问题及发展对策研究-物流管理

我国多式联运存在问题及发展对策研究-物流管理 我国多式联运存在问题及发展对策研究 多式联运提供的是一种高效率的服务, 但目前真正做到“一次托运、一次付费、一次签单、 一票到底”的多式联运企业很少 文/赵昕聂婷婷沈诗语 我国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在与某些国家的对外贸易中开始采用多式联运的运输方式,随着标准化集装箱的广泛使用,多式联运的形式也越来越多样化,当前主要的联运方式有海铁联运和路桥运输等。国际多式联运发展现状美国为了推动多式联运的发展,于1991年通过了《陆地多式联运运输效率法案》,1 998年签署了《21世纪运输公平法案》,法案的通过从机制、规章制度和基础设施等方面对多式联运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1994年,北美自由贸易协定签署,美国、加拿大、墨西哥三国之间投资和贸易机会逐渐增多。当前美国多式联运的主要表现形式为海铁联运和驼背运输,海铁联运的主要运输方向为由西向东,而驼背运输则主要服务于内贸货物的中长距离运输。近些年驮背运输正在逐步退出市场,拖挂车的数量呈现出逐年减少的趋势。 2001年欧盟颁布的《面向2010年的欧盟交通运输政策:时不我待》交通白皮书提出要发挥各种运输方式各自优势的发展战略,建议合理地管理不同运输方式之间的竞争;建议开放铁路货运市场以促进铁路复兴;促进港口与铁路、内河航道、沿海航线连接的通道建设;推动多式联运服务项目(马可波罗计划、多式联运信息化、货运一体化等)的启动等。2011年欧盟颁布最新交通政策白皮书《通往欧盟统一交通系统之路,建立更有竞争力、能源使用效率更高的交通

系统》主张让铁路承担更多的运输量,要求提高多式联运运输链的服务水平,在中长距离货运方面提高铁路运输市场份额等,为欧盟多式联运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指导方针。 欧洲的多式联运以铁路为主,近年来发展比较迅速。欧洲多式联运的需求特点是:需求不集中,大多为800公里以内的中短途运输。欧洲海铁联运的主要模式为南/北部港口到内陆腹地,内河运输占据了欧盟内地运输的6%,而在一些大型海港的内陆腹地,内河运输达到了44%。欧洲公铁联运的特点是路网发达、装备先进,与其他运输方式竞争激烈。 我国多式联运存在的问题 当前铁路货运长期存在的运能不足问题没有解决,另外在运输组织、运力分配和服务质量方面都有待改进。“十二五”期间我国交通基础设施逐步完善,公路、航道、港口已经出现产能过剩,而铁路设施存在不足,铁路集装箱场站较少,难以实现物流资源的集约化使用。铁路货运已经成为制约多式联运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铁水联运、公铁联运比例整体偏低。 德国的物流园区具有多式联运功能,园区内部至少存在2种或2种以上的运输方式,1984年建设的不莱梅货运中心是第一个多式联运枢纽型物流园区;比利时的安特卫普港集水运、铁路、公路于一身,是欧洲第三大港口;美国大型铁路货场的建设,吸引了众多的物流代理公司在货场周围自行投资建设仓储配送物流基地,逐渐发展形成具有多式联功能的物流园区。我国大部分物流运园区尚未形成多式联运的运力整合,普遍缺乏多种运力的转化,我国多式联运枢纽型物流园区发展尚属于初级阶段,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在标准规范、规划方法、运营自动化、信息化技术、设施设备技术等方面均存在明显的差距。

我国多式联运

我国多式联运发展: (一)多式联运的概念 多式联运具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多式联运是指使用连续的运输方式进行且在运输方式转换时不对货物本身进行单独处理的货物移动。广义的多式联运是指根据实际业务需要,将两种及以上的交通工具相互衔接、转运而共同完成的运输过程统称为复合运输,我国习惯上称之为多式联运。《联合国国际货物多式联运公约》对国际多式联运所下的定义是:按照多式联运合同,已至少两种不同的运输方式,有多式联运经营人把货物从一国境内接运货物的地点运至另一国境内制定交付货物的地点。 (二)多式联运的运输组织形式 多式联运是采用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运输方式进行联运的运输组织形式。这里所指的至少两种运输方式可以是:海陆,陆空,海空等。这与一般的海海,陆陆,空空等形式的联运有着本质的区别。后者虽也是联运,但仍是同一种运输工具之间的运输方式。众所周知,各种运输方式均有自身的优点与不足。一般来说,水路运输具有运量大,成本低的优点;公路运输则具有机动灵活,便于实现货物门到门运输的特点,铁路运输的主要优点是不受气候影响,可深入内陆和横贯内陆实现货物长距离的准时运输;而航空运输的主要优点是可实现货物的快速运输。由于国际多式联运严格规定必须采用两种和两种以上的运输方式进行联运,因此这种运输组织形式可综合利用各种运输方式的优点,充分体现社会化大生产大交通的特点。 由于国际多式联运具有其它运输组织形式无可比拟的优越性,因而这种国际运输新技术已在世界各主要国家和地区得到广泛的推广和应用。目前,有代表性的国家多式联运主要有远东/欧洲,远东/北美等海陆空联运,其组织形式包括:1.海陆联运 海陆联运是国际多式联运的主要组织形式,也是远东/欧洲多式联运的主要组织形式之一。目前组织和经营远东/欧洲海陆联运业务的主要有班轮公会的三联集团、北荷、冠航和丹麦的马士基等国际航运公司,以及非班轮公会的中国远洋运输公司、台湾长荣航运公司和德国那亚航运公司等。这种组织形式以航运公司为主体,签发联运提单,与航线两端的内陆运输部门开展联运业务,与大陆桥

案例16 汽车物流多式联运方案设计

案例16 汽车物流多式联运方案设计 随着我国汽车行业关税壁垒的逐渐消除,国内汽车行业开始寻求新的竞争能力,现代物流作为第三利润源成为关注的热点。结合汽车行业的特点,从物流角度来研究汽车零部件运输问题,对于汽车企业有着重要的作用。特别是自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汽车行业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各生产厂商面临着降低成本的巨大压力a而通过对物流过程的优化,物流成本有着较大的降低空间。汽车消费市场对整个行业提出品种多样化、更新周期短、价格低等要求,以及汽车制造厂普遍开展订单式、JIT式等生产方式,对汽车零部件的物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汽车物流是集汽车整车及零部件的运输、仓储、包装、保管、装卸、搬运、改装及物流信息处理于一体的综合性管理过程,是沟通汽车原料供应商、零部件商、整车生产厂商、商品车经销商、物流公司及最终用户的桥梁,是汽车供应链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汽车物流运输系统作为汽车物流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的、基本的功能环节,占据着物流成本的一大部分,由于传统的物流运输方式已经很难适应现代物流发展要求,物流运输系统的优化将会带来可观的物流成本的节约。 现代汽车物流运输系统已经不是由传统的单一的运输方式构成的了,而是由海、陆、空等不同的运输方式有机的组合在一起的连续的、综合的多式联运形式,它能够实现货物整体运输的最优化。相对于传统的运输方式,多式联运具有简化操作、节约时间、降低成本、提高运输管理水平等诸多优点,因此越来越受到生产企业、物流企业的青睐。 海通具有“无船承运人”和“一级国际货代”资质,拥有一支专业化的物流方案策划和运作团队,能集成海关、码头、公路及铁路等方面的强大资源,具有完整的内外贸口岸服务功能,提供国际航运、进出口报关、国内水运、陆运及铁路运输、零部件拆装箱、仓储、外贸转关等服务。对于当前发展所面临的巨大市场,海通开始考虑运输方面所花费的巨大成本。采用传统的单一的汽车、火车或水路运输无法实现运输成本的压缩,给企业带来财务压力。因此,现在的运输形式趋向于多式联运方式。 小王是物流工程与管理专业的一名硕士研究生,今年刚刚毕业,进入了海通的零部件物流部。他所在的团队负责汽车物流多式联运方式设计。近期,海通收到了一份H公司的汽车零部件运输的招标书。物流部主管非常赏识这位名牌大学的研究生,想通过这个机会来检验一下小王的能力,将招标书和以前公司做过的类似项目的资料都给了小王,让他编制一份方案出来。 这是小王进入公司以来的第一次任务,也是一次难得的锻炼机会。他兴奋拿起招标书,

我国多式联运发展论文

我国多式联运的发展研究 一、多式联运的基本理论 (一)多式联运的概念 多式联运具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多式联运定义:使用连续的运输方式进行且在运输方式转换时不对货物本身进行单独处理的货物移动。广义的多式联运描述如下:由两种及其以上的交通工具相互衔接、转运而共同完成的运输过程统称为复合运输,我国习惯上称之为多式联运。《联合国国际货物多式联运公约》对国际多式联运所下的定义是:按照多式联运合同,已至少两种不同的运输方式,有多式联运经营人把货物从一国境内接运货物的地点运至另一国境内制定交付货物的地点。而中国海商法对于国内多式联运的规定是,必须有种方式是海运。 (二)多式联运的运输组织形式 多式联运是采用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运输方式进行联运的运输组织形式。这里所指的至少两种运输方式可以是:海陆,陆空,海空等。这与一般的海海,陆陆,空空等形式的联运有着本质的区别。后者虽也是联运,但仍是同一种运输工具之间的运输方式。众所周知,各种运输方式均有自身的优点与不足。一般来说,水路运输具有运量大,成本低的优点;公路运输则具有机动灵活,便于实现货物门到门运输的特点,铁路运输的主要优点是不受气候影响,可深入内陆和横贯内陆实现货物长距离的准时运输;而航空运输的主要优点是可实现货物的快速运输。由于国际多式联运严格规定必须采用两种和两种以上的运输方式进行联运,因此这种运输组织形式可综合利用各种运输方式的优点,充分体现社会化大生产大交通的特点。 由于国际多式联运具有其它运输组织形式无可比拟的优越性,因而这种国际运输新技术已在世界各主要国家和地区得到广泛的推广和应用。目前,有代表性的国家多式联运主要有远东/欧洲,远东/北美等海陆空联运,其组织形式包括: 1.海陆联运 海陆联运是国际多式联运的主要组织形式,也是远东/欧洲多式联运的主要组织形式之一。目前组织和经营远东/欧洲海陆联运业务的主要有班轮公会的三联集团、北荷、冠航和丹麦的马士基等国际航运公司,以及非班轮公会的中国远洋运输公司、

多式联运在中国的发展潜力

多式联运在中国的发展潜力 一、多式联运 国际多式联运是指“按照多式联运合同,以至少两种不同的运输方式,由多式联运经营人把货物从一国境内接管货物的地点运至另一国境内指定交付货物的地点的货物运输”。而中国海商法对于国内多式联运的规定是,必须有种方式是海运。在我国由于国际海上运输与沿海运输、内河运输分别适用不同的法律,所以国际海上运输与国内沿海、内河运输可以视为不同的运输方式。 多式联运一般以集装箱为媒介,把海洋运输、铁路运输、航空运输、公路运输、内河运输等传统的单一运输方式有机地结合起来,化为一体,构成一种连贯的过程,完成国际间的运输。 二、多式联运的优点 1.责任统一,手续简便 在多式联运方式下,不论全程运输距离多么遥远,也不论需要使用多少种不同运输工具,更不论途中要经过多少次转换,一切运输事宜统一由多式联运经营人负责办理,而货主只要办理一次托运、签订一个合同、支付一笔全程单一运费,取得一份联运单据,就履行全部责任。由于责任统一,一旦发生问题,也只要找多式联运经营人便可解决问题。与单一运输方式的分段托运,多头负责相比,不仅手续简便,而且责任更加明确。 2.减少中间环节,缩短货运时间,降低货损货差,提高货运质量多式联运通常是以集装箱为媒介的直达连贯运输,货物从发货人仓库装箱验关铅封后直接运至收货人仓库交货,中途无需拆箱捣载,减少很多中间环节,即使经多次换装,也都是使用机械装卸,丝毫不触及箱内货物,货损货差和偷窃丢失事故就大为减少,从而较好地保证货物安全和货运质量。此外,由于是连贯运输,各个运输环节和各种运输工具之间,配合密切,衔接紧凑,货物所到之处,中转迅速及时,减少在途停留时间,故能较好地保证货物安全、迅速、准确、及时地运抵目的地。 3.降低运输成本,节省运杂费用,有利贸易开展

多式联运中心功能布局方案

多式联运中心功能布局方案 一、功能定位 多式联运中心占地xxx亩(含火车东站站场用地),主要打造一个以公路、铁路运输为主,提供公路、铁路多式联运一体的内陆口岸型的第三方公铁联运物流枢纽,面向全社会提供服务;是组织、转运、调节和管理货物流通的场所,是跨地区、跨部门、跨行业,融城市货物储存、运输、加工、配送、信息、物流金融为一体的现代物流多式联运中心。 二、功能布局 多式联运中心布局规划根据功能定位,秉承合理化交通、人性化功能的原则,可以划分为七大功能区域:信息服务区、零担交易与城市配送区、仓储区、堆场区、海关监管区、停车区、综合配套服务区。 三、功能设计 (一)信息服务区 具备信息服务功能。建设有物流公共信息及电子商务交易平台,通过计算机终端、手机APP、信息交易大厅将物流作业中各个环节产生的信息进行实时采集、分析、传递,并向客户提供物流状态查询、物流过程跟踪、物流客户关系管理、物流决策支持等各种作业明细的咨询信息,同时发布运量运力供求、价格走势、经贸商情等信息,开展网上交易等。

(二)零担交易与城市配送区 1、具备以公路为主的各类物流集结、分散、零担专线物流的功能,成为公路货物枢纽站,同时规范娄底市本地小而散乱的零担货运市场。 2、具有中转配载、城市配送等功能。为客户提供所需要的运输方式,然后具体组织网络内部的运输作业,在规定的时间内将客户的商品运抵目的地。除了在交货时需要客户配合外,整个运输过程,包括最后的市内配送都由园区负责,以尽可能方便客户。 (三)仓储区 1、具备专业仓储服务功能。满足生产企业和第三方物流企业对货物的储存、保管、整理、配载等要求,与货物的运输、配送、流通加工等物流活动及时衔接。为此,园区还需要配备高效率的传送、储存、拣选设备,有常温及有温湿度要求的栈房。 2、具备转运配送功能。进行不同运输方式的转运;设置专业车辆和工具,为用户提供快速配送服务。如,市区内提供生活、生产资料的配送,做到及时、方便、快捷;全国范围内为企业提供以铁路干线为主的产品供应销售配送,做到及时、快捷、安全、可靠。 3、具备流通加工功能。除提供基本的物流服务外,还设置专门区域为企业提供简单加工、组合包装、分拆分拣、

国际多式联运业务的操作步骤

国际多式联运业务的操作步骤国际多式联运业务的操作步骤与国内多式联运业务的操作类似,两者主要差别的是:国际多式联运业务的操作必须有出口报关环节。还有的是使用单证也不同。 国际多式联运业务是在多式联运经营人的组织下完成的,其业务程序主要有以下环节: (一)接受托运申请,订立多式联运合同 多式联运经营人根据货主提出的托运申请和自己的运输路线等情况,判断是否接受该托运申请。如果能够接受,则双方议订有关事项后,在交给发货人或其代理人的场站收据(货物情况可暂时空白)副本上签章(必须是海关能接收的),证明接受托运申请,多式联运合同已经订立并开始执行。 发货人或其代理人根据双方就货物交接方式、时间、地点、付费方式等达成协议填写场站收据(货物情况可暂空),并把其送至联运经营人处编号,多式联运经营人编号后留下货物托运联,将其他联交还给发货人或其代理人。 (二)集装箱的发放、提取及运送 多式联运大多数使用集装箱运输。多式联运中使用的集装箱一般应由经营人提供。这些集装箱来源可能有三个:一是经营人自己购置使用的集装箱;二是由公司租用的集装箱,这类箱一般在货物的起运地附近提箱而在交付货物地点附近还箱;三是由全程运输中的某一分运人提供,这类箱一般需要在多式联运经营人为完成合同运输与该分

运人(一般是海上区段承运人)订立分运合同后获得使用权。 如果双方协议由发货人自行装箱,则多式联运经营人应签发提箱单或者租箱公司或分运人签发的提箱单交给发货人或其代理人,由他们在规定日期到指定的堆场提箱并自行将空箱拖运到货物装箱地点,准备装货。如发货人委托亦可由经营人办理从堆场装箱地点的空箱拖运(这种情况需加收空箱拖运费)。 如是拼箱货(或是整箱货但发货人无装箱条件不能自装)时,则由多式联运经营人将所用空箱调运至接受货物集装箱货运站,做好装箱准备。 (三)出口报关 若联运从港口开始,则在港口报关;若从内陆地区开始,应在附近的海关办理报关。一般由托运人办理,也可委托多式联运经营人代办。报关时应提供场站收据、装箱单、出口许可证等有关单据和文件。 (四)货物装箱 1.自行装箱 若是发货人自行装箱,发货人或其代理人提取空箱后在自己的工厂和仓库组织装箱,装箱工作一般要在报关后进行,并请海关派员到装箱地点监装和办理加封事宜。如需理货,还应请理货人员现场理货并与之共同制作装箱单。 2.委托多式联运经营人或货运站装箱 若是发货人不具备装箱条件,可委托多式联运经营或货运站装箱(指整箱货情况),发货人应将货物以原来形态运至指定的货运站由

多式联运发展技术指引.doc

多式联运发展技术指引 附件3 多式联运发展技术指引 多式联运可以充分发挥各种运输方式的整体优势和组合效率,为货主提供无缝衔接的门到门服务,代表着综合运输发展方向。加快推进我国多式联运发展,既是提高物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推动综合运输结构性节能减排的重要途径,也是深化交通运输改革发展、促进经济转型升级的根本要求。《物流业中长期规划(2014~2020年)》将多式联运工程列为十二大重点工程之首。随着交通运输大部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及“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等国家战略加快推进,行业管理体制机制加快理顺,交通运输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我国多式联运发展迎来了加速发展的战略机遇期。为加快推动多式联运发展,做好多式联运示范工程建设工作,交通运输部组织部规划研究院编制了《多式联运发展技术指引》,为各地开展多式联运示范工程提供技术指导和经验借鉴。 一、多式联运概述 多式联运作为集约高效的现代化运输组织模式,产生于1960年左右,并在1980年后随着集装箱技术的成熟开始快速发展。欧美发达国家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通过各种政策措施大力发展多式联运,尤其是跨入二十一世纪后均把多式联运作为交通运输系统优化的主导战略,目前已经形成了发展形式多样、设施装备先进、标准体系完善、运输组织顺畅、政策保障有力的多式联运推进体系,多式联运比例不断增长且发展势头强劲。

(一)术语及概念。 多式联运(Multimodal Transport或Intermodal Transport)起源于上世纪60年代的美国。在发展初期,凡是经由两种及以上运输方式的联合运输均被称之为多式联运。后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形式的日趋多样,各国对于多式联运概念和内涵的界定也有所不同,但近年国际上逐渐呈现统一的趋势,即把Multimodal Transport和Intermodal Transport两个概念加以区别,前者可视为广义的多式联运;后者则被视为更加严格意义的多式联运,且成为各国发展的重点。 1.欧洲。2001年欧盟发布了《组合运输术语》(Terminology on Combined Transport),对相关概念作了统一规范。从外延自大到小看,共涉及以下三个基本概念: (1)复合运输(Multimodal Transport)。泛指“以两种及以上运输方式完成的货物运输形式”; (2)多式联运(Intermodal Transport)。特指“货物全程由一种且不变的运载单元或道路车辆装载,通过两种及以上运输方式无缝接续、且在更换运输方式过程中不发生对货物本身操作的一种货物运输形式”; (3)组合运输(Combined Transport)。指Intermodal Transport中“全程仅使用一种标准化运载单元”的特定形式。其中标准化运载单元在欧盟国家有三种,即国际集装箱、可脱卸箱体(swap-body)、厢式半挂车(semi-trailer)。

多式联运物流运营管理信息化解决方案

保税物流运营管理信息化解决方案 行业概述 随着国际贸易的不断发展及外贸方式多样化,世界各国进出口货运量增长迅速,保税物流业务也蓬勃发展,货主对保税物流的管理要求也越来越高,但是传统的手工作业模式,或者单一的仓库管理系统都不能满足要求;保税物流运营管理信息化解决方案正是解决了这些问题,实现一体化的保税物流管理,既能满足传统的保税物流作业管理的要求,又能满足接单、报关、配送以及海关监管要求。 4PNT保税物流运营管理信息化方案兼顾进口保税、出口监管的业务需求的一体化的综合仓储物流管理系统,主要模块包括:仓库管理、报关管理、运输管理、物流计划、运输与配载、计费管理以及与客户、海关系统集成的统一接口平台。不但实现高效而精细化的业务管理,而且实现与电商平台、海关、检验检疫、国内外物流服务商之间的互联互通。 客户对象 ?保税仓经营者 ?供应链服务商

业务需求 方案内容 4PNT保税物流运营管理信息化解决方案的整体蓝图如下图所示:

?满足保税物流业务运营需要的功能 仓储系统包括订单管理(入库、出库、调拨)、收货、质检、入库、拣货、称重、打包、电子面单打印、出库、库存调整、盘点、出入仓单提交备案,以及费用核算与结算等仓库全套功能,支持多级库位管理。与仓储配套的运输包括自有车辆管理、派车、委外运输,运输过程中出园、入园管理。 ?灵活的作业策略适应不同业务场景 灵活可配置、可扩展的多种货品拣货、上架、补货策略,可根据货品的保质期、尺寸、重量、批次号等属性特征配置不同的出入规则,配合手持终端在适应仓库管理要求的同时也提高了作业效率。 ?支持自有车辆运输调度和外部运输资源管理 在配套保税仓的运输业务中,系统能同时管理自有运输资源和外部运输资源;对自有车辆支持运力资源调度,运输任务下达到驾驶员;对外部车辆记录和跟踪重要节点信息;结合车载终端等智能设备的集成,实时掌控运输过程,使得整个物流作业透明化。 ?支持自有车辆运输调度和外部运输资源管理 在配套保税仓的运输业务中,系统能同时管理自有运输资源和外部运输资源;对自有车辆支持运力资源调度,运输任务下达到驾驶员;对外部车辆记录和跟踪重要节点信息; 方案价值 ?多组织多客户的业务架构

多式联运案例 上传

1.案例:日本邮船公司的多式联运服务 日本邮船公司(NYK)作为世界上着名的班轮公司之一,是传统的海运服务公司,该公司自1896年起便开始经营欧洲和远东的“港至港”的服务。海运是NYK的主业,它拥有一支由322艘船舶组成的船队,每年承运七千多万吨货物。 航运业的利润下降和动荡,使NYK开始重组和改变其经营战略,由单一的“港至港”服务转向更加细致周到的“多式联运”服务。 NYK集团提出了一个面向21世纪的公司战略,内部称为“NYK21”。“NYK21”的目标是使公司发展成为一个超越海上运输的全方位综合物流公司,也就是成为一个可以提供更广泛的服务种类的超级承运人。NYK战略之一是计划首先通过其下属子公司在空运、货代、仓储和公路运输的运作上的协调一致,来实现其战略联盟。 公司的目标是加强NYK的货运服务、物流活动、空运和陆上运输,使其占NYK年收入的30%(目前占10%)。NYK努力建立一个围绕海、陆、空服务的多式联运体系,以实现其目标。该战略的核心部分在于NYK不断在世界主要地区发展其物流中心。1991年NYK从联合承运集团(United Carriers Group)收购了三个欧洲运输和物流公司作为其在欧洲建立物流网络体系的一部分。 NYK的物流中心遍布全球,并且不断有新的中心建立。这些中心经营的远远不止仓储服务,NYK将它们看作是集中向客户提供一定程度的物流服务的中心,如存货管理和定单处理。 NYK物流中心的经营理念是积极向客户推销,提供客户集中存货控制的好处,以达到缓解存货紧缺和减少运输设备的目的。每个中心均有陆、海、空运输的专业人才和自己的货物集中与分送的网络。NYK认为信息技术是现代物流的重要基础,并且使每个中心互相联网以提供全球货物跟踪。 一些NYK的物流中心甚至向客户提供更为广泛的物流服务。以新加坡中心为例,物流中心为日本电子产品制造商提供“物料需求计划服务”(MRP),NYK 认为这是一个物流提供者尚未开发的巨大的领域。 M RP服务涉及将零件清单、卖方、日期和定单次数与主要生产计划相匹配,以保证生产进程能有最低费用和即定的物料。这种即定即到的服务可以建立在以及时生产(JIT)为经营理念的零库存的基础上。很明显,当零件数和卖方增加

多式联运

汽车物流多式联运方案设计 摘要:随着我国汽车行业关税壁垒的逐渐消除,国内汽车行业开始寻求新的竞争能力,现代物流作为第三利润源成为关注的热点。结合汽车行业的特点,从物流角度来研究汽车零部件运输问题,对于汽车企业有着重要的作用。特别是自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汽车行业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各生产厂商面临着降低成本的巨大压力。而通过对物流过程的优化,物流成本有着较大的降低空间。汽车消费市场对整个行业提出品种多样化、更新周期短、价格低等要求,以及汽车制造厂普遍开展订单式、JIT式等生产方式,对汽车零部件的物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汽车物流是集汽车整车及零部件的运输、仓储、包装、保管、装卸、搬运、改装及物流信息处理于一体的综合性管理过程,是沟通汽车原料供应商、零部件商、整车生产厂商、商品车经销商、物流公司及最终用户的桥梁,是汽车供应链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汽车物流运输系统作为汽车物流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的、基本的功能环节,占据着物流成本的一大部分,由于传统的物流运输方式已经很难适应现代物流发展要求,物流运输系统的优化将会带来可观的物流成本的节约。 现代汽车物流运输系统已经不是由传统的单一的运输方式构成的了,而是由海、陆、空等不同的运输方式有机的组合在一起的连续的、综合的多式联运形式,它能够实现货物整体运输的最优化。相对于传统的运输方式,多式联运具有简化操作、节约时间、降低成本、提高运输管理水平等诸多优点,因此越来越受到生产企业、物流企业的青睐。 问题1为什么汽车行业关税壁垒的逐渐消除? 答:关税壁垒是指用征收高额进口税和各种进口附加税的办法,以限制和阻止外国商品进口的一种手段,随着我国加入WTO,汽车行业的关税壁垒逐渐消除,市场竞争更加激烈。 问题2什么是JIT式生产方式? 答JIT生产方式的基本思想是“只在需要的时候,按需要的量,生产所需的产品”,也就是追求一种无库存,或库存达到最小的生产系统。JIT的基本思想是生产的计划和控制及库存的管理。 问题3什么是多式联运?

国际多式联运试卷

国际多式联运实务与法规期末考试题【A卷】姓名:班级:学号:分数: 一、单项选择题(20分) 1、集装箱进出港区时确定箱体交接责任的单证是()。 A、提单 B、大副收据 C、提货单 D、设备交接单 2、SOC是()的集装箱的英文缩写。 A、船公司 B、租船公司 C、货主 D、租船人 3、CY-CY集装箱运输条款是指()。 A、一个发货人、一个收货人 B、多个发货人、多个收货人 C、一个发货人、多个收货人 D、多个发货人、一个收货人 4、托运单规定“装载舱内”,但实际装在甲板,因加固绑扎过失,船公司()。 A、按B/L责任限制 B、按实际损失赔偿 C、不赔 D、根据国际货运公约 5、根据有关国家法律、国际公约、提单条款和航运惯例,一般都把 交付货物当时或一定期限内收货人未提出货损书面通知视为按提单记载事项将货物交付给收货人的()。 A.绝对证据 B.初步证据

C.不可推翻证据 D.象征性证据 6、国际海运集装箱按用途不同可以分成不同类型的集装箱,其中“RF”代表()。 A.干货箱 B.超高箱 C.冷藏箱 D.框架箱 7、在海上货物运输中,当发生货损货差事故时,()有权向承 运人提起索赔。 A.正本B/L转让后的转让人 B.正本B/L转让后的受让人 C.正本B/L转让前的收货人 D.正本B/L转让后的发货人 8、国际多式联运经营人是()。 A. 国际多式联运合同的当事人 B. 国际多式联运合同的委托人 C. 国际多式联运合同的代理人 D. 国际多式联运合同的经纪人 9、根据1991年《多式联运单证规则》,多式联运经营人的责任制度采用()。 A. 分割责任制 B. 网状责任制 C. 统一责任制 D. 须修改的统一责任制 10、按照我国法律的规定,明知委托事项违法,货运代理人为了自 身利益,仍然进行货运代理活动,则()。 A.被代理人不负被追偿责任B.货运代理人不负被追偿责任

国际多式联运发展趋势

国际多式联运发展趋势及我国的对策研究摘要:多式联运作为一种高级的运输组织形式,可整合各种运输方式的优势,通过无缝衔接提高运输效率与质量,符合个性化需求对商品运输的要求,在全球化竞争环境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经过近四十年的建设与发展,我国多式联运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然存在很大差距。当今,国际多式联运与生产领域的关系日益紧密,国际联运网络成为核心资源。在这种形势下,为更好地促进我国多式联运的发展,必须积极培育大型国际多式联运经营人,构建国际联运网络;理顺管理体制,推进海陆联运网络发展;加快先进信息技术在国际多式联运业务中的应用。 关键词:国际多式联运;发展趋势;对策 一、引言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跨国公司规模不断壮大,他们的原料产地、生产车间、装配工厂以及消费市场遍布世界各地。在这种情况下,运输过程成为经济全球化的纽带,成为了跨国公司运营的重要环节,整合运输链以服务于跨国公司的同步协调生产就显得尤为重要。整个运输过程不能被看作是几个孤立的运输服务,而应该作为一个整合的运输服务来满足运输需求,这就促成了多式联运的出现。 多式联运通过最近四十多年的迅速发展,已经在整合综合运输体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2009 年初,我国出台了《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将多式联运、转运设施工程列为九大重点工程之首,其初衷不仅仅是为了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对国家实体经济的冲击,而是更看重发展多式联运在优化资源配置、改善投资环境和应对日益激烈的全球化物流竞争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发展多式联运,不仅是国内物流企业应对全球货运市场竞争必须占领的战略要地,而且反映了一个国家经济全球化的程度。面对“全球采购、全球生产、全球销售”的现代竞争模式,提供“门到门”服务的国际多式联运成为必然趋势。 二、我国国际多式联运发展现状 20 世纪70 年代,我国国际集装箱运输开始起步。2007 年,我国集装箱吞吐量已经超过1 亿标准箱(TEU),连续六年位居世界第一。经过近四十年的发展,我国国际多式联运从无到有,取得了一系列成就,特别是基础设施水平大幅改善,标准化建设已经与国际接轨。我国多式联运行业正处于发展阶段,其特点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多式联运规模迅速扩张 虽然没有专门的多式联运统计数据,但从个别港口的多式联运数据看,我国多式联运总量呈现迅速增长态势。如上海港2006 年江海联运量达到200 万标准箱,占港口集装箱吞吐量的9.2%;海铁联运量8.4 万标准箱,占港口集装箱吞吐量的0.4%。虽然多式联运运量占集装箱吞吐量的比重不是很高,但从近几年的趋势来看,海铁联运量年均增长率高达30%,江海联运量增速也超过20%。尽管2008年受到了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港口集装箱吞吐量仍然达到1.3 亿标准箱,对外贸易的迅速发展为多式联运的发展创造了条件。随着我国货运需求的不断增长,我国货代业和国际联运路线也得以迅速发展。2008 年,我国货代企业数量高达1.35 万家,我国80%的进出口贸易货物运输和中转业务、90%的国际航空货物运输业务都是通过国际货运代理企业完成的。同时,我国135 个水运口岸、66 个陆路口岸、57 个航空口岸已经开通了主要包括内地经海运往返于日本内地、美国内地、非洲内地、西欧内地、澳洲内地等的联运线以及经蒙古或前苏联至伊朗和往返于西、北欧各国的西伯利亚大陆桥运输线。 2、我国多式联运以协作式联运为主 根据多式联运的组织方式,可将之分为协作式和衔接式两种。协作式多式联运指两种或两种以上运输方式的运输企业,按照统一的规章或商定的协议,共同

国际货物多式联运

国际货物多式联运”的概念浅谈 摘要 随着电子科技的应用以及经济全球化的趋势,运输业进入了物流时代。物流不但把各种运输方式予以有机结合,而且将生产、销售等诸环节也合而为一,成为一种高度综合的现代化生产与运输方式。在物流体系中,多式联运仍是其命脉及主干之一。多式联运是社会经济发展带来的运输业的必然的发展方向,我国的集装箱多式联运受到运输业制度的影响,我们应当从基础设施建设,运输技术,政府政策法规等发面来发展多式联运。因此为了迎接物流时代的到来,有必要对其主要基础-多式联运中的法律问题进行研究,努力在诸多分歧上达到共识,并促进国际多式联运的统一化,从而以“法律一体化|”更好地适应和促进“经济一体化”的需要和发展。 关键字多式联运多式联运单证规则构成要件 一国际货物多式联运的概念 国际货物多式联运法律称谓的发展和统一化国际货物多式联运(下简称国际多式联运)虽然被广泛应用,但国际上关于该概念的特定称谓却尚未统一,相关的概念主要有:“联合运输”、“联运”、“连运”、“集装箱运输”以及与多式联运相对应的“单一运输”这些名词与国际货物多式联运都有一定甚至十分密切的联系,相互之间极易发生混淆。所以罗尔夫?威特教授(Ralph De Wit)告诫说:即使这些概念之间有着显著的差别,在实务中也非常容易被混用。因而不能仅依靠其所使用的术语来判定一个运输合同的性质。 运输合同的性质直接关系到多式联运经营人或承运人权利、义务范围的大小,对运输方式的概念内涵理解不一,极易引发纠纷和争议。为了避免这种状况,除了在签订合同时应谨慎选择有关的名词或术语,并注意依合同内容而非形式来

确定运输方式的性质外,更好的解决方法也许是尽快将这种运输方式的特定称谓统一化、确切化。联合国经济和贸易发展委员会(UNCATD,下简称联合国贸发会),国际商会(ICC)等国际组织也在为此做着不懈努力。目前实务和理论界最常见的术语便是1980年在《联合国国际货物多式联运公约》(以下简称联合国多式联运公约)中最早出现的“多式联运(Multimodal Transport)”一词。该称谓准确地描述了这种运输方式的特点并为人们普遍接受。可以想见,随着它被日益广泛地应用,这一术语将取代其他,成为该种运输方式的专用词语。 除了描述这一运输方式的术语有待统一外,关于这一概念的具体法律内涵,国际公约和国内法也有各自规定。下面一一加以介绍分析 二国际公约和惯例及各国对国际货物多式联运法律内涵的规定和理解 1,国际公约和惯例 《联合国国际货物多式联运公约》 目前看来,联合国多式联运公约关于国际货物多式联运的定义最具权威性和影响力。根据该公约,国际货物多式联运是指:“按照多式联运合同,以至少两种不同的运输方式,由多式联运经营人将货物从一国境内接管货物的地点运至另一国境内指定交付货物的地点。为履行单一方式运输合同而进行的该合同所规定的货物接送业务,不应视为国际多式联运。”\ 公约的这一定义有两个特点:第一个特点是它将多式联运与联运明确区分开来,后者是在单一运输方式之间进行连续运输;第二个特点是公约强调多式联运的国际性,并规定国际性的标准是:接管货物地点和交付货物的地点要位于不同国家。这大概是由于国际货物多式联运较其他运输方式相比,路程更长更复杂,国际性不可避免地成为其一个突出特色。实务中,国际货物多式联运也的确在整个多式联运中占了绝大比例。很多学者在其著作或文章中分析有关多式联运的问题时,他们主要论及的是国际货物多式联运;实践中当人们谈及多式联运,针对的也主要是国际层面上的这种运输方式。因而,“多式联运”往往就是“国际货物多式联运”的代名词。本文中,如果没有上下文特别说明,多式联运即指国际

物流多式联运模式案例分析

物流多式联运模式案例分析 “有智慧、有信心、有未来。”11月29日下午,在市政府主办的2008年中国扬州现代物流发展高峰论坛上,上海西北综合物流园区推进办主任王大明点评扬州公铁水联运物流集聚区时,用了这九个字来形容集聚区的规划、定位和项目启动。 当前,金融海啸的影响正在从金融部门传导到实体经济部门。发生在美国的金融危机迅速传递到其他国家,引起连锁反应,导致全球性的消费下降,对我国的出口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首当其冲的是流通业发展受阻。我市关键时期举办这场高峰论坛因而显得特别引人瞩目。 “与其诅咒黑暗,不如点亮蜡烛,照亮前进的路径。”这是与会专家和业内人士共同为扬州现代物流业发展指明的一条明智之道。 公铁水,国内罕见的多式联运模式 运河与长江,宁启铁路与即将开建的淮扬镇铁路,京沪、宁通、沿江高速的三大节点城市,让扬州的区位优势彰显无遗。论坛上,复旦大学上海物流研究院院长朱道立教授大赞扬州公铁水联运的物流方式,称这在国内实属罕见。 上海西北综合物流园区推进办主任王大明分析说,金融危机给企业带来挑战,成本上升、资金紧缺,怎么办?广大中小企业必须思考如何降低成本,特别是降低流通成本。扬州拥有无与伦比的水上运输条件,公铁水联运能有效地将运输成本降到最低。这正是扬州发展多式联运的最佳条件。 “公铁水集聚区”是市政府“十一五”期间重点打造的三大物流基地之一,东依京杭大运河,建有扬州内河最大的港口,北侧为国家Ⅰ级干线――宁启铁路的扬州货运站,是扬州唯一拥有公路、铁路、水路多式联运优势的综合型物流园。 扬州市公铁水联运物流集聚区有关负责人表示,扬州是长三角地区重要的制造业基地和生产资料交易市场,发挥好集聚区的快捷运输效益,将助推我市制造业真正与现代服务业叠加,彰显低成本效应,提高地区竞争力。 知情人士称,我市规划全部工业产值到2012年达到一万亿元。工业总量的翻番会带动物流业的强劲反弹,物流集聚区规划到“十一五”期末形成1000万吨的综合运量、百亿元的社会物流总额。 金融危机为联运集聚区创造大机遇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条件下,没有人能面对金融危机而独善其身。这种影响将不会在短期内得以解决,中国的企业应该有长久的应对之策,做好充分的准备。”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副会长戴定一说,危机对物流带来的最重要的影响:一是物流产值萎缩,二是给降低成本带来了麻烦。

国际集装箱多式联运与现代物流的关系

国际集装箱多式联运与现代物流的关系 集装箱运输作为一种先进的运输组织和管理形式,已经被国内外广泛采用。现代化的集装箱运输热潮已经遍及全球,各国都把集装箱运输的普及和发展看作本国货物运输现代化进程的标志。集装箱多式联运是集装箱运输的高级发展阶段,代表着集装箱运输发展的方向。近年来,世界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特别是跨国公司的崛起,使国际贸易日趋频繁,极大地推动了集装箱多式联运和现代物流的发展。现代物流的发展与集装箱多式联运的发展是密不可分的。从某种程度上说,现代物流是在集装箱多式联运的基础上向前发展而产生的,现代物流的实质是以集装箱多式联运为核心,并与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和货物信息跟踪等环节形成有机的整体。以集装箱运输为基础的多式联运,在现代物流中已越来越呈现其独特的优势,并且发挥着更大的作用。 一、集装箱多式联运的定义与特征 国际多式联运(MultimodaI Transport)是一种以实现货物整体运输的最优化效益为目标的联运组织形式。它通常是以集装箱为运输单元,将不同的运输方式有机地组合在一起,构成连续的,综合性的一体化货物运输。通过一次托运,一次计费,一份单证,一次保险,由各运输区段的承运人共同完成货物的全程运输,即将货物的全程运输作为一个完整的单一运输过程来安排。然而,它与传统的单一运输方式又有很大的不同。根据1980年《联合国国际货物多式联运公约》

(简称“多式联运公约”)以及1997年我国交通部和铁道部共同颁布的《国际集装箱多式联运管理规则》的定义,国际多式联运是指“按照多式联运合同,以至少两种不同的运输方式,由多式联运经营人将货物从一国境内接管货物的地点运至另一国境内指定地点交付的货物运输”。根据该定义,结合国际上的实际做法,可以得出,构成国际多式联运必须具备以下特征或称基本条件: (1)必须具有一份多式联运合同。该运输合同是多式联运经营人与托运人之间权利、义务、责任与豁免的合同关系和运输性质的确定,也是区别多式联运与一般货物运输方式的主要依据。 (2)必须使用一份全程多式联运单证。该单证应满足不同运输方式的需要,并按单一运费率计收全程运费。 (3)必须是至少两种不同运输方式的连续运输。 (4)必须是国际间的货物运输。这不仅是区别于国内货物运输,主要是涉及国际运输法规的适用问题。 (5)必须由一个多式联运经营人对货物运输的全程负责。该多式联运经营人不仅是订立多式联运合同的当事人,也是多式联运单证的签发人。当然,在多式联运经营人履行多式联运合同所规定的运输责任的同时,可将全部或部分运输委托他人(分承运人)完成,并订立分运合同。但分运合同的承运人与托运人之间不存在任何合同关系。 由此可见,国际多式联运的主要特点是,由多式联运经营人对托运人签订一个运输合同统一组织全程运输,实行运输全程一次托运,一单到底,一次收费,统一理赔和全程负责。它是一种以方便托运人

2020年(交通运输)集装箱运输与多式联运

(交通运输)集装箱运输与 多式联运

集装箱运输与多式联运 第一章集装箱运输管理概述 第一节全球集装箱运输概况 一、集装箱运输的发展沿革 1.1830年至1956年为集装箱运输的萌芽期。 (1)世界上最早出现的集装箱运输雏形 ?1830年在英国铁路上,首先出现了一种装煤的容器; ?1853年美国铁路也采用了容器装运法。 (2)正式使用集装箱是在20世纪初期 ?1900年,英国铁路上首先出现了较为简单的集装箱运输; ?1917年美国在铁路上试行集装箱运输;随后在短短的10余年间,德、法、日、意 相继出现了集装箱运输。 (3)30年代至40年代末,集装箱运输发展缓慢。 ?公路运输迅速发展,与铁路运输产生了激烈的竞争,影响到铁路和公路集装箱联运; ?开展集装箱运输所需投资大。 ?2.1956年至1966年为集装箱运输的开创期 ?(1)“马科斯顿号”:1956年4月,美国泛大西洋轮船公司在一艘T-2型油船甲 板上设置了一个可装载58只35ft集装箱的平台,取名“马科斯顿号”,航行于纽约至休斯顿航线上。经过3个月的试运行后,“马科斯顿号”获得了巨大的经济效果,平均每吨货物的装卸费从原来的5.83美元下降到0.15美元,仅为原来装卸费的1/37。 ?(2)“盖脱威城号”:该公司于1957年10月又将一艘C-2型货船改装成吊装式

全集装箱船,取名“盖脱威城号”,载重量9000t,可装载226个35ft集装箱,这是世界上第一艘全集装箱船。 ?(3)海陆运输公司:1960年4月,泛大西洋轮船公司改名海陆运输公司。1961 年5月,该公司陆续开辟了纽约—洛杉矶—旧金山航线和阿拉斯加航线,从而奠定了在国内进行集装箱运输的基础。 ?(4)该时期的重要特征:这一时期所使用的船舶都是经济货船改装成的集装箱船, 没有专用集装箱泊位,使用的都是非标准的17ft,27ft和35ft的集装箱,集装箱运输航线局限于美国国内。 ?3.1966年起,集装箱运输进入了成长期。 ?1966年4月海陆运输公司以经过改装的全集装箱船开辟了纽约—欧洲集装箱运输 国际航线。 ?1967年9月马托松船公司将“夏威夷殖民者”号全集装箱船投入到日本—北美太 平洋沿岸航线。 ?紧接着日本和欧洲各国的船公司先后在日本、欧洲、美国和澳大利亚等地区开展了 集装箱运输。 ?该时期重要特征: ?(1)集装箱运输从美国本土逐步走向国际化, ?(2)从事集装箱运输的船舶是中小型集装箱船(第一代集装箱船),载箱量为 700TEU~l000TEU, ?(3)出现了集装箱专用泊位, ?(4)集装箱规格趋于国际标准化,统一采用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所规定的20ft、 40ft的标准集装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