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铃薯杀秧
马铃薯双行起垄种植技术

马铃薯双行起垄种植技术作者:张成来源:《农民致富之友》2019年第06期马铃薯双行起垄种植技术是以深松、起垄、深施肥和双行合理密植等技术组成的马铃薯综合种植技术措施,比常规畦作栽培增产15%以上,合格的薯商品率提高20%以上。
马铃薯双行起垄高产种植技术技术要点如下:1、选择适宜的品种:在选用良种的基础上,选择薯形规整,具有本品种典型特征,薯皮光滑、色泽鲜明,重量为1~2两大小适中的健康种薯作种。
2、垄作规程:播种前,首先用畜力按1.5米宽起垄开沟(沟宽0.2米)然后按行距0.2米,株距0.15米的规格按“品”字形播种,每亩种植5000株左右。
播种时,薯块切口向上,芽向下,有利于早发根、早吸收养分、培育壮苗,为增产打下基础。
结合播种,施足基肥,亩施50公斤三元硫酸钾复合肥,使马铃薯长根就能吃到肥,并保证在整个生长期有足够的营养供给。
基肥采用条施办法,将肥施放于垄的中间即两行种薯之间,避免种薯触肥而造成烂种现象。
这样,一边播种,一边施肥,一边盖土起垄,一般垄高25~30厘米,垄面宽60~65厘米,垄底宽90厘米。
据统计,采用流水作业方式种植马铃薯,每亩投4个工,比农民习惯畦作种植减少4~5工,工效提高1倍以上。
3、处理种子:(1)催芽:催芽是马铃薯栽培中一个防病丰产的重要措施。
播前催芽,可以促进早熟,提高产量。
同时,催芽过程中,可淘汰病烂薯,减少播种后田间病株率或缺苗断条,有利于全苗壮苗。
催芽方法:将种薯与沙分层相间放置,厚度约3~4层,并保持在20℃左右的最适温度和经常湿润的状态下,种薯经10天左右即可萌芽。
催芽时,种薯用0.5~1ppm赤霉素液或0.1%~0.2%高锰酸钾液浸种10~15分钟或用2%硫脲浸种20分钟,均可提高催芽效果。
(2)挑选良薯播种前要严格挑选种薯,剔除病薯、烂薯。
种薯必须薯块完整,无病虫害、无伤冻,薯皮光滑,色泽新鲜。
大种薯要进行切块,切块时用75%酒精对刀具和病薯进行消毒,防止病毒(菌)传染。
马铃薯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要点

·203·农业技术农业开发与装备 2020年第10期马铃薯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要点郭建民(互助县塘川镇社会经济服务中心,青海互助 810599)摘要:不同区域的马铃薯生产全程机械化模式都有所不同,根据不同的地域特征,优化、改良和集成马铃薯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模式和主要技术。
主要论述马铃薯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着重阐述了马铃薯生产常用机具和马铃薯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主要内容及要点。
关键词:马铃薯;全程机械化;技术要点 1 马铃薯生产主要机具马铃薯生产机具主要包括马铃薯种植机、中耕植保机和马铃薯收获机等。
1.1 马铃薯播种机马铃薯开沟施肥覆膜播种机可一次完成开沟、施肥、播种、喷药、起垄、覆膜等复式作业。
马铃薯排种器是专用排种器,共有指勺式、针刺式、种杯升运式三种类型。
1.1.1 马铃薯播种机排种器主要结构。
勺式排种器夹指均匀分布在排种器外缘,由缺口勺和带弹簧的压指组成。
排种盘转到辊被控制在张开位置,当缺口勺舀出种薯离开取种区时,夹指由弹簧作用将旋转到开沟器上方时,夹指受导轨控制张开,种薯落入种(穴)沟。
针刺式排种盘外缘有多个钢上有两个钢针。
取种器在经过取种区时,钢针刺进一个薯块,将其带到开沟器上方,利用导轨板使种薯与钢针脱离落入种沟。
种杯升运式马铃薯排种器有一个装有种升运带在取种区由下向上运动。
当升运带上的种杯到达顶部开始向下运动时,薯块因重力从种杯中滚落在前面相邻种杯的背部,然后薯块随升运带继续下降到出种口掉入开沟器开出的沟里。
当种杯转到种箱最低底部向上运动时,种杯未能装进种薯,造成漏播,在某些播种机上设置了漏播补偿装置。
排种器漏播补偿装置提高了马铃薯播种精度,把漏播率降低到5%左右,出苗率大幅提高。
1.1.2 典型马铃薯播种机械及性能特点:①采用独立的穴播排种器结构,根据不同种植模式选定适宜的垄距和株距;②采用高频电机振动机构,提高播种精度,有效降低重播率,对不同规格种薯适应性较强。
马铃薯晚疫病的危害与防治

马铃薯晚疫病的危害与防治作者:马亮源来源:《农家致富顾问·下半月》2018年第04期摘要马铃薯晚疫病对我国马铃薯种植具有严重危害,并且其发展态势日趋严重,针对于此,积极采取全面的马铃薯疫病防治手段势在必行。
本文就马铃薯晚疫病的危害以及其全面防治措施进行了如下阐述,以期对防治马铃薯晚疫病有所帮助。
关键词马铃薯晚疫病;危害;防治1 马铃薯晚疫病的危害1.1 马铃薯晚疫病影响及现状马铃薯晚疫病其危害非常严重,对我国马铃薯的生产造成巨大威胁,被联合国粮农组织视为国际第一大作物病害。
马铃薯晚疫病通常爆发于多雨的年份,其蔓延速度很快,在我国各个产区都有发生,造成我国马铃薯减产,即使在储存期,也能引起30%以上的腐烂,给我国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马铃薯晚疫病的危害导致我国每年经济损失高达70亿元左右,并呈现出逐年加重的趋势。
马铃薯晚疫病其危害不仅仅作用于马铃薯,还能传播给番茄等茄科植物。
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由于缺乏有效的防治手段,马铃薯晚疫病的蔓延造成了严重的危害,在此之后,马铃薯抗病品种的种植使马铃薯晚疫病得到了有效控制。
在90年代以后,由于马铃薯种植的频繁调种,导致马铃薯慢慢丧失了抗病能力,再加之近几年秋季雨水泛滥,马铃薯晚疫病再度扩散加重。
1.2 马铃薯晚疫病症状马铃薯晚疫病一旦发生就会全面侵害马铃薯的叶、茎以及块茎。
在马铃薯晚疫病发生初期,会在其叶片边缘出现水渍状的褪绿斑点。
当雨水较多、环境潮湿,就会迅速形成褐色病斑,从整片叶子蔓延至茎部。
病斑并没有明显的边缘,而是一周浅绿色的晕圈,在暗褐色病斑边缘会生长出白色霉层,特别是马铃薯叶片背面更加明显。
当马铃薯晚疫病继续恶化,整株马铃薯都会变成黑色的湿腐状,并且具有一股特殊的腐烂气息;当天气干旱,空气比较干燥,马铃薯病情恶化缓慢,不会生长出白色霉层,并且病叶变脆易裂。
而其茎部在感染到病菌后会生成褐色条斑。
当环境潮湿,马铃薯茎部条斑也会长出白色霉层。
马铃薯收获机研究的技术难点与使用注意事项

机电信息工程马铃薯收获机研究的技术难点与使用注意事项郭洪友(建平县农机质量监督管理站,辽宁朝阳122400)摘要:本文对马铃薯收获机进行有效研究,认真 分析马铃薯收获机的技术难点,进一步提出马铃薯收 获机的使用注意事项,希望能为马铃薯产业的发展提供参考性建议&关键词:马铃薯收获机;技术难点;注意事项1马铃薯机械化收获技术马铃薯机械化收获技术主要包括:杀秧、挖掘、拾捡、分离、储运等 工序。
现阶段,马铃薯收获机可以分为以下2类:第一,马铃薯挖掘机,相对来说,马铃薯 挖掘机仅能实现简单的操作作业,挖掘机将马铃薯翻出 地表后,通 工拾捡生产效率,并且具有价格低、配套动力低等优势,但是在生产效率上 在约性,仅可适用于小范围地块使用;第二,马铃薯收获机不仅具有复合型功能,还可一次性完成马铃薯全程机械化收获作业,是 马铃薯生产效率的 途径,但是该机械成本较高、配套动力较大1(在收获马铃薯的过程中,如采用机械化作业, 用专业将土地表层的茎,这 -茎 机械等 的 ,并可在一程度上减少马铃薯的机械 率,因此,马铃薯获机在 及上,既要满足马铃薯机械化生产 ,还需在最上降低马铃薯的率,马铃薯储 的 。
此外,还应对马铃薯的挖掘深 随,尽可能减少泥土翻动,从而 机械化生产中出现伤薯、漏挖等问题。
个相同型号的气针组合在一起,通过与具有螺纹孔结 的铝板相连接,设计气针顶部时设计合适的连接用 螺纹,使其与气嘴上的螺纹孔进行配合。
3.3翻转夹具设计设计一个矩形接收框,保证橘子落下不会滚落脱离加工装置。
在矩形底部 形凹槽,橘子由于重力 作用会自动落到凹槽中间,以完成对橘子的 。
证橘子落下到夹具后 , 证矩形合适的加工 。
圆形凹槽的子最相同即可,深证橘子半部分陷入凹槽,否则陷入过深会 凹 的 作用影响吹皮效果,夹具结构如图2所示。
图2翻转夹具3. 4振动筛设计振动筛的作用是抖落还未去除干净的橘皮,以及 将 小的 抖到废区中) 肉在振动筛上滚落至下 工序。
德宏州冬马铃薯规范高产栽培技术

深10 cm ,沟宽20 cm ,种薯植于播种沟一侧,肥料施
轮作换茬:实行水旱轮作,不与茄科作物连作。
于另一侧,株距22~25 cm,亩基本苗保证在4 000 株
清洁田园:作好起垄、培土、中耕除草、清沟排
左右,亩下种量160kg左右。覆土后用“阿特拉津”或 渍、合理密植改善田间通透性。
“施田补”封草。
方针。采取选用抗病虫品种、种薯检验检疫、轮作换 经济效益。
1 选择优良品种和健康种薯
的要求。
1.1 品种选择
3 施肥
选择早熟优良马铃薯品种。目前德宏州冬种马
坚持以底肥为主、农家肥为主的原则。
铃薯主要有“合作88”、抗青9-1、滇薯6号,以及德 3.1 施肥量
薯2号、德薯3号、爱德53等早熟高产新品种。
根据德宏州水稻土普遍存在缺磷偏酸情况和近
1.2 种薯选择与处理
年冬马铃薯试验表明,在冬马铃薯种植中要注重磷
马铃薯种薯应选用质量符合脱毒种薯要求,休 钾肥的施用。氮磷钾施用的比例应为1∶1.5∶2。每亩施
眠期巳过,生理年龄达到多芽生长期薯块,提倡使用 肥量:尿素化肥30kg,普通过磷酸钙100kg,硫酸钾
50g以下的小整薯播种。大于50g的种薯要进行切 肥25kg,含量45%的复合肥50kg,硼砂、锌肥各
积水过多,保持田间马铃薯生长适宜的土壤湿度。 灵锰锌、克露、银发利、除清等间隔3~5d连续交替用
5.3 追肥
药防治3~5次。
马铃薯出苗约10~15cm 时,现蕾初期,亩用尿 7 收获
素10kg钾肥10kg,穴施在距植株5 cm 处,然后培 7.1 适时收获
土覆盖。
当马铃薯植株大部分茎叶枯黄,植株全部倒伏,
播种马铃薯,亩播种4000株,一次性复土起高垄,并 使用标准》和GB/T8321《农药合理使用准则》的规定,
马铃薯16种病虫害图

马铃薯16种病虫害图一直以来,以马铃薯晚疫病、早疫病为代表的马铃薯病害,严重影响着马铃薯的产量和质量,成为马铃薯病虫害防治的重点和难点。
在栽植马铃薯过程中除了这些病害,还有其他哪些病虫害?往下读,共梳理了16种。
1.马铃薯晚疫病危害表现:受害叶片的叶尖、叶缘会出现暗绿色小病斑,边缘有灰绿色晕环,边缘分界不明显。
湿度大时,外缘会出现一圈白霉。
天气干燥时,病部会变褐干枯,质脆易裂。
病害严重时,病斑扩展到叶脉、叶柄和茎部,病叶枯死脱落。
被侵染的块茎最初出现褐色小斑点,以后扩大为凹陷的暗褐色不规则病斑。
防治措施:选择保护性药剂和治疗性药剂混合使用,合理安排间隔期。
保护性药剂:丙森锌、代森联、代森锰锌、噻唑锌、王铜、氢氧化铜。
治疗性药剂:氟菌·霜霉威、霜脲·锰锌、烯酰吗啉、氟啶胺等。
2.马铃薯早疫病危害表现:病害可发生在叶片上,也可侵染块茎。
叶片染病,病斑黑褐色,圆形或近圆形,具同心轮纹。
湿度大时,病斑上生出黑色霉层病征。
块茎染病,产生暗褐色稍凹陷圆形或近圆形病斑,边缘分明,病斑下的薯肉出现褐色海绵状干腐。
防治措施:(1)选用抗病品种,增施有机肥;(2)生长期加强肥水管理,适量增施钾肥,适时喷施叶面肥;雨后及时清沟排渍降湿,促进植株健康。
(3)药剂防治。
发病初期,喷施保护性杀菌剂,如丙森锌或代森锰锌等药剂1~2次。
发病较重时,用啶酰菌胺、烯酰·吡唑酯、噁唑菌酮·霜脲氰等药剂防治,隔7~10天喷1次,连喷2~3次。
3.马铃薯枯萎病危害特征:发病初期地上部出现萎蔫。
剖开病茎,薯块维管束变褐,湿度大时,病部常产生白色至粉红色菌丝。
防治方法:发病初期,可采用下列药剂进行防治:苯甲·丙环唑,苯酰菌胺,恶菌灵,萎锈灵等。
4.马铃薯青枯病危害症状发病初期,下部叶片先萎蔫后全株下垂,开始早晚恢复,持续4~5天后,全株茎叶全部萎蔫死亡,但仍保持青绿色,叶片不凋落。
叶脉变褐,茎出现褐色条纹,横剖可见维管束变褐,湿度大时,切面有菌液溢出。
北方一作区马铃薯脱毒原种机械化栽培技术

选 用 2行或 4 马铃薯播种机 , 行 配套动力 为 8 0马 力或 10马力拖 拉机 。 2 适 时 晚播 可 以保 证 所 繁 种 薯 生 理 年 龄 的 年 轻
以达 到 7 8 ℃~ ℃为适 宜 播 种 期 ,河 北 省 北 部 坝 上 地
. 机 械 播种 对 种薯 的大小 有 严 格要 求 。应该 根 据 42 适时 晚播
种 薯 的 大小 进行 分类 ,- 5 g 以整薯 播 种 ,5g以 5 1 可 1 种 密度 的精 准 。
提 0e q、 上 的种 薯则 要切 块 , 种 块在 5 1 围 内 , 使 ~ 5g范 保证 播 化 。 高优 良种 性 。当 1 m 土壤 温度稳 定通 过 5C 播 种前 2 3d进行 种薯 切块 。在 切块 过 程 中 , — 切 区 、 内蒙 古 、 龙 江 等 地 5月 上 、 黑 中旬 播 种 , 他 省 其 刀用 7 %酒 精 或 03 5 .%高 锰 酸钾 溶 液严 格浸 泡 消毒 , ( 可根 据 当地 气候 条件 决定 。 区) 预 防环 腐 病 、 黑胫 病 、 毒 病 等 一 些 种 传 病 菌 、 毒 43 合理 密植 病 病 . 的再侵 染 。
5 制 种 技 术
该 品种 属 于 中晚熟 耐 密 品种 。 本 G 8 母 2 5长势 整
4 栽 培 技 术 要 点
该 品 种 属 于 中 晚 熟 耐 密 玉 米 品 种 ,喜 肥 、 喜 齐健 壮 , 丝 活力 强 , 实 率 高 , 花 结 制种 产量 每亩 可 达 水 ,应 选 择 中上等 肥 力及 平 肥力 地 块 种植 。一 般 春 4 0 5 0k 。父 本雄 穗分 枝 中等 , 量较 大 。种 植密 0 ~ 0 g 粉
马铃薯脱毒种薯生产技术规程-最新国标

马铃薯脱毒种薯生产技术规程1范围本文件确立了马铃薯原种(G2)、大田种薯(G3)的生产技术要求和操作规范。
本文件适用于马铃薯原种(G2)、大田种薯(G3)的生产。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5084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7331马铃薯种薯产地检疫规程GB15618土壤环境质量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T29377马铃薯脱毒种薯级别与检验规程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脱毒苗in-vitro virus-free plantlet经检测不带马铃薯X病毒(PVX)、马铃薯Y病毒(PVY)、马铃薯S病毒(PVS)、马铃薯卷叶病毒(PLRV)、马铃薯M病毒(PVM)、马铃薯A病毒(PVA)、马铃薯纺锤块茎类病毒(PSTVd)等(类)病毒的试管苗。
3.2原原种(G1)pre-elite用脱毒苗在防虫网室、温室等隔离条件下生产出的符合GB/T29377质量要求的种薯。
3.3原种(G2)elite用原原种(G1)作种薯,生产符合GB/T29377质量要求的种薯。
3.4大田种薯(G3)certified seed potato用原种(G2)作种薯,生产符合GB/T29377质量要求的种薯。
3.5缺陷薯defective tuber有畸形、次生、串薯、龟裂、糖末端、虫害、冻伤、草穿、黑心、空心、失水萎蔫、机械损伤等缺陷的马铃薯块茎。
3.6块茎休眠期tuber dormancy period收获后,块茎即使在适宜的条件下也不能萌发的时期。
4原种(G2)生产4.1繁种田选择4.1.1选择高海拔、风速大、气候冷凉、无检疫性有害生物发生的地区。
4.1.2选择地势平缓,土地平整连片的地段。
土壤质量符合农业用地土壤要求,不含GB15618中的污染风险,土质松软,肥力较好,排水良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马铃薯杀秧
在爱德华,收获前土豆杀秧是一个普及的措施,收获前3周杀秧,可使葡萄茎松散易脱离块茎,加速块茎成熟、薯皮老化,减少秧子重量,杀秧也被用于限制种薯块茎大小,减少病害的传播。
许多块茎的生理因素被涉及,在贮藏期间成熟的块茎能够降低水分失损,增加抗逆性,减少贮藏腐,在收获和操作过程中增加对破皮的抗性。
由于90%的爱德华土豆都要贮存,所以不论农场、加工者,还是搞薯鲜者把贮藏损减至最小是经济而且重要的,杀秧有助于土豆收获和块茎成熟度,但与不杀秧比它降低了块茎的收益与比重。
通常有几种杀秧或干燥的方法被应用,当病害或土壤肥力限制秧子生长时,秧子死自然发生了,在爱德华的一此地区,霜冻通常是一种杀秧的方式,但绝大部分爱德化的土豆栽培者通常应用化学药剂或机械方式(杀秧),因为在很短的季节里必须在上冻之前将收获完全(结束)。
大约60%的土豆栽培者应用机械方式杀秧,最普通的机械杀秧方式是滚压,如果在施化学药剂之前压秧,效果会更好,压秧不推荐作为单一的处理方法,最通用机械方法是切秧或碎秧,在一此情况下也可拔秧。
化学干燥
用于杀秧的化学药剂有敌草快(除草剂)百草枯(除草剂)硫酸、硫酸尿素、Endothall.在1989年大量应用地乐酚(除草剂)的基础上,上述化学药剂用量逐渐增加,推荐应用表面活性剂与化学干燥剂(混
合),因为会降低费用,百草枯作为收获后立即加工土地豆的唯一杀秧剂,敌草快是与杀秧前关的新型杀秧剂,目前发展的趋势是应用最缓的化学药剂。
不同化学药剂的杀秧速成度不同,在南爱德华秧子干燥速成度从最快到最慢依次是硫酸、敌草快、Endothall, 在Aberdeen 进行的研究没有把百草枯和干燥速度与所列的其他品种相比,但其他一此研究证实它与敌草快类或略快,杀秧的不同速度还取决于每英亩喷施化学药剂的数量,气温、土壤温湿度和秧子茂盛程度(硫酸除外)
所有杀秧的化学药剂(硫酸除外)都是植物的生理抑剂,所以他们的活性依靠气温和植株健康,高温会加速植株干燥,如果植株衰老(即将开始死亡)已经开始或其他影响因素出现,应用化学干燥剂会比秧子旺盛生长条件下更快、更完全杀死秧子,旺盛(生长的)秧子,例如爱德华种薯种植区正常的秧子通常需要应用标签注明的最高用量或分开施用,5——6天一次。
压秧也会加速植株死亡,推荐喷施之前压秧,所有这此除草剂,对哺乳动物高毒,应用所需要的大部分除草剂应加倍小心并预防(危险),注意消除把化学物质喷到非施用作物上或其他地方特别是飞机喷施。
硫酸
我们的研究证实,硫酸是我们检测到的最快,最一致的干燥剂硫酸的效果与气温,土壤水分,植株健康或其他生理条件并无多大关系,但是它也会更快地杀死即将开始死亡的秧子,而对生长茂盛的植株效果相
对较慢,我们的研究还证明快杀秧不会引起基部变色,喷施硫酸时,推荐应用适当喷施设备,而且应用全身劳保服装。
表面活性剂、油、润湿剂
我们的试验结果(表明)敌草快,克无踪、需要加入适当的表面活性剂,许多表面活性剂、油类、润湿剂是有利的,但在爱德华尚未完全检测,应用它们时推荐通过信誉良好的供应商(购买)。
另外,新的、未经检测的表面活性剂可能降低(干燥剂)的活性或造成块茎质量间题、Endothall、硫酸、尿素——硫酸(直译),一般不需要另加表面活性剂。
机械杀秧——碎秧
自1940年开始就已经通过各种方式碎秧子,自从禁止应用地乐酚以来,碎秧(方式)明显增加乐,这种方式改变乐田间植株残骸的分布,降低秧子对收获的干扰,按目前获得的数据与其他许多方式相比秧薯分离,块茎成熟的效果是一样的。
碎秧需要有相当大的动力,而且与喷施相比,每小时的功率相对较低,如果操作不小心,接近土壤表面的土豆易被伤害,特别是垄台形状与碎刀轮廓不一致(土豆伤害更重)碎秧太高会留下较高的茎茬,增加了再生长,但在爱德华再生长尚未有作为问题而载入文献,化学杀秧也可能出现再生长问题,秧子被打碎后,收获机上应安置出风机,移走大量秧子的小碎片。
拔秧
在美国拔秧也已经做过试验,拔秧将全株与块茎分离,这阻止了所有养分(包括各种病毒)移向块茎,拔秧易把块茎带出地面,所以大部分设备拥有固定器,把块茎留在地下,并密封土壤,与其他杀秧方法相比,拔秧能增加比重。
压秧与化学杀秧
压秧是在爱德华收前秧子管理中最普遍机械(杀秧)方法,压秧机压倒茎,使秧子倒下,增加了秧子死亡速度,(我们的)结果表明压秧使杀秧速度增加9%,而不论是否再应用化学喷施,压秧还通过降低郁闭密度,增加喷施效果,使化学(物质)覆盖度更适合,推荐压秧与化学应用相结合,而不作单一的处理(方式)。
块茎效益与质量效益
从爱德华东南部进行的几项试验平均值来看,九月初,每天每英亩块茎效益增加大约227.8公斤,所以晚杀秧或不杀秧的结果总能增加效益.研究表明,9月初采用机械或化学杀秧与秧子自然死亡之相比,平均效益降低9%。
未成熟原秧子效益降低百分比更大。
比重
杀秧会降低比重,因为爱德华在较长的生长期里,比重是逐渐增加的,拔秧比其他杀秧方法比有维特高比重的趋势。
这可能秧薯分离后,控制了块茎吸收水分。
茎基变色
40至50年代的几项研究报告显示,化学物质引起块茎茎端变色,
这些报告的一些内容包括快速干燥秧子是(主要)原因,已知一些品种较其他品种易感,目前的研究证实,在爱德华东南的布尔斑克土豆,单纯的杀秧方式中,在茎基变色方面没有区别,虽然茎基变色的原因(一些由PLRV和轮枝菌引起)尚完全明了,一些(结果)显示,非常干燥土壤(〈50%田间持水量〉快速度杀秧时可能增加茎基变色。
推荐应用的措施应本着高质高效原则,应阻止土壤干燥。
推荐
1 效果好的杀秧除草剂
敌草快、Endothall、百草枯、硫酸、尿素——硫酸
注:(1)应用量,请注意除草剂的标签
(2)贮藏的土豆不能应用百草枯
2、杀秧时间
大约在收获之前3周杀秧(为了块茎有效成熟),这时期应清楚已知有关成熟的各种因素。
3、未成熟的秧子
A 压秧后迅速应用化学干燥剂。
B 应用(标签上的)最大量
C 喷施两次(每次应用最大的一半)第一次喷施的5、6天之后喷第二次:
4、杀秧时土壤水分
降低土壤水分会开始然死亡,改病善杀秧效果,但杀秧时田间持水量最大50%,秧子上的尘土有利于敌草快和纯化。
5、收获后秧子的分布
最大秧子分布全田而不形成秧子堆,这有助于阻止下年残留除草剂的药害,在土豆上应用的除草剂、Metribuzun、Triflturalin、Pendim thalin会在收获时留在秧子里,随着秧子的分解,这些除草剂会释放到土壤中,引起对下茬作物的伤害。
硫酸
硫酸作为土豆干燥剂已注册,我们的数据表明它是一种效果很好的干燥且不会引起基变色的增加,在天气剧烈变化条件下它的效果是一样的。
我们的数据证实,加入尿素不会降低杀秧效果。
小心:穿全身封闭的劳保服,喷施时应用适当的设备。
附表、不同杀秧方法比较
杀秧方式磅/英亩干燥速度对哺乳动物毒性设备功率成本/英亩(美元)
压秧— 13 无低 2—3
Endothall 1 8 毒低薪 26
敌草快 0.25 6 毒低 13
百草枯— 6 毒低 13
硫酸 18加仑 4 强腐低 23
尿素—硫酸 20加仑 4 腐蚀低 28
碎秧— 0 无高 15
拔秧— 0 无中 18
编译:李冬虎略加删改,文中括号中的词句为译者所加
2000年6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