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学徒制

认知学徒制

——一种基于情境的有效学习模式

对传统学校教学与学习的反思使我们发现,知识的学习与运用之间,即通常所说的“知什么”("know what")和“知怎样”("know how")之间是割裂的。这似乎是目前仍很流行的说教式教育的产物。这种教育假设知与行之间是分离的,视知识为自给自足的、整体的存在物,并认为知识在理论上可独立于其学习和运用的情境。根据这种假设,学校主要关心的似乎只是抽象的、脱离背景的、正式概念的迁移。活动和背景只是附属于这种学习。显然,传统教育是建立在有关学习的错误假设之上的。在对传统教育进行认真反思时,首先有必要揭示有关学习的错误假设。

一、有关学习的错误假设

研究表明学校中的许多学习情境是无效的,这是因为有关学习的假设是错误的。这些错误的假设是(Berryman):

1、人可以预定方式将学习从一种情境迁移至另一种情境

学校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帮助学生作好在非学校场合工作的准备。然而,数十年的研究表明,个人无法按预定的方式将知识迁移至应当发生迁移的新情境中,比如:从学校的知识到日常实践,从校内的一门学科到另一门学科等。

2、学习者是智慧的被动接受者,即是灌输知识的容器

这一假设的产生是将教育的目的视作一代代地传递社会的知识与文化,这样的教育通常鼓励教学的讲座模式并视教师为学习过程的控制者。学习的控制权掌握在教师的手中,这削弱了学生认知管理技能的形成,该技能包括确立目标、策略的制定、评价以及修正——这些能力对于有效学习都是十分关键的。长此以往,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能力或感觉发展能力缺乏信心,他们从经验中学习的可能性也遭到抑制。

这种被动、消极学习的的另一后果是:由于学生采取的是置身于学习过程之外等待的态度,所以,他们只是最低限度地注意和参与学习过程。这种态度通常会转变为一大堆的纪律或其它问题。进而,被动学习鼓励学生在教师提问或测验时仅仅再现“正确”答案,而不进行真正的学习。由此,被动学习实际上在纵恿以虚假方式完成学习,也就是学习的结果仅仅停留在口头,而不是行为的改变。

3、学习就是巩固刺激与正确反应之间的联结

基于这种假设的教学产生于有关学习的行为主义的理论并导致了由互不相干的项目、任务和技能组成的课程。这种课程通常不关心项目、任务、技能产生的背景。这种脱离背景的教学无法充分调动人最重要的特性——判断能力与解决问题能力的发展,防碍了儿童天然学习系统的正常运作,学习因此而成为机械的操作。

4、学习者是一块可以记录知识的白板

这一假设的持有者认为,学习者如同一块白板,可以记录通过教师的教学灌输的知识,同时,则将他们从任何地方获得的观念和概念带进学校情境。但是,如果这些观念与概念在学校中没有得到充分检验,学生通常倾向于返回抵制校外新情境的老观念。

5、需转移至新情境的技能与知识的获得应独立于它们的运用背景

该假设的依据是传统的迁移观,即认为只有脱离具体情境、背景的高度抽象与概括的知识与技能才易于向新的情境迁移。然而,情境认知的研究则表明,背景对于理解、学习是十分重要的。事实上,正是背景赋予学习以意义。儿童解决镶嵌于背景的问题要比解决脱离背景的问题容易。由此获得的知识和技能更易于迁移至真实情境。

由于目前学校的实践依据的是以上有关学习的错误假设,所以,学校中发生的学习通常是无效的,没有真正通过学习活动获得,即使已理解的知识和流程也无法象预定的那样迁移至新的情境。

当前对学习的研究已对“学什么”和“如何学”、“如何用”的分离、知识与知识产生与运用情境的分离,提出挑战。研究表明,知识在其中得到开发和发展的活动并不脱离或附属于学习与认知。活动也不是中立的。活动应该是所学知识整体的一部分。情境可以说是通过活动与合作产出知识的。总之,现有的研究已能证明,学习和认知基本上是情境性的,“知什么”与“知怎样”应该是溶为一体的。由此产生了这样一个问题:我们应以何种深思熟虑

的方式,使活动与情境跟认知与学习整合起来。为解决这一问题,首先应该改变习惯了的学习观,因为,对待学习活动的不同看法会导致截然不同的学习结果。我们认为,教育若忽略认知的情境性本质,分割知与行,就无法达到提供有用、健全知识这一教育自身的目标。我们认为,主张把学习镶嵌在活动之中和有意识地利用社会与物理环境的认知学徒模式,比较符合对学习和认知本质的理解,可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上述传统教育的弊病。认知学徒模式是情境学习的重要模式之一,该模式是依据情境学习与情境认知的原理构建的。

二、有关情境学习与认知的思考

1、知识和学习的情境性

Miller and Gildea's (1987)对词汇教学的研究表明,有关知与行分离的假设导致教学方法忽略语词的情境结构认知。他们的研究描述了如何按词典定义和列举若干句子作为范例对儿童进行词语教学,他们还对这种方法和校外按日常方式学习词语的方法进行了比较。

研究发现,在日常交际的语境中,人通常能以惊人的速度和成功学习语词。一个人通过听、说、读,16年中平均每长一岁可学到5000个单词(平均每天13个词)。相反,通过从日常用途中抽取出来的抽象定义和例句教学来学习词语,则不仅学习速度慢,而且通常很不成功。在一般的学校教学中,几乎没有足够的课堂教学时间用以教每年100-200个单词。而且,即使学过的词语,其中大多数往往也无法实际应用。这是因为:源于词典的教学认为,定义和例句是自足的知识“碎片”。但是,事实上,词语和句子并不是孤立的,它们总是存在于一定的交际场合和说话情境之中。

首先,在错综复杂的语言中,最突出的就是索引词,如这里、现在、明天、后来等。这些索引词标志着交际发生情境的一部分。这些词完全依赖情境,因此,只有在一定的情境中,才能对它们作出解释。令人惊讶的是,几乎所有的词都可以,至少部分的可以被视作为索引词。

其次,对日常阅读的观察表明,有经验的读者能意会到词语的情境性。因此,在解释一个词前,他们会先了解上下文(语境),然后才去查阅词典中有关词的应用的情境性例句。虽然,情境与词典一样都支持对词的解释。不过,学生在提出词典中列出的句子时,往往没有得到源于常规交际情境中的实例的支持。这一事实上常常被学校教学所忽视。

有关词语教学与学习的研究所得出的结论具有一定的普遍意义。因为,所有的知识都和语言一样,它们的组成部分都是对世界的索引,因而也就必然是其从中产生出的活动和情境的产物。认知学徒制正是试图通过真实实践中类似职业学徒制中的活动和社会性互动,促进学生的文化适应。因此,认知学徒制强调将知识视作工具。

1.1作为工具的概念性知识

有关概念的陈旧观念把概念视为抽象的、自足的整体,而新观点则将概念性知识看作一整套工具。工具和知识共享着若干重要特征:它们都只能通过运用才能完全被理解,它们的运用既必须改变使用者对世界的看法,又必须适用所处文化的信仰体系。因此,概念既是情境性的,又是通过活动和运用不断发展的。

如果把知识作为工具来考虑,就必须注意消极概念的获得和有用的、健全的知识开发之间的区别。例如:学生获得算法、规则和脱离情境的定义,却无法加以运用,只能听凭它们处于消极状态。这在传统教学中是非常普遍的现象。遗憾的是,这一问题往往因熟视无睹,而得不到重视。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人们总是积极地使用工具,而不仅仅是获取工具,人们在使用工具的同时,不断构建对于使用工具的世界和工具自身丰富内涵的理解。这一理解是随人与世界,与工具的相互作用而持续变化的。因此,学习与行动之间的界限是模糊的,学习已成为发生于某一情境中的一种持续的、终身的活动过程。

学习使用一种工具,除了解一些确定的规则外,更重要的是要了解工具使用的场合和条件,后者直接来自使用这一工具的某一共同体的活动情境。正是该共同体及其观点决定了工具的用途。因为,工具及其使用方式反映了共同体逐渐结累的独特的洞察力,不理解共同体使用工具的文化,就无法以适当方式使用它。

概念工具同样反映了使用这些工具的文化的累积性智慧以及个人的洞察力和体验。概念工具的意义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共同体内部社会协商的产物。再者,适当的使用并不仅仅是抽象概念的功能,这是概念得以在其中发展的文化和活动的功能。正如粗木匠和细木匠以

不同方式使用凿子,物理学家和工程师对数学公式的使用也是不同的。活动、概念和文化是彼此依赖的。离开了其它两个,谁也不可能被完全理解。学习应该包括它们全体。传统教学常常试图传授作为固定不变的、定义完善的独立存在物的抽象概念,这一概念可以通过原型和课本中的练习进行探索。但是这样的范例既不能提供对文化,也不能提供对该文化成员的真实活动的重要洞察,而这正是学习者所需要的。

研究证明,如果学生能象学徒一样,进入某一从业者的共同体及其文化并同时学习象从业者那样地使用工具,学习才可能成为有效的。

1.2学习与文化适应

进入文化的过程初看似乎和学习无关。然而,事实上,在进入文化的过程中人们所做的正是学习听、说、读、写、算,或成为一个学生,或成为办公室工作人员、研究人员等等。人们从很小年纪直至整个一生,有意或无意地接受着新的社会团体的行为和信念。人们如果获得机会去观察和实践某种文化成员的行为,他们就会熟悉相关的行话,仿效其行为并逐渐开始按相应的规范行动。这种文化的实践往往是隐藏的和极端复杂的。尽管如此,若提供观察和实践它们的机会,人们就能十分成功地感觉和接受它们。对文化适应的这种隐蔽性往往会掩盖这一过程的重要性以及这样一个客观存在的事实,即人们所熟悉的一切不是外部教学的结果,而是周围环境文化的产物。

正是由于这个缘故,当代学校教育的实践常常不给学生参与相关领域文化的机会。虽然,学校也向学生提供学校课程中所隐含着的许多学术文化的工具以及所观察到的一般文化的工具,然而,凭借这种文化工具,他们只能有效地进入这样一种学校特有的文化。这种文化在无意之间可能是跟所学知识的真实应用领域相对立的。因此,学生可以通过考试(学校文化的特别组成部分),但仍然不能在真实实践中使用该领域的概念工具。当然,这并不意味着要求所有学数学或历史的学生都必须成为专业的数学家或历史学家,而是要求学生为了学习这些科目(而不仅仅是一般了解它们)必须拥有比抽象概念和自足的范例更多的知识。他们必须直接面对能在真实活动中使用的某一领域中的概念工具,面对象从业者一样工作的教师并运用这些工具,解决这一领域中的问题。这样的活动可梳理出一个数学家或历史学家看待世界的方式并解决应急问题。在这一过程中出现的也许是非正式的,但却是生气勃勃的真实活动,它不用课本中的范例和说明性解释,但却包含着极其广博的真实见闻。显然,只有按照真实情境改造学校传统的教学情境,才能使学习有利于学生对某一特定共同体文化的适应。

2、真实的活动

众所周知,某一领域中的活动是由其文化规定的。活动的意义和目的是通过现今与过去成员之间的磋商而以社会方式构建的。因此,一切有意义、有目的的活动都是真实的。这样,真实活动可以最简单地定义为日常的文化实践。

然而,学校活动常常倾向于成为一种混合物,它是由一种文化从内部规定的,但在外部却归属于另一种文化。例如:大部分课堂活动都是在学校文化内部发生的,虽然这些活动(如:读、写、算等)又分别归属于读者、作家、数学家、历史学家、经济学家、地理学家,等等,但是,学生并不将其活动理解为相应的从业者的活动,同时也不理解这些活动归属的文化。此外,这种混合的活动限制着学生接近源于情境的重要结构性和支持性的线索。学生所做的一切倾向于完成一种活动的代用品。

由于学校的活动缺乏真实性,所以,在学校中进行的学习活动往往是缺乏能动性和无效的。即使将真实活动移至课堂,其情境也不可避免地产生变形,变成课堂上的任务和学校文化的一部分。讲授式的教学、被动的学习和形式化的业绩测试与评估被隐含在学校的这种自给自足的文化之中,形成了至今在学校中占有优势的传统教学模式。结果,与学校教育的目标相反,这一学校文化中的成功常常很少影响其他真实活动场合的绩效。

以创设有效学习环境为己任的认知学徒模式正是试图通过在学校情境中设置基于工作的、模仿从业者真实活动的学习环境,来提高学习的有效性,并保证知识向真实情境的迁移。

2.1学生、从业者和普通人的活动

情境学习的主张认为,大部分的学校活动存在于学校特有的文化之中,这正是造成学校中学习困难的中心问题。莱佛(Lave,1988)有关学习和日常活动的人种学研究揭示了这样一个事实:源于不同文化和活动的学校教育是各不相同的,因为正是文化与活动赋予所学东西以目的与意义。莱佛研究的焦点是普通人的行为。他的观察记录证明,普通人习得知识

和解决问题的方式和要求学生所做的完全不同。由此,他提出了“普通人”、“学生”和“从业者”三个范畴。

当普通人立志学习一套特定的实际活动时,他们可以选择通过学徒制进入文化,成为一个学徒,这与一个普通人正常所做的并无质的区别。人一直是在进入不同共同体时,处于不同的文化之中。所以,学徒的行为和普通人的行为可认为是极为相同的。第二个比较习惯的选择是进入学校,做一个学生。然而,学校似乎要求学生的行为起一种质的变化。希望一个学生所做的和一个普通人所做的,有重大的区别。普通人日常活动中发展起来的直觉推理、解决问题和切磋意义等一般策略,却被严谨的定义完善的问题、正式的定义以及许多学校活动的象征性处理所取代。由此,学生在学校中学习的同时,也就进入了一种学校特有的文化。

公认的学生行为、普通人行为与从业者行为的突出特征的比较显示了这样一个事实,即普通人和从业者的活动之间有着很大的相似之处。两者的活动都处在他们在其中工作的文化之中,他们在这一文化中切磋意义,构建理解并在他们实施的活动范围内详细地说明问题和解决问题。莱佛(1988)曾提供了一个普通人通过参与真实活动,利用问题产生的情境,去发现问题的解决方案的实例。问题是这样的:桌上放着奶酪,一个节食者为了准备一份食物,需要取三分之二量杯奶酪的四分之一。在开始解决问题使,该人嘀咕说,他曾在大学里学过微积分……然后,停顿了一小会儿,他突然宣称,他已经找到了答案!在他完成这一过程之前,他就对自己的正确性表现出充分的自信。他拿起量杯,装满三分之二杯奶酪,将它们倒在砧板上,拍打着奶酪,使它们排列成圆圈,然后在上面划一个十字,取出其中的一份,剩余的就是所需的。

应该说,以上的问题解决方法是很合理的,而且有创造性,仅依靠抽象知识是不可能这样解决问题的。这反映了普通人与从业者的活动特征和本质。这一创造性解答的产出依靠的是节食者看到的镶嵌在具体背景和活动中的问题。因此,他能看到问题并根据所看到的量杯、砧板和刀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这又是普通人和专家所特有的解题方式。

学生则不同,他的推理过程依靠的已知的定理,他不是依据情境,而是依据符号行动,他所面对的是定义完善的问题,最终,通过学习产出的结果是固定的概念及其固定的意义。

这一研究表明,真实活动对于学习者是十分重要的,因为这是使学习者能象从业者一样有意义、有目的地行动的唯一途径。这一活动还有助于学习者对工具的使用与掌握,并使其趋于完善,此外,它向学习者提供对于后继行动十分重要的经验。

为了使学生在学校中所学的知识能更好地运用到新的情境中去,成功地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设计基于学校的有效学习环境,已成为关注的焦点。

2.2 活动的“索引性”表征

真实活动对于学习者是十分重要的,因为这是使学习者能象从业者一样有意义、有目的地行动的唯一途径。这一活动还能促进学习者对工具的使用并使其趋于完善,此外,它还向学习者提供对于后继行动十分重要的经验。Brown,Collins,Duguid(1989)曾强调一种超越概念和各种表征的积极领悟的新认识论,提出产生于活动的特殊的“索引性”表征。

产生于活动的表征不能简单地用描述取代。因为,无论是清晰的(在最好的场合),还是模糊的(在最坏的场合)描述,都是强行插入说话者与话题之间的。听众首先集中注意的是描述并试图去解释它们,发现它们可能涉及什么。然后,命题才有可能被理解。显然,无论描述有多么细致,它们都很难取代索引词。只有产生于行动的知觉才既是学习又是活动的中心特征。一个人如何认识活动也许是由工具及其合理应用所决定的。然而,人感知的是什么,却有助于他们怎样行动和学习。不同的活动产生不同的索引性表征(它们不是等同的、通用的)。因而,导致这些表征的活动在学习中起着中心的作用。对这些表征进行索引的方式不仅仅是语言。这意味着,表征依靠背景。在面对面的谈话中,人们可以对索引性的表述作出解释(在解释中包含以下语词:我、你、这里、现在、那,等),以接近所索引的情境特征。通常,人们很少注意周围环境对其理解的重要意义,但当人们试图远距离地进行类似谈话时,周围环境的重要性就凸现了出来。因为在这种情况下,索引性的表述常常会引起问题,这就需要使参照物情境化,以保证对索引性表述作出解释。情境化最好的途径就是用清晰的话语作精细的描述,以取代“这里、我、你、他、那”等一类不确切索引项,由此保证远距离谈话的顺利进行。总之,一个共享环境的内容对于促进谈话是十分重要的。

研究者认为,知识,同样的还有对情境(知识从该情境中产生并加以利用)的索引,是镶嵌在环境中的。正是知识得以产生的环境提供了知识的结构和意义。因此,知识是通过活

动和知识得以发展的环境进行编码的,知识跟活动与环境密切联系。知识正是这样穿越其基本组成成分而展开的,这些成分有的在心理之中,有的在世界之中。由此可见,认知的结构广泛地分布在环境(同时包括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之中。环境因此对促进人在活动中形成的索引性表征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反之,这些表征也促进了未来的活动。如果构成该表征的环境的组成成分不变,通过参与某项任务而得到发展的索引性表征,能大大增强后继任务完成的效率。这证明情境学习有利于提高完成任务的能力,而脱离情境的学习则无此功效。因为,环境特征的再现有可能提供再现的行动序列。显然,记忆和后继行动并不是独立于背景的过程。惯例应该是实现这种索引的产物。正因为此,真实活动成为学习的中心成分。索引性概念所表达的重要观点之一就是指出,不仅学习,而且知识也是情境性的。由此出发,镶嵌在真实情境中的学习方法不仅仅是有用的,而且是必不可少的。

三、设计有效学习环境

1、设计有效学习环境的线索

为设计有效学习环境,认知科学家研究了大量有关知识与经验,其中包括十九世纪和二十世纪初教育家的研究工作、对学徒制学习与幼儿快速学习的分析以及有关认知的研究。首先,他们从杜威的研究与实验中汲取了最早的灵感:经验课程的发展经历的是从实际经验到正式学科再到整体学习(如:从园艺栽培到植物学,再将植物学置于自然科学之中)。接着,他们研究了如何使儿童成为一个令人吃惊的学习者。他们分析了幼儿进行学习的条件并由此获得设计有效学习环境的线索(Pea, 1989)。这些线索是:

●学习是在背景中发生的。幼儿最初五年的学习是在富有意义的、进行着的活动中

发生的。在学习的同时,幼儿可以获得有关他们行动成功的即时反馈。

●父母和朋友是幼儿模仿性学习的模特儿,为幼儿提供经验的结构以及经验之间的

联系。

●学习是功能性的。幼儿在学习中需要获得概念和工具作为解决问题的工具。

●学习的需要和目的常常清晰地呈现在幼儿面前。

2、传统学徒制的研究

此外,他们还研究了传统的学徒制学习。有关有效学习环境设想的另一个启示是研究个人是如何在传统的学徒制中学习的。既然,有效学习环境的设计力求使学校课程成为某种实践的具体化,那么学徒制的学习方式则提供了大量实践的机会(Lave et al, 1988)。有关的研究还识别出传统学徒制学习的若干特征:

●工作是一种驱动力。在传统的学徒制学习中,学徒逐渐掌握完成任务的方式。在

这一学习过程中学习的动机主要不是为了一步步接近一个遥远的、象征性的目标

(诸如获得一份证书),而是为出色完成工作而进行学习的直接价值。

●学徒制是从掌握相对简易的技能开始的,因此很少出错。

●学习的重点是亲自动手操作。因此,这种学习包括的主要是“做什么”的能力,

而不是“说什么”的能力。

●实际操作的标准是镶嵌在工作环境中的。对学习者能力的判断是自然地、持续地

在工作背景中显现的。学徒是在继续掌握下一个技能时,产生“自己的”问题的。

教师和教学在这种学徒制的学习中通常是无形的。学徒获得的有关行动的指示基本上不是来自教师的教学,而是来自对工人如何从事同一工作的观察。简言之,学徒是逐渐被一个专家的实践共同体所接纳的。在这种学徒式的学习中,师傅作为“教师”始终参与同一实践活动,他们的实际操作为学徒构建了标准。

显然,传统的学徒式学习不能完全迁移至现代社会。因为,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许多技能,如:数学的、法律的或基于计算机的处理等,至多也只有部分是可视的。据此,认知科学家进行了一系列开发有效学习环境与课程的尝试,试图以此满足今天非可视性学习的需要。这一领域的研究是跨学科的,其中包括:数学、物理、阅读、写作和室内设计。

总之,以上所有研究为有效学习环境的设计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由此产生了将各种关键要素溶为一体的认知学徒模式(Collins, Brown,and Newman ,1989)。这一模式消除了学术性教育与职业教育之间通常存在的差异,将其目标定位于接纳新手进入专家的实践共同体。

四、认知学徒模式

“认知学徒制”通过允许学生获取、开发和利用真实领域中的活动工具的方法,来支持学生在某一领域中的学习。“学徒制”概念强调经验活动在学习中的重要性,并突出学习内在固有的依存于背景的、情境的和文化适应的本质。在传统的学徒制中,完成所学任务的步骤通常易于观察。然而,在认知学徒制中,必须使思考过程变得更加明显。当师傅的思维更接近于学徒,而学徒的思维对师傅则一目了然时,那么,学习才有可能逐渐地同时既完善行动又改进潜在的过程。

由Collins, Brown, and Newman首先提出的认知学徒模式包括四个构件:内容、方法、序列和社会性。应该承认,认知学徒模式的组成成分并不是新的,但是将它们组合在一起,则能定义一个适合不同课堂和师生角色的有效学习情境。

1、模式的基本构件

1.1 内容

学校通常特别关注某门学科的概念、事实和程序。然而,为了能在任何场景中都能有效地运作,学生还需要另外三种其它的内容类型,它们是:

●专家从经验中精选出的问题解决策略;

●认知管理策略:目标的设定、策略的制定、监控、评价和修正;

●学习策略——知如何学,包括:新领域的探索、温故知新、原有知识的重组。

1.2 方法

教学方法应给予学生在一定的背景中进行观察、参与、发明或发现的机会。为此,在该模式中包括了大量系统地激励学生进行探索和独立活动的方法,如:教师的指导,即由教师提供线索、反馈和暗示,搭建脚手架,以支持学生学习如何执行任务;然后,教师“淡出”,即逐渐将其对学习的控制权移交给学生。

1.3 序列

学习是分阶段进行的,学习者需不断构建专家在实际操作中所必需的多项技能并发现技能应用的条件。这需要一种逐渐复杂的任务序列和不断变化的问题解决情境的序列,以及对学习进行分级,以便让学生在注意细节以前,发展一种对全局的知觉。

1.4 社会性

学习环境应该再现运用所学知识的真实世界的特征,即技术的、社会的、时间的和动机方面的特征。然而,只有通过在一定背景中遭遇学科重要知识,大部分学生才能学习何时、何处和怎样将这些知识运用于其它情境。例如,在真实世界中,人们必须与他人一起工作,因此,认知学徒模式要求学生共同工作,通过协作解决问题,完成任务。社会性交互是认知学徒模式的重要组成成分--学习者处于一种“实践的共同体之中”,该共同体具体体现学生应获得的信念和行为。随着学生作为一个初学者或新手逐渐从该共同体的边缘向中心移动,他们会变得比较积极,更多地接触其中的文化,因而就逐渐进入专家或熟手的角色。 2、认知学徒模式的设计指南

研究表明,凡是由动机驱动的活动(无论是经验性的,还是反思性)都是富于挑战性的和自我激励的。人可以在这样的活动中形成积极的思维流、良好的心态和令人愉悦的体验,即所谓“颠峰体验”。这证明积极的参与、良好的心态以及挑战性的思维流是学习的最佳条件。由此,可提出以下适用于认知学徒模式的设计指南:

●强化社会性的互动和反馈;

●具有具体目标并建立相应的程序;

●激发活动的动机;

●提供持续的挑战感,不害怕挫折,不轻易失望与厌倦;

●提供直接参与感,产生对环境的直接体验和亲自完成任务的感觉;

●提供适合用户和任务的工具;

●避免分心与中断,以干扰和破坏主观体验。

3、认知学徒模式的范例

在美国的一些中学学科或项目中已经引进了认知学徒模式。例如,有一所中学确立了一项制造和驾驶太阳能汽车的科学项目。这个项目持续时间长达九个多月。这既是学校中的一项科学项目,同时又是真实世界中的一项现实的任务。这个项目的完成中包括了认知学徒模式全部的四个构件。这个项目要求学生获得许多跨学科(物理、数学、太阳能工程学、水力

学、电子学、草图设计、模型制作、金属加工和焊接)的技能和知识。同时,学生还需要一些处理事物的能力(争取赞助、管理获得的基金、跟报界大打交道以及公关技能)。令学生意外的是,他们还需要获得领导、管理和人际方面的技能,以便合理地分配工作,保证项目的正常进行。

4、认知学徒制的前景展望

目前教育中存在着两个问题:一是缺乏一种使年轻人能顺利地从学校进入工作岗位的国家体制;另一是,大部分学校本位的课程,甚至于连许多职业课程,都不能很好地满足工作单位的需要。这两个问题的存在以及解决问题的需要,现已引起人们对仿效真实工作情境的认知学徒制的广泛兴趣和关注。

显然,认知学徒模式可通过开发兼容职业课程的灵活性与实用性以及学术课程的基础性与系统性的整合课程,以促进职业教育与学术教育一体化问题的解决。

进一步的研究应表明,认知学徒制作为一种专门设计的与工作相关的、学校本位环境中的情境学习,应该重点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以及适应现代工作的一般技能(如:信息的获取与处理、认知工具的掌握与运用、解决问题的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等),从而使学校中获得的知识能符合工作单位的需要并有效的迁移至新的情境之中。

小结:

研究表明,认知学徒模式是有一定理论根据的,其策略的构建依据了从杜威、维果茨基到当代认知科学家在内的许多严肃的思想家和研究者共同的发现,强调一种超越概念和各种表征的积极领悟的新认识论。这些策略是建立在传统学徒制基础上的、经过检验的、跨文化策略。该模式在现代技术手段的支持下能为学生创设一个有利于可视技能获得的、不同与传统学校“温室型学习环境”的、日常生活型的、真实有效的学习环境。

作为情境学习重要模式之一,认知学徒模式试图揭示学习的真实本质——学习是学习者跟知识以及知识得以产生的活动、背景和文化互动的结果。该模式反映了情景认知的基本原则:学习需要社会性的互动和合作;学习是在知识镶嵌于其中的真实情景中进行的;在情境学习中学习者无意的、偶然的、边缘性的参与是合法的。认知学徒模式还使学生有可能在某一真实领域的活动中获取、开发和利用认知工具并以此支持某一范围内的学习。

研究情境学习的学者,在区分新手与专家的同时,又深入研究了学习者、从业者和普通人三个范畴,试图以认知学徒模式改造传统学习模式,填补知与行之间的断层,实现职业教育与学术教育的统一,以更好地满足社会对新型人才的需求。————————————————

参考资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Jeong-Im Choi,Michael Hannafin:Situated Cognition and Enviroments: Roles,Structures,and Implications for Design.ETR&D.Vol.43,No.2,

1995,pp.53-61.

2.Brown, J. S. and Duguid, P. (1993). Stolen knowledge. Educational Technology, Vol. 33, No. 3, pp. 10-15.

3.Brown, J. S., Collins, A. and Duguid, P. (1989). Situated cognition and the culture of learning. Educational Researcher, Vol. 18, No. 1, pp. 32-42.

https://www.360docs.net/doc/a219189418.html,ve J. Situated Learning.(from Internet).

5.Berryman, S.E. Designing effective learning environments:Cognitive apprenticeship models. (from Internet).(字数:11000)

认知学徒制教学具体例子

认知学徒制教学具体例子 认知学徒制教学是一种基于学生个体差异和知识结构的教学模式,旨在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学习兴趣。下面列举10个认知学徒制教学的具体例子。 1. 个性化学习计划 认知学徒制教学中,一个重要的原则是个性化学习。教师可以通过调查问卷、学生自我评估等方式,了解每个学生的学习风格、兴趣爱好、知识水平等,制定个性化的学习计划,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2. 导师制 导师制是认知学徒制教学中的一种重要方式。教师可以担任学生的导师,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为他们提供个性化的指导和支持,帮助他们克服学习困难,提高学习效果。 3. 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是认知学徒制教学中的一种重要策略。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让学生在互相交流、合作互助中学习。合作学习可以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和知识构建,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4. 自主学习 自主学习是认知学徒制教学中的一项重要原则。教师可以通过给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机会,让学生自己掌握学习的节奏和方式,培养

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5. 学习日志 学习日志是认知学徒制教学中的一种重要方式。教师可以要求学生每天记录自己的学习过程和心得体会,帮助学生反思自己的学习情况,发现自己的学习问题,提高自己的学习效果。 6. 问题解决 问题解决是认知学徒制教学中的一种重要策略。教师可以通过提出问题的方式,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探究,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学习效果。 7. 反馈机制 反馈机制是认知学徒制教学中的一项重要原则。教师可以通过不断地给学生提供反馈,让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和进步情况,帮助学生调整学习策略,提高学习效果。 8. 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是认知学徒制教学中的一项重要工作。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和知识结构,设计符合学生需求的课程,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9. 学习评估 学习评估是认知学徒制教学中的一项重要工作。教师可以通过多种

简述情境认知学习理论

情境认知学习理论 情境认知学习理论由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和罗杰斯建立并发展,是当代西方学习理论领域研究的热点。 认为知识是在情境中建构、不能与情境脉络相分离,情境是一切认知活动的基础,参与实践促进了学习和理解。 情境认知学习理论强调社会实践与社会生活、合法边缘性、参与实践共同体。 【合法边缘性拓展:“合法的边缘性参与”是情境学习理论的中心概念和基本特征。根据这一特征,基于情境的学习者必须是共同体中的“合法”参与者,而不是被动的观察者,同时他们的活动也应该在共同体工作的情境中进行。】 情境认知学习理论认为脱离真实情境的学习是无意义的,学习只有发生在个体与真实情境的互动之中才会彰显其价值。 强调了日常中的认知真实性任务,情境性学徒训练,学习者在学习活动中的积极性的重要性。 比如说古代的鲁班学艺、学校的导师制。 【简单说来,情境学习是指在要学习的知识、技能的应用情境中进行学习的方式。也就是说,你要学习的东西将实际应用在什么情境中,那么你就应该在什么样的情境中学习这些东西。”在哪里用,就在哪里学。”壁如,你要学习做菜,就应该在厨房里学习,因为你以后炒菜就是在厨房里。再如,你要学习讨价还价的技巧,就应该在实际的销售场合学习,因为这一技巧最终是用在销售场合的。】 主要观点 ①人具有主动建构知识的能力 ②学习是个人与情境互动的历程 ③学习是从真实活动中主动探索的过程 ④学习是共同参与的社会化历程 ⑤学习是从周边参与扩展至核心的 应用于教学时强调最好在真实的情境或类似于人类正视实践中组织教学。 教学模式 ①认知学徒制教学 【拓展:所谓认知学徒制是指将传统学徒制方法中的核心技术与学校教育相结合,以培养学生的认知技能,即专家实践所需的思维、问题求解和处理复杂任务的能力。在这种模式中,学习者通过参与专家实践共同体的活动和社会交互,进行某一领域的习。 认知学徒制克服了传统学徒制中专家思维不可视和学校教育中知识的教学脱离其动用情境的缺点,从而将学徒制的优点和学校教育结合起来,将学习者浸润在专家实践的真实环境中,以培养学生的高级思维和问题解决和处理复杂任务的能力。】 ②抛锚式教学 ③基于实践共同体的教学

论认知学徒制教学模式

论认知学徒制教学模式 布鲁纳认为,学习的实质是一个人把同类事物联系起来,并把它们组织成赋予它们意 义的结构。学习就是认知结构的组织和重新组织。知识的学习就是在学生的头脑中形成各 学科知识的知识结构。简言之,按照布鲁纳的观点,知识的学习就是在学生的头脑中形成 一定的知识结构。 1.教学目标---确立理智发展的教学目标 教学的主要目的就是发展学生的智力。布鲁纳在《教育过程》中明确提出,我们必须 特别强调教育的质量和理智的目标,也就是说,教育不仅必须培育成绩出色的学生,而且 必须协助每一个学生赢得最出色的理智发展。 2.教学原则---遵循“动机—结构—序列—强化”的原则 布鲁纳指出,教学理论必须考量三件事:学生的本性、科学知识的本质、科学知识赢 得过程的性质。因此他明确提出了适当的四条教学原则: ①动机原则:教师要利用儿童与生俱来的好奇心和学习愿望,激发学生参与探究活动,以促进儿童智慧的发展。 ②结构原则:既必须挑选适度的知识结构,又必须挑选适合于学生认知结构的教学方式,并使知识结构和学生的认知结构相匹配,推动学生自学。 ③序列原则:根据学生的发展水平、动机状态、知识背景等现状选择最佳顺序呈现教 学内容。 ④加强原则:恰当提供更多加强,以便使学生尽早晓得自己的自学结果。 3.教学内容---学习学科的基本结构 使学生自学学科的基本结构---即为学科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态度和方法。 布鲁纳认为,学习学科的基本结构有以下好处:第一,学生知道了一门学科的基本构 成或它的逻辑组织,有助于理解这门学科;第二,学生了解了学科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有助于把学习内容迁移到其他情景中去;第三,把教材组织成一定的结构形式,有助于学 生记忆具体细节的知识;第四,如果给学生恰当的学习经验和对结构的合理陈述,即便是 年幼儿童也可能学习高级的知识,从而缩小高级知识与初级知识之间的差距。 4.关于教学方法---倡导辨认出教学法 发现教学法,即学生运用教师提供的按发现过程编制的教材或材料进行“再发现”, 以掌握知识并发展创造性思维与发现能力的一种教学模式。学生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

认知学徒制教学模式

认知学徒制教学模式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观念的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逐渐受到质疑。而认知学徒制教学模式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方法,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和认可。本文将探讨认知学徒制教学模式的定义、特点以及其在教育中的应用和意义。 认知学徒制教学模式是一种基于学生认知发展的教学方法。它强调学习者在参与实际问题解决过程中,通过模仿和合作的方式,逐渐掌握和提高自己的知识和技能。该教学模式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合作与交流的能力。 认知学徒制教学模式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学习者主导:认知学徒制教学模式强调学生的主动性和参与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扮演着主导的角色。教师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知识传授者,而是学生的指导者和引导者。学生通过实践和合作来主动探索和学习知识。 2. 任务驱动:认知学徒制教学模式以任务为驱动,学生需要在实际问题解决中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通过解决问题的过程,学生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和掌握知识,同时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合作学习:认知学徒制教学模式注重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学生通过相互交流和合作,共同解决问题,增强彼此之间的学习效果。

合作学习不仅能够促进知识的共享,还能够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4. 反思与指导:认知学徒制教学模式强调学生的反思和指导。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需要反思自己的思维方式和解决方法,教师则通过指导和评估来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并加以改进。 认知学徒制教学模式的应用和意义不仅仅局限于课堂教学,还可以应用于各个领域的教育。首先,它能够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他们具备独立思考和自主学习的能力。其次,它能够培养学生的合作与交流能力,使他们具备团队合作和沟通协作的能力。此外,认知学徒制教学模式还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提高学习效果。 然而,认知学徒制教学模式也存在一些挑战和问题。首先,该教学模式需要教师具备一定的指导和引导能力,而传统教师的角色转变可能需要一定的时间和培训。其次,学生在自主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困难和挫折,需要教师及时给予支持和帮助。此外,该教学模式对学生的自律性和自我管理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认知学徒制教学模式是一种以学生为主导,以任务驱动,强调合作学习和反思指导的教学方法。它能够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在教育中的应用和推广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素质培养。然而,教师在应用该教学模式时需要

认知学徒教学具体例子

认知学徒教学具体例子 认知学徒式教学模式是建构主义教学中的一个重要模式。在众多的建构主义教学实践中,认知学徒教学模式受到了最广泛的重视。学徒制是一种最早的“做中学”的形式,但是随着学校的发展,这种学习的形式渐渐地被遗忘了。在当代学校教育中存在着严重的教学与实践相脱节的现象。杜威、维果茨基等著名的教育家针对这一问题,又重新将“学徒制”教学方式提上教育的日程,但是他们并不是简单地将教育返回到原来的“学徒制”,而是将现代教育的优长与“学徒制”的优长结合在一起,形成了我们今天所要说的“认知学徒式教学模式”。认知学徒式教学模式从四个方面建构了—个有效的教学环境。 (1)在内容方面,认知学徒式教学模式规定了4种应该呈现的内容:①学科基本知识的呈现。②有效解决问题的基本原则的呈现。③策略地选择知识。④学习内容的方式的选择。 (2)在策略方面,认知学徒式教学模式规定了6种教学策略:①模仿,即教师呈现自己解决问题的过程,给学生起到范例的作用。②辅导,为学生提供必要的帮助。③问题情景的拆与毁,使问题随着学生能力与认知的发展不断地发生变化,以适应学生新的发展要求。④给学生提供展示成果的机会。⑤反思,通过与教师的问题解决思路比较,找出不同与差距。⑥鼓励学生进行进一步的探究。 (3)在教学次序方面,认知学徒式教学模式提供了3种教学内容的排序方式: ①按照由简到繁.由易到难的顺序安排内容。这种安排内容的方式有利于学生学习的循序渐进。②横向增加内容,即增加内容的多样性。这种内容序列有利于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③按照由整体到具体、由系统到分支的顺序安排内容。这种序列有利于形成学生的整体概念。总之,这3种内容的排列方式各有利弊,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任务需要来进行选择。当然,这3种方式也不是各自完全独立的,3种方式可以彼此融合。例如,在由易到难安排的学习内容中,某种学习情景下,也可以采取横向拓宽的方式来安排这—部分内容的学习。

现代学徒制

“校企合作现代学徒制”办学模式探索与实践 -----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发展典型案例 拜师傅、带徒弟的学徒制在我国家的发展历史悠久,对我国的经济发展、先进技术的传承、人类社会的进步做出过重大的贡献。 一、现代学徒制的内涵 现代学徒制重点体现在“现代,是相对于“传统”提出的,随着工业化大生产的到来,生产方式发生了根本的转变,企业的规模化生产取代了传统的手工业作坊,传统的学徒制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教育培训效率以及教育的规范性上受到挑战。因此,学校职业教育模式开始占主导地位,但也存在着理论与实践脱节的弊端,为解决这一问题,便产生了“现代学徒制”。“学徒制”是一种在实际生产过程中以言传身教为主要形式的技能传授方式。从本质上讲,现代学徒制和传统学徒制是一致的,即都有师傅、徒弟以及师傅对徒弟的教育和指导,都强调“在做中学,学中做”,但其形成的基础以及意义与价值与传统的学徒制有了很大的不同,学徒制的主体,形式以及师生关系均发生了变化。 我校的汽修专业在借鉴传统学徒制优点的基础上,大胆探索并发展现代学徒制,在近几年的汽修专业教学中广泛的应用,培养了一批汽修技能人才,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二、现代学徒制实施目标 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主要是面向汽车维修专业,培养具有良好的职业

素质,掌握必需的科学文化知识,在生产服务和管理第一线从事汽车维修和装配,服务的工作。要能吃苦耐劳,并有创业精神和较强适应能力的应用技师人才。 (一)知识目标 掌握语数外等企业所需的文化基础知识和计算机应用、识图和制图、机械基础、电工电子技术、汽车构造性能和使用维护、修理检测、技术管理及交通安全等有关基本理论知识。 (二)能力结构与要求 具有读图,绘制简单的零件图,汽车基本性能实验,分析和解决技术问题的基本能力;学习一门外语,借助工具书能阅读汽车说明及维修手册等一般的外文资料。具有初步计算和操作,自学和获取信息的能力,具有汽车维修,汽车驾驶技能,并考取汽车维修工等级书。 三、实施过程 学校汽修专业的构建是以校企合作为基础建立的。建立汽修专业的初期以东明县易诚汽车维修厂为基础,让懂行者当家、做主,建立专业体制,设置教学方案。当时易诚汽车维修厂中有名的技术骨干,毕业于我省重点交通学院的汽修专业。先在我市一技校从事汽修专业的教育教学工作,又转到汽修企业实践十多年,锻造成为理论知识丰富、技术过硬、资源丰富,实战能力过强的高级技师。他作为我校汽修专业建设和现代学徒制的实施引领者,指导和建立了专业的师资队伍,促进我校汽车维修专业的快速发展。做到了以招生即招工,上课即上岗,毕业即就业的教学方案。汽修专业学生实施现代学徒制分为两步:

心理学主要流派及代表人物

心理学主要流派及代表人物 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类心理现象及其影响下的精神功能和行为活动的科学,包括多个流派和分支领域。以下是心理学的主要流派及其代表人物: 1、行为主义学派:代表人物包括美国的华生和斯金纳。该学派认为,心理学应该研究可被客观观察和测量的事件,即行为。行为主义者提出了“刺激-反应”的行为公式,并进行了大量的实验研究,如动物行为实验和人类行为矫正实验等。 2、认知心理学派:代表人物包括美国的西蒙和加涅。该学派认为,心理学应该研究人类思维和行为的内部过程,即认知过程。认知心理学家信息如何被感知、储存和使用,以及人们如何解决问题和做出决策等。 3、人本主义学派:代表人物包括美国的罗杰斯和马斯洛。该学派强调研究人类自我实现和成长的过程,认为人类具有自由意志和自我指导的能力。人本主义心理学家人类价值观、情感体验和个人成长等方面。 4、精神分析学派:代表人物包括奥地利的弗洛伊德。该学派认为,

人类的心理问题源于内在的本能和欲望的冲突。精神分析学家人类的潜意识、梦境、童年经历等对行为的影响,并强调通过自我反思和心理治疗来解决心理问题。 5、格式塔学派:代表人物包括德国的苛勒和科夫卡。该学派强调研 究知觉、思维和记忆等心理现象的整体性和结构性。格式塔心理学家知觉的完形法则和思维的顿悟过程等。 6、发展心理学派:代表人物包括美国的皮亚杰和林崇德。该学派研 究人类从胎儿到老年的心理发展过程,不同年龄阶段的心理特点和规律。发展心理学家对儿童认知、情感和社会性发展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研究。 7、社会文化学派:代表人物包括苏联的维果茨基和美国的布鲁纳。 该学派认为,人类的思维和行为受到社会文化和历史背景的影响。社会文化心理学家文化价值观、社会规范和群体互动对个体行为的影响,并强调跨文化研究的重要性。 这些流派在心理学领域中各自具有独特的观点和研究方法,为人类对自身心理现象的理解和解决心理问题提供了多种思路和途径。随着研究的深入和发展,心理学流派也在不断地演变和扩展,形成了许多新兴的交叉学科和研究领域。

现代学徒制 实施方案(试行)

现代学徒制实施方案(试行) 提高学生自主研究能力 学校和企业依据联合培养框架协议,共同制定学分制和弹性学制,使学生能够根据自身情况和兴趣选择课程和研究方式。学生在学校和企业的研究、实训和工作中,根据学分制要求进行评估和认证,达到一定学分要求后,可以申请毕业或者转岗。同时,学校和企业还要积极引导学生参加职业资格认证,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和竞争力。 四)建立稳定的企校“双师”联合传授知识与技能机制 学校和企业建立稳定的师资队伍,实现企校“双师”联合传授知识与技能。学校教师和企业师傅共同制定教学计划和教学内容,共同承担教学任务。学校教师负责教授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企业师傅负责实训和岗位技能培训。同时,学校和企业还要定期开展教学质量评估和师资培训,不断提高师资队伍的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 四、实施保障 一)建立现代学徒制管理机制 学校和企业应建立现代学徒制管理机制,明确管理职责和权利,建立健全的信息共享和监管机制,保障学徒制培养质量

和学生权益。学校和企业应定期开展现代学徒制培训质量评估,及时发现和解决存在的问题。 二)加强政策支持和资金保障 政府应加强对现代学徒制的政策支持和资金保障,鼓励学校和企业共同投入资金和资源,提高现代学徒制的实施效果和质量。同时,政府还应加强对现代学徒制的宣传和推广,提高社会对现代学徒制的认知度和接受度。 三)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 学校和企业应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吸收国际先进经验和理念,不断提高现代学徒制的国际化水平和竞争力。同时,学校和企业还要积极参与国际职业技能竞赛和展览,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和国际竞争力。 总之,现代学徒制是一种创新的人才培养模式,是深化产教融合、推进职业教育改革的有效途径。学校和企业要积极探索、创新,不断完善现代学徒制的实施机制和管理模式,为铁路桥梁建设和社会经济发展培养更多的高技能人才。 实行学分制和弹性学制是适应学徒半工半读、分阶段完成培训的必然要求。根据《教育部关于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意见》,学徒在整个培养期间实行弹性学制或学分制。学分制教学计划是指导和管理学徒培养工作的主要依据,学徒的所

认知学徒制

认知学徒制 ——一种基于情境的有效学习模式 对传统学校教学与学习的反思使我们发现,知识的学习与运用之间,即通常所说的“知什么”("know what")和“知怎样”("know how")之间是割裂的。这似乎是目前仍很流行的说教式教育的产物。这种教育假设知与行之间是分离的,视知识为自给自足的、整体的存在物,并认为知识在理论上可独立于其学习和运用的情境。根据这种假设,学校主要关心的似乎只是抽象的、脱离背景的、正式概念的迁移。活动和背景只是附属于这种学习。显然,传统教育是建立在有关学习的错误假设之上的。在对传统教育进行认真反思时,首先有必要揭示有关学习的错误假设。 一、有关学习的错误假设 研究表明学校中的许多学习情境是无效的,这是因为有关学习的假设是错误的。这些错误的假设是(Berryman): 1、人可以预定方式将学习从一种情境迁移至另一种情境 学校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帮助学生作好在非学校场合工作的准备。然而,数十年的研究表明,个人无法按预定的方式将知识迁移至应当发生迁移的新情境中,比如:从学校的知识到日常实践,从校内的一门学科到另一门学科等。 2、学习者是智慧的被动接受者,即是灌输知识的容器 这一假设的产生是将教育的目的视作一代代地传递社会的知识与文化,这样的教育通常鼓励教学的讲座模式并视教师为学习过程的控制者。学习的控制权掌握在教师的手中,这削弱了学生认知管理技能的形成,该技能包括确立目标、策略的制定、评价以及修正——这些能力对于有效学习都是十分关键的。长此以往,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能力或感觉发展能力缺乏信心,他们从经验中学习的可能性也遭到抑制。 这种被动、消极学习的的另一后果是:由于学生采取的是置身于学习过程之外等待的态度,所以,他们只是最低限度地注意和参与学习过程。这种态度通常会转变为一大堆的纪律或其它问题。进而,被动学习鼓励学生在教师提问或测验时仅仅再现“正确”答案,而不进行真正的学习。由此,被动学习实际上在纵恿以虚假方式完成学习,也就是学习的结果仅仅停留在口头,而不是行为的改变。 3、学习就是巩固刺激与正确反应之间的联结 基于这种假设的教学产生于有关学习的行为主义的理论并导致了由互不相干的项目、任务和技能组成的课程。这种课程通常不关心项目、任务、技能产生的背景。这种脱离背景的教学无法充分调动人最重要的特性——判断能力与解决问题能力的发展,防碍了儿童天然学习系统的正常运作,学习因此而成为机械的操作。 4、学习者是一块可以记录知识的白板 这一假设的持有者认为,学习者如同一块白板,可以记录通过教师的教学灌输的知识,同时,则将他们从任何地方获得的观念和概念带进学校情境。但是,如果这些观念与概念在学校中没有得到充分检验,学生通常倾向于返回抵制校外新情境的老观念。 5、需转移至新情境的技能与知识的获得应独立于它们的运用背景 该假设的依据是传统的迁移观,即认为只有脱离具体情境、背景的高度抽象与概括的知识与技能才易于向新的情境迁移。然而,情境认知的研究则表明,背景对于理解、学习是十分重要的。事实上,正是背景赋予学习以意义。儿童解决镶嵌于背景的问题要比解决脱离背景的问题容易。由此获得的知识和技能更易于迁移至真实情境。 由于目前学校的实践依据的是以上有关学习的错误假设,所以,学校中发生的学习通常是无效的,没有真正通过学习活动获得,即使已理解的知识和流程也无法象预定的那样迁移至新的情境。 当前对学习的研究已对“学什么”和“如何学”、“如何用”的分离、知识与知识产生与运用情境的分离,提出挑战。研究表明,知识在其中得到开发和发展的活动并不脱离或附属于学习与认知。活动也不是中立的。活动应该是所学知识整体的一部分。情境可以说是通过活动与合作产出知识的。总之,现有的研究已能证明,学习和认知基本上是情境性的,“知什么”与“知怎样”应该是溶为一体的。由此产生了这样一个问题:我们应以何种深思熟虑

当代教育心理学问答题(第六至八章)

第六章认知学习理论 举例说明认知构造是如何帮助学习者"超越所给信息〞的。 人们如果要超越直接的感觉材料,则,所涉及的不仅仅是把感觉输入归入*一类别,并根据这一类别进展推理,而且,还要根据其他相关的类别作出推理,这些相关的类别就构成了编码。例如:当我们看到前面一位留着披肩发穿着药衣服的人时,我人所得到的远比我们看到的要多,我们可以推断这个是位女子,她有两只眼睛,一个鼻子等。然而,我们不可能直接知觉到这些,所以我们必须超越所给的信息。我们先判定这是一位女子,然后根据女子这一类别,作出推断。 简述促进学生把握学科根本构造的教学原则。 1〕动机原则:三种最根本内在动机:好奇内驱力〔求知欲〕、胜任内驱力〔成功的欲望〕、互惠内驱力〔人与人之间和睦共处的需要〕〔2〕构造原则〔3〕程序原则〔4〕强化原则。 简述奥苏贝尔提出的意义学习及其条件。 有意义学习的实质是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构造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实质性的、非人为的联系。 1〕学习材料的逻辑意义〔2〕有意义学习的心向〔3〕学习者认知构造中必须具有适当的知识,以便与新知识进展联系。4〕学习者必须积极主动地使用这种具有潜在意义的新知识与他认知构造中有关的旧知识发生相互作用,即心理意义。画出加涅提出的学习的信息加工过程模式图,并加以解释。 这一模式表示,来自学习者的环境中的刺激作用于他的感受器,并通过感觉登记器进入神经系统。信息最初的感觉登记器中进展编码,最初的刺激以映像的形式保持在感觉登记器中,保持0.25~2秒。当信息进入短时记忆后,它再次被编码,这时信息以语义的形式储存焉,在短时记忆**息保持的时间也短的,一般只保持2.5~20秒。但是如果学习者作听复述,信息在短时记忆里就可以保持长一点时间,但也不超过一分钟。经过复述、精细加工和组织编码,信息被转移到长时记忆中进展储存,以备日后的回忆。大局部学习理论家认为长时记忆中的储存是长久的,而后来加快不起来的原因是由于"提取〞这些信息的困难。在这个信息加工过程中,一组很重要的构造就是图上的"执行控制〞和"期望〞。"执行控制〞即已民用工业的经历对现在学习过程的影响,"期望〞即动机系统对学习过程的影响,整个学习过程都是在这两个构造的作用下进展的。 加涅从信息加工的观点出发把学习过程分成哪些根本阶段? 把它分成八个阶段:1〕动机阶段。要使学习得以发生,首先应该激发起学习者的动机。要促进学习者的学习,就要使他们具有一种奔向*个动力。要把学习者想要到达的目标——也就是头脑中的期望——与学生的实际学习活动联系起来,并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2〕了解阶段。在了解阶段,学习者的心理活动主要是注意和选择性知觉。3〕获得阶段。对外部信息一旦开场注意和知觉,学习活动就可进入获得阶段。获得阶段指的是所学的东西进入了短时记忆,也就是对信息进展了编码和储存。4〕保持阶段。经过获得阶段已编码的信息将进入长时记忆的储存器,这种储存可能是永久的,而且应指出的是,长时记忆的能力是很大的,至今还没有实验证实出大脑记忆容量的极限。5〕回忆阶段。也就是信息的检索阶段,这时,所学的东西能够作为一种活动表现出来。6〕概括阶段。对所学东西的提取和应用并不限于同一种学习情景,它不是只在所学内容的范围里才出现的,人们常常要在变化的情景或现实生活中利用所学的东西,这就需要实现学习的概括化。7〕操作阶段。也就是反响的发生阶段,就是反响发生器把学习者的

师徒式培训

师徒式培训 ——以“师徒制”培训模式在外派教师培养中的应用为例 什么是师徒式培训 “师徒式教师学习模式”,也就是常说的“师徒结对”培训模式,是一种传统的培训方式,强调单个的一对一的现场个别培训,包括讲解、示范、操作、纠正四个阶段,能使受训者较快地掌握基本业务知识和操作技能,同时通过师徒关系可以使员工、教员之间的关系比较融洽。 在企业培训实践及学校教师培训中,这种师傅带徒弟的个别培训方法仍在运用。然而,企业的培训部必须对采用师徒式培训方法的岗位做有效的培训组织指导,才能确保培训获得良好的效果。 师徒制的历史与发展现状 师徒制在我国由来已久,即老师带领学生进行学习、工作、生活,使学生更好、更快的融入工作当中的一种形势。曾一度成为青年掌握技能的重要途径。 “传统学徒制”( traditional apprenticeship)也称“学徒制”或“手工学徒制”,是指在近代学校教育出现之前,农耕时代或手工业时代中,手工作坊或店铺中师徒共同劳动,徒弟在师傅指导下,学习、模仿、习得知识或技能的传艺活动。这种活动是一种高度情境性的学习方式,学徒在真实的工作场所中,观察师傅的实作,感知和捕捉,并在师傅的指导下进行实作,经过比较长期的学习,逐渐学会师傅的技能。 在正式的学校教育制度建立之前,学徒制是人们掌握知识和技能最常见的学习方式,被广泛地运用于传递手工业、制造业、绘画、雕塑、医疗和法律等领域的专家知识。今天,学徒制依旧在很多领域发挥作用。 目前,国际上发达国家在教师培训活动中采用的一种策略,被称为“认知学徒制”(cognitive apprenticeship )“指导教师项目”将聘请国内知名教育专家做教育技术培训、应用及指导的引领式讲座。 “认知学徒制”( cognitive apprenticeship)是基于情境认知与学习理论,将传统学徒制的核心成分与正式学校教育相结合而建立起来的一种现代化的教学和学习模式。在这种模式中,在某一领域中的具有实践经验的专家或教师(即师傅),引导新手或学生(即学徒),进行学习,专家进行示范和辅导,使自己的思维过程,包括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传递给徒弟,并为徒弟的学习提供和搭建认知脚手架,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进行观察、思考和实践,并向师傅表达和反思自己的思维过程,师傅对学徒进行指导,逐步实现学习者能够进行独立工作和研究。

教育心理学试题含参考答案

教育心理学试题含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共20题,每题1分,共20分) 1、品德形成的【】阶段表现为个体表面接受史范,但对JK范的必要性和意义缺乏认知。 A、内化 B、依从 C、认同 D、需求 正确答案:B 2、引发不维持学生的学习行为,并使之指向一定学业目标的一种动力倾向指的是【Jo A、学习兴趣 B、学习目标 C、学习需求 D、学习动机 正确答案:D 3、[]是指个人应用一系列的认知操作,从问题的起始状态达到目标状态的过程。 A、原型激发 B、创造力 C、学习定势 D、问题解决 正确答案:D 4、从强化程序看,计件工资属于【J A、固定间陛程序 B、固定比率程序 C、变化比率程序 D、变化间陛程序 正确答案:B 5、补习了一年语言的学生为自己设立了一个成绩标准,他将根据成绩对自己的行为进行自我奖赏或自我批诂,这属于【】。 A、替代强化

B、自我强化 C、负性强化 D、直接强化 正确答案:B 6、行动研究最早是心理学家【】提出来的。 A、奥苏贝尔 B、勒温 C、皮亚杰 D、罗杰斯 正确答案:B 7、【]是研究者通过不研究对象进行口头交谈来收集有关的心理和行为资料的一种研究方法。 A、观察法 B、实验法 C、问卷法 Ds访谈法 正确答案:D 8、[]的主要特点是遵从道德准则和社会习俗,关注社会需要和价值观中个人的地位或作用。 A、前习俗水平 B、社会契约道德 C、后习俗水平 D、习俗水平 正确答案:D 9、用学生喜爱的活动去强化学生参不不喜爱的活动运用的是【J A、积极情绪原则 B、艾宾浩斯规律 C、普雷马克原则 D、博弈法则 正确答案:C 10、1963年,美国心理测量学家【】和霍恩根据对智力测验结果的分析,将人的智力分为流体智力和晶体智力。 A、皮亚杰 B、加德纬

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理论基础探析

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理论基础探析作者:石少婷 来源:《教育教学论坛》 2018年第40期 摘要:现代学徒制是在继承传统学徒制的基础上形成的一种校企双主体育人、学校教师和 企业师傅双导师教学的现代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该模式下,学生(学徒)拥有双重身份, 实现了“招生即招工,入企即入校”,学习与工作相结合、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相融合。 本文主要分析和总结了现代学徒制的理论基础:隐性知识理论、新职业主义理论、大学知识生 产范式转变理论及建构主义理论。 关键词:隐性知识;新职业主义;建构主义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8)40-0248-02 据史料记载,在我国,先秦时代的学徒制度已经较为完备。《秦律·均工》中规定,“工 师善教之,故工一岁而成,新工二岁而成。能先期成学者谒上,上且有以赏之。盈期不成学者,籍书而上内史。”[1]其中,“工师”就是向初学者传授技艺的师傅。在西方,13至18世纪, 学徒制广泛存在于西欧各国的店铺和手工业作坊中。20世纪90年代始,在全球经济社会发展 和职业教育改革的背景下,学徒制开启了现代化发展新进程。之所以称之为“现代学徒制”, 其重要原因就是,区别于传统民间学徒制,这种育人模式兼具传统学徒培训与现代学校教育的 功能。我国自2014年开始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目前已推进了两批共计五百余所中高职院校,现代学徒制理论与实践在不断创新。本文拟挖掘和总结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理论依据, 为探索适应我国国情的现代学徒制模式筑牢理论基础。 一、隐性知识理论 英国哲学家波兰尼在《个体知识》一书中提出了“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的概念。所 谓“显性知识”是指用“书面文字、图表和数学表述的知识”。“隐性知识”是指尚未被言语 或其他形式表述的知识,是“尚未言明的”或者“难以言传的”的知识。[2]隐性知识是所谓“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知识,这种知识融合在实践活动之中,具有情境性、特殊性的特点。 传统的学徒制和现代学徒制都是以这种理论为基础的。当今社会任何一个职业所要求从业 者具备的素质体系都是多样且复杂的,其中蕴含着大量的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如酒店管理行 业所需具备企业各岗位操作、运营的理论知识与技术技能、服务意识、心理抗压能力、人际沟 通技巧、职业道德要求等等。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中师傅们的技艺展示示范、师徒间的交 流互动、使得隐性知识显性化、晦涩的理论知识形象化;学徒通过观察、学习,将显性知识综 合化,内化于心,转为自己的隐性知识,从而掌握专业技能,胜任岗位工作,成人成才。 二、新职业主义理论 “新职业主义”发轫于20世纪70年代末,极大地影响了职业教育改革的实践。新职业主 义着眼于企业生产需求对工作技能提出的行为规范,强调职业能力的培养,关注个体可持续发展,注重核心技能的培养。在教育方法中提倡“做中学”,理论与实训一体化。现代学徒制可 谓是新职业主义思潮的一种具体实践形式。该模式提倡“基于工作的学习”(Work-based Learning)模式,学习情境与工作情境完美融合;学生(学徒)自入学起即拥有“职业角色”,双重身份使得学生(学徒)在学成后能够迅速适应社会职业;学生(学徒)学成后能够获得 “双证书”即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既拥有学校学历教育培养的系统理论知识和,又具备 一技之长。

软件技术专业毕业论文

软件技术专业毕业论文 软件技术专业毕业论文 论文标题:软件技术专业认知学徒制教学环境设计 【摘要】认知学徒制实际自提出以来,便在教学环境设计中失掉普遍推行和使用。认知学徒制承继传统学徒制的中心要素,融入古代学校教育中注重认知才能培育的理念,已成爲初等职业教育中进步教学质量和先生素质的无效方式。 【关键词】职业教育;认知学徒制;教学环境设计;软件技术专业 一、认知学徒制的概述 所谓认知学徒制(CognitiveApprenticesship),是一种将传统学徙制的中心技术与学校教育相结合的新型教学形式。这种形式将重点转向培育先生的高阶思想才能,即专家在理论活动中获取知识的进程以及处置成绩所需的思想、成绩求解和处置复杂义务的才能。以软件技术专业爲例,可以将“认知学徒制”运用到日常教学中,尤其像办公使用、软件编程、软件设计、软件技术效劳等技艺要求高、操作性较强的课程,有必要依据培育方案需求,结合社会产业开展现状,设立与实践操作环境相分歧的教学环境,补偿传统教学形式的缺乏,使先生在日常学习中便无机会接触到实训操作,最大限制的与实践行业需求接轨,从而在毕业之后可以尽快顺应任务环境。 二、认知学徒制教学环境设计准绳 (1)真实性准绳 认知学徒制注重实际知识与现实知识在成绩处理和义务完成进程中的使用。因而,这就要求在学校教学中,要把根本实际知识与复杂多变的真实情境相结合。这时,我们就要强调情境环境的真实性。

所谓真实性,就是要求学校爲先生发明的义务环境与先生将来实践 接触到的,并将所学的概念知识与技艺使用到其中的实践环境的相 结合水平。学校要在课堂教学中爲先生设计一个与实践操作环境尽 能够类似的情境,从而使先生在将来停止实践操作时可以尽快顺应。 (2)互动性准绳 学习是一个互动的进程。在教学进程中,教员可采取一般化的学习使先生获取知识,同时结合协作式学习指点先生停止知识的运用。认知学徒制强调学习是有目的的模拟活动,注重培育学习主体自动 学习的才能以及正确的考虑方式。 (3)以人爲本准绳 职业教育是一种专门教育,是针对某种职业开展需求而停止的实际知识和理论才能的培育,职业教育与职业要求相反相成。初等职 业教育不同于普通初等教育,它的最终目的是使先生取得一定的专 门知识并掌握相应的休息技艺。认知学徒制正是树立以人爲木的教 育理念,把先生的团体开展放在第一位,理解先生的特性,明白社 会开展需求,以先生特性开展、社会需求以及教学环境提升三者协 调开展爲教育思想。 (4)自动性准绳 认知学徙制下的教学情境中,反思处于中心的地位。这是先生将木人的思想和成绩求解进程与专家、同伴或某专业的内在认知形式 停止比拟,以修正、完善本人的成绩求解和义务完成的进程。先生 要对察看到的专家活动停止反思,考虑他们在做什麼,爲什麼这样做,然后将总结到的经历和知识运用到本人的理论中,与本人完成 的义务效果做比拟,之后持续反思木人的操作进程存在怎样的成绩, 爲什麼会呈现这样的成绩,并加以修正和完善。 三、认知学徒制教学环境设计方案 (1)建模。这一进程的目的在于专家将完成某个义务的进程展示给先生,将其运用根本概念、现实知识以及控制进程显现化。 (2)搭建脚手架。先生在完成义务时,教员提供一些建议和协助,

学徒制

学徒制 简单地理解这三个字,就是师傅带徒弟。这在古代中国的各行各业中体现得最为彻底。就拿相声这门职业来说,一般师傅都是先让徒弟背诵东西,绕口令、灌口,为的是练好嘴皮子。其次是让徒弟听,师傅在前台说相声,徒弟在后台听、看。听师傅的语气声调,看师傅的行为举止。这是一个模仿的过程。之后,徒弟头脑中积累了一定的知识,师傅开始让他说。先给师傅说,师傅听了之后会给予指点,告诉徒弟哪儿哪儿不行,哪儿哪儿需要怎么怎么该,哪儿哪儿说的可以。再之后就是让徒弟上台表演,等徒弟下台来,师傅会问,哪儿包袱抖得响,哪儿包袱没抖响,为什么,等等。这是让徒弟反思的过程。传统的学徒制中,老师先给学生提供脚手架。脚手架可以说就是学生头脑中原有的知识,要学习的基础知识,为以后再学习,创造,发展做准备的知识,帮助学生学习的工具、技术等。记,听,看,模仿是学生获得脚手架的基本方式和方法。待学生拥有这些知识之后,老师就会给学生创造一个情境,让学生在这个情境中实地操作,亲自动手演练一番。在亲自演练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和不足,通过思考,老师指点等途径来解决这些问题,从而自身水平得到提升。可见在学徒制中,脚手架和情境学习是不可缺少的。 传统学徒制下,师傅一般只会同时带三五个徒弟,这样,师傅有时间照顾到每一位徒弟,能够为每一个学生提供学习、演练,并给予指导的机会。这个在古代中国的很多行业中都有体现。学徒制只有在很小的师生比的情况下,才能发挥更好的教学效果。然而,如果徒弟的数量多的话,师徒制就达不到很好的效果。比如武术行业,看电视电影里开武馆的师傅,广招徒弟,但是师傅不能对每一个学生都给予指点,最后就是师傅把大徒弟带出来,再由这个大师兄去教那些师弟师妹们。或者就是集体授课,学完一招两式之后师傅就走掉了,留下徒弟自己练习,还是由大师兄看着。这种情况下,徒弟是很难超越师傅的。 学徒制下,老师传授给学生的基本都是隐性知识。隐性知识的获得基本只能靠学生自己领会。正所谓,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学生观察老师的言谈举止,接着模仿老师,接着自己动手操练,自己或老师发现问题,通过自己反思或老师指点解决问题,这就是获得隐性知识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模仿,操练,反思是不可缺少的因素。 学徒制并不一定会抑制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学生在情境中学习,会有自己的发现,感悟,形成自己的风格。还拿相声来说,师傅都会告知徒弟,不走出自己的道路来是生存不下去的。而且,学生经过多年的学习,演练,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慢慢会摸索出适合自己的风格,并彰显这种风格。创新也就由此而生。比如相声界的马三立,刘宝瑞,侯宝林,国外的画家达芬奇。你可能不知道他们的师傅,但这些名字你会很熟悉。可以说,学徒制和创新并不是相矛盾的。 阿兰·柯林斯和约翰·西利·布朗(John Seely Brown)等人从人类学者关于传统学徒制的研究中受到启发,在保留传统学徒制的核心技术的基础上,提出了认知学徒制,主张将学习者浸润在专家实践的文化中获取专家的策略性知识和技能,并认为技术的支撑可以帮助它突破班额的限制,从而能将其广泛地用于学校教育。(https://www.360docs.net/doc/a219189418.html,/zxdt/lwzz/001586.htm)技术的发展能够扩大认知学徒制的学生人数,主要在于技术能够为老师和学生之间的交互提供支持,为学生提供真实的或虚拟现实的学习情境,使老师能够随时随地对每个学生提供指导。比如,远程通讯视频教学,能够让老师学生分居两地时还可以交流,学生还能够向老师就某一问题提出疑问,并得到解答;基于计算机的智能导师系统能够与学生进行交流、互动,帮助学生学习。

我国现代学徒制改革建议

我国现代学徒制改革建议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现代化进程的加快,职业教育也成为了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作为职业教育的一种重要形式,学徒制在我国已经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重视。现有的学徒制度在实施过程中还存在诸多问题和不足,远未发挥出其应有的效益。为了推动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提高人力资源的质量和水平,有必要对现有的学徒制度进行改革和完善。本文就我国现代学徒制的改革提出了一些建议。 一、加强政策支持,确保学徒制的可持续发展 二、建立健全的学徒制度 学徒制度的完善需要从多个方面着手,包括学制、培训内容、培训方式等。应当建立健全的学徒培训体系,明确学徒的培训期限和培训内容,确保学徒在培训期间能够全面掌握所需的专业技能和知识。应当建立多元化的培训模式,包括企业内培训、学校培训、社会实践等,提供多种选择和灵活性,满足不同学徒的需求。学徒制度的实施还需要与相关法律法规相衔接,建立健全的培训合同和纠纷解决机制,保护学徒的合法权益,确保学徒制度的顺利进行。 三、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作为学徒培训的重要主体,师资队伍的建设至关重要。目前我国职业教育师资队伍整体水平不高,学徒制的师资队伍更是短缺严重。有必要加大对学徒师资队伍的培训和支持力度,提高师资队伍的整体素质和水平。还应引导企业和学校加强师资队伍的交流和合作,促进经验的分享和合作的开展,为学徒培训提供更好的师资支持。 四、促进学校和企业的合作 学徒制需要学校和企业的共同配合和协作,才能够更好地发挥其效益。在学校方面,应当鼓励学校与企业合作,根据市场需求设立专业课程和实习基地,为学徒的培训提供更好的环境和条件。在企业方面,应当鼓励企业参与学徒培训,提供更多的实习岗位和职业机会,积极传授专业技能和知识,为学徒的成长和发展提供更多的支持。政府还应当制定相关的政策和措施,鼓励学校和企业进行合作,提高合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共同推动学徒制度的发展和完善。 五、加强宣传和推广 学徒制是一种相对新颖的职业教育形式,受到了一定程度的认可和支持,但在推广和宣传方面还存在问题。有必要加强对学徒制的宣传和推广,提高社会对学徒制的认知和了解,更好地推动学徒制度的推广和实施。在宣传方面,应当加大对学徒制的宣传力度,加

中国特色学徒制实施方案

中国特色学徒制实施方案 中国特色学徒制实施方案 1. 引言 本方案旨在推动中国特色学徒制的实施,以满足当前社会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提高劳动者的职业素养和就业能力,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2. 目标 通过实施中国特色学徒制,达到以下目标: - 培养一支高素质、高技能的劳动者队伍 - 提高劳动者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 激发和培养劳动者的职业发展动力 - 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和经济发展 - 构建健全的学徒制度和管理体系 3. 方案内容 学徒制度建设 •制定学徒制度的相关法规和政策文件 •设立学徒制度的组织机构和管理部门 •完善学徒制度的培训内容和标准 学徒培训与实践 •开展学徒培训,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

•按照职业分类开展学徒培训计划 •建立工作坊、实训基地等实践平台 学徒评估与认证 •设立学徒评估和认证机构 •建立学徒评估和认证的标准和流程 •对合格的学徒颁发相应的证书和职业资格 学徒补贴与奖励 •设立学徒补贴机制,提供相应的生活补贴和培训费用•针对突出贡献的学徒,给予奖励和荣誉称号 4. 实施步骤 策划与准备阶段 •调研相关国际经验和国内需求 •制定学徒制度的法规和政策文件 •成立学徒制度的组织机构和管理部门 建设与推广阶段 •开展学徒培训和实践活动 •设立学徒评估与认证机构 •宣传推广学徒制度,提高社会认可度

监督与完善阶段 •建立学徒制度的监督和评估机制 •根据实施情况,完善学徒制度的相关政策和措施 5. 预期效果 通过实施中国特色学徒制,预期达到以下效果: - 优化就业结构,提高劳动者职业素质 - 促进劳动者的职业发展和晋升 - 推动产业转 型升级,提高经济发展质量 - 构建健全的学徒制度和管理体系 6. 结论 本方案旨在推动中国特色学徒制的实施,通过学徒培训和实践, 提高劳动者的职业素养和就业能力,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相 信经过全面的策划和有效的实施,中国特色学徒制将取得显著的效果,推动国家经济进一步发展。 中国特色学徒制实施方案(续) 7. 资金保障 •制定专项资金计划,确保学徒制度的顺利实施 •积极争取政府和企业的支持和投入 •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学徒制度建设和培训 8. 风险控制 •加强学徒制度建设和管理,确保培训质量和效果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