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第二十一讲单级萃取计算

分析化学(第7版)习题参考解答复习过程

分析化学(第7版)习题参考解答

第二章误差和分析数据处理 1、指出下列各种误差是系统误差还是偶然误差?如果是系统误差,请区别方法误 差、仪器和试剂误差或操作误差,并给出它们的减免方法。 答:①砝码受腐蚀: 系统误差(仪器误差);更换砝码。 ②天平的两臂不等长: 系统误差(仪器误差);校正仪器。 ③容量瓶与移液管未经校准: 系统误差(仪器误差);校正仪器。 ④在重量分析中,试样的非被测组分被共沉淀: 系统误差(方法误差);修正方法,严格沉淀条件。 ⑤试剂含被测组分: 系统误差(试剂误差);做空白实验。 ⑥试样在称量过程中吸潮: 系统误差(操作误差);严格按操作规程操作。 ⑦化学计量点不在指示剂的变色范围内: 系统误差(方法误差);另选指示剂。 ⑧读取滴定管读数时,最后一位数字估计不准: 偶然误差;严格按操作规程操作,增加测定次数。 ⑨在分光光度法测定中,波长指示器所示波长与实际波长不符: 系统误差(仪器误差);校正仪器。 ⑩在HPLC测定中,待测组分峰与相邻杂质峰部分重叠 系统误差(方法误差);改进分析方法 6、两人测定同一标准试样,各得一组数据的偏差如下: ②为什么两组数据计算出的平均偏差相等,而标准偏差不等; ③哪组数据的精密度高?

解:①n d d d d d 321n ++++= Λ 0.241=d 0.242=d 1 2 i -∑= n d s 0.281=s 0.312=s ②标准偏差能突出大偏差。 ③第一组数据精密度高。 7、测定碳的相对原子质量所得数据:12.0080、12.0095、12.0099、12.0101、12.0102、12.0106、12.0111、12.0113、12.0118及12.0120。求算:①平均值;②标准偏差;③平均值的标准偏差;④平均值在99%置信水平的置信限。 解:①12.0104i =∑= n x x ②0.00121)(2 i =--∑=n x x s ③0.00038== n s s ④0.0012 0.000383.25 25.3t 92-2 0.01±=?±==±±==时,,查表置信限=f n s t n s t x u 8、在用氯丁二烯氯化生产二氯丁二烯时,产品中总有少量的三氯丁二烯杂质存在。分析表明,杂质的平均含量为1.60%。改变反应条件进行试生产,取样测定,共取6次,测定杂质含量分别为:1.46%、1.62%、1.37%、1.71%、1.52%及1.40%。问改变反应条件后,产品中杂质百分含量与改变前相比,有明显差别吗?(α=0.05时) 解: %.n S S .S x x 05306/%13.0/%130 1.51% ===== 1.7% 053.0% 60.1%51.1=-= -= x S x t μ计 查表2-2,t 5,0.05=2.571,t 计算 < t 临界值 。 所以,改变反应条件后,杂志含量与改变前无明显差别。

萃取计算题

习题九 1、25℃,醋酸(A)-庚醇-3(B)-水(S)的平衡数据如本题附表所示。试求: (1)在直角三角形相图上绘出溶解度曲线及辅助曲线,在直角坐标系上绘出分配曲线。 习题1 附表1 溶解度曲线数据(质量百分数) 醋酸(A) 庚醇-3(B)水(S)醋酸(A) 庚醇-3(B)水(S) 0 96.4 3.6 48.5 12.8 38.7 3.5 93.0 3.5 47.5 7.5 45.0 8.6 87.2 4.2 42.7 3.7 53.6 19.3 74.3 6.4 36.7 1.9 61.4 24.4 67.5 7.9 29.3 1.1 69.6 30.7 58.6 10.7 24.5 0.9 74.6 41.4 39.3 19.3 19.6 0.7 79.7 45.8 26.7 27.5 14.9 0.6 84.5 46.5 24.1 29.4 7.1 0.5 92.4 47.5 20.4 32.1 0.0 0.4 99.6 习题1 附表2 连结线数据(醋酸的质量百分数) 水层庚醇-3层水层庚醇-3层 6.4 5.3 38.2 26.8 13.7 10.6 42.1 30.5 19.8 14.8 44.1 32.6 26.7 19.2 48.1 37.9 33.6 23.7 47.6 44.9 (2)由50 kg醋酸、50 kg庚醇-3和100 kg水组成的混合液的坐标点位置。混合液经过充分混合而静置分层后,确定平衡的两液层的组成和质量。 K及选择性系数β。 (3)上述两液层的分配系数 A (4)从上述混合液中蒸出若干kg水方能成为均相混合液。

【答:(1) 图略 (2) E=126 kg ,A Y =0.27, B Y =0.01; R=74 kg , A X =0.2, B X =0.74 (3) A K =1.35, β =100 (4) S =77.8 kg 】 2、在单级萃取装置中,用纯水萃取含醋酸30%(质量分数,下同)的醋酸-庚醇-3混合液1000 kg ,要求萃取相中醋酸组成不大于10%。操作条件下的平衡数据见习题1.试求: (1)水的用量为若干kg ;(2)萃余相的量及醋酸的萃余率(即萃余相中醋酸占原料液中醋酸的分数)。 【答:(1), S =1283 kg (2), R =807 kg ,萃余率=26.9%】 3、在25℃下,用甲基异丁基甲酮(MIBK )从含丙酮40%(质量分数)的水溶液中萃取丙酮。原料液的流量为1500 /kg h 。试求: (1)当要求在单级萃取装置中获得最大组成的萃取液时,萃取剂用量为若干/kg h 。 (2)若将(1)求得的萃取剂用量分作两等份进行两级错流萃取,试求最终萃余相的流量和组成。 (3)比较(1)(2)两种操作方式中丙酮的回收率(即萃取率)。 操作条件下的平衡数据见本题附表。 【答:(1)S=760 kg (2)2R =1020 /kg h , 2X =0.18(3)ψ单=59.4%,ψ错 =69.4%】 习题3 附表1 溶解度曲线数据(质量百分数) 丙酮(A ) 水(B ) MIBK (S ) 丙酮(A ) 水(B ) MIBK (S ) 0 2.2 97.3 48.5 24.1 27.4 4.6 2.3 93.1 50.7 25.9 23.4 18.9 3.9 77.2 46.6 32.8 20.6 24.4 4.6 71.0 42.6 45.0 12.4 28.9 5.5 65.6 30.9 64.1 5.0 37.6 7.8 54.6 20.9 75.9 3.2 43.2 10.7 46.1 3.7 94.2 2.1 47.0 14.8 38.2 0 98.0 2.0 48.5 18.8 32.8

数字信号处理(吴镇扬)课后习题答案(比较详细的解答过程)第一章测试训练题t

1、时域和频域的区别 2、信号在各个频率的幅度分布图称为 3、采样率就是 4、抗混叠滤波器的目的是 5、如果复信号频率是120Hz,采样频率是150Hz,信号的混叠频率是 6、对频率在1kHz到1.1kHz的实带限信号进行抽样,若抽样频率为750Hz,则基带信号位 于什么频带? 7、以800Hz抽样的300Hz实信号的最先4个镜像频率是 8、x[n] = cos(n3 /4)可以描述为 a每个数字周期 个采样点,覆盖 个模拟信号周期 9、低通滤波器的截至频率是1kHz,则将削弱哪个频率 a 0 Hz b 500 Hz c 1k Hz d 2k Hz 10、在x1[n] = sin(n /9)上作如下( )变化,得到x2[n] = sin(n /9 + /3) a 不变 b 右移3位 c左移3位 d 关于y轴对称 11、滤波器y[n] + 0.8y[n-1] = x[n] - 0.5x[n-1] 的单位脉冲响应的头4个样点值为 12、h[n] * x[n]数字上等于 a 对所有k,将h[k]x[n-k]求和的值 b 对所有k,将x[k]h[n-k]求和的值 c x[n] * h[n] d以上均是 13、描述某系统的差分方程y[n] = 0.7y[n-2] + x[n] - 0.3x[n-1],该系统的转移函数为 14、某系统单位脉冲响应h[n] = 0.5d[n] - 0.4d[n-1] + 0.25d[n-2],对应转移函数为 a H(z) = 1 - 0.4z^-1 + 0.25z^-2 b H(z) = z^2 - 0.4z + 0.25 c H(z) = z^-2 - 0.4z^-1 + 0.25

2015年新课标全国卷I第21题详细解答过程

2015年新课标全国卷I 第21题详细解答过程 湖南省炎陵一中 邓佑和 已知函数.ln )(,4 1)(3x x g ax x x f -=++= (I)当a 为何值时x ,轴为曲线)(x f y =的切线; (II)用},min{n m 表示n m ,中的最小值,设函数),0)}((),(min{)(>=x x g x f x h 讨论)(x h 零点的个数. 【解析】(I)设曲线()y f x =与x 轴相切于点0(,0)x ,则0()0f x =,0()0f x '=,即 30020 10430x ax x a ?++=???+=?,解得013,24x a ==-. 因此,当34 a =-时,x 轴是曲线()y f x =的切线. (II)当),1(+∞∈x 时,,0ln )(<-=x x g 从而,0)()}(),(min{)(<≤=x g x g x f x h 故),1()(+∞在x h 上无零点. 当1=x 时,若45- ≥a ,则,0)1()}1(),1(min{)1(,04 5)1(===≥+=g g f h a f 故1=x 是)(x h 的零点;若,0)1(,45<--=∈x x g x 时所以只需考虑)(x f 在)1,0(上的零点个数. (i)若,03≥-≤a a 或则)1,0(3)`(2在a x x f +=上无零点,故)(x f 在)1,0(上单调.而 ,4 5)1(,41)0(+==a f f 所以当3-≤a 时,)(x f 在)1,0(上有一个零点;当0≥a 时,)(x f 在)1,0(上没有零点. (ii)若03<<-a ,则???? ?? -3,0)(a x f 在上单调递减,在??? ? ??-1,3a 上单调递增,故在)1,0(中,当)(,3 x f a x 时-=取得最小值,最小值为.413323+-=???? ??-a a a f ①若)1,0()(,043,03在即x f a a f <<->??? ? ??-上无零点;

第四章习题解题过程和参考答案

4-1 设单位反馈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10 ()1 G s s =+。当系统作用有下列输入信号时:()sin(30)r t t =+?,试求系统的稳态输出。 解: 系统的闭环传递函数为:10 ()() 11()()1()1 11 C s G s s R s G s Φ===++ 这是一个一阶系统。系统增益为:1011K =,时间常数为:1 11 T = 其幅频特性为:()A ω= 其相频特性为:()arctan T ?ωω=- 当输入为()sin(30)r t t =+?,即信号幅值为:1A =,信号频率为:1ω=,初始相角为:030?=?。代入幅频特性和相频特性,有: 1 (1)A == = = 11 (1)arctan arctan 5.1911 T ω?ω==-=-=-? 所以,系统的稳态输出为: [ ]()(1)sin 30(1)24.81)c t A A t t ?=??+?+= +? 4-2 已知系统的单位阶跃响应为:49()1 1.80.8(0)t t c t e e t --=-+≥。试求系统的幅频特性和相频特性。 解: 对输出表达式两边拉氏变换: 1 1.80.8361 ()49(4)(9)(1)(1)49 C s s s s s s s s s s =-+== ++++++ 由于()()()C s s R s =Φ,且有1 ()R s s =(单位阶跃)。所以系统的闭环传递函数为: 1()(1)(1)49 s s s Φ= ++ 可知,这是由两个一阶环节构成的系统,时间常数分别为: 1211,49 T T = = 系统的幅频特性为二个一阶环节幅频特性之积,相频特性为二个一阶环节相频特性之和:

21第二章 会计要素与会计等式练习题参考答案

第二章会计对象、会计要素与会计等式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科目中属于负债类的是()。 A.实收资本 B.应收账款 C.其他应付款 D.预付账款 2.企业原材料属于会计要素中的()。 A.资产 B.权益 C.负债 D.所有者权益 3.企业所拥有的资产从财产权利归属来看,一部分属于投资者,一部分属于()。 A.企业工人 B.债权人 C.债务人 D.企业法人 4.一个企业的资产总额与权益总额()。 A.必然相等 B.有时相等 C.不会相等 D.只有在期末时相等 5.一项资产增加,一项负债增加的经济业务发生后,都会是资产与权益原来的总额()。 A.发生同增的变动 B. 发生同减的变动 C.不会变动 D.发生不等额的变动 6.某企业刚刚建立时,权益总额为80万元,现发生一笔以银行存款10万元偿还银行借款的经济业务,此时,该企业的资产总额为()。 A.80万元 B.90万元 C.100万元 D.70万元 7.企业收入的发生往往会引起()。 A.负债增加 B.资产减少 C.资产增加 D.所有者权益减少 8.企业生产的产品属于()。 A.长期资产 B.流动资产 C.固定资产 D.长期待摊费用 9.对会计对象的具体划分称为()。 A.会计科目 B.会计原则 C.会计要素 D.会计方法 10.下列经济业务发生不会使会计等式两边总额发生变化的有()。 A.收到应收账款存入银行 B.从银行取得借款存入银行 C.收到投资者以固定资产进行投资 D.以银行存款偿还应付账款 11.下列会计科目属于资产类的是()。 A.预收账款 B.资本公积 C.财务费用 D.预付账款 12.下列经济业务中,影响会计等式总额发生变化的有()。 A.以银行存款50 000元购买原材料 B.购买机器设备20 000元,款项未付 C.结转完工产品成本40 000元 D.收回客户所欠的货款30 000元 13.企业的原材料属于会计要素中的()。 A.资产 B.负债 C.所有者权益 D.权益 14.一下资产和一项负债同时增加的经济业务发生,都会使资产与权益原来的总额()。 A.发生同增的变动 B.发生同减的变动 C.不会变动D.发生不等额的变动 二、多项选择题 1.下列等式中属于正确的会计等式有()。 A.资产=权益 B.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C.利润=收入-费用 D.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 2.属于引起会计等式左右两边会计要素变动的经济业务有()。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第21 章21.2.1.2 配方法 同步练习题(含答案,教师版)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第21 章21.2.1.2 配方法 同步练习题 一、选择题 1.下列各式是完全平方式的是(C) A .a 2+7a +7 B .m 2-4m -4 C .x 2-12x +116 D .y 2 -2y +2 2.把一元二次方程a 2 -6a =7配方,需在方程两边都加上(C) A .3 B .-3 C .9 D .-9 3.用配方法将二次三项式a 2 -4a +5变形,结果是(A) A .(a -2)2 +1 B .(a +2)2 -1 C .(a +2)2 +1 D .(a -2)2 -1 4.一元二次方程y 2 -y -34 =0配方后可化为(B) A .(y +12)2=1 B .(y -12)2=1 C .(y +12)2=34 D .(y -12)2=3 4 5.方程x 2 +4x =2的正根为(D) A .2- 6 B .2+ 6 C .-2- 6 D .-2+ 6 6.若方程4x 2-(m -2)x +1=0的左边是一个完全平方式,则m 等于(B) A .-2 B .-2或6 C .-2或-6 D .2或-6 7.方程(x +1)2-8(x +1)+16=0的解为(D) A .x 1=x 2=4 B .x 1=3,x 2=5 C .x 1=-3,x 2=-5 D .x 1=x 2=3 二、填空题 8.用适当的数或式子填空: (1)x 2 -4x +4=(x -2)2 ; (2)x 2 -8x +16=(x -4)2 ; (3)x 2+3x +94=(x +32)2; (4)x 2 -25x +125=(x -15)2. 9.已知方程x 2 -6x +q =0可转化为x -3=±7,则q =2.

解答应用题的一般步骤

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 第一步:弄清已知条件和问题。通过读题理解题意,分清题中的已知条件和问题。 第二步:分析数量关系。在理解题意后,就对应用题中的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进行分析,主要弄清已知条件间有怎样的关系,已知条件和问题之间有怎样的关系,根据这些数量关系的线索,确定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学会分析应用题的数量关系,这是正确解答应用题的关键。 第三步:列式计算。按照前边拟定的解答步骤,列出算式进行计算。 第四步:检验作答。检查时一定要仔细认真,要查看原题,有没有弄错题意,抄错数字,列式是不是题目的要求,计算也有没有错误。检验答案是否正确,如果发现都错误,要及时改正。这一步是十分必要的。要注意纠正不经检验就作答的毛病。 以上四个步骤是互相联系的,不可缺少的。在实际作题时,一般只列出算式,写出答案,有的步骤的过程可以写在草稿上。 小学生解答问题常见错误的分析 同学们在解答问题的过程中会发生种种错误。爱动脑筋思考问题的同学要善于发现自己的错误,并发现错误的原因。这样就能很快的提高自己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学们解答问题常见的错误大致有六个方面:

1.粗心失误 有些解决问题由于粗心,列错了算式。有的是虽然列式对了,但计算错误,答语写错,单位名称写漏等等。 2.概念不清 解答问题需要有清晰、明确了、牢固的数学概念作为基础,如果概念模糊,就会发生解题上的差错。 例如,“前进养鸡厂养母鸡2120只,母鸡的只数是公鸡只数的2.5倍。这个养鸡厂共养鸡多少只?”一位同学这样列式:2120+2120X2.5=2120+5300=7420(只)。答:这个养鸡厂共养鸡7420只。 对“倍”的意义不理解,见题中有“倍”字就用乘法算,造成解题错误。 3.凭“经验”解题 在解答同一类问题时,往往凭所学例题的解题“经验”去列式,忽视了已知条件与所求问题的变化,以及这道题与同类其他题的区别,致使解题出错。例如,一项工程甲单独完成要小时,乙单独完成要小时,甲乙合作要几小时完成这一工程?有一位同学错列成:1 同学们是否发现两人合作的时间反而比甲、乙独作的时间长错在哪里呢?这位同学凭“经验”按例题的解题方法去算,甲乙合作的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和,往往题目是“甲独作要2小时,”甲的工作效率用表示,这题中“甲独作要小时,”工作效率也按往常的用表示,结果出错。 4.找错中间问题 解答复合问题的关键是正确地提出中间问题,如果解题的思路不请,方向不明就不能的关系,正确地分清已知数与已知数中间,已知数与未知数之间,错误地提

第21题-年浙江学考物理选考复习备考分题汇编:(真题+全真模拟)-含解析

2018浙江学考选考复习备考分题汇编“4+6”(真题+全真模拟) 第21题 1、【2017年11月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考试物理试题】在测定玻璃的折射率实验时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 A.入射角越大,误差越小 B.在白纸上放好玻璃砖后,用铅笔贴着光学面画出界面 C.实验时即可用量角器,也可用圆规和直尺等工具进行测量 D.判断像与针是否在同一直线时,应该观察大头针的头部 (2)小时同学在插针时玻璃砖的位置如图1所示。根据插针与纸上已画的界面确定入射点与出射点,依据上述操作所测得的折射率_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3)小明同学经正确操作后,在纸上留下四枚大头针的位置P1、P2、P3、P4,AB和CD是描出的下班砖的两个边,如图2所示,请在答题纸上画出光路图________。

【答案】(1). C (2). 偏小(3). 【解析】(1)本实验在应用插针法时,角度过大会导致反射增强,折射减小,现象不明显,A错误;用铅笔贴着光学面可能会损坏光学面,B错误;求折射率也可以通过画图,将角度的正弦之比转化为对边之比,C正确;在观察时应使得大头针脚重合,D错误. (3)连接,确定入射点,连接,确定出射点,再连接入射点和出射点并标上箭头,如图所示 2、【2017年4月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考试物理试题】(1)为完成“探究变压器线圈两端的电压与匝数的关系”的实验,必须要选用的是(多选)。 A.有闭合铁芯的原副线圈B.无铁芯的原副线圈C.交流电源D.直流电源 E.多用电表(交流电压档) F.多用电表(交流电流档) 用匝数匝和匝的变压器,实验测量数据如下表, 1.80 2.80 3.80 4.90 4. 00 6.018.02 9.98 根据测量数据可判断连接电源的线圈是(填或)。 (2)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做“探究感应电流方向的规律”实验,磁体从靠近线圈的上方静止下落,当

第21讲动态平衡问题分析-----图解法(解题技巧类)

第21讲动态平衡问题分析-----图解法【技巧点拨】 1.动态平衡问题:通过控制某一物理量,使物体的状态发生缓慢变化的平衡问题,从宏 观上看,物体是运动变化的,但从微观上理解是平衡的,即任一时刻物体均处于平衡状态。 2.图解法:对研究对象进行受力分析,再根据三角形定则画出不同状态下的力的矢量图 (画在同一个图中),然后根据有向线段(表示力)的长度变化判断各力的变化情况。 3.图解法分析动态平衡问题,往往涉及三个力,其中一个力为恒力,另一个力方向不变,但大小发生变化,第三个力则随外界条件的变化而变化,包括大小和方向都变化。 解答此类“动态型”问题时,一定要认清哪些因素保持不变,哪些因素是改变的,这是解答动态问题的关键 4.图解法的一般步骤 (1)首先画出力的分解图.在合力、两分力构成的三角形中,一个是恒力,大小、方向均 不变;另两个是变力,其中一个是方向不变的力,另一个是大小、方向均改变的力. (2)分析方向变化的力在哪个空间内变化,借助力的矢量三角形,利用图解法判断两个 变力大小、方向的变化. (3)注意:由图解可知,当大小、方向都可变的分力(设为F1)与方向不变、大小可变的分 力垂直时,F1有最小值. 【对点题组】 1. 如图所示,小球放在光滑的墙与装有铰链的光滑薄板之间,当墙与薄板之间的夹角θ缓慢地增大到90°的过程中() A.小球对薄板的压力增大

B.小球对墙的压力减小 C.小球对墙的压力先减小后增大 D.小球对薄板的压力不可能小于球的重力 2.用细绳AO、BO悬挂一重物,BO水平,O为半圆形支架的圆心,悬点A和B在支架上.悬点A固定不动,将悬点B从图8所示位置逐渐移到C点的过程中,试分析OA绳和OB绳中的拉力变化情况. 3.如图所示,用挡板将斜面上的光滑小球挡住,当挡板由竖直位置缓慢转到水平位 置的过程中,小球对挡板的压力() A.逐渐增大B.逐渐减小 C.先增大后减小D.先减小后增大 4.如图所示,用与竖直方向成θ角的倾斜轻绳子a和水平轻绳子b共同固定一个小球,这时绳b的拉力为F1.现在保持小球在原位置不动,使绳子b在原竖直平面内,逆时针转过θ角固定,绳b拉力变为F2;再转过θ角固定,绳b拉力变为F3,则() A.F1<F2<F3 B.F1= F3>F2

数字信号处理(吴镇扬)课后习题答案(比较详细的解答过程)第二章测试训练题解

1.DFT和DTFT之间的关系是 2.DFT和DFS之间的关系是 3.对于一个128点的DFT,最先4个DFT相应于数字频率 4.某滤波器的频响为H(ω) = 0.3cos2ω- 0.2cosω+ 0.05,相应于6点的DFT的H[k]为 5.采样频率为22.05kHz的1024点DFT所对应的频率分辨率为 6.采样率为8kHz的信号的256点DFT的第一个周期覆盖的频率范围是从0Hz至 7.信号[ 1 0 2 ]的DFT每隔3个样点值重复,为 8.以1600Hz对一220Hz的信号采样,进行64点DFT,最接近的DFT频率为 9.以12kHz的信号对一4.25kHz的信号抽样,其256点DFT幅谱图的基带最大峰值点所 对应的下标为 10.采样频率为6kHz,1kHz信号的频率分辨率要达到50Hz,需 11.采样频率为16kHz,1024点DFT的窗口长度为 12.关于谱泄漏与窗口长度的关系是 13.频谱图是展现信号的什么 14.周期性方波的频谱图 15.在FFT中的乘数因子是 16.与512点的DFT相比,512点的FFT只需约几分之一的计算量 17、一个长度为N的有限长序列可否用N个频域的采样值唯一地确定? 18、计算两个N点序列的线性卷积,至少要做多少点的DFT? 19、x(2n)与x(n)的关系 20、对于高斯序列x(n)=exp[-(n-p)2/q],取16点作FFT,其幅度谱中低频分量最多的是 21、一般地说按时间抽取基二FFT的_______序列是按位反转重新排列的。 22、信号x(n)=sin(nπ/4) - cos(nπ/7)的数字周期为 23、N=2L点基二FFT,共有______列蝶形,每列有____个蝶形。 24、信号s(t)=sin(4000πt)+sin(600πt),则采样频率至少应为 25、用按时间抽取法计算256点的FFT时,n=233的二进制位反转值是 26、FFT之所以能减少DFT的运算量,是因为:,FFT减少DFT运算量的基本处理思想是。 27、设有2个序列的长度分别为N1和N2,用DFT和IDFT实现其线性卷积,其DFT 和IDFT的长度至少应为 28、设一个信号序列通过一个长度为60的有限单位脉冲响应滤波器,要求利用重叠保 留法并通过FFT来实现,则需要重叠▁▁▁▁▁个样本,设输入各段的数据长度为128,则从每一段输出的▁▁▁▁▁点到▁▁▁▁▁点取出,并将他们拼接在一起形成滤波器输出。

萃取回收率计算

定义:在测定样品的同时,于同一样品中加入一定量的标准物质进行测定,将其测定结果扣除样品的测定值,以计算回收率。 加标回收率的测定可以反映测试结果的准确度。当按照平行加标进行回收率测定时,所的的结果既可反映测试结果的准确度,也可以判断其精确度。 响应值是测定值的一种习惯叫法。 一般是通过手工计算。也可编程带入计算机直接打出结果。 个人认为:(加标样品的浓度-未加标样品的浓度)/加入的纯标准品的浓度 萃取效率愈高,萃取愈完全。常用符号E表示,公式为:E=有机相中被萃物质的量/被萃物质的总量萃取效率与分配比(D)有如下关系:E=D/(D+V/V0)式中,V为水相体积;V0为有机相体积。 (加标后浓度-加标前浓度)/加标浓度×100% 1、回收率的通用公式是: 回收率(%)=(加标样品测定值-样品测定值加标量)/加标量×100% 而在测定过程中上面的值根据响应的不同可以用浓度\吸广度\质量等来表示,其表达式各式各样(其实纯粹是个小学数学问题),但有一点要注意,那就是要做到分子分母的统一,下面以浓度来表示计算公式: 回收率(%)=(加标样品测定值-样品测定值*加标样品中测定液体的比例)/加标量×100% (注意在这里加标量是用浓度来表示的,即:加标量=标准浓度*加入标准量/总体积) 从物质的量或质量来计算的话为: 回收率(%)=(加标样品测定值*总体积-样品测定值*样品加入体积)/(标准浓度*加入的标准体积)×100% 2、回收率=回收量/添加量=(添加后的检验值-添加前的检验值)/添加量*100% 3、以前有浓度是A,向里面加入了浓度B,用你使用的方法测定出来的浓度是C,那么回收率就等于(C-A)/B *100% 4、什么叫回收加标试验 回收率P=[(加标试样测定值-试样测定值)/加标量]*100%。 加标,即为在待分析的样品--(1)中加入一定量的标准物质---(2); 分析(1)和(2)中的待测物的含量,(2)中的含量与(1)中的含量的比值的百分率即为加标回收率。 用回收加标率的方法做的实验就是回收加标实验。 5、问:加样回收率/方法回收率/绝对回收率/相对回收率/提取回收率 这些概念的区别是什么呢? 答:回收率包括绝对回收率和相对回收率。绝对回收率考察的是经过样品处理后能用

第三章 第二定律习题及解答

第三章 习题及解答 复习题3. 证明:(1)在pV 图上,理想气体的两条可逆绝热线不会相交。(2) 在pV 图上,一条等温线与一条绝热线只能有一个交点而不能有两个交点。 证明:使用反证法。 (1) 假设理想气体的两条可逆绝热线相交是成立的,则这两条可逆绝热线就可以和一条可逆等温线构成一个可逆 循环。如图所示,此可逆循环的结果是可以制成从单一热源吸热并全部做功的热机,这是违反热力学第二定律的,是不可能实现的,所以前面的假设是错误的,即理想气体的两条可逆绝热线是不会相交的。 (2) 假设一条等温线与一条绝热线有两个交点是成立的,则这条等温线与这条绝热线也构成一个可逆循环。如图所示,此可逆循环的结果是可以制成从单一热源吸热并全部做功的热机,这是违反热力学第二定律的,是不可能实现的,所以这个假设也是错误的,即一条等温线与一条绝热线只能有一个交点而不能有两个交点。 1. 有5mol 某双原子理想气体,已知其C V,m =,从始态400K ,200kPa ,经绝热可逆压缩至400kPa 后,再真空膨胀至200kPa ,求整个过程的Q ,W ,ΔU ,ΔH 和ΔS 。 解 绝热可逆压缩过程:,,/ 3.5/ 2.5 1.4p m V m C C R R γ=== [ 111111 22 212p T p T p T T p γ γ γ γ γ γ---?? =∴= ? ?? 即 T 2=400K×(200kPa/400kPa)/= ΔU 1=W 1=nC V,m (T 2-T 1)=5×××J=9105J ΔH 1=nC p,m (T 2-T 1)=5×××J=12747J Q 1=0,ΔS 1=0。 理想气体真空膨胀过程:Q 2=W 2=ΔU 2=ΔH 2=0 ΔS 2=nRln(p 1/p 2)= [5××ln(400/200)] J·K -1=·K -1 Q=Q 1+Q 2=0,W= W 1+ W 2=9105J , ΔU=ΔU 1+ΔU 2=9105J ,ΔH=ΔH 1+ΔH 2=12747J ΔS=ΔS 1+ΔS 2=·K -1 . 2. 有5mol He(g),可看作理想气体,已知其C V,m =,从始态和100kPa ,变到终态和1000kPa ,计算该过程的ΔS 。 解 ΔS=nR 2 1ln p p +n(C V,m +R)1 2ln T T =(5mol )·K -1·mol -1 )ln 10p p ? +(5mol )(2 5 ×·K -1·mol -1 )K K 15.27315.298ln = J·K -1。 4. 0.10kg 的水与0.20kg 的水混合, 求ΔS 。设水的平均比热为· K -1·kg -1。

计量经济学第三章练习题及参考全部解答复习过程

第三章练习题及参考解答 3.1为研究中国各地区入境旅游状况,建立了各省市旅游外汇收入(Y ,百万美元)、旅行社职工人数(X1,人)、国际旅游人数(X2,万人次)的模型,用某年31个省市的截面数据估计结果如下: i i i X X Y 215452.11179.00263.151?++-= t=(-3.066806) (6.652983) (3.378064) R 2=0.934331 92964.02 =R F=191.1894 n=31 1)从经济意义上考察估计模型的合理性。 2)在5%显著性水平上,分别检验参数21,ββ的显著性。 3)在5%显著性水平上,检验模型的整体显著性。 练习题3.1参考解答: (1)由模型估计结果可看出:从经济意义上说明,旅行社职工人数和国际旅游人数均与旅游外汇收入正相关。平均说来,旅行社职工人数增加1人,旅游外汇收入将增加0.1179百万美元;国际旅游人数增加1万人次,旅游外汇收入增加1.5452百万美元。这与经济理论及经验符合,是合理的。 (2)取05.0=α,查表得048.2)331(025.0=-t 因为3个参数t 统计量的绝对值均大于048.2)331(025.0=-t ,说明经t 检验3个参数均显著不为0,即旅行社职工人数和国际旅游人数分别对旅游外汇收入都有显著影响。 (3)取05.0=α,查表得34.3)28,2(05.0=F ,由于34.3)28,2(1894.19905.0=>=F F ,说明旅行社职工人数和国际旅游人数联合起来对旅游外汇收入有显著影响,线性回归方程显著成立。 3.2 表3.6给出了有两个解释变量2X 和.3X 的回归模型方差分析的部分结果: 表3.6 方差分析表 1)回归模型估计结果的样本容量n 、残差平方和RSS 、回归平方和ESS 与残差平方和RSS 的自由度各为多少? 2)此模型的可决系数和调整的可决系数为多少? 3)利用此结果能对模型的检验得出什么结论?能否确定两个解释变量2X 和.3X 各自对Y 都有显著影响?

第二章 第一定律习题及解答要点

第二章习题及解答 1. 如果一个系统从环境吸收了40J的热,而系统的热力学能却增加了200J,问系统从环境得到了多少功?如果该系统在膨胀过程中对环境作了10kJ的功,同时吸收了28kJ的热,求系统热力学能的变化值。 解Q1=40J ΔU1=200J W1=ΔU1- Q1=160J W2= -10kJ Q2=28kJ ΔU2= Q2+W2=18kJ 2. 有10 mol的气体(设为理想气体),压力为1000 kPa,温度为300K,分别求出等温时下列过程的功: (1)在空气压力为100 kPa时,体积胀大1dm3; (2)在空气压力为100 kPa时,膨胀到气体压力也是100 kPa; (3)等温可逆膨胀到气体压力为100 kPa。 解(1)属于等外压膨胀过程 W1=-p环ΔV=-100kP a×1dm3=-100J (2)也是等外压膨胀过程 W2=-p环(V2-V1)=-nRT(1-p2/p1) =-10 mol×8.314 J·K-1·mol-1×300K(1-100/1000) =-22448J (3)等温可逆膨胀过程 W3=-nRTln(p1/p2) =-10 mol×8.314 J·K-1·mol-1×300K×ln(1000/100) =-57431J 4. 在291K和p?压力下,1mol Zn(s)溶于足量稀盐酸中,置换出1mol H2并放热152kJ。若以Zn和盐酸为体系,求该反应所作的功及体系内能的变化。 解Zn(s)+2HCl(aq) = ZnCl2(aq)+H2(g) W = -pΔV = -p(V2-V1)≈-pV(H2) = -nRT = -(1mol)×(8.314J·K-1·mol-1)×(291K) = -2.42kJ ΔU = Q+W = (-152-2.42)kJ = -154.4kJ 5. 在298K时,有2mol N2(g),始态体积为15dm3,保持温度不变,经下列三个过程膨胀到终态体积为50 dm3,计算各过程的ΔU、ΔH、W和Q的值。设气体为理想气体。

第6章习题及解答9.21 (1)

第6章题解:6.1 试用4个带异步清零和置数输入端的负边沿触发型JK 触发器 和门电路设计一个异步余3BCD 码计数器。题6.1 解:余3BCD 码计数器计数规则为: 0011→0100→…→1100→0011→…,由于采用异步清零和置数,故计数器应在1101时产生清零和置数信号,所设计的电路如图题解6.1所示。 3 图 题解6.1 6.3 试用D 触发器和门电路设计一个同步4位格雷码计数器。题6.3 解:根据格雷码计数规则,计数器的状态方程和驱动方程为: 1333031210122202131011110320320 100321321321321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Q D Q Q Q Q Q Q Q Q D Q Q Q Q Q Q Q Q D Q Q Q Q Q Q Q Q Q D Q Q Q Q Q Q Q Q Q Q Q Q ++++==++==++==++==+++按方程画出电路图即可,图略。 6.5 试用4位同步二进制计数器74163实现十二进制计数器。74163功能表如表6.4所示。 题 6.5 解:可采取同步清零法实现。电路如图题解6.5所示。

图 题解6.5 6.7 试用4位同步二进制计数器74163和门电路设计一个编码可 控计数器,当输入控制变量M=0时,电路为8421BCD 码十进制计数器, M=1时电路为5421BCD 码十进制计数器,5421BCD 码计数器状态图如下图P6.7所示。74163功能表如表6.4所示。 图 P 6.7 Q 3Q 2Q 1Q 0 1010 1000 题6.7 解:实现8421BCD 码计数器,可采取同步清零法; 5421BCD 码计数器可采取置数法实现,分析5421BCD 码计数规则可知,当时需置数,应置入的数为:。加入控21Q =32103D D D D Q =制信号M ,即可完成电路设计。电路如图题解6.7所示。 CLK 1 图 题解6.7 M 6.9 试用同步十进制计数器74160和必要的门电路设计一个365进制计数器。要求 各位之间为十进制关系。74160功

2014年江苏造价员实务题(安装)详细解答过程及问题说明

二○一四年江苏省建设工程造价员考试 安装造价案例分析试卷评分标准 1、单项选择题,给排水初级做1-20题,电气初级做16-35题,安装中、高级考生做11-30题。 1.C 清单129页钢管的工作内容。 2.B 钢套管为新增定额B选项为14定额之前的做法。 3.D 定额工作内容,教材504页。 4.C H型钢刷油单位为m2,B:定额本身考虑先安装后绝热,D:计量单位为m2。 5.D没有金属软管。 6.A 224.22[定额人工]*1.5[管长换算定额单位后]*1.3[管廊系数]=43 7.229。 7.B 35.52[定额人工]*2[阀门个数]*(1+30%[管廊系数]+10%[超高系数])=99.46。 8.B水灭火系统控制装置调试其点数按多线制或总线制报警控制器的点数计算,不按喷淋头数量计算。 9.C清单P133页最下面的注解第2条。 10.D A包括,B扣除暖气片所占长度,C芯管公称直径。 11.C 执行第十册。 12.C D应按照第十册计算。 13.A沟槽式法兰有单独定额10-617。 14.C A阻火圈10-413B扣除冷凝管的工程量D室外管道划分。 15.C含管件。 16.D 150-100*(1+15%)。 17.C 150-[100*(1-5%)-80]。 18.C A改为基本费+标化增加费,B超高不属于单价措施费,D两个费率弄反了。 19.D费用定额明确说明。 20.A公共庭院属于市政。 21.D AB有对应的定额,C含金属软管。 22.C A人工乘以1.05,B系数为1.2,D无同电压。 23.C 20*1.039[附加长度]。 24.D 205*1.2[铜芯系数]*0.5[单芯系数]。 25.B线槽单独计算单独定额。 26.B定额说明。 27.C 电缆保护管有单独定额,需做喇叭口,(关键在于是否对喇叭口有要求)。 28.B A含有刷油C接线箱没有损耗D矿物电缆有专门的预留表格。 29.A定额说明允许调整。 30.C 未列入的主材也有损耗。 31.C A损耗13.8%,B损耗1.5%,D损耗1%。 32.A 定额人工和机械乘以1.2。 33.A清单63页电缆工作内容。 34.D包含土方,超出的土方量可以调整。 35.D不扣除,管线、电缆都不扣除。 评分标准: (1)本题总分40分,每题2分。 (2)第22题无正确答案,均算对。

小学数学50道经典应用题(详细解答过程)

小学数学50道经典应用题解题思路 解答应用题,既要综合应用小学数学中的概念性质、法则、公式、数量关系和解题方法等最基本的知识,还要具有分析、综合、判断、推理的能力 1 已知一张桌子的价钱是一把椅子的10倍,又知一张桌子比一把椅子多288元,一张桌子和一把椅子各多少元? 解题思路: 由已知条件可知,一张桌子比一把椅子多的288元,正好是一把椅子价钱的(10-1)倍,由此可求得一把椅子的价钱。再根据椅子的价钱,就可求得一张桌子的价钱。答题: 解:一把椅子的价钱: 288÷(10-1)=32(元) 一张桌子的价钱: 32×10=320(元) 答:一张桌子320元,一把椅子32元。 2 3箱苹果重45千克。一箱梨比一箱苹果多5千克,3箱梨重多少千克?

解题思路: 可先求出3箱梨比3箱苹果多的重量,再加上3箱苹果的重量,就是3箱梨的重量。 答题: 解:45+5×3=45+15=60(千克) 答:3箱梨重60千克。 3 甲乙二人从两地同时相对而行,经过4小时,在距离中点4千米处相遇。甲比乙速度快,甲每小时比乙快多少千米? 解题思路: 根据在距离中点4千米处相遇和甲比乙速度快,可知甲比乙多走4×2千米,又知经过4小时相遇。即可求甲比乙每小时快多少千米。 答题: 解:4×2÷4=8÷4=2(千米) 答:甲每小时比乙快2千米。 4 李军和张强付同样多的钱买了同一种铅笔,李军要了13支,张强要了7支,李军又给张强0.6元钱。每支铅笔多少钱? 解题思路:

根据两人付同样多的钱买同一种铅笔和李军要了13支,张强要了7支,可知每人应该得(13+7)÷2支,而李军要了13支比应得的多了3支,因此又给张强0.6元钱,即可求每支铅笔的价钱。 答题: 解:0.6÷[13-(13+7)÷2]=0.6÷[13—20÷2]=0.6÷3=0.2(元) 答:每支铅笔0.2元。 5 甲乙两辆客车上午8时同时从两个车站出发,相向而行,经过一段时间,两车同时到达一条河的两岸。由于河上的桥正在维修,车辆禁止通行,两车需交换乘客,然后按原路返回各自出发的车站,到站时已是下午2点。甲车每小时行40千米,乙车每小时行45千米,两地相距多少千米?(交换乘客的时间略去不计) 解题思路: 根据已知两车上午8时从两站出发,下午2点返回原车站,可求出两车所行驶的时间。根据两车的速度和行驶的时间可求两车行驶的总路程。 答题: 解:下午2点是14时。 往返用的时间:14-8=6(时) 两地间路程:(40+45)×6÷2=85×6÷2=255(千米) 答:两地相距255千米。 6

2015年真题2016-5-21答案详细

2015年真题 一、单项选择题 1.水准测量采用高差法时,待定点的高程是通过()。 A.调整水准仪调试得出 B.计算得出 C.水准尺直接读出 D.微调补偿器得出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水准测量原理。高差法是采用水准仪和水准尺测定待测点与已知点之间的高差,通过计算得到待定点的高程的方法。参见教材P17。 2.吊装工程专项方案专家论证会应由()组织。 A.建设单位 B.设计单位 C.监理单位 D.施工总承包单位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吊装方案编制要求与方案选用。吊装方案的专项方案专家论证会,实行施工总承包的,由施工总承包单位组织召开。参见教材P30。 3.为验证拟定的焊件工艺的正确性所进行的试验过程及结果评价是()。 A.焊接作业卡 B.焊接工艺评定 C.焊接质量证明文件 D.焊接作业规程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焊接工艺评定的定义。焊接工艺评定为验证所拟定的焊件焊接工艺的正确性而进行的试验过程及结果评价。参见教材P31。 4.设备基础的质量因素中,影响安装精度的主要是()。 A.浇注方式和时间 B.沉降和强度 C.表面积和平整度 D.温度和湿度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的影响机械设备安装精度的因素。设备基础对安装精度的影响主要是强度和沉降。参见教材P44。 5.汽轮机低压外下缸组合时,汽缸找中心的基准目前多采用()。 A.激光法 B.拉钢丝法 C.假轴法 D.转子法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汽轮发电机系统主要设备的安装技术要求。组合时汽缸找中心的基准可以用激光、拉钢丝、假轴、转子等。目前多采用拉钢丝法。参见教材P70。 6.根据压力容器安装许可规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分片到货的球罐安装,属于压力容器安装许可管理范围 B.只取得GC1级压力管道安装许可资质的单位,不可以从事压力容器安装工作 C.取得A2级制造许可的单位,可安装高压容器,不得安装超高压容器 D.压力容器安装前,应向设区的市的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书面告知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压力容器安装许可规则。取得A1级制造许可的单位,可安装超高压容器、高压容器;取得A2级许可的单位,可安装第三类低、中压容器;A3级可进行球形储罐现场组焊。取得GC1级压力管道安装许可资格的单位,或取得二级(含二级)以上锅炉安装资格的单位可以从事压力容器安装工作,不需要另取压力容器安装许可资格。参见教材P80。 7.自动化仪表的取源部件安装,做法正确的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