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低血糖症的注意事项
老年糖尿病患者夜间低血糖的预防措施及护理

·临床监护·老年糖尿病患者夜间低血糖的预防措施及护理高杰(济南市历城区西营镇卫生院,山东 济南 250111)0 引言老年糖尿病患者指的是60岁以上的糖尿病患者,根据病情,可以分为老年人糖尿病和青壮年发病持续到老年时期的糖尿病。
根据临床研究,大部分是II型的糖尿病,与非糖尿病老人相比,老年糖尿病患者的病症多,低血糖的发生率也高。
其中夜间低血糖的发病率高达50%,而老年人由于各项组织器官的功能有所下降,出现低血糖时症状不明显。
低血糖,特别是夜间低血糖是最不容易被发现。
但是长久严重的低血糖则会损害肾脏等重要器官,甚至危及到患者的生命安全。
因此,特别重要的是对老年糖尿病患者采取积极预防和护理的措施。
1 老年糖尿病患者夜间低血糖的原因分析1.1 老年人自身代谢功能下降。
基础代谢是指休息状态,在适当的温度下维持基本的生命活动所需要消费的单位能量,基础代谢为基础代谢率,在医学上,基础代谢和基础代谢率经常被用作观察新陈代谢的指标之一。
基础代谢率的减少和老年人的体力活动减少,自然会降低能量的消耗。
在这种情况下,降血糖的药一定要使用正确,否则,就会导致低血糖的发生。
必须要重视老年代谢下降的问题,特别是在降血糖治疗过程中更要考虑代谢问题,并且要优化管理,避免低血糖症状的出现[1]。
1.2 老年人综合疾病的影响。
老年糖尿病患者经常同时患有多种疾病,因此可能会使用多种药物,在这种情况下,护理人员没有详细去了解患者使用的药品,而许多抗血栓药品都会对血糖产生影响,会导致血糖降低,从而使老年糖尿病患者出现低血糖症状。
另外,患者热量摄入不足也会导致低血糖发生,血糖低就不能有效地调节老年人胰高血糖素和肾上腺素的分泌。
1.3 其他原因。
老年人经常在服用胰岛素后不按时吃饭,没有及时调节胰岛素的服用剂量,从而出现低血糖症状。
作为临床治疗的薄弱部分,夜间值班人数少、患者睡眠不足的症状很多,但很多老年人会在夜间出现低血糖的症状,而患者在夜间又无法及时呼叫护士。
低血糖的临床表现及预防

低血糖一、概述:糖尿病低血糖是指糖尿病药物治疗过程中发生的血糖过低现象。
低血糖可导致患者不适,甚至生命危险,尤其是老年人、合并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可能是致命的,也是血糖控制达标的主要障碍,应该引起特别注意和重视。
对非糖尿病的患者来说,低血糖症的诊断标准为血糖水平小于2.8mmol/L。
而接受药物治疗的糖尿病患者只要血糖水平≤3.9mmol/L就属低血糖范畴。
糖尿病患者常伴有自主神经功能障碍,影响机体对低血糖的反馈调节能力,增加了严重低血糖发生的风险。
同时,低血糖也可能诱发或加重患者自主神经功能障碍,形成“恶性循环”。
可引起低血糖的降糖药物有胰岛素、磺脲类和非磺脲类胰岛素促泌剂、以及GLP-1激动剂,其他种类的降糖药物单独使用时一般不会导致低血糖。
其他降糖药物和上述药物合用也可增加低血糖发生的风险。
二、低血糖的临床表现:其临床表现与血糖水平以及血糖的下降速度有关,可表现为:1、交感神经兴奋(如视物模糊、、心慌、心悸、焦虑、出汗、饥饿感等)。
2、中枢神经症状(如神志改变、认知障碍、抽搐和昏迷)。
但是老年患者发生低血糖时常可表现为行为异常或其他非典型症状。
夜间低血糖常常难以发现和及时处理。
有些病人屡发低血糖后,可表现为无先兆症状的低血糖昏迷。
三、低血糖分类(一)严重低血糖:常有意识障碍,低血糖纠正后神经系统症状明显改善或消失;(二)症状性低血糖:血糖≤3.9mmol/L,且有低血糖症状;(三)无症状性低血糖:血糖≤3.9mmol/L,但无低血糖症状。
此外,部分患者出现低血糖症状,但没有检测血糖(称可疑症状性低血糖),也应该及时处理。
四、低血糖的可能诱因和防治对策1、胰岛素或胰岛素促分泌剂: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增加剂量,谨慎调整剂量。
2、未按时进食,或进食过少:患者应定时定量进餐,如果进餐量减少应相应减少药物剂量,有可能误餐时应提前做好准备。
3、运动量增加:运动前应增加额外的碳水化合物摄入。
4、酒精摄入,尤其是空腹饮酒:酒精能直接导致低血糖,应避免酗酒和空腹饮酒。
老年糖尿病患者夜间低血糖发生情况分析及护理

开题报告论文名称老年糖尿病患者夜间低血糖发生情况分析及护理作者姓名所在单位联系方式指导老师提交时间一、本研究的背景和意义老年糖尿病是老年人内分泌代谢疾病中的常见病,在治疗过程中,常有低血糖的发生。
在发生低血糖的老年患者中只有24%表现为交感神经兴奋症状,同时由于其症状不典型,容易误诊、漏诊,严重时可留下后遗症,甚至危及生命。
因此,早期正确诊断对治疗和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低血糖是糖尿病急性并发症之一。
低血糖症也是导致老年糖尿病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因此防止低血糖的发生尤显重要。
二、本研究的目的和目标探讨老年糖尿病患者出现低血糖反应的诱因,帮助老年糖尿病患者认识低血糖的危害性,掌握基本防治方法。
患者出现低血糖反应的原因主要由药物、饮食、运动及并发症引起。
应加强健康教育,提高患者的遵医行为,介绍药物的注意事项及生活指导,促使其进行自我保护,有效防治低血糖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三、关键词及定义糖尿病:糖尿病是一种由于胰岛素分泌缺陷或胰岛素作用障碍所致的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
持续高血糖与长期代谢紊乱等可导致全身组织器官,特别是眼、肾、心血管及神经系统的损害及其功能障碍和衰竭。
严重者可引起失水,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平衡失调等急性并发症酮症酸中毒和高渗昏迷。
四、文献回顾[1]袁中元,杨光然.低血糖症[J].国外医学内分泌分册,2015,25(1):72.[2]冷一梅.对住院老年糖尿病患者的低血糖管理[J].中华实用医学,2004,6(5):85-86.[3]郭业新,吕冬梅.老年糖尿病低血糖症28例临床分析[J].社区医学杂志,2014,2(4):66.[4]徐红叶,高惠莲.糖尿病治疗中低血糖现象的分析及对策[J].中华实用中西医杂志,2012,2(2):332.五、研究设计类型本论文研究设计类型为研究报告六、研究对象2015年4月到2016年4月期间,在我院收治的100例因夜间低血糖住院的和住院期间发生夜间低血糖的患者,其中因发生夜间低血糖住院的患者37例,在住院期间发生夜间低血糖的73例,其中男40例,女60 例,30例口服糖尿病药物治疗,40例应用胰岛素治疗,还有30例是胰岛素联合口服降糖药治疗,患者年龄60-85岁,平均68岁。
老人低血糖应急预案范文

一、背景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剧,老年糖尿病患者数量逐年增加,低血糖事件的发生也日益频繁。
低血糖对老年人危害极大,可能导致意识丧失、昏迷甚至死亡。
因此,制定一套针对老年人的低血糖应急预案至关重要。
二、应急预案目标1. 提高医护人员及家属对老年人低血糖的认识和警惕性。
2. 确保低血糖事件发生时能够迅速、有效地进行救治。
3. 减少低血糖事件对老年人身心健康的影响。
三、应急预案流程1. 识别低血糖症状- 症状:头晕、心慌、出汗、饥饿、手脚颤抖、视力模糊、言语不清、性格改变、神志不清等。
- 方法:医护人员及家属应熟悉上述症状,一旦发现老人出现上述症状,应立即怀疑为低血糖。
2. 现场急救- 立即将老人置于平躺位,头部抬高,保持呼吸道通畅。
- 立即测量血糖,确认低血糖诊断。
- 如神志清醒,给予含糖食物(如糖果、巧克力、含糖饮料等)。
- 如神志不清,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并给予以下措施:- 口服葡萄糖片或含糖液体。
- 若条件允许,可静脉注射50%葡萄糖液。
- 保持老人安静,避免移动,防止跌倒。
3. 后续处理- 将老人送往医院进行进一步检查和治疗。
- 向医生详细报告老人的症状、血糖值及急救措施。
- 协助医生对老人进行相关检查,如心电图、脑电图等。
4. 预防措施- 定期监测血糖,根据医生建议调整药物剂量。
- 保持规律饮食,避免饥饿感。
- 增加体育锻炼,提高身体免疫力。
- 配合医生治疗原发病,如糖尿病、高血压等。
- 告知家人低血糖症状及急救措施,以便在紧急情况下得到及时救助。
四、应急预案实施与培训1. 定期组织医护人员及家属进行低血糖应急预案培训,提高应对能力。
2. 加强对老人的健康教育,使其了解低血糖的危害及预防措施。
3. 建立低血糖应急救治小组,明确各成员职责,确保救治工作高效有序。
五、总结老年人低血糖应急预案的实施,有助于提高医护人员及家属的应急救治能力,降低低血糖事件对老年人的危害。
通过加强培训、宣传和教育,提高全社会对老年人低血糖的认识,共同为老年人的健康保驾护航。
老年人糖尿病血糖控制目标及低血糖预防治疗

老年糖尿病血糖控制目标
1、对于年龄在70岁以上新发现的2型糖尿病患者,即使身体基本状况比较好,无心脑血管及微血管并发症,不应强化控制血糖水平,保持在空腹血糖6--7 mmol/L之间,餐后小时血糖8--9 mmol/L左右,HbAlc为6.5%--7.0%即可,以防止严重低血糖的发生而影响心脑功能。
据个体情况及用药经验,血糖保持在既不发生低血糖危险又
各种急慢性并发症,保证生活质量。
老年人低血糖症的鉴别诊断
1.神经、精神系统疾病:当低血糖主要表现为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如癫痫样发作、意识障碍、精神错乱、行为异常时,易误诊为神经、精神系统疾病。
如果能及时查血糖,发现血糖低则有助于低血糖的诊断。
2.其他原因引起的昏迷:低血糖昏迷可与其他原因引起的昏迷如糖尿病合并酮症酸中毒或高渗昏迷、脑血管意外、肝性脑病等混淆。
检查血糖水平很重要。
3.神经性无力症:此症有焦虑、不安、乏力、神经质等表现,但症状的出现与血糖水平高低无关。
4.非低血糖综合征:病人可有疲惫、淡漠、迟钝、痉挛、心悸等类似低血糖的表现,但查血糖不低。
服糖后症状改善不明显。
老年人低血糖症的并发症
可并发心律失常,脑萎缩、脑梗死等。
老年人低血糖症的预防和治疗方法寻找致低血糖的原因,采取有针对性的防治,同时消除致病因素能减轻和防止低血糖的发作。
对老年人用降糖药剂量需谨慎对长效磺酰脲类,尤其是格列本脲在应用时更应慎重。
低血糖早期症状不明显,当一旦发生,症状很严重,应立即静脉输注葡萄糖,至少密切观察72小时,并不断监测血糖浓度。
及时调整治疗。
老年糖尿病夜间低血糖的预防及护理

老年糖尿病夜间低血糖的预防及护理【摘要】:老年糖尿病患者在夜间发生的低血糖危害严重,在临床中减少这类事情的发生事关老年人的生存健康,为了减少夜间低血糖的发病率,降低危害,本文通过对老年人夜间糖尿病发生的原因分析,得到了有效缓解夜间糖尿病发生的预防和护理方法。
【关键字】:老年人;糖尿病;夜间低血糖;护理1 临床资料取10例老年糖尿病患者夜间低血糖发病兵力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士7例,年龄范围在62-82岁;女士3例,年龄范围在60-79岁。
均有8-17年的糖尿病史,且伴随着各种疾病,服用胰岛素。
10例病人中均出现过脸色苍白、大汗淋漓、心悸、心烦气躁等,有的甚至还出现反应迟钝、四肢无力等神经功能的症状。
2 引发老年糖尿病夜间低血糖的原因2.1 因注射过量的胰岛素或者口服过量降糖药物在糖尿病初期治疗中,老年人一直沿用传统的药方来注射药物或者进食,根据可能出现的情况来随意的吃药,没有经过科学的诊断病情。
或者是在不经过医嘱的情况下随意增加降糖药物种类和剂量或是服用其他药物。
老年人在长期的病情折磨中身体状况日益下降,导致了各个脏器的情况都在下降,因此药物服用越来越多,引起夜间低血糖的概率会大大增加。
2.2各种并发症药物的大量使用在治疗老年糖尿病的其他伴随疾病时,如高血压药、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等某些药物可以提高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血糖;或者是在服用心得安、阿司匹林、复方降压片等磺胺类药物可以抑制药物在肝脏的代谢,可以降糖作用,导致低血糖。
2.3老年人自身各脏器的严重损害老年患者在各种并发症的折磨下很多器官功能都有很大退化,在发生低血糖时的症状感知不敏感,体内难以分泌足够的胰高血糖素、肾上腺素,无法及时对低血糖做出准确的反应,胰岛素清除能力下降,降糖药物在体内的代谢分解作用降低,因此老年人难以吸收药物,无法做到降血糖;另外由于夜间老年人患者处于睡眠状态,低血糖发生的症状不典型,患者难以及时感受到低血糖的发生,因此需要医务人员及时观察,实时监测血糖的变化。
老年糖尿病患者低血糖的原因分析及防护措施

年 人常并 发 自主 神经 病 变 , 交 感 神 经 对 儿茶 酚 胺 使 等物 质不敏感 , 当发 生低 血糖反 应 时 , 乏相 应 的交 缺 感神 经兴奋 症状 , 延误就 诊时 间 , 而发 生严 重 的低 从
【 ywo d 】ed ryda ei a in ;o b o d s g r p o e t e me s r Ke r s le l ib t p t t lw lo u a ; r tci a u e c e v
I 图分 类 号 】 R 8 . 中 67 1 I 献标志码 】 A 文 【 文章 编 号 】 1 0 — 9 3 2 1 ) A 0 9 — 3 0 89 9 ( 0 0 7 一 9 60
解放 军护 理杂 志 21 00年 7 月第 2 7卷第 7 期 A
Nus hnP Jl 2 1, o.7N .A rJ i I C A, uy 00 V 1 , o7 2
老 年 糖尿 病 患 者低 血糖 因分析 及 防护措 施 的原
马 虹 颖
【 关键 词 】 老 年 糖 尿病 患 者 ; 低血 糖 ; 护措 施 防
的不 良反 应 : 些 药 物 的不 良反 应 为低 血糖 。刘 俊 有
预防低 血糖 的关 键 。用 药 后 要及 时进 餐 , 有 特殊 如
原因 降 相
障碍 , 法用 言语或 表情 向医护 人员 表 达 , 切观察 无 密 体征 变化 , 及 时 发 现 低 血 糖 非 常 重 要 [ 对 1 。因 此 ,
护理人 员应熟 悉 各 类低 血 糖 反 应 不 同 的临 床 表现 ,
为抢救 患者争 取 时间 。
整降糖 药物剂 量 , 在不 进 食 时 服用 了 降糖 药 物等 或 均易导 致低 血糖 发 生_ 。 ( ) 糖药 与其 他 药 物合 7 ] 3降
老年糖尿病低血糖症12例临床特点及护理

■ 汐四目嘧庶
固定包扎 浮动 胸壁 等 。必 要 时行环 甲膜 穿刺 、气 管插 管 。I
本组 18例车祸 患者 ,除 5例 由于伤情严重死 亡 , 1 8例致 残外 , 其余患者经过及时有效 的院前急救 , 均脱 离危 险 , 预后 良
好。
4 讨 论
( fs n : i ui )建立静脉通道 、 n o 快速输 液 , 防止休克 的发生 , 可用 也
抗休克裤 以稳定伤员的血流动力学 。P p l t n : (us i )心泵功 能的 ao
维护和监测。及早诊断心包填塞 、 心源性休克 、 张力性气胸等 ,
及时进行心包穿刺 或胸腔穿刺 , 否则影 响心泵功能 。C cnrl (o t o bed g : lei )紧急控制 出血 。最有效 的办法是加压包扎止血 , 出 n 对
病发作相鉴别 。为有效辨 别和预防老年低血糖症 的发生 , 现将 我科 1 2例老年糖尿病患者发生低血糖症 的临床特点及护理体 会 介绍 如下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生活中的小常识分享,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
老年人低血糖症的注意事项
导语:
十个老年人中有八个都有低血糖,低血糖已经是老年人病患几
率最高的病症了。虽然人老了腿脚没力也情有可原,但是老年人此时
如果加上心慌、心
十个老年人中有八个都有低血糖,低血糖已经是老年人病患几率最
高的病症了。虽然人老了腿脚没力也情有可原,但是老年人此时如果
加上心慌、心跳加快、头痛或者昏迷等症状,那么绝对是患有低血糖
症了。老年人低血糖症易治疗也易复发,首先应先了解它的注意事项,
不用太紧张,低血糖症是可以预防的。
老年人低血糖症的注意事项:
(1)合理使用胰岛素。胰岛素可以根据其作用时间的长短,分为长效、
中效和短效。胰岛素剂量的多少最好是要请医生根据病情、食量等协
助合理调整。除剂量外,还要注意作用时间。使用普通胰岛素,应在
进食前15分钟用药,但最早不能超过食前30分钟,否则可能发生低
血糖。如使用中效或长效胰岛素,则应请医生注意胰岛素的最强作用
时间,不应放在夜间空腹时,否则可能发生夜间低血糖。如使用短效
和中长效胰岛素,更应注意二者的重叠作用的最强作用时间,不要在
空腹或夜间,以免引起低血糖,注意清最高血糖,不能排除夜间低血
糖。
(2)注射混合胰岛素的病人,要特别注意按时吃晚饭及在晚睡前少量
加餐,以防止夜间出现低血糖。容易在后半夜及清晨出现低血糖的病
人,在晚睡前要多吃些主食或鸡蛋、豆腐干等吸收缓慢的含蛋白质多
的食物。
(3)作好病情观察记录,尿糖连续几天阴性,要考虑酌情减少胰岛素
用量,并在胰岛素作用最强时刻以前和活动多时及时加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