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炉烟气净化系统的综和治理待续教学内容
转炉除尘培训总结

转炉除尘培训总结一、培训内容本次培训主要围绕转炉除尘技术展开,培训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转炉除尘技术概述:介绍转炉除尘的基本原理、分类和工作原理。
2.转炉除尘设备:介绍常用的转炉除尘设备,包括静电除尘器、旋风除尘器和袋式除尘器等。
3.转炉除尘系统设计:讲解转炉除尘系统的设计要点,包括系统布局、管道设计、风机和控制系统选型等。
4.转炉除尘设备运行与维护:分享转炉除尘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常见故障处理及维护注意事项。
二、培训收获通过本次培训,我对转炉除尘技术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取得了以下收获:1. 对转炉除尘技术的理解在培训中,我了解到转炉除尘技术是通过采用物理、化学等方法将炉内产生的烟尘颗粒去除,达到净化炉内空气的目的。
不同的除尘设备可以根据炉内气体的成分和温度选择合适的除尘方式。
2. 熟悉常用的转炉除尘设备在培训中,我了解到常用的转炉除尘设备有静电除尘器、旋风除尘器和袋式除尘器等。
不同的除尘设备适用于不同的工况和除尘要求,了解其工作原理和特点对于正确选择和使用设备至关重要。
3. 掌握转炉除尘系统设计的要点通过培训,我学到了转炉除尘系统设计的一些要点,包括合理的系统布局、合适的管道设计、适用的风机选型以及可靠的控制系统等。
这些要点对于保证系统正常运行和有效除尘具有重要意义。
4. 学会转炉除尘设备的运行与维护在培训中,我了解到转炉除尘设备的正常运行和维护是保证除尘效果的关键。
掌握除尘设备的正常运行参数、故障处理方法以及日常维护要点,可以减少设备故障率,延长设备使用寿命。
三、培训反馈整体而言,本次培训内容全面,涵盖了转炉除尘技术的方方面面,并通过案例分析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使我更加深入地掌握了相关知识。
在培训过程中,培训师的讲解生动易懂,示范操作也很明确。
通过观看实际操作,我对转炉除尘设备和系统的构成有了更直观的认识,收获颇多。
唯一的不足是培训时间较短,有些内容稍显仓促。
希望在今后的培训中,能够增加实操环节的时间,加深对技术操作的理解和掌握。
影响转炉烟气净化的因素与治理对策

!"#$%&' !"#$ () % *
-./01234567%:;<=
甘昊 (合肥水泥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安徽合肥 !8229')
! "#!"#$%&'()*+',-./01 23456789:;<=>?@ABCDEFGH C>IJKLMN:;OP0QR12IJSTUVW R0XYZY[Y\]^_ A`a12IJMN>b cdSTAeKLfghiB)*89STIJ>jk <=lmnJop3qrstuvwxyz{>?@ |})*<~% >vwxy
$%&'1 2 I J M N S T
+, 转炉烟气净化工作属于企业生产过程中的项目之一,对我
国环境保护的发展具有不可忽视的意义,影响转炉烟气得到充 分净化的基础建立在相关治理方法的应用上,而保证治理 方法 的正常运行的重要途径之一,就是对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 尽管转炉烟气净化过程中一些方法实行多年,实际运用中仍存 在仍存在管控技术不完善、设备不完善等问题。本文将通过以上 两个方面详细地将影响转炉烟气净化的因素展开阐述,最后提 出相应的治理对策。
转炉炼钢项目7除尘及煤气回收

项目7除尘及煤气回收一、教学目标在了解烟气净化回收的方式、烟气与烟尘的特征的基础上,学习烟气净化与回收的工艺流程及主要设备。
学会检查和正确使用除尘和煤气回收装置。
了解煤气回收的意义。
在学习烟气净化回收系统流程及其特点的基础上,熟悉煤气回收的操作。
学习转炉煤气防毒防爆的相关知识。
熟悉手动煤气放散操作。
二、课时分配本项目共3个任务,安排4课时。
三、教学重点正确使用除尘和煤气回收装置,熟悉煤气回收与放散操作。
四、教学难点学会检查和正确使用除尘和煤气回收装置。
熟悉煤气回收的操作。
熟悉手动煤气放散操作。
五、教学内容任务一除尘及煤气系统的检查和使用一、烟气净化回收的方式1.燃烧法2.未燃法二、烟气净化与回收的工艺流程烟气→水冷或汽化冷却的活动烟罩和固定烟罩→汽化冷却或废热锅炉式的固定烟道→烟气的强制冷却和粗除尘→脱水或排污→烟气精除尘→送入排烟道(放散)或煤气柜→煤气加压机→各煤气用户。
三、烟气净化与回收系统的主要设备转炉烟气净化系统可概括为收集与输导、降温与净化、抽引与放散三部分。
烟气的收集设备有活动烟罩和固定烟罩。
烟气的输导管道称为烟道。
烟气的降温装置主要是烟道和溢流文氏管。
烟气的净化装置主要有文氏管脱水器、布袋除尘器和电除尘器等。
回收煤气时,系统还必须设置煤气柜和回火防止器等设备。
转炉烟气净化方法有全湿法、干湿结合法和全干法三种形式。
四、烟气净化与回收系统的主要设备(一)烟气的收集和冷却设备1.烟气的收集设备(1)活动烟罩(2)固定烟罩2.烟气的冷却设备(1)汽化冷却烟道(2)废热锅炉(3)文氏管净化器(4)溢流文氏管(5)调径文氏管(6)脱水器①重力脱水器②弯头脱水器③丝网脱水器(二)煤气回收系统的主要设备1.煤气柜2.水封器3.煤气柜自动放散装置(三)风机与放散烟囱1.风机2.放散烟囱操作:一、除尘及煤气系统的检查操作(1)观察风机故障信号灯,该灯不亮,表示风机正常;该灯亮,表示风机有故障。
(2)观察要求送停风按钮、信号灯是否正常。
转炉焖渣烟气治理措施有哪些

转炉焖渣烟气治理措施有哪些转炉焖渣烟气治理是钢铁行业生产过程中重要的环保工作,对于减少大气污染、改善环境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有效地控制转炉焖渣烟气排放,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治理措施。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转炉焖渣烟气治理措施,以期能够为相关企业提供参考。
首先,对转炉焖渣烟气进行高效的除尘处理是至关重要的。
传统的除尘设备包括电除尘器、布袋除尘器等,它们可以有效地去除烟气中的颗粒物,提高烟气的净化效率。
此外,还可以采用静电除尘器、湿法电除尘器等新型除尘设备,提高除尘效果,降低烟气排放浓度,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其次,对转炉焖渣烟气中的有害气体进行脱硫处理也是必不可少的。
常见的脱硫设备包括石灰石湿法脱硫设备、石膏湿法脱硫设备等,它们可以有效地去除烟气中的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降低烟气排放浓度,减少对大气环境的污染。
此外,还可以采用催化氧化脱硫技术、吸附脱硫技术等新型脱硫技术,提高脱硫效率,降低运行成本,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另外,对转炉焖渣烟气中的有机物进行处理也是非常重要的。
有机物是烟气中的主要污染物之一,直接排放会对环境造成严重影响。
因此,需要采取适当的措施对有机物进行处理。
常见的有机物处理设备包括活性炭吸附器、催化燃烧设备等,它们可以有效地去除烟气中的有机物,降低烟气排放浓度,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此外,对转炉焖渣烟气进行余热回收也是一种有效的治理措施。
转炉焖渣烟气中含有大量的高温热能,可以通过余热回收设备进行回收利用,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能源消耗,降低生产成本,降低对环境的影响。
最后,对转炉焖渣烟气进行在线监测和数据分析也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对烟气排放进行在线监测,可以及时发现问题,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调整,确保治理效果达到预期目标。
同时,通过对监测数据进行分析,可以发现烟气排放的规律和特点,为进一步的治理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总之,转炉焖渣烟气治理是一项非常重要的环保工作,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治理措施。
除尘处理、脱硫处理、有机物处理、余热回收和在线监测等措施都是非常有效的治理手段,可以有效地降低烟气排放浓度,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关于转炉烟气湿法净化系统存在的问题及探讨

关于转炉烟气湿法净化系统存在的问题及探讨摘要:目前国内大多数顶吹转炉的烟气净化采用未燃法湿式回收系统( Oxygen Converter Gas Recovery) 简称 OG 法,日钢60T炼钢区所采用的烟气净化系统为传统“两文三脱” OG系统的升级版,即第四代“塔-环”系统。
本文主要介绍日钢在应用此“塔-环”系统时产生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关键词:烟气净化;煤气回收;转炉冶炼;颗粒物排放1.概述转炉炼钢技术刚刚产生时,转炉烟气处理采用全燃法,即将吹炼时候产生的含CO的烟气,与空气混合燃烧形成高温废气,经过冷却、除尘后,通过风机抽引直接放散排入大气。
由于该工艺不经济、不环保该已逐渐被淘汰。
随着技术的发展,未燃法逐渐取代燃烧法成为转炉烟气净化的发展方向,所谓未燃法即烟气出炉口后,通过调节活动烟罩缩小烟罩与炉口之间的缝隙,使烟气中的 CO 少燃烧或不燃烧,然后经冷却、除尘后将煤气回收利用或点火放散到大气中去。
未燃法具有能够回收煤气,烟气量小,除尘设备体积小,投资费用低,需要的厂房高度低,烟尘粒度较大、除尘效率高、保护环境等优点,所以目前国内外普遍采用未燃法除尘[1]。
未燃法转炉烟气除尘逐渐发展成熟,形成两大类。
一类是湿法处理技术(OG 法),另一类是干法处理技术(LT法)。
OG系统是以串联的双极文氏管为主流程的烟气回收系统,烟气经洗涤降温、粗除尘后,烟气变为饱和烟气,温度降至70℃左右。
降温粗除尘后的饱和一次烟气进入可调喉口文氏管,使高速气流通过喉口进行精除尘。
通过除尘文氏管精除尘后的烟气温度降至65℃左右,净化后的饱和烟气进入脱水器精脱水,经风机进入煤气柜。
LT系统由蒸发冷却器和圆筒型电除尘器组成,烟气通过蒸发冷却器后降至180~200℃,进入圆筒型电除尘器进行进一步净化,经切换站和煤气冷却器进入煤气柜。
2.目前日钢60T转炉OG系统介绍目前日钢60T炼钢区所采用的烟气净化系统为新OG系统,即第四代“塔-环”系统。
烟气净化1-3-教案

煤在燃烧后,其中的灰分一部分变成炉渣,另一部分则以飞灰的形式与烟气一起离开锅炉。为防止烟尘对环境的污染和对引风机的磨损,必须进行除尘。
一、颗粒物脱除基本原理
不同的除尘技术利用的原理也不同,其特征是通过含颗粒物的气体通过某个力场或电场,这样的场对颗粒物和气体有不同的作用而使颗粒物从气体中分离出来。粗分可归纳为机械力作用和静电力作用两大类。
目前国内常用的湿式除尘器主要有:水膜除尘器、喷淋塔、文丘里洗涤器、旋风洗涤器和筛板塔等。
净化后的气体从湿式除尘器中排出时,一般都带有水滴,为了除去这部分水滴,在湿式除尘器后都附有脱水装置。
烟气除尘技术
(5分钟)
颗粒物脱除技术和设备
第9次第2页
内蒙古科技大学教案
(3)袋式除尘器
袋式除尘技术是过滤式除尘技术的一种,袋式除尘器是利用织物制作的袋状过滤介质来捕集含尘气体中固体颗粒物的除尘装置。
钙基脱硫剂
钙基脱硫剂主要是石灰石、石灰和消石灰,具有资源丰富,开采容易,价格相对低廉等特点。
(1)石灰石
石灰石的主要成分是CaCO3,石灰石在大自然中的储量非常丰富。石灰石无毒、无害。在处置和使用过程中十分安全,是有效地吸收烟气中SO2的理想吸收刘,但石灰石不能有效地脱除SO3。石灰石做脱硫剂使用时,必须磨制成颗粒粉末,或者再制成浆液。
(2)石灰
石灰的主要成分是CaO,自然界没有天然的石灰资源。
气脱硫使用的石灰都是将石灰石煅烧后而成的。
(3)消石灰
消石灰是石灰加水经消化反应后的生成物,主要成分是Ca(OH)2在消化过程中石灰粉化成约10um粒径的粉末状,作为吸收剂无须再经过磨粉工艺。
Ca(OH)2的分子量比CaO大,即单位质量中Ca的含量比CaO少。
转炉气的净化及应用

转炉气的净化及应用转炉气是制铁、钢铁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一种高温高压气体,其主要成分是一氧化碳(CO)、二氧化碳(CO2)、氮气(N2)以及少量的水蒸气(H2O)。
这些气体在排放时对环境造成污染,并且其中的一氧化碳还具有一定的毒性。
因此,为了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物的排放,必须对转炉气进行净化处理。
转炉气的净化主要包括脱硫、除尘和脱氮等环节。
首先是脱硫环节,根据转炉气中硫化物的性质,可以采用吸收法、膜分离法、催化氧化法、氧化吸收法等不同的脱硫方式进行处理。
其中,吸收法是最常用的脱硫方法之一,通过使用吸收剂(如氧化钙、氢氧化钠等)将转炉气中的硫化物吸收并转化为硫酸等物质,从而达到脱硫的目的。
除尘环节是将转炉气中的颗粒物去除。
主要的除尘设备有电除尘器、袋式除尘器和湿式除尘器等。
电除尘器采用高压直流电场作用原理,利用电极之间的高电压产生静电场,从而使细小颗粒带电并被收集;袋式除尘器则通过布袋来过滤颗粒物,通过气流洗涤或震动除尘袋的方式,将颗粒物从气体中分离出来;湿式除尘器则是通过水喷洒、喷淋等方式将颗粒物沉淀以及通过水柱的拦截和湿润作用来去除颗粒物。
脱氮环节是将转炉气中的氮气去除。
目前常用的脱氮方法主要有选择性催化还原(SCR)、非选择性催化还原(SNCR)以及直接吸收法等。
其中,SCR是一种通过在一定温度范围内使用氨(NH3)作为还原剂,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将氮氧化物还原为氮气和水的方法;SNCR则是通过在高温条件下直接喷射非选择性还原剂(如尿素)到转炉气中,使其与氮氧化物发生反应,转化为氮气等无害物质。
净化处理后的转炉气可以得到高价值的利用。
其中,转炉气中的一氧化碳是一种重要的燃料。
可以通过改造转炉气净化系统,提取并收集其中的一氧化碳,并将其用于燃烧发电、燃料制备等方面。
此外,转炉气中还含有一定量的热能,可以通过余热回收技术将其回收利用,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此外,转炉气的净化处理也对铁矿石还原过程中的环境影响进行了有效的控制。
锅炉烟气处理系统讲稿

锅炉烟气处理系统讲稿垃圾焚烧烟气处理一、垃圾焚烧污染概述:1.我国大气污染的状况:由于过度追求发展经济,我国SO2的排放一直成处于失控状态,排放量逐年上升趋势,1995超过欧洲美国,争取到全世界第一的位置,目前的排放总量大大超过环境的自净能力;酸雨面积逐年扩大,造成1/3的国土面积遭受酸雨的严重影响。
据统计,大气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占GTP的3~7%。
我国的大气污染属于煤严型污染,我国的SO2、CO2排放量的85%,烟尘的70%来自燃煤,当然其他的污染就来自石油及天然气、以石油和天然气为原料的加工品及汽车尾气排放等等,其中也包括新兴产业—--垃圾发电,垃圾焚烧所带来的污染。
当然,垃圾发电作为我国新的成员,它为大气污染做出的贡献应当还算比较小的,但是它的污染也是举世属目,世界人民所关心。
2.垃圾焚烧污染物:垃圾焚烧烟气中含有大量的污染物包括颗粒物(粉尘)、酸性气体(HCl、HF、SOx、NOx)、重金属(Hg、Pb、Cr)和有机剧毒物(二噁英等)以及CO气体等。
其粉尘主要以Na盐、K盐、SO4盐、SiO4盐、重金属为多。
二噁英的毒性极大,是氰化钾的1000倍,只要1炴司(28.5克)可致100万人于死地。
3.污染物的来源及产生原因二、工艺及流程1.工艺的选择:国外发达国家的研究和实践证明,“低温控制”和“高效颗粒物捕集”是烟气净化系统运行的关键因素。
即在垃圾烟气净化过程中,必须将烟气温度控制得尽量低(露点以上),同时采用高效除尘器。
烟气净化工艺形式较多,按系统中是否有废水排出,可分为湿法、半干法、和干法三种。
湿法净化率最高,它可以满足严格的排放要标准,故国外经济发达国家应用较多,其缺点也是较明显的:流程复杂,配套设备较多,一次性投资和运行费用较高,并有后续的废水处理。
半干式净化有明显的优势,它具有净化效率高、费用低、无二次处理等优点,是一种极有前途的工艺,目前生活垃圾发电厂烟气净化系统中的应用越来越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转炉烟气净化系统的综合治理一、工艺流程及设备简况 (2)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4)三、原因分析及改进措施 (4)1、主要原因分析 (4)2、主要改进措施 (11)四、系统的综合治理 (12)五、改造治理效果 (13)六、后期跟踪和继续研究的问题 (13)一、工艺流程及设备简况鞍钢一炼钢厂转炉烟气净化系统(一次除尘系统)为双文湿法烟气净化系统。
冶炼过程中产生的高温烟气经固定烟罩、汽化冷却烟道降温后,进入一级文氏管(以下简称“一文”)进行降温和粗除尘,经一级90°弯头脱水器脱水后,进入二级文氏管(以下简称“二文”)进行精除尘,之后烟气依次进入二级90°弯头脱水器和折流板脱水器脱水后,进行煤气回收或点火放散。
一文和二文所排污水经由高架污水流槽流向污环水处理系统,污水经过污环水处理后重新给一文、二文供水,由此形成一个循环水流程。
其工艺流程如图1。
图1 转炉烟气净化系统工艺流程一文的主要作用是降温和粗除尘,可使温度为800-1000℃的烟气到达文氏管喉口处时很快冷却到70-80℃,除尘效率为95%左右;二文的R-D阀是精除尘设备,除尘精度达到99.9%,因此二文除尘效率可达99.9%。
文氏管降温除尘原理:烟气流经文氏管的收缩段时,因截面积逐渐收缩而被加速,高速紊流的烟气在喉口冲击由喷嘴喷入的雾状水幕,使之雾化成更细小的水滴,细小的水滴吸收烟气的热量而蒸发成水雾并使烟气降温,水雾经过喉口后变成大颗粒的含尘液滴,由于污水的密度比烟气大的多,又经过扩张段降低了烟气速度,再经过文氏管后面脱水器利用重力、惯性力和离心力的沉降作用,使含尘水滴与烟气分离,从而达到净化烟气的目的。
一文的收缩段外侧安装有一个溢流水箱(溢流盆),水箱内的水始终保持满溢状态,溢出的水沿着收缩段内壁流下形成一层水膜,对一文收缩段起降温保护作用,溢流盆的作用如下:(1)溢流水在文氏管收缩段内壁形成一层水膜,从而防止烟尘在管壁上的干湿交界处结垢造成堵塞;(2)溢流盆为开口式,一旦发生爆炸可以泄压;(3)调节汽化冷却烟道因热胀冷缩而引起的设备位移变形;文氏管除尘器的除尘过程可分为雾化、凝聚和脱水三个环节。
前两个环节在文氏管内进行,后一个环节在脱水器内完成。
收缩段:含尘气体由烟道进入收缩管后流速逐渐增大,在喉口流速达到最大值。
喉口:在喉口处气体和水分充分接触,并达到饱和,尘粒被水湿润,发生激烈的凝聚。
扩张段:在扩散管内,气流速度减小,压力回升,以尘粒为凝聚核的凝聚作用形成,凝聚成粒径较大的含尘水滴,更易于被捕集。
二文为可调喉口矩形断面文氏管。
可调喉口文氏管结构:二文喉口采用带R-D型调节阀的喉口,壳体中间有一个椭圆形的焊接结构的翻板,翻板转动轴贯穿翻板中心轴承座内,一端与驱动阀体的执行机构相连,另一端与开度计相连;翻板可在与水平夹角30°—90°之间转动以调节喉口开度。
其结构如图2所示。
图2 二文矩形可调喉口R-D阀主要除尘设备:(1)一级溢流文氏管①溢流盆、收缩段、扩张段②喉口:φ900mm、L=1050mm,配有120度螺旋喷嘴3个(2)二级R-D阀矩形可调喉口文氏管①矩形R-D阀喉口:截面920×1300mm、L=1200mm,两个长边管壁每边配有21个喷水孔,带有氮气通针②收缩段、扩张段(3)90°弯头脱水器(两个)(4)折流板脱水器(一个)二、存在的主要问题一炼钢厂三座转炉投产十多年来,为适应生产和环保需要,已对系统各部进行了多次改造,从07年来,系统中问题日益突出,已经影响到兄弟厂矿的环境,引起了公司领导的重视,其问题主要表现在:(1)炉口烟气外溢严重,污染大气环境,严重影响操作环境及外部环境,使职工工作环境恶化,影响职工人员的身心健康和设备工作环境;(2)烟气含尘量大,风机叶轮积灰严重,致使风机叶轮寿命低(叶轮寿命只有7天左右),备件费用高;更换叶轮频繁,造成非计划停机(更换叶轮)时间长,影响生产;(3)煤气回收量低、质量差;(4)二次烟箱寿命短,系统经常有阻塞现象,烟气带水现象严重,管道结垢严重,设备维护、检修费用及能源消耗高。
三、原因分析及改进措施1、主要原因分析经过长时间地对整个系统地观察和分析,对其主要参数数据进行统计(如表1),从统计结果与设计值相比,我厂除尘系统各参数经几年的运行,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一些值严重偏离了设计值,有些偏离的原因现在的点检人员及管理人员已说不清楚。
同时由于管道结垢严重,一些计量仪表显示结果也有很大偏差。
如5号炉烟气流量偏大,远大于设计值。
经过多次研讨会,分析其主要原因如下:(1)转炉烟气净化系统除尘效率低,主要体现在一文除尘效率低,致使二文通过现代计算机技术和仪表工程,我们可以很直观的将一文、二文的除尘效率量化。
在一次除尘系统中反映一文、二文除尘效率的主要参数是一文压差和二文压差【即烟尘在一文、二文喉口经过湿法除尘后所引起的喉口出口和入口压力降(差)】。
压力降小,说明除尘效果不好,除尘效率低;而压力降也不能一味的增大,压力降太大,将降低风机的吸力,反而会适的起反;因此,压力降必须在设计许可的范围内最大,才可以即保证了风机的能力,又增大了除尘效率。
如表1中所示,一文压差小,相比原始设计值降低了将近一半,而二文压差均达到了最大值(仪表最大量程)。
通过表1得知原始设计要求一文压差应在2500—3000,目前看三个炉子远远没有达到设计值,同行业中一级文氏管的压差均在2000—3000Pa,因此分析我厂的一级文氏管没有发挥粗除尘的主要作用,是我厂除尘效果不好的主要原因。
从文氏管的外形尺寸及喷嘴的喷水量上看,与原设计没有太大的区别;从喷嘴上看,从2003年开始由于污环水质不好,原设计的碗形喷嘴经常出现堵塞现象,后改为了螺旋喷嘴,喷射角度为120°,其位置没有做任何改变,是一文除尘效率降低的主要原因。
用做图法分析,原喷嘴与后改喷嘴在一级文氏管内喷射角度及效果图(图3所示)。
图3 原喷嘴与后改喷嘴在一级文氏管内喷射角度及效果图比较从图3可以看出,原喷嘴喷射后反射的交叉点在喉口处,能在喉口处形成水幕,同高速烟气充分混合。
而后改的螺旋喷嘴喷水反射后的交叉点在距喉口上方950mm处。
我厂一级文氏管收缩角度的计算:上口直径为:¢2368 mm下口直径为:¢900 mm高度为:3447mm文氏管的收缩角:a=arctg(2368-900)/2/3447= arctg0.213=12°计算此处的截面面积:半径增加:950*tga=950* tg12=950* 0.213=202.35mm此处半径为:450+202.35=652.35mm则面积为:577.8*577.8*3.14=1.336m3通过此截面烟气速度:114800/3600/1.336=31.9/1.336=23.9m/s烟气在此与大量水滴接触时,由于没有达到最大流速,所以不能很好的结合。
通过统计数据,在此处水对烟气的阻力也比较小,。
大量的含尘气体只能靠二文进行精除尘,增加了二文的负担,从统计表1中可以看出,二文的压差也是比设计值高出很多。
为验证我们的分析是否正确,于6月25日利用5#炉定修,对一文喷嘴位置进行下移700mm,其喷射效果如图4左图所示,记录数据如下:2009年6月25日,将5#炉一文喷嘴的距离下移700mm 。
并将5#炉一级文氏管进行清灰,测量值回到标准值57000。
图4 5#炉一文喷嘴的距离下移700mm 喷射效果示意图计算此处的截面面积,反射交汇点在距喉口343mm 处,可计算出此处烟气流速如下:半径增加:343*tga=343* tg12=343* 0.213=73mm 此处半径为:450+73=523mm 则面积为:523*523*3.14=0.86m 3表2 5#炉一文喷嘴位置下移后主要参数序号 内容实际结果6月25日设计值 4D 5D 6D 1 溢流盆的水量M 3/H 71 81 54 15-17 2 一文喷嘴的水量M 3/H 138 129 150 155-180 3 二文喷嘴的水量M 3/H 149 148 156 150-170 4 总水量M 3/H 358 358 360 305-350 5 总水量总压力Mpa 0.71 0.71 0.67 0.8 6 一文压差pa 1767 2070 2152 2500-3000 7 二文压差pa 14927 12807 13387 8500-10000 8 机前负压Kpa 15.5 18.3 16.6 14200-16200 9风机流量M 3/H55000570005400057400从6月25日改变喷嘴位置后,统计其主要参数如表2所示,可以看出一文压差增大500Pa ,二文压差在R-D 阀开度没变的情况下,压差下降2500Pa ,下降幅度较大,说明一文除尘能力在增强,在二文前烟气含尘量在减少。
同样的流速下,系统阻力也相对减少。
因此,喷嘴下移是有效的,同我们的分析及理论是相符的。
我们又尝试改变喷嘴喷射角度来进行试验,通过作图法可以看出,在700mm 位置下90°喷嘴喷射效果比较理想,如图4右图所示。
(2)二文矩形可调喉口R-D阀是精除尘设备,除尘精度高达99.9%,因此其各项精度必需达到要求。
长期以来我厂的R-D阀翻板开度不合理,没有明确规定其开度,致使烟气量极难控制;且R-D阀通针长时间不动作,致使喷水孔堵塞,供水量不足,导致二文除尘效率低。
下面对R-D阀进行进一步的分析。
计算R-D阀翻板在不同开度时的烟气流速:①90度时,如图5左图所示,测得翻板与侧壁间最小距离为:209.5mm 有效面积为:209.5*1300*2=544700气体流速为:108500/3600/0.5447=55 m/s②55度时, 如图5右图,测得翻板与侧壁间最小距离为99.4 mm有效面积为:99.4*1300*2=258440气体流速为:108500/3600/0.258=116.6 m/s③57度时,如图6左图所示,测得翻板与侧壁间最小距离为108.8mm有效面积为:108.8*1300*2=282880气体流速为:108500/3600/0.283=106.5 m/s④62度时,如图6右图所示,测得翻板与侧壁间最小距离为134.7mm有效面积为:134.7*1300*2=350220气体流速为:108500/3600/0.35=86 m/s⑤65度时,如图7左图所示,测得翻板与侧壁间最小距离为147.5mm有效面积为:147.5*1300*2=383500气体流速为:108500/3600/0.3835=78.5 m/s⑥67度时,如图7右图所示,测得翻板与侧壁间最小距离为159mm有效面积为:159*1300*2=413400气体流速为:108500/3600/0.4134=73 m/s根据计算结果,为保持烟气在R-D阀喉口流速较大,以得到较大的除尘效率,宜将R-D阀定位在55~62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