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治疗浅表性膀胱肿瘤的临床效果研究
经尿道电切术联合髂内动脉灌注治疗高危浅表性膀胱肿瘤临床疗效分析

经尿道电切术联合髂内动脉灌注治疗高危浅表性膀胱肿瘤临床疗效分析雷普【期刊名称】《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年(卷),期】2017(002)007【摘要】目的分析探讨经尿道电切术联合髂内动脉灌注治疗高危浅表性膀胱肿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高危浅表性膀胱肿瘤患者56例,按照患者来院就诊时间平均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每组28例.参照组予以经尿道电切术治疗,研究组患者予以经尿道电切术联合髂内动脉灌注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2.86%,高于参照组的75.00%(P<0.05),且研究组身体功能、心理功能以及社会功能评分均高于参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的复发率(10.71%)明显低于参照组(21.43%),且生存率89.29%较参照组的78.57%高(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VEGF和FGF水平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的上述两指标均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的VEGF和FGF水平优于参照组(P<0.05).结论在高危浅表性膀胱肿瘤治疗中应用经尿道电切术联合髂内动脉灌注治疗,效果理想,具有临床应用价值.【总页数】2页(P63-64)【作者】雷普【作者单位】榆林市第二医院泌尿外科,陕西榆林,719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7.14【相关文献】1.经尿道电切术联合吉西他滨灌注治疗浅表性膀胱肿瘤的临床研究 [J], 章其鑫;邹安荣;肖维荃;巫琪;李炳花;刘雪峰;龙宇2.经尿道电切术联合吡柔比星灌注治疗浅表性膀胱肿瘤的临床研究 [J], 胡文豪;周小波3.经尿道电切术联合吡柔比星灌注治疗浅表性膀胱肿瘤的临床效果 [J], 周元亮4.经尿道电切术联合吡柔比星灌注治疗浅表性膀胱肿瘤的临床效果 [J], 周元亮5.经尿道电切术联合盐酸吉西他滨灌注治疗浅表性膀胱肿瘤患者的临床效果 [J], 李东风;陈燕忠;韩军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经尿道电切联合气化治疗浅表性膀胱肿瘤临床

经尿道电切联合气化治疗浅表性膀胱肿瘤临床探析【摘要】目的探讨经尿道电切联合气化治疗浅表性膀胱肿瘤的临床方法。
方法选取浅表性膀胱肿瘤患者140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67例,观察组73例,使其有可比性。
对照组患者给予保留膀胱的外科手术治疗后辅助膀胱灌注化疗;观察组患者实施经尿道电切联合气化治疗。
对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出血量、成功率以及不良反应进行统计和比较。
结果观察组患者平均手术时间为(37.52±7.25)min,明显短于对照组;出血量为(62.28±5.94)ml,明显少于对照组;手术成功率为100.00%,明显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74%,明显低于对照组。
上述比较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对浅表性膀胱肿瘤进行经尿道电切联合气化治疗是一种有效且安全的治疗手段,在临床工作中可以进行普及及推广。
【关键词】经尿道电切;气化;浅表性膀胱肿瘤膀胱肿瘤是常见的泌尿外科恶性肿瘤,其发病率及死亡率均很高。
本研究通过对73例浅表性膀胱肿瘤患者实施经尿道电切联合气化治疗取得不错效果,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选取2009年1月-2012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浅表性膀胱肿瘤患者140例,随机分为两组。
对照组67例,男44例,女23例;年龄(43-67)岁,平均(57.08±5.39)岁;初发49例,复发18例;单发54例,多发13例。
观察组73例,男48例,女25例;年龄(41-69)岁,平均(57.32±5.61)岁;初发54例,复发19例;单发59例,多发14例。
所有患者均经影像学检查并配合膀胱镜检查诊断为膀胱移行细胞癌,且排除相关手术禁忌症。
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情等方面无明显差异,有可比性(p>0.05)。
1.2方法1.2.1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进行治疗。
行保留膀胱的外科手术治疗后辅助膀胱灌注化疗。
1.2.2观察组行经尿道电切联合气化治疗。
经尿道钬激光膀胱肿瘤切除(HOLRBT)治疗浅表性膀胱肿瘤的疗效

中图分类号: R 7 3 7 . 1 4
文献标识码 : B
文章编号 : 1 6 7 2 — 8 3 5 1 ( 2 0 1 3) 0 5 — 0 1 3 4 — 0 1 者每隔 3 个月进行 1 次膀胱检查 , 观察效果 。 1 . 3统计学方法 : 采用 S P S S 3 . 2统计 软件进行统计 。用 T检验 计量资料之间的比较。 x 检验计数资料之间的比较 。 差异 明显 具有统计学意义 ( R0 . 0 5 ) 。
经尿 道钬 激光膀 胱肿 瘤切 除( H OL R B T) 治 疗 浅 表 性 膀 胱 肿 瘤 的疗 效
王 锋 ( 黑龙江省医院泌尿外科 哈尔滨 1 5 0 0 0 1 ) 摘要 : 目的 : 探讨对浅表性膀胱肿瘤采用经尿道钬激光膀胱肿瘤切 除术 ( HO L R B T ) 进行治疗的效果 。方法 : 选择 2 0 0 9 年1 0月 2 0 1 0年 1 0月来我院接 受治疗的浅表性膀胱肿瘤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者 5 0 2例 ,随机分为治疗组 2 6 8例 患者 ,对照组 2 3 4例 患者 ,治疗组采用 H O L R B T进行治疗 , 对照组采用经尿道膀胱肿瘤 电切术( T U R B T) 进行治疗。 观察两组效果。结果 : 两组手术均成功 , 对两组在手 术 中出血量、 膀胱 冲洗 时间、 尿 管留置 时间、 手术后住 院时间、 复发 率进行 比较 , 治疗纽在手术 中出血 量、 膀胱冲洗时间、 尿管 留 置时间、 手术后住 院时间、 复发率明显低 于对照组 , 两组差异 明显 , 具有统计学意义( R0 . 0 5 ) 。 手术后对照组发 生 3 6 例 闭孔神经 反射 , 6 例 膀胱 穿孔 。而治疗组未 出现并发症。对照组在肿瘤分期上明显低 于治疗组 , 差异明显( P < 0 . 0 5 ) 。结论 : 对于浅表性膀 胱肿瘤使 用 HO L R B T进行治疗, 效果 明显 , 并发症 少, 更安全 , 得 到患者的认可 , 应临床推广应用。
经尿道等离子汽化电切术治疗浅表膀胱肿瘤57例效果观察

【 btc】 O j te o vl tt i clfcc ot pl am k ec y e A sat b cv T a a e l i ay fh b o r l ai t s mi r ei e u eh cn ae i e i ap s n is t n
国际医药卫生 导报 2 1 年 第 1 卷 第 1 期 00 6 2
I G J n 2 1 ,V 1 6 N . MH N, u e 00 o. o1 1 2
升 高 ,P C a O 显著 降低 ,这 就表 明无创正 压通气 参考文献 1 ] 无仓 正压通气治疗慢性 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 治疗 能显著 纠正呼衰 的低 氧血症 ,减轻其 二氧化 [ 付永 旺. 0 碳潴 留 ,缓解 呼吸性酸 中毒 ,其治 疗效果 显著优
重 期并I 呼吸衰竭的疗效观 察【1 国实用 医药 , I 型 J. 中
2 0 ,43 )1 1 12 0 9 (1 :4 - 4 .
于传统 的鼻导管 给氧 。应 用无创正 压通气 治疗急 性加重期 C P O D伴呼衰 ,使 P O 较 治疗 前显著升 az
高 ,P C a O 显著 降低 ,说 明无 创正压通气对 C P OD
重期伴 呼衰患 者 ,ຫໍສະໝຸດ 有 效 的降低 P C 2 a 0 、呼吸频
率和提高 P O 等 ,对心率 、呼 吸频率等亦 有明显 a: 改善 ,可缩 短 住 院时 间 ,降低 死 亡率 和插 管率 , 且成功率 高 ,具有 较好 的临床疗效 ,值得在 临床 中推 广应 用 。
经尿道电切术治疗浅表性膀胱肿瘤体会

3 讨 论
贲 门癌是专指发生于 胃贲 门黏膜 上皮及腺体 的癌肿 , 其发 病早 期多数不具有 明显 的症状 表现 ,当发 现时基本 已是 中晚 期, 同时 已经发生 了较大范 围的转移和扩散 。由于其病变部位 具有 同时关系到胸部和腹部两部分 的特点 , 因此手术治疗 的路 径选择 以及切 口位 置和切 口大小等 因素 均可能对 手术 的安全 性 和彻底性造成影 响 , 并且还容易对病灶部位 的周 围组织造成 影响。 如处理得当 , 不仅可有效减少并发症 的发生 , 还可对患者 的预 后发挥更积极 的作用_ 引 。 由本组结果可 以看 出 , 经腹组在手术 时间、 术中出 血、 术后
尿管3 d  ̄ 7 d ,术后 定期使 用丝裂霉素等药物膀 胱 内灌注化疗。
术后 随 访 0 . 6年  ̄ 7年 , 1 4 例 复发 , 1 例 远处转移死亡 , 肿 瘤 复发 后 再 次行 T UR— B T。 结论 T UR— B T 治疗 膀 胱 壁 不 同位 置 浅
1 2例 , 膀胱 颈部 8 例, 膀胱侧 壁靠 近输尿管 口 1 6例 , 膀胱 顶壁
2 0 1 0年 1 月采用 T U R — B T治疗 4 5例浅表性膀胱 肿瘤患者 , 疗 效较为满意 , 现报告如下 。
1 资 料 与 方 法
同位 置浅表性膀胱肿瘤 患者 4 5例 , 随访 时阃 0 . 6 年一 7年。 结果 手 术平均 时间为 2 7 mi n ( 1 5 mi n  ̄ 4 0 mi n ) , 膀 胱穿孔 3例 ( 腹
■ 嘧回国密凰
表3 3组患者及住 院时间方面均优于胸腹 组和经胸组( 0 . 0 5 ) 。特 别是对患者 的肺 部感 染而言 , 经腹组 之所 以优势 明显 , 究 其原
经尿道电切术治疗膀胱肿瘤论文

探讨经尿道电切术治疗膀胱肿瘤的临床分析摘要:目的:探讨利用尿道电切术治疗膀胱肿瘤的临床效果,从而提高临床治疗的水平。
方法:将2009年6月至2012年7月,在我院治疗的100例确诊为浅表性膀胱肿瘤的病患作为研究对象,从中随机选取35例病患的资料进行分析。
结果:全部的病患经过有效的治疗后,病情稳定;半年内随访,病患无严重的并发症或者死亡现象,治疗效果较为满意。
结论:对于膀胱肿瘤病患,采取电切术进行治疗,对病患损伤较小,手术操作较为简便,此治疗方法有效降低了病患的复发率,从而提高了手术治疗的安全性。
关键词:膀胱肿瘤;尿道电切术;治疗分析【中图分类号】r77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3783(2012)11-0157-011前言膀胱肿瘤作为临床泌尿外科较为多见的肿瘤之一,对病患的身体危害大,需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减少病患的痛苦。
临床上采用尿道汽化电切术进行治疗,此治疗方法能够有效控制病患的病情,且术后病患的并发症较小,治疗的效果较为理想。
对2009年6月至2012年7月,在我院采取尿道汽化电切术治疗的35例膀胱肿瘤病患进行分析,现进行如下的报告。
2资料与方法2.1一般资料:35例病患当中,男20例、女15例,病患的年龄范围自33至85岁,病患的平均年龄为67岁。
病患初次发作15例、复发20例;12例病患为单发肿瘤例,肿瘤的直径范围约为0.3cm 到6.5cm之间,多数为1.5cm。
病患术前行彩超检查或者是进行膀胱镜检查,术后证实为肿瘤,患者7例为ⅰ级、18例ⅱ级、10例ⅲ级。
2.2手术方法:病患实施腰麻方式给予手术治疗,病患取截石部位,将蒸馏水或者是甘露醇(浓度为5%)当做灌洗液,采用我国(杭州)hawk汽化电切镜在电视影像监控下进行操作;汽化的功率范围是120w到180w、电凝为60w到80 w,病患膀胱内的液体灌注的量应该控制在150毫升到200毫升之间。
先切除病患底部以及三角区与前壁的瘤体,最后将侧壁的肿瘤切除,对于肿瘤小于2厘米时,可按基底汽化切除;肿瘤大于2厘米时,可采用铲式电极按照瘤体的表面进行大块切除。
经尿道电切术联合吡柔比星灌注治疗浅表性膀胱肿瘤

目前对 于浅表性的膀胱癌首选手术治疗 , 传统的手 术方式为膀胱部分切除术 , 但 由于膀胱癌术后复发 率高 , 部分患者可能需要再次手术或者多次手术治
疗, 这 样 既增加 了手 术 的难 度 , 同时 也 给 患 者 造 成 了痛 苦 。 随着 微 创 外 科 理 念 深 入 人 心 , T U R B T已 成 为治 疗 浅表 性 的 膀胱 肿 瘤 首 选 手 术 方 式 ] 。该
注: 两组 比较 , P> 0 . 0 5 。
2年 后 每 6个 月 复查 1次 膀胱 镜 , 观察 肿
随访 2 年, 肿瘤复发情况 : 术后第 1 年 内每 3
8 4
瘤有无复发 , 如有可疑病变 , 即行活检以明确有无
1 期
廖 国强等
经尿道电切术联合吡柔 比星灌注治疗浅表性膀胱肿瘤
c i n, T H P ) 膀胱灌 注的临床疗效 和安全性 , 现报道
如下 。
中, 药物经导尿管灌人膀胱内, 并保 留 3 0 m i n 。每 周1 次, 共8 次; 之后改为每半月 1 次, 共8 次; 以 后 每月 1次 , 直 至 满 1年 , 药 物 保 留期 间 , 每 3—
见表 1 。
1 . 2 方 法
其主要 治疗 手段 之一 , 有术 后 复发率 高 的缺点 。 目 前临床 上 多采用 术 后 膀胱 灌 注化 疗 药物 减 少 膀 胱 肿瘤 的术后 复 发 。本 研 究 观察 吡柔 比星 ( p i r a r u b i .
两 组患者 均 于 术 1周 后 开 始 接 受 灌 注 治 疗 。 观 察组 采 用 T H P 3 0 mg溶 解 于 4 0 ml 的生 理 盐 水
经尿道气化电切术加灌注治疗表浅型膀胱肿瘤58例报告

经尿道气化电切术加灌注治疗表浅型膀胱肿瘤58例报告摘要目的:探讨表浅型膀胱肿瘤经尿道气化切割术加灌注防治术后复发减少不良反应的方法。
方法:对65例膀胱肿瘤患者采用经尿道气化切割电极气化切割肿瘤及肿瘤基底部周围0.5~1.cm正常膀胱黏膜,深达浅肌层。
手术切割完毕,用无菌蒸馏水多次灌注冲洗膀胱,术后第1周开始用丝裂霉素C(MCC)20mg灌注膀胱,每周1次,共6次,然后第4周1次,持续1年以上。
结果:本组58例圴顺利完成手术,术中无膀胱穿孔,出血量较少,圴未输血。
术后无尿路感染、继发性出血及膀胱破裂等并发症。
联合灌注后圴未出现膀胱刺激症状,无血尿、发热、全身不适及白细胞下降。
所有患者随访5个月~8年,复发10例,复发率为17.24%。
结论:经尿道气化切割加灌注治疗表浅型膀胱肿瘤是一种简单有效的方法,易于掌握,应在临床推广。
关键词膀胱肿瘤经尿道气化切割术膀胱灌注Abstract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methobs to reduce the adverse reactions of transurethral vaporization prostatomy combined with instillation inpreventing postoperative recurrence of superficial bladder cancer.Methods:Transurethral eleclrovaprization-ablation and sterile distilled water wash bladder was used as the main treat-ment.intravesical instillation of MCC 20 mg per week for six weeks started first week postoperatively,followedby MMC intravseical instillation every four more than a year Results:The58patients were successfully completed surgery.Allpatients have no symptoms of bladder stimulation,hematuria,fever,general malaise,and leucopenia.Thefollow-up time was from 5 months to 8 years.The recurrence rate wsa 17.24%.Conclusions:Tran-surethhra vaporization combined with intravesical instillation for the treatment of superficial bladder cancer is a easy and effective method.Key WordsBladder tumor;Transurethra vaporization;Prostatomy2002年1月~2009年12月收治膀胱腫瘤患者58例,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或电汽化(TURBT),术后膀胱灌注丝裂霉素,取得了良好的疗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治疗浅表性膀胱肿瘤的临床效果研究目的:探讨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治疗浅表性膀胱肿瘤的临床疗效。
方法:将2014年1月-2016年11月98例浅表性膀胱肿瘤患者根据数字表法分对照组和电切手术组。
对照组采取传统开放手术进行治疗,电切手术组采用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治疗。
比较两组疾病临床治疗效果;手术平均操作时间、术后置管时间、术后康复出院时间、手术全程出血情况;干预前后患者躯体健康、活力水平、社会功能等生存质量指标;继发性大出血、闭孔神经反射、电切综合征等并发症发生情况。
结果:电切手术组疾病临床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电切手术组手术平均操作时间、术后置管时间、术后康复出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手术全程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躯体健康、活力水平、社会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电切手术组躯体健康、活力水平、社会功能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电切手术组继发性大出血、闭孔神经反射、电切综合征等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治疗浅表性膀胱肿瘤的临床疗效肯定,可缩短操作、置管和康复时间,减少并发症发生,减轻患者痛苦,促进患者术后生存质量提高,值得推广应用。
标签: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浅表性膀胱肿瘤;临床疗效浅表性膀胱肿瘤是常见膀胱肿瘤,也是泌尿系常见肿瘤,初期无明显症状,可出现间歇性无痛性肉眼血尿。
但随着病情进展,癌肿浸润,癌组织感染、溃疡和坏死,可出现腰部胀痛、尿痛和持续尿意感。
部分患者还可出现上尿路阻塞、排尿困难症状,在确诊后需尽早实施手术治疗[1]。
本研究分析了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治疗浅表性膀胱肿瘤的临床疗效,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将2014年1月-2016年11月98例浅表性膀胱肿瘤患者根据数字表法分对照组和电切手术组。
电切手术组男31例,女18例;年龄34~79岁,平均(53.24±2.77)岁;单发浅表性膀胱肿瘤30例,多发浅表性膀胱肿瘤19例。
对照组男32例,女17例;年龄34~78岁,平均(53.91±2.37)岁;单发浅表性膀胱肿瘤31例,多发浅表性膀胱肿瘤18例。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对照组采取传统开放手术进行治疗,截石位,全麻,腹部正中作切口,将盆腔双侧淋巴结清扫,肿瘤和周围2 cm组织用电刀切除,最后腹腔经生理盐水冲洗后常规置管,将切口逐层缝合。
电切手术组采用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治疗。
截石位,连续硬膜外麻醉,经尿道将膀胱镜插入腹腔,观察肿瘤浸润、数量、分布范围和肿瘤大小情况,观察尿道口有无芥蒂,避免切除遗漏。
从肿瘤底部1 cm正常黏膜開始切除,从浅到深切除直至深肌层。
手术切除过程需先将小带蒂肿瘤切除,再切除大肿瘤。
经膀胱镜探查无组织残留之后腹腔经生理盐水冲洗后常规置管[2-3]。
1.3 观察指标比较两组疾病临床治疗效果;手术平均操作时间、术后置管时间、术后康复出院时间、手术全程出血情况;干预前后患者躯体健康、活力水平、社会功能生存质量指标(三项指标根据SF-36量表标准进行评价,满分100分,得分越高越好);继发性大出血、闭孔神经反射、电切综合征等并发症发生情况。
根据肿瘤疗效标准分为完全缓解(病灶完全消失,稳定4周以上)、部分缓解(病灶消失1/2以上,稳定4周以上)、稳定(病灶增大或消失均低于1/2,稳定4周以上)、进展(病灶增大大于1/2或出现新病灶),其中总有效率=完全缓解率+部分缓解率+稳定率[4]。
1.4 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 20.0软件统计作计量、计数数据录入比较,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2.1 两组疾病临床治疗效果比较电切手术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干预前后两组躯体健康、活力水平、社会功能评分比较干预前两组躯体健康、活力水平、社会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电切手术组躯体健康、活力水平、社会功能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手术平均操作时间、术后置管时间、术后康复出院时间、手术全程出血情况比较电切手术组手术平均操作时间、术后置管时间、术后康复出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手术全程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4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电切手术组继发性大出血、闭孔神经反射、电切综合征等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3 讨论目前治疗浅表性膀胱肿瘤多采用手术方法,其中,传统开腹手术创伤大,对患者预后可产生不良影响,并发症多,可增加患者痛苦,导致住院时间延长,医疗成本增加[5-6]。
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治疗具有痛苦轻、创伤小和恢复快等特点,可避免同侧闭孔神经反射引发膀胱穿孔,且在膀胱镜辅助下,可将较小肿瘤组织取出,减少残留,降低复发率[7-8]。
但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治疗需注意,为预防膀胱穿孔发生,需保持膀胱充盈量低于150 ml。
若肿瘤位于输尿管口周围,为彻底清除肿瘤,需一并将输尿管口和肿瘤切除[9-12]。
本研究中,对照组采取传统开放手术进行治疗,电切手术组采用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治疗。
结果显示,电切手术组疾病临床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电切手术组手术平均操作时间、术后置管时间、术后康复出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手术全程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干预前两组躯体健康、活力水平、社会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电切手术组躯体健康、活力水平、社会功能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电切手术组继发性大出血、闭孔神经反射、电切综合征等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治疗浅表性膀胱肿瘤的临床疗效肯定,可缩短操作、置管和康复时间,减少并发症发生,减轻患者痛苦,促进患者术后生存质量提高,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1]左其明,李锋,张玉玲,等.经尿道膀胱癌电切术联合吡柔比星膀胱灌注治疗非肌层浸润膀胱癌疗效评价[J].淮海医药,2016,34(3):264-266.[2] Zhou D H,Zhang G,Gan Z H,et al.c(RGDfK)decorated micellar drug delivery system for intravesical instilled chemotherapy of superficial bladder cancer[J].Journal of Controlled Release:Official Journal of the Controlled Release Society,2013,169(3):204-210.[3]裴建强,杜宏纲.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联合吡柔比星膀胱灌注治疗浅表性膀胱癌临床观察[J].山东医药,2013,53(39):41-42.[4] Akin S A,Canan K,Selcuk E,et al.Nitric Oxide Synthase (eNOS4a/b)Gene Polymorphism is Associiated with Tumor Recurrence and Progression in Superficial Bladder Cancer Cases[J].The Journal of Urology,2012,188(6):2398-2403.[5]石通,梁蔚波.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联合吡柔比星灌注治疗浅表性膀胱癌疗效观察[J].医学临床研究,2012,29(4):638-640.[6]王锦宏,楼小彬,熊冰,等.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联合膀胱灌注治疗膀胱肿瘤的临床效果及预后分析[J].浙江创伤外科,2015,20(5):893-894.[7]楼小彬,周长春,王锦宏,等.TURBT术后联合吡柔比星灌注治疗膀胱癌的临床疗效及预后观察[J].浙江创伤外科,2015,20(4):662-663.[8] Wei H C.A numerical study of a mathematical model of pulsed immunotherapy for superficial bladder cancer[J].Japan Journal of Industrial and Applied Mathematics,2013,30(2):441-452.[9]张林,郭霞庆,朱彦松,等.浅表性膀胱癌TURBT术后联合吡柔比星灌注的疗效观察[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3,26(3):332-333.[10]薛斌,何秉勋,康厚彬,等.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联合吡柔比星膀胱灌注治疗对浅表性膀胱癌患者预后及血清相关因子的影响[J].实用癌症杂志,2016,31(6):1027-1029.[11] Descotes F,Dessen P,Bringuier P P,et al.Microarray gene expression profiling and analysis of bladder cancer supports the sub-classification of T1 tumours into T1a and T1b stages[J].BJU international,2014,113(2):333-342.[12]廖國强,王志远.经尿道电切术联合吡柔比星灌注治疗浅表性膀胱肿瘤[J].贵阳医学院学报,2013,38(1):84-85,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