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不良可吃的中药方

消化不良可吃的中药方
消化不良可吃的中药方

消化不良可吃的中药方

从中医学角度看,消化不良病在胃,涉及肝脾等脏器,宜辨证施治,予以健脾和胃,疏肝理气,消食导滞等法治疗。中药治疗可有所改善。

消化不良可吃的中药方(主要针对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病情)

1、疏肝理气法

适应证--肝胃不和证

上腹部胀满,攻撑作痛,嗳气频繁,每因情志因素而症作,苔多薄白,脉弦。平素情绪抑郁或易怒。

辨识要点:功能性消化不良症状+体质壮实或为女性伴有情志症状。

处方:柴胡疏肝散

柴胡10g、白芍15g、香附10g、陈皮10g、枳壳10g、木香10g、乌药10g、槟榔10g、沉香3g(后下)、甘草3g。

2、辛开苦降法

适应证--湿浊(热)痞阻证

上腹部痞满,或有烧灼样痛,泛酸嘈杂,厌食嗳气,口干口苦或口中粘腻,舌红,苔腻或黄腻,脉弦滑。

辨识要点:功能性消化不良症状+胃脘痞满+苔腻。

处方:半夏泻心汤

半夏10g、干姜10、黄芩10g、黄连3g、党参15g、陈皮6g、厚朴10g、枳壳10g、甘草3g。

3、消食导滞法

适应证--饮食积滞证

上腹部胀痛,嗳腐厌食,吞酸,或呕吐不消化食物,呕吐或矢气后痛减,,或大便不爽,苔厚腻,脉滑。

辨识要点:功能性消化不良症状+嗳腐厌食+苔垢腻。

处方:保和丸

半夏10g、陈皮10g、枳实10g、木香6g、槟榔10g、神曲15g、焦山楂15g、茯苓10g、莱菔子15g、炒谷芽30g、炒麦芽30g、鸡内金10g、甘草3g。

4、健脾和胃法

适应证--脾胃虚弱证

上腹部隐痛,空腹亦甚,食欲不振,脘胀不适,神疲乏力,大便溏薄,舌淡苔白,脉虚弱。

辨识要点:功能性消化不良症状+体质虚弱

处方:香砂六君子汤

党参15g、白术10g、茯苓10g、甘草5g、陈皮6g、半夏10g、木香6g、砂仁3g(后下)、炒谷芽20g、炒麦芽20g、鸡内金10g。

5、益胃养阴法

适应证--胃阴不足证

上腹部隐隐作痛,或有烧灼感,饥而不欲食,嘈杂,口燥咽干,大便干结,舌红少津,无苔或花剥苔,脉细数。

辨识要点:功能性消化不良症状+舌红无苔或花剥苔。

处方:益胃汤

沙参15g、麦冬15g、玉竹15g、石斛15g、乌梅6g、生地15g、佛手10g、绿梅花6g、炒谷芽20g。

总结:中医治疗消化不良,辨证论治是一大特色,目前认为FD应从肝脾胃论治,脾虚是发病的基础,肝郁是发病的条件,胃气不降是引发诸症的原因,因此,治宜健脾、疏肝、降胃为基本法则,辨证分型以气滞型为主,虚寒型次之,常饮用或者食用药方如年青宝茶、半夏泻心汤、四磨汤、枳实消痞丸、四君子汤等多种经验方亦可。

消化不良

临床症状及诊断 症状表现为断断续续地有上腹部不 适或疼痛、饱胀、烧心(反酸)、嗳气等。常因胸闷、早饱感、腹胀等不适而不愿进食或尽量少进食,夜里也不易安睡,睡后常有恶梦。到医院检查,除胃镜下能见到轻型胃炎外,其他检查如B超、X光造影及血液生化检查等,都不能检查出不正常的表现。 功能性消化不良:凡具有有上述消化不良症状,而无确切的器质性疾病可解释者,称为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on,FD)此类消化不良发生率最高,大部分人都有经历。发病原因主要和精神心理因素有关,如情绪波动,睡眠状态,休息不好,烟酒刺激等。西方国家资料统计FD约占消化系统疾病的20%~40%。根据症状不同,FD可分为3个亚型: 溃疡样消化不良型 (1)溃疡样消化不良型,它以消化性溃疡的症状为特征,而又无溃疡的存在,新近研究发现常常面临应激的病人可出现应激反应,有胃酸排出的间歇性升高,加之动力障碍使胃酸对粘膜损害的作用延长和增加。因此,此型病人可因进食或服用H-受体拮抗剂而好转。 (2)动力障碍样消化不良型,它以胃潴留症状为特征的临床表现为主,病人存在难以定位的上腹痛或不适,常由进食引起或餐后加重,同时有餐后上腹发胀、早饱、恶心或呕吐、食欲不佳等。 (3)特异性消化不良型,有FD症状,但不符合上述两组特征性消化不良的患者。 (4)器质性消化不良:经过检查可明确认定是由某器官病变引起消化不良症状,如肝病,胆道疾病,胰腺疾病,糖尿病等。对于这些病人来说,治疗的时候主要针对病因治疗,辅助补充消化酶或者改善胃动力来缓解消化不良症状。 (5)所以消化不良症状发生后应及时检查,首先要确认是否伴随其它疾病。 病因及病理 引起消化不良的原因很多,包括胃和十二指肠部位的慢性炎症,使食管、胃、十二指肠的正常蠕动功能失调。患者的精神不愉快、长期闷闷不乐或突然受到猛烈的刺激等均可引起。胃轻瘫则是由糖尿病、原发性神经性厌食和胃切除术所致。 老年人的消化功能减退,易受情绪影响,有时食物稍粗糙或生冷及食物过多过油腻时也可诱发。 值得强调的是,一般在家中自我治疗的轻型消化不良,大都由于情绪不好、工作过于紧张、天寒受凉或多食不易消化食物所引起,仅有轻微的上腹不适、饱胀、烧心等症状。 消化不良可由特发性、先天性、炎症性、传染性或胰腺疾病所致,也可继发于多种全身性疾病。如乳糜泻为麸质敏感性肠病,是原发性肠道吸收不良综合征。因小肠粘膜缺乏某种肽酶,不能把麸质代谢产物α麸蛋白彻底分解,而麸蛋白对小肠粘膜有强烈损害作用。进食的麸质在肠粘膜局部刺激lgA抗体产生,而且可与lgA形成抗原-抗体原复合物,沉积于肠粘膜,在补体参与下发生变态反应,引起肠粘膜损伤。吸收不良综合征包括热带性和非热带吸收不良综合征,及小儿乳糜泻。流行于热带地区的吸收不良综合征,以慢性脂肪泻、多种营养素缺乏,口炎、巨幼红细胞性贫血为特性,抗生素治疗有效;而小儿乳糜泻和非热带性吸收不良综合征病人,主要是不能耐麸质而引起吸收不良综合征。 消化不良(15张)? 消化不良诊治流程 我国的胃癌患病率比西方高,遇有消化不良伴报警症状时,应作进一步检查。要重视肿瘤家族史,年龄以40岁以上作为参考,但应密切结合临床。对有明显情绪因素或心理障碍的患者,应及时进行有关检查,这对明确诊断和解释病情更为有利。 如患者无上述情况且一般情况良好,或以往已接受过有关检查,最近症状又复发,或暂不能接受有关检查时,可采用经验治疗。经验治疗应结合消化不良的症状特点及症状和进餐

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内科药物治疗

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内科药物治疗 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内科药物治疗 【关键词】功能性消化不良药物治疗 1 促动力药 多巴胺受体拮抗剂根据对腺苷酸环化酶(CA)作用的不同,多巴胺受体可分为D1(包括D1和D5亚型)和D2(包括D2、D3和D4亚型)家族。D1家族对CA 起兴奋作用;D2则反之。阻断D2受体的兴奋可以发挥促胃肠动力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增加突触前后膜乙酰胆碱的释放或(和)直接通过cAMP-蛋白激酶途径影响 胃肠道平滑肌细胞膜上离子通道的状态等有关。多巴胺受体拮抗剂主要有甲氧氯普胺、多潘立酮、左舒必利、伊托必利等。甲氧氯普胺因其锥体外系不良反应,不适合长期使用而限制了其在功能性消化不良治疗中的应用。 多潘立酮为选择性D2受体拮抗药,能增加胃窦和十二指肠运动,协调幽门收缩,促进胃排空,并能使胃肠壁张力恢复正常。一项Meta分析显示多潘立酮能改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上腹不适、早饱、腹胀等症状,明显优于安慰剂。尽管其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疗效是肯定的,但个体差异性较大。 左舒必利不仅能选择性地作用于胃肠粘膜下和肌间神经丛的D2受体,而且具有抗抑郁、镇静及止吐作用。Tonini等对豚鼠的研究发现左舒必利还有中等的5-HT4受体激动作用。Distrutti等用口服左舒必利4周的方法,观察了16例有上腹胀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和8名健康对照者,发现左舒必利能显着改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症状及降低痛阈,且这些作用只对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有效,对健康志愿者并无作用。Mansi等对30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和胃轻瘫患者作了一项双盲交叉对比试验,发现左舒必利(25mg3次/d)与西沙比利在缩短胃排空时间上无显着性差异,但在改善患者日常生活和恶心、呕吐、餐后饱胀等自觉症状方面要优于西沙比利(P<),这可能与其降低内脏敏感性有关。 5-HT4受体激动剂 5-HT4可刺激肠壁肌间神经丛内的运动神经元引起降钙素基因相关肽、P物质、乙酰胆碱等的释放,从而促进胃肠蠕动,降低内脏痛阈。5-HT4受体激动剂主要有西沙比利、莫沙比利、替加色罗、Prucalopride 等。很多研究(包括一项Meta分析)均支持西沙比利类药物对功能性消化不良(特别是动力障碍型)有效,但个体疗效差异较大。Rodriguez等使用食管气囊扩张的方法作了一项交叉对比研究,显示服用替加色罗(6mg2次/d)能显着提高食管对 机械刺激的痛阈。这一作用也许可用于改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进餐后食物机械

功能性消化不良的诊治

您的位置:首页 > 我的继续教育 > 全 文 中西医结合在功能性胃肠疾病治疗中的应用 如何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李乾构 功能性消化不良(FD)又称非溃疡性消化不良,非器质性消化不良,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症候群,包括上腹部不适,饱胀感,早饱,嗳气,恶心,烧心等上消化道症状,1984年 THOMPSON提出非溃疡性消化不良,1991年10月荷兰国际专题会议改称为功能性消化不良。 一般认为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发病率为20%~40%左右。占消化内科门诊量的50%左右。 功能性消化不良发病率高,病因不明,治疗杂乱,医疗费用高,已成为世界的一大问题。我 国是1987年首次引用功能性消化不良这个概念,国内学者提出功能性消化不良应作为一种临 床综合症开展中西医结合的研究,以利于国际交流。 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发病机理尚未完全明了,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 胃与十二指肠炎症:作纤维镜检查发现本病患者100%有轻度胃炎,其中22.2%同时有十二指肠炎,表明本病与胃炎有关。 胃运动功能障碍:用放射线同位素测定胃排空显示50%的患者有胃排空延迟,特别是固体胃排空,女性排空延长多于男性。研究表明25%~56%的患者有餐后胃动力低下的表现。 胃感觉功能异常:研究表明50%以上的患者存在胃敏感性增高。 幽门螺杆菌感染:研究发现50%左右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幽门螺杆菌检测为阳性,幽门螺杆菌感染与功能性消化不良关系尚未肯定。但HP产生的尿素酶分解胃粘膜中尿素产生氨 和CO2刺激胃粘膜可引起胃部不适、嗳气、脘腹胀满等的症状。

胃电的异常:研究发现功能性消化不良 的患者常有胃电节律紊乱的表现,包括胃动 过速,胃动过缓和胃电无节律。 十二指肠反流: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患者 存在幽门关闭不全,致使大颗粒物质排入十 二指肠,损害幽门的过腱作用,并增加了十 二指肠内容物反流至胃的机会,刺激并损 伤胃粘膜致病。 迷走神经张力低下:迷走神经张力低 下,导致近端胃容物受舒张障碍,胃窦收缩 减弱,产生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症状。 饮食、情绪、心理因素:临床研究表明 咖啡和浓茶能加重胃食管反流而出现烧心 泛酸,研究表明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多有神 经质,抑郁焦虑、疑心病、生理性感觉过敏 等心理障碍的表现,用安慰剂治疗有效。 中医对功能性消化不良的认识 本病主要表现为胃痛,饱胀感、烧心泛酸,临床表现为上腹部痞满餐后早饱为主者应属于中医痞满的范畴,可命名为痞满;临床表现为上腹部疼痛或胸骨后的疼痛为主者应属于中医胃痛的范畴,可命名为胃痛; 临床表现为嘈杂烧 心泛酸为主者应属于中医嘈杂 的范畴,可命名为嘈杂。确定 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病名有助于 与西医 FD的分型相对应和辨

消化不良,该如何治

消化不良,该如何治 发表时间:2019-12-05T15:21:58.213Z 来源:《医师在线》2019年20期作者:王进美 [导读] 消化不良是消化科常见疾病,机体免疫能力低下、饮食不洁、长时间喝酒以及儿童是此疾病高发人群。 消化不良是消化科常见疾病,机体免疫能力低下、饮食不洁、长时间喝酒以及儿童是此疾病高发人群。疾病初期会导致机体出现腹部疼痛症状,随着病情的加重,还会引发烧心,反酸,恶心呕吐以及便秘等情况。此外,消化不良疾病具有反复发作,病情持续时间长的特点。疾病可发生任何年龄阶段,若不及时对消化不良疾病进行治疗,对机体会产生损伤,甚至还会出现营养不良等情况,对人们的机体健康非常不利。 由于消化不良患者的增多,从而增加了医学研究者的重视度。对此疾病的治疗方案也越来越多。所以,本文就针对消化不良,该如何治,进行分析与讨论。 消化不良疾病类型! 消化不良疾病具体可分为功能性消化不良与继发性消化不良。前者临床症状表现为腹部持续性出现排便不畅,食欲缺乏,上腹饱胀等情况。诱发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主要原因与心理情绪,环境,胃动力功能下降,内脏敏感性较高,幽门杆菌感染有着紧密联系。继发性消化不良疾病的发生与胰腺,胆囊,肝脏,消化性溃疡疾病,胃癌以及全身性疾病有着紧密联系。 临床中,对消化不良患者多选择药物治疗,但,由于消化不良疾病引发的相关并发症较多,根据疾病具体表现选择针对性药物治疗,更能保证预后效果,快速改善患者机体不适。此外,现代人们生活压力大,通过部分研究也可发现:消化不良疾病与精神,心理因素有着紧密联系,若长时间精神处于紧张状态,心理处于压抑、烦躁状态,不仅机体易于疲劳,还会对胃肠能力产生影响,受到个体的差异性,不同人群所表现的症状有所不同,但多数人群会发生消化不良情况。所以,针对患者疾病状况,选择合理性治疗有着重要意义。 消化不良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第一,药物治疗 ①针对存在食欲不振的患者,可选择维生素B6、维生素B1或者服用干酵母片进行调节; ②对于摄入蛋白食物较多或者偶尔消化不良患者可在餐前服用胃蛋白酶合剂与乳酶生; ③对于胰腺分泌能力下降的患者,可在餐中服用胰酶片,从而达到改善机体消化不良效果,还可增强食欲; ④餐后不适,可服用胃动力,从而提高胃排空速率,促进肠胃蠕动。针对存在恶心呕吐的患者可服用多潘立酮片或者甲氧氯普胺片,在餐前服用。但,甲氧氯普胺药物建议老年人禁用。此外,对餐后不适综合征患者还可选择莫沙必利药物,有效的调节胃肠道胆碱能肌间神经丛、中间神经元的5-HT4受体的活性,释放乙酰胆碱的释放,提高自身胃肠道活力,改善机体不适。但,莫沙必利药物建议餐前服用。 ⑤针对胆汁分泌量过少或者消化酶缺乏导致的消化不良,建议选择复发阿嗉米特肠溶片进行治疗; ⑥对于上腹部疼痛综合征患者一般选择胃黏膜保护、抗酸药物,其中抗酸药物包含质子泵抑制剂、H2受体拮抗剂,前者药物包含雷贝拉唑、米索拉唑、奥美拉唑等,对功能性消化不良治疗效果理想,药物建议在餐前服用。后者包含法莫替丁、雷尼替丁药物,建议清晨与睡觉前服用。如果患者腹部疼痛,同时出现尿色深、机体发热表明患者可能存在肝炎、胃溃疡、慢性胆囊炎疾病,建议立刻到院就诊治疗; ⑦应用复合消化酶胶囊可调节机体植物纤维素分解,这样利于机体脂肪、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的吸收,促进肠胃蠕动; ⑧复方消食颗粒也可改善积食,腹部闷胀感、爱腐吞酸等情况; ⑨大山楂丸对消化不良导致的食欲不振治疗效果理想; ⑩加味保和丸可改善积食,具有健胃消食的的作用。 以上药物建议遵医嘱合理性用药,不可自行随意用药,以免引发不良后果。 第二,心理治疗 生活节奏快,人们生活压力大,心理因素对部分疾病具有一定影响作用。特别是消化不良疾病治疗中,提高对患者精神因素的重视度,并进行有效疏导,更能确保预后效果。 心理也被称作是精神治疗,就是通过心理学,分析患者疾病诱发因素与相关影响因素,并通过温柔、和蔼的语言与专业的技术获得患者的认可,进而增强其治疗积极性,改善机体不适。心理治疗可让患者认知到单一生物学基础的简单生物模式,逐渐转变为生理、心理以及社会综合模式。 消化不良疾病治疗相关注意事宜! 其一,了解诱因 若想快速改善患者机体不适症状,一定要分析疾病诱发因素,从而调节机体生理功能,还可达到降低疾病复发的效果。通过诱因,合理的对患者进行病情、饮食指导等方面,规避相关危险因素,即可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也可减少疾病复发率。 其二,微生物制剂与消化酶 这两种药物均属于辅助性治疗药物,可有效改善患者食欲不振、腹胀等情况,但治疗效果因人而异,一定要根据说明书合理应用,在服用时不可用热水。 其三,抗菌药物 服用抗菌药物时,一定要与其他消化药物间隔服用,以免影响抗菌药物效果, 其四,多潘立酮 针对出现恶心呕吐时,再应用多潘立酮药物,若机体存在胃灼热、腹胀不建议选择此药物治疗。在服用过程中,若患者机体出现痉挛、心慌心悸以及头晕等不适症状,建议立刻停用,并及时到院就诊。多潘立酮对于胃肠出血、机械性肠梗阻以及乳腺癌疾病不建议应用。 其五,乳酶生与干酵母以及胰酶 干酵母与乳酶生对机体损伤性较小,但服用量不可过多,以免发生腹泻等情况。胰酶药物会导致机体出现皮疹、便秘、腹泻等情况,而在酸性情况下破坏药性,建议用肠溶衣片,选择口服的方式,整片吞下。

消化不良的症状及治疗方法

消化不良的症状及治疗方法 导读:我根据大家的需要整理了一份关于《消化不良的症状及治疗方法》的内容,具体内容:消化不良是一种很常见的疾病症状,很多原因都会导致消化不良。那么消化不良有什么症状呢?怎么治疗消化不良?下面就是我给大家整理的,希望对你有用!消化不良的症状1、上消化... 消化不良是一种很常见的疾病症状,很多原因都会导致消化不良。那么消化不良有什么症状呢?怎么治疗消化不良?下面就是我给大家整理的,希望对你有用! 消化不良的症状 1、上消化道出血 胃癌在早期的时候有出血的症状,在晚期的时候胃癌患者出血量就会变得很大。如果幽门梗阻时常在呕吐物中混杂咖啡色或黯红色的血液。 2、食欲减退 胃癌早期患者没有想吃饭的欲望,明显的厌食。久而久之,就会体重下降,慢慢的消瘦,或是食后饱胀嗳气,厌恶肉食等,是胃癌比较常见的症状。将近50%的胃癌患者都有明显食欲减退或食欲不振的症状,部分患者是因进食过多会引起腹胀或腹痛而自行限制进食的。 3、上腹不适 胃癌最早期经常会出现隐痛、钝痛的症状。疼痛部位主要为心窝为主,有时为上腹部的不适或者为隐痛。较典型的疼痛是痛而无规律,进食也不缓解,且无规律性,进食后不能缓解,逐渐加重。部分可以有节律性疼痛,

尤其胃窦胃癌更明显,甚至进食或服药可缓解。 4、既往无胃病史 有过胃溃疡病史的人要比那些普通患者要高,并且呈上升的趋势。如果出现原因不明的上腹不适或疼痛,经治疗无效。如症状有所缓解,但短期内又有发作者,也应考虑胃癌的可能性。 5、体重减轻 胃癌的早期症状可能表现在明显的消瘦。以往胃病发作,对食欲、体力、体重无多大影响,而现在却出现食欲不振,乏力和明显体重减轻等。 胃癌的早期症状与消化道疾病十分相似,所以如果有出现类似症状的,建议还是多跑医院,进行相关的排查。这样才能防范于未然,给自己的健康加上一把"安全锁"。 缓解消化不良的方法 1、苹果 苹果既能止泻,又能通便。其中含有的鞣酸、有机碱等物质具有收敛作用,所含果胶可吸收毒素。对单纯性的轻度腹泻,单吃苹果可止泻。苹果中含纤维素可刺激肠蠕动,加速排便,故又有通便作用。 蒸苹果泥的做法:准备一个苹果,切对半,去核。入蒸笼蒸10分钟左右后出锅,用勺子将内部果肉捣烂即可食用。 2、西红柿 西红柿含有丰富的有机酸如苹果酸、柠檬酸、甲酸,可保护维生素C,使之在加工烹饪过程不被破坏,增加维生素的利用率。西红柿中还含有一种特殊成分——番茄素,有助于消化、利尿,能协助胃液消化脂肪,番茄

59 脾胃科 胃痞病(功能性消化不良)中医诊疗方案(2017年版)

胃痞病(功能性消化不良)中医诊疗方案 (2017年版) 一、诊断 (一)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标准 参考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2016年制定的《消化不良中医诊疗共识意见》。 以胃脘痞胀、餐后饱胀不适、早饱为主症者,应属于中医“胃痞”的范畴。 2.西医诊断标准 参考国际罗马委员会2016年在DDW上发布的“罗马IV标准”。 FD罗马IV诊断标准:①符合以下标准中的一项或多项:a)餐后饱胀不适b)早饱感c)上腹痛d)上腹部烧灼感;②无可以解释上述症状的结构性疾病的证据(包括胃镜检查等),必须满足餐后不适或上腹痛综合征的诊断标准。上腹痛综合征:必须满足以下至少一项a)上腹痛(严重到足以影响日常活动)b)上腹部烧灼感(严重到足以影响日常活动),症状发作至少每周1天。餐后不适综合征:必须满足以下至少一项a)餐后饱胀不适(严重到足以影响日常活动)b)早饱感(严重到足以影响日常活动),症状发作至少每周3天。以上诊断前症状出现至少6个月,近3个月符合诊断标准。 (二)证候诊断 1.脾虚气滞证:胃脘痞闷或胀痛,纳呆,嗳气,疲乏,便溏。舌淡苔薄白,脉细弦。 2.肝胃不和证:胃脘胀满或疼痛,两胁胀满,每因情志不畅而发作或加重,心烦,嗳气频作,善叹息。舌淡红苔薄白,脉弦。 3.脾胃湿热证:脘腹痞满或疼痛,口干或口苦,口干不欲饮,纳呆,恶心或呕吐,小便短黄。舌红苔黄厚腻,脉滑。 4.脾胃虚寒证:胃脘隐痛或痞满,喜温喜按,泛吐清水,食少或纳呆,疲乏,手足不温,便溏。舌淡苔白,脉细弱。 5.寒热错杂证:胃脘痞满或疼痛,遇冷加重,肢冷,便溏,口干或口苦,嘈杂泛酸。舌淡苔黄,脉弦细滑。 二、治疗方法 (一)辨证论治 1.脾虚气滞证

功能性消化不良中医诊疗方案

功能性消化不良 功能性消化不良是指慢性持续性或反复发作性上腹部疼痛或不适餐后饱胀嗳气早饱厌食恶心呕吐烧心等,病程超过4周以上而未能发现器质性疾病(也有将病程定为3个月以上)。归属于中医“郁证”、“脏躁”、“百合病”范畴,由于临床症状各异,又可见于“呕吐”、“嗳气”、“纳呆”,及“反胃”、“吞酸”、“嘈杂”、“腹胀”、“胃痞”、“胃脘痛”等病证范围。 一.诊断: 以2006年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罗马Ⅲ为诊断依据,并参照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消化系统疾病专业委员会制定的《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中西医结合诊疗方案》。二、中医治疗: (一)辨证论治:使用中医药疗法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亦收到很好的效果,结合我科临床实际,我们总结常见的几种证型: 1.肝气郁结证:脘胁胀痛,痛无定处,脘闷嗳气,急躁易怒,或见口苦,失眠 多梦,精神抑郁,喜长叹息,咽部异物感,苔薄,脉弦。治以疏肝理气,和胃消胀,方用协定方疏肝I号加减,常用药物有枳实,枳壳,生地,熟地,何首乌,丹参,当归,川芎,泽泻,山楂,枸杞等,若气滞重可联合柴胡疏肝散加减,若肝郁日久化火伤阴,可加用左金丸。 2.湿热滞胃证:胃脘痞满,闷胀不舒,恶心欲吐或呕吐,纳呆食少,嗳气不爽, 伴头身困重,肢软乏力,口哭吐酸,大便不爽而滞,小便黄赤,脉濡数或细数。治以清热化湿,理气和胃,方用三仁汤加减。可选用杏仁、白蔻仁、薏苡仁、半夏、厚朴、通草、滑石、淡竹叶等。 3.胃阴亏虚证:证见胃脘隐痛,嘈杂善饥,口干唇燥,大便干结,舌红少苔, 中有裂纹或光剥无苔,脉细数。治以养阴益胃,方用麦门冬汤、益胃汤、一贯煎加减。可选用生地黄、沙参、麦冬、玉竹、石斛、百合、当归、甘杞子、川楝子、山药、黄芪、知母、葛根、五味子、天花粉等。 4.脾胃虚寒证:证见胃脘隐痛喜按,得温得食则缓,纳谷不香,面色少华,神 疲乏力,口淡不渴,泛吐清水,甚则四肢不温,舌淡苔白,脉细弱或迟缓。 治以温中健脾,方用健胃Ⅰ号加减。药如党参、桂枝、干姜、炙黄芪、制附子、白术、白芍、炙甘草、茯苓、陈皮、姜半夏、广木香等。 (二)其他疗法: 1.针灸:诊断系统,按照国家中医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根根据症候进行分型;分经络取穴,局部按神经节段和辨证取穴,阳明胃经为特点穴;耳针疗法:神门、枕、心、脑、胃、肝下脚端、交感、皮质下。 2.中成药:可选用香砂六君丸、木香顺气丸等药。

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治疗

写在课前的话 近年来,由于社会压力的不断增大、人们生活节奏的改变等原因,功能性胃肠病在临床上越来越常见,已经成为当前社会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随着临床实践和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我们对功能性胃肠病的认识也逐渐深入,进入到了一个新的阶段。 人们常诉餐后腹胀、进餐时早饱、上腹痛、腹部烧灼感等不适症状,但进行客观检查往往无明显异常,那么在这种情况下,作为医生,又该如何进行初步诊断,进一步进行哪些检查? 一、功能性消化不良的西医认识和诊治 功能性消化不良属功能性胃肠病中的一种。 (一)功能性胃肠病与Rome诊断标准的发展 1、功能性胃肠病 功能性胃肠病指有消化系统症状,而应用生化、影像学和内镜检查等未发现有器质性改变的一大类病症。 2、Rome诊断标准的发展 从最早的Rome1诊断标准,到后面的Rome2、Rome3诊断标准,其不断更新修订过程体现了认识不断发展的过程。2006年罗马委员会提出的新标准,即罗马3标准,是基于更多的循证医学基础提出的,是目前普遍使用的诊断标准。 罗马3标准将功能性胃肠病的诊断分为成人和儿童,今天重点讨论的功能性消化不良是成人功能性胃肠病中最常见的一种,它隶属于功能性胃十二指肠病,症状主要来源于胃和十二指肠。FGID罗马Ⅲ分类(2006)(成人) FGID罗马Ⅲ分类(2006)(儿童) 罗马3标准对于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定义中,关于时间关联性,要求症状至少存在()。 A. 6个月 B. 12个月 C. 3个月 D. 1个月 正确答案:A 解析:罗马3标准要求,诊断前消化道症状至少存在6个月,且近3个月症状满足诊断标准。

(二)功能性消化不良 1、罗马3标准对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定义 以下症状具备一项或多项:餐后饱胀不适(即进餐后感觉上腹饱胀、不舒服);早饱感(指进餐时吃少许食物即感觉胃已经充盈,从而导致进餐终止或进食量减少);上腹痛;上腹部烧灼感。 无解释上述症状的器质性疾病存在的证据。 诊断前症状存在至少6个月,近3个月内症状满足诊断标准。 符合以上标准,诊断功能性消化不良。 2、罗马标准的解读 (1)限定了消化不良症状应来源于上腹部(胃、十二指肠区域),即剑突下端与脐之间及两侧锁骨中线以内的区域。这种限定有利于与源于下消化道的FGIDs 鉴别。 (2)强调症状的慢性历程。 (3)强调要排除器质性、系统性或代谢性疾病。 综上所诉,目前功能性消化不良的诊断基本上是一个以症状为基础的诊断标准。 3、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流行病学调查 (1)FD是一种全球性多发病、常见病。 (2)西方国家FD患者为内科病人总数的2%~3%,占消化系统疾病的20%~40%。 (3)国内FD约占胃肠专科门诊患者1/3以上。 虽然功能性消化不良是一种良性疾病,但由于严重到患者的生活和工作质量,同时为社会带来了一定的医疗负担,因此目前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严重性也日益地引起人们的关注。 4、FD病因和发病机制 对于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病因和发病机制,目前尚不完全清楚,普遍认为可能与多种因素有关。如食物以及各种化学、物理、生物因子对胃肠道的局部刺激,幽门螺杆菌感染,心理社会因素和应激,以及遗传机制等,都与本病的发病有关。 关于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发病机制,近年来有些学者提出脑肠轴调控理论,认为上述致病因素进入人体以后,导致人体的胃肠动力与感知的神经网络调节系统出现异常,从而出现胃肠动力障碍或者是内脏高敏等,最终导致消化不良的各种症状。目前认为胃肠动力障碍和内脏高敏感是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两个重要的病理生理机制。 5、功能性消化不良分型 罗马3标准以病理生理机制为基础,将功能性消化不良分为餐后不适综合征和上腹疼痛综合征两个亚型。 (1)餐后不适综合征是以进餐诱发或加重的早饱和餐后饱胀症状为特点。此亚型病人可能存

50例小儿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治疗

50例小儿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治疗 发表时间:2016-12-29T15:57:57.557Z 来源:《健康世界》2016年第24期作者:曾小金 [导读] 功能性消化不良指反复发作性出现上腹疼痛、腹胀、厌食、嗳气、恶心、呕吐、反酸等消化功能障碍症状。瑞金市妇幼保健院江西瑞金 342500 摘要:目的:探讨小儿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治疗方法和效果。方法:2010年01月到2013年01月我院收治50例小儿功能性消化不良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使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基础上联合红霉素治疗。结果:治疗组患儿在不良反应症状消失的时间以及临床疗效上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小儿功能性消化不良患儿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红霉素治疗效果显著,缩短了患儿不良反应消失的时间,具有安全、可靠性。 关键词:小儿;功能性消化不良;红霉素;疗效 功能性消化不良指反复发作性出现上腹疼痛、腹胀、厌食、嗳气、恶心、呕吐、反酸等消化功能障碍症状,在小儿消化内科中是较为常见的一种临床综合征,持续的时间较长,对小儿的身心健康造成了极大影响[1]。红霉素作为大环内酯类的一种抗生素,能够和胃动素受体相结合,从而产生胃动力,应用于治疗小儿功能性消化不良中疗效确切[2]。对比观察2010年01月到2013年01月我院收治50例小儿功能性消化不良患儿使用常规方法和联合红霉素治疗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0年01月到2013年01月我院收治50例小儿功能性消化不良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占25例。对照组使用常规治疗,其中男患儿占16例,女患儿占9例,年龄为(6.1±1.1)岁,病程为(1.2±0.2)年;治疗组在常规基础上联合红霉素治疗,其中男患儿占16例,女患儿占9例,年龄为(6.0±1.4)岁,病程为(1.0±0.4)年。对照组和治疗组患儿在病程、年龄以及性别等一般资料上无明显差异性(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 对照组患儿使用0.5ml/kg胃蛋白酶合剂进行治疗,每天服用3次,同时服用思密达治疗,对于年龄<1岁的患儿每次服用1/3包,对于年龄在1~3岁之间的患儿,每次服用1/2包,对于年龄>3岁的患儿,每次服用1包,每天服用3次,一共治疗5天;治疗组患儿在服用胃蛋白酶合剂和思密达治疗的基础上联合10mg?kg-1?d-1红霉素口服治疗,每天服用3次,一共治疗5天。 1.2.2 疗效判定患儿经过治疗,若食欲不振、腹痛、腹胀、呕吐恶心等不良反应症状完全消失,且在3个月以上没有出现复发,则为治愈;若患儿经过治疗食欲不振、腹痛、腹胀、呕吐恶心等不良反应症状有所缓解,且饮食恢复正常,则为有效;若患儿经过治疗上述症状没有变化或者加重,则为无效。 1.2.3 观察指标对两组患儿在临床疗效以及不良反应症状消失的时间上进行对比观察,并做好记录。 1.2.4 统计学方法本次研究中的数据统计分析工具为软件SPSS18.0,以“±s”形式对计量资料进行统计记录,采用t法检验其相关性,计数资料相关性的检验方法为卡方法,P<0.05,代表数据的比较差异明显,且统计意义具备。 2结果 治疗组患儿在临床疗效上明显优于对照组,存在的差异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治疗组患儿在不良反应症状消失的时间上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1。 3讨论 小儿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发病原因目前缺乏较为明确的报道,通常认为和胃肠道运动异常以及内脏超敏性相关。小儿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治疗方法以药物治疗为主,红霉素作为大环内酯类的一种抗生素,能够和胃动素受体相结合,从而产生胃动力,应用于治疗小儿功能性消化不良中疗效确切[3]。红霉素不仅仅只作用在胃动素受体上,其自身能够对胃动素内源性的释放起到激活作用,能够通过和胃黏膜上胃动素受体的结合,促进患者胃肠的蠕动,能够在不同程度对胃肠起到促动力作用[4]。 红霉素应用于治疗小儿功能性消化不良中疗效确切,治疗疗程短,药物使用的剂量较小,不会对肝脏造成损害,能够有效改善或者缓解患儿的不良反应症状,是一种安全、有效的临床治疗方法,被广泛应用到临床治疗中[5]。上述结果显示:治疗组患儿在临床疗效上明显优于对照组,存在的差异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儿在不良反应症状消失的时间上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说明了针对小儿功能性消化不良患儿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红霉素治疗效果显著,缩短了患儿不良反应消失的时间,具有安全、可靠性。参考文献: [1]万永霞.50例小儿功能性消化不良的诊断及治疗体会[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5):134-135. [2]陈永丽.小儿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治疗分析[J].中国卫生产业,2013,10(2):6-6. [3]江雪娟,张艺.小儿功能性消化不良78例临床分析[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2,11(24):1978-1978. [4]郭渊奇,沈红霞.莱菔子散治疗小儿功能性消化不良80例体会[J].内蒙古中医药,2012,31(15):13-13. [5]李淑芹,商广芝,李松.小儿功能性消化不良临床分析[J].中国现代医药杂志,2012,14(4):94-95.

13种偏方调治小儿消化不良

13种偏方调治小儿消化不良 偏方一、陈皮粥 配方:粳米50克,陈皮末10克。 制法:粳米粥将熟时放入陈皮慢火熬制。 功效:健脾理气消食,用于饮食不化,食后腹胀等。 用法:可常食 偏方二、砂仁鲫鱼汤 配方:鲫鱼1条,砂仁适量,葱、姜、盐各适量。 制法:将鲫鱼洗净,去内脏及鳞,将砂仁放入鱼腹中。将鲫鱼放入砂锅中,加适量的水,大火煮沸,加入葱、姜、盐。 功效:醒脾燥湿,调节脾胃虚寒。 用法:可常食。 偏方三、奶酪香肠焗薯茸 配方:土豆1个,香肠若干,奶酪10克,黄油8克,盐适量,黑胡椒粉少许。制法:土豆切片,盖上保鲜膜放入微波炉高火微波5~6分钟取出,碾成泥。黄油用微波炉加热2分钟融化,拌入土豆泥中,入黑胡椒粉及盐,充分搅拌均匀后放到披萨盘中抹平。香肠切成小丁铺在土豆泥上,奶酪切丝铺在香肠上。烤箱预热200度,中层上下火烤15分钟即可。 功效:健脾开胃,用于消化不良。 用法:适量食用。 偏方四、山楂莲子粥 配方:山药、山楂、莲子适量。 制法:煲汤 功效:温胃健脾,助消化。 用法:可常食。 偏方五、山楂鸡内金 配方:鸡内金3克,山楂、麦芽、神曲、甘草各3克。 制法:烘焙干,研末,水煎服。 功效:用于小儿消化不良。 用法:温水冲服,每日3次,每次服3克。 偏方六、白术焦山楂 配方:白术60克,鸡内金30克、焦山楂30克。 制法:共研为细末。 功效:开胃助消化。 用法:每日3次,每次1.5克,温水送下。

偏方七、山楂粳米粥 配方:山楂20克,粳米100克,白糖10克。 制法:先将山楂入砂锅煎煮,取浓汁去渣,然后加入粳米、白糖、水适量煮粥。功效:健脾胃,消食积,散淤血。适用于食积停滞、腹痛、腹泻、小儿乳食不消等。 用法:可做点心食用。 偏方八、白糖栗子膏 配方:栗子10颗,白糖25克。 制法:栗子去皮,加水适量煮成糊膏状,加入白糖拌匀。 功效:养胃健脾。用治小儿消化不良、脾虚腹泻。 用法:每日2次。 偏方九、牛肚大米粥 配方:牛肚适量,大米适量。盐少许,调料适量。 制法:用盐将牛肚搓洗净,切成小丁,与大米煮至烂粥,加葱姜等调料即可。 功效:健脾养胃。用于小儿病后虚弱、食欲缺乏。 用法:可做病后滋补。 偏方十、山楂山药饼 配方:山楂、山药、白糖各适量。 自发:山楂洗净去核与山药蒸熟,冷后加白糖,压成饼。 功效:健脾消食,用于小儿时候腹胀、消化不良。 偏方十一、大枣白术饼 配方:白术30克,干姜10克,大枣250克,鸡内金30克。 制法:大枣去核,鸡内金和白术焙干熟研末,干姜研成末与枣捣成泥,和匀后作小饼烘干。 功效:治小儿消化不良。 用法:每日1次。 偏方十二、山药糕 配方:山药500克,豆馅150克,金糕150克,面粉60克,白糖150克,香精、青丝、红丝各少许。 制法:山药去皮、洗净蒸烂,晾凉捣成泥,加入面粉搓成面团。面团擀开铺平抹匀豆馅,再摆匀金糕,撒上白糖和青丝、红丝,切成条放入笼中蒸熟。 功效:补脾胃,助消化。 用法:可常食。 偏方十三、苹果泥 配方:苹果2个、盐、糖少许。 制法:将煮熟的苹果去皮去核,捣成泥,加入适量盐。糖。 功效:治疗小儿消化不良。 用法:可做饭后点心。

50例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治疗分析

50例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治疗分析 发表时间:2017-04-18T15:04:08.887Z 来源:《医师在线》2017年2月上第3期作者:郭尔穷 [导读] 功能性消化不良是指持续性或间歇发作的,以上腹痛、腹胀、早饱、嗳气、恶心、呕吐等为主要临床症状的疾病。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州藏医院藏医药研究所 摘要:目的研究消化不良的临床治疗方法,提高消化不良治疗率。方法分别回顾调查医院内2014年10月到2016年12月50例消化不良患者,对患者进行心理治疗、饮食治疗和药物治疗。结果 50例功能消化不良的患者进行心理治疗、饮食治疗和药物治疗后,治疗有效率 92%。结论消化性营养不良患者可进行心理治疗、饮食治疗和药物治疗,具体治疗措施需要通过患者患病原因和患者的临床症状来决定,可以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提高治愈率。 关键词:功能性消化不良;治疗方法;治疗效果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clinical treatment of indigestion, dyspepsia treatment. Methods respectively review hospital in October 2014 to December 2016 in 50 patients with dyspepsia, for patients with psychological treatment, diet therapy and drug therapy. Results 50 cases of patients with functional dyspepsia for psychological therapy, diet therapy and drug treatment, treatment effective rate was 92%. Conclusion peptic malnutrition can be carried out in patients with psychological treatment, diet therapy and drug therapy, the specific risk factors and treatment to patients to determine clinical symptoms and can improve the patients quality of life, improve the cure rate. 功能性消化不良是指持续性或间歇发作的,以上腹痛、腹胀、早饱、嗳气、恶心、呕吐等为主要临床症状的疾病,且不能用器质性疾病或解剖结构的改变来解释的一系列症候群。消化性营养不良是消化科最为常见的胃肠道疾病,对患者的身心健康和生活、工作等影响极大。 一、资料与方法 (一)、资料 分别回顾调查医院内2014年10月到2016年12月23例消化不良患者,其中10例是女性患者,13例是男性患者。年龄最大的患者为65岁,年龄最小的患者为21岁。患者均有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等临床症状,经影像学检查、实验室检查诊断为功能性营养不良。3例消化不良患者中,溃疡样消化不良的患者8例,胃肠道运动障碍的患者有8例,非特异消化不良的患者有5例。 (二)、方法 1.2.1心理治疗 对于有心理精神症状的消化不良的患者,医生应该对患者的病情进行解释说明,加强患者对疾病的了解程度,缓解患者的紧张情绪,患者情绪过于激动时,可以适量给足镇静药物。医生可以鼓励患者多多参加体育运动、唱歌、跳舞等等,放松心情。 1.2.2饮食疗法 饮食疗法对于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患者至关重要,患者饮食上应注意少食多餐,按时吃饭,定量吃饭,尽可能提高饮食的营养。原则上,饮食以清淡为主,饮食的材料以低能量、易消化、低脂肪、低胆固醇为主。与此同时,患者应该尽量少食刺激食物,例如烟酒、巧克力、辣椒等等。总之,功能性消化不良病人的饮食以清淡为主,宁素勿荤,宁淡勿浓,宁饥勿饱,生活上做到调情志,益肾精,慎饮食。 1.2.3药物治疗 治疗消化性营养不良主要药物有抑制胃酸分泌药物、胃黏膜保护剂、促胃动力药和抗幽门螺杆菌治疗等等。抑制胃酸分泌药物常用药物有奥美拉唑和雷尼替丁等。抗幽门螺杆菌治疗疗程为一到两周,常用药物为奥美拉唑或者枸橼酸铋钾与两种抗生素联合使用,抗生素为克拉霉素、甲硝唑、阿莫西林等。胃黏膜保护剂常用药物有枸橼酸铋钾、氢氧化铝凝胶等。促胃动力药常用药物有多潘立酮等。根据患者病情,选择合适的药物进行治疗。 二、结果 治疗效果为显著者有35例,治疗效果为有效者有11例,治疗效果为无效者有4例,治疗有效的患者为21例,治疗有效率92%。 三、结论 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发病可能与多种外在因素有关,消化性营养不良的发病与幽门螺杆菌、胃酸分泌量过多等关联不大,而胃肠道运动障碍和心理精神症状等因素则关系密切。生活作息的改变和心理暗示对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起到了关键作用,药物治疗主要是对症治疗,对于胃排空障碍或者胃肠动力学障碍的患者通常使用促动力药物,例如多潘立酮、西沙必利等。H2受体拮抗剂与胃黏膜保护剂联合使用可以提高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治疗效果。 综上所述,消化性营养不良患者可进行心理治疗、饮食治疗和药物治疗,具体治疗措施需要通过患者患病原因和患者的临床症状来决定,可以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提高治愈率。 参考文献: [1]李光明,李健和,刘鹏,等.开胃理脾口服液治疗脾虚气滞证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评价[J].中国医药导报,2012,9(3):98-101. [2]金宁.焦凤兰。健胃消食口服液治疗消化不良患儿的临床效果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22):642-643.

小孩消化不良的症状和处理方法

小孩消化不良的症状和处理方法 现在生活条件都好了,家长们对于孩子的营养健康也十分的注意。但是宝宝消化系统的问题也随之的增多了。宝宝的消化系统疾病以消化不良最为常见,下面我们就谈谈关于小孩消化不良的症状和家长的处理方法。 什么是消化不良 消化不良是一种临床症候群,是由胃动力障碍所引起的疾病,也包括胃蠕动不好的胃轻瘫和食道反流病。消化不良主要分为功能性消化不良和器质性消化不良。功能性消化不良属中医的“脘痞”、“胃痛”、“嘈杂”等范畴,其病在胃,涉及肝脾等脏器,宜辨证施治,予以健脾和胃,疏肝理气,消食导滞等法治疗。 消化不良的类型 消化不良可分为器质性消化不良和功能性消化不良两类。器质性消化不良是指患者经过相应检查,发现患有消化性溃疡病、胃癌、反流性食管炎、胰腺炎或肝胆系统疾病等器质性疾病,或有的可由糖尿病、肾功能衰竭等疾病引起。功能性消化不良是指无器质性疾病,或用器质性疾病不能解释的一组临床综合征,表现为持续性或反复发作性消化不良,如上腹疼痛或不适感,经胃镜等检查不存在器质性疾病,并且消化不良症状在排便后没有缓解,或消化不良的发作与大便次数或性状的改变无关。 根据症状不同,功能性消化不良还可分为3个亚型: (1)溃疡样消化不良型:它以消化性溃疡的症状为特征,而又无溃疡的存在,新近研究发现常常面临应激的病人可出现应激反应,有胃酸排出的间歇性升高,加之动力障碍使胃酸对粘膜损害的作用延长和增加。因此,此型病人可因进食或服用H-受体拮抗剂而好转。 (2)动力障碍样消化不良型:它以胃储留症状为特征的临床表现为主,病人存在难以定位的上腹痛或不适,常由进食引起或餐后加重,同时有餐后上腹发胀、早饱、恶心或呕吐、食欲不佳等。 (3)特异性消化不良型:有消化不良症状,但不符合上述两组特征性消化不良的患者。 器质性消化不良:经过检查可明确认定是由某器官病变引起消化不良症状,如肝病,胆道疾病,胰腺疾病,糖尿病等。对于这些病人来说,治疗的时候主要针对病因治疗,辅助补充消化酶或者改善胃动力来缓解消化不良症状。 小孩消化不良都有那些症状 孩子的消化器官发育还不完善,消化液分泌不充足,胃内酶的功能还未完善,胃及肠道内粘膜柔嫩,消化功能还比较弱,加之父母的喂养方式不当,滥用抗生素,以及胃肠炎症,天气变冷,机体抵抗力变低等原因就会造成孩子消化不良。消化不良使食物长期停留在胃中,就会造成饮食积滞,肠胃产生内热,内热变无法散去,便会出现肚子胀、夜卧不宁、口臭、吐奶、大便稀,有酸臭味,并有大量未消化的食物残渣等症状,孩子出现上述症状应避免再

消化不良可吃的中药方

消化不良可吃的中药方 从中医学角度看,消化不良病在胃,涉及肝脾等脏器,宜辨证施治,予以健脾和胃,疏肝理气,消食导滞等法治疗。中药治疗可有所改善。 消化不良可吃的中药方(主要针对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病情) 1、疏肝理气法 适应证--肝胃不和证 上腹部胀满,攻撑作痛,嗳气频繁,每因情志因素而症作,苔多薄白,脉弦。平素情绪抑郁或易怒。 辨识要点:功能性消化不良症状+体质壮实或为女性伴有情志症状。 处方:柴胡疏肝散 柴胡10g、白芍15g、香附10g、陈皮10g、枳壳10g、木香10g、乌药10g、槟榔10g、沉香3g(后下)、甘草3g。 2、辛开苦降法 适应证--湿浊(热)痞阻证 上腹部痞满,或有烧灼样痛,泛酸嘈杂,厌食嗳气,口干口苦或口中粘腻,舌红,苔腻或黄腻,脉弦滑。 辨识要点:功能性消化不良症状+胃脘痞满+苔腻。 处方:半夏泻心汤 半夏10g、干姜10、黄芩10g、黄连3g、党参15g、陈皮6g、厚朴10g、枳壳10g、甘草3g。 3、消食导滞法 适应证--饮食积滞证 上腹部胀痛,嗳腐厌食,吞酸,或呕吐不消化食物,呕吐或矢气后痛减,,或大便不爽,苔厚腻,脉滑。 辨识要点:功能性消化不良症状+嗳腐厌食+苔垢腻。 处方:保和丸

半夏10g、陈皮10g、枳实10g、木香6g、槟榔10g、神曲15g、焦山楂15g、茯苓10g、莱菔子15g、炒谷芽30g、炒麦芽30g、鸡内金10g、甘草3g。 4、健脾和胃法 适应证--脾胃虚弱证 上腹部隐痛,空腹亦甚,食欲不振,脘胀不适,神疲乏力,大便溏薄,舌淡苔白,脉虚弱。 辨识要点:功能性消化不良症状+体质虚弱 处方:香砂六君子汤 党参15g、白术10g、茯苓10g、甘草5g、陈皮6g、半夏10g、木香6g、砂仁3g(后下)、炒谷芽20g、炒麦芽20g、鸡内金10g。 5、益胃养阴法 适应证--胃阴不足证 上腹部隐隐作痛,或有烧灼感,饥而不欲食,嘈杂,口燥咽干,大便干结,舌红少津,无苔或花剥苔,脉细数。 辨识要点:功能性消化不良症状+舌红无苔或花剥苔。 处方:益胃汤 沙参15g、麦冬15g、玉竹15g、石斛15g、乌梅6g、生地15g、佛手10g、绿梅花6g、炒谷芽20g。 总结:中医治疗消化不良,辨证论治是一大特色,目前认为FD应从肝脾胃论治,脾虚是发病的基础,肝郁是发病的条件,胃气不降是引发诸症的原因,因此,治宜健脾、疏肝、降胃为基本法则,辨证分型以气滞型为主,虚寒型次之,常饮用或者食用药方如年青宝茶、半夏泻心汤、四磨汤、枳实消痞丸、四君子汤等多种经验方亦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