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机舰协同的舰载机着舰过程分析

合集下载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初中语文 第4课 一着惊海天——目击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 教案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初中语文 第4课 一着惊海天——目击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 教案

4 一着惊海天———目击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一着惊海天———目第1 课时1. 识记本文重点生字词。

第2 课时根据所学知识, 尝试着写一则通讯, 字数不限。

学生首次接触通讯这种新闻体裁, 首先要让他们明白通讯是广义的新闻。

作者通过对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的报道, 表明我国海军强军梦终于实现, 体现了海军将士不畏艰险、勇攀高峰的崇高精神。

本文情节虽然简单, 可是要求学生真正地读懂并有所收获, 并不容易。

所以, 在教学内容上, 我主要选择了文体知识、写作手法、语言特色、思想感情四个方面。

对于八年级的学生来说, 基本了解通讯的写法就可以了。

因此我的教学重点放在语言欣赏和情感体悟上。

教学方法上, 我主要采用朗读和批注的方法, 把每个学生的积极性都调动起来。

但由于时间原因, 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只进行了选择性的解答, 以后在这方面要多加注意, 尽可能多地解决学生的疑问。

1. 【电子教案】【同步课件】【备课资源】【同步试卷】详见光盘内容。

2. 【拓展延伸】中国古代四大航海船(一) 福船。

亦称“大福船”, 是一种尖底海船, 以行驶于南洋和远海著称, 也是明代一种巨型战船。

宋人说: “海舟以福建为上。

”明代我国水师以福船为主要战船。

(二) 广船。

广船产于广东, 它的基本特点是头尖体长, 梁拱小, 甲板脊弧不高。

船体的横向结构用紧密的肋骨跟隔舱板构成, 结构坚固, 有较好的适航性能和续航能力。

(三) 沙船。

一种平底、方头、方艄的海船, 是我国最古老的一种船型。

在唐宋时期, 它已经成型, 成为我国北方海区航行的主要海船。

因其适于在水浅多沙滩的航道上航行, 所以被命名为沙船, 也叫作“防沙平底船”。

它在江河湖海皆可航行, 适航性强, 宽、大、扁、浅是其最突出的特点。

(四) 鸟船。

船首形似鸟嘴, 因船头眼上方有条绿色眉而又得名“绿眉毛”, 它是我国的优秀船型, 并与沙船、福船、广船一起, 被称为中国古代“四大名船”。

舰载机安全着舰问题探讨

舰载机安全着舰问题探讨

舰载机安全着舰问题探讨
汪梦西;蔡畅;马野;孙涛
【期刊名称】《科技创新与应用》
【年(卷),期】2014(000)013
【摘要】舰载机着舰过程是舰载机/航空母舰系统运行过程中最重要的一个阶段,也是事故发生最高的一个阶段,文章详细分析了舰载机安全着舰训练过程和舰载机着舰技术要求特点,是对航母装备技术发展和舰载机飞行员训练的有益探索。

【总页数】1页(P281-281)
【作者】汪梦西;蔡畅;马野;孙涛
【作者单位】海军大连舰艇学院学员20队,辽宁大连 116018;海军大连舰艇学院舰炮系,辽宁大连 116018;海军大连舰艇学院舰炮系,辽宁大连 116018;海军大连舰艇学院舰炮系,辽宁大连 116018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菲涅尔助降系统控制律对舰载机着舰安全性影响 [J], 屈程;邹鑫;王鹏
2.基于主成分分析的舰载机着舰安全综合评价 [J], 郭卫刚;韩维
3.基于 Bayes 判别方法的舰载机着舰安全分析 [J], 杨启舶;田瑾;刘芳
4.着舰环境对舰载机着舰的影响分析 [J], 焦晓辉;王鹏
5.基于自校正MPC的舰载机着舰控制技术 [J], 韩维;崔凯凯;刘洁;王昕炜;张勇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一种舰载直升机着舰模型的建立与分析

一种舰载直升机着舰模型的建立与分析

一种舰载直升机着舰模型的建立与分析舰载直升机着舰模型是指为了研究舰载机在海上着陆时出现的各种情况而建立的测试模型。

这种模型对于直升机着舰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提高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在本文中,我们将讨论如何建立一种基本的舰载直升机着舰模型并分析其性能。

首先,对于舰载直升机着舰模型的建立,需要确定几个重要的条件。

首先是直升机的重量、大小和质心位置,这些因素可以通过实际测量来获取。

第二是船舶的运动条件,包括船头的起伏和横向的偏移等,这些条件需要模拟出来。

最后,需要确保模型的比例缩放和运动惯量与实际情况相符合。

然后,进行舰载直升机着舰模型的分析。

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可以计算出感兴趣的性能指标,如沿着船体方向的距离和速度、直升机和船之间的接触力以及直升机的滞空时间等。

这些指标在评估着陆过程中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方面非常重要。

接下来,可以对着陆过程进行仿真,以验证舰载直升机着舰模型的准确性和实用性。

可以使用各种仿真软件,比如Matlab等进行仿真,来评估不同着陆条件下的性能表现以及各种参数的敏感性。

最后,可以使用这个模型为舰载直升机的设计和着陆过程提供有效的参考。

诸如轮胎、着陆齿和其他着陆设备的设计,可以根据模型中的数据进行调整和改进。

同样,这个模型可以用于评估不同风速和浪高下的着陆条件对直升机的影响。

总之,舰载直升机着舰模型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测试手段,对于直升机着陆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提高都有着重大的帮助。

我们可以通过建立这样一个模型、分析其性能表现以及进行实际的仿真,来为舰载直升机的设计和操作提供有效的参考。

为了更好地理解舰载直升机着舰模型,我们需要对相关数据进行分析。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直升机的重量、大小和质心位置。

直升机的重量通常在10吨至15吨之间,大小在20米至30米之间。

质心位置通常位于飞机前部,但也可能在中部或后部。

其次,船舶的运动条件是非常重要的。

在海上,船舶的运动是受到风浪的影响的。

通过对海况的实时监测,可以获得船舶的运动情况。

统编版八年级语文(上)第4课《一着惊海天—目击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课件

统编版八年级语文(上)第4课《一着惊海天—目击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课件

字词积累
pénɡ pài
hū xiào
ɡǒu
wéi ɡān
pò lǐn liè
hào hàn páo xiào
juān kè mò qì xián shú
dān jié
字词积累
(zhuó)着陆 着 (zháo)着凉
(zhāo )着数 ( zhe )走着
堪(kān )堪称 勘(kān )勘探
( zài )承载 载
合作探究
(3)声如千骑疾,气卷万山来。
化用诗句,生动形象地表现了舰载机着舰时的浩大 声势和磅礴气势。同时,引出下文对着舰过程的详 细报道。
合作探究
(4)惊心动魄的一幕出现了:……滑行数十米后,稳稳地 停了下来。
这段话运用细节描写,生动形象地描绘出战斗机着舰的情形。 “震耳欲聋”“轰鸣”描绘出战斗机着舰时巨大的声音, “眨眼之间”“刹那间”“疾如闪电”等词描绘出战斗机着 舰时震撼人心的速度,“牢牢地”“稳稳地”写出了战斗机 着舰时安全、平稳的状态。
知识链接
航空母舰 航空母舰简称“航母”,是一种以舰载机为主要作战 武器的大型水面舰艇。舰体通常拥有巨大的甲板和坐 落于右侧的舰岛。航空母舰一般是一支航空母舰战斗 群的核心舰船,舰队中的其他船只为其提供保护和供 给,而航母则提供空中掩护和远程打击能力。航空母 舰已是现代海军不可或缺的利器,成为一个国家综合 国力的象征。
2.重点突出,主次分明 舰载机着舰过程是复杂危险的,作者选择读者最关心 的是否成功着舰这一关键问题,抓住塔台指挥和着舰动作 这两个主要环节进行报道,将着舰前后的过程清晰完整又 重点突出地展现了出来。
写作特色
3.多种表达方式相结合 本文运用描写、叙述、议论、抒情等多种表达方式, 报道了我国航母舰载机首架次着舰的过程。描写关键的着 舰时刻和着舰后人们欢庆胜利的热闹场面,表现了海军官 兵的自豪兴奋之情;叙述研究试验所遇到的困难,突出海 军官兵坚持不懈、不畏艰辛的精神;议论抒情更是点睛之 笔,揭示了此次着舰的巨大影响和重要意义。

舰载机着舰控制律

舰载机着舰控制律

舰载机着舰控制律
舰载机着舰控制律(Aircraft Carrier Landing Control Law)是指在舰载着陆中,为保证舰载机按照预定路径安全着陆,利用飞行控制系统对舰载机姿态、速度进行控制的一种自动化控制系统。

舰载机着舰控制律的主要任务是在通常情况下以尽量少的飞行员干预情况下,使舰载机按照着陆路径精确定位和精确定向,保障舰载飞机安全着陆。

舰载机着舰控制律包括三个环节:导航控制环节,姿态控制环节和机动控制环节。

导航控制环节:导航控制环节是指通过地面雷达跟踪、测距设备测定等手段,确定目标点和航空母舰之间的位置和距离,同时根据给出的飞行计划获得舰载机下一个跟随点的位置,确保舰载机按照预定路径正确着陆。

姿态控制环节:姿态控制环节主要是控制舰载机的姿态,在舰载机接近甲板时,通过姿态飞行控制器以控制舰载机飞行姿态稳定,并保持预定率限制。

机动控制环节:机动控制环节主要是控制舰载机的速度和位置,在着陆时将舰载机放在预定的位置和速度上。

如果舰载机速度过快,需要降低油门以达到安全着陆的要求。

如果舰载机速度过慢,需要增加油门以保证舰载机能够飞行。

为了防止舰载机在着陆过程中出现困难或错误,舰载机着舰控制律需要能够自适应各种情况,并能够提供预警。

此外,舰载机着舰控制律也需要注意天气变化,比如风速、方向、海浪等变化。

总之,舰载机着舰控制律对于舰载飞机的安全着陆和舰载机的稳定飞行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技术趋势不断发展的今天,不断改善和创新舰载机着舰控制律仍然是现代军事装备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

4.一着惊海天——目击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_第1课时-人教八上优质课教学设计精品(部编)

4.一着惊海天——目击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_第1课时-人教八上优质课教学设计精品(部编)

4 一着惊海天——目击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第1课时[教学目标]1.了解通讯相关知识,明确通讯的一些特点。

2.感知课文内容,培养提取信息的能力。

3.揣摩文章写作方法,品味文章语言特色。

4.感受作者的爱国激情,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操,激发学生富国强军的豪情。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了解这则通讯所报道事件的来龙去脉与重要意义,感受作者在作品中体现的情感;思考作者是怎样获取、组织各种新闻事实的,理解新闻采访的作用和价值;掌握通讯这一新闻体裁的基础知识,了解其写法特点。

难点:揣摩文章写作方法,品味文章语言特色。

[教学设计思路]1.教材分析这篇通讯记录的是552号歼-15战斗机着舰的经过,采用现场特写的写法,生动再现了这惊心动魄、振奋人心的“一着”。

从文章写法的角度来看,作者善于渲染氛围,长于铺垫蓄势,充分突出新闻事件本身的扣人心弦之处。

同时,作者还通过引用相关资料,给读者提供了“新闻背后的事实”,使文章更有深度和厚度。

2.学情分析(请按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补充)3.教学方法朗读法、交流讨论、合作探究、教师点拨[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一)情景导入刊登于2012年11月25日《人民海军报》一版的通讯《一着惊海天》,在获得笫4届中国人民解放军新闻奖一等奖后,又喜获第23届中国新闻奖文字通讯类三等奖。

一篇作品,能接连被各方看好,必定有其可圈可点之处,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这篇课文。

[设计意图]创设情境,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

(二)知识预览1.作者简介蔡年迟、蒲海洋均为《人民海军报》的记者,他们合写的发表在2012年11月25日《人民海军报》上的一篇通讯报道,获得第四届中国人民解放军新闻奖一等奖、第二十三届中国新闻奖三等奖。

2.写作背景获悉我国将首次组织航母舰载战斗机着舰起飞的消息后,记者多方协调,随直升机飞降正在海上训练的辽宁舰,从高空中目睹了“航母就像汪洋中的一片树叶”。

现场采访中,记者获取了独家进入最佳采访部位——辽宁舰岛塔台采访的机会,充分利用这个最佳视角,全过程见证我国舰载战斗机首次着舰起飞。

4 一着惊海天——目击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考点精讲版】

4 一着惊海天——目击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考点精讲版】

常常是融记叙、议论、描写、抒情于 主要是叙述,较少有议
一体。
论、描写,极少抒情。
语言 细腻、形象,感情色彩较浓。
准确、简练、直截了当。
字词清单
读 浩瀚( hàn )

写 镌刻( juān)

殚精竭虑( dān )
镌:雕刻。注意读第一声。
隽:隽永。读juàn。
娴熟( xián)
咆哮( páo )
一丝不苟( ɡǒu ) 白手起家
C. 本文既有新闻事实,又有历史资料;既有精彩故事,又 有昂扬精神,是通讯中的精品。
D. 本文多次描写周围人的神态和心情,正面表现了航母舰 载战斗机着舰的风险之大、意义之重大。
状元贴士 通讯和新闻特写的异同
通讯
新闻特写
相 重视运用形象思维,采取多种文学手法,生动形象
同 点
地报道新闻事实。
不 一般展示新闻事 同 件的纵剖面,来
(三)福建舰 2022年6月17日,我国第三艘航空母舰——福建舰(舷号为 “18”)下水。福建舰是我国完全自主设计建造的首艘弹射型 航空母舰,采用平直通长飞行甲板,配置电磁弹射和阻拦装置, 满载排水量8万余吨。2022年12月,福建舰入围“2022年度央企 十大国之重器”榜单。
语言运用
用细节描写的手法写通讯 通讯在报道新闻事实时,常常对事件的有关细节进行描写。 本文在写舰载机着舰的情形时就多次运用细节描写,十分生动形 象。请你运用细节描写的手法写一段通讯,报道班级运动员在校 运动会上的表现。
第3、4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①插入两段背景材料,指出航母舰载战斗机着舰的重大意 义,并突出强调舰载机着舰的难度与风险,使文章内容更丰富;
②进一步渲染了开头两段营造的紧张氛围,引发读者的阅 读兴趣,为后文写舰载机成功着舰后人们的喜悦心情做铺垫。

千里之行-歼-15的着舰试验

千里之行-歼-15的着舰试验

进行着舰试验的我国歼-15舰载战斗机不久前,网络出现了我国歼-15舰载机在辽宁号航母进行试验的图片,从而证实了舰载机已经在航母上进行试验的消息,这表明辽字号向形成战斗力迈出了一大步。

我们知道舰载机的起降是航母最困难的的科目之一,美国人曾经说过,舰载机飞行员夜晚着舰时承受的心理压力超过了空战的时候,所以各国航母都把舰载机第一次着舰当做航母服役的重大节点来看待。

我们知道对于岸基飞机来说,起降已经是一件比较困难的事情,舰载机的起降要比陆地机场更加困难,特别是着舰的难度又远超过舰载机起飞,即使对于经验丰富的舰载机飞行员来说,着舰都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气侯、海情、航母运动及飞机的状态都会增加着舰的危险性,航母降落困难有多种原因,包括航母、舰载机和飞行员,首先航母的面积远低于陆地机场,在茫茫大海之中,即使是尼米兹级这样的十万吨的巨舰,也不过是如一片飘叶,加上大海之中,缺乏明显的地标,所以飞行员目视确定目标比较困难,而陆地机场的面积要大的多,并且往往有明显的地标,可以供飞行员利用,确定下降的航线,另外尼米兹级的飞行甲板也只有300米长左右,而斜角降落跑道更短,大约230米长,而比较之下,陆地机场的跑道基本上都在千米以上,另外净空条件下陆地机场也要好于航空母舰,军用机场一般地处偏辟,另外由于面积较大,因此机场净空条件较好,空间冲突较小,而航空母舰的飞行甲板本来面积就小,还要布置舰岛、武器及天线,同时一般随编队舰艇行动,特别是战时,护航舰艇距离航母较近,另外就是作战或者训练的时候,甲板上往往布满飞机,这些都会对舰载起降造成不利的影响。

增加舰载起降的困难。

舰载机着舰是最困难的飞行科目之一航母与陆地机场还有一个本质的区别就是,航母是在不断的运动之中,而陆地机场是固定的,航母自身的运动和海浪的做用,都会造成舰体的起伏和摇晃,这些对于舰载机的起降都会造成较大的困难,飞行员在降落的时候不但要确定飞机的姿态,还要确定航母的姿态,以便能够在甲板上降落,这就加重了飞行员的负担,举个例子;舰载机着舰需要拦阻钩钩住阻拦索,如果航母在摇晃的话,那么就可能造成飞行员在甲板上升期确定飞机的位置,但是是降落的时候,甲板处于下降期,这样就可能造成拦阻钩没有钩住阻拦索,从而造成降落的失败,因此美国海军规定舰载机着舰的时候;航母纵摇不超过2度,横摇不超过7度,此外为了提高舰载机着舰的安全性能,需要较大的甲板风,这是因为飞机着陆过程中的速度是相对空速,逆风着陆的时候,飞机的空速等于风速和地速之和,因此可以改善飞机的着陆性能,所以在舰载机着舰的时候,航母往往需要顶风航行,以便便获得较大的甲板风,但是这个也产生了甲板上的紊流问题,我们知道航母的形状是不规则的,加上甲板存在着舰岛等建筑,这些都会造成甲板上的气流的紊乱,对于舰载机的状态会造成不利的影响,另外当气流流过舰尾的时候,有时候会在尾部突然向海面上沉,然后再上升,形成所谓的“公鸡尾“气流,由于舰载机着舰的时候,必须通过这个区域,所以在这股气流的作用下会随之下沉,这对于舰载机实现精确的航迹控制和着舰完全都非常不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 rirlndng d vc s es m e a t rfcor rltd o he lndngc s q e ya eald e ee tto a utho are, a i e ie, ror l nd ohe a t s eae t t a i .on e u nd , d ti rprs nai n bo w ar p e i w i s a pr a h t e c rirc op rtv l o d b o e so itd wih t e pr e s ng p o c h are o e a ey w ul e pr v d as cae t h oc s. i K w o d : c ri r arwi s a r c ln r s are ; i ng ; pp oa h;a d
航空母 舰是 当今世界 上拥有最 强 大综合 战斗力 的 “ 海上 霸王” 具有全 面 的作 战打击能 力 。 , 而舰 载机是航 母 的主要作 战武器 , 利用舰 载机 的强 大作 战能力 , 航空
1 舰 载机 的着 舰 平 台— — 航 空母 舰
舰载机 飞行员 从空 中看 ,航母 就像 漂浮 在汪洋大 海上 的一片树 叶 。 着舰 时飞行 员需要从 远处发 现航母 , 确认着舰 装置 的状态 , 向航母 报告 自己的飞行状 态 , 并 舰 载机 随着航母 航行 而时刻 变动 的飞行航线 、航母 不 断摇 晃 的着 舰 甲板 等 ,这 些都增 加 了舰 载机 的着舰难
Absr c : r t a t Ai wi g , an n s i w e po of a are , o i e se ta o r t c pa i t f r h c rir n i p o e of ar m a n c ri r pr v d es n il pea on a bl y o t e are , dng r c  ̄ i i La i
第 1 8卷 第 4期
2 0 10年 8月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V I1 o4 0 .8 N . Au . 0 0 g 2 1
Co u e nd no main Te h oo y mp tr a Ifr t c n lg o
文章编号 :0 5 12 (00 0 — 0 8 0 10 — 2 82 1 )4 0 0 — 3
为 了保证 飞机 在航母上 安全着舰 ,人 们不 断改进 的组成、 结构 、 发展过程和作用等进行分析 , 然后结合 航空母舰 的构 造 , 先后 出现 了全通 飞行 甲板 、 岛状上 层 舰载机在 目视条 件下着舰 的具体 过程 ,阐述 如何通 过 建筑、 三层甲板设计、 全封闭式舰首和一体化的岛式上 航母 和舰 载机 的紧密协 同来实 现舰 载机 的安 全着舰 。 层建筑。 进入 2 世纪 5 年代后 , 0 O 喷气式舰载机逐渐取 代 活塞式舰 载机 , 其很高 的速度使 着舰变 得更加 困难 。 为此 , 国海 军上 校卡梅 尔提 出了斜角 甲板设想 , 英 试验
基 于机 舰协 同的舰 载机 着 舰 过 程分 析
陈彩辉 , 荣坤 , 周 吴红兵
( 国 电子 科 学 研 究 院 , 中 北京 10 4 ) 00 1

要: 舰栽机作为航母的主战武 器, 是航母作战能力的保 障。在航母的整个作战链条 中, 舰栽机的着舰是最重要的环节
之一。文章首先对航母平台、 助降设备 , 以及配备人 员等与舰载机着舰 密切相关的几个因素进行 了简要 分析 , 然后结合舰
下面分 别对航母平 台 、 降设 备 , 助 以及 配置人 员 等
证明有许多优点,在很大程度上解决 了舰载机起飞和 着舰的矛盾 , 遂成为现代航母的标准甲板样式。
2 舰载机 的助降设备
图 1 FA 1 F 超级 大 黄 蜂 ” 在 着舰 / 一 “ 8 正
度。
母舰 编 队才 能在广袤 的海洋上 纵横驰骋 。在 舰载 机 的 整个作 战链 条 中, 舰载机 的着舰是 最重要 的环节之 一 , 也是 事故率最 高的环节 。图 1 为美舰载 机 FA 1F 超 /一 8 “
级 大黄蜂 ”着舰截 屏图 。统计 数据表 明 :航母 舰载 机 8 %的事故都是 在着舰过程 中发生 的 。 0
CH EN i u , Ca—h i ZH O U o —k n, U o g i g R ng u W H n —b n
( hn cdmyo lc ois n fr t nT cn lg, e ig10 4 。 in ) C iaA ae f et nc adI omao eh o y B in 00 1 Ch a E r n i o j
wi g l s a mp r n oe wi i h o e o ea o f t e c r e _ h b gn i g hs r p r wo l n lz t e n s p a n i o t t r l t n t e wh l p r t n o h a t r y a h i i At t e e in n , i e o t t ud a a e h y
栽机着舰的具体过程 , 详细阐述 了如何通过航 母和舰载机的 紧密协 同来实现舰载机的安全着舰 。
关 键 词 : 空母舰 : 载机 : 场; 航 舰 进 着舰 中图 分类 号 : 48 V 4 文 献标 识 码 : A
An l s fLa di g Pr c s fAi i g s d o o e a i n wih t r i r a y eo n n o e so r W n sBa e n Co p r to t he Ca re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